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片上徹也寫的 夜間7-11心靈食堂:向精神科醫師輕鬆傾訴,療癒內心的千瘡百孔(二版) 和片上徹也的 貓頭鷹診所:心靈夜歸人的深夜食堂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門診時刻表1110215_門診時間表 - 中心診所也說明:點擊科別查看門診時刻表 醫師 專長、就醫須知 0001; 家庭醫學科 00054 范文陽 戒菸門診 0003; 一般外科 00150 王政宗 附乳房外科門診 0003; 一般外科 00150 王政宗 附乳房外科門診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新自然主義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蘇喜所指導 王立敏的 運用系統模擬規劃急診醫療作業:分配的最合適化及績效評估 (2011),提出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急診部、系統模擬、等候理論、醫院管理、離散事件模擬、資料包絡分析法。

最後網站護理行政工作職缺/工作機會-2022年3月則補充:無經驗可,有經驗者薪資另議1.協助牙醫師看診2.指導患者做好口腔衛生及保健3.器械消毒、環境清潔打掃及機台維護4.簡單診所行政和臨時性之物品採購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夜間7-11心靈食堂:向精神科醫師輕鬆傾訴,療癒內心的千瘡百孔(二版)

為了解決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的問題,作者片上徹也 這樣論述:

向精神科醫師輕鬆傾訴, 療癒內心的千瘡百孔, 不再「強顏歡笑」!   ○對於無法控制的事,再怎麼煩惱也沒用。   ○偶爾自我感覺良好,有助於提升自信心、重視自我。   ○你給自己打幾分?接受不完美,別要求自己100分。   ○把自己當成水蚤,覺得自己渺小,也沒什麼不好。   ○在意別人的眼光沒有錯,但過於在意,就會把自己逼入絕境。   ○逃避不可恥,當情況危急,先行撤退,再重新整裝出發。   心靈感冒了,來找只在夜晚看診的「貓頭鷹診所」吧!   「不想讓周遭的人知道自己來看精神科……」   「正因為要去看精神科,所以才不能不去工作……」   「如果去看精神科的事情曝光,自己可能會被開除

……」   你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就算內心再怎麼痛苦,只能選擇忍耐嗎?   有情緒困擾、內心糾結的一般人,想要走進精神科,門檻是很高的。傷風感冒頭痛肚子痛都可以光明正大請假去看醫生,唯獨心理問題不敢求助精神科。最主要原因是害怕他人眼光,唯恐走進精神科會被貼標籤。   現代生活型態造就了越來越多心理疾病,但是東方文化缺乏求助精神科與心理諮商的習慣,那些感到「活著很痛苦」、「世界之大卻無自己容身之處」、「無人可以傾訴煩惱」的人,只能暗自痛苦,甚至自殘自傷。   本書作者徹也醫師認為,白天有工作的人無法接受診治,通常都是不想讓旁人知道自己在看精神科。因此,若能選在下班後再過來,並且是在不太容易

注意到,像是隱密場所般的地方的話,肯定會有許多人因此獲救。為了降低普羅大眾進入精神科的門檻,他創立了:貓頭鷹診所。   「貓頭鷹診所」佇立在越夜越美麗的大阪熱鬧繁華街上業,目的是想為了這些無人照顧的患者,營造一方精神上的綠洲;選在夜晚開業,是因為這樣不影響病人白天的學業或工作,不必專程為了看精神科請假,也就沒人知道自己正在精神科就診。   有別於看診沒幾分鐘就結束,只開開藥的醫院,「貓頭鷹診所」看診時間是初診1小時,複診30分鐘,徹也醫師會引導患者找出自己關注的生活重心,與患者建立朋友一般的熟悉與信賴感,把精神科諮商當做日常的談心,傾訴心中煩惱。   從晚上7點到深夜11點,宛如深夜食堂

