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照寫的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讀懂馬克思與《資本論》 和孫中興的 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是大學聯考十二萬考生之一 - 太平盛世?也說明:而同理可得:「如果我們還有笑的能力,就會發現三民主義課本實在好笑得不可思議!」當然,我得先忘記它是考試科目才笑得出來。 請問,你背過高中三民主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本事 和群學所出版 。

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學系 張鍠焜所指導 林卓逸的 顏淵是好學生嗎?-對顏淵形象的再省思 (2016),提出三民主義課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顏淵、辯證、不遷怒的盲點、不貳過的盲點、不違如愚的盲點、聞一知十的盲點。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研究所 黃城所指導 賴勇位的 民生主義均富思想的挑戰與機會─以臺灣21世紀初時期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民生主義、臺灣發展、均富、貧富差距、社會福利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民主義課本的解答。

最後網站三民主義-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 Wikisource則補充:本文是中國現代民主革命家孫文先生於民國13年(1924)1月27日至8月24日在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演講三民主義的講稿。8月24日,因商團叛亂及準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民主義課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讀懂馬克思與《資本論》

為了解決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作者楊照 這樣論述:

探索人與社會關係的巨著 回答人類「我們要往哪裡去」的終極追問   「窮忙」、「窮人」、「下流老人」……普遍貧窮儼然已成為社會現象。   為什麼這麼多人工作勞累,卻愈來愈窮?   勞方與資方、付出與收穫、剝削與操控,   我們的生活究竟在哪一點開始失衡?   馬克思,卻早在一百年前便已預知今日模樣,   甚至為我們指出一個理想生活的藍圖。   楊照導讀思想大師經典:讀什麼?為何讀?怎麼讀?   <十九世紀三部曲②>   為「人」定座標   三大終極追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往哪裡去?我們是誰?   三大思想巨人:達爾文、馬克思、佛洛伊德   三大經典巨著:《物種起源》、《資本論》、《夢的

解析》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與《資本論》改變了人與社會的關係;佛洛伊德與《夢的解析》改變了人與自身的關係。   馬克思一百多年前書寫的《資本論》如一則巨大的預言,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正悲慘地印證他當時提出的警告。貧富差距成了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問題,當我們納悶著:「我們被誰剝奪?我們該如何扭轉自己的處境?」等問題時,接下來我們該問的是,在我們眼前的困境之外,是否有更好更公平的生活存在?   唯有從被擠壓傾榨的夢靨中抬起頭來思考自己與社會的關係,   才能重新恢復身為一個人的尊嚴。   我們是怎麼活成現在這種模樣,事情是在哪個點開始歪曲?   馬克思一百多

年前書寫的《資本論》如一則巨大的預言,當時資本主義剛剛冒出頭,他便已預先看到資本主義可能帶來的困境。而從馬克思的年代到現在的一百多年,我們的生活正悲慘地印證他當時提出的警告。貧富差距成了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問題,貧窮幾乎成了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當我們納悶著:「自己的生活是從哪一個時間點開始扭曲的?我們被誰剝奪?我們該如何扭轉自己的處境?」等問題時,馬克思已在百年前為我們點燃明燈。   批評資本主義是基於對人的尊重   如果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認為自己被剝削,那麼接下來我們應該問的問題是,在我們眼前的困境之外,是否有更好更公平的生活存在?當理解了這個問題的本質後,我們才能理解自己從出生到

現在是如何被社會型塑,成為資本主義下的螺絲釘,接著也才能恢復自己真實面貌。並思考,我們距離理想中的世界有多遠?唯有從被擠壓傾榨的夢靨中抬起頭來思考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才能重新恢復身為一個人的尊嚴。   還原馬克思,理解《資本論》   馬克思,他的學說被嚴重誤解,在生前也往往「一個馬克思,各自表述」。楊照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導讀馬克思《資本論》裡重要的概念,談資本的本質、釐清「分配」、「資本」、「異化」等概念,探討人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如何與工作、物品,乃至於自己產生種種異化。在資本主義已經帶來全球性的毀滅之後,還原馬克思,重新理解《資本論》,或許能成為扭轉人類命運的樞紐。 作者簡介 楊

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並在「98新聞台」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   楊照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著有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

》、《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

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   現代經典細讀──   《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以及《在地球物種瀕臨滅絕時,還原達爾文》、《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在進入潛意識夢境前,請問佛洛伊德》,合為<十九世紀三部曲>。   個人部落格:   blog.roodo.com/yangzhao 作者序 長年受忽視的正義思辨─

