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異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月經異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内山明好寫的 揪出小毛病!女生愛自己 身體大檢查:一次搞懂300種妳覺得「怪怪的」身體訊號,帶妳從日常解決「健康大問題」【彩色插畫版】 和奈良信雄,菅本一臣的 人體結構與疾病透視聖經:看不到的身體構造與疾病,3D立體完整呈現,比X光片更真實、比醫生解說更詳實(內附日本獨家授權3D立體動畫)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DUB) -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也說明:生理性異常出血即青春期(即月經剛來2~3年),因腦下垂體-下視丘-卵巢之功能尚未穩定,及快接近停經期,卵巢功能開始老化,排卵功能異常,因此也造成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蘋果屋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博士班 陳慧毅所指導 陳玫妃的 《濟陰綱目‧調經門》之經行腹痛相關婦科典籍期刊之研究 (2019),提出月經異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濟陰綱目‧調經門、婦科古籍傳承遞變、四季四物湯、經行腹痛、健保資料庫、統合分析、中西醫對照模型圖、月經週期療法。

而第二篇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簡南山所指導 徐華吟的 居家護理人員與一般護理人員疾病風險之比較分析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居家照護、護理人員、職業疾病的重點而找出了 月經異常的解答。

最後網站月經量少?你可能來了假的“大姨媽”則補充:月經 在中醫中是這麼定義的,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月月如期, ... 子宮內膜息肉:內膜息肉也會引起異常的子宮出血,除了會使月經經期延長外,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月經異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揪出小毛病!女生愛自己 身體大檢查:一次搞懂300種妳覺得「怪怪的」身體訊號,帶妳從日常解決「健康大問題」【彩色插畫版】

為了解決月經異常的問題,作者内山明好 這樣論述:

「愛自己」不只是口號,但到底是什麼樣子? 妳也是這樣嗎?難過的時候買雙鞋、壓力太大的話買個包, 身心不痛快?那就吞顆止痛藥再去做全身按摩! 但面對一直靜靜陪妳「努力工作、用力生活」的身體出現狀況時, 總習慣「一忽略、二拖延」…… 新時代女子的「愛自己」生活,跟妳想的不一樣! 身體只有一個,請溫柔仔細地傾聽它的聲音── 第一本【文青手繪版】自我檢查圖鑑, 透過最貼近妳的口吻,即時了解身體狀況、確切解決大小病症, 讓妳「由內而外」地擁抱自己! ★《身體小毛病 跟妳想的不一樣》2021全新封面版上市★   身為女生,不論是時常發作的頭痛、肩頸痛、腰背痛,   還是乳房硬塊痛、生理期血量異常又

不規律……   這些大小毛病都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不僅「習以為常」,   甚至還想辦法一忍再忍,與之共處。   現在,學會好好愛自己的妳,應該透過這本親切又細心的「家庭醫生」,   從「已經出現的小毛病」開始檢測,也能從檢測中發現「尚未發聲」病症訊號,   揪出小小毛病、解決大大問題,   展開一段讓自己安心,更讓自己舒心的愛自己新生活! 本書特色   ◎特色1:依照「症狀部位」分門別類,查詢更方便好用!   針對身體的不舒服,書中以「發生症狀的部位」區分說明,細分成頭部、眼部、鼻子、肩膀、手腳等11個部位,而不是依照「疾病」來介紹。因為有時候,明明就是頭部的疾病,但症狀有可能出現

在眼睛,考量到一般人對疾病的病名、原因並不了解,因此透過查詢「部位」,更能快速找到實用的資訊。   ◎特色2:觀察日常動作與習慣,及早發現身體暗藏的風險!   書中教妳動一動身體,觀察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行為或習慣,例如:   ★用手指捏住阿基里斯腱來測量寬幅 → 了解血脂有沒有異常   ★用黑筆與紅筆在紙上畫螺旋 → 能檢查是否有隱性腦梗塞   ★吃飯的時候常掉筷子,筷子總拿不好 → 可能患有類風濕關節炎   透過59個簡易的檢查法,就能知道自己可能患有的疾病,讓妳及早發現問題、趁早治療。   ◎特色3:女性專屬的健康指南,300種病症解說一應俱全!   女性從20歲開始,可能患有的各種病

