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獎學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萬海獎學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金文學寫的 100年前的中日韓(2)人物‧思想篇 和韓江的 素食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10 年度大同大學教育部「學海飛颺」及「學海惜珠」 獎 ...也說明:一、獎助額度:. ▫ 「學海飛颺」獎助金額視教育部審查結果而定,每人新臺幣5 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得. 依據教育部當年度經費預算調整。 ▫ 「學海惜珠」獎助金額視教育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地 和漫遊者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電子報則補充:本校共有航海、輪機及管理學院17位同學獲得今年的「萬海育才獎助學金」。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於104年11月19日舉辦「育才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年獎學金申請開放海事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萬海獎學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0年前的中日韓(2)人物‧思想篇

為了解決萬海獎學金的問題,作者金文學 這樣論述:

東亞風雲再起,中、日、韓三國衝突一觸即發!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知己知彼,才能奪得先機,立於不敗。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劃分,並以特寫予以還原。本書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   筆者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再發現、再思考對我們而言不太了解或者已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擺脫單一國家歷史觀點,以多國、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整體的歷史環境,重新審視東亞近代史。 作者簡介 金文學   比較文化學者,文明批評家,作家。1962年生於中國瀋陽,1

985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外語系日本文學專業。1991年以亞洲第一名的成績獲日本「新島獎學金」赴日本著名私立大學─同志社大學留學,後在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大學院專攻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及文化人類學博士後期課程。   歷任廣島文化學園大學、安田女子大學、放送大學特任教授。在東京、首爾、北京、上海等大學和研究機構任客座教授及客座、兼任教授。現任中日韓國際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主要著作有《東亞三國志》、《中日韓三國人性格》、《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醜陋的韓國人》、《醜陋的日本人》、《100年前的中日韓》、《「混」的中國人》、《中國人進化了嗎?》等。 作者前言     

011 1. 彷徨的魯迅      013 2. 伊藤博文與戊戌變法      016 3. 跨越國界的革命家孫中山的背影      018 4. 成為孫中山的拐杖的日本人      022 5. 近代朝鮮獨立自主的先驅者金玉均      025 6. 東亞聯合的思想家--金玉均      029 7. 形象模糊的國母--明成皇后      032 8. 朝鮮的三大天才      035 9. 「賣國奴」的代名詞李完用的另一副面孔      038 10. 愛國志士黃玹的悲壯之死      041 11. 朝鮮三大新小說作家      043 12. 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女性」是誰?     

046 13. 百年之愛      049 14. 「中國革命的恩人」梅屋莊吉      052 15. 世界人類學家鳥居龍藏      055 16. 大學者內藤湖南與中國      058 17. 對中國近代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大學者服部宇之吉      062 18. 「生百名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學家」      064 19. 韓國獨立運動之父--安昌浩      067 20. 周作人的悲哀      070 21. 近代中國的教育之父--蔡元培      074 22. 被忘卻的卓越地質學家--丁文江      077 23. 狂熱的政治論客--戴季陶      080 24. 孫中

山和南方熊楠的友誼      083 25. 慈禧太后也曾計畫進行改革      086 26. 朝鮮鐵路的始祖朴琪宗      088 27. 安重根和日本      091 28. 日本最早的女留學生      094 29. 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巨人--胡適      097 30. 將東西方文化融於一身的林語堂      100 31. 百年不遇的文化大師陳寅恪      103 32. 熱愛朝鮮美術的日本人柳宗悅      106 33. 變成朝鮮一把泥土的日本人--淺川巧      109 34. 「韓國孤兒的父親」--曾田嘉伊智      111 35. 朝鮮王朝末代太子妃--

李方子      114 36. 重新評價袁世凱      117 37. 對朝鮮民俗學研究做出貢獻的秋葉隆      120 38. 民國時期中國知識份子的精神生態      123 39. 民國才媛第一人--呂碧城      126 40. 岡倉天心說:「亞洲是一體的」      128 41. 支援中國和亞洲革命的犬養毅      131 42. 為大亞洲主義獻身的頭山滿      134 43. 朝鮮的大智者崔南善      136 44.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      140 45. 「朝鮮學」的開拓者文一平      143 46. 植物遺傳育種學界國際著名學者--禹長春   

