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羅仕寬,羅際竹寫的 治咳寶典【2022增訂版】: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和MirandaLevy的 學會好好睡:我的失眠抗戰日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山症 -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也說明:3. 鈣離子阻斷劑熱潮紅(nifedipine),對於曾經發生過高海拔肺水腫的民眾,建議預防性給藥。可能有血壓下降、頭痛、熱潮紅及下肢水腫等副作用。 4. 第五型磷酸二酯 抑制劑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自然主義 和行路所出版 。

中臺科技大學 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碩士班 葉德豐所指導 王彥儒的 醫學中心住院病人疼痛照護經驗調查:三年追蹤結果 (2020),提出藥物副作用多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疼痛、病人經驗、照護滿意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臨床藥學與藥物科技研究所 高雅慧所指導 吳律萱的 台灣抗憂鬱藥品使用與中風風險的關係 (2019),提出因為有 抗憂鬱藥、中風、自控病例系列研究、傾向得分匹配、年齡、暴露時間的重點而找出了 藥物副作用多久的解答。

最後網站痛風藥有哪些?吃多了會有副作用嗎?常見痛風藥物完整解析則補充:痛風藥吃多久才有幫助? 由於各式痛風藥對身體都會產生副作用,因此治療時的主要原則是:「用劑量最少的藥物,幫助身體的尿酸值降回正常值」。在痛風發作的1~2 天內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藥物副作用多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治咳寶典【2022增訂版】:臨床38年名醫-預防與照護感冒、流感、黴漿菌感染、新冠肺炎和各種肺炎必讀

為了解決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作者羅仕寬,羅際竹 這樣論述:

【最新增訂】長新冠八大QA一次看懂   ★咳嗽需要吃藥嗎?一直咳不停怎麼辦?每次感冒都很嚴重?   事實上,「咳嗽」多半是感冒加上原本無症狀細菌感染有關,而感冒只是一個啟動咳嗽的開關。尤其,健康良好的少數感冒病人,常常2~3天之後就大幅好轉,是不會有咳嗽症狀的。特殊的是,大部分咳嗽原因是支氣管被「黴漿菌」感染到引發的,而黴漿菌是一個從恐龍時代至今成功繁衍不息的古老細菌,是羅仕寬醫師數十年來從高倍顯像顯微鏡發現的鐵證。   感冒病毒引發自身免疫反應,讓黴漿菌有機會趁機大量繁殖。如果沒有正確的診斷加上正確的治療與正確的保養,輕症就是變成慢性咳嗽,重症患者再併發更多細菌感染,例如:肺炎鏈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等,開始嚴重咳喘有黃綠膿痰,容易病情惡化成肺炎、肺浸潤、肺纖維化、阻塞性肺炎……。   事實的真相是,無論大小感冒造成咳嗽最常見的主力細菌軍就是「黴漿菌」,重症會嚴重到造成肺炎、肺浸潤,甚至危及生命!   ★揪出慢性咳嗽的真相:感冒一直咳,多半是黴漿菌惹的禍   感冒會不會咳嗽?其實跟黴漿菌有直接與間接的關係。黴漿菌本身就可以引起咳嗽,又會加重各種會引起咳嗽的病毒細菌感染,尤其今日大家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真的需要詳細了解黴漿菌為什麼這麼厲害?控制好黴漿菌,還可以幫助大家渡過新冠肺炎感染呢!   十幾年來透過顯微鏡觀察與臨床實務,加上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的比對下

,羅醫師發現:1.絕對多數咳嗽病人,血液內黴漿菌數量很多;2.任何一人咳嗽,全家就會被感染;3.腸胃健康幾乎都不太好,竟然多是澱粉惹的禍;4.飲食材屬性不忌口,讓腸胃虛冷或發炎;5.生活環境狹小潮濕、常又通風不良等5大原因,影響著一個人感冒以後會不會咳嗽與嚴重程度。   ★耳鼻喉科醫師無私分享臨床38年整合醫學心得   咳嗽的保養還是要從整體健康著手,如果你常常容易咳嗽,代表你容易被各種呼吸道的病毒細菌感染,並因此留下後遺症,主要原因就是免疫防護力不足,也就是你的健康有不足之處,需要全方位的保養,才能夠真正遠離呼吸道感染咳嗽的威脅。為此,羅醫師特別分享他38年整合醫學的臨床心得:   ●其