─一個經得起再三挖掘的知識寶藏 第一章    第一章  阻礙人活得「真實」的元凶──資本與資本主義 第二章 讓世界回歸「異化」前的原初狀態 第三章 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者與勞動力 第四章 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剝削與操控 第五章 一份為工人弱勢者而寫的「辯護書」 作者序 長年受忽視的正義思辯──一個經得起再三挖掘的知識寶藏   一   我成長於一個馬克思與《資本論》被視為一株大毒草,絕對不准碰、不能讀的社會。比我年長一代的,像陳映真他們,還能偷偷組讀書會,偷偷讀《共產主義宣言》和《資本論》,我比他們晚了二十年,也就意味著台灣的「警總」多了二十年時間,沒收市面上所有和馬克思、《資本論》、共產

主義有關的書,並抄獲暗夜中偷偷聚會的左翼團體。   我知道馬克思,知道《資本論》,但我的知識主要是從「三民主義」課本裡得來的,告訴我的是馬克思與共產主義多麼荒謬、多麼錯誤。我連作夢都不敢夢想,有朝一日真能讀到這些荒謬、錯誤思想的原文版本。   我小時候喜歡逛書店;大一點就學會到圖書館借書;再大一點剛好又趕上了台灣圖書館陸續「開架化」的過程,於是養成了進書架區遊逛的習慣。   大學二年級時,我到台大法學院修日文課,順便去逛了法學院的圖書館,逛啊逛的逛到了書庫的地下室;那是一個遠遠就會聞到灰塵氣味的地方,好像從來沒有人會去到的地方。我鼓起勇氣,找到開關將電燈打開,走過一排排的書架,突然間渾身

起滿了雞皮疙瘩。我知道了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那裡收藏的盡是尚未編目的書,不是因為太新來不及編目,而是因為這些書比台大法學院本身還要古老。那是日據時代,法學院還叫做「台北法商學校」時留下來的藏書。換句話說,那批書自從一九四五年日本人離開後,三十多年來都被丟在那裡無人聞問。   我在那布滿灰塵的地下書庫裡耗費了許多美好時光。很慶幸那時我還沒有氣喘的毛病,一下午吸著沉積了數十年的灰塵也沒關係。那裡面最多的當然是日文書,其次是德文書。我先找到了一套日共大左派河上肇五冊一套的《自敘傳》。我讀過河上肇的名字,知道他出版過一本《貧窮物語》,對於共產主義在日本的發展有著僅次於《共產主義宣言》的重要地位。雖

然沒有找到《貧窮物語》,但光是這個人的書會在台灣出現,就夠讓我興奮了。   這書非讀不可,然而我怎麼可能在地下書庫讀完那五本書呢?我決心冒險一試。那書沒有編目,但還留有原先日據時代的書碼,於是每次造訪法學院,我就刻意去認一下圖書館櫃台的人,每出現一個沒見過的,我就將河上肇的《自敘傳》和我的借書證一併遞上。如果他看一看告訴我這書不能外借,我就摸摸鼻子把書擺回書架上。試到第四次,總算碰到一個搞不清楚狀況的館員。他只注意到書上沒有貼借書到期單,拿了一張到期單貼上去,在借書證上登記了日據時代的舊編碼,就讓我把書帶了出來!   這個經驗讓我更加喜愛待在地下書庫了。每次進去,總感覺應該會挖到什麼樣的寶

。那股興奮與期待,三十多年後仍歷歷在心。   過了一陣子,反覆走過書架好幾趟,我早已猜測應該存在的書,真的在某個底層書架上現身了:那就是分成上中下三冊的岩波文庫日譯版《資本論》!這次我不敢用原來的方法了,畢竟書上印著誰都看得懂「資本論」三個漢字,再搞不清楚狀況的館員,也必定會豎起敏感的政治天線。而且《自敘傳》我想看,《資本論》我不只想看,還想收藏。那就只有一種方法:乞靈於圖書館裡的自助影印機。   那一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去法學院圖書館,文學院的課也不上了,成天鬼鬼祟祟地徘徊在影印機旁,一看到沒人使用,就去印個幾張,在別人靠近前趕緊離開。搞了好幾天,《資本論》上冊快印完時,影印機竟然壞了。 

  影印機壞掉也就算了,接下來廠商換了新的影印機,一看我傻眼了,因為他們換上了投幣式的影印機!原本每次影印完,只要自己算好張數,去櫃檯付帳就好了,這下子變成得準備銅板才能影印。沒辦法,我每天只得先蒐集家裡所有銅板,帶到圖書館,把銅板印完為止。   每次一印完,便將印好的紙張帶回家小心收藏在衣櫥裡,早上出門時抽出幾張,仔細摺成八摺大小,收在書包裡,利用等公車、搭公車時,一張一張拿出來讀。公車一到學校,就不讀了,畢竟會擔心被人發現我在讀最可怕的禁書。   熱衷於遊逛法學院地下書庫的同時,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寶庫,也是個少有學生踏足的地方──台大總圖書館的「參考書區」。顧名思義,「參考書區」是

