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禁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月經禁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烏烏醫師寫的 無框身體:婦產科醫師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限制與生育迷思,陪妳一起愛自己 和袁越的 生命八卦:世間可有長壽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考古月經禁忌:神秘血液的原罪與力量 - sa123也說明:在神話裡,月經與女性的羞恥、原罪、內疚和焦慮相關,而且充滿各種禁忌,這些禁忌流露出強烈的男性敬畏和恐懼。對女性神秘出血的極度恐懼帶來了女性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高寶 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周志煌所指導 蔡孟倩的 江紹原學思歷程及其民俗論述(1920-1932)─以報刊場域為核心的展開 (2020),提出月經禁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江紹原、民俗論述、報刊場域、五四新文化運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賴雯淑所指導 吳致怡的 《折射豐田村女性月經與身體經驗之繪本創作》 (2020),提出因為有 月經、繪本、身體經驗、女性、自我價值的重點而找出了 月經禁忌的解答。

最後網站《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衛生棉以外的生理用品 - 關鍵評論網則補充:傳統的月經禁忌多從保健衛生著眼,囑咐女人應時時保持清潔,避免污穢,把月經跟不衛生對等看待,容易使得女性自我厭惡、迴避談論,也讓男性對月經一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月經禁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框身體:婦產科醫師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限制與生育迷思,陪妳一起愛自己

為了解決月經禁忌的問題,作者烏烏醫師 這樣論述:

☆☆☆ 「我不是很喜歡『妳歡喜做,甘願受』這句話, 因為很多女人在做之前,以為自己是沒得選的。」――烏烏醫師 ☆☆☆ 從初經開始,關於女性身體的迷思就一條龍的展開。 而「為妳好」,有時會讓妳陷入不友善的限制與框架中。 所以,愛自己,要從懂身體開始。 ☆☆☆   妳知道嗎?賀爾蒙細緻變化讓每個女人的身體如此與眾不同。但醫學的問題有時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地帶總是有許多空間,為了解釋這些不同,就衍生出各式對女性身體的迷思和禁忌。   △ 外陰要亮白又香,才值得被喜歡?   △ 流產了,是不是子宮不好?身體差?   △ 經痛比別人痛,是不是因為偷喝冰水?止痛藥吃太多?   還有還

有更多疑問……   △ 妳的血量跟別人不一樣,是不是月經失調?   △ 打COVID-19疫苗會影響月經?   △ 生育率低和少子化,讓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不生小孩就是人生失敗?   △ 吃避孕藥和止痛藥會傷身體?   △ 月經來為什麼還要運動?   △ 妳該養卵和養子宮?真有這回事?   △ 婦產科看診都在看什麼?我真搞不懂   雖然很多說法都以「我是為妳好」為出發,雖然「妳就是OOO,所以才會XXX」的說法好懂又親民,但仔細想想,這些理論基礎不踏實,又隱藏著許多不友善,讓女人漸漸失去身體的掌控、自主,感覺被困在身體裡,甚至懷疑或批評、厭惡自己。妳有沒有時候也想大聲吶喊:   「我不在乎

你對我好不好,請你別來告訴我怎麼做。」   「我自己的身體、感覺、情緒我自己懂,可不可以讓我自己決定?」   那從懂自己的身體開始吧!本書是以專業婦產科醫師角度寫給妳的身體指南,破除性別限制與生育迷思大小事,陪妳一起愛自己!當妳了解月經週期的奧秘、賀爾蒙的波浪,就懂得靈活地運用各種資源緩解疼痛、不適,就可以溫柔地找回身體主導權,大膽擁抱無框的身體,勇敢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做自己、愛自己,妳,應該是有選擇的。☆☆☆ 專序推薦   「烏烏醫師是個色彩鮮明的人物,細膩溫柔的文字,顯示出她對女性議題的關切,精準有據的論述,展現出學術兼備的專家素養。如果你認識她的話,會發現她偶爾長眉