症,不論是大至癌症、小至痠痛,書中皆以詳細的文字解說,收錄了病名、主要症狀、發展程度、發病原因、其他症狀、容易誤認的疾病、好發年齡、好發率、門診科別等資訊。本書讓妳不只是懂得皮毛知識,還能尋求正確的治療管道,絕對是一本從年輕到年老都實用的健康指南。   ◎特色4:輕鬆口吻的全彩插畫圖解,將醫學知識變得好簡單!   過去的經驗告訴妳,大部分的醫療保健類書都太嚴肅、太沉重、看不懂嗎?全書從人體、器官到圖表,都是以全彩插畫表現,並以簡單、詼諧的漫畫做輔助說明,讓原本嚴肅的醫學常識內容,變得容易閱讀、好理解。輕鬆了解「疾病」的常識,也讓自己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 讀者好評推薦   「超過35歲後身

體開始出現很多小問題,看這本書可以快速做簡單的自我檢測,而且插畫的方式也很好理解,不會太艱深。」(chiaki)   「很適合有點不舒服但又覺得好像不需要去醫院的人。清楚解釋了各種症狀可能是什麼疾病,甚至連該看哪科門診都列出來了!雖然以女性疾病為主,但男生看應該也很有幫助。」(G-dark)   「覺得哪裡怪怪的就可以立刻翻來看,不知道該掛哪科的時候也很好用。」(真澄)   「內容非常豐富!幾乎所有女生會有的煩惱都寫出來了,不知道該不該看醫生的時候可以先翻一下。而且因為有專業醫生監修,感覺比網路上的資訊更可靠。」(Mame)  

月經異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三~週五早上8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濟陰綱目‧調經門》之經行腹痛相關婦科典籍期刊之研究

為了解決月經異常的問題,作者陳玫妃 這樣論述:

目錄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 2第二節 材料方法 3第三節 文獻回顧 4第四節 目錄結構大綱圖 12第二章  《濟陰綱目》、《婦人大全良方》、《校注婦人良方》與《女科證治準繩》古籍研究 18第一節 武之望及汪淇生平與學術思想研究 18第二節 陳自明及薛己及王肯堂生平與學術思想研究 23第三節 《 濟陰綱目‧調經門》原文引用出處溯源查證統計分析 26第四節 《 濟陰綱目‧調經門》傳承遞變之研究 28第五節 《婦人大全良方》與《校注婦人良方》原文《調經門》醫論比對分析 29第六節 《濟陰綱目.調經門》彙方-第一方四物湯探討因時制宜的運用 58第三章  經行

腹痛中醫古籍研究分析探討 75第一節 中醫婦科古籍經行腹痛方劑藥物分析探討 76第二節 中醫非婦科古籍經行腹痛方劑藥物分析探討 78第四章  健保資料庫門診痛經患者臨床用藥頻率分析 80第一節 探討1997-2011年主次診斷痛經、子宮內膜異位及子宮肌瘤患者使用中醫複方藥材前20名藥品 81第二節 探討1997-2011年主次診斷痛經、子宮內膜異位及子宮肌瘤患者使用中醫單方藥材前20名藥品 86第五章  經行腹痛現代文獻期刊分析探討 91第一節 原發性痛經證型穴位經絡方劑藥物分析探討 91第二節 續發性痛經證型穴位經絡方劑藥物分析探討 102一、 子宮內膜異位證型穴位經絡方劑

藥物分析探討 118二、 子宮肌瘤證型穴位經絡方劑藥物分析探討 125第三節 痛經針灸國外期刊穴位經絡分析探討 132一、 國外期刊痛經穴位經絡藥物統計分析 132二、 間接灸關元穴(CV4)、神闕穴(CV8)寒凝氣滯型原發性痛經-統合分析 136第四節 統計穴位經絡藥物方劑證型分析文獻探討 153第六章 中西醫結合探討 189第一節 《濟陰綱目‧調經門》中西醫內容探討 189第二節 中西醫經行腹痛臨床研究診治分析 202第七章 中醫臨床運用月經週期療法治療經行腹痛文獻探討 207第一節 中醫月經週期療法 209第二節 經行腹痛中西醫論點探討 219第三節 原發

