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余朱青寫的 21天代謝回正飲食:從「食」傾聽心理真正的缺乏,吃好吃對,打破代謝負循環! 和臉書社團「新陳代謝飲食,一起來變瘦!」版主的 越吃越瘦在地廚房:新手OK!快速新陳代謝飲食,最美味、簡單、方便的實踐指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瘦了但體重沒變是什麼情況? - GetIt01也說明:緯度變了。體脂率在下降。我之前瘦了21斤。身高165。之前121斤,現在99斤左右。我的腿圍也在變。肚子的緯度也在變。瘦體重並不代表瘦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幸福文化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鄭淵全所指導 黃錦源的 高齡體適能學習導入智慧健康科技應用之成效分析 (2021),提出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元性運動、規律運動、智慧運動、分別式、混合式。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陳祈玲、楊偉勛所指導 高東煒的 力弱症對老年健康影響之探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肌肉、脂肪、肌力、力弱症、肌少症的重點而找出了 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解答。

最後網站改掉「這些壞習慣」成功降低體脂肪,減脂菜單這樣吃則補充:如果你的體重(BMI)正常,但是體脂肪超過標準也是肥胖喔! 體脂肪率, 正常值. 男性, 15-2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1天代謝回正飲食:從「食」傾聽心理真正的缺乏,吃好吃對,打破代謝負循環!

為了解決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作者余朱青 這樣論述:

『你的體重與目前狀態就是過去的累積與人生縮影!』 變胖是因為身體不開心,營養師陪你從情緒、壓力找出飲食問題 無壓減重5觀念x飲食重建8心法x減脂食譜,6個月減下10公斤不是夢 1,000位減重個案真實見證,學會「吃對食物」就能打破代謝負循環!   沒有人喜歡自己變胖,但變胖卻真實反應了你長期以來的生活,多年來你有為自己好好地、有品質地吃下每一餐嗎?以及這些年來,你過得開心嗎?1,000多位走進余朱青營養師診間尋求營養療程的人們,在面對自己過去10年的時候,常有這樣的分享:   「上年紀後覺得代謝變很差,不知不覺胖起來,明明吃不多啊…」   「因為生過小孩,從此體重很難恢復到產前狀態,好

看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我平時上班很忙,壓力大的時候就想和朋友聚餐大吃、喝點酒紓壓」   「我都9點、10點才下班,睡前要吃一些宵夜,不然餓到睡不著…」   「我每天都要為家人煮飯,我家小孩又很挑食啊,每次菜剩下來捨不得丟,只好每餐吃光光,久了都胖在我身上…」   「我的全家人都是胖體質,我從小就一直減肥…」   人生很難,總總的生活壓力讓你不得不吃、就是想吃、隨便亂吃!會變胖大多是因為身心失衡的緣故,從「食」傾聽心理真正的缺乏,讓營養師陪你把飲食生活砍掉重練,個個擊破容易讓你致胖的心魔關卡!無論你是胖體質、各種壓力肥、防疫在家變胖都有解,把減重過程想像成美好的登山之旅,而營養師就是你的

專業登山嚮導,透過本書陪你建立起信心以及舒適的減重步調,讓你徹底擺脫脂肪、吃出瘦體質,從「心」享受不一樣的輕盈人生。   【減重必看!「瘦用一生」的減脂關鍵全收錄,逆轉你的胖體質!】   ★心裡的重量比脂肪還難減!23個自我問答先找出壓力源和減重突破口   ★無壓減重5觀念x飲食重建8心法=21天讓身體代謝回正的飲食觀念   ★教你算份量、使用食物代換表,天天營養自由配,外食也能安心吃   ★ 營養師設計的21道減脂食譜推薦,偶爾自己煮有利於瘦得更快更好   【STEP1.減重先療心!營養師的「減重療心室」分析心理因素如何讓飲食失衡】   情緒與壓力和「吃」絕對有關,正悄悄地讓你落入飲食負