放「參考書」的,台灣的學生從小到大只認識一種「參考書」,那種中小學的課本輔助內容,幫助準備考試的書。我敢說,至少三分之二的台大學生念了四年大學,從沒搞清楚查資料、做研究會用到的「參考書」是什麼,當然就更不會有什麼人出入圖書館的「參考書區」了。   我在總圖書館的參考書區,看到了一套文學院圖書館也有收藏的重要「參考書」。那是六○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出版的《西方鉅著》(Great Books)──人類文明中的「偉大書籍大全」。這套書我很熟悉,大一剛進歷史系,就被這套書激發了年少豪情,立志要將這一大套五十多冊「偉大書籍」全數通讀。   別小看「五十多冊」這個數字。芝大這套書背後的信念,除了提倡經典

閱讀之外,還相當尊重原書的完整性。編輯者認為,以摘要、題綱、轉述的方式,是無法真正獲得經典的智慧效果的。將一部經典的內容「濃縮」成三言兩語,讓學生以為學了這三言兩語就等於了解了經典,非但不是學習經典的方法,還成了破壞經典價值的最大罪人。要讀就該讀原書、全書,得到經典內容浸透生命的經驗。所以這套書不摘錄、不省略,再大部頭的書,像是多馬斯.阿奎納的《神學大全》,都一律全文收錄。為了讓讀者好好接近經典、閱讀經典,所以凡是非英文的著作,這套書都選用最佳譯本,並以聖經紙精印,每一冊動輒七、八百頁。蠅頭小字、雙欄排版,容納的字數多得嚇人。   《西方鉅著》系列的第一冊是荷馬史詩《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的

完整版合訂本。我記得很清楚,而且相當肯定,因為我的宏大志向,就是從荷馬開始實踐的。我也還記得第二冊是《希羅多德》,裡頭收錄了完整的《歷史》(Historia)。第三冊則是古希臘三大悲劇作者的作品,埃斯奇勒斯、索弗克利斯、尤里皮底斯,但不是很確定喜劇作家亞利斯多芬尼有沒有一起納進來。不確定的原因,是因為我讀完了第一、第二冊,卻沒能讀完第三冊。我的宏大志向,只撐了兩冊多一點。   大二下學期,經過了一番大整修,台大總圖書館終於重新開放。我走進明亮寬敞的參考書區,找到陳列《西方鉅著》系列的書架,眼光掃過,心跳陡然加快。一看就知道:總圖書館的這套書,比文學院圖書館裡那套多了一本。那一本的書背上,只有

短短四個字母──《Marx》,馬克思。   盡量維持讓自己的手不要發抖,我佯裝若無其事地將那本大書取下來,快速翻過。沒錯,那裡頭就是《資本論》英文版的全文!   於是又有兩、三個星期,我成為總圖參考書區影印機使用率最高的顧客。還好參考書區的書籍本來就不能外借,影印是理所當然的使用方式,比較不會有引人疑竇的顧慮。但我還是小心翼翼,每天出門前先想好進了參考書區可以讀些什麼書、幹些什麼事(那裡是不能帶自己的書進去的)。進去後,先一口氣找幾本書堆在座位上,《Marx》一定在最底下,然後,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起身捧著《Marx》到影印機前印個十五、二十分鐘。   就這樣,很神奇地,在我的衣櫥裡,而

不是書架上,有了日譯本和英譯本的《資本論》。我以兩種譯本逐句對讀,讀完了這三大卷。幾年之後,我到美國留學,在哈佛廣場找到了專賣左派書籍的「革命書屋」,在那裡所買的第一本書,是英譯的《毛澤東選集》,第二本就是德文原版的《資本論》(Das Kapital)。於是我又把《資本論》當作精進德文的教材,對照英文版與德文版將它重讀了一遍。   二   累積了多年逛圖書館的經驗,我相信逛圖書館比逛書店還有趣。誠品書店是很好的書店,逛誠品可以得到很好的收穫與經驗,然而即使是誠品書店,也不會將一些明顯不會有人買的書永遠放在書架上。   而圖書館會。好的、大的圖書館的書架上,滿滿都是這種完全搞不清楚誰會有興

