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糖廠相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陳湘琴所指導 顏明亮的 日式官舍群活化模式之魅力評價研究─以北斗郡官舍區為例 (2016),提出虎尾糖廠相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魅力評價、日式官舍群、北斗郡、區域文化資產、文化資產再利用。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徐榮崇所指導 溫采婕的 集體記憶與文化地景-以戰後北投公園的變遷為例 (2011),提出因為有 北投公園、集體計憶、文化地景、場所精神、永續發展的重點而找出了 虎尾糖廠相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虎尾糖廠相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式官舍群活化模式之魅力評價研究─以北斗郡官舍區為例

為了解決虎尾糖廠相片的問題,作者顏明亮 這樣論述:

北斗郡官舍區(以下簡稱本區)是日治時期遺留在北斗鎮內之日式建築群,本研究蒐集相關歷史文獻資料作為分析之依據,以田野調查方式了解本區之現況。並與在地住戶、管理單位及地方團體進行深度訪談,運用「魅力工學評價構造法」進行魅力因子萃取,取得對於本區活化之魅力評價及抽象與具象之元素需求。並以問卷調查方式對上述受訪者進行對本區活化再利用之構想期待,以強化研究內容的信度與效度。本研究目的:1.進行本區之土地、建物、居住現況之調查。2.瞭解在地居民、管理單位、在地團體對於本區活化之個別評價。3.整理在地居民、管理單位、在地團體三個族群對於本區活化觀點之差異性以及抽象與具象之元素需求。4.透過問卷瞭解在地居民

、管理單位、在地團體對於本區活化五大構面的偏好意向,作為未來區域型的整體發展方向和構想。其結論如下:1.本區現存建築物為26棟54戶,其中彰化縣警察局有13棟32戶,閒置7戶;彰化縣稅務局有5棟8戶,閒置3戶;北斗鎮公所有4棟9戶,閒置7戶;北斗鎮農會、彰化縣文化局各有1棟1戶;私人有2棟3戶。總計實際使用中有37戶,無人居住使用有17戶,閒置比例為31.48%。2.在地居民對於本區未來發展規劃之主要魅力評價為「文化創意活化期待」,管理單位為「文化創意活化期待」與「帶動文化經濟想法」,在地團體則為「永續發展人文樣貌風格期待」。族群活化觀點之抽象元素中最具共識為「紀念性、舒服、溫馨」等;而具象元

素中則有「平房的空間格局與生活機能、庭院綠美化、傳統的瓦片及圍牆」等重要具體元素。3.問卷統計與分析顯示在地居民對於本區活化模式認為主要應以「文化資產保存」、「文創產業推廣」為優先考量,而管理單位以「觀光經濟效益」、「文化教育推廣」最為認同,在地團體以「文化資產保存」、「社區休憩功能」最為認同。

集體記憶與文化地景-以戰後北投公園的變遷為例

為了解決虎尾糖廠相片的問題,作者溫采婕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戰後的北投公園為研究範圍,試圖蒐集各方的集體記憶來拼湊出北投公園的原始面貌,以及之後周遭及內部地景的改變。北投公園在北投的開發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承載了北投悠久的歷史文化,更在北投未來的發展規劃上佔有一席之地,也因此北投公園的維護更顯重要及迫切。而地景之保存不僅是在景觀上的維護,更重要的是要察覺自然與人類互動下所產生之地景保存之必要。 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是:蒐集有關北投公園的集體記憶,從中探討北投公園有哪些變化?探討北投公園的文化地景所代表的意義為何?並且找出北投公園對北投人的意義為何? 所以本研究採用文獻資料分析法,從各方蒐集有關北

投公園的各種資料、照片,再訪談地方耆老、里長及文史工作者,並從中探究北投公園及其周圍的發展過程和歷史,也從田野調查中觀察北投公園今昔地景及氛圍有哪些不同,而居民對其變化的感受又是如何。 北投歷經了多次的繁榮與衰微,近年因國人旅遊觀念興起,再加以北投溫泉及自然人文特色,而讓北投有了新發展,而居民對地方的記憶及認同也因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志工的努力而加以保存,北投公園即將邁入百年,在各界開發與保存的呼聲下,是否有更適合北投公園發展的方向,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更期望能在精神永續發展及開發中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