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症狀 頭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貧血症狀 頭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濱木珠惠寫的 貧血保養完全手冊:跟倦怠、頭痛、失眠說bye-bye! 和陳彥成的 腎臟病醫生教你這樣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貧血分3種!頭暈、臉慘白要補鐵嗎? 醫警告「1情況」也說明:當父母任何一方帶有某特定基因,往往下一代有機會帶有此種異常基因;若父母兩人都有這個異常基因,孩子罹患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的機率很高,且發生嚴重貧血症狀的情況也較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養沛文化 和華翔文創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 宋鴻樟所指導 楊凱玲的 影響慢性腎病3-5期患者預後之臨床相關因素研究 (2012),提出貧血症狀 頭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慢性腎臟病、第3 期至第5期、臨床預後相關因素。

最後網站貧血不一定是缺鐵!可能是這些疾病引起…則補充:因為貧血引起的症狀五花八門,並沒有特異性,甚至有些人沒有任何不舒服,直到有 ... 有些貧血真正的原因,因為病程進展緩慢,直到感覺疲倦、頭暈、頭痛、心悸或活動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貧血症狀 頭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貧血保養完全手冊:跟倦怠、頭痛、失眠說bye-bye!

為了解決貧血症狀 頭暈的問題,作者濱木珠惠 這樣論述:

總是覺得疲累、難以入睡、生理期不適…… 妳可能其實有貧血! 從日常開始保健,當個容光煥發的健康美人~   令人困擾的症狀,也許是貧血警鐘?   頭痛、失眠、倦怠等等症狀,許多人習以為常,   但其實,這可能代表妳的身體有貧血問題!   本書幫助讀者辨認是/不是貧血造成的症狀,   找出問題,對症下藥。   以輕鬆易懂的漫畫與插畫,解說貧血症狀   本書將貧血女性比喻為缺乏血液的吸血鬼德古拉女子,   以有趣的漫畫呈現她們的經驗,   在讀的時候也想想自己是否有類似狀況吧!   日常就能作到的有效貧血保健   改善貧血,能從飲食與日常習慣中著手,   哪些食材含鐵量高、如何烹飪,   

說到補鐵就想到肝臟,在此推薦減少肝臟腥味的調理方式。   搭配穴道按摩、體操等方式,輕輕鬆鬆擺脫貧血!   醫院療法的相關知識   健檢結果有貧血,該如何解讀數據?鐵劑吃了不舒服,有沒有辦法克服?   吃鐵劑時可以喝茶嗎?   種種與治療法相關的疑問,本書也一一解答。

貧血症狀 頭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頭暈、疲倦,覺得身體虛弱,懷疑自己有貧血,就開始吃保健食品補鐵,但是真的是貧血嗎?貧血只補鐵真的有用嗎?貧血有那些要注意的飲食原則?營養師杯蓋告訴你!

#貧血 的成因:貧血分為先天及後天

【先天貧血】
先天貧血就像是鐮刀型貧血或是地中海貧血,這類型需醫學的治療

【後天貧血】
後天的貧血大多都是跟營養素缺乏有關,最常聽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但不只是缺鐵才會造成貧血,缺乏維生素B6、B12、葉酸甚至是蛋白質缺乏都可能造成貧血,以下簡單介紹貧血與貧血飲食原則。

1. 缺鐵性貧血
血液由血漿與血球組成,血球又分為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其中紅血球含有血紅素所以血液呈現紅色, 肌肉中含有肌紅素,所以也呈現紅色,而肌紅素跟血紅素都含有鐵,鐵在人體是儲存最多的微量元素,而人體組織中鐵最多的是紅血球,其中所含的鐵佔了人體總量60%-65%,鐵可以穩定紅血球的功能還有結構,當鐵不足時,就可能造成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飲食原則

(1)選擇紅色肉類
藉由吃肉可補鐵。吃紅肉可以攝取動物的血紅素或是肌紅素,而裡頭的鐵會在腸道釋出鐵離子讓小腸吸收並儲存在體內,當需要製造新的紅血球時就可以利用。
※小迷思一:常聽見紅色食物可以補血,像是吃櫻桃或是葡萄等等的水果,但這類食物色澤大多都是植物色素如花青素、或是甜菜根素,這些色素是不含鐵的,所以並不能補血。
※小迷思二:有些人說吃深綠色蔬菜可以補鐵,蔬菜雖然也含有鐵但基本上量都不高,而蔬菜中的鐵又是非血基質鐵,是三價鐵,肉中的鐵是血基質鐵,是二價鐵,蔬菜中的鐵與肉中的鐵型式不同吸收率較差,所以素食者建議可以購買含鐵的補充品做補充。
(2)維生素C可以幫助三價鐵轉為二價鐵幫助吸收,所以飯後吃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可以幫助鐵的吸收。
(3)茶、咖啡含有單寧酸,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建議餐期前後不要喝這類飲料
(4)空腹時用鐵劑效果較好,但要注意腸胃不適的副作用