趣的書在那裡等著,等到被你莫名其妙地碰上。所有這些搞不清楚誰會有興趣的書匯聚一處,本身就是個了不起的奇觀。   一九八七年,我第一次出國,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那一年,哈佛大學的總藏書量正好突破一千萬冊。開學註冊時拿到的新生指南如此告訴我。一千萬冊!哇,好了不起的數字,但在現實裡,一千萬冊的書長的是什麼樣子呢?   「哈佛大學的一千萬冊藏書,分藏於九十九座圖書館裡」新生指南如此介紹。我不可能走遍這九十九座圖書館,理所當然,就從最大的開始逛起。哈佛大學中最大、藏書量最多的,是威德納圖書館(Widener Library),擁有近三百萬冊藏書。這座圖書館很好找,任何時刻進入哈佛校園,除了約翰.哈

佛(John Harvard)銅像前以外,最多人聚集照相的,一定就是威德納圖書館門前。這是一棟很雄偉的方正建築,前面有一排寬廣的白石階梯。我在哈佛的那幾年,任何人都可以走上階梯、推開厚重的大門走進圖書館,看看裡面極其典雅、充滿書香的閱覽室再離去。現在不行了,門口會先查驗證件,得有哈佛大學的學生證或教職員證才進得去。   是因為電影《鐵達尼號》大紅特紅,才有了這樣的改變。《鐵達尼號》全片的場景都在船上,並不會跑到哈佛大學的圖書館來取景。兩者之所以扯上關係,來自於原本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如果沒有「鐵達尼號」的世紀海難,就不會有威德納圖書館。   威德納圖書館的全名是哈利.埃爾金斯.威德納紀念

圖書館(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哈利.埃爾金斯.威德納是一九○七年畢業的哈佛校友,是個紐約富商的兒子。然而不幸的是,不到三十歲就因為登上了「鐵達尼號」而葬身海底。據說他之所以搭上「鐵達尼號」,是為了到倫敦尋訪舊書,死時手中還握著那趟旅程的主要收穫──第一版的笛卡兒《沉思錄》。   顯然,哈利.埃爾金斯.威德納是個書迷,更是個藏書家。他原本就動過將手上部分藏書捐給母校圖書館的念頭,遇難後,傷心欲絕的母親就決定用這種方式來永遠紀念兒子──不只捐出兒子的藏書,還連帶捐了一大筆錢,興建一座在哈佛校園中最宏偉最醒目的建築。這座圖書館書架總長度超過五

十哩,足以從台北一路排到頭份,可容納超過三百萬冊藏書。   電影《鐵達尼號》上映後,這個典故出現在許多相關報導上,讓這座圖書館成了當時最熱門的觀光景點。   威德納圖書館於一九一五年落成,正好趕上哈佛大學快速成長與擴張的時期,因而近乎不可思議的,五十哩的書架、三百萬本的藏書容量,在圖書館成立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就被填滿了。我在一九八七年首度步入威德納圖書館時,這座圖書館的書架當然已經被擠得滿滿的了。   三百萬冊藏書是什麼模樣?進入威德納圖書館之前,我有過各種想像,不過三百萬冊藏書的意義,最後卻是以始料未及的方式給了我巨大的震撼。威德納圖書館的主要書庫一共有八層,每一層又分為上下排列的AB

兩層。初次入內時,我從3A開始逐漸往上逛。書庫裡基本上沒有自然光,主要走道平時就亮著燈,每一排書架前端則有一個古老的開關,想要走進哪排書架,只要向上扳起開關,就會有幾顆光裸的燈泡隨之亮起。   我一路逛到了5A。走進一排書架,從最下層巡視到最上層。不對勁,非常不對勁。那一整排書架上,竟然沒有一本我認得的書!   我所謂的「認得」,是用最低最低的標準,意思是「我知道這本書是用什麼文字寫的」,甚至不需要知道這本書寫什麼、關於什麼。我能讀的語文不多,但能認出的語文卻不少。例如,我不懂韓文,但一眼望去便能從字母形狀判斷出那是一本韓文書。以這種標準,我有把握認得出來的有:中文、英文、日文、韓文、俄文

、希臘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以及當時正開始學的梵文。   但那整整一大面牆上,卻找不出一本我看得出是用什麼文字寫的書。翻過身來,背後還有一大面牆的書,這次我看得更慢、更仔細,從最下層看到最上層,再從最上層看到最下層,真的,還是找不到一本我認得的書。   我渾身起滿雞皮疙瘩。光是這兩堵牆,就有幾千本書,它們雖近在眼前,但書中的知識,我窮其一生大概都沒機會吸收。雖然我那年才二十四歲,但就算我能活到一百歲,也不太可能去學習這些文字。這裡,就在這裡,矗立著一大堵注定和我絕緣的人類文明遺產。   我深深體認到自己在知識世界面前的渺小。有朋友笑過我:幹嘛那麼貪心?世界何其大,本來就有很

