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下屆雲林縣議員選舉69人搶43席- 政治 - 中時新聞網也說明:第三選區(虎尾、土庫、褒忠、元長)14人搶9席:陳乙辰、林文彬、蔡秋敏、魏順興、林武正、王鈺齊、李政峯、黃凱、黃美瑤、張維心、蔡明水、陳俊龍、 ...

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蔡榮祥所指導 王宣貿的 侍從主義和派系運作:以嘉義縣為例 (2021),提出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侍從主義、地方派系、地方選舉、派系政治、政黨政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蔡榮祥所指導 陳怡蓉的 政黨輪替和地方政治發展:以1982到2018嘉義市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政黨輪替、個人化派系、嘉義市的重點而找出了 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的解答。

最後網站張榮味則補充:張榮味 · 臺灣政治人物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 Enjoying Wikiwand?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侍從主義和派系運作:以嘉義縣為例

為了解決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的問題,作者王宣貿 這樣論述:

  本研究挑選嘉義縣作為個案分析,探討侍從主義的模式中,恩寵者與侍從者是如何交換政治商品,並解析嘉義縣地方派系的演變與其現況。大致上此地區目前以民進黨獨大,國民黨勢力已削弱很多,因此民進黨有更多的資源針對支持者進行肉桶政治的分配,但國民黨則因為接連在立法委員、縣長、縣議員選舉中失利,因而相對較沒有能力執行侍從主義中的資源分配。如今嘉義縣已從典型的派系政治,蛻變為政黨政治。然而進行資源分配時,仍需特別注意地方領袖,因該領袖依然有動員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民進黨也是因為地方派系給予支持,且林派全數加入民進黨,民進黨才能夠持續在嘉義茁壯。爰此,嘉義縣派系對於地方政治的影響仍然持續存在。  不過201

8年林派翁章梁縣長上任後,有別以往專注在地方派系等團體上,其將施政重心逐漸轉向讓更多選民有感的諸多政策,藉此提升大眾對政黨的認同感,而不再是單純依賴人際關係網絡,或依靠地方派系的支持。由此可見,地方政治涉及面向眾多,因而本研究將從地方派系、公職人員、政策、政黨、歷史等角度,闡釋嘉義縣的現況。根據文獻與訪談結果,可在政府體系內觀察到垂直的侍從主義運作,針對政府外部團體或個人則是以水平的模式進行互惠。

政黨輪替和地方政治發展:以1982到2018嘉義市為例

為了解決雲林縣歷屆議員名單的問題,作者陳怡蓉 這樣論述:

臺灣自從2000年以後,上至總統選舉,下至地方縣市首長選舉,都已經接續見證兩次以上的實質政黨輪替,政黨輪替的目的是透過「自由公正的普選制度」以及「自由競爭的政黨體制」,重新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與執行力的政府。然而,地方層級的政黨輪替影響力卻不如地方派系,尤其在嘉義市這個政治環境極其特殊的城市。嘉義市幅員小、人口少,被外界譽為「民主聖地」,自從1982年7月1日再度升格省轄市起,嘉義市就由著名的無黨籍「許家班」成員輪流執政,時間長達二十三年;直到2005年,民進黨參選人陳麗貞被國民黨籍參選人黃敏惠擊敗,才發生第一次政黨輪替,後來,又在2014年和2018年陸續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政黨輪替。

雖然造成政黨輪替的原因眾多且複雜,但是重新歸納整理後,幾乎與社會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以及理性抉擇途徑三大學派對影響選民投票行為因素之研究有關。 對嘉義市而言,政黨功能不彰,被少數人物掌控,黨部資源分配不均,政治人物缺乏足夠的政治庇護,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資源較少的政治人物就會視需求去找勢力較大的地方派系當靠山,所以政黨輪替對地方政治的影響遠不如地方派系的消長。不過,嘉義市的派系形態不同於其他縣市。傳統金字塔型的地方派系,最上層會有一位政治領袖,下層則是層級分明的網絡系統,成員間的關係很緊密,但是嘉義市的派系比較偏個人化,每位獨立個體都自成一派,結盟也只是為了從彼此身上獲取短暫的

利益,並無深厚的情感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