版的精神科診所   「貓頭鷹診所」的看診時間為晚上的7點到11點.白天有工作的人可以不用特別請假,只要下班後再過來即可。和一般小診所只有一名醫生駐診也很不同,「貓頭鷹診所」一週看診4個晚上,夜夜由不同醫師值班,共有8位醫師、心理諮商師輪值,大家白天都有各自的專任工作。雖然只是一家小診所,卻已經協助過4,000位病患。   熱血的年輕精神科醫師,以他對現代人心理困境的專業觀察與行醫信念,為社會提供了另一種關注精神科醫療的新視野,書中分享的案例也讓讀者窺見他人內心世界的痛苦無奈,透過醫師的治療過程,一同受到啟發:   ˙慘遭職場霸凌而罹患憂鬱症,住在老家的失業單身女性   ˙家庭環境複雜,反覆

暴食與自殘行為,從資深美容師成為性工作者   ˙因為發展障礙,在工作中頻頻打瞌睡的女性網路工作者   ˙逃避現實又遇上資遣,特種行業上班的苦難姊妹花   ˙因親友過世而罹患憂鬱症,藉由旅行找回自己的速食店單身店長   ˙輾轉於特種營業場所,無法戒掉藥癮的前牙科助理   ˙常去同志聚集地,而罹患適應障礙症,已婚的雙性戀男子   ˙因壓力過大犯下偷拍惡行,是大企業的課長,也是當地名門的入贅女婿   ˙反覆整形,無法停止暴飲暴食後催吐,罹患醜陋恐懼症的女性   ˙夫妻接連發病,罹患憂鬱症,在知名企業工作的菁英夫妻   本書特色     ■「日本NHK」、「朝日新聞」特別報導,各大媒

體熱烈討論!     ■年輕精神科醫師的熱血理念,記載著與病患的真實對話。     ■貓頭鷹診所接納所有為心理疾病所苦的病人,病患包括一般上班族、單親媽媽、無業遊民、酒店小姐、性工作者以及LGBT族群。 作者簡介 片上徹也   ˙1984年生   ˙精神科醫師   ˙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曾服務於多家醫院   ˙曾任職於多間醫院,2014年時,在大阪˙美國村開了夜間診所「貓頭鷹診所」,   ˙並擔任院長一職。距今為止,看診超過4000名白天因故無法就醫的患者。白天在兵庫縣內首屈一指的精神科專門醫院東加古川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曾被NHK「關西熱視線」、朝

日電視台「電視紀錄片」以及朝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   ˙著有《超級便利貼法,一週只花100日圓就能變成天才》(澪標)一書。 譯者簡介 羊主恩   ˙曾任出版社編輯   ˙平凡快樂的地方貓媽。愛書、嗜字、有戲癮   ˙對翻譯有永恆不變的愛,擅長領域有心靈勵志、健康養生、食譜、親子教養等 【推薦】 鄭光男 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林珮瑜 《罹癌,是我生命中的禮物》作者 前言 1 「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在這裡 現今是任誰都會得到「心靈感冒」的時代 貓頭鷹診所是無處可去之人聚集的場所 診所給人的氛圍,就像學生時代的社團 每天都有不同的心理諮商師提供

諮商服務 說我是「搞怪醫生」就是在稱讚我 藉由看診,同步體驗病患的人生 解開錯綜複雜的心結 2 為何要開「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 想要拯救大量的「就醫難民」 降低去看精神科的心理門檻 我喜歡人,所以選擇精神科 先有白天的人前一張臉,才會有夜晚的另一張臉 白天在醫院的工作是學習的寶庫 人稱「夜晚的守護神」 想讓更多的人知道 3 為何堅持經營「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 父母都是醫生,我重考一年考上醫學系 突如其來的大病,經歷十小時的大手術 從蜘蛛膜下出血歷劫生還 醫師看診是一件高強度體力的辛苦工作 只有我才能看的診療 4 「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的診療情景 一開始會先詢問成長歷

程與原生家庭 與病人建立像朋友般的關係 滿分十分,你給今天的自己打幾分? 「八分」是復原的理想分數 跟病人約定「不可以死」 從「畫樹測驗」窺見心理狀態 必須檢視的地方涉及許多方面 精神科的藥只能治標不治本 利用心理諮商觸摸心靈深處 區別「辦得到的事」與「辦不到的事」 把自己當作水蚤 5 來「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醫的病人們 【案例1】 慘遭職場霸凌而罹患憂鬱症, 住在老家的失業單身女性 【案例2】 家庭環境複雜,反覆暴食與自殘行為, 從資深美容師成為性工作者 【案例3】 因為發展障礙, 在工作中頻頻打瞌睡的女性網路工作者 【案例4】 逃避現實又遇上資遣, 在特種行業上班的苦難姊妹

