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明峰寫的 疼痛大突破 和岡本裕的 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實用婦女醫學手冊 - 第 21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子宮頸癌,若孕婦想放棄胎兒,子宮根除手術(即子宮、輸卵管、卵巢、鄰近組織淋巴腺摘除)也是方法之一。懷孕例行做抹片檢查的地區,可發現懷孕合併早期子宮頸癌的機會高達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柯澍馨所指導 陳昱伶的 台北市婦女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研究 (2007),提出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北市婦女、身體意象、醫學美容消費行為。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護理研究所 曹麗英所指導 涂儷燕的 子宮癌婦女自我使用輔助及另類醫療情況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 (2006),提出因為有 子宮癌婦女、輔助及另類醫療的重點而找出了 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解答。

最後網站子宮切除盛行率的初探 - 臺灣大學則補充:較佳,或是手術對疾病的療效評估、後遺症 ... 宮切除術是否要保留卵巢[12]、子宮切除手術. 後對性荷爾蒙的影響[13], ... 陳玟秀:接受根除性子宮切除婦女手術後初期對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疼痛大突破

為了解決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作者周明峰 這樣論述:

本書完全根據個人對治療疼痛的認知心得和臨床經驗而寫,並介紹筆者首創的精準療法。   筆者耗費時日四十年,一點一滴累積知識與經驗,終於開創出以輕按候住及輕拉候住手法專治筋肉傷的精準療法(Touch-and-Hold & Stretch-and-Hold of The Precision Method),建立其理論與實際,完成體系。此法可精確找出傷處,疼痛不管新舊、輕重、大小、部位,短期內便能輕易根除,而且治癒之後,不虞復發。不必吃藥、打針、開刀,無需工具、儀器、器械,沒危險性、副作用,既省事、省時,也省大筆醫療花費。筆者慶幸有此重大的突破,爰立下心願,將之推廣,盼能帶給疼痛患者,根

治的佳音。  

台北市婦女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作者陳昱伶 這樣論述: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北市婦女「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現況與相關研究。研究採用「調查法」,以台北市18-64歲婦女為研究對象。經立意抽樣,實得435份有效樣本。本研究使用之測量工具包括:「個人背景資料調查表」、「身體意象量表」、「醫學美容消費行為調查表」等。所得資料分別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分配、羅吉斯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壹、個人背景、身體意象與醫學美容消費行為現況方面:1. 全體受試者中,約有二成五為「41~50歲」之受試者。2. 全體受試者中,約有六成為「大專大學」畢業。3. 約有五成

受試者職業為「軍公教人員」。4. 約有二成五之受試者月收入所得為「1萬~3萬元」。5. 約有四成五之受試者為「未婚」。6. 約有二成六之已婚受試者婚姻滿意度為「滿意」之狀況。7. 全體受試者的「身體值量指數」(BMI)平均值為21.83。約四成七受試者「BMI」值為「標準」之範圍,而有三成六之受試者「BMI」值為「過重」之範圍。8. 台北市婦女對「身體意象」之看法與感受較趨於正向、積極;對於自己的體重評估傾向較重之看法;對外表及身體各部位滿意度則較為負向。9. 全體受試者之「一般性美容消費行為」以「無消費過」者佔大多數約佔八成,消費金額以「3千~1萬以下」者佔最多數,選擇之進行療程地點以「皮膚

診所」者佔最多數,未來「會消費」者約佔三成六。10. 全體受試者之「美容整型消費行為」以「無消費過」者佔大多數約佔九成五,消費金額以「2萬~5 萬以下」者佔最多數,有五成七選擇之進行療程地點以「醫院」為主,未來「會消費」者約佔二成八。11. 約有三成三婦女醫學美容消費動機以「讓自己更美更年輕或更有自信」為主。12. 約二成七受試者選擇醫學美容消費地點之主要考慮因素以「醫師醫術」為主。13. 約有六成三婦女之「醫學美容療程的主要消費資訊取得來源」以「電視、報章、雜誌、網路、廣告傳媒」為主。貳、「身體意象」對「個人背景因素」之差異情形方面1. 「31~40歲」婦女對自己外表感到較滿意;「31~64