  145 47. 近代東亞的教養主義      148 48. 「近代中國留學之父」容閎      151 49. 中國近代知識份子的鼻祖--嚴復      154 50. 近代中國翻譯大家--林紓      157 51. 中國近代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梁啟超      159 52. 死無葬身之地的朝鮮女先覺者--羅蕙錫      162 53. 朝鮮女性的一片綠葉--金一葉      164 54. 第一位出版女子文學作品集的朝鮮作家--金明淳      167 55. 被中國雇傭的日本知識份子      170 56. 辛亥革命第一位英雄      172 57. 革命爆發以前的

百家爭鳴      175 58. 日本近代民主主義思想家--吉野作造      178 59. 基督教思想家內村鑑三和朝鮮      181 60. 文人安倍能成「發現」的朝鮮之美      184 61. 宋教仁為何要對抗孫中山      187 62. 毛澤東給予高度評價的近代中國巨匠--張謇      189 63. 大文豪夏目漱石和殖民地朝鮮      192 64. 近代日本對韓國(朝鮮)歷史的研究      195 65. 為韓國獻身的西方人哈爾伯特      197 66. 熱愛中國的西方人--荷馬李      200 67. 中國革命的幕後舵手--莫理循      202 6

8. 亞洲留學生教育的先驅者--嘉納治五郎      205 69. 「黃禍論」的具體內容      208 70. 思想家安重根      210 71. 「革命和尚」      213 72. 中日民間交流的先驅者--岸田吟香      215 73. 被「支那趣味」深深迷惑的日本人      218 74. 日本陸軍的「中國通」      220 75.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軍事顧問      223 76. 善鄰書院和宮島大八      225 77. 被忘卻的朝鮮近代大文豪--金澤榮      228 78. 卓越的民族史學家、媒體人--朴殷植      231 79. 超越了「民族」的

傑出知識份子--申采浩      234 80. 新民會提出的獨立戰爭論      236 81. 「中國的孫中山,韓國的申奎植」      239 82. 中國近代第一家族      241 83. 穩健的親日開化派宰相--金弘集      244 84. 李鴻章對百日維新的兩面態度      246 85. 李鴻章的眼淚      249 86. 李鴻章和森有禮的歷史對話      252 87.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三次會面      254 88. 李鴻章、伊藤博文、金弘集「三相」比較      257 89. 李鴻章其人      260 90. 李鴻章為何未能替代慈禧太后     

262 91. 明成皇后的理想      265 92. 開化派精英的設想      268 93. 開化派的「家教」--李東仁      271 94. 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      273 95. 近代「武士道」的誕生      276 96. 溫和的親日愛國者汪精衛      279 97. 背運政治家汪精衛的真面目      282 98. 伊藤博文其人其事      285 99. 身穿韓服的伊藤博文      287 100. 具有超強國際意識的朝鮮 近代文明論者--尹致昊      291 101. 西方博覽會上「醜陋的中國人」形象      295 102. 熱愛中國美術的日本

智者--內藤湖南      297 103. 韓國的愛國啟蒙運動和日本的「共存」關係      300 104. 打造日本「惡」的神話      303 105. 開化派「不倒翁」領袖朴泳孝      306 106. 川島浪速:創建中國近代最初的員警學校      309 107. 「大亞洲主義」譜系中的安重根      312 108. 安重根和伊藤博文的方程式      315 109. 在日本得到鍛鍊的蔣介石      317 110. 青年毛澤東「改造中國」的雄心      320 111. 「國魂」是如何誕生的      324 112. 萬海韓龍雲的《建白書》      327

113. 發現中國的「土匪原則」      330 114. 百年前的訛傳      333 115. 福澤諭吉「脫亞入歐」的實質      335 116. 「東洋」的發展與「東洋學」的興起      338 117. 「人」和「自我」的發現      342 118. 日韓維新思想的「引爆劑」      344 119. 明治維新--世界罕見的文化革命      348 作者前言   回顧歷史,近代東洋(東亞)的文明發展,是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開始起步的。中國和韓國、日本立志於西洋的近代化,開始了一場類似於龜兔賽跑的競爭。不幸的是,日本帝國通過明治維新,率先實現了西洋近代化。隨著這一力