性痛經月經週期療法文獻探討 227第四節 續發性痛經月經週期療法文獻探討 229第八章 討論 239第九章 結論 244參考文獻 252附錄 266附錄一 《濟陰綱目‧調經門》傳承遞變之研究 266附錄二 《濟陰綱目》、《婦人大全良方》、《校注婦人良方》及《女科證治準繩》經病疼痛原文比較 274附錄三 2014年中華針灸醫學會海報Post 278附錄四 2013年國立中醫藥研究所傳統暨替代醫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79附錄五 《婦人大全良方》對照《校注婦人良方》之字數增刪表 280附錄六  2019年香港第十五屆國際研究生中醫藥研討會海報Post 324附錄

七 《婦人大全良方》與《校注婦人良方》之不同方劑比較 325附錄八 《婦人大全良方》與《校注婦人良方》之同方劑不同組成 346附錄九  2014年台灣中醫醫學雜誌刊登稿-四季四物湯作為婦人血虛經病「因時制宜」的治療及預防養生的探討 359附錄十  2021年4th World Congress and Expo on Traditional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海報Post接受 379附錄十一 2014年東洋醫學會海報Post 380附錄十二 2015年中華醫學會針灸高峰會海報Post 381附錄十三 2019年台灣中醫醫學雜誌刊登稿-Indirect

Moxibustion at Guanyuan(CV4) and Shenque(CV8)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Patients with Qi Stagnation due to Cold Congealing:A Meta-Analysis 382附錄十四 原發性痛經隔薑/藥灸神闕、關元穴療效分析之文獻(22篇)一覽表 403附錄十五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統計比較表 411附錄十六 2013年香港第九屆國際中醫研究生研討會海報Post 421附錄十七 2016年中國醫藥研究叢刊刊登稿-從中西醫婦科觀點比對《濟陰綱目‧調經門》 422附錄十八 20

20年第12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海報Post接受 431 表目錄表 2 1《婦人大全良方》與《校注婦人良方》字數增刪量及比例 33表 2 2 陳自明與薛己用藥偏好及學術思想評論 41表 2 3《婦人大全良方》溯源書籍列表 48表 2 4《婦人大全良方》溯源書籍引用統計表 49表 2 5《校注婦人良方》溯源書籍列表 50表 2 6《校注婦人良方》溯源書籍統計表 51表 2 7《婦人大全良方》VS《校注婦人良方》之不同方劑簡表 55表 2 8《婦人大全良方》VS《校注婦人良方》之同方劑不同組成簡表 57表 2 9 四物湯加減方在《濟陰綱目.調經門》各節應用表格 67表 3

1中醫婦科痛經古籍及非婦科痛經古籍列表 75表 3 2 婦科古籍方劑統計比例 76表 3 3 婦科古籍藥物統計比例 77表 3 4 非婦科古籍方劑統計比例 78表 3 5 非婦科古籍藥物統計比例 79表 4 1 痛經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頻次表 81表 4 2 子宮內膜異位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頻次表 83表 4 3 子宮肌瘤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頻次表 84表 4 4 痛經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頻次統計表 86表 4 5 子宮內膜異位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頻次統計表 87表 4 6 子宮肌瘤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頻次統計表 89表 5 1 原發性痛經治療方式統計比例表(96篇) 91表 5

2 原發性痛經證型統計比例 92表 5 3 原發性痛經穴道統計比例 93表 5 4 原發性痛經經絡統計比例 94表 5 5 原發性痛經方劑統計比例 95表 5 6 原發性痛經藥物統計比例 96表 5 7 原發性痛經藥物療效統計比例 97表 5 8 原發性痛經藥物療效全部統計比例 100表 5 9 續發性痛經治療方式統計比例表(108篇) 102表 5 10 續發性痛經證型統計比例 103表 5 11 續發性痛經穴道統計比例 104表 5 12 續發性痛經經絡統計比例 105表 5 13 續發性痛經方劑統計比例 106表 5 14 續發性痛經藥物統計比例 107表 5

15 續發性痛經藥物療效統計比例 108表 5 16 續發性痛經藥物療效全部統計比例 114表 5 17 子宮內膜異位治療方式統計比例表(25篇) 118表 5 18 子宮內膜異位證型統計比例 119表 5 19 子宮內膜異位穴道統計比例 120表 5 20 子宮內膜異位經絡統計比例 121表 5 21 子宮內膜異位方劑統計比例 122表 5 22 子宮內膜異位藥物統計比例 123表 5 23 子宮內膜異位藥物療效統計比例 124表 5 24 子宮肌瘤治療方式統計比例表(83篇) 125表 5 25 子宮肌瘤證型統計比例 126表 5 26 子宮肌瘤穴道統計比例 127