2. 球性貧血
缺鐵或是缺乏維生素B6都可能造成小球性貧血,尤其缺乏維生素B6會造成血紅素生成異常而貧血。維生素B6良好來源大多都是動物性食品,魚、肉、蛋及內臟類食物,植物性食品以全穀類、堅果及豆類含量較高。

3. 巨球性貧血
紅血球在骨髓製造,有絲分裂時需要維生素B12及葉酸的幫助,當二者不足,缺乏DNA複製的材料,細胞無法有絲分裂,就會造成巨球性貧血。
飲食的部分

巨球性貧血飲食原則
(1)葉酸,肝臟、酵母、豆類或是蔬菜及水果都含有葉酸
(2) B12來源大多是動物性食品,內臟類、蛋及牛奶,植物性食品含量不高。
(3) B12是所有維生素需要量最少的一種,一般存量大約可供3-5年人體所需,但因為飲食來源大多是動物性食品,而且吸收需靠胃協助,若是長期全素食者或是胃切除患者,可能要注意B12的補充。

4. 溶血性貧血
大多是遺傳性貧血所造成,像是鐮刀型貧血、蠶豆症,因紅血球細胞膜脆弱容易破裂,造成溶血,溶血後釋放出鐵質,使肝臟鐵存量增加,所以要注意不可以過量補充鐵,以免造成鐵沉積。

營養師小提醒:人體沒有排除過量鐵的機制,如果攝取太多可能沉積在肝臟,心臟甚至是關節,所以一般健康人是不用刻意大量補鐵,育齡期女性因經期問題才建議額外補充鐵,而像是大量失血或是肝病腎病也都有可能造成貧血,如果真的懷疑自己有貧血,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對症下營養素才有效果喔!

【相關影片】
糖尿病、高血壓都跟它有關:維生素D健康補充法
https://youtu.be/zlyW4MoHic0

鐵是牛肝7.4倍,蛤蜊防貧血、護肝排毒
https://youtu.be/dRfTC9zctFU

早餐一杯高鈣高纖,芭樂牛奶補骨質、穩血壓
https://youtu.be/Z5zO2s2NqUY

【相關文章】
嚴重貧血症狀有哪些?小心缺鐵性貧血會心臟衰竭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405

貧血亂補鐵,小心貧血沒改善還致肝硬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987

女性貧血小心失智風險增2倍!蛤蠣鐵質是牛肝7.4倍,6顆就能防貧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269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影響慢性腎病3-5期患者預後之臨床相關因素研究

為了解決貧血症狀 頭暈的問題,作者楊凱玲 這樣論述:

台灣慢性腎病患者需長期接受透析患者的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因積極推動慢性腎病防治以及民眾提昇對慢性腎病的認知,透析患者的發生率已逐年下降。歐美的文獻報告顯示,大部分的慢性腎病患者在進入透析前死亡,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症為主。但台灣的慢性腎病患者,大多數進入透析。然而目前的腎病防治計劃中接受介入患者的長期預後狀況仍少有文獻報告。本研究的目的為1.分析目前腎病防治計劃中3-5期的預後(進入透析或死亡)。2.分析慢性腎病患者收案時的症狀、共病症、生活習慣、用藥習慣、運動習慣與預後的相關性,鑑別疾病惡化至透析或死亡的危險因子,期望未來能由危險因子中,評估積極治療的目標,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後。

從2003年1月到2012年8月間,慢性腎病防治計劃共收案4832位慢性腎病3-5期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9.1±13.6歲,男女比為1.35比1,慢性腎病分期3a患者有720位,3b 患者有818位,第4期患者996位,第5期患者2298位。按慢性腎病分期死亡率分別:3a為1.9%, 3b為5.5%,第4期為11.2%,第5期為8.1%。患者於追蹤期間,進入透析治療的發生率分別:3a為40.6%,3b為43.4%,第4期為49.4%,第5期為65.8%。以3a慢性腎病患者為例,進入透析的患者為死亡的20倍,第5期為8倍。因年齡、慢性腎病分期(3a、3b、4、5)及糖尿病為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險