實感冒藥不用吃,絕大多數是白吃了!   ●感冒初期,每小時吃1次維生素C配大量溫水,有效緩減感冒不適。   ●感冒時,每天刷牙3~5次,降低喉嚨反覆感染的機會。   ●感冒時,每天洗鼻子4~5醤,有助清除和稀釋鼻咽腔內黏著的病毒細菌。   ●感冒時,吃好油、海鹽,拒絕白糖、白麵粉、白飯,免疫自然好。   ●洗手後,順便清洗鼻孔內側長鼻毛的地方,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   ●預防感冒,減少白色澱粉和糖攝取量,例如麵粉、白米、精緻糖和所有甜食。   ●鼻孔勤擦護唇膏,不只保濕,還可以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   ●每晚睡前用10CC苦茶油、椰子油漱口15分鐘殺菌,降低身體感染。   ●蛋白質攝取量占一日

飲食的3分之1,身體負擔輕,感冒自然遠離。   ●每天攝取10~20CC的紫蘇油、亞麻仁油或印加果油,減少發炎指數。   ●不吃煎炸烤的食物,多吃辛香料、五顏六色蔬菜和有酸味的水果。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後,閉著眼睛遠遠地朝臉、頸、頭髮、袖口噴酒精消毒。   ●勤洗手,盡量不亂碰任何公共地方的把手、按鈕。   ●公共場合戴口罩,手不亂摸口罩。 本書特色   ★從感冒、流感、黴漿菌肺炎,到新冠肺炎的治咳寶典   ★揪出慢性咳嗽的真相:感冒一直咳,多半是黴漿菌惹的禍   ★久咳不癒、慢性咳嗽、一感冒就咳嗽、免疫力低下的救星   ★耳鼻喉科醫師無私分享臨床38年整合醫學與預防醫學心得  

藥物副作用多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微解封啟動真的安全嗎?疫苗與猝死的關聯性誰說了算?慢性病、癌症、三高、過敏、懷孕打疫苗該注意什麼?打疫苗後有什麼病徵要小心?變種病毒肆虐,疫苗可以有效對抗嗎?名醫黃瑽寧帶您深度解析!
#疫苗 #COVID19 #莫德納

00:00 影片開始
01:20 慢性病、三高、癌症能打疫苗嗎? 如何判斷?
03:08 食物、藥物過敏可打疫苗嗎? 該怎麼判別?
03:37 孕婦可以打疫苗嗎? 選什麼廠牌的疫苗好?
04:43 疫苗可混打嗎? 保護力更好還是副作用更嚴重?
05:32 打疫苗前後不能做什麼? 肺炎鏈球菌應該打嗎?
06:18 打疫苗後猝死事件頻傳!長輩打不打家人壓力大!
07:50 如何看疫苗與死亡? 哪些科學數據能說明真相?
09:45 接種疫苗風險高? 長輩到底該不該打疫苗?
11:25 血栓是什麼? 什麼樣的人打疫苗最容易血栓?
13:24 打莫德納疫苗怕心肌炎? 名醫完整解析!
14:44 Delta變異株傳染力極強?疫苗能有效對抗嗎?
18:51 打完疫苗保護力有多久? 需要常態性補疫苗嗎?
20:47 確診新冠輕症自癒法! 醫師提醒關鍵3招自救!
22:31 提升免疫力名醫教你這樣做! 養成1關鍵不能少!

👉疾管署https://pse.is/3hf4xw
👉台大疫苗Q&A https://pse.is/3k8zj5


✓ 點我訂購🥦產地直送蔬菜箱👉 https://bit.ly/361o65T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醫學中心住院病人疼痛照護經驗調查:三年追蹤結果

為了解決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作者王彥儒 這樣論述:

疼痛是住院病人普遍面臨的問題,文獻指出平均每兩名病人至少一名有疼痛問題。隨著病人權利意識的抬頭,如何減少住院病人的痛苦與提供更好的照護經驗,無疑是當今醫療機構首重的目標。然而病人經驗之發展在國外已行有多年,我國在該領域仍屬起步階段,針對病人疼痛照護經驗之研究更如鳳毛麟角。故本研究旨在探討三年間住院病人之疼痛經驗、照護經驗與照護滿意度之關聯性。 本研究以中部某醫學中心之成年住院病人為研究對象,採自擬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疼痛經驗、照護經驗、照護滿意度。依照各病房床數,以每張病床抽一名病人進行配額抽樣,三年間分別收案1034、1035、1025名病人,再將所得資

