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e量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運動保健研究所 彭雪英所指導 張國松的 八週平衡訓練課程對高齡者平衡能力、功能性體能、身體活動量及生活品質之影響 (2017),提出pase量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者、平衡訓練、功能性體能、身體活動、生活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周學雯所指導 黃上真的 環境建構與中老年人身體活動量之關係-以台南市為例 (2009),提出因為有 環境建構、社會生態學模式、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的重點而找出了 pase量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ase量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八週平衡訓練課程對高齡者平衡能力、功能性體能、身體活動量及生活品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pase量表的問題,作者張國松 這樣論述: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較社區高齡者有無參與平衡訓練課程對於平衡能力、功能性體能、身體活動量及生活品質之影響。方法:以56名65至85歲的高齡者為對象,其中28位為參與八週平衡訓練課程運動者,簡稱為實驗組;另28位為維持一般日常活動,簡稱為控制組。介入課程內容以ACSM’s銀髮族運動指引做為課程設計的基礎,為期8週,其頻率為每週2次、每次60分鐘(暖身運動10分鐘、主運動訓練40分鐘、緩和運動10分鐘)課程。控制組無任何介入。平衡能力檢測有一般性的靜∕動態平衡(睜眼單腳站立、功能性伸展)及使用平衡系統SD(Biodex Balance System™ SD,950-440型號)儀器檢測,項目有傾向

靜態性穩定度的檢測(單腳穩定度、姿勢穩定度、跌倒風險)及傾向動態性穩定度的檢測(穩定度極限、修正後之本體感覺統合平衡臨床測試 (m-CTSIB))。功能性體能檢測包括身體組成(身體質量指數、體脂肪率)、下肢肌力(三十秒坐姿起立)及步行能力(三公尺起立步行、十公尺普通∕最大步行)等指標。身體活動量及生活品質分別以台灣老人身體活動量表 (PASE) 和生活品質量表 (SF-36) 為評估問卷。蒐集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廣義估計方程式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等檢定來進行分析,顯著差異訂為p < .05。結果與討論:平衡能力檢測在傾向靜態性穩定度的檢

測如睜眼單腳站立、單腳穩定度、姿勢穩定度、跌倒風險等未達顯著差異 (p > .05),但在傾向動態性穩定度的檢測如功能性伸展、穩定度極限及m-CTSIB等達顯著差異 (p < .05),顯示本研究所設計之八週平衡訓練可以改善高齡者之平衡能力。功能性體能檢測方面,只有在步行能力(十公尺普通步行)有達顯著差異 (p < .05)。在PASE量表的庭院工作構面及SF-36量表的一般健康狀況構面,顯示達顯著差異 (p < .05)。結論:八週平衡訓練課程能改善高齡者傾向動態性穩定度的平衡能力,未來可作為高齡者運動課程設計及健康促進之參考。

環境建構與中老年人身體活動量之關係-以台南市為例

為了解決pase量表的問題,作者黃上真 這樣論述:

目前台灣人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攀升,如何促進中老年人口之健康值得重視。而身體活動可維持身體機能運作,預防疾病及延緩老化,因此推廣中老年人從事身體活動確實有其重要性。近來,國外利用社會生態學做為理論,從環境及政策面切入探討身體活動之文章大量興起,也多已證明兩者間具有正向關係,而國內在此一領域相關研究尚少,針對中老年人之研究更尚未出現,因此本研究即針對中老年人,探討認知環境與其身體活動量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以台南市東區及中西區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對象,並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身體活動量量表使用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

derly)進行身體活動評估,建構環境認知量表則是參考鄰里行走環境調查問卷NEWS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urvey),在進行專家效度篩選題項後使用。統計方式使用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檢視各變項之間關係。 結果顯示認知環境與身體活動量具有正向關係。多元迴歸分析中,人口變項以年齡、自覺健康狀況對身體活動量具有預測能力,認知建構環境變項則以住家附近環境此構面具有預測能力。本研究結果與先前研究有相同傾向,但如「服務可近性」,此一構面在國外已獲得許多研究證實具正向關係,但在本研究則否,推測或許與

當地鄰里設計,及居民使用之交通方式等生活型態有關。 因此建議未來研究應針對當地之生活型態進行了解,也應針對不同鄰里設計,或交通方式等特性進行探討。另外,不同地區及不同年齡層,也有待後續研究進行探討。而縱貫性之研究也可做為未來研究方向,以探究環境與身體活動量兩者之間之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