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nasal drip中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滴鼻液可以吸入肺吗? - X-MOL也說明:Can a postnasal drip can be aspirated into the lungs?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 Rhinology ( IF ... Peter-John Wormald. 中文翻译: ...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博士班 梁文敏所指導 連漢仲的 咽喉逆流診斷治療與有療效者測量的預測模式 (2013),提出postnasal drip中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咽喉逆流、酸鹼值參數、患者自評療效、療效定義。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環境醫學研究所碩士班 梁文敏所指導 連漢仲的 疑似咽喉逆流患者咽部胃酸逆流之預測因子 (2009),提出因為有 咽喉逆流疾病、風險因子、預測模式的重點而找出了 postnasal drip中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Child's Cough: Is No Medicine the Best Medicine? - Cedars ...則補充:Because cough and sore throat result from postnasal drip, ... Prop your child's head up: When kids lie flat, mucus can build up in the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ostnasal drip中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咽喉逆流診斷治療與有療效者測量的預測模式

為了解決postnasal drip中文的問題,作者連漢仲 這樣論述:

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是指胃液逆流引起咽喉的症狀或徵候。因缺乏客觀診斷之黃金標準,所以無論在病理生理機轉,治療有效之預測因子,及治療有效之測量標準方面,胃腸專科與耳鼻喉專科之間都存在著不同觀點。本研究目的一:為運用24小時同步食道及咽喉酸度測試,找出咽喉逆流的風險因子,藉此可以比較其與典型胃食道逆流,兩者在機轉上是否不同。我們發現典型逆流症狀,體重過重及橫膈裂孔疝氣是咽喉胃酸逆流的獨立風險因子,這個結果支持胃食道逆流與咽喉逆流有相似的病理生理機轉。本研究目的二:以治療前合併食道與咽喉酸度參數(composite esophageal and p

haryngeal pH parameter),預測疑似咽喉逆流患者,對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之療效。經十二週高劑量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之治療,我們以有無合併典型食道逆流症狀做分層分析,發現無合併典型食道逆流症狀患者的異常pH,較具診斷價值。此項結果可提供此類患者治療前之診斷依據,可以減少長期高劑量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在無合併典型食道逆流症狀患者的無效治療。本研究目的三:根據2009年,美國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對患者自評療效(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的指

引,以經驗證的LPR症狀嚴重度的自我評估工具-逆流症狀指數(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在LPR患者身上來定義有療效者(Responder Definition)。有療效者乃是指個別病患在經過預定時間的治療後RSI 分數的改變量,達到某一程度以上可視為有意義的改善。我們以經驗療效校標(empirical responder criterion)當外在標準(anchor),將病患分為治療有明顯療效和無明顯療效者兩組,再結合分佈法(distribution-based approach),及接收操作特徵曲線(receiver operative characteristi

c curve)的約登指數(Youden Index)來決定RSI分數改變的切點。我們發現RSI分數治療後減少六分或以上者可達79%的敏感度和70%的特異性來預測經驗療效校標。這種結合外在標準與分佈法的方式在個別病患身上定義有療效者,兼具臨床重要性與樣本變異的優點,將可用於臨床試驗與臨床實務應用。 本研究的發現將有助於對於疑似臨床咽喉逆流患者診斷治療及預測有療效者的測量,然而將來需要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來確立我們的發現。

疑似咽喉逆流患者咽部胃酸逆流之預測因子

為了解決postnasal drip中文的問題,作者連漢仲 這樣論述:

背景:咽喉逆流疾病是指胃液倒流導致的喉部不適症狀和徵候,其致病機轉被認為與胃食道逆流疾病不同。目的:從疑似咽喉逆流患者中,找出異常咽部胃酸逆流之風險因子,並建立臨床診斷異常咽部胃酸逆流之預測模式。方法:九十九位耳鼻喉科門診中,疑似咽喉逆流患者,填寫咽喉逆流症狀問卷,同時接受二十四小時咽部及食道胃酸檢查,檢查結果以任何有咽部胃酸暴露者為異常,其餘受試者為對照組。結果:總共84位患者完成二十四小時咽部及食道胃酸檢查,其中19% (16/84) 咽部胃酸暴露為陽性,這些患者中50% (8/16) 同時合併異常食道胃酸逆流。 根據鑑別分析及羅吉斯迴歸分析,有三個因子與異常咽部胃酸暴露相關:分別是胃食

道逆流症狀 (調整後勝算比8.0,95%信賴區間1.5-44.3)、橫隔疝氣 (8.5; 1.3-53.6),及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3.5 kg/m2 (4.5; 1.1-19.0) 。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敏感度為0.86,橫隔疝氣的特異性為0.96,同時有三種的風險因子 陽性預測率及特異性分別為0.75 和0.99。結論:本研究初步發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橫隔疝氣、高身體質量指數為異常咽部胃酸暴露之獨立風險因子;胃食道逆流症狀與橫隔疝氣,分別有好的敏感度與特異性。以上結果顯示,咽喉逆流疾病的風險因子與胃食道逆流疾病有共同之處;意謂兩者在致病機轉上,至少有部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