因子,因此,在分析患者死亡風險時,做為校正因子。校正後的腎病3a、3b、第4期患者的進入透析風險沒有顯著差異,第5期患者進入透析風險明顯高於3-4期患者。探討患者進入透析風險時,以年齡、腎病分期(3-4期或5期)、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絲球腎炎做為校正因子。患者在收案時合併有頭暈、眼花之現象或貧血症狀,有較高的死亡風險。患者出現胃口不好、頭暈、眼花之現象或貧血症狀,超音波檢查異常時進入透析的風險較高。在共病症之中,合併鬱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變、慢性肝病/肝硬化及惡性腫瘤的患者死亡風險明顯較高,而缺血性心臟病及腦血管病變則是患者進入透析的危險因子,合併高血脂症患者進入透析治療的風險反而較低。在用

藥習慣中,使用偏方的患者有較高的死亡風險,而使用處方用藥,健康食品患者進入透析風險較低。有抽菸,嚼檳榔習慣的患者進入透析的風險較高。患者每週運動次數越多,死亡風險明顯下降,能從事越長的運動時間的患者,其進入透析的風險也下降。在各種運動方式中,散步能明顯降低死亡風險,而長期臥床患者死亡風險較高,而散步也能有效降低透析風險。在慢性腎病患者常用藥物之中,使用紅血球生成素,鈣離子阻斷劑,鐵劑能降低死亡風險,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脢抑制劑或血管收縮素II抑制劑,鐵劑能降低透析風險。較多的衛教次數也能降低死亡和透析風險。綜合以上危險因子分析中,鬱血性心衰竭(p = 0.001),腦血管病變 (p = 0.01

5),慢性肝疾病卅肝硬化 (p

腎臟病醫生教你這樣吃

為了解決貧血症狀 頭暈的問題,作者陳彥成 這樣論述:

國內約有36萬腎臟病患者,十分之一需洗腎 腎臟病是「沉默的殺手」, 併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機率高 專家精選護腎好食材VS.低蛋白、低鉀、低鈉、低磷保健食譜 VS.營養師特調二週菜單配餐   腎病關鍵10大問名醫解答,成功逆轉「腎」   腎臟病無明顯前兆,90%患者不知道已有慢性腎臟病,一旦發現異常已晚。預防勝於治療,加強腎臟病的認知,才能擺脫疾病威脅!如何治療、預防?專業名醫一次解答。   150道「4低」養腎料理,重拾腎臟健康   營養師精選護腎好食材,針對腎臟病調理需求,設計低蛋白、低鉀、低鈉、低磷的保健食譜,簡單有效找回健康。吃對食物、對症保養,排毒、降三高,預約「腎

」利人生。   中醫腎病調理指南,雙管齊下效果加倍   中醫養腎從飲食、情緒、生活習慣著手,提供腎病治療輔助處方,中西醫聯手調養體質,養生先養腎,掌握「愛腎、保腎、護腎」原則,健康好樂活,腎病遠離你! 本書特色   台灣洗腎人口世界第一!   西醫+營養師+中醫 防治知識聯合問診   「4低」美味家常菜,食養保健一本全   ● 很多人的腎臟病是因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   ● 腎臟病患者未來一定要洗腎(透析治療)?   ● 腎臟病患者可以喝茶和咖啡嗎?   ● 一天吃多少鹽才不傷腎?   ● 有腎臟病的人如何攝取蛋白質?   ● 小便異常代表腎臟有問題?   作者簡介 陳彥成

醫師   現職   ●台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著作   《10大名醫解答腎臟病》(合著) 審訂者簡介 陳峙嘉 中醫師   現職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博士研究   明師中醫診所中醫師   著作&審訂   《常見病食療大百科》   《降血糖全食物密碼》   《降血

脂全食物密碼》   《降血壓全食物密碼》 柳宗文 營養師   現職   台大醫院營養師   學經歷   義守大學醫學營養學系   國軍花蓮總醫院營養師   著作&審訂   《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合著)   《家常菜烹飪訣竅全公開》   2【推薦序】中西醫聯手治療,腎病逆轉勝-洪尚綱中醫師  【推薦序】正確飲食,告別洗腎命運-蕭千祐博士 3【作者序】正確養護腎臟,健康100分-陳彥成醫師 4【導讀】如何使用本書 Part 1不可不知的腎臟病關鍵10大問 12 Q1 什麼是腎臟病? 13 Q2 慢性腎臟病分幾期? 13 Q3 腎臟病會出現哪些症狀? 14 Q4 小

