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寫的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和考拉小巫的 其實你很好:停止自我苛責,擁抱內在小孩,和死纏爛打的焦慮Say Goodbye!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早安樂活也說明:40+凍齡美顏2秘訣!松隆子:別浪費時間庸人自擾,「溫故知新」才有更好的自己 · 金價看漲? · 55歲開始拒絕染髮! · 領死薪水的上班族,成功靠股票財富自由、資產放大100倍!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書泉 和方舟文化所出版 。

中山醫學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學系 林彥輝所指導 陳佳昕的 辦公室人員久坐之生理負荷與人因介入探討 (2019),提出診所上班時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久坐、職業性肌肉骨骼不適、人因工程介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法律學系 蔡維音所指導 陳柔嘉的 論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可行性 (2019),提出因為有 受僱醫師、醫師工時、醫師過勞與職業災害、勞動基準法、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的重點而找出了 診所上班時數的解答。

最後網站網路掛號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則補充:☆若您同時段掛號二種科別以上,請先至號碼少的科別看診(例如:內科16號、外科8號,請先至外科看診)。 · ☆網路掛號時間:全年24小時服務,請多善加利用。 · ☆門診時間若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診所上班時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資實務問題Q&A(3版)

為了解決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作者林定樺,李傑克,洪紹璿,洪介仁,翁政樺,洪瑋菱,張權 這樣論述:

  以前加班是領加班費,修法後只能選補休?   延長工時的加班費,例假、休息日跟平日的算法都一樣?   謬論一   休息日加班現採「核實計算」,休息日只來工作一小時後請病假,只給一小時休息日延長工資即可?   A:錯,後續未工作的約定時數,則須依該假別及時數給薪!   謬論二 公司不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嗎?   A:錯,公司可以資遣懷孕的女性員工,只是資遣的原因及理由,不可以是因為該女性員工懷孕而資遣。   謬論三   勞工已於工會、漁會加保或已加保農保,就不用再加保勞保?         A:錯,只要是受僱勞工,縱使短暫工作,還是為其加保勞保。   謬論四  

論件計酬工,不適用一例一休制度?                        A:錯,論件計酬工一樣適用。   謬論五    勞資會議有開就好?         A:錯,勞資會議開會仍需遵守「勞資會議實施辦法」所定事項。   如果您有以上問題的疑惑,本書會成為您最好的諮詢對象。不論是休息日加班費的計算,還是在職災問題上勞工的權益及雇主的義務,都有詳細的計算與說明。熟讀本書,您也可以變成勞資專家。