料以SPSS25.0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與推論性統計,包含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羅吉斯迴歸分析、複迴歸分析。 研究發現,經醫院疼痛管理的介入,病人疼痛盛行率與疼痛程度已較第一年出現顯著的改善,但病人疼痛程度在第三年未能順利維持,中重度疼痛問題之病人比率雖有回升之趨勢,但仍是優於第一年之表現。打針抽血、傷口換藥、翻身拍背是病人最常反應之照護過程引起之疼痛,經過全院醫護人員的教育訓練,發現各項處置疼痛的比率,相較於第一年皆有降低之趨勢。絕大部分之醫護人員皆會主動關心病人的疼痛問題,其中護理師(96.7%)的比率又高於醫師(94.5%);疼痛評估工具方面,儘管三年間使用之比

率逐年降低,但語言等級量表仍是醫護人員最常使用之評估工具。三年間絕大部分的醫護人員在給予止痛藥時「總是」會向病人說明目的與衛教;病人方面,能在15分鐘內獲得止痛藥與認為止痛藥劑量有符合需求之比率連續三年增加。護理師沒有提供病人疼痛衛教之比率已較首年大幅降低,第二年時大部分(70.1%)之護理師皆會在入院時提供疼痛衛教,但實施後發現「過早」提供病人衛教,病人容易認為效果不彰,醫護人員也更容易要求病人忍耐疼痛或較少關心其睡覺或休息、活動或咳嗽時之疼痛狀況,因此第二年時照護滿意度出現明顯的下滑,而第三年研究醫院調整了照護方針,最終病人滿意度不僅出現明顯的回升,更是超越了首年之水準。 個人變項中

,女性、年輕族群、外科系、有接受手術之病人較容易反映疼痛問題;性別與病人疼痛程度無顯著差異,但醫護人員卻較常向男性病人說痛是正常的要忍耐;女性、高齡族群、高教育程度、五官科之病人,較認同醫護人員的關懷,有助於疼痛緩解;病人年齡與醫護人員使用數字等級量表評估疼痛程度呈負相關,與使用語言等級量表呈正相關;女性、年輕族群、高教育程度、有腎臟疾病之病人,是使用止痛藥出現副作用之高風險族群;女性、五官科之病人對於疼痛照護滿意度較佳。 疼痛經驗中,病人疼痛程度越高,認為醫護人員沒有提供疼痛衛教、沒有即時給予止痛藥、沒有關心止痛藥後副作用、曾對自己說痛是正常的要忍耐、止痛藥劑量沒有符合需求的比率越高。

中重度疼痛、打針抽血感到疼痛之病人,是使用止痛藥後出現副作用之高風險族群。疼痛程度與打抽血疼痛經驗是照護滿意度的反項指標;翻身拍背疼痛經驗與認為醫護人員多一點關懷,有助於疼痛緩解則為照護滿意度的正向指標。 照護經驗中,醫護人員有主動關心病人疼痛問題、不要求病人忍耐疼痛、適時提供疼痛衛教、即時給予疼痛處置與止痛藥、給予止痛藥前說明目的與衛教、給予止痛藥後關心副作用、止痛藥劑量有符合需求之照護滿意度皆會有較佳的表現。 整體而言,醫護人員在病人疼痛照護之表現良好,經過院內教育訓練與無痛管理系統的導入,可使病人在接受照護之過程更臻完善,然而住院病人出現疼痛問題難以避免,醫療提供者需正視病人

疼痛問題,並持續將降低病人疼痛不適列為首要之務,達到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目標。

學會好好睡:我的失眠抗戰日誌

為了解決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作者MirandaLevy 這樣論述:

在婚姻觸礁後,徹夜失眠就此纏上米蘭達——整整十年, 情況嚴重到她丟了工作、失去房子、外表崩壞、家庭破裂,甚至被判定已經喪失理智。   她試遍多種醫療方式:找過多名醫生,也求助過治療師、針灸師、催眠師、靈氣師甚至私人教練, 遇過失眠病人求診過程中會遭遇的種種問題。 好不容易幸運痊癒的她,希望藉由切身經驗,給予同樣苦於失眠的人們中肯的建議……   《每日電訊報》讀者票選年度最佳書籍 《金融時報》夏季讀者選書     在聽到丈夫對她說婚姻走不下去後,米蘭達深受打擊,一夜未眠,然後又一夜,再一夜。在接下來的十年,每天的精華時間她都耗在床上,醒著。她不再知道自己喜歡或不