便異常代表腎臟有問題? 15 Q5 下肢水腫代表罹患腎臟病? 16 Q6 常見的腎臟病有哪些? 20 Q7 高血壓會使腎臟病惡化? 21 Q8 腎臟病容易引起貧血? 22 Q9 腎臟病患者怎麼吃才健康? 23 Q10 腎結石患者如何控制飲食? 23 Q11 換腎者如何健康吃? 24 Q12 洗腎患者怎麼吃才健康? 24 Q13 如何治療腎臟病? 26 Q14 如何預防腎臟病? Part 2 腎臟病保健料理 【五穀主食】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五穀養好腎 32 ●山藥雞茸粥    ●香菇瘦肉粥 33 ●鮮美鯽魚粥 34 ●榛子枸杞粥    ●芝麻核桃粥 35 ●冰糖蓮子百合粥●薏仁核桃粥 36

●黃耆山藥粥    ●紅棗茯苓粥 37 ●芡實白果粥    ●冬瓜雙豆粥 38 ●鮮蔬五穀飯    ●排毒胚芽米飯 39 ●香草彩蔬蛋炒飯 40 ●韭菜肉絲麵    ●蒜香鮭魚義大利麵 41 ●鮮蝦竹筍炒麵 42 ●高纖時蔬麵疙瘩●高麗菜絲瓜米苔目 43 ●金瓜炒米粉    ●麻婆粉絲 44 ●鮪魚全麥饅頭  ●香煎蘿蔔糕 45 ●三彩粉絲餃 【保健家常菜】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蔬菜養好腎 50 ●冬瓜燴鮮菇    ●清炒蓮藕 51 ●焗烤培根馬鈴薯 52 ●青檸彩椒拌雪耳●青豆木耳炒素腸 53 ●鮮蔬拌雙耳    ●香芹拌豆干絲 54 ●菜心香拌什錦菇●香拌海帶絲 55 ●香蔥鮮菇脆瓜

  ●涼拌黃瓜粉皮 56 ●銀芽腐皮卷    ●香芹炒豆干 57 ●白果香煎豆腐 58 ●枸杞山藥蒸蛋  ●白玉山藥燴鮮蔬 59 ●塔香枸杞煎蛋 60 ●茴香炒蛋      ●蒜香龍鬚菜 61 ●青江菜燴草菇  ●枸杞炒小白菜 【元氣海鮮】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海鮮養好腎 66 ●清蒸核桃鱈魚  ●青檸煎鮭魚 67 ●清蒸石斑魚 68 ●金針木耳炒魚片●彩椒糖醋魚 69 ●青豆燴鯉魚 70 ●蒜燒干貝豆苗  ●甘藍炒鮮貝 71 ●蘆筍鮑魚卷    ●山藥竹筍蒸鮑魚 72 ●鮮蝦燴豆腐    ●玉米炒鮮蝦 73 ●清蒸甲魚 74 ●香菇燴海參    ●宮保鮮魷 75 ●蒜苗炒花枝    ●甜

豆炒軟絲 【活力肉類】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肉類養好腎 80 ●紅燒五花肉    ●馬鈴薯燉肉 81 ●鮮菇鑲肉 82 ●金黃玉米炒肉末●沙茶肉絲炒油菜 83 ●木須炒肉絲 84 ●杜仲炒腰花    ●蜜棗燉腰花 85 ●首烏燉豬肝    ●木耳豬肝湯 86 ●紅燒豬腳      ●黑豆燉豬腳 87 ●烏參燴蹄筋    ●蠔油蹄筋 88 ●玉米毛豆炒雞肉●鳳梨彩椒炒雞肉 89 ●板栗燒雞腿 90 ●韭黃炒羊肝    ●麻油燉羊肉 91 ●莧菜炒羊肉 92 ●綠花椰炒牛肉  ●秋葵炒牛柳 93 ●牛肉炒豆腐    ●茴香拌牛肚 【健康甜品】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甜點養好腎 98 ●寒天紅