診所上班時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在現場等待上台質詢時,聽到有國民黨委員,打趣地說要把「中醫藥」稱「傳統醫學」怕對衛福部說有「中」字就不打算考慮把相關計畫納入中醫藥。其實阿,台灣過去中醫都叫漢藥漢醫,是國民黨來之後才改成中醫,我們把這個歷史先講清楚。
回到正題,我們來談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為什麼要講這個呢?在防疫期間,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武漢肺炎做到了!
我們知道雙向轉診,顧名思義有「上轉」,也有「下轉」;以分級醫療來說,穩定長期服藥的病人,應該要下轉至基層醫療院所。雙向轉診制,其實重點是在於「下轉」,才能舒緩整體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的服務太過於擁塞;目前從數據看起來,結果大多數都是在「上轉」病人。建立雙向轉診制,結果基層診所的case反而流向中大型醫院。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許多民眾都不敢到大醫院看病。根據衛福部本日的報告,109年1-3月較106年(基期)同期,醫學中心就醫占率從 10.42%減少至10.16%,區域醫院就醫占率從 14.75%降至13.62;地區醫院就醫占率由約 9.86%增加至 10.13%,基層院所就醫占率由 64.96%增加至 66.09%。
武漢肺炎發生的這段期間,可以說是健保署長上任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2017年開始)以來,「數據上」看起來成效最好的時候。這個數字過去SARS期間也發生過,但疫情結束之後,就恢復。
理想的分級醫療應該是服務量呈現「正金字塔」,讓相對少量的重症在「醫學中心」受到照顧,而相對較輕的症狀或疾病而案例較多、頻繁發生者,例如感冒,則回到基層社區醫療院所或診所來處,但臺灣民眾以往仍傾向不管大小病都往大醫院來擠,造成「倒金字塔」的現象。
這次我特別注意到「民眾端」的就醫習慣及觀念調整,為什麼呢?我認為現下的狀況,主要是民眾害怕而不到大醫院去,就像17年前的SARS爆發一樣,然而要小心等疫情趨緩,民眾小病跑大醫院的情形可能會慢慢回到以往的情形。
我認為這波疫情,趁此時讓民眾瞭解,有些病不需要特地到大醫院找名醫,才有辦法被解決,請衛福部可以趁此時向民眾進一步宣導,提出有更具體的宣導方案,趁這波疫情讓民眾實質改變就醫習慣。
另外,也因這次疫情,住院率佔床率下降,某些醫院營收也會降。因為住院率、佔床率低,導致醫院營收下降。就本辦收到的陳情有兩種情形:
a. 以自假變相減薪:有醫院召開「薪資調整說明會」,基本上就是要降薪,甚至要醫護人員將累積的加班時數、年假提前休完。
b. 負時數:護理人員因下午病患減少,被臨時要求扣時數回家,或因放假回家不足基本值班時數,日後還要補給醫院。
用這些方式,講好聽一點是讓醫護人員多休息,講不好聽的,就是收入不夠。但醫院營收,不能讓醫生跟護士來負責。勞動部及相關法規都有明確規範,醫護人員真正不高興的是有兩者:一、常常醫院會以醫護人員不熟悉法律或是以「權力關係」來要求遵守命令;
二、扣薪或補上班這種造就「相對剝奪感」,醫院「生意不好」時,就扣減少薪水,但醫院「生意興隆」時,醫院的盈餘並不一定會回饋到醫護人員身上。
這次各級醫院的服務量,可能趨近「分級醫療」的理想值,那麼是否也應請健保署趁這次試算合理的「健保點數分配」及「點值計算」方法,讓醫護人員在下降的服務數,但預期是照顧真正的重症,仍能維持合理薪資,不因服務數降而降薪。除了多向醫護人員宣導外,也請主動向各醫療院所瞭解這樣的情形,呼籲各醫療院所好好遵守法規!

我是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人
衛福部何次長也是澎湖的榮譽縣民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辦公室人員久坐之生理負荷與人因介入探討

為了解決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作者陳佳昕 這樣論述:

不論是製造業或服務業,有很多工作作業人員需要久坐。長期採坐姿作業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癌症發生率與職業性肌肉骨骼不適的成因。本研究旨在探討久坐對於作業人員肌肉骨骼不適與健康危害之影響,並期藉由人因工程之介入,減輕現場需久坐之辦公室作業人員之生理負荷與健康危害,本研究涵蓋理論與實務方面的探討,其結果可做為業界改善員工久坐之職業性肌肉骨骼不適與健康危害之參考。本研究共分為兩個部份:網路問卷調查辦公室作業人員久坐現況、肌肉骨骼不適、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人因介入實驗以Gulick量尺量測小腿圍度變化並搭配Borg CR-10主觀不適量表,分為三種實驗模式(持續久坐、坐1小時加介入措施5分鐘、

坐2小時加介入措施10分鐘),每個實驗模式皆進行四小時二十分鐘,觀察其小腿腿圍變化及介入措施之效益。176份有效問卷(男58位,女118位)結果顯示,辦公室作業人員每週平均工作天數是5.09天,每週平均工作時數是43.48小時,工作日內平均久坐時數為6.74小時,工作日內平均休息次數及時間為2.47次、36.58分鐘;肌肉骨骼不適部位調查中,以下背、左肩頸、右肩頸之比例最高,其主要症狀以酸痛最多,尋求醫治以按摩最多,認為肌肉骨骼不適是一部份與工作有關的人最多;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中,運動習慣在生理健康範疇、心理範疇、社會關係範疇達到顯著差異;自覺睡眠充足在生理健康範疇、社會關係範疇、環境範疇達到顯