表 5 27 子宮肌瘤經絡統計比例 128表 5 28 子宮肌瘤方劑統計比例 129表 5 29 子宮肌瘤藥物統計比例 130表 5 30 子宮肌瘤藥物療效統計比例 131表 5 31 國外期刊痛經針灸治療方式統計比例表 132表 5 32 國外痛經穴道統計比例 133表 5 33 國外痛經經絡統計比例 134表 5 34 國外痛經藥物統計比例 135表 5 35 四篇隔薑灸神闕穴(CV8)、關元穴(CV4)之綜合研究分析 142表 5 36 七篇隔藥灸神闕穴(CV8)之綜合研究分析 143表 6 1《濟陰綱目‧調經門》中西醫診治之對照 198表 7 1 月經週期療法中西

醫對照觀點 212表 7 2 月經週期中西醫治療觀點表 215表 7 3 月經週期與子宮內膜厚度表 218表 7 4 中醫經行腹痛病因與病理表 220表 7 5 中醫經行腹痛實證虛證表 222表 7 6 中醫經行腹痛古籍針灸論述表 222表 7 7 月經週期療法陰陽盛衰表之一 227表 7 8 月經週期療法陰陽盛衰表之二 227表 7 9 續發性痛經月經週期各階段療法表 230表 7 10 月經週期療法痛經證型治療 237附表14- 1 隔薑灸神闕穴、關元穴之綜合研究分析(12篇)-1 403附表14- 2 隔薑灸神闕穴、關元穴之綜合研究分析(12篇)-2 404附表1

4- 3 隔藥灸神闕穴之綜合研究分析(10篇)-1 407附表14- 4 隔藥灸神闕穴之綜合研究分析(10篇)-2 408附表15- 1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治療方式比較分析 411附表15- 2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證型比較分析 411附表15- 3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穴道比較分析 412附表15- 4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經絡比較分析 412附表15- 5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方劑比較分析 413附表15- 6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藥物比較分析 413附表15- 7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貼敷藥物比較分析 414附表15- 8 原發性痛經與續發性痛經藥物療效

比較分析 415 圖目錄圖 1 1目錄大綱直向結構圖 14圖 1 2目錄大綱與投稿成果進度結構圖 17圖 2 1調經門引用醫家頻次統計圖 26圖 2 2調經門原文實際引用醫籍頻次統計圖 27圖 2 3調經門原文醫籍出處頻次統計圖 27圖 2 4《婦人大全良方》與《校注婦人良方》字數增刪比例圖 34圖 2 5《婦人大全良方》引用書籍比例圖 49圖 2 6《校注婦人良方》引用書籍比例圖 52圖 2 7 調經通用諸方四物湯原文,攝自汪淇箋釋十四卷版《重訂濟陰綱目 》(清,經綸堂) 61圖 2 8 調經通用諸方四味藥原文敘述,攝自汪淇箋釋十四卷版《重訂濟陰綱目 》(清,經綸堂)

61圖 2 9 四物湯組成藥物 62圖 2 10 四季四物湯增損藥物圖示表 64圖 2 11 四物湯之四季四物湯原文,攝自汪淇箋釋十四卷版《重訂濟陰綱目 》(清,經綸堂) 64圖 3 1 婦科古籍方劑統計比例圖 76圖 3 2 婦科古籍藥物統計比例圖 77圖 3 3 非婦科古籍方劑統計比例圖 78圖 3 4 非婦科古籍藥物統計比例圖 79圖 4 1 痛經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統計圖 82圖 4 2 子宮內膜異位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統計圖 83圖 4 3 子宮肌瘤健保資料庫複方用藥統計圖 85圖 4 4 痛經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統計圖 87圖 4 5 子宮內膜異位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