喜歡什麼,忘了自己的想法與個性,變得無法享受樂趣。她失去傾聽別人的能力,喪失了幽默感,成了句點女王,整個人變得非常乏味。點頭之交因為不知道怎麼待她,開始保持距離。她逐漸對所有人際互動退縮,最後甚至開始不斷打自己的臉——她活得跟死了一樣。     失眠的十年間米蘭達到處求助。她踏上周遊精神科之旅,與五顏六色的藥物陷入熱戀。後來她不只對藥物成癮,也變成求助成癮,不只向各種人求助,也開始向電腦求助。身處這條盡頭看不到光的失眠隧道,她從幾乎抱著醫生的大腿求開藥,變成在網路上搜尋起「最佳自殺法」、「無痛自殺」、「安詳自殺」,最終空虛、破碎、絕望到甚至不再有氣力想自殺。直到有一天她的身心起了奇怪的

變化……     睡眠與我們的心理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但現今失眠問題卻普遍得驚人。本書半是回憶,半是報導,作者大幅濃縮紀錄下自己重度失眠近十年的生活、她向各方求助的遭遇,以及由此反思的各種問題,包括個人心理變化、藥物影響與優缺點、醫療體系運作、健康產業資源等等。全書主要結構有三:一是短篇幅的「失眠日常」,像是工作、生活乃至人際關係,以及個人的作息、心理與健康之變化,境遇令人同情甚至動容,但率直口吻卻又令人發噱。二是隨著失眠症狀的發展,深入淺出地逐步述及睡眠科學各方面。三是根據當時作者所採的治療方法,進一步探討她遭遇的問題,比如:支持體系之不足、病症釐清之困難、藥物種類與優缺點、藥物成癮

、減藥困難……等。     雖如作者所坦言,失眠本身就是個錯綜複雜的問題,失眠之人讀了這本書不會就此解決問題,但此書能陪伴你度過治療過程的各階段,讓你更明白對哪些環節與問題該特別留心、可能有什麼求解管道,更重要的是失眠者的困境躍然紙上,令人感覺自己並不孤單,也更能因作者最終痊癒而深獲鼓舞。(本書收錄之醫學素材已徵詢多位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較詳細內容介紹請參見目錄中的各部引文)   媒體好評     「擲地有聲。」-—《每日郵報》     「故事精采⋯⋯引人入勝。」-—克萊兒‧伯恩,愛爾蘭電視台記者及節目主持人     「個人回憶和專家撇步手冊的綜合體,內容

誠懇,助益良多」——維多利亞‧伍德霍爾,英國健康與美妝網站Get the Gloss記者   讀者的五星好評     「文筆優美而溫暖,內容引人入勝。米蘭達・里維是全國聞名的成功記者,但也曾在四十出頭時飽受失眠之苦,身心不濟讓她失去工作、失去家庭,甚至幾乎精神失常。她的故事相當精采,不但讓我們看到失眠會帶來哪些問題,也告訴我們(此處有雷!)她最後如何復原。在訴說自身經驗的過程中,她也巧妙帶入專家的建議,幫助和她一樣難以成眠的人。本書時而令人一掬同情之淚,時而讓人捧腹大笑,讀來欲罷不能。大推!」     「聽到丈夫對她說婚姻走不下去後,米蘭達・里維大受打擊,睡不著覺,就這樣

失眠了幾乎十年。對失眠的破壞性影響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這本書敘述得十分精采。……本書對心理健康照顧探討得夠深,而且筆調親切迷人,像聊天一樣地說出我們的大腦最不為人知的面向,以及我們對睡眠所知極少的事實。」     「文筆風趣、迷人又具有知識性。我由衷同情作者失眠十年的遭遇。她試過各種她找得到的療法,也吃過各種不同的藥,但沒一種能讓她一夜好眠。作者訪問多位醫生、精神科醫師和睡眠專家,書中也記錄了他們的成果。雖然這些成果並不能為你解決失眠問題,但它們的確能幫助你了解這個問題的複雜性。」     「本書由知名作家探討失眠問題和過度用藥的危險,結合作者個人經驗及其廣泛研究,讀來津津有

味。雖然有的地方對問題挖得頗深,但不影響閱讀它的樂趣和它所帶來的鼓舞——「樂趣」是拜作者誠摯而迷人的風格之賜,「鼓舞」是來自作者不吝透露她克服問題的細節。她提供的解決方案之多,對面臨同樣問題的人必有幫助。非常推薦!」  