著差異;每週平均工作時數36小時以下(含36小時)在心理範疇、環境範疇達到顯著差異;每日平均久坐時數5小時以下(含5小時)在所有範疇皆達到顯著差異。人因工程介入的實驗結果發現,持續久坐、坐1小時加介入措施5分鐘、坐2小時加介入措施10分鐘皆有顯著差異,持續久坐與Borg CR-10主觀不適評級之間呈現高度相關性,其餘兩種模式則與主觀不適評級無顯著相關。持續久坐之腿圍增長率遠大於其餘兩種模式,在減緩小腿腫脹的效益方面,由坐1小時加介入措施5分鐘之模式為最佳。由人因介入的實驗結果顯示,適度的腿部運動可以有效的減緩下肢腫脹,其短時間作業短時間運動之效益最佳,簡易的介入可使辦公室作業人員降低下肢腫脹之

幅度,預防肌肉骨骼不適及提高其舒適度。根據本研究之實驗結果,適度的腿部運動可減緩久坐造成之小腿腫脹,建議相關職場可藉以推廣「減少久坐並進行腿部運動」之好處。

其實你很好:停止自我苛責,擁抱內在小孩,和死纏爛打的焦慮Say Goodbye!

為了解決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作者考拉小巫 這樣論述:

★寫給焦慮不安、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的你★     你有多久沒跟自己說一聲「辛苦了」?   全民焦慮時代,你必須學會「愛自己」的方法!   資深心理諮詢師帶你讀懂消極情緒想傳達的悄悄話:   跳脫認知誤區,接納真實且夠好的自己!     「我們無法阻止鳥兒從我們頭上飛過,但可以阻止牠們在我們頭上做窩。同樣的,不好的想法會在我們心底浮現,但我們可以選擇是否讓它駐足心中。」──馬丁.路德     ▍情緒本無好壞,它們只是前來傳遞訊息的郵差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

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逃避它,那麼背後隱藏的情感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讓我們陷入「越努力就越焦慮」的惡性循環。     ▍「正念」是焦慮的天敵,覺察是負面情緒的剋星   在美從事心理諮商工作近十年的考拉小巫,因看到太多來訪者深受焦慮與自卑所擾,決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找到與自己和解、愛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途徑。書中集結作者近十年來的臨床經驗,歷時四年規劃書寫,從「原生家庭」展開探尋,分享有效管理焦慮情緒的種種方法與工具,包括比爾蓋茲極力推崇的「正念」、打破思維慣性的思考

法,以及破解拖延症的行動方案,引導你找到「內在小孩」,接納真實的自己。     ▍相信自己,重啟一段成長、發現與充實的旅程!  最瞭解自己的人永遠都是自己,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正如德國心理學家卡倫.荷妮 所言,每個人都可以自我實現,只要給予所需的資源和環境,曾經受傷的心靈一定可以痊癒。本書正是這樣一份邀請,為你提供最完整的心理自助資源:     *焦慮值自測量表   *客製化正念練習   *認知質疑表        *情緒管理技巧一覽表   *行為啟動練習表      *行為改變計畫表   *緊急自我關愛方案     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容易焦慮、迷茫不安、缺乏自信,不妨參考考拉小巫