量的侵入,東洋近代史的格鬥正式展開。   近代東亞的文化、思想、社會,在這一幸與不幸的歷史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在建構壓制、抵抗及適應的多層版圖的同時,逐漸形成其明暗面。如文明史學家所說,從地緣政治學上講,介於大陸和島國夾縫中的朝鮮半島,是遭受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般的慘痛,並在一系列變化中立於歷史之中的。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種教訓。」這一古訓至今仍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從這一視點出發,通過重新審視、重新揭示亞洲近代的明與暗,重新發現和思考不被我們充分了解的近代史,這對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而言,都是一件極其重要,且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什麼是歷史呢?歷史正是以堅韌的紐帶,把昨天連

接起來的今天。但是,我們今天對於100年前的近代史,持有怎樣的態度呢?對於中國的近代史,我們通過學習教科書中的知識,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可對我們民族自身的近代歷史,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另外,對於具有密切關聯的鄰國--日本的近代史,我們又有多少關注呢?   此外,我們透視歷史的角度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一點尤其令我感到焦慮。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擺脫單純的二分法思維方式的桎梧,而採用一種更為溫和、更為多樣化的視角。巧合的是,所謂歷史,並非是根據某種特定性的目的論、認識論展開的。歷史也是將個人和民族、集團社會、國家糾纏在一起,在穿越時空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所以,在歷史中,我們和他者、此方和彼方,要

麼在彼此影響過程中形成和諧關係;要麼與此相反,彼此反目成仇,進而在格鬥過程中形成極其複雜的形態。因此,歷史這一巨型連續劇的主人公,總是由自我和他者構成,是一種複合的形態。那麼,他者成為鏡子,並起到照出我們真實面貌的作用,這本身是否就是歷史的真實面貌呢?   「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比較、回顧100年前的中國、韓國、日本,也是反觀我們自己的好方法。   筆者在長期比較研究東亞歷史過程中,試圖在該書中以類似於MRI(核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文化、藝術、社會、風俗、民眾的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切分,並以特寫鏡頭予以還原。   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對我們曾經不

太了解的,或者已經隨風而逝的歷史場面,進行再發現、再思考。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已逝的近代史的光明與黑暗,同時也能感受到溫和而又冰冷的近代史的體溫。   筆者所希冀的是,擺脫單一國家歷史的視角,並以多國的、多層次的視角,省察我們和我們周邊的歷史環境。   本書中文繁體版共分三冊,第一冊《文明‧風物篇》、第二冊《人物‧思想篇》、第三冊《政治‧軍事篇》,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 1. 彷徨的魯迅 開創中國近代語言文學先河的偉大文豪魯迅,從周樹人變成魯迅,其實經歷了漫長的彷徨與思考。 從魯迅年譜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結束了在日本長達7年的留學生活,歸國後成為杭州、浙江兩省師範學堂的生理化學教員

,是在1908年8月炎熱的夏天。在魯迅的文學生涯中,通過漫長的沉默,他終於踏上了由周樹人變身為魯迅的飛躍期。 從各個意義上講,魯迅就是在中國和日本近代史上彼此擺脫不了的關係中生活過來的國民作家。不僅如此,從更為普遍的意義上講,他也是近代精神史的象徵性人物。此外,他的形象也不應簡單地用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加以形容。事實上,魯迅同時具有更為複雜和多層次的性格,是一個超越了國界的具有國際眼光的「世界人」。 在中國,關於魯迅的研究,最近以來也非常活躍,一些新銳學者的「魯迅批判」也非常尖銳。但是,在筆者看來,對於魯迅進行的更有深度的分析研究,似乎還應首推把魯迅視為東亞代表作家的日本學術界。原魯迅