一軒,還會露出精悍的霸氣,這幾年來,她在破除迷思方面的努力,簡直像在行俠仗義。」――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何立安   「醫療的本質,既是經驗,也是文化。身體上的不適,總有程度上的差異,所謂『有是證,則用是藥』,不應該套上一個無形的枷鎖,一體適用地框住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年來我和烏醫師共事的經驗,感受到她在沉穩的外表之下,有一顆柔軟的心。」――杜李威中醫診所院長 杜李威 「面對龐雜的閒言閒語和質疑,許多女生都在烏烏醫師有邏輯也有氣力的回覆中,被安撫了,也更相信自己只要想做,便能夠做到。」――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各界熱烈齊推   凡妮莎/ 凱娜棉條創辦人   李屏瑤/作

家   林思宏醫師/禾馨醫療營運長   柯萱如/律師   楊雅晴/作家   楊濬光/禾馨新生婦幼診所榮譽院長   劉芷妤/小說家   歐陽靖/跑者作家   賴芳玉/律師

月經禁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歡迎光臨臺灣吧 #月經 #性教育 #528世界經期日
你知道嗎?
臺灣女性一輩子要花快10萬元在衛生棉上!
睡美人會昏睡,竟然是因為月經來了?
另外,月經竟然能成為打仗時的武器?

除了這些,你還聽過哪些關於生理期的困擾呢?
讓我們破除月經的各種迷思
創造一個自在的生理期環境吧❤

----- #合作單位資訊,感謝乾媽!買爆月亮褲!follow 小紅帽!-----
月亮褲🌕 是由 #望月女子谷慕慕 出品的吸血內褲品牌
結合衛生棉和內褲的概念,可直接吸收經血
平日取代護墊、經期取代衛生棉。
輕薄舒適的設計,升級妳的生活體驗!
搭配所有月事開運小物都適合,單打獨鬥也很OK~
月經來潮從此不會再有:沾血的床單被經血突襲的衣物
https://gmm.fyi/開啟月經無痕分頁
也歡迎關注慕慕老師本尊🌙
https://www.facebook.com/GoodMoonMood
一起笑看生理期和不同身體議題,每個月都有Good Moon Mood!

#小紅帽,我們想聽聽,屬於你的月經故事🩸
https://pse.is/myperiod
在這裡,不分性別,不分年齡,
無論是初經的記憶、月經教育的建議、或是各種月經的日常,
只要是跟月經有關的事,都可以暢所欲言。
歡迎跟我們分享你的月經故事,
讓月經不再恐懼、不再需要避諱、更不再是你我的束縛
投稿的同時,也別忘記追蹤小紅帽
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redhoodtw
一起為臺灣的月經教育與權益盡一份心力!

⛏ 秘密來源(供探勘挖掘)⛏
◤秘密一
1. 卵子的數量:Sherman Silber (2015) Unifying theory of adult resting follicle recruitment and fetal oocyte arrest. Health Affairs.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秘密二
1. 月經不能拜拜的習俗:李金莲、朱和双,汉文化视野中的月经禁忌与民间信仰。《中国俗文化研究》;(2005/12)
2. 月經不能拜拜的習俗:周春燕,走出禁忌--近代中國女性的經期衛生 (1895-1949)。《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3. 尼泊爾的月經禁忌:The Guardian,’When I have my period I'm not allowed to … ': girls in Nepal share their photo diaries – in pictures

◤秘密三
1. 陰門陣介紹:蔣竹山,女體與戰爭──以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十卷三期(1999/9)
2. 陰門陣介紹:李建民,「陰門陣」新論 - 明清身體的文化小史。《東華人文學報》; 第二十一期(2012 /7) , P45 - 76

◤秘密四
1. 蔣渭水談月經:臺灣民報第二卷第十三號,大正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秘密五
1. 英國月經貧窮數據:PLAN INTERNATIONAL UK'S RESEARCH ON PERIOD POVERTY AND STIGMA, Wednesday 20th December 2017
2. 生理用品的收稅和奢侈品差不多:Half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levy the same VAT on sanitary towels and tampons as on tobacco, beer and wine. CIVIO (2018/11/7)
3. 生理用品的稅率:VAT rates applied in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4. 生理用品納入法律條文:社會救助法第16條條文修正草案(2020)
5. 社福團體對於生理用品的需求: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2017 年社會影響力,社會投資報酬率報告書

◤秘密六
1. 生理假統計數據:僱用管理就業平等概況調查(108年)
2. 生理假的落實:張珏、 陳芬苓、 張菊惠、 徐儆暉。〈職場經期健康與生理假實施初探〉,《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0卷5期 (2011 / 10 / 15) , P436 - 450

