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振邦陳志華寫的 圖解香港手冊(最新修訂版) 和高德拉特、斯拉根海默、柏德克的 仍然不足夠:ERP加TOC的企業電腦畫新境界(系列著作20萬冊紀念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從碼頭風雲看香港資訊傳播現況| 離太郎 - 獨立媒體也說明:除Gwiyomi 和H7N9以外,在這個假期中,大家接觸得最多的字眼可能是HIT (Hongkong International Terminals,即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及罷工工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謝哲勝所指導 陳奕澄的 船舶油污染侵害國際商港之民事責任 (2021),提出香港貨櫃碼頭現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際商港、船舶油污染、公共信託理論、污染損害、責任限制、責任保險、直接請求權、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管理系 戴輝煌所指導 張恩偉的 高雄港貨櫃碼頭作業區位移轉之重要因素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貨櫃樞紐港、船舶大型化、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基貨櫃場則補充:北櫃場位於西19至西26號碼頭區,計有8座貨櫃碼頭,平均水深-12m (西22、23號碼頭全長400m、水深-15m,可靠泊8,000TEU全貨櫃輪),碼頭全長2,076. ... 基港現況.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香港貨櫃碼頭現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香港手冊(最新修訂版)

為了解決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作者徐振邦陳志華 這樣論述:

  圖文並茂   輕鬆掌握香港最新現況和歷史脈絡      要月旦時事,從多角度分析當下的政經與民生議題,就必須貼近香港最新發展,掌握基本事實。   本書收錄近200條欄目,以圖解形式,全方位講解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現況,讓你一目了然地了解:   ★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架構與運作   ★內地處理香港事務的各機關及其職能、香港特區與內地的官方聯繫   ★香港各政黨、政團的基本資料   ★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經濟、金融政策   ★香港多年來在房屋、教育、醫療、運輸、環保,以至民生福利方面的政策與發展   ★香港在文化、藝術、體育、宗教各方面的現況   ★香港由開埠至今

的歷史 作者簡介 徐振邦   在大學主修歷史,現職中學中史科教師,課餘喜歡參與香港歷史文化的活動,以及寫微型小說。出版著作包括《香港書店巡禮》、《香港古蹟圖冊》(1-3冊)、《翻箱倒籠香港地》、《集體回憶香港地》、《穿街過巷香港地》、《捐窿捐罅香港地》、《行遊香港》、《七月講鬼》、《我哋涼茶係正嘢》、《我哋當舖好有情》等關於香港歷史文化的書籍;還有出版微型小說集《就在……這一分鐘》、《信不信……由你》等。 陳志華   土生土長香港人,香港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和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中華文化研究計劃顧問。著作包括《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

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系列、《追尋香港古蹟》系列、《漫遊香港屋邨》系列、《香港海上交通170年》、《香港鐵路100年》、《巴士路線與社區發展》系列等;此外,亦在各大報章撰寫香港歷史及通識教育專欄文章,推動本土文化和通識教育。 一  香港概況 1.1 名稱由來 1.2 地理位置 1.3 氣候特點 1.4 自然資源 1.5 香港八景 1.6 十大勝景 1.7 市花、區旗與區徽 1.8 法定語文 1.9 人口構成 1.10 地區劃分 1.11 一國兩制 1.12 《中英聯合聲明》 1.13 《基本法》   二  歷史發展 2.1 考古發現 2.2 古代香港 2.3 開埠之初

2.4 割讓九龍半島 2.5 租借新界 2.6 九龍寨城 2.7 鼠疫橫行 2.8 省港大罷工 2.9 淪陷歲月 2.10 「六七」暴動 2.11 「八七股災」 2.12 九十年代政制爭論 2.13 玫瑰園計劃 2.14 香港回歸 2.15 教育改革 2.16 「八萬五」房屋政策 2.17 亞洲金融風暴 2.18 禽流感肆虐 2.19 「沙士」爆發 2.20 「二十三條」立法 2.21 人大釋法 2.22 回歸後政制改革 2.23 回歸十八年   三  行政與立法架構 3.1 行政長官 3.2 政務司司長 3.3 行政會議 3.4 三司十三局 3.5 公務員事務局 3.6 公務員 3.7 政