博物館館長、魯迅研究領域的中堅學者孫郁也曾在與筆者的交談中,對此表示過贊同。 筆者對魯迅觀察的一個切入點是:為什麼魯迅終止日本留學回國以後,變得消沉,在沉默中經歷著精神上的彷徨?另外一點是,他為何以那種刻骨之痛,對中國、中國國民的劣根性進行批判?又為何始終將其視為自己神聖的使命? 關於這些問題,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新聞工作者,都無法得到準確擊中要害的答案。對於魯迅的評價,向意識形態或革命家層面傾斜,變得表面化了。同時,這也成為定型魯迅的一個框架。 深刻剖析魯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觀察魯迅歸國以後的行跡之前,還是讓我們來比較考察一下他在日本7年漫長的留學生活吧。

素食者

為了解決萬海獎學金的問題,作者韓江 這樣論述:

我再也沒辦法忍受肉的味道 只有植物能讓我平靜,讓我渴望 就這樣倒立著,變成一棵樹吧……      ※首位榮獲英國曼布克獎、韓國李箱文學獎,備受國際矚目的韓國小說家 韓江 探究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之傑作   ※韓國小說文學獎、今日青年藝術家獎、東里文學獎、萬海文學獎得主      ◎榮獲英國曼布克獎,榮獲韓國李箱文學獎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排行榜、倫敦標準晚報暢銷文學小說Top2,擊敗暢銷懸疑小說《列車上的女孩》   ◎科斯達文學獎得主、暢銷小說《The Shock of the Fall》作者納森.費勒盛情推薦   ◎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入圍2010年日舞影展世界劇情片      她

想變成一棵樹   現實卻無法成為她的沃土!      在夢裡,我正倒立著……突然發現從我身上冒出了枝葉,從手上長出了樹根……一直伸到地面,不斷地、不斷地……然後從兩腿之間綻放出鮮花……   我應該被澆水。這些食物我不需要,我需要水。      在開始不斷做著充滿殺戮和鮮血的噩夢之前,英惠只是個生活平凡至極的家庭主婦,無數失眠的夜晚和夢中恐怖的景象令她飽受折磨,有一天,她突然無法再吃肉、無法忍受肉的味道,成為了一名「素食者」,這個小小的舉動不但讓她的婚姻陷入危機,並且成為一連串失控之舉的開端。   英惠的姐夫是個藝術攝影師,正陷入創作的低潮。他從妻子那裡聽說小姨子英惠的臀部至今還留著胎記,突然

產生了久違的靈感,身上彩繪著花朵的全裸男女交合的場景,從此鐫刻在他腦海裡。他想要在英惠的裸體上作畫,並拍攝成影片。英惠成為姐夫的模特兒之後,身上的花朵彩繪竟然讓她不再受到夢魘困擾,也重新燃起她的肉體慾望……   因為小時候一同活在被性情暴躁的父親家暴的陰影下,仁惠把照顧妹妹英惠當成這輩子的責任。然而,她內心其實痛恨著住在精神病院逐漸走向瘋狂世界、把一切丟給她的妹妹。看似開朗穩重的仁惠,也曾有過對生活萌生倦怠和絕望,拋下稚子尋死的舉動。痛苦而壓抑的她,是否能帶著掙扎在噩夢邊緣的英惠,踏上自我救贖新的旅程?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分別以不同的視角刻畫行為日趨極端的素食者英惠。在

她斷絕食物的過程中,融合了關於暴力、美、欲望、罪和救贖的疑問。書中出現了多種意象:絢麗的盛開花朵、直挺的陰鬱樹木、花瓣大小的藍綠色胎記、血淋淋的垂死動物與飛翔之鳥,有性的符號,卻非刻意強調煽情。作者行文如詩,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來勾勒角色無奈又痛苦的命運,有如一則黑暗預言。    名人推薦      林蔚昀(作家)、顏艾琳(詩人)好評推薦   《素食者》是一本會讓人一直想讀下去,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的小說。崩壞的結局在一開始似乎就若隱若現,但我們還是抱著興奮的期待和悲傷的預感繼續往前,就像人生。如果哈姆雷的問題是To be, or not to be,那在《素食者》中就是「吃,或者不吃」