的說明,活用以上工具,你會發現苦苦尋找的答案,就在自己心裡。如果你願意並已經準備好了的話,請翻開這本書,一同開啟這段改變自己的旅程吧!     【本書適讀對象】   ✓職場家庭兩頭燒的新時代女性,設立人際界限,找回身心平衡!   ✓想到進公司就壓力山大的上班族,活用情緒管理破解無效焦慮!   ✓想換跑道卻沒幹勁進修的夢想家,行為改變計畫讓你動力滿滿!     【療癒暖心佳句,化解你不曾說出口的苦!】   •我們可能無法控制周圍的人和事,但我們永遠都可以控制自己。   •努力本身並不是造成焦慮的原因,驅使我們努力背後的認知誤區,才是造成焦慮的真正原因。   •情緒是我們的情感信號,它存在的意義,

就是告訴我們自己在情感和心靈上到底需要什麼。   •當一個認知帶有諸如「永遠、從來、根本、每次」等極端詞語時,往往就是我們離事實最遠的時候。   •在每一個被壓抑已久的情緒後面,都隱藏著一個久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   •思維本身並不能定義你,我們頭腦裡所思所想的東西也不一定都是真的,除非你選擇去相信它。   •你,並不等同於你的思緒、情緒或身體反應。   •允許自己體驗豐富的情緒,同時可以有能力掌控這些情緒,而不是被這些情緒所掌控。這才是情緒管理的意義。   •我們越逃避一樣東西,反而越容易被它掌控和影響。情感逃避更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連機器人都有故障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如果我們期盼

父母是完美的,或期盼自己可以成為完美的父母,我們一定會對他人或自己充滿怨恨和失望。因此,我們無須奢求父母完美,做父母的也無須強求自己完美。   本書特色     ★ 新常春藤名校畢業、美國資深臨床心理諮詢師,為你提供全方位的焦慮解除方案!   ★ 專為華人書寫,從原生家庭、內在小孩、情緒管理、正念到行為改變的療癒大全!   ★ 豐富圖表與測驗量表,搭配深入淺出的使用說明,讓你和死纏爛打的焦慮說掰掰!   暖心療癒推薦     李旻珊/身心科醫師、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豆瓣讀者五星推薦     ★★★★★一本人人都能

看得懂的心理自助書   作者不單單分享了如何最為有效地管理消極情緒,更和讀者們分享了如何找尋導致情緒的根源,以及如何拔除困擾根源,讓你真正接納自己、並變得平和而快樂。     ★★★★★我們的存在就是我們值得被愛的理由   我們的情緒「感冒」了。而這「感冒病」的背後,是由於我們擁有錯誤的自我認知、錯誤的行為習慣、錯誤的自我相處模式。而解藥,就是重新建立起正確的系統,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認可自己。這本書,能幫助你。     ★★★★★一本玻璃心和敏感患者的自救指南   小時候的我很愛哭,每次我哭的時候父母都氣急敗壞,要我吞回自己的眼淚,說我不勇敢不堅強。我一直覺得很無辜……如果,我能早一點意

識到考拉所說的,「表露情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並不是錯事」,我想我現在的狀態大抵會好很多吧。一本對我來說相見恨晚的書,希望也能帶給你生活的靈感。   網路名人一致好評     機緣巧合下結識了考拉小巫。她說想寫一本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心理自助書,幫助更多人遠離焦慮和痛苦,真正實現心靈的自由。我為她的信念感動,也深信這本深入淺出的書能幫助大家學會如何和消極情緒相處,如何和自己相處,獲得簡單而真實的快樂。──簡里里/簡單心理創始人     天哪,想不到我跟考拉小巫認識已經十三年了!最初認識考拉,她還是英語達人的身分,這些年看著她在美國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如今成立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室並幫助更多的人

,由衷地感到高興。這本心理自助書內容詳實,非常接地氣,非常適合正處在奮鬥中感到焦慮和迷茫的我們每一個人。──一直特立獨行的貓/百萬暢銷書作者      在日常和媽媽們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孩子剛出生這幾年,為人父母所承受的壓力和焦慮。希望小巫這本書能夠陪伴和幫助大家,走過最初艱難的那段時光,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土大柳丁/暢銷書《嬰幼兒睡眠全書》作者     看完考拉小巫的這本書,欣喜於她對這個時代人們的焦慮情緒的理解,更感動於她總結歸納提出的那些可行建議。畢竟,與喝過就忘的「雞湯」相比,能給人可行易操作的「授之以漁」,才能真正拉人出深淵。我喜歡她說的那句「我的作用並不是幫助來訪