統計圖 88圖 4 6 子宮肌瘤健保資料庫單方用藥統計圖 90圖 5 1 原發性痛經治療方式統計比例圖 92圖 5 2 原發性痛經證型統計比例圖 93圖 5 3 原發性痛經穴道統計比例圖 94圖 5 4 原發性痛經經絡統計比例圖 95圖 5 5 原發性痛經方劑統計比例圖 96圖 5 6 原發性痛經藥物統計比例圖 97圖 5 7 原發性痛經藥物療效統計比例圖 98圖 5 8 續發性痛經治療方式統計比例圖 103圖 5 9 續發性痛經證型統計比例圖 104圖 5 10 續發性痛經穴道統計比例圖 105圖 5 11 續發性痛經經絡統計比例圖 106圖 5 12 續發性痛經方

劑統計比例圖 107圖 5 13 續發性痛經藥物統計比例圖 108圖 5 14 續發性痛經藥物療效統計比例圖 109圖 5 15 子宮內膜異位治療方式統計比例圖 118圖 5 16 子宮內膜異位證型統計比例圖 119圖 5 17 子宮內膜異位穴道統計比例圖 120圖 5 18 子宮內膜異位經絡統計比例圖 121圖 5 19 子宮內膜異位方劑統計比例圖 122圖 5 20 子宮內膜異位藥物統計比例圖 123圖 5 21 子宮內膜異位藥物療效統計比例圖 124圖 5 22 子宮肌瘤治療方式統計比例圖 125圖 5 23 子宮肌瘤證型統計比例圖 126圖 5 24 子宮肌瘤穴

道統計比例圖 127圖 5 25 子宮肌瘤經絡統計比例圖 128圖 5 26 子宮肌瘤方劑統計比例圖 129圖 5 27 子宮肌瘤藥物統計比例圖 130圖 5 28 子宮肌瘤藥物療效統計比例圖 131圖 5 29 國外痛經治療方式統計比例圖 132圖 5 30 國外痛經穴道統計比例圖 133圖 5 31 國外痛經經絡統計比例圖 134圖 5 32 國外痛經藥物統計比例圖 135圖 5 33 文獻蒐集流程圖 147圖 5 34 統合分析結果-4篇隔薑灸關元穴(CV4)和神闕穴(CV8)期刊 148圖 5 35 異質性測定-4篇隔薑灸關元穴(CV4)和神闕穴(CV8)期刊

148圖 5 36 統合分析結果-7篇隔物灸神闕穴(CV8)期刊 148圖 5 37 異質性測定-7篇隔物灸神闕穴(CV8)期刊 149圖 5 38 統合分析結果-全部11篇期刊 149圖 5 39 異質性測定-全部11篇期刊 149圖 6 1 第一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0圖 6 2 第十一、十二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2圖 6 3 第十五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4圖 6 4 第十六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5圖 6 5 第十四、十九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6圖 6 6 第十三、二十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7圖 6

7《濟陰綱目‧調經門》中西醫病因及病機對照模型圖 198圖 6 8 經行腹痛診治分析圖 206圖 7 1 天癸生殖軸中西醫對照 210圖 7 2 中西醫月經週期太極陰陽圖 211圖 7 3 正常基礎體溫圖 217圖 7 4 排卵期延長的基礎體溫圖 217圖 7 5 無排卵性的基礎體溫圖 217

人體結構與疾病透視聖經:看不到的身體構造與疾病,3D立體完整呈現,比X光片更真實、比醫生解說更詳實(內附日本獨家授權3D立體動畫)

為了解決月經異常的問題,作者奈良信雄,菅本一臣 這樣論述:

  日本銷售突破35萬本!   醫生臨床解說最佳圖解示範,專業醫護人員指定參考用書,   從中小學生生物健康教育課,到攻讀博士,   看3D互動立體動畫與圖解,秒懂。        ‧看電腦看到一半覺得眼壓高、想嘔吐,如何判斷是眼睛疲勞還是青光眼徵兆?   ‧身體呈現僵直感,其實不是骨骼有毛病,可能是帕金森氏症?   ‧高齡者常倦怠、整天睡、記憶力低下,你以為失智,其實只是甲狀腺機能低下。   ‧誰說壓力是無形的?用3D照樣可以透視出自律神經如何失調。   ‧二頭肌、腹直肌在哪裡?透視人體肌肉,你就不會操到死還練不出人魚線。      作者奈良信雄是