。雖然整體的氛圍是壓抑悲傷的,但也因為小說人物的坦率,而讓人有了一種平靜安慰、甚至愉快的感覺。——林蔚昀(作家)      心理疾病患者的內在存著另一個世界。某些畫面、顏色、行為完全是超現實。怎麼產生跟影響的?甚至內化成自己的生存意識,這部小說解釋了一些身為人的悲哀。家庭的暴力、旁人的沉默無援、限於壓力環境而無法脫離、讓己身逐漸平面灰化,成為最不起眼的個體。這種安全其實是欺騙。《素食者》一步步推演出精神領域的偏軌,演繹出人之所以不想為人的過程,或失控的狀態,是一部非常細膩的小說。——顏艾琳(詩人) 媒體評論   這個故事恐怖地描繪出身邊人的不可知,即你突然察覺你其實完全不認識身邊的某個人…

…作品的三段式結構很精彩,逐漸地挖出更深、更黑暗的角落;作者筆法簡潔卻讓人縈繞心頭,最令人難忘的應該是其中壓倒性的故事高潮,一個幻象似的、但情感上真實的片刻,這必然是今年最強有力的故事之一。這是部獨創、擾動人心與令人難忘的作品。——《出版人週刊》   這部作品以一種幾近於催眠般的寧靜氛圍,被各種超現實的意象和令人驚恐、卻可辨認出的絕望時刻打斷,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韓江的書寫,有力地展現了渴望所具有的毀滅力量,以及選擇去擁抱還是否定這樣的力量。故事用了許多幾乎是奇幻式、教人陌生的細節,深入探索一種非常人性的覺察經驗,也就是當人不再滿足於為何生命僅是如此。一部不凡與迷人的作品,筆法優雅卻強力

擾動人心。——《柯克斯評論》   這是韓江第一部在美國問世的作品(希望未來還能引進更多新作)……小說風格是寫實、心理描述的,絕無留給讀者這是篇童話或變形神話的迴旋空間。我們都喜歡讀女孩的魚尾巴變成了人腿,或胳臂變成了樹枝的故事,但是一個人卻不可能成為一株綠色植物。主角英惠似乎沒有理解,這一切讓她變得危險與受到詛咒。——《哈潑雜誌》   簡潔、驚人的小說……作者以優雅準確的筆法,呈現文化壓迫之下的家庭失和,讓讀者在閱讀中變成主角的同謀。——《圖書館期刊》   多虧了卡夫卡,這部描述南韓女子在放棄肉食之後,身心上有了徹底轉變的故事,會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掩口大驚。——《歐普拉雜誌》   有一輩

的作家,企圖探索每個人命運背後的祕密趨力、野心與苦難的故事,韓江就是其中之一……這部小說處理了暴力、精神失常、文化的侷限,和身體作為最後避難所與私人空間的價值。——《阿根廷時報》   這部小說裡那種近於變態的誘惑,源自字裡行間的畫面詩意。它們暴力又情色,彷彿惡夢。整部作品像是充滿了大型花卉的房間,濃濃的麝香味掐住你的喉頭。—《綠色阿姆斯特丹人雜誌》   黑暗夢魘、升溫中的緊張、令人戰慄的暴力……這部南韓作品真教人過癮……這是一部官能、刺激和暴力的小說,充滿了強有力的意象、駭人的色彩與讓人不安的質問……逐句讀來,這個故事精彩無比……很難有作品可與之匹敵。——《衛報》   這是一部奇特迷人的

小說;故事裡充滿虛無,卻也有著抒情。書寫風格收斂,即使是描述最狂熱與暴力的片段亦然。這部作品有著超現實和魔法的特質,特別是在描述自然與身體景觀時,讀來是如此動人,儘管諸多磨難圍繞仍不減其美麗。——Arifa Akbar,《獨立報》   這部短短的小說是我讀過最駭人的作品之一……既刺激又富想像力……作者展現了在這個講究禮貌的社會中,自然、性別與藝術如何相互衝撞……那些勇於建立自己身分認同的女人都會被處死。敘事清楚地告訴我們,韓國禮教的壓力謀殺了她們……讓人坐立難安的小說。——Julia Pascal,《獨立報》   奇特、優雅的故事……這個後人類奇幻故事最讓人不解之處,是當身邊人都施以壓迫與