多事物是我們無法擁有、無法體驗的。我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同時卻也知道、並相信另一個道理,那就是:對世上美好的事物,我們還是會產生基本的好奇與衝動,如果少了這種好奇與衝動,我們的人生恐怕就很不對勁了。   有多少美好事物藏在書籍裡,等著我們去碰觸?若不努力嘗試探究,許多豐富的美好就會和我們錯身而過,而我們甚至沒有機會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在那兩堵書牆前,我如此黯然驚歎著,每一本書我都能輕易碰觸到,但終我一生,卻連自己曾與什麼樣的龐大知識與經驗錯身而過都無法知道。   三   大學時代緊張兮兮、偷偷摸摸地逐句閱讀《資本論》時,我腦袋裡不禁出現一個在當時感覺何其遙遠、何其虛幻的夢想──也許有一天

,台灣會變成一個可以公開、自由閱讀馬克思的社會。到了那一天,我們不再視左派、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為毒蛇猛獸,那麼一定會有很多年輕人為馬克思對於公平正義的熱情所感動,也會有很多好學深思的年輕人為馬克思深邃複雜的社會、經濟思考所吸引。有了這些新一代的台灣人,就能打造出一個更合理、更健康、更自由的社會。   二十多年過去了,台灣早已是一個可以公開、自由閱讀馬克思的社會。但當年我所想像的,卻還有一大部分仍如此遙遠、如此虛幻。我查了一下美國的「亞馬遜網路書店」,輸入「Karl Marx」,出現了3730條結果,輸入「Marx Capital」則出現了8927條結果,最誇張的是,輸入「Das Kapi

tal」竟然出現了11765條結果。換到日本的「亞馬遜」,輸入「資本論」有2144條;輸入馬克思的名字則有5568條。   那麼台灣的「博客來」呢?輸入「資本論」,出現兩百七十條結果,但稍微看看前兩頁就知道,其中沒有任何一本繁體版的《資本論》中譯本,而且大約只有二十條真正和《資本論》一書有關,其他都只是書籍介紹中有「資本」和「論」,便一併被搜尋進來了。   怎麼會這樣?今天的台灣社會得到了我們當年無法擁有的知識自由,對這個知識寶藏卻徹底忽略,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無意將馬克思奉為神明或英雄。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世界上眾多共產國家把馬克思供上真理權威的聖殿,對我們理解馬克思、自馬克思那

裡著作汲取智慧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成為最大的阻礙與傷害。然而,當年用那樣的方式閱讀,後來又多次重讀,卻讓我真誠相信,《資本論》真是一個經得起再三挖掘的寶藏,每次閱讀,都能從中挖出幫助我們思考社會現實與正義理想的有用知識。   四   二○○五年,我開始在「誠品講堂」講授「現代經典細讀」課程。「現代經典」指的是曾經對於現代世界的面貌──物質的或精神的,空間的或價值的──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書籍。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書決定了我們今天為什麼如此生活、如此感受。思想與觀念聽來抽象、虛無縹緲,然而回顧歷史,最巨大的變化,卻往往起自於思想與觀念。我們今天相信什麼,將哪些事情視之為理所當然,幾乎都是由過去的思

想、觀念變化所決定的。   「現代經典」就是提出思想與觀念的書,這些思想與觀念透過書,透過讀書的人,創造了新信念,創造了相應的新行為。閱讀「現代經典」,就是幫助我們溯源地理解這些塑造了現代生活──我們自己的生活──的思想與觀念。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今天的世界,我們今天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依隨著十九、二十世紀西方的思想、觀念打造出來的,就算要批判或改變這樣的世界與潮流,我們還是得先從深入理解現實來源做起吧!   「現代經典細讀」課程最早排出來的,是達爾文、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的作品。這三個人的思想,大幅改變了歐洲人的世界觀,進而透過歐洲勢力的擴張,感染了全世界。簡化、精要地說:「達爾文改變了人與自

然的關係;馬克思改變了人與人的關係;佛洛伊德改變了人與自我的關係。」   這是十九世紀進入二十世紀的思想關鍵,我們沒有理由不花點時間認真理解。 第五章 一份為工人弱勢者而寫的「辯護書」(節錄) 現今「工資勞動者」六點下班後,真正的生活才開始 「工資勞動力」,就是「異化」了的勞動力,是在工人失去了生產工具的情況下出現的。擁有生產工具的工匠,和自己的勞動力之間有著完全、完整的關係,既能享受所有成果,也得承擔所有責任,他有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勞動力的自由。如果靠三個小時的勞動力能夠養活一家人,那麼他可以選擇每天只工作三小時,也可以選擇每天工作十小時。這種模式並沒有強制性的「工時」,不必受制於必須

