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皓,陳謙寫的 1960世代詩人詩選集 和風球出版社編輯部的 風球六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北文學獎2022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也說明:09.10_110年屏東縣作家作品集_寫作計畫 09.12_110年第12屆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09.12_2021FunPark數位繪本創作大賽(國小) 09.15_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詩刊第47期徵稿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雅文創 和風球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羅仕龍所指導 陳韻如的 漂流與突圍──廖鴻基海洋書寫意識研究 (2021),提出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廖鴻基、海洋文學、海洋書寫、海洋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須文蔚所指導 黃翔的 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影響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解答。

最後網站黎明技術學院2021年第六屆黎明文學獎徵文辦法則補充:一、徵文範圍. 1.徵文對象:本校各系在學學生 · 二、徵文期間:即日起110年6月15日(二)。 · 三、報名方式:作品一律以e-mail投稿。信箱為[email protected]。 · 四、黎明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960世代詩人詩選集

為了解決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作者陳皓,陳謙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 身兼「小雅文創」與《銀河詩刊》總編輯,詩人陳皓曾是多個詩刊主編,同儕間戲稱為最會辦詩刊的人。2014年創建《銀河詩刊》,這是一個以推廣現代詩創作而建置的平台。邀集了傑出的詩人群,組成堅強的編審團隊,定期遴選優秀現代詩作品,出版詩選、詩刊、詩集等。   ★ 首發創刊號為世代詩選系列,以1960世代詩人詩選為主題,自琹川至方文山共選錄了33位世代詩人作品,由詩人陳皓與陳謙主編,名詩人向陽作序,希望朝著史料建置的方向為出發點。期許可以站在自我身處的歷史定位上,為現代詩史填上微小的一塊拼圖。   ★ 詩選與詩刊的差異: 項次 差異之處 世

代詩選 (勝出) 一般詩刊 01 時效性 不限時效      ○ 每季或半年即過期 02 詩作內容 精選水準      ○ 內容主題較分散 03 印刷品質 典藏意義      ○ 印刷精美 經濟考量 04 品味收藏 世代詩選      ○ 可成套書   雜誌性刊物 05 歷史價值 世代定位      ○ 文史價值 期刊方式 06

經濟效益 價格平實      ○ 精華匯萃研究價值高 價格一般 個別詩社風格   【作者名單】   1960:琹川。   1961:瓦歷斯‧諾幹、蔡富澧。   1962:洪淑苓、陳皓、謝昭華。   1963:白家華、吉也、范俊逸、劉三變。   1964:張芳慈、陳胤、鴻鴻、羅任玲、蘇善。   1965:毛襲加、李進文、謝建平、郭漢辰、顧蕙倩。   1966:方群、嚴忠政。   1967:傅怡禎、劉正偉、張繼琳。   1968:顏艾琳、唐捐、陳謙、紫鵑、紀小樣、劉素杏、愛羅。   1969:方文山。

漂流與突圍──廖鴻基海洋書寫意識研究

為了解決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作者陳韻如 這樣論述:

臺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其生活與著作皆不離海洋。在其每部作品中,皆可見其海洋哲思。不只是海與陸,離與返、寬廣與狹仄、小與大、遠與近、水面與水下、深淺浮沉,以至於山、岸與河口,都有其繁複辯證。而人與海洋生物、群己之間甚至是父女關係,都在海洋中獲得新的視野與相處。本文以「人」與「海」的關係為軸心發散,從空間、彼我以及文類與策略等面向深入討論。「漂流」與「突圍」,是廖鴻基的書寫中頻頻出現的語彙,「漂流」是心靈意識,也是其書寫中恆常出現的議題與元素;「突圍」則是海洋原鄉帶給他的動能與結果,也是梳理廖鴻基幾十本作品後可發現其逐漸推進的幾項書寫特色。「圍」,過去是人世帶給他的羈絆囿限,海洋的誘引使其入海

,突破陸地生活的圍困;雖然海上船舶亦具囿限性,卻也因為海洋,使其突破對於海洋的單一視角,由近而遠、由海面而海下、再由海返陸,看見並記錄海洋的繽紛,並賦予船舶更多象徵性與積極意義。而就其書寫文類及策略來說,可看出廖鴻基近年作品的開展與嘗試,無論是海洋文學選集、長篇小說或海洋寓言,又或是海洋書寫與海洋教育的並行。持續的行動與書寫,為臺灣海洋文學譜寫更深廣的題材與風貌,亦打造出一處極具其獨特風格的無域之海。

風球六號

為了解決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作者風球出版社編輯部 這樣論述:

  從北方颳來的風於焉來到,我們在天空掛起第六號風球,介紹北京1980年後出生的詩人,我們好奇的是,他們在現代詩的領域開創怎樣另種不同的向度,以及從中對比出臺灣文學和中國文學兩種不同的基本調性,好讓在臺灣的我們開拓閱讀的視野。   這並不是一本純文學的傳統詩刊,本書的核心概念是詩與生活相互結合的可能。詩是文字,卻不只是文字,他最初是一種審美的關懷,一種對美好事物的渴望與追求。文學詮釋的對象也不僅止於文字,生活中種種具體的事物都充滿詩意的可能:一盞燈光、一通電話、一杯咖啡,我們的身邊尚有更多引人入勝的細節。我們期許這本雜誌不單能在生活中找出詩意、找出美好,更能讓詩意與美好充滿了生活。   在