循環!過多的壓力賀爾蒙會影響日常飲食,以及血糖血脂、脂肪累積、睡眠品質,久而久之身材就容易走樣!營養師蒐整了診間常見的6種肥胖身型成因分析(食物肥胖型、腹部肥胖型、代謝型肥胖、下半身肥胖型、焦慮型肥胖、麩質型肥胖),並且透過多位真實案例故事,幫助你了解接近哪種狀態,找出突破口才能對症解決飲食失衡。   診間案例1──體重破百,有重度脂肪肝的禮丞,6個月減下23.4公斤!   工作壓力很大的禮丞是外食族,不了解健康飲食要如何執行,規劃療程時請他先控制攝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量,每天吃足5~6份蔬菜,晚餐提前於7點前吃完,2個月後他的體脂率開始下降,減重不到1年的期間再次做健檢,發現脂肪肝竟消除

了!   診間案例2──長期外食、不愛運動的景淇,7個月減下11.6公斤!   景淇是很難減的「泡芙人」體型,因為長期外食,精緻澱粉攝取的量太多,而蛋白質的量有時吃太多、有時又太少,不曉得怎麼拿捏攝食量,她變胖後覺得免疫力不好且很怕冷。營養師建議她用211餐盤規範每餐份量,以及放寬食物種類,景淇認真執行幾個月回診測量,體脂下降但肌肉量卻維持住,讓她終於明白一直以來都吃錯了!   診間案例3──高油高甜高鹽飲食且三餐不正常的虹美,7個月減下11公斤!   虹美長期的飲食型態是高油高甜高鹽,試過多種減重法,直到生病後,她決定要減重改善身體狀況!也因為減重意外開啟了她的下廚之路,多元的彩虹食物取

代了常吃的精緻澱粉、加工食品,並學習三餐定時定量,每個月回診都發現她的骨骼肌逐漸變多,脂肪明顯下降,至今兩年多了也沒有復胖,無論內外在都變得年輕有自信了!   診間案例4──內分泌失調、一直減重復胖的黛儀產後1年多減下18.6公斤!   黛儀是辛苦的二寶媽,要照顧小孩而長期睡眠不足,造成內分泌失調。懷二寶時常吃高熱量食量、無肉不歡的她,胖到80公斤後決定減肥!減重前期,她按營養師建議先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改用大量蔬菜補足營養素及加強飽足感,後期自行加入運動輔助,在產後的黃金瘦身期讓她成功擺脫惱人脂肪,成為漂亮有線條的辣媽!   【STEP2.減重前必知的擇食素養是吃對吃飽的利器,拿回飲食主

導權】   找出壓力賀爾蒙帶來的飲食問題後,下一步是「吃對食物」!營養師在診間看到不少個案是因為不懂得怎麼吃,長期下來因為「營養不足」而變胖!先了解餐盤裡的營養素如何安排再搭配超燃脂食材,才能加以運用在一日三餐裡,同時避開常見的飲食地雷、破解減重迷思,先導正飲食觀念掌握「吃對食物」的秘訣,能幫助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STEP3.進行21天代謝回正飲食&4週減重計劃,重新找回喜歡的自己】   運用211餐盤+飲食8口訣+份量計算與代換,只要認真執行21天,就有機會讓身體的負循環重回正循環,許多診間個案都覺得這套方法很受用,完全顛覆他們的刻板觀念,因為不僅無壓力又能吃飽超滿足!營養師

特別設計出「4週減重計劃」以及「1~4個月的營養療程目標」,只要如實跟著做,6個月減下10公斤並不難!此外,營養師也針對不同族群,整理出外食族、超商族、大食量族群、愛醣族群、易便秘族群、自炊族的飲食建議,幫助大家執行減重計劃時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減少痛苦指數。   如果你願意下廚,書中也附上21道由營養師親自設計及示範的減脂食譜,每道菜做法簡單、口味多變、營養素和份量也都精算好,讓你減重期間不挨餓,從「食」感受原型食物的美味營養和療癒能量。 共同推薦   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   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朱柔澍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   肌膚美學專家/林凱鈞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院長/邱仲峯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明星健身教練/浩克爸爸   人氣營養師/高敏敏   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許育禎Ivy   輔大營養科學系教授/許瑞芬   她渴望創辦人/陳衍綸   大江生醫榮譽董事長暨陽光關懷協會創辦人/楊武男   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楊斯涵   營養嫚嫚說/嫚嫚營養師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   減重醫師/蕭捷健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68斷食,顧名思義在8小時內完成吃東西,剩下16小時不吃;基本上是改變了一天的進食「時間」,而不是改變進食的「成分」。