從幾點工作到幾點,一天要工作幾小時的規定。 在西方傳統的工匠制度中,有流浪工匠(journeyman)與日雇農工(day laborer)等領取工資的勞工。流浪工匠有工匠本事,但沒有工具和店鋪。他會打鐵,但無法擁有鍋爐和鐵砧,只好到處流浪(journey的原意),在其他鐵匠的鋪子裡打工。日雇農工則是懂一點農耕技術,有一身力氣,卻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在農忙時化身為「麥客」,到處為人收割麥子,並領取一點收割到的麥子、或一點銀兩作為報償。 這種人在傳統社會中被視為流浪漢,被人以懷疑的眼光看待。可見得這種身分並不是穩定的身分,而是出於潦倒時的不得已。流浪工匠時時得想辦法晉升為工匠,日雇農工時時得想辦法

落地生根成為農人。 舉這樣的歷史為例,馬克思為工人悲嘆:在傳統社會中,流浪工匠與日雇農工屬極少數,在生產生態中可有可無,而且有很多機會擺脫這種身分翻身。到了工業社會,身為生產主力的工人卻落得和他們一樣僅能領取工資度日,而且還沒有任何機會成為生產工具的擁有者。 在工廠制度與工資制度下,勞動者被「異化」,連帶使「工作」本身也被「異化」。 馬克思對工作與生活一直抱持著極其浪漫的主張,堅持兩者應該合而為一,工作本身應該是目的,而不是生活的手段,或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然的付出。 生產工具掌握在別人手中,而工人只能領工資。他對勞動力成品不會有感情,進而對工作也不會有感情;工作只是他被迫承受的職責。於是一個工

人一天二十四小時裡,扣除睡眠時間,清醒的時間裡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處於被迫承受的狀態,頂多只剩下百分之三十的時間能享有真正的生活。

三民主義課本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開箱 #三民主義 #革命
下集連結:https://youtu.be/SR95vqm5zpo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6AJqWMOIYnfbsK8niM55Q/join

【開箱中國歷史課本】系列:https://reurl.cc/qdoaX3
【開箱中國公民課本】系列:https://reurl.cc/E7WYDv
【羅文公民Sean你說】系列:https://reurl.cc/R48RDZ

Facebook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eanandchubby/

顏淵是好學生嗎?-對顏淵形象的再省思

為了解決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作者林卓逸 這樣論述:

  在後現代的認知中,歷史是被歷史家解釋、塑造出來的,沒有所謂真正客觀的歷史。而每一種歷史解釋,都有其意義,沒有所謂具有權威性的或是中立的歷史解釋。所謂的證據,也是基於人的價值選擇。過去發生的遺跡,被認定為證據,才會成為證據。甚至所謂的一手資料,都是被史家主觀選擇而認定的。  因此,在華人社會主流的認知上,顏淵是個值得後人效法的好學生。但是這種解讀,並非必然的。針對顏淵行為的正負評價,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解讀。無論是不遷怒、不貳過、不違如愚、聞一知十等等,乍看之下好像是值得被讚美的行為。但是如將這些特質解構,我們可發現這些行為特質不全然是正面的。本文以不遷怒、不貳過、不違如愚、聞一知十為例給予

解構,來推論顏淵的人生態度、聰明才智、學習態度等等是否完善。  不遷怒,與中醫醫理背道而馳。中醫雖強調平衡和諧,但此為動態的平衡,而非靜態。人應順隨自然,而自然界中,複雜的變化是不斷的進行著,在達到最大的亂度之後,再漸入穩定。是以如果人的情緒要順隨自然,不可能太刻意去克制自己的情緒。再者不遷怒的人,可能會讓人摸不著這個人的情緒,有可能會城府深。或是讓人不知他在生氣,而再次惹他生氣。因此不遷怒本身並非沒有缺點。  不貳過,乍看之下看似很有意義,因為如此過錯不易發生,且時時戒慎恐懼,自我檢討,道德甚高。但是不貳過者,面對兩難而必須被迫犯錯時,該怎麼辦?且如果不貳過是受他律的影響,像是為了想造就與他

人和諧相處,或是避免被懲罰,如此的不貳過是否有意義?且不貳過會助長權力人士掌控權力的滿足感與優越感,且有利於複製而不利於創新。且能貫徹不貳過的人,恐因犯錯的經驗不足,而對易犯過者難以有同理心。不貳過存在這麼多的問題,顯示不貳過似乎沒甚麼了不起。  而顏淵的聰明才智反映在不違如愚、複製性聞一知十。不違與舉一反十,兩者如要有一致性,則舉一反十之「十」,不能違抗原來的「一」而與「一」對立,否則就欠缺一致性。因此一個人能舉一反十,但卻不違如愚,則跳脫不出原來的框架,這只是複製性的聞一知十,沒甚麼了不起。一個人如能舉一反一點零零一(1.001),但是這多出來的0.001能否定原來之「一」,具有創造性,這