花 【案例5】 因親友過世而罹患憂鬱症, 藉由旅行找回自己的速食店單身店長 【案例6】 輾轉於特種營業場所, 無法戒掉藥癮的前牙科助理 【案例7】 常去同志聚集地,而罹患適應障礙症, 已婚的雙性戀男子 【案例8】 因壓力過大犯下偷拍惡行, 是大企業的課長,也是當地名門的入贅女婿 【案例9】 反覆整形,無法停止暴飲暴食後催吐 罹患醜陋恐懼症的女性案例 【案例10】 夫妻接連發病,罹患憂鬱症 在知名企業工作的菁英夫妻 6 不讓心生病的自我守護方法 心裡有底的人要小心 究竟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憂鬱症? 比判別是不是憂鬱症更重要的事 早期發現勝於治療 心靈生病的人通常個性認真、一絲不苟 「孤

單」會讓病情惡化 最優先該做的是調整生活習慣 飲食、睡眠、運動為健康三大支柱 7 今後的挑戰 身為處理心理疾病的專家 幫助病人從煩惱中解脫 要去寺廟?教會?還是精神科? 來做有趣的事情吧! 結語 治癒「心理的感冒」不難! 【話說從頭】 我在二○一四年七月三十日,選在我三十歲生日這天創立了貓頭鷹診所。 貓頭鷹診所的看診時間為平常日晚上的七點到十一點(星期二、國慶假日、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年初年末除外)。白天有工作的人可以不用特別請假,只要下班後再過來即可。掛號方式採完全預約制(另附設內科、皮膚科)。 除此之外,為了能夠讓那些容易受到現代社會不良影響的年輕人輕鬆前來,特別選在大阪MINAMI

內有著「年輕人聖地」之稱的美國村開設診所。 目前,每晚來貓頭鷹診所就診的病患的平均約有十五人左右。而這五年間累積的病歷表差不多有四千張。 這就表示,有多少張病歷表就代表有多少人因著煩惱和不安而痛苦喘息。 這些病歷表所顯示的,或許就是沒有逃生之路、充滿閉塞感的現代社會縮圖。 除了貓頭鷹診所以外,我還在兵庫縣加古川市的精神科診所及東加古川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當白天在醫院的工作結束,前往貓頭鷹診所途中的這段時間,預約看診的電話總是源源不絕地轉接到我的智慧型手機裡。 「請問是醫生嗎?」 「我是。」 「……。」 「喂?怎麼了?」 「我好想死。」 由於爾偶也會接到這種被逼到極點、無路可走的電話,因此不能掉

以輕心。 打開貓頭鷹診所的大門,通過櫃台,位於細長走道最裡面的診療室約莫只有三 疊榻榻米的空間。在此,每天晚上都有許多有著複雜境遇的人們在此進出。 「我只要看到那些看起來好像很幸福的父母與小孩,就會很想殺了他們。醫生,我究竟該怎麼辦?」說出這句話的女大學生一臉認真地看著我。 「我覺得自己的皮膚上好像被貼了一層保護膜,因為感覺太噁心了就用去光水把全身上下都擦了一遍。」對幻覺感到恐懼的服裝店員如是地說。 「我今天突然恐慌症發作,被救護車載走之後,然後來到這裡。」一副不管己事、像是在說別人般,旁邊還帶著年幼的小朋友一同前來的單親媽媽邊說邊笑。 我忘了是什麼時候,曾經有位酒店小姐因沉迷於牛郎店而欠下龐

大債務,後來被幾個看起來像流氓的男人帶來這裡,當時她還呈現精神錯亂的狀態。

運用系統模擬規劃急診醫療作業:分配的最合適化及績效評估

為了解決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的問題,作者王立敏 這樣論述:

背景近年來急診室醫療品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對急診病人和醫院來說,急診部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當急性病痛無法獲得處理,不僅身心受創,甚至可能有生命上的危險,急診病人必須先經由急診醫師完成適當治療處理再做後續治療。急診人口增加,是世界性的趨勢,而急診在社會上扮演著守護全體國民健康第一道防線的重要角色,面對國內快速成長的急診人口,急診照護品質確實令人重視。國內各大醫院(醫學中心)之急診單位的醫療服務無法與院內各部科充分有效的溝通及運作,因而造成醫療健康服務品質無法滿足病人的需求,例如:較長的病人等候時間,病床數量不夠,及急診室病人人數過度壅塞。為求提昇高品質的緊急醫療救護服務,本研究將以台灣中

部地區公立醫學中心作為實際模擬作業環境,運用系統模擬技術來建構研究對象的模型,並利用改變不同的系統參數設定(亦即不同的急診室人員數量及醫療設備配置)來分析不同的急診室作業配置之效率。本研究使用個案醫院2010年1月至12月急診部病人66,095人次,就醫處置檔與就醫人次檔合併後且經留觀60,366人次進行研究與探討。本實驗結果將提供病人更有效率、更安全、與更專業的急診醫療作業,再則醫護人員則更可提昇其醫療作業的效率。運用系統模擬規劃急診醫療作業並找出急診部過度壅塞之衡量,與運用系統模擬規劃資料包絡分析法進行急診人力資源配置分配最合適化及績效評比,為醫學中心急診部門未來組織流程變革之參考,對急重

症醫療具有重要文獻價值。目的1.利用離散事件模擬(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DES)的理論基礎,建構出一個急診病人就診流程模型,驗證並確認,瞭解目前系統是否有瓶頸的存在。2.瞭解對象醫院急診單位之作業流程,急診病人之各類特質分佈,各項作業之時間分佈,急診病人之等候狀況。3.以電腦模型模擬病人就診流程問題,藉由修改流程縮短病人等候時間與提昇品質,減少資源浪費。4.研究急診流程時間的影響因素,進一步了解這些因素對各種檢傷分類時間變異的影響程度。5.應用於對象醫院急診部資源分佈系統模擬規劃。並找出急診部過度壅塞之衡量,與運用系統模擬規劃資料包絡分析法,進行急診人力資源配置

分配最合適化及績效評估。方法1. 分析現有急診單位之作業流程。研究變項參數部分依照急診區域的不同將急診流程分為四塊主要區域進行探討,分別為檢傷區域(Triage Room,TR)、主要診間 (Main Emergency Department,MED)部分、急救室(Resuscitation Room,RR)部分、留觀區 (Observation Unit,OU)部分;目標是要找到醫生,護士,病床的組合,以提高效率與每個班次期間,檢傷區間、主要診間、急救室、留觀區及醫師,護士,病床數量最大限度的使用率。依據急診作業流程圖,以研究變項及參數部分輸入至模型中,建立之模擬模型;透過模擬軟體Simu

l8模擬中部某公立醫學中心急診室2010年1月至12月,得到輸出結果(急診醫學科、外傷科、獨立科及兒科),透過Simul8模擬軟體的模擬,每相隔兩小時計算一次國家急診部過度壅塞衡量(NEDOCS)值,一天共統計12個NEDOCS值;可知急診單位的狀態。2.與醫師以及急診相關人員進行訪談,討論急診運作流程,以及執行經驗。3.與系統開發工程師討論架構以及所需技術。4.規劃流程圖。結果本研究以中部某公立醫學中心急診部2010年1月至12月之急診病人數量,共66,095人次。經由調查統計分析所需60,366人數;由統計資料可知,病人人數集中在一、二、三級,其中又以二、三級人數最多。其中星期日急診病人人

數最多(n= 196人),每日平均165人;而每小時平均到達病人人數,在早上8點至下午4點這段早班時段為急診病人的巔峰時段,次之為下午4點至凌晨12點的小夜班時段。透過Simul8模擬軟體的模擬,每隔兩小時計算一次NEDOCS值,一天共統計12個NEDOCS值;可知急診室大於 90%的時間都處於擁塞的狀態。模型驗證經敏感度分析與t檢定來驗證模型的效度以及正確性。資源配置效率分析: 經由限制篩選後,總共組合數共有44組,各資源配置組合(決策單位)所獲得相對效率值與現況DMU1的比較為DMU5、 DMU12 、DMU21、 DMU22 、DMU23及 DMU24;但DMU5增加醫師人數在急診室作業