者,而是幫助來訪者去幫助自己」。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為人父母的我們更深地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幫助自己,最終與自己和解。──林小暖bella/國際睡眠諮詢師、知名育兒部落客

論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之可行性

為了解決診所上班時數的問題,作者陳柔嘉 這樣論述:

醫師於1998年遭當時的行政院勞委會(勞動部的前身)指定公告排除適用勞基法,惟醫師工時過長,導致過勞釀成職災之事件屢見媒體報導,先後有台南永康奇美醫院外科住院醫師蔡伯羌於手術室走廊昏倒、成大醫院實習醫師林彥廷猝死於宿舍、林口長庚醫院外科住院醫師張皓程於執行職務時頭部突然劇烈疼痛合併噁心嘔吐等;排除醫師適用勞基法不僅侵害醫師之勞動權,也減損全體國民長期的醫療品質。 醫師過勞與醫療糾紛案件時有所聞,使得醫師是否納入勞基法保障之討論聲浪四起,反對者多認為醫師為責任制及醫療照護之連續性;勞動部雖於2019年9月1日起開始將部份僱用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的適用,惟受僱主治醫師仍遭勞動部以主治醫師自主

性高、工作態樣多元適用勞基法尚有難行之處,因而不在勞基法之保護範圍內。因此,本文乃以受僱醫師為討論範圍(含受僱住院醫師及受僱主治醫師),探討受僱醫師適用勞基法之可行性。而受僱醫師是否可以納入勞基法的適用,首先,必須解決的爭議在於受僱醫師是否為勞基法中所稱的勞工,本文認為受僱醫師具有從屬性之特徵,除了公立醫院中具有公務員身分的公職醫師外,其餘受僱醫師與醫院之法律關係為勞動契約者,即為勞基法中所稱之勞工;其次,因為醫師工作上會有面臨緊急開刀、長時間手術之需求,醫療具有連續性亦為受僱醫師普遍遭反對適用勞基法之理由,本文從工時不可間斷性及職業特性觀察受僱醫師適用勞基法之可行性,並以機師及保全人員作為例

子。即使受僱醫師嚴峻的工時難以符合勞基法之規範,僅需將其納入勞基法保障後,以勞基法第84條之1作為基礎,由勞雇雙方另行議定工時、例假與休假等,並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即可不必受到勞基法有關工作時間之限制,則受僱醫師適用勞基法並無窒礙難行之處。 若受僱醫師順利納入勞基法,亦可享有其他勞基法上之保障項目,如:解雇最後手段性、調職原則、離職違約金、退休金制度、加班費、職業災害補償等,均可大幅改善醫師的勞動權益。 衛福部於2017年公告「住院醫師勞動權益保障及工作時間指引」,以之作為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適用前的過渡手段;惟在住院醫師尚未正式納入勞基法之前,並未有勞基法第84條之1作為連結,衛

福部即試圖以行政指導之方式,拘束醫療機構之契約自由,其形式正當性與實質正當性有加以釐清之必要。主治醫師的部份缺乏類似之指引作為工時限制的參考基準,顯然係保護不足,於此部分,衛福部仍需為主治醫師建立一套工時指引,作為受僱主治醫師納入勞基法後之工時參酌基準。 最後,文末提出「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後所面臨之衝擊」之因應措施,本文嘗試建構一套「類似S型編班」之住院醫師夜間值班床數分配規則,以期使每位住院醫師照顧的病患病情難易度盡量均質,希冀可以作為未來全體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適用之立法參酌;至於人力缺口的部分,本文認為在科技進步的浪潮下,或許可用AI取代受僱醫師之行政庶務工作,讓受僱醫師可以全心全意

將心思放在照顧病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