比複製性聞一知十更可貴,但顏淵並非如此。因此顏淵的聰明才智其實不足。  同樣的,一個好學的人,理應為了追求真理而質疑權威,時時違抗老師。對老師不懷疑,則是愛好老師更愛好真理,愛好老師更愛好學習。是以,這不算是真好學。而顏淵正是如此。  因此,本文僅選取上述幾個特質解構,即知這些特質並非無可挑剔,而顏淵具有這些特質,無法證明顏淵如傳統認知一般,是個無可挑剔的好學生。即便顏淵仍能被解讀為好學生,他也是有缺陷的好學生。而歷史上會解讀顏淵是十足的好學生,乃因政治上,統治者期待被治者具有顏淵型的人格特質,以便「霸王道雜之」的意識型態順利推動。而在社會上,顏淵型的人格特質有利於知識分子的生存。  當今處於

後現代時期,我們看待顏淵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因而發現顏淵亦有不少缺點。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仿效顏淵。教育學生之時,也要讓學生自我判斷、評估,顏淵的特質到底值不值得學習。而在學術研究上,更要打破以往尊顏淵的立場,而採多元的角度去探究這個人物。

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

為了解決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作者孫中興 這樣論述:

  誰是歷史唯物論的「第一小提琴手」?   馬克思與恩格斯是思想上的親密戰友,彼此合作的時間長達四十年,但過去研究《歷史唯物論》的著作多半只強調馬克思的貢獻,好像恩格斯並不存在,或是對此問題沒有任何貢獻。   本書作者對這種「有馬忘恩」或「重馬輕恩」的現象大為不滿,因此從兩人思想的變化及出版脈絡,剖析兩人的分別貢獻與共同貢獻,希望能將「該歸功給馬克思的歸給馬克思,恩格斯的歸給恩格斯」。 作者簡介 孫中興   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著有《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馬克思〔異化勞動〕的異話》。主要開設課程包括社會學理

論、愛情社會學、知識社會學及聖哲社會學。 寫在開始之前 第一章 脈絡和文本 第二章 馬恩合體版第一節 隱藏版的唯物史觀:《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二節 革命的號角響起:《共產黨宣言》 第三章 馬克思版第一節 「半隱藏版的唯物史觀」:〈馬克思寫給安年科夫的信〉第二節 公開站在蒲魯東的對立面:《哲學的貧困》第三節 另一篇對工人的演說:《僱傭勞動與資本》第四節 豐富的四年(1849-1952):四本書、一封信和一篇演講辭第五節 怎麼看都不像「大綱」的《大綱》第六節 唯物史觀的最高峰:《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序言〉第七節 最後的補充:《資本論》第一卷和《哥達綱領批判》 第四章 恩格斯版第一節 談唯物史

觀不能「忘恩」第二節 《德國農民戰爭》第三節 《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第四節 〈卡.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書評〉第五節 〈住宅問題〉第六節 寫給在倫敦的拉甫羅夫的信第七節 《反杜林論》第八節 〈卡爾.馬克思〉第九節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第十節 《共產黨宣言》〈1883 年德文版序言〉第十一節 《家庭、私有制及國家的起源》第十二節 《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第十三節 五封信第十四節 怎樣?忘恩者? 第五章 Q & A 與總整理第一節 必也正名乎? 第二節 「馬∕恩思想連體嬰」,誰的功勞? 第三節 誰的著作? 第四節 正本清源 寫在開始之前   過去三年我利用暑假連續寫了三本小書

,所以好像發展出一套「一年一書」的模式。這其實是因為找到了一套「別人都不這樣看問題」的模式,所以就我這個「暑假哪兒也不去」〔可是最常被問到就是「暑假不出國喔?」〕的人就自訂「暑假作業」來自娛一番。外人多半不解我的「寫書之樂」,而我卻以孔子在《論語》〈學而〉開頭的「悅樂君子」自勉,人不知而不慍。   上一本寫了馬克思的「異化」問題,接下來這本就處理「歷史唯物論」問題。這個問題首先有著不同的名號,不過卻有著大同小異的內涵。   過去的研究有些已經注意到這個理論的基本要素,但是往往各依作者的主見,從馬克思的著作文本中隨意抽取排比,然後分析總結。這些研究多半只強調馬克思的貢獻 ,好像恩格斯並不存在,或