較為無助人力改善作業。其中以DMU12即醫師於急救室:9名、主要診間:16名、留觀區:11名;護理人員於急救室:9名、主要診間:13名、留觀區為16名,即可達到高效率醫療作業。以DMU12三班制呈現輪值且高效率決策單位,為最合適醫療作業;以醫護工作人數資源配置、效率、效果及精實管理之下,DMU12為分配最合適化。同樣,在低效率之下(<0.9) 相同等待時間之績效評估,其中以DMU2 最合適化的醫護人員的三班制作業。結論本研究我們提出了一種混合的方法,結合離散事件模擬(DES)和資料包絡分析法(DEA)模型提供最佳的業組合決策單位方案。多個替代組合決策單位的效率及達到一個更豐富的基準分析。以醫護

工作人數資源配置、效率、效果及精實管理之下,且運用系統模擬規劃急診醫療作業,可以完成分配最合適化及績效評估。

貓頭鷹診所:心靈夜歸人的深夜食堂

為了解決星期日有看診的診所的問題,作者片上徹也 這樣論述:

  內心千瘡百孔,習慣「強顏歡笑」的你,可以這樣做:   ○對於無法控制的事,再怎麼煩惱也沒用。   ○偶爾自我感覺良好,有助於提升自信心、重視自我。   ○你給自己打幾分?接受不完美,別要求自己100分。   ○把自己當成水蚤,覺得自己渺小,也沒什麼不好。   ○在意別人的眼光沒有錯,但過於在意,就會把自己逼入絕境。   ○逃避不可恥,當情況危急,先行撤退,再重新整裝出發。   心靈感冒了,來找只在夜晚看診的「貓頭鷹診所」吧!   「不想讓周遭的人知道自己來看精神科……」   「正因為要去看精神科,所以才不能不去工作……」   「如果去看精神科的事情曝光,自己可能會被開除……」   你

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就算內心再怎麼痛苦,只能選擇忍耐嗎?   有情緒困擾、內心糾結的一般人,想要走進精神科,門檻是很高的。傷風感冒頭痛肚子痛都可以光明正大請假去看醫生,唯獨心理問題不敢求助精神科。最主要原因是害怕他人眼光,唯恐走進精神科會被貼標籤。   現代生活型態造就了越來越多心理疾病,但是東方文化缺乏求助精神科與心理諮商的習慣,那些感到「活著很痛苦」、「世界之大卻無自己容身之處」、「無人可以傾訴煩惱」的人,只能暗自痛苦,甚至自殘自傷。   本書作者徹也醫師認為,白天有工作的人無法接受診治,通常都是不想讓旁人知道自己在看精神科。因此,若能選在下班後再過來,並且是在不太容易注意到,像是隱

密場所般的地方的話,肯定會有許多人因此獲救。為了降低普羅大眾進入精神科的門檻,他創立了:貓頭鷹診所。   「貓頭鷹診所」佇立在越夜越美麗的大阪熱鬧繁華街上業,目的是想為了這些無人照顧的患者,營造一方精神上的綠洲;選在夜晚開業,是因為這樣不影響病人白天的學業或工作,不必專程為了看精神科請假,也就沒人知道自己正在精神科就診。   有別於看診沒幾分鐘就結束,只開開藥的醫院,「貓頭鷹診所」看診時間是初診1小時,複診30分鐘,徹也醫師會引導患者找出自己關注的生活重心,與患者建立朋友一般的熟悉與信賴感,把精神科諮商當做日常的談心,傾訴心中煩惱。   從晚上7點到深夜11點,宛如深夜食堂版的精神科診所

