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進港預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也說明:本院新聞 · 即時新聞澄清 · 部會新聞 · 院長訪視 · 院會議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航運技術系 周建張所指導 陳妙盈的 自駕商船靠泊高雄港碼頭之船席選擇 (2020),提出高雄港進港預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駕船、智慧港口、船席調派、高雄港、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海事資訊科技系 陳昭銘所指導 戴瑋聰的 船舶自動辨識系統於海事資訊之應用 (2019),提出因為有 自動辨識系統、海事資訊、地理資訊系統、高雄港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港進港預報的解答。

最後網站高雄港務分司-郵輪船期則補充:航次 # 模式. Mode 船名. Ship Name 船舶總噸. GT 進港口. Entrance 碼頭. Berth 取消cancel 威士特丹. WESTERDAM 82348 取消cancel 愛達貝拉. AIDABELLA 69203 1 掛靠港. In Transit 威士特丹. WESTERDAM 82348 1 適宜碼頭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港進港預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駕商船靠泊高雄港碼頭之船席選擇

為了解決高雄港進港預報的問題,作者陳妙盈 這樣論述:

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表目錄 vi圖目錄 vi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2第三節 研究範圍 2第四節 研究方法 2第五節 研究流程 3第二章 文獻回顧 6第一節 自駕船介紹 6第二節 國外自駕船發展現況 9第三節 國內自駕船發展現況 16第四節 自駕船優缺點分析 19第五節 小結 21第三章 高雄港船席作業現況 22第一節 港埠營運設施資訊 22第二節 高雄港區位置劃分介紹 31第三節 高雄港船席調派作業流程 33第四節 高雄港未來發展計畫 44第五節 小結 48第四章 研究方法論與結果分析

49第一節 層級分析法(AHP)理論 49第二節 問卷設計與調查 56第三節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65第四節 小結 77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78第一節 結論 78第二節 建議 79參考文獻 81附錄一 87高雄港船舶繫泊作業要點 87附錄二 98自駕商船靠泊高雄港碼頭之船席選擇研究問卷 98

船舶自動辨識系統於海事資訊之應用

為了解決高雄港進港預報的問題,作者戴瑋聰 這樣論述:

本文運用船舶自動辨識系統資料進行分析,並結合地理資訊系統繪製船舶軌 跡,探討高雄港周邊船舶航行與停靠之狀況,應用於遇難搜教-船隻擱淺追蹤、海 事事故調查,以及船舶自動辨識系統使用特性分析,研究結果結合大氣風場與波浪 模式數值模擬與海流觀測結果,供相關航政單位、船運公司參考,並希望藉此提高 雄港港區航行安全。遇難搜救-船隻擱淺追蹤以 2018 年 8 月 23 日,兩艘擱淺於旗津近岸船舶為例, 以大氣風場、海洋波浪之數值模擬結果,搭配環臺岸基海洋雷達系統海流觀測資料, 分析使船舶擱淺之對應海氣象環境,藉此探討擱淺原因。根據航行軌跡與海氣象狀 況分析可得知:該事件為兩船原先錨泊於高雄旗津外海,受

西南季風及熱帶低壓輻 合所帶來強勁風、浪所影響,數值模式顯示風速達到八級風、2-3 公尺浪高,超過 船舶固定能力,導致流錨,並逐漸隨著風、浪朝旗津海岸線方向航行,最終分別於 當天上午 10 時 53 分擱淺於旗津海岸公園外離岸堤及當天上午 11 時 25 分擱淺於 旗津海水浴場離岸堤。海事事故調查以 2018 年 11 月 3 日下午於高雄港港區內發生之 3 艘船舶撞船 事故為例,以自動辨識系統定位及船速資料呈現當時事故之始末。根據航行軌跡可 得知:剛由船廠下架之油輪「乙船」準備至 5 號碼頭航靠,於中島碼頭區,於當天 上午 8 時 51 分與「丙船」於轉彎處會船不慎相撞,並於碰撞後倒俥不慎,

於當天 上午 8 時 52 分碰撞 42 號碼頭之貨櫃輪「甲船」。本文亦參考一九七二年國際海上 避碰規則公約,建議各船當下應注意事項。本文運用 2018 年通過高雄港第一港口之 2051 筆自動辨識系統資料,以其最 後接收位置之空間資料,分析船舶使用自動辨識系統之習慣性,分析結果顯示全年 關閉自動辨識系統設備之距離區間眾數為 2~3km(569 筆,27.7%),3km 以下佔過 半數(1146 筆,59.9%),全年平均位置為離港 3.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