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討論] 大家會在意卡介苗留下來的疤痕嗎? - 看板WomenTalk也說明:推soulboy330: 我小時候被我媽騙這種疤痕是漢人特有的 05/01 06:27. → Nagisayan: 我牛痘的疤還比卡介苗的明顯多了... 05/01 06:49.

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傅大為所指導 張淑卿的 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 (2003),提出卡介苗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結核病、癆、監控技術、疾病史、病患史、台灣醫學史。

最後網站「牛痘卡介苗」+1 為什麼種牛痘之後會留下疤痕? - 藥師家則補充:「牛痘卡介苗」+1。您所說的牛痘液苗,是水痘才對,因為卡介苗是從牛提煉出來的桿菌,所以會有牛痘一說,並非牛痘疫苗。您所說的會留下疤痕是因為,疫苗本身是從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卡介苗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卡介苗疤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身為台灣人,左上臂有個淡淡的,輪子形狀的疤,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打「卡介苗」所留下的疤,可是卡介苗究竟是在預防什麼?接種後化膿又該怎麼辦?打了就不會得結核病嗎?而「結核」又是什麼可怕的傳染病?別著急,以上種種問題,就讓鴿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訂閱『蒼藍鴿』頻道▶ https://goo.gl/Xtp7YW

*參考資料:
1. 疾管署-結核病
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d54c504e820735b&nowtreeid=dec84a2f0c6fac5b&tid=BAB48CF8772C3B05
2. Wiki-卡介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4%BB%8B%E8%8B%97
3. 東元醫院衛教資訊
http://w3.tyh.com.tw/clinical_ser_sub.php?new_id=849
4. 早安健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防癆體系與監控技術:台灣結核病史研究(1945-1970s)

為了解決卡介苗疤的問題,作者張淑卿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主題是1945-70年代的台灣結核病史。1950-70年代是穩定的黨國體制的成熟期。在這段時期,結核病不僅是衛生建設中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台灣得以與國際組織接觸的橋樑。第二因素是口服抗結核藥物自1952年開始在台灣使用。因此,此時期不但是結核防治史的黃金時代,同時也是疾病史與病患歷史的重要時代。 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的結論:(一)結核病治療與檢驗技術在戰前無較大發展,但戰前日人所作的防癆努力,如建立結核病療養院;調查與研究結核病的概念與做法,至戰後均可在國民政府的防癆工作中發現。(二)國家防癆政策與機構方面,戰後台灣的防癆體系有如金字塔般,由上而下分層負責,並由最基層的防

癆員直接面對病患與社區。在台灣官方防癆經費不足之下,防癆協會與國際援助使防癆工作得以繼續。不過,當國際援助以美援為主時,台灣的防癆呈現出來的,已經異於日治時期,而是一個新╱更國家化防癆圖像。(三)本文以本文以David Armstrong所提的Dispensary與監控身體的技術為對話空間,認為Dispensary是戰後官方監控結核病身體與社區的一種新技術。而此新技術的展現是官方透過三個抗結核運動來進行,一是結核菌素測驗與卡介苗預防接種計劃;二是胸部X光檢查與驗痰;三是開放性病患的管理與免費的化學藥物治療。這三項防癆知識與技術並不是台灣自己發明或創造的,一部份來自歐美各國的經驗,另一部份是W

HO或UNICEF在第三世界的實驗結果,經證明成效良好之後,以標準化的方式推行全球。同時,本文認為產生結核病知識的實驗室是那些被選為試驗對象的學校、防治院、偏遠地區與離島,在這些地方的學童、患者、居民都變成是被觀察的客體,成為建構本土防癆知識的主角,因此社區成為政府監控人民身體的新場所。(四)跳脫生物醫學的角度,結核病患的形象多變,彼此的生活世界也不盡相同。在本研究下,提出戰後初期、50、60、70年代五個病患的故事,也以受訪資料說明病患、病家或一般人如何觀看結核病及其對結核病的因應措施。這些案例並非代表所有結核病患,卻呈現結核病患的病痛經驗是豐富且多樣。(五)從《聯合報》的結核病報導與抗結核

藥物廣告,看到了結核病成為國家政策與醫療論述的場域。由於抗結核藥物是戰後結核病研究最重要的發展,也是結核病患避免死亡的護身符,這些藥物正是醫生、病患與病家的希望所在,同時也是戰後醫療發展的新希望。因此,透過這些藥物廣告,讓人感到罹患結核病不需害怕、恐懼,因為有了藥物,每個病患都有治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