  「貓頭鷹診所」的看診時間為晚上的7點到11點.白天有工作的人可以不用特別請假,只要下班後再過來即可。和一般小診所只有一名醫生駐診也很不同,「貓頭鷹診所」一週看診4個晚上,夜夜由不同醫師值班,共有8位醫師、心理諮商師輪值,大家白天都有各自的專任工作。雖然只是一家小診所,卻已經協助過4,000位病患。   熱血的年輕精神科醫師,以他對現代人心理困境的專業觀察與行醫信念,為社會提供了另一種關注精神科醫療的新視野,書中分享的案例也讓讀者窺見他人內心世界的痛苦無奈,透過醫師的治療過程,一同受到啟發:   ˙    慘遭職場霸凌而罹患憂鬱症,住在老家的失業單身女性   ˙    家庭環境複雜,反

覆暴食與自殘行為,從資深美容師成為性工作者   ˙    因為發展障礙,在工作中頻頻打瞌睡的女性網路工作者   ˙    逃避現實又遇上資遣,特種行業上班的苦難姊妹花   ˙    因親友過世而罹患憂鬱症,藉由旅行找回自己的速食店單身店長   ˙    輾轉於特種營業場所,無法戒掉藥癮的前牙科助理   ˙    常去同志聚集地,而罹患適應障礙症,已婚的雙性戀男子   ˙    因壓力過大犯下偷拍惡行,是大企業的課長,也是當地名門的入贅女婿   ˙    反覆整形,無法停止暴飲暴食後催吐,罹患醜陋恐懼症的女性   ˙    夫妻接連發病,罹患憂鬱症,在知名企業工作的菁英夫妻 本書特色   .

「日本NHK」、「朝日新聞」特別報導,各大媒體熱烈討論!   .年輕精神科醫師的熱血理念,記載著與病患的真實對話。   .貓頭鷹診所接納所有為心理疾病所苦的病人,病患包括一般上班族、單親媽媽、無業遊民、酒店小姐、性工作者以及LGBT族群。   作者簡介 片上徹也   .1984年生   .精神科醫師   .奈良縣立醫科大學醫學部畢業,曾服務於多家醫院   .曾任職於多間醫院,2014年時,在大阪˙美國村開了夜間診所「貓頭鷹診所」,   .並擔任院長一職。距今為止,看診超過4000名白天因故無法就醫的患者。白天在兵庫縣內首屈一指的精神科專門醫院東加古川醫院擔任主治醫師。   .曾被NHK

「關西熱視線」、朝日電視台「電視紀錄片」以及朝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   .著有《超級便利貼法,一週只花100日圓就能變成天才》(澪標)一書。 譯者簡介 羊主恩   ˙    曾任出版社編輯   ˙    平凡快樂的地方貓媽。愛書、嗜字、有戲癮   ˙    對翻譯有永恆不變的愛,擅長領域有心靈勵志、健康養生、食譜、親子教養等 【推薦】 鄭光男 光能身心診所院長 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林珮瑜 《罹癌,是我生命中的禮物》作者   前言   1 「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在這裡 現今是任誰都會得到「心靈感冒」的時代 貓頭鷹診所是無處可去之人聚集的場所 診所給人的氛圍,就

像學生時代的社團 每天都有不同的心理諮商師提供諮商服務 說我是「搞怪醫生」就是在稱讚我 藉由看診,同步體驗病患的人生 解開錯綜複雜的心結   2 為何要開「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 想要拯救大量的「就醫難民」 降低去看精神科的心理門檻 我喜歡人,所以選擇精神科 先有白天的人前一張臉,才會有夜晚的另一張臉 白天在醫院的工作是學習的寶庫 人稱「夜晚的守護神」 想讓更多的人知道   3 為何堅持經營「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 父母都是醫生,我重考一年考上醫學系 突如其來的大病,經歷十小時的大手術 從蜘蛛膜下出血歷劫生還 醫師看診是一件高強度體力的辛苦工作 只有我才能看的診療   4 「只有夜