茶凍    ●奶香紫米布丁 99 ●養生紅豆蓮子凍 100 ●蜜桃奶酪      ●西瓜銀耳甜湯 101 ●番薯圓甜湯 102 ●黑糖八寶粥    ●紅棗銀耳甜湯 103 ●紅豆薏仁湯    ●枸杞蓮子甜湯 104 ●檸檬西米露    ●香甜藕粉羹 105 ●芡實芝麻湯圓 【養腎湯品】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對中藥材養好腎 110 ●奶香紫茄濃湯  ●西瓜翠衣蛋花湯 111 ●竹笙蘿蔔湯 112 ●蘿蔔排骨湯    ●清爽黃瓜豆皮湯 113 ●紅蘿蔔蓮藕湯  ●紅蘿蔔海帶湯 114 ●蘿蔔牛肉湯    ●當歸羊肉湯 115 ●養生山藥羊肉湯 116 ●紅豆鯉魚湯    ●蓮藕鯉魚湯 117

●蘿蔔鮮魚湯    ●參鬚鰱魚湯 118 ●木耳腰花湯    ●杜仲排骨湯 119 ●杜仲腰花湯 【活力飲品】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吃水果養好腎 124 ●百香蔬果汁    ●蓮霧鮮橙汁 125 ●香瓜鳳梨汁 126 ●果香紅蘿蔔汁  ●香檸黃瓜蘋果汁 127 ●蜂蜜檸檬汁    ●黃瓜鮮橙汁 128 ●雙瓜葡萄飲    ●紅顏葡萄汁 129 ●沁涼西瓜汁 130 ●香檸木瓜豆漿  ●高纖蘋果豆漿 131 ●香甜西瓜豆奶  ●高纖紫薯豆漿 132 ●冰糖雪梨豆漿  ●養生黑豆漿牛奶 133 ●紅棗枸杞黑豆漿 【護腎茶飲】 專業醫師護腎保健室 喝好茶養好腎 140 ●枸杞菊花茶    ●菊花

普洱茶 141 ●木耳枸杞紅棗茶 142 ●玉米鬚茶      ●玉米鬚冬瓜茶 143 ●黑糖薑茶 144 ●首烏決明茶    ●麥冬決明茶 145 ●洛神花蜜茶 146 ●夏枯草茶      ●車前夏枯草茶 147 ●玉竹女貞茶 148 ●鳳梨茅根湯    ●淡竹葉茅根湯 149 ●淡竹葉葫瓜茶  ●淡竹葉車前茶 150 ●淮山黑豆茶    ●核桃蜂蜜飲 151 ●黃耆蜂蜜紅茶  ●歸耆參朮飲 152 ●車錢蒲公英茶  ●車錢防己茶 Part 3 腎病中醫調理保健指南 154 中西醫的腎病論 155 腎虛不等於腎臟病? 156 護腎養腎的4項好習慣 157 養腎保健康的6大原則 158 

4低飲食聰明食養 159 糖尿病腎病變的中醫療法   審訂推薦序 中西醫聯手治療,腎病逆轉勝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其中腎氣不僅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體活動的原動力,因此華人對「腎」特別重視,現代人也往往聞「腎病」色變。   近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證實,中醫藥療法對保護殘存腎單位、阻止疾病惡化、延緩病理進程、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品質等,都有具有重要的意義。坊間有人認為服用中藥有害腎臟,其實是不正確的。透過中西醫長期治療下的慢性腎病患者,結合氣功和藥膳調理,都能獲得良好的復元效果。   本書提供的藥膳食療法,對初期腎功能衰退患者十分有幫助,但仍要注意,使用藥物前須先請教專業醫師的建議,

勿聽信民間偏方或草藥,以免延誤治療,甚至有害身體健康。 審訂推薦序 聰明吃安心食,告別洗腎命運   許多人對腎臟病有誤解,出現尿液有泡泡、下肢水腫等症狀,都以為是腎臟出問題,其實沒有透過檢查,很難用一些症狀來判定是否罹患腎臟病。   不少腎臟病患者都怕洗腎,但明知腎臟出問題,卻不調整飲食,病況無法得到改善。目前長期洗腎的患者,有相當高比例是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忽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導致糖尿病腎病變,甚至需要洗腎。   本書提供腎臟的保健方式和適合患者的飲食搭配,使讀者在攝取食物的同時,也能獲得保健養生的效果。善用本書的營養食譜,不僅能輕鬆做出美味養腎的料理,病況也能獲得良好的控制,循

