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英文mucu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翻译'snot' – 字典中文-英文也說明:Looks like he's licking the snot off his nose. 看起来他舔鼻涕了他的鼻子。 OpenSubtitles2018.v3. Ol'Chang, slick as snot, and I ain't lying'.

台北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陳 叡 瑜所指導 羅佳慧的 動物醫療院所獸醫之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研究 (1998),提出鼻涕英文mucu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動物醫療院所、獸醫、職業衛生。

最後網站每天背诵英语背诵_恒星英语則補充:有很多人都知道「我在流鼻水」的英文可以说"I have a running nose. ... (mucus 原意是黏液,所以鼻子里的[nasal] 黏液mucus 自然就是鼻涕了).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鼻涕英文mucu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動物醫療院所獸醫之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研究

為了解決鼻涕英文mucus的問題,作者羅佳慧 這樣論述:

國內過去的研究,鮮有針對「獸醫」本身的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做完整的探討。本研究針對1,317位全國動物醫療院所之獸醫師(佐)為研究對象,以郵寄結構式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之(其間進行兩次問卷催收)。問卷施測期間為1998年十二月底至1999年四月底。共回收402份問卷(回收率30.5%),有效問卷共390份。 結果顯示,受訪者平均年齡為37.3歲;且絕大多數為男性(男女性別比10:1)。受訪者的健康狀況,眼睛方面症狀以發癢(48.9%)、眼睛乾澀(42.1%)、視力減退(38.8%)為主。耳朵方面症狀為耳鳴(24.1%)、眩暈(22.9%)、聽不清楚別人說話(18.5%)。呼吸

方面症狀為鼻塞、流鼻涕或打噴涕(86.6%)、咳嗽且有痰(73.7%)、乾咳(52.6%)為多,而經醫師診斷出的呼吸方面疾病以過敏性鼻炎(20.8%)居高。皮膚方面症狀為容易發癢(skin itching)(59.7%)、皮膚起疹(44.1%)、皮膚發紅(36.4%);經醫師診斷出的皮膚疾病,以過敏性皮膚疹(8.4%)、接觸刺激性皮膚炎(5.8%)為主;好發部位為手部。36.6%罹患消化方面的症狀或疾病,其中以自填有腹瀉(20.7%)居多。64.8%肌肉骨骼酸痛或不舒服,其好發部位為腰部、頸部及肩膀。 59.5%的受訪者認為工作時間太長;而實際平均每週工作時數(70.7小時

)亦高於台灣地區就業者平均每週工作時數的1.5倍強(46.8小時)。 受訪者遭受動物攻擊的發生率為2.1次/人/月,手(97.8%)是最常受攻擊的部位;針扎發生率為6.3次/人/年,較人醫醫療機構中針扎發生率最高的護理人員(1.2-2.8次/人/年),仍高出許多。工作年資淺者認為動物攻擊、針扎、輻射是工作環境中潛在危險因子者顯著高於年資長者;而年紀較輕、年資較淺、學歷較高者使用X光機、超音波、抗癌藥物、麻醉氣體、甲醛、顯影劑者顯著較多。有診療過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以貓抓熱、輪癬、鉤端螺旋體症為多;因而受感染者以輪癬及弓蟲症為主。 受訪者遭受動物攻擊的發生率

為2.1次/人/月,手(97.8%)是最常受攻擊的部位;針扎發生率為6.3次/人/年,較人醫醫療機構中針扎發生率最高的護理人員(1.2-2.8次/人/年),仍高出許多。工作年資淺者認為動物攻擊、針扎、輻射是工作環境中潛在危險因子者顯著高於年資長者;而年紀較輕、年資較淺、學歷較高者使用X光機、超音波、抗癌藥物、麻醉氣體、甲醛、顯影劑者顯著較多。動物醫院獸醫暴露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以貓抓熱、輪癬及鉤端螺旋體症為多;因而受感染者以輪癬及弓蟲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