歲」婦女較關心重視健康;「41~50歲」婦女對其身體各部位滿意度比「18~22歲」婦女較高。2. 月收入所得為「3萬~未滿4萬」「5萬~未滿7萬」間的婦女比收入在「1萬以下」之婦女,對健康較為重視;所得為「1萬~未滿3萬」的婦女身體各部位滿意度比收入在「1萬以下」之婦女較高。3. 婚姻滿意度「很滿意者」比中立意見的婦女較關心自己的健康。4. 體型屬於「標準」者對自己的外表較滿意,同時認為自己有較健康的身體,且對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也較高;「過輕」體型者對自己的外表較為重視;「肥胖」體型者對於自己過多的體重比較在乎。叁、「醫學美容消費行為」對「個人背景因素」之差異情形方面1. 收入所得「4萬~未滿

5萬」的婦女涉入「一般性美容消費行為」較多;「未婚」的受試者比「已婚有未成年子女」者涉入「一般性美容消費行為」較高。2. 「23~30歲」、「大專大學」教育程度及「標準」體型的婦女對「一般性美容消費意向」的較高。3. 月收入所得為「1萬~未滿3萬」之婦女對「美容整型消費行為」涉入程度高於「4萬~未滿5萬」及「7萬~未滿9萬」。4. 「23~30歲」、「未婚」及「標準」體型的婦女對「美容整型消費行為意向」較高。肆、「醫學美容消費行為」對「身體意象」之差異情形方面1. 對「外表較重視」之婦女對比較會去進行一般性美容消費行為。2. 對「外表較重視」及對「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較高」之婦女,未來可能比較會去

進行一般性美容消費行為。3. 對「外表、體能較重視者」、「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較不滿意」及對「健康、疾病較關注者」比較會去進行美容整型消費行為。4. 對「外表較重視」、對「身體各部位滿意度較低」及「較關心自己體重」之婦女未來可能比較會去進行美容整型消費行為。伍、「個人背景因素」與「身體意象」對「醫學美容消費行為」之預測方面1.「收入所得4萬~未滿5萬」、「收入所得7萬~未滿9萬」及「婚姻狀況已婚無子女者」等三項因素能有效預測台北市婦女之「醫學美容消費行為現況」。2.「外表評估」、「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職業~家管」、「職業~服務業」、「職業~自由業」、「實際體型~過重」、「期望體型~標準」

、「期望體型~過重」等變項對於「醫學美容消費行為意向」,此九項因素最能有效預測台北市婦女之「醫學美容消費行為意向」。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發現與結論,建議台北市婦女要建立良好飲食、生活習慣與態度、釐清自我之需求,擁有正確之醫學美容觀念;而在醫學美容相關業者方面,應傳達醫學美容之內涵,建立正確醫學美容認知觀念、制定合理之計價方式,術前充份溝通,避免醫學美容糾紛產生,以達顧客之期望;相關主管機關方面,建議應加強宣導正確飲食觀念,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公告合格醫療院所資訊,確保消費者之安全。

90%的病自己會好!:哪些病其實不必吃藥?如何用小習慣啟動自癒力?