台灣抗憂鬱藥品使用與中風風險的關係

為了解決藥物副作用多久的問題,作者吳律萱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1.抗憂鬱藥的不良反應:抗憂鬱藥被廣泛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雙極性疾病(bipolar disorder),焦慮症,情感障礙(affective disorder),或減輕神經性疼痛。但在抗憂鬱藥產生良好的療效的同時也會帶來許多副作用,最常見包括嗜睡、噁心、口乾、便秘、體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礙。近年來,一些發生率低但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如中風與腸胃道出血,也被提出討論。2.中風與抗憂鬱藥的研究:2014年一項meta-analysis研究報告顯示,使用SSRI的病人,其缺血性中風(OR, 1.48; 95%CI, 1.08-2.02

; I2 = 83.9%)和出血性中風(OR, 1.32; 95%CI, 1.02-1.71; I2 = 74.9%)的風險都會增加。但此項meta-analysis所納入的文章都非隨機對照研究,且文章之間的異質性(heterogeneity)很高。而自2014年後除了一項世代研究發現使用SSRI的病人其中風的比例較高(p 〈0.01)之外;其他研究則顯示使用抗憂鬱藥並不會顯著增加中風風險。因此,究竟使用抗憂鬱藥是否與中風風險相關,至今仍存在著爭議。3.先前研究的干擾因子與限制:過去的研究皆為世代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等非隨機觀察性研究中,如何處理干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s)

一直是重要的議題。由於過去大多數研究是比較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風險,使得兩組之間年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風病史、使用抗凝血劑,與吸煙和飲酒等的分佈也可能不同。這些問題都會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差。另外,超過半數的研究納入的是抗憂鬱藥的現行使用者(prevalent users),如果風險隨時間變化,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偏差。另外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研究並未將曾經發生過中風的病人排除,也會導致這些研究所感興趣的結果「中風」的發生可能會受先前中風的影響。4.年齡重要嗎?大多數病人初次使用抗憂鬱藥都是在輕年或中年時期,但過去只有少數研究曾討論不同年齡的抗憂鬱藥使用者的中風風險,而在這之中,多數研究都將受試者限

制在患有重度憂鬱症的病人,或者僅針對使用SSRI的病人進行分析。在研究設計中限制了病人使用抗憂鬱藥的適應症或使用的抗憂鬱藥品種類,會導致這些研究存在著外推性(generalizability)的問題。再者,某些研究並未將使用抗憂鬱藥之前曾經中風的病人從研究中排除,使得這些研究的結果可能被高估。至今,年齡對於抗憂鬱藥使用和中風風險關係的影響仍未知,由於預期年輕人在中風後會比老年人有更長的存活時間,所以長期照護會形成醫療保健系統和照護人員(通常是家人)的巨大負擔,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設計來闡明不同年齡的抗憂鬱藥使用者的中風風險。5.使用抗憂鬱藥後多久會發生中風?使用抗憂鬱藥後,通常需要至少4週

才能達到治療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藥物不良反應可能會在開始治療後的短時間內出現。過去只有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使用SSRI後中風的病人,約20%是發生在初始治療後的6個月內。先前的研究發現,病人在接受抗憂鬱藥治療後1至3週內,體內的血小板功能以及腦血流量會明顯的降低;然而對於使用抗憂鬱藥後多快會發生中風仍然未知。6.自我控制病例系列(self-controlled case-series, SCCS)研究設計:SCCS研究只納入有發生事件的病人,並針對病人個體內(within individual)藥品暴露與非暴露期間進行風險的比較,提供了另一種流行病學方法來評估暴露與結果之間的關聯。由於是病

人的自我比較,因此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動的潛在干擾因子,例如遺傳因子、性別、生活習慣、居住地、社會經濟地位、潛在疾病的嚴重性,甚至無法測量的干擾因子都可以被移除。7.傾向分數配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世代研究設計:傾向評分(propensity score)的概念是透過每個病人的可觀察變項來衡量特定個體接受治療的機率。PSM研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平衡治療組和未治療組中的干擾因子,因此可以更準確地估算治療效果。研究目的:首先我們使用臺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NHID)進行了SCCS研