是對此問題沒有任何貢獻。我對這種「有馬忘恩」或「重馬輕恩」的現象大為不滿,希望這一本書能「該歸功給馬克思的歸給馬克思,恩格斯的歸給恩格斯」。我相信只有注重兩人的個別性以及出版脈絡,才可以解決我個人關心的「馬恩異同」的爭論。   另外,以前的研究多半既不注重文本的全面性,也不注重其脈絡和主題。所以常見「不在乎思想變化或出版先後」而隨意排比相關文獻,急於找出統一的結論。這樣的研究通常都只選取徵引馬克思或恩格斯的幾本書或文章斷片,就對馬克思或恩格斯的歷史唯物論大做文章。這樣的研究往往在引證時只方便作者列出馬恩全集或選集的頁碼,而不從文本的脈絡來看,更不留心文本的主題和發表的脈絡。   我的研究企圖走

出和前人不同的道路,所以會特別強調文本的全面性及其脈絡、主題等;進而探討研究者在詮釋文本時,特別是內容衝突的文本時,應當考慮文本之間的優位性,而不能一視同仁,甚至為了既定結論而故意忽略文本的衝突性。   在開始之前,回顧一下我對這個主題的認識,多少也可以反映出我自己所處的時代變遷,以及我的知性成長軌跡。   我是從高中的三民主義課本初識這個主題。在當時反共的政治意識型態下,課本上反映的當然是「批判錯誤」的反對立場。我自己當時閱讀的一些相關課外書籍也是同樣立場。到了大學修習社會學理論,這樣的「三民—馬克思主義」已經比較鬆綁,但還是透過美國課本認識到一個簡單的近乎所謂「庸俗馬克思主義」(vulga

r Marxism)所透露出的概念,那時最常受討論的是「異化」問題〔當時都翻成「疏離」,一直到 1980 年代末期我開始教書才沒人提「疏離」,都改成「異化」〕。   後來到美國念研究所,「社會學理論」課堂第一周近乎五百頁的閱讀資料中,就只有馬克思的東西,讀得我七葷八素,完全不知作者所云。雖然在美國讀書已經不需要政治上的批判,卻還是因為語文程度和背景知識太差,而完全迷失方向。回國教書之後,每年都要教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東西已經不再是政治上「敵人或同志」的二選一選項。我將這個章節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教馬克思,一部分教恩格斯,剩下的部分則教馬恩合著的東西。經過多年的積沙成塔式閱讀,我終

於讀出一點心得。更加慶幸的是,當時負笈紐約時在二手書店買了許多相關書籍,塵封多年,這次終於可以派上用場。真可以說是「買書千日用在一時」。   我關心的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是否正確,我關心的是要從什麼角度來了解兩人分別的貢獻和共同的貢獻。我也關心在詮釋這些貢獻時要注意到文本的全面性和其性質,以及研究者決定的「詮釋位階」。我關心的是用不同方式去詮釋馬克思和恩格斯,而不是改變世界。不過,運氣好的話,或許可以改變詮釋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世界。就這個和著名的《關於費爾巴哈》第十一條相左的立場而言,我絕對稱不上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當然也不是「恩格斯主義者」,我只是個對研究馬克思和恩格斯有點不一樣看

法的人而已。可是,馬克思(2004:13)引用過但丁的話:「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如果就此點而言,我又好像是個「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是馬非馬」都不是重點吧!

民生主義均富思想的挑戰與機會─以臺灣21世紀初時期為例

為了解決三民主義課本的問題,作者賴勇位 這樣論述:

民生,這兩個字是中國慣用的一個名詞,也像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講的國計民生,孫中山先生在民生主義第一講即揭櫫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乃至群眾的生命等便是所謂的民生,而民生主義正是中山先生為解決國家社會人民生命、生計、生存、生活問題應運而生的主義。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乃是有鑑於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及共產主義表現上所顯現的弊端,所創立提出的一項新作為主義,其中的均富思想更是欲將其政府政策施行原則、防範社會問題滋生、明確個人私有財產限度的問題等,做一個全面性的統整調解,以求國家得以穩定發展,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社會發達既富且均。臺灣早期發展因為有效運用計畫性的自由經濟,在分配求「均」與經濟求「富」

上都受到當時國際相當的肯定,創造出臺灣的經濟奇蹟。但臺灣發展到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始時,臺灣社會呈現顯著的貧富差距現象,對此,本文希冀以實踐民生主義均富思想之途徑,在經濟發展、財富分配、社會福利等方面,探究臺灣在21世紀初面對新環境下可能的挑戰與機會,以求得臺灣「均富」社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