第六期當中,我們一改從前大本印刷的風格,採取便於攜帶的規格,期待著哪天坐捷運時,旁邊的阿嬤會從包包裡拿出一本風球詩雜誌,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這樣,我們也就滿足了。   風球代表了颱風警報,希望一群愛詩同學的的凝聚可以帶來巨大的能量,拓展現代詩的讀者群,讓詩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我們希望這本刊物可以成為新世代詩的風向球,透過公開徵稿與匿名合議的評審制度、還有對外的邀稿和社員的作品,呈現出一個世代詩創作的風貌,同時也反應這個世代的詩觀。期待能夠提供一個文學的平台,讓所有用心寫詩的年輕創作者刊登自己的作品,給他們鼓勵,給他們認同,給他們勇氣持續創作,讓他們繼續懷抱文學的熱情。   第六期作為改版號的先

鋒,除了縮小印刷規格,還保留了我們對一些單元的堅持:星圖、伏流、轉軸、語系等。另外,尚且增添了幾項新的單元:三地專欄──香港、臺灣、大陸,邀請當地的創作者執筆、論述,帶領讀者進入不同的文化視野;風球詩人──風球社內優秀的創作者不少,而我們相信這類鎂光的聚焦,會給他們帶來創作的鼓勵;書評──詩刊或詩集的出版越來越興隆,如何在龍蛇雜處的書店中篩選出幾本適合閱讀的書,正是這個單元的目的。   進入第六期,風球開始思考一項嚴肅的問題,究竟詩作為一項藝術,要如何透過詩雜誌來維持善良的藝術環境,以及受到最少的市場操作,維持最高的藝術價值?希望從改版後的第六期開始,我們可以更進一步逼近問題的核心。 編者簡介

總編輯∕謝三進   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社長,波詩米亞文藝工作室企劃組長。2008年春天創辦師大校內詩刊《海岸線》,夏天自印詩集《到現在為止的夢境》,冬天籌組青年詩社 「然」。現任詩歌評論Free Paper《詩評力》主編、《風球詩雜誌》特約主編、《聯合報》繽紛版駐站作家、《國語日報》「詩歌連連看」專欄作家。 主編∕黃崇哲   又名黃小哲,台灣大學中文系四年級,臺南二中畢業。曾獲懷恩文學獎。作品散見於各報章副刊。 副主編:吳宣瑩(詠墨)   台北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三年級,曾獲x19全球華文詩獎、台積電文學獎、懷恩文學獎、台南市府城文學獎,為喜菡文學網詩版主、吹鼓吹論壇大學詩園版主。 副主編:林

餘佐   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曾獲喜菡文學網新詩獎、東海文學獎新詩獎。 副主編:劉羽軒   政治大學中文系二年級,武陵高中第64期校刊社主編,曾獲x19全球華文詩獎。 副主編:李辰翰(柳亞子)   東吳大學中文系二年級 副主編:陳子雅   文化大學中文系二年級 執行編輯:李承恩   輔仁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執行編輯:林俊銘   文化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執行編輯:江襄陵   東海大學中文系一年級

臺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

為了解決110年台北文學獎徵稿的問題,作者黃翔 這樣論述:

本研究的主題為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The Study of Theories of Reportage in Taiwan),研究範疇為台灣報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理論與批評。研究項目包括理論與批評文章;提出理論批評的重要批評者、時代環境、重大議題、重要事件等。因此本研究將具備兩重框架,一是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文類史體系——包括發展過程中的樣貌;目前的整體呈現;二是形成這個體系的進程——包括分期、特質、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體系。本研究試圖架構出一般文學批評、文類批評都適用的源流論、文類論、作者論、作品論、創作方法與方法論,以及影響論。源流論部分,涵蓋了

起源論與流變論。文類論部分,涵蓋了文類論、文類殊別優劣論。作者論,包含作者素質論、養成論,作者的實踐論、個別作家論、作家群論等。作品論,則包括,依文體論、依作者論、依文學史階段論、依文學史流派論、依文學史主題論、依文學史思潮論等。創作方法與方法論,包括報導文學如何寫、不能如何寫的敘事規約。影響論部分,包括影響作者論、影響讀者論、影響社會論,以及影響文類論。本研究嘗試觀察,一路以來的批評者,如何逐漸豐富這個理論體系,如何推進理論批評的發展,也釐清理論與台灣報導文學創作之間的特殊關係。以往的研究者,往往以報導文學缺乏理論,來解釋這個文類發展過程中,遭遇的爭議甚至頓挫,本研究發現,上述分項都是台灣報

導文學理論發展過程中,曾經討論過的重要議題。其實,對報導文學發表過理論的批評者,多達數百人次,而且大多是當時的秀異人才,台灣報導文學真的缺乏理論嗎?這麼多的批評中是否可以構築出體系?在體系的建構過程中是否有所不足、或有所矛盾?在體系化的觀察下,如何重新檢視台灣報導文學理論批評的價值?都是本研究探討的問題。依照代表性的批評者、流派;還有重要事件;理論特質;理論影響;以及個別批評者如何建構、發展出個人的批評系統,架構為:1930年代台灣報導文學理論的萌芽——楊逵。1970年代的詮釋與拉鋸——高信疆、《現實的探索》與三場官方文藝座談會。1980年代的體系化與式微說——李瑞騰、林燿德與文訊座談會、鄭明

娳。1990年代的轉折與深化——陳映真、彭家發、須文蔚、兩大報報導文學獎現象。2000年以降的鬆綁與探索——楊素芬、林淇瀁與張堂錡。研究發現包括:一、楊逵的影響應待2001年起論;二、重新評估高信疆的思想底蘊與定位;三、重新檢視《現實的探索》的理論貢獻與內涵;四、重新檢視官方座談會的批評史意義;五、鄭明娳奠定美國新聞學的源流論;六、新新聞學在台灣的「拿來」;七、理論批評與創作的依違;八、想像「理論」的不同路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