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akine精神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認識躁鬱症也說明:Tegretol (癲通)及Depakine (帝拔癲)兩種。 ... 黃宣宜(2015)‧情緒障礙症之護理‧於黃宣宜總校訂,最新精神科護理學(30-31頁)‧台北:永.

國立成功大學 護理學系 林靜蘭所指導 李玟徵的 門診雙相症病患自評遵囑服藥、情緒穩定劑血中濃度與一年內是否再住院之相關性 (2017),提出depakine精神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相症、遵囑服藥、情緒穩定劑、藥物血中濃度、再住院。

最後網站神經痛藥物治療作者:臺大醫院藥劑部藥師王瑋婷專題報導 ...則補充:抗癲癇藥如gabapentin(Neurontin ® )及pregabalin(Lyrica ® )也可以用來治療神經痛,這些藥品每天可能需要服用2-3 次且有嗜睡、頭暈等副作用,通常可以藉著慢慢調整劑量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depakine精神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門診雙相症病患自評遵囑服藥、情緒穩定劑血中濃度與一年內是否再住院之相關性

為了解決depakine精神科的問題,作者李玟徵 這樣論述:

背景:情緒穩定劑為雙相症病患第一線治療方式,遵囑服藥可穩定病患情緒,以維持人際關係及社會功能。藥物血中濃度被視為病患遵囑服藥之臨床評量依據,但其與主觀評量之間的相關性仍少有研究探討。目的:探討門診雙相症病患自評遵囑服藥、情緒穩定劑血中濃度與一年內是否再住院之相關性。方法:以林靜蘭博士「精神病患遵囑服藥行為測量工具之信效度檢測」之研究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篩選雙相症病患為研究對象、基本屬性(人口學與疾病屬性)及主觀遵囑服藥行為(簡版服藥態度量表與計畫行為理論遵囑服藥行為量表)等變項,並以病歷回溯情緒穩定劑血中濃度與再住院次數,探討其間關係。研究結果:共納入115位雙相症病患,以女性、大學以上、

未婚及有工作者居多;診斷為第二型雙相症者佔66.1%、平均年齡為40.03±14.00歲、平均發病年齡為33.63±13.52歲、發病五年以下者佔53%、過去曾住院者佔52.2%、平均住院次數為1.54±2.34、一年內未再住院者佔84.3%;每日服藥1次者佔56.6%、平均服藥次數為1.77±1.08次、每日服藥6顆(含)以上者佔40.9%、平均服藥顆數為5.85±4.09顆、服用帝拔癲者佔87.8%、平均服藥劑量及藥物血中濃度--帝拔癲(918.32±187.45mg及68.31±29.46μg/mL)、鋰鹽(750.00±256.46mg及0.71±0.54 mEq/L)服藥態度量表總分

平均為6.28分,表示服藥態度仍有待加強;計畫行為理論遵囑服藥行為次量表平均值為:態度(0.92)、主觀規範(0.69)、所感知的行為控制(9.70)與行為意向(6.01),顯示病患未來一週服藥意願高。相關分析發現服藥顆數與服藥態度總分呈低度正相關(r = 0.229, p 〈 .05)、服藥態度總分及主觀規範呈低度正相關(r = 0.229, p 〈.05; r = 0.219, p 〈 .05)、病齡與主觀規範呈低度正相關(r = 0.217, p 〈 .05)、住院次數與所感知的行為控制呈中度正相關(r = 0.288, p 〈 .01)。複迴歸分析發現服藥次數、所感知的行為控制與行為意

向可顯著預測主觀規範(R2 = 0.313),住院次數、藥物血中濃度達高標、主觀規範可顯著預測所感知的行為控制(R2 = 0.271),藥物血中濃度達低標(帝拔癲≥50g/mL、鋰鹽≥0.6mEq/L)、主觀規範可顯著預測行為意向(R2 = 0.260),藥物血中濃度達高標(帝拔癲≥70g/mL、鋰鹽≥0.6mEq/L)可顯著預測計畫行為理論遵囑服藥行為之態度(R2 = 0.073),。邏輯式迴歸分析發現服藥次數每增加一次,藥物血中濃度達治療低標機率增加0.53倍,計畫行為理論遵囑服藥行為之態度每增加一單位,藥物血中濃度達治療高標機率增加1.40倍,過去住院次數每增加一次,一年內再住院機會增加

1.26倍。結論/實務應用:依據Nielsen等人(2012)建議以簡版服藥態度量表8分為遵囑服藥之切點,本研究未遵囑服藥比例佔78.3%,然而卻有56-74%病患藥物血中濃度達高標與低標,顯示主客觀遵囑服藥評量之間存在落差,暗示病患內在動機與實際行為之間的差距或主客觀評量工具之差異。建議未來遵囑服藥之評量宜採多種指標相互參照,而主客觀評量之不一致或矛盾,亦可作為增進遵囑服藥行為之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