制及內地事務局 3.8 中央政策組 3.9 策略發展委員會 3.10 效率促進組 3.11 可持續發展科 3.12 立法會 3.13 地區行政 3.14 選舉制度 3.15 選舉管理委員會   四  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 4.1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4.2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4.3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 4.4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 4.5 港區人大代表 4.6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   五  粵港關係 5.1 內地事務聯絡辦公室 5.2 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 5.3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 5.4 邊境聯絡制度   六  政黨、政團與慈善機構 6.1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6.2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6.3 民主黨 6.4 香港工會聯合會 6.5 公民黨 6.6 自由黨 6.7 工黨 6.8 新民黨 6.9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6.10 街坊工友服務處 6.11 社會民主連線 6.12 人民力量 6.13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6.14 學民思潮 6.15 新界鄉議局 6.16 香港賽馬會 6.17 東華三院 6.18 保良局   七  法律與司法 7.1 法律制度 7.2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 7.3 律政司 7.4 法律改革委員會 7.5 律師團體 7.6 司法制度 7.7 陪審團 7.8 審裁處、死因裁判法庭 7.9 裁判法院 7.10 區域法院 7.11 高等法

院 7.12 終審法院 7.13 《聯合國人權公約》   八  廉政公署與保安事務 8.1 廉政公署 8.2 保安局 8.3 香港警務處 8.4 消防處 8.5 懲教署 8.6 禁毒處 8.7 入境事務處 8.8 香港海關   九  經濟、工商業與金融財務 9.1 財政司 9.2 發展局 9.3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9.4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9.5 香港金融管理局 9.6 經濟貿易辦事處 9.7 香港交易所、恆生指數 9.8 自由經濟體系 9.9 香港經濟結構 9.10 稅務系統 9.11 貨幣政策、聯繫匯率制度 9.12 外匯基金 9.13 中小型企業 9.14 「適度有為」經濟觀 9.15

十大基礎建設項目 9.16 創新及科技局 9.17《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9.18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計劃(QDII) 9.19 「十二五」及「十三五」規劃   十  交通運輸 10.1 運輸及房屋局 10.2 港口 10.3 貨櫃碼頭 10.4 鐵路網絡 10.5 道路網絡 10.6 公共交通 10.7 跨境交通 10.8 民航   十一  環境保護 11.1 環境局 11.2 環保政策和法例 11.3 屏風效應 11.4 空氣污染與治理 11.5 噪音問題與對策 11.6 水質污染與控制 11.7 廢物處理 11.8 受保護地區   十二  社會、民生與福利

12.1 勞工及福利局 12.2 民政事務局 12.3 社會保障 12.4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12.5 人口政策 12.6 勞工市場 12.7 勞資關係 12.8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 12.9 房屋政策 12.10 新市鎮 12.11 市區重建計劃 12.12 出入境管制 12.13 單程證、居留權證明書計劃 12.14 人才輸入計劃 12.15 城市發展策略   十三  醫療、衞生及食物安全 13.1 食物及衞生局 13.2 醫院管理局 13.3 公營醫療系統 13.4 私營醫療系統 13.5 醫藥監管 13.6 醫護人員培訓 13.7 食物安全和標籤   十四  教育 14.1 教育局 1

4.2 學前教育 14.3 十二年免費教育 14.4 專上及高等教育 14.5 資優教育 14.6 特殊教育 14.7 持續教育 14.8 國民教育 14.9 小班教學 14.10 兩文三語   十五  旅遊、娛樂與流行文化 15.1 香港旅遊發展局 15.2 個人遊計劃(自由行) 15.3 生態旅遊 15.4 購物天堂 15.5 美食天堂 15.6 流行音樂 15.7 狗仔隊 15.8 網絡文化 15.9 博彩娛樂 15.10 迪士尼樂園 15.11 郊野公園 15.12 香港海洋公園 15.13 香港濕地公園 15.14 「昂坪360」纜車、昂坪市集   十六  文化、藝術與體育 16.1

廣播電視產業 16.2 出版產業 16.3 電影業 16.4 法定古蹟 16.5 博物館 16.6 西九文化區 16.7 香港傑出運動員 16.8 香港體育盛事   十七 宗教與風俗 17.1 傳統節日 17.2 西方節日 17.3 宗教自由 17.4 佛教 17.5 道教 17.6 孔教 17.7 基督教 17.8 羅馬天主教 17.9 伊斯蘭教 17.10 民間信仰   附錄 延伸閱讀 相關網站推薦 推薦序(一)     香港從過去的小漁村到今天的大都會,經歷了一次又一次不平凡的改變。要細讀香港歷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社會大眾和青少年,一本簡明易讀而又圖文並茂的書冊,