日本醫學權威、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   專攻病態解析、基因診斷學與醫學教育,   他透過一張張比X光片更真實、比醫生解說更詳實的構造生理學圖解,   不只告訴你各個器官的名稱與位置,   還告訴你這些器官會出現什麼疾病、痊癒的過程是什麼,   第一步該如何治療?哪些採用西醫療法?哪些可以使用漢方療法?      書中將人體依器官系統分類,分成運動系統、腦部與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及血液   等9大章,把各種器官會出現的疾病做分門別類的整理:      ◎關於運動系統:關節、肌肉、骨骼,彼此之間到底如何作用?   ‧誰說人長大了骨頭就定型?每兩到三年,骨

頭也會新陳代謝一次,需要好好保養。   ‧骨質疏鬆症、類風溼性關節炎、斜頸症和椎間盤突出,   這些常見疾病如何發生?又要如何修復?   ‧運動障礙症候群、骨肉瘤、顳顎關節症候群、扯肘症、肌肉萎縮症,   醫生該如何處理,才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關於腦部與神經系統:大腦、小腦、腦幹,大家俗稱的頭痛到底是哪裡痛?   ‧現代人的文明病失智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怎麼發生?   這個連最尖端電腦也比不上的資訊處理系統,為什麼會秀逗?   ‧常說的顏面神經麻痺、運動麻痺、感覺麻痺、自律神經失調,神經百百條,   你到底是壓到了哪一條?

  比X光片更真實的解說,讓你一看就懂。      ◎關於感覺系統:視覺、聽覺、嗅覺和皮膚,你說不出來的部位也能3D圖解。   視網膜剝離、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鼻竇炎、嗅覺障礙、舌癌,   這些明明是單一器官的症狀,為何醫生老說你看錯科?   原來很多跟感覺有關的病症主因,問題並不在原始器官:   例如突發性耳聾,問題不出在耳朵,而在壓力,得用類固醇或血管擴張來治療。      其他還包括循環、消化、泌尿與生殖系統等……,   這些平常你看得到與看不到的身體構造與疾病,   全部利用3D影像全圖解,比醫生解說更詳實,   讓你比醫生更了解你自己。

  各界推薦     國立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林貴福

居家護理人員與一般護理人員疾病風險之比較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月經異常的問題,作者徐華吟 這樣論述:

近年來老年人口不斷攀升,長期照顧的議題也備受重視。社區為導向及在地老化的發展趨勢是21世紀健康照護服務的主流。居家護理是指個案選擇在家由家人照顧,定期接受專業人員訪視協助處理健康問題並提供適當的護理指導,被視為是最適合失能者、身心障礙者及高齡者的最佳照護模式,也是目前長照服務推動的重點之一,預估未來的服務量與護理人力需求也相當殷切。由於護理工作特性是體力負荷重且處於高壓力的環境下,文獻中顯示為許多疾病的高風險族群,而居家護理人員有別於一般醫療機構,需面臨老化、殘疾及不穩定的個案病情,工作內容也較多樣化及複雜化,故了解其職業疾病風險重要性更不容忽視。 本研究採全民健保資料庫所抽樣

之樣本進行回溯性世代研究分析,研究期間為2000年至2013年,篩選出醫事人員類別為護理人員,再依其執業場所以居家護理為實驗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共4,108位。以敘述性統計、T檢定(T-test)、皮爾森卡方檢定(Pearson’s Chi-square test)進行分析,探討兩群組之間的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內所列出的疾病及過去文獻內證實護理人員的高疾病風險疾病進行研究分析並推論其原因。 研究結果:(一)居家護理人員在特定疾病發生率比一般醫院護理人員高:居家護理人員疾病發生率在慢性肺部疾病、潰瘍性疾病、輕度肝臟疾病

、重度腎臟疾病、重度肝臟疾病、椎間盤移位、腰痛、背痛、月經異常、偏頭痛、肺結核、睡眠障礙發生比率比一般醫療機構護理人員較高且具顯著差異(p<0.05)。(二)各年齡分層中,以31~40歲居家護理人員疾病發生率比一般醫院護理人員高,依序為51歲以上、41~50歲、21~30歲。(三)探討不同執業環境與疾病發生率相關性結果顯示以居家護理疾病發生率最高為第一位、其次為地區醫院第二位、區域醫院為第三位、醫學中心最低為第四位。本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居家護理人員在特定疾病的發生率屬於高風險族群,可提供相關主管單位針對居家護理人員擬定完善的工作健康促進計畫,不僅能保障其健康,維護良好的工作環境,更能間接提升護

理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