間歇斷食在科學上有大量研究被發表出來,被肯定的好處是:
斷食本身就是一種身體壓力,所以斷食期間皮質醇上升時,也導致脂肪燃燒增加;
飢餓會帶來生長激素提升,當生長激素提升肌肉保護與合成能力就變強;
斷食得以讓許多肥胖人士共同的狀況高胰島狀況改善,胰島素濃度下降、胰島素敏感度提升;
斷食時胰島素濃度會下降,將會提醒身體開始燃燒儲存的能量,當血糖和肝醣消耗殆盡,平均需要12-14小時,之後才會進入燃脂階段;
同時體脂過高容易瘦素阻抗,所以很難有吃飽的感覺,斷食可以讓瘦素敏感度提升......

不只是光為了減肥,從諸多成果發表上,已證實間歇斷食能夠優化健康成年人人體荷爾蒙平衡、改善坐式生活態的身體壓力。

但是斷食不是沒有風險,尤其在女性身上,狀況挺多的!
許多女性間歇斷食後,瘦了一個程度開始停滯期,而後甚至是月經失調,也見過不少還是走上報復性飲食的窘況導致更胖。

間歇斷食最大的風險,就是執行者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的需求,或者是對於斷食法採取錯誤策略與方法,導致最後身心壓力變大,荷爾蒙反而失調了。

譬如說:
斷食一開始伴隨著肌肉肝糖流失,會有脫水狀況;許多人以為瘦很快,心態影響下就更積極的飲食控制,導致吃的太少,熱量攝取不足,基礎代謝開始下滑,沒多久就開始復胖起來。

或者說聽說可以增加肌肉就拼命斷食,但運動根本沒有做,那即使增加了生長激素,又沒有運動,量也不足以讓你肌肉合成效率提升,反而在亂斷食狀態下更容易營養不良肌肉流失。

斷食就是一種壓力,而女性性荷爾蒙與壓力荷爾蒙環環相扣交互影響,當生活壓力已經很大,又來斷食,無意之間壓力荷爾蒙太多了,性荷爾蒙失調狀況下,就會越來越水腫與脂肪不離身。要知道科學研究中以女性為主的真的不夠多,考量原因多是女性荷爾蒙介入後要考量的變因太多,所以真的是否女性可以靠168斷食順利瘦身,還有待更多研究去發表。

也很常見有人以為間歇斷食的進食期間,可以大吃特吃,以至於吃進身體的都是空熱量、垃圾食物,營養素攝取不足,健康當然會出問題。

還有一個大家很少考量到的問題,有時候心態積極,斷食又冇(卯?)起來運動,一開始好像身形改變很快,接下來荷爾蒙失調就很容易找上門了。

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想嘗試間歇斷食,要先學會知道自己一整天需要攝取的總熱量大約在哪個量,還有怎麼分配洪量營養素,才進階到間歇斷食。
#沒錯喔間歇斷食是基礎飲食控制的進階
#基礎飲食控制都不搞懂168斷食斷失敗只是常態

可以採漸進式,從12小時進食、12小時斷食開始,習慣後再執行10小時進食、14小時斷食,最後逐漸習慣168模式。

這則影片給予運動初學者一些運動建議:

斷食的禁食期間,請以伸展運動與按摩運動為主,避免身體在累積過多壓力。在舒緩運動前飲水,讓身體筋膜保持含水度佳,伸展與按摩效果才會好。

吃完東西後,請等候消化90分鐘,這時候是中高強度運動的好時機,因為身體有足夠的肝醣來為運動提供燃料;若以1-10分的自我感覺量表定義,以自我感覺評估,大約初學者還是要做運動到6分疲勞感,才會讓運動有成效。