相信是讓他們認識過去、了解今天的好工具。     高中「334」學制已推行多年,在全社會講求通識的呼聲中,對自己身處的香港有所認識,是很有必要的。通識教育科當中的「今日香港」單元,用意是使學生對本港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圖解香港手冊》主題眾多,並分為不同類別,涉及香港不同範疇,舉凡自然和人文特徵、歷史文化承傳、政治社會狀況、經濟民生發展、國民身份認同等,無所不包,實可作為「今日香港」單元的參考材料。     本書作者陳志華先生和徐振邦先生,一向對香港歷史有深入研究,著作甚豐。這本書接近二百多項的條目,肯定可讓讀者在認知香港的同時,能更關注現今香港的社會議題。《圖解香港手冊》一書,

文字簡潔,圖文相配,可作為社會大眾的普及讀物,教師學生的參考讀本。   許振隆 香港升旗隊總會會長 香港通識教育會會長   推薦序(二)     能為志華兄的著作寫序是我的榮幸。一直知道志華兄用心、認真於教學,課餘喜歡寫作著書。     過去學生們要對不同範疇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需花許多時間於書堆中才稍有小成。現在,對某個範疇的知識有興趣,只需花三兩天時間在互聯網上游走,便可成小專家。縱然如此,我始終認為學生們閱讀好書才是吸取知識的不二法門,因書本中的知識都經過筆者有系統的整理,互聯網上的知識卻欠缺系統。     像《圖解香港手冊》便是一本內容豐富、編寫

有序的佳作,可視作通識科入門書籍,適合新高中修讀通識科的學生,甚至新入職的通識科老師閱讀參考。     學生修讀通識教育科需要通過批判思考、多元角度及議題探究去建構知識,同時對不同範疇的知識要有一定的認識。21世紀是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青少年要掌握單一範疇的基本知識,例如醫療與衞生,已經不容易,若要同時涉獵歷史文化、飲食文化、司法、社會與民生等多個不同範疇的知識,就更有難度,要花上不少時間及精力才成。這本書內容包羅甚廣,舉凡自然概況、歷史文化、政治外交、經濟民生、環境保護等等,都在介紹之列。我相信學生們讀畢此書,對他們修讀通識科或培養學問都有裨益。   楊映輝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

聯會副主席   作者的話(一)     過去百多年,香港在政治上有很大的變化:由被清朝管治到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再回歸中國成為特別行政區。這種獨特的政治變化,對形成香港今日的文化內涵有直接影響。     從被英國管治開始,香港在各方面都體現出不同程度的中西文化融和,並在世界舞台上佔一席位。發展至今,香港不僅是中國的一座重要城市,更是具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     只有明白香港過去百多年的發展情況,才能夠深入了解香港,真正認識香港。《圖解香港手冊》可說是了解香港現況的最佳參考資料。我能夠參與這本書的撰寫工作,深感榮幸。這本書能順利出版,除了感謝中華書局的編輯外,也要感

謝合作多年的好拍檔陳志華先生。     香港百多年的歷史發展,留下紛繁複雜的歷史資料,撰寫一本簡明手冊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和志華兄勉力為之,倘有遺漏之處,敬希讀者賜正。   徐振邦   作者的話(二)     1842年以前,香港只是一個小漁港,此後,被英國割佔,逐步變為轉口港,並發展為今天的商業城市和金融中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香港歷史掀開新的一頁。     作為國際大都會,香港可說是全球化的縮影,由地方本土經濟開始發展,再晉身國際舞台,在世界金融、物流、旅遊等行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認識香港發展全貌,才能真正了解香港,明白香港的成功之道。本書

正是一本小指引,讓大家全面地、多角度地深入了解香港。     處於資訊科技發達、知識急速流播的全球化時代,大家必須掌握專業而且廣博的知識。不同範疇的知識更要貫通,掌握其背後的關係。現時,香港教育局大力推廣通識教育,正希望下一代能貫通不同範疇的知識,全面認識當今世界。《圖解香港手冊》是通識科的上佳參考讀物,有助於讀者全面認識香港。     本書得以出版,實有賴中華書局編輯們的勞心勞力。沒有他們的付出,本書難有機會面世。其次,我特別感謝何展鵬先生和何泳儀小姐,協助蒐集資料及處理稿件。當然,還要感謝難得的好拍檔徐振邦先生。振邦兄十分博學,對各範疇的知識也有獨特見解,每次我與他討論文稿

都獲益不少。本人才疏學淺,如書中有任何錯漏,懇請讀者多多指正。   陳志華  

船舶油污染侵害國際商港之民事責任

為了解決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作者陳奕澄 這樣論述:

臺灣規範船舶油污染民事責任的主要法源為海洋污染防治法(簡稱海污法),經比較法的觀察,與1969年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國際公約之1992年議定書(簡稱CLC1992)存在下列差異:例如地理要件、船的要件、油的要件、責任主體、排他條款、免責事由、污染損害的定義、強制保險及直接訴權、時效、管轄權及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等,此等差異皆是海污法未來修法所需注意之事項。國際商港之客體性質為公共信託財產,屬於民事客體,可為物權之客體。商港水域所有權在實質上屬於全體國民,名義上為國家所有;透過制定法之授權,將商港水域經營權轉化為港務公司私有,並課予公共信託義務之限制。海污法修法時應明確污染損害之定義,包含清除油污

染、復原及預防措施費用、財產損害、環境損害、純粹經濟上損失及懲罰性賠償。至於非財產損害應非海污法污染損害之求償範圍,如適用民法第195條第1項,宜引入「觸碰法則」而限制之。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之制度設計考量從一開始鼓勵航海之特權,轉變成為務實考量-部分賠償優於完全無法受償。因此,有必要將限責基金之設立作為行使責任限制之要件。此外,宜授權主管機關以法規命令定期檢討限責金額。強制責任保險之直接請求權應定性為被害人的特別權利,其行使要件、抗辯事由及時效等,有待立法補充。此外,縱使CLC1992明列抗辦事由,但妨訴抗辯是否屬於CLC1992所列抗辯事由仍有爭議,海污法修法時應特別釐清。CLC1969、C

LC1992及燃油公約,對於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均以自動承認為原則。相較而言,臺灣非公約締約國,臺灣船舶油污染民事責任判決在外國之承認與執行將遭遇較多的法律實務阻礙。

仍然不足夠:ERP加TOC的企業電腦畫新境界(系列著作20萬冊紀念版)

為了解決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作者高德拉特、斯拉根海默、柏德克 這樣論述:

資訊科技是大小企業必要的一部分,但光有資訊科技還不夠。不足夠的究竟是什麼?這就是高德拉特在這本書中提出的發現。   高德拉特說資訊科技絕對能為企業帶來遠比今天所見更加大幅度的改善,但是,如今我們感受到的卻不是那麼一回事。許多花了大把鈔票實施ERP的公司,經常發出疑問:實施ERP,到底有沒有用?這些人該往哪兒求得解答,為什麼我們常聽到那麼多企業對他們的資訊系統大失所望?   到底,原因出在哪裡?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科技的限制來自人們在科技面世之前便習以為常的諸多運作規則。我們若想讓資訊科技為我們帶來更多福祉與利潤,就得找出這些規則、改變這些規則,好讓科技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大幅改善獲

利。   簡言之,除了換科技,還要換腦袋。不足夠的地方就是:我們,應用資訊科技的人,還要學著改變我們的思維。   高德拉特在這本企管小說中以一家販售ERP軟體的公司為主角,描繪電腦系統在設計、銷售、導入及應用時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透過這些問題一個個出現,高德拉特帶領讀者意識到限制科技威力的規則是什麼,又該如何改變。最後,高德拉特讓讀者看到一個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的企業電腦化新境界,並開啟對供應鏈的全新想像。   彼得.聖吉曾說:如果我們的科技能力和智慧之間的差距無法縮短,我們的未來就不值得期待。   高德拉特這本書便是縮短這種差距的開創性著作。 作者簡介 高德拉特   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學家及

企管大師,20歲時他就立志要教導別人正確的思考方法,對於傳播正確的觀念抱著極大的狂熱,可以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奔波世界各地發表演說,亦曾於2006年10中旬訪問台灣。他創立「高德拉特學會」,於全球廣設分部訓練TOC人才,輔導對象除了通用汽車、波音飛機等大企業外,還包括教師、美國空軍將領等各行各業。   他的第一本企管小說作品《目標》大膽地藉著小說的手法,說明如何以近乎常識的邏輯推演,解決複雜的管理問題。但起初並未得到出版商青睞,他們質疑:「由物理學家寫的企管小說?把科學方法應用在企業管理上?沒有人會讀這樣的一本書。」高德拉特不氣餒,利用商展和各種機會,自己推廣這本書,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飛來。一