為了解決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作者岡本裕 這樣論述:

網路書店健康類排行榜銷售冠軍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年度健康好書 國泰金控、中華民國腎臟病協會、威肯保險……眾多企業內部讀書會指定用書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這些占門診90%的病,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本書是日本50萬冊暢銷作家、不開藥名醫岡本裕的誠懇告白。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   他最出名的就是「盡可能不開藥」,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是怎麼辦到的?      他指出: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

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   關於看病吃藥,他認為——   ◎ 「好患者」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   ◎ 不是不吃藥,而是吃藥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檢討原因。   ◎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壓力大、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   ◎ 血糖標準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但並非都需要吃藥。   ◎ 膽固醇越低越好?其實膽固醇高一點、在220至280mg/dl的人,最長壽。   ◎ 新陳代謝症候群根本不必看醫生。   ◎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原因何在?   ◎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可

能引發其他疾病。   ◎ 腰痛別穿緊身搭,更別馬上貼痠痛貼布。   ◎ 過敏、溼疹,不用擦藥膏,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憂鬱藥物可能讓人更不開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岡本醫生並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他說,想要不生病,最好能——   ◎ 別讓養生成為壓力,再養生的食物,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 量量體重,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   ◎ 坐姿不前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   ◎ 按摩手指,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 按壓百會穴,刺激分泌腦內啡,提高自癒力。   ◎ 洗澡冷熱水交替,能遠離感冒。  

 ◎ 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6000步,半年體重90變60。   ◎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   ◎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   ◎ 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因為你是私下問,我才會老實說」的醫療建議。   岡本醫生建議的提高自癒力的生活習慣,有多達2400名癌症與慢性病患在使用,就算不全部執行,只做到六、七成結果一樣很顯著。   他的臨床數據顯示:病患在淋巴球數的增加、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顯著的改善。 名人推薦   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許達夫醫師自然醫學醫療網、健康養生粉絲團,摘文推薦,好評不斷!

  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抗衰老中心營運長   劉博仁   中醫師全聯會名譽理事長  林昭庚   許醫師自然診所負責人   許達夫

子宮癌婦女自我使用輔助及另類醫療情況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

為了解決子宮根除手術後遺症的問題,作者涂儷燕 這樣論述:

癌症病人自我使用輔助及另類醫療(CAM)日漸趨多,然而少有研究探討了解病人自行使用CAM之情況。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我使用CAM之子宮癌婦女的人口學特性及其影響使用CAM之相關因素,採橫段式(cross-sectional)調查法,以立意取樣方式,研究對象為北部某醫學中心之子宮癌婦女接受手術後一年內,且自我使用CAM超過一個月以上者。本研究於婦科門診139位病人接受調查,其中有120人(90.22%)使用CAM。研究發現:(一)自我使用CAM之子宮癌婦女年齡平均值53.23歲,其人口特性以下列者居多數:已婚佔88.3%,國中、高中者之教育程度佔54.2%,宗教信仰以佛道教佔87.5%,家管佔

64.2%,經濟年收入以90萬以下佔84.2 %,居住地以桃竹苗縣市佔75.8%,於接受子宮癌手術治療後2個月內即開始會使用輔助及另類療法佔84.2%。(二)使用CAM的種類,以1至3種者最多;使用的種類以「生物療法」88人(73.3%)的比例最高,其次為身心介入法85人(70.8%),使用CAM的時間平均值6.42 ± 3.69個月,使用CAM的動機最高為希望藉由CAM「增加體力」(85%),其次為「增加免疫力」(49.2%)來預防癌症的再發生。CAM的訊息來源,以「家人親戚」所佔比例最高(90.8%),其次為「朋友、病友」(42.5%)。使用CAM的病人中,有近77.5%的比例,未告知醫護

人員有使用另類療法。而病人未告知醫師的主要原因,則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居冠(72.5%)。在影響子宮癌婦女使用CAM的時間長短之重要預測變項依序為:職業狀況、術後2個月內開始使用CAM的時間、生活品質之角色功能,可有效解釋力達18.7%。由以上結果,使用CAM的情況相當普遍,建議醫師及護理人員應正視病人使用CAM的情形,並採主動學習CAM的相關知識,以提供病人正確使用的相關內容,不僅可以避免病人處於不安全的用藥環境中,也可以藉由CAM的協助,提供病人心理及生理上的支持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