◤秘密八
1. 睡美人童話故事的翻轉:Knight, Chris. 1991. Blood Relations: Menstru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ultur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江紹原學思歷程及其民俗論述(1920-1932)─以報刊場域為核心的展開

為了解決月經禁忌的問題,作者蔡孟倩 這樣論述:

江紹原於二十世紀20至30年代報刊場域發表逾八百篇小品文論,內蘊鎔鑄多元學科與中西文化思想之民俗論述前瞻觀點,能超越社會階級與整合學科藩籬,於當時的報刊場域帶動輿論的效應。鑒於這些小品文的論據內容多著重於觀念的啟發與引導,且多游移於主流與非主流學術論述間,因而更能顯示江紹原治學之多元趨向與撰述風格之兼容並蓄,至今仍深具學術研究價值。綜觀江紹原的研究歷程與報刊的關係密切,報刊場域的動態,即是江紹原學術研究的發展軌跡,亦是其學術研究連結生活的寫照,故本論文即從報刊場域的動態中,勾勒出江紹原之學思歷程與民俗論述開展的軌跡。首先從已出版的專書成果,析論江氏民俗論述之論據內涵;其次是從報刊的文章發表動

態中,捕捉江氏研究議題的發端點、汲取知識的軌跡、活用報刊網絡的策略,凡此皆可視為江紹原動態之思想內蘊開展的歷程。細查江紹原於報刊場域,能適時地變換成作者、讀者、編者,並能活用報刊網絡運作的屬性───「即時性傳播」、「跨域性效應」、「延續性互動」,而帶動報刊場域中知識社群互動交流之效應,孕育具匡正輿論之理性思維意識的新文化人。揆諸江氏研究民俗等議題的發展困境,諸如研究材料的短缺、研究方法與詮釋的分析未能形塑成更周延的理論與原則等,因而造成許多希冀完成的研究計畫,會伴隨著政局的動盪或個人際遇的波折而中止。但其於研究議題中所拋出的問題意識,如同眾多待發芽的研究種子,隱微蘊藏而成為各學科發展相關知識話

語的契機。

生命八卦:世間可有長壽藥

為了解決月經禁忌的問題,作者袁越 這樣論述:

阿爾茲海默症有可能是一種新型的糖尿病?癌症與外界環境或者不良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無關?生物鐘與心臟病有什麼關聯?經常運動的人會更加聰明?世間已有長壽藥?……對於周遭世界和人類自身,我們充滿了好奇。作者袁越接受過系統的生命科學訓練,將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融合世界科學雜誌發佈的新資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給讀者。   本書通過人體奧秘、解密疾病、運動健康、神奇世界四個部分,帶你徜徉科學,認識生命。

《折射豐田村女性月經與身體經驗之繪本創作》

為了解決月經禁忌的問題,作者吳致怡 這樣論述:

本創作論文為作者的畢業作品《她沒說的》之繪本創作論述。以採訪臺灣豐田村早期女性的月經經驗為背景,結合自身為當代女性的觀點與經驗,冀望能夠透過田野訪談與繪本創作,以自己或她人的月經經歷與感受為出發點,看見女性的權益。作者以設計路徑來參與社區營造為起點,通過分析田野口述資料來回溯其過程,將當時的生活切片與經驗體悟轉譯為圖像故事,利用繪本為載體,使敘事得以延展,並同時探討女性身體經驗與月經相關的研究,藉以釐清創作方向。繪本《她沒說的》以花蓮縣東部豐田村的生活景象為背景,講述一位女孩對每個月總有幾天去菸樓的媽媽感到好奇,進而跟蹤媽媽,途中遇上許多的突發事件,帶出了過去女性經歷月經歧視與不便的過往,最

後以女孩對其所見的種種月經事件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回應作為故事結尾。本論文為此繪本之創作論述,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說明創作的背景與動機。第二章為文獻探討,針對月經創作、相關研究領域的文獻與作品進行爬梳與討論,作為創作的基底。第三章介紹創作的發祥地──豐田與阿嬤們的集體與個人口述資料分析,第四章詳述此繪本的創作過程與圖像意涵、線上展覽的規劃與觀者的回饋。最後第五章為創作省思與展望。關鍵字:月經、繪本、身體經驗、女性、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