位企業主管在信上告訴他:「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書!我規定所有員工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才准休假,這本書讓我們公司脫胎換骨!」   高德拉特隨後把本封信連同全部書稿,寄給北河出版社,一本暢銷書於焉誕生,連品管大師戴明博士讀了以後,都大力讚揚。本書一炮而紅,長銷近三十年,並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譽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說。   繼《目標》之後,他還寫了暢銷書《絕不是靠運氣》、《關鍵鏈》、《仍然不足夠》(以上四本中文版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斯拉根海默   斯拉根海默是TOC理論的推動者之一,公認為ERP模擬學習工具的權威,曾在學術界及業界刊物發表多篇文章,亦為企業主管開辦過幾百次課程。他經常應邀在美

國、英國及以色列舉行的各類型國際會議發表演講,主題涵蓋TOC、從經驗中學習、以及操作系統(包括生產系統)中的資訊科技。 柏德克   柏德克女士是企業資源規畫(ERP)及供應鏈(Supply Chain)科技界具領導地位的專家,致力利用科技改善企業獲利,她的專長是基於二十多年做為一個成功的製造業業者、顧問及導師的實際經驗。 在如何利用電子商務(e-business)科技造福企業的課題上,她處理複雜問題的手法、她的表達技巧和風格,令人津津樂道。 柏德克女士曾任二○○○年度美國生產及庫存控制學會(APICS)會長及總裁,亦曾任IBM中型企業市場主管。 審訂者簡介 羅鎮坤   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畢

業,國際性的「高德拉特機構」區域總裁,負責在本地區推廣本書作者高德拉特博士所發明的TOC制約法。 他是專業工程師,具多年管理經驗,曾在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香港中華煤氣公司、中華電力公司等擔任高級管理職位。專業資格包括香港工程師學會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歐洲工業工程師學會、英國管理服務學會、美國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會員。 他曾前往以色列、美國及英國接受最深入的TOC訓練,並進行實習。 他任教的TOC課程是本地區最受歡迎的高級管理課程之一,他亦提供TOC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全面實施TOC。 力天香港有限公司是他於一九九五年所創立,他擔任董事總經理,負責在高德拉特博士授權下出版T

OC系列著作的中文版,除《仍然不足夠》外,系列中已出版的有《目標》、《絕不是靠運氣》和《關鍵鏈》。 譯者簡介 羅嘉穎   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專攻翻譯及管理,除中、英文外,通曉德文和西班牙文,曾遊學德國和美國,深入探討語言的奧秘。羅嘉穎是新一代翻譯人,她的第一部大型翻譯作品《關鍵鏈》已奪得二○○三年度台灣「金書獎」,並獲評審委員會一致推薦,《仍然不足夠》是她的第二本譯作,同屬高德拉特博士的TOC企管小說系列。

高雄港貨櫃碼頭作業區位移轉之重要因素分析

為了解決香港貨櫃碼頭現況的問題,作者張恩偉 這樣論述:

高雄港為亞洲主要貨櫃樞紐港口,也是臺灣最大的貨櫃港,港區目前共有六大貨櫃中心,另外洲際二期第七貨櫃中心也將於2023年後開始營運,由於近年來海運市場船舶大型化及新聯盟組成等因素,全球主要樞紐港紛紛對港口設施進行大規模升級,提升港口競爭力,吸引主要航商選擇靠泊其港口作業。本研究從碼頭業者的觀點,以高雄港為研究案例,分析高雄港因海運市場變化之影響,如船舶大型化之影響、新航運聯盟、航商專用租賃碼頭之區位發展等問題,透過文獻回顧與碼頭業者、航商及學術界專家進行訪談,彙整出影響高雄港貨櫃碼頭業者在評估碼頭區位移轉時所主要考量之因素,再藉由專家問卷,所得的資料使用結合「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DA

NP)方法」驗證。研究結果顯示,儘管高雄港面臨外部問題(鄰近國家港口興起、船舶大型化、新航運聯盟等)與內部問題(港口政策、碼頭設施及聯外道路建置等),高雄港港口管理單位仍必須加快其港區深水碼頭的擴建並整合港口資源,規劃將舊有貨櫃中心的碼頭能量,移轉至其他深水碼頭區,迎合船舶大型化作業的需求,同時藉由本研究提出現有港內碼頭業者區位重組的可行性分析及說明碼頭大型作業機具移轉所需之成本及設備導入時程。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整理出影響高雄港貨櫃碼頭區位移轉時各項因素及準則間之相對因果關係及處理順序,祈能提供給碼頭經營業者及港口管理單位未來在規畫營運碼頭區位移轉之參考依據,有利於日後高雄港整體貨櫃運輸產業

規劃與發展,提升高雄港港口國際競爭能力。關鍵詞:貨櫃樞紐港、船舶大型化、決策實驗室分析與網路層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