#斷食時低強度運動
#進食後高強度運動

執行168間歇性斷食法時,飲食品質和營養素對減重成果扮演極具關鍵的角色,當營養素攝取足夠,身體細胞可以正常代謝,能量和荷爾蒙也可恢復規律運作,配上適當的運動,體重自然可以順利控制下來,且身體內在機能和皮膚也會顯著改善。

如果再斷食期間對於食物產生了渴望感,那就放棄任何一種斷食吧!因為這都可能會造成後續的報復性飲食,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執行間歇性斷食時最怕營養失調,唯獨當營養素攝取足夠,身體細胞可以正常代謝,能量和荷爾蒙也可恢復規律運作。

#間歇斷食不是人人適合記得先諮詢醫療專家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想要理解更多女性增肌與減脂秘密,請來看看我的線上課:
■筋肉媽媽在Hahow線上課
【女性增肌減脂高效訓練 】
https://hahow.in/cr/melodywan

■筋肉媽媽微型線上知識課:
【蜜桃翹臀基礎訓練班】
https://reurl.cc/Y1ZVkD
【核心肌群基礎班】
https://reurl.cc/1xxqWp
【骨盆底肌訓練班】
https://forms.gle/7GLRtnYG7yL89Eiz8
【腰瘦美麗進階核心訓練班】
https://reurl.cc/pyARbd
【女性荷爾蒙與減肥】
https://forms.gle/chGFZ6APXj8Bzib98
【擊退橘皮的筋膜訓練】
https://reurl.cc/Njmyoq

■實體課新課綱 女性增肌減脂備賽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8vMjM

■筋肉媽媽面對面運動教學:
Line@傳送門: https://lin.ee/aicJKVK

■各種團購好康「筋肉媽媽buybuy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zmomshop/

■任何運動疑問請先到『筋日頭條』網誌爬文:
https://jzfitness.tw

高齡體適能學習導入智慧健康科技應用之成效分析

為了解決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作者黃錦源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高齡體適能學習導入智慧健康科技應用,對預防、改善慢性病及功能性體適能之成效分析。方法:以招募120位平均74歲以上之社區高齡者為對象。採依序平衡處理原則,將受試者分為規律運動組40名、智慧運動組40名及控制組40名。規律運動組由專業運動人員指導,進行10週,每週3天、每天6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阻力、柔軟度、平衡4種多元性分別式運動介入。智慧運動組導入智慧科技,由線上AI教練指導,進行10週,每週3次,每次6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阻力、柔軟度、平衡4種多元性混合式運動介入,並將每次運動完整之數據上傳至受試者手機APP管理系統,以提供受試者掌握自身的運動狀況。控制組則維持正常

生活沒有任何運動介入。並於實驗前後進行體重、體脂率、肌肉量、骨量、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等七項慢性病指標及30秒坐姿起立、30秒手臂彎舉、2分鐘原地抬膝、坐椅前彎、睜眼單腳站立、抓背、2.44公尺繞行等七項功能性體適能測量作為前後分析資料。結果顯示:規律運動組在上肢柔軟度、下肢柔軟度明顯優於智慧運動組;而智慧運動組則在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心肺耐力明顯優於規律運動組;控制組在10週未介入運動下,空腹血糖、心肺耐力會產生明顯升高及退步。結論:高齡導入智慧科技作為自我監控和資訊反饋的體適能學習方式,在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心肺耐力上可獲得較佳的改善成效。

越吃越瘦在地廚房:新手OK!快速新陳代謝飲食,最美味、簡單、方便的實踐指引

為了解決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作者臉書社團「新陳代謝飲食,一起來變瘦!」版主 這樣論述:

~運用在地食材,實踐新陳代謝飲食減重~   最完善的本土版新陳代謝飲食瘦身教戰!   從執行方法、食材清單、選購祕訣,   到菜單規劃、食譜教學、常見疑難全收錄!   即使是FMD初學者、廚房新手,   也能跟著作者多年經驗實作,循序漸進掌握要領,   一邊享受美食,一邊燃燒體內脂肪!   ★FMD見證者感動分享★   「當我執行FMD四週期滿後,還有點捨不得結束,因為過程中看到體重或體脂率一直下降,還會很期待站上體重機呢!」──本書作者Jennifer Chen   「FMD真的是最正面又不傷身的減重法。吃原型食物、不吃加工食品,而且每種營養素都均衡攝取。」──本書作者Rita

Chen   「我胖了二十五年,第一次覺得人生出現『健康減重』的希望。」──FMD見證者Pei Yen   營養師海莉.潘洛依(Haylie Pomroy)在她的暢銷書《越吃越瘦的快速新陳代謝飲食》中,設計出有別於市面上的減肥方法:制定每週飲食計劃,整個減重時期不用挨餓,利用食物的力量,來重啟身體裡失衡的新陳代謝能力。   由於其效果卓著,本書在台灣出版後引起一陣風潮。本書的五位作者更在臉書經營「新陳代謝飲食,一起來變瘦!」社團,推廣快速新陳代謝飲食。經過長期執行這套飲食方法,他們發現,FMD除了減重的效果外,還有排毒的功能。當身體內在環境變得乾淨,人的精神、體態和皮膚也會全面改善。

  海莉所介紹的FMD料理,許多食材在台灣難以取得,或因仰賴進口,價錢昂貴;另一方面,台灣有許多歐美所無的在地好食材,中式烹飪法也大不相同。因此,社團成員為了讓本地食材與FMD結合,多年來與海莉團隊密切溝通,逐一確認,在海莉提出的原則上,建立起本土的實踐方法,累積豐富資訊,期能用台灣人最熟悉、便利、符合口味的方式實行FMD   本書匯集其中精華,從FMD的原理開始,逐步介紹本土食材怎麼執行運用、如何選購符合標準的食物,並且依FMD三階段原則設計一週菜單,搭配食譜教學。即使是FMD新手,或者不擅長料理的人,只要一步一步跟著本書指引,也能進入FMD旅程,不但順利減重,也變得更健康自信! 本書特

色   ★從FMD原理、備料、菜單、執行一步步指引,將複雜的規則,系統地分單元介紹,讓新手也能快速入門。   ★整理在地的FMD食材清單,輔以表格呈現,讓各階段的食材、份量一目了然,方便好查找。   ★提示選購合格產品的要領,避開不合格食物,有效率地採買當週食材。   ★計劃一週菜單,並搭配食譜教學,廚房新手可先從「料理初學者一週菜單」練習,再嘗試「挑戰進階版一週菜單」,靈活變化菜色。   ★整理社團多年執行FMD最常遇到的問題、困境,以QA方式進行答疑,並收錄團友的成功經驗談,希望成為您FMD路上的陪伴。 名人推薦   ★劉博仁醫師健康推薦★   「對許多減重者來說,『不挨餓』是最大的

福音。本書食材選擇符合功能醫學少加工、多原型、無過敏、腸道友善、多好油等概念,並且與營養醫學抗發炎、減少腸漏、改善水腫、平衡荷爾蒙、增加抗氧化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力弱症對老年健康影響之探究

為了解決體重沒下降體脂率下降的問題,作者高東煒 這樣論述:

背景: 近二十年來的老年相關研究多著墨於衰弱症與肌少症,但力弱症對老年健康之影響,相關文獻並不多。肌少症族群易造成臨床上不良預後,已有相當多的文獻報告,如跌倒、住院、失能,甚至死亡等。肌肉量下降的同時,脂肪量也會上升,連帶造成肌力不足,但老化過程中,此三者之先後順序,與交互影響,仍有待進一步釐清。2010年歐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制定了操作型定義,2014年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也發表了適合亞洲老人的共識,原則上都是測量肌肉量、握力、行走速度三項指標。然而到了2018年歐洲肌少症共識做出修訂,提出“可能肌少症”的概念,2019年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也做出修正,同樣出現“可能肌少症”這個名詞。因此肌肉功能

