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桿菌鑑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嗜血桿菌鑑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趙乃昕,蔡文城寫的 細菌名稱及分類鑑定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京辰生科【BioMerieux】【API 快速鑑定套組】台灣代理商 ...也說明:50430, API 50 CHB (Bacillus), 芽孢桿菌鑑定/Bacillus ; 10400, API NH, 奈瑟氏菌、嗜血桿菌的鑑定/Neisseria,Haemophilus ; 25200, API ZYM, 酵素活性反應研究套組 ...

國立嘉義大學 獸醫學系研究所 郭鴻志、吳青芬所指導 廖哲晟的 台灣中南部發病豬隻多殺性巴斯德桿菌血清型及多基因位點序列分型研究 (2020),提出嗜血桿菌鑑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殺性巴斯德桿菌、分子生物血清分型、多基因位點序列分型、抗微生物藥物感受性試驗、floR基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獸醫學系研究所 郭鴻志所指導 黃楷廸的 台灣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菌與豬萎縮性鼻炎相關性分析與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菌、萎縮性鼻炎、鼻腔病變評分的重點而找出了 嗜血桿菌鑑定的解答。

最後網站API NH 奈瑟氏菌及嗜血杆菌鉴定系统(Ref. 10 400) - 爱游戏app則補充:伴放线菌素嗜血菌 Haemophilus actinomycemtecomitans 奈瑟球菌属: 淋病奈瑟球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脑膜炎奈瑟球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嗜血桿菌鑑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細菌名稱及分類鑑定

為了解決嗜血桿菌鑑定的問題,作者趙乃昕,蔡文城 這樣論述:

  新版《細菌名稱及分類鑑定》一書,排列有序,查詢方便。本書編排順序基本上同第二版,以細菌菌屬的學名(即拉丁學名),按字母順序排列逐個菌屬的介紹,其內容主要有:每個菌屬的學名與中文名;發表此菌屬的原始文獻;菌屬的修正描述文獻;菌屬的定義性描述;菌屬中包括的菌種及拉丁學名與中文名對照,每個菌種的建種文獻(雜誌、年、卷、期、起止頁);最後是菌屬中菌種的表現型和鑑別特徵。新版《細菌名稱及分類鑑定》一書,資料充實,內容新穎。書中收集大量與人體、動物(哺乳動物)有關的病原菌、條件致病菌,對這些細菌特徵的鑑別都做了簡要論述,到目前已收集到的菌屬280個,菌種約4,000餘種,可供科研、

教學、臨床醫學、獸醫學、檢驗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公共衛生等單位應用和參考。此書包含一些常見菌,農業、工業、土壤、環境等學科也可能用到。

台灣中南部發病豬隻多殺性巴斯德桿菌血清型及多基因位點序列分型研究

為了解決嗜血桿菌鑑定的問題,作者廖哲晟 這樣論述:

多殺性巴斯德桿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PM),在豬隻主要造成漸進性萎縮性鼻炎及化膿性支氣管性肺炎,而造成農民莫大的經濟損失。本研究自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間,由送檢至台灣國立嘉義大學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的發病豬隻中分離出179株PM,其中以D: L6血清型 (48.0%; 86/179) 為主,其次為A: L6 (27.9%; 50/179) 及A: L3 (20.1%; 36/179);而針對可能會造成豬隻漸進性萎縮性鼻炎 (progressive atrophic rhinitis) 之toxA基因進行檢測,結果共有26株PM (14.5%; 26/

179) 具有此基因,且大多數菌株屬於A: L6血清型 (84.6%; 22/26)。另外選取70株PM菌株進行多基因位點序列分型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共發現有5種序列型 (Sequence types; STs):multi-host ST3、multi-host ST10、multi-host ST11、multi-host ST119及multi-host ST134,其中以multi-host ST10 (47.1%; 33/70) 為主。本研究發現菌株的STs與其血清型具有顯著的相關性,multi-host ST10的菌株大多屬於A:

L6血清型 (93.9%; 31/33),綜合上述結果顯示台灣中南部發病豬隻所分離之PM菌株的基因型以A: L6: multi-host ST10為主。抗微生物藥物感受性試驗的結果顯示,cefazolin、ceftiofur、enrofloxacin、flumequine及ampicillin為高度感受性藥物,而florfenicol常用於預防或治療豬隻巴斯德桿菌症但於本研究中則顯示抗藥性比例偏高 (46.9%),進一步檢測floR基因,發現共有75株PM (41.9%; 75/179) 檢測為陽性,且具有此基因的菌株多屬於D: L6血清型 (64.0%; 48/75),亦發現相較於其他菌株

,當菌株帶有floR抗藥性基因時,具有顯著高抗藥性,尤其在florfenicol,顯示floR基因在florfenicol抗藥性菌株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台灣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菌與豬萎縮性鼻炎相關性分析與研究

為了解決嗜血桿菌鑑定的問題,作者黃楷廸 這樣論述:

豬萎縮性鼻炎 (atrophic rhinitis; AR) 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高度傳染性之呼吸道疾病,盛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影響養豬產業甚鉅,且被認為是多重因子性疾病,直到20世紀末才確立其相關的致病機轉,主要由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菌 (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Bb) 作為前置因子,若與多殺性巴斯德桿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PM) 合併感染則臨床症狀將更為嚴重。本實驗欲針對AR流行概況及病原致病性進行相關性研究,因此蒐集不同生長階段豬隻之鼻甲骨橫切面及肺臟病材,同時由送檢豬隻鼻腔及肺臟支氣管所分離之支氣管敗血性博德氏菌,分別

進行抗微生物藥物感受性試驗及針對dnt毒素基因以即時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進行定量分析。調查過程中,並設計一份問卷供畜牧場畜主作答,藉此了解普遍大眾對於AR之疫病認知及防疫觀念。研究結果如下:本次試驗共蒐集600個病例,包含117間畜牧場,其中鼻甲骨輕微萎縮比例佔37.4%;中等程度至嚴重萎縮比例約佔62.0%,其中鼻中膈彎曲比例約佔16.5%,而鼻甲骨萎縮病變與dnt毒素基因表現量呈較弱之正相關性 (rs value=0.32)。另外,以聚合酶鏈鎖反應檢測鼻腔拭子樣本,其中Bb之管家基因-bfrZ陽性率約為7.43%,而細菌分離結果如下: Bb分離共22株,鼻腔及肺臟支氣管之分離率分別為2.36

% (13/552) 及1.75% (9/515),所分離之細菌皆具有dnt基因 (22/22);PM分離共78株,鼻腔及肺臟支氣管之分離率分別為2.9% (16/552) 及12.04% (62/515),血清型分布以D型為主 (40/78),其中僅3株具有toxA基因。將上述分離之Bb菌株以微量肉湯微量稀釋法測定呼吸道常用抗菌劑之最小抑菌濃度,結果顯示ampicillin及florfenicol抗藥性比例皆為100%,MIC90分別為128及16 μg/mL,而其他抗菌劑結果如lincospectin、lincomycin、tilmicosin、tylosin、cephazolin及tia

mulin之MIC90亦呈現高值。另一方面,鼻甲骨病變分數與肺臟病變比例相關性之部分,結果兩者為中等程度正相關性 (rs value=0.47),顯示豬隻鼻甲骨萎縮可能會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