序漸進戰勝腎臟病! 作者序 正確養護腎臟,健康100分   腎臟是人體中重要的化學工廠,負責清除體內的廢物、回收身體重要的營養,以維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還具有控制血壓、維持荷爾蒙平衡、穩定紅血球生成等功效,這些都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功能。   但腎臟也是沉默、安靜的器官,初期腎臟病的症狀並不明顯,一旦疏忽,待察覺罹患腎臟病時,病情已比想像中嚴重許多。根據醫學調查,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疾病。不少民眾就醫沒多久,就要面對末期腎臟病,必須洗腎,也就是透析以維持生命的事實。顯示國人對腎臟保健與腎臟病的知識,仍有待加強。   因此,除了重視癌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防治

外,也絕對不能輕忽腎臟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只要在日常生活習慣與飲食上多加留意,就能達到預防與治療腎臟病的效果。就算是已經透析的腎臟病腎友,生命仍然很有意義和尊嚴。   掌握養腎飲食原則,重拾腎臟健康   本書共分3單元,第1單元針對腎臟病的類型、症狀、飲食原則等做簡單介紹,清晰易懂的Q&A問答,有助增進讀者對腎臟病的瞭解,及早發現更能及早治療。第2單元則精選8大類護腎飲食,除了食材的營養成分、食療功效外,也提供多道美味可口的養腎料理,透過全方位均衡的飲食調養,培養健康好體質,是治療、預防腎臟病的基石,也能達到延緩腎臟病惡化的目的。   傳統中醫對腎病也有獨到的見解,並透過藥膳等食療法來調

理人體健康,本書的第3單元即收錄中醫學對腎病的觀點,以及保健飲食原則等,若能與西醫的療法相輔相成,相信更有助戰勝腎臟病的威脅。   期盼本書能幫助腎臟病患者,或對腎臟病一知半解的讀者,建立正確的腎臟病及飲食的觀念,和腎臟病和平相處,大步邁向健康美麗的人生。   不可不知的腎臟病關鍵10大問Q 腎臟病會出現哪些症狀?若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要多注意腎臟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不易被診斷出來,往往容易因忽略而錯過黃金治療期,甚至影響癒後。提醒民眾不妨謹記護腎口訣:「泡、水、高、貧、倦」。泡:是指小便時有細微泡沫,且超過20秒仍不散。水:是指身體或眼睛周圍出現水腫,也常出現在下肢

。用手指按壓時,凹陷的皮膚許久才會恢復。高:指患有高血壓。貧: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症狀。倦:經常感到疲倦、無力。平時留意自己是否有泡沫尿、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容易倦怠等5種「腎臟病警訊」症狀,及早就醫判斷,就能預防或避免腎臟病惡化。「三高族」是腎臟病高危險群?腎臟是血液淨化的器官,血液裡如果含有過多糖分、脂肪或血壓過高,長期下來會導致腎病變,也會使原有的慢性腎臟病惡化。因此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是腎臟病的潛在高危險群。「三高族」最好每3個月定期回診,進行血壓測量、驗尿和驗血3項檢查,以控制病情,同時可避免惡化成腎臟病的併發症。值得注意的是,腎臟病與各項慢性疾病關係密切;痛風患者、有家族

性腎臟疾病者、長期服用藥物者等,更要多加留意。同時隨著年齡增加,腎功能跟著降低,「三高」族群比例也增加,罹患腎臟病的比例會相對提高。留意5症狀,遠離腎臟病1 小便起泡2 身體水腫3 高血壓4 疲倦無力5 頭暈貧血Q 腎臟病患者怎麼吃才健康?腎臟病患者食療首重減鹽、適度限制蛋白質、足夠熱量,並適時補充水分腎臟病患者在飲食方面必須相當注意,飲食所攝取的營養成分適當與否,會直接對腎臟造成影響,讓腎臟病的治療事倍功半。一般人的飲食習慣對腎臟病患者來說並不適合,不但會增加腎臟負擔,也會加快腎功能下降的速率。如果不調整飲食,再多藥物都無法挽救惡化的病情,因此腎臟病患者務必「藥物療法」與「飲食療法」並行,才

能延緩病程的進展。嚴守飲食原則飲食療法的原則,依據腎臟病的種類與病程而有所不同,但共通點是少鹽、限制蛋白質、充足且不過多的熱量,適時補充水分。腎臟病患者如有水腫或高血壓時,必須限制每日食鹽攝取量。市售薄鹽醬油和低鈉鹽,是以鉀離子代替鈉離子,腎臟病患者後期身體較無法排出過多鉀離子,故不建議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