的重要性逐漸受到重視,然而針對這群“可能肌少症”的老年人,兩個工作小組僅僅呼籲可能要有介入措施;是否要更積極做進一步測量評估、追蹤預後甚至預防進展為肌少症方面,兩個工作小組都沒有明確的指引。這群“可能肌少症”的老年人,事實上應可歸類為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功能下降的族群,即所謂“力弱症”。肌肉功能的衰退,對臨床預後的影響,在近年來的研究,其重要性已逐漸超越肌肉量的下降。在此老化的同時,肌肉與脂肪量的消長,其身體組成的改變、以及臨床預後等表現,力弱症是否與肌少症存在著顯著差異,應有長期性的追蹤研究。方法: 以前瞻性之研究設計為主軸,收案條件為65 歲(含)以上居住於社區的老年人;能用文字或語言與研究

者溝通;能配合相關檢測者。以北部醫學中心年度老人健檢,同時間也從門診,以65 歲以上老年人為收案對象。排除條件為認知功能障礙者、最近運動時會胸痛、心絞痛或關節疼痛者;有鬱血性心衰竭者;醫生建議不宜運動者。癌症病患目前正接受藥物或放射治療者。人口學資料:年齡、性別、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等;生活型態:飲酒、抽菸等;健康狀況:自覺健康狀況、慢性疾病、規則使用中的藥物、日常生活功能最近一年內有無跌倒等。身體活動程度包含測試握力表現、行走六公尺所需時間之測量。身體肌肉量及脂肪量之測量,以八點電極生物電阻抗分析儀獲得四肢肌肉量,並對身高平方做校正而得到四肢肌肉量指數。以2019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之

共識做為肌少症之判定標準;將肌少症判定標準依據肌肉質量、握力與行走速度做區分,肌肉量減少但握力及行走速度正常則為肌少症前期,肌肉量減少合併握力降低或者行走速度變慢則為肌少症;肌肉量正常,但握力差或走路慢或兩者皆下降者,則為力弱症。同時收集血液檢體20 毫升。並於第12 個月、第24 個月、第36 個月,48個月重複測量身體肌肉脂肪組成與功能狀態,並詢問受試者或家屬,調查於這些觀察時間內是否有跌倒等臨床事件。以描述性分析呈現社區中老年人肌肉量及肌肉功能表現之流行病學概況。就基本資料,收集問卷、身體功能檢測、肌肉量、脂肪量檢查及血液生物指標各變項,進行相關性分析,並可觀察出力弱症、肌少症前期及肌少

症之影響因子。初步以Markov model 預測老年人肌肉健康狀態,平均每年隨著時間進展自然老化之軌跡,再以COX 統計方法,分析四個時間點,受試者肌肉量減少、肌肉功能下降,甚至進展成為肌少症,變化消長之動態轉移情形。並分析其與健康預後如是否有跌倒、代謝症候群等之相關性。資料處理統計平台:以 Excel 來進行資料之匯整及初步處理,後續運算則以SPSS 進行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檢定、student t-test、ANOVA、羅吉斯複迴歸分析等。結果: 在初步的肌肉量、脂肪量與肌肉功能分析當中,共分析了295位老年受試者,肌少症前期有24位,肌少症則有50位(16.94%)。發現肌少症前期的老

年人比肌少症族群更為精瘦。肌肉量、握力與行走速度與肥胖指標如體脂肪率、脂肪肌肉比,皆存在著負相關。在迴歸分析當中,男性行走速度與體脂肪率呈負相關;而女性握力與體脂肪率及脂肪肌肉比呈負相關。在後續的觀察性分析中,共765位受試者,發現力弱症老年人,具有較高比例的代謝方面異常,較高的體脂肪率、較粗的腰圍,較高的脂肪肌肉比;然而肌少症前期的老年人,則有較低的肥胖相關指標。臨床事件中,易跌倒族群有比較多的肌肉功能下降現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