究,以評估抗憂鬱藥使用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聯,然後進行了PSM世代研究,以驗證我們在SCCS研究中的發現。在此研究中,我們還描述了在不同年齡層和暴露時間下,抗憂鬱藥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研究1 – SCCS研究1.設計與設置:此SCCS研究使用臺灣NHID,從2010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納入初次使用抗憂鬱藥治療的病人(≥18歲),且有因首次中風而住院的病人。2.抗憂鬱藥與中風的定義: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定義為在NHID中有ATC代碼N06A之抗憂鬱藥處方記錄的病人,並排除在初次服用抗憂鬱藥前36個月內有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我們透過住院病人資料庫(inpatient datab

ase)中的主要或次要診斷為ICD-9-CM 430-434來確認病人發生中風事件,並排除首次中風前36個月內曾經有中風診斷的病人,和首次中風前30天內診斷為腦損傷的病人(ICD-9-CM:800-804,850-854)。3.暴露和風險期:風險期(risk period)定義為抗憂鬱藥治療開始到結束或改藥的期間,而基線期(baseline period)則為未接受抗憂鬱藥治療的時間。我們將研究的主要觀察期設置為自初次接受抗憂鬱藥治療之日起的180天內。4.統計分析:使用條件Poisson回歸計算發病率比率(Incidence rate ratios, IRRs),以估計相較於基線期,病人在風

險期發生第一次中風的風險。計算結果以95%的置信區間表示。5.分層分析:此SCCS研究會針對中風類型,性別,抗憂鬱藥類別,病人是否患有重度憂鬱症、失智症、或精神分裂進行分層分析。此外,我們也將病人分為三個年齡層進行分析,包括(1)18~44歲、(2)45~64歲和(3)≥65歲。最後,我們把風險期分為五個暴露期風險區間進行分析,包括(1)1~7天、(2)8~14天、(3)15~28天、(4)29~90天,和(5)91~180天。研究2 – PSM世代研究:1.設計與設置:此研究與SCCS研究同樣使用了臺灣NHID,納入從2010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18歲

)。首次開立抗憂鬱藥處方的日期則定義為指標日期(index date)。2.抗憂鬱藥與中風的定義: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和中風的定義就如同SCCS研究中的定義。在此PSM世代研究中,我們排除指標日期前36個月內診斷為中風的病人,以及首次中風前30天內診斷為腦損傷的病人(ICD-9-CM:800-804,850-854)。本研究的觀察期(observation period)設定為從指標日期起算的180天時間內,且將在研究的觀察期內換用其他抗抑鬱藥、停用抗憂鬱藥、死亡,或中風的患者列為設限(censor)。3.統計分析:使用Cox比例風險回歸(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

egression)模型分析抗憂鬱藥使用與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此分析採用雙尾(two-sided)統計檢定,在0.05的顯著性水準下進行,統計結果以95%的置信區間呈現。4.分層分析:分層分析以及年齡層分析的變項與分組皆與SCCS研究相同。此外,此研究也採用SCCS研究對風險期的時間區分,將抗憂鬱藥的暴露時間分成五個暴露期風險區間,使用二項式廣義估計方程式(binomial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在SCCS研究中共納入了53,510名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其中超過一半(56.26%)是男性,平均年齡為69歲。我們發現在初次使用抗憂

鬱藥後的180天內中風風險會增加(IRRs, 1.18; 95% CI, 1.13-1.23),並且此風險在初次用藥後的7天內最高(IRRs, 3.91; 95% CI, 2.60-5.88)。在PSM世代研究中,納入了1,072,922名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和1,072,922名匹配的未使用抗憂鬱藥者。在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中,年輕人佔37.25%,成年人佔38.53%,老年人佔24.23%。我們發現使用抗憂鬱藥的中風風險是未使用者的3.01倍(95% CI, 2.79-3.24)。另外,初次使用抗憂鬱藥的年輕病人,其中風風險比未使用者高3.68倍(95% CI, 2.56-5.29),

而在成年人中則是3.08倍(95% CI, 2.65-3.58),然後在老年人是2.42倍(95% CI, 2.22-2.63)。在年輕人中與使用TCA相關的中風風險最高(HR, 4.14; 95%CI, 2.39-7.15)。 在成年人(HR, 4.14; 95%CI, 2.24-7.67)和老年人(HR, 2.90; 95%CI, 1.89-4.47)中,則是與使用SNRI相關的中風風險最高。而在暴露時間方面,與SCCS的結果相似,為初次使用抗憂鬱藥治療後7天內中風風險最高(OR, 3.91; 95% CI, 2.60-5.88)。研究結論:成人使用抗憂鬱藥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年齡越輕,風險

越高。在年輕人中建議避免選擇TCA做為首選藥物,至於在成年人和老年人則建議避免選擇SNRI做為首選藥物。另外,須注意初次接受抗憂鬱藥的一周內,發生中風的風險最高。本研究的結果在SCCS研究和傾向得分匹配世代研究中得到了一致的結論,為臨床治療的病人安全性提供了寶貴而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