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的診療情景 一開始會先詢問成長歷程與原生家庭 與病人建立像朋友般的關係 滿分十分,你給今天的自己打幾分? 「八分」是復原的理想分數 跟病人約定「不可以死」 從「畫樹測驗」窺見心理狀態 必須檢視的地方涉及許多方面 精神科的藥只能治標不治本 利用心理諮商觸摸心靈深處 區別「辦得到的事」與「辦不到的事」 把自己當作水蚤   5 來「只有夜晚看診的精神科診所」就醫的病人們 【案例1】 慘遭職場霸凌而罹患憂鬱症, 住在老家的失業單身女性   【案例2】 家庭環境複雜,反覆暴食與自殘行為, 從資深美容師成為性工作者   【案例3】 因為發展障礙, 在工作中頻頻打瞌睡的女性網路工作者  

【案例4】 逃避現實又遇上資遣, 在特種行業上班的苦難姊妹花   【案例5】 因親友過世而罹患憂鬱症, 藉由旅行找回自己的速食店單身店長   【案例6】 輾轉於特種營業場所, 無法戒掉藥癮的前牙科助理   【案例7】 常去同志聚集地,而罹患適應障礙症, 已婚的雙性戀男子   【案例8】 因壓力過大犯下偷拍惡行, 是大企業的課長,也是當地名門的入贅女婿   【案例9】 反覆整形,無法停止暴飲暴食後催吐 罹患醜陋恐懼症的女性案例   【案例10】 夫妻接連發病,罹患憂鬱症 在知名企業工作的菁英夫妻   6 不讓心生病的自我守護方法 心裡有底的人要小心 究竟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憂鬱症? 比判別是不是憂

鬱症更重要的事 早期發現勝於治療 心靈生病的人通常個性認真、一絲不苟 「孤單」會讓病情惡化 最優先該做的是調整生活習慣 飲食、睡眠、運動為健康三大支柱   7 今後的挑戰 身為處理心理疾病的專家 幫助病人從煩惱中解脫 要去寺廟?教會?還是精神科? 來做有趣的事情吧!   結語 治癒「心理的感冒」不難!   【話說從頭】我在二○一四年七月三十日,選在我三十歲生日這天創立了貓頭鷹診所。貓頭鷹診所的看診時間為平常日晚上的七點到十一點(星期二、國慶假日、每個月第三個星期日、年初年末除外)。白天有工作的人可以不用特別請假,只要下班後再過來即可。掛號方式採完全預約制(另附設內科、皮膚科)。除此之外,為

了能夠讓那些容易受到現代社會不良影響的年輕人輕鬆前來,特別選在大阪MINAMI內有著「年輕人聖地」之稱的美國村開設診所。目前,每晚來貓頭鷹診所就診的病患的平均約有十五人左右。而這五年間累積的病歷表差不多有四千張。這就表示,有多少張病歷表就代表有多少人因著煩惱和不安而痛苦喘息。這些病歷表所顯示的,或許就是沒有逃生之路、充滿閉塞感的現代社會縮圖。除了貓頭鷹診所以外,我還在兵庫縣加古川市的精神科診所及東加古川醫院擔任主治醫師。當白天在醫院的工作結束,前往貓頭鷹診所途中的這段時間,預約看診的電話總是源源不絕地轉接到我的智慧型手機裡。「請問是醫生嗎?」「我是。」「……。」「喂?怎麼了?」「我好想死。」由

於爾偶也會接到這種被逼到極點、無路可走的電話,因此不能掉以輕心。打開貓頭鷹診所的大門,通過櫃台,位於細長走道最裡面的診療室約莫只有三疊榻榻米的空間。在此,每天晚上都有許多有著複雜境遇的人們在此進出。「我只要看到那些看起來好像很幸福的父母與小孩,就會很想殺了他們。醫生,我究竟該怎麼辦?」說出這句話的女大學生一臉認真地看著我。「我覺得自己的皮膚上好像被貼了一層保護膜,因為感覺太噁心了就用去光水把全身上下都擦了一遍。」對幻覺感到恐懼的服裝店員如是地說。「我今天突然恐慌症發作,被救護車載走之後,然後來到這裡。」一副不管己事、像是在說別人般,旁邊還帶著年幼的小朋友一同前來的單親媽媽邊說邊笑。我忘了是什麼

時候,曾經有位酒店小姐因沉迷於牛郎店而欠下龐大債務,後來被幾個看起來像流氓的男人帶來這裡,當時她還呈現精神錯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