否定的世界,主人翁似乎是找到了合理出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這部小說很快地以它對內心創痛的毀滅性研究,達到了黑暗、威嚇的才華,類似於天才的日本作家小川洋子……這部作品並非只是對於虐待女性的警示故事,它更是對於折磨與苦難的思索,討論躲避與一位夢想家如何逃脫。更重要的是,故事談的是空虛、所有的希望與安慰都將落空後無計可施的憤怒……探索野蠻之美和令人不安的身體。——《愛爾蘭時報》 作者簡介 韓江     1970年生,韓國文壇新生代暢銷女作家,父親也是小說家。她畢業於延世大學國文系,現任韓國藝術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她1993年在《文學與社會》季刊發表詩作,隔年以小說《紅錨》榮獲《

首爾新聞報》的年度春季文學獎,開始進入文壇;1999年以作品《童佛》贏得「韓國小說文學獎」,2000年贏得「今日青年藝術家獎」,2005年,以中篇小說《胎記》榮獲「李箱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文學大獎的「70後」作家,2010年以《戰鬥氣息》榮獲「東里文學獎」、2014年以《少年來了》榮獲「萬海文學獎」等等。除了本書《素食者》(2007)之外,她還有《黑鹿》 (1998)、 《你冰冷的手》 (2002)、《希臘語課》 (2011)等小說作品。   2014年她受邀參加倫敦書展,同行者有以《請照顧我媽媽》揚名國際的申京淑、韓國百萬暢銷歷史小說《罪囚645號》作家李正明。在書展期間,多家英美

歐媒體對於韓江的小說作品深感興趣,評論她寫作大膽,跳脫舊式的文學框架。有韓國文學評論家稱她為「一位印象派作家,擅長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據此勾勒生命裡註定的情感基調,她潛心研究的是絕望至極中才可以感受到的那束微弱救贖之光。」   《素食者》已賣出英、美、德、法、荷、澳洲等國版權,2015年1月在英國出版後,頻傳好評和暢銷佳績,登上《倫敦標準晚報》暢銷文學小說第2名,將英美暢銷懸疑小說冠軍《列車上的女孩》擠到第4名。美國於2016年2月出版後亦登上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並入圍2016年的布克獎。 譯者簡介 千日     曾用筆名千太陽。1976年生,199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翻

譯學會韓語、日語資深會員。譯作有《水滸志》、《十八十略》、《池袋西口公園》系列等多部韓日圖書。 第一部  素食主義者 我又做夢了。不知是誰殺了人,……我要嘛是凶手,要嘛是被害者。 一個個短暫的夢境接連不斷地撲過來。先是動物們閃著光的眼睛,繼而是流淌著的鮮血,被挖開的頭蓋骨,然後一切又回到動物的眼睛,像是從我肚子裡浮上來的眼睛……   第二部  胎記 在她的胎記之上,他身上的大紅花反復地綻開,又反復地緊閉,他的陰莖像巨大的花蕊般進出她的體內。他戰慄著,這是世界上最醜惡也是最「美麗」的結合。 他仍然站在原地,彷彿被盯住似的,彷彿這是他生命終結的時刻,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她身體上燦爛的花朵。她周身散發

的光芒,比他在前一夜拍攝的任何畫面都耀眼奪目。   第三部  樹火 如果丈夫和英惠沒有突破那道防線,沒有強烈地把當時的一切沖毀,垮掉的肯定是自己,如果現在再次垮掉的話,自己肯定不能再回到現實中了。 她沒有流下眼淚,只是任由冰冷的水氣擴散到自己早已乾涸的血管中,流進她的體內,滲進她的骨髓。 在妻子還沒有成為素食者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她身上會有什麼特別之處。坦白說,即使是第一次和她見面的時候,我也沒有產生什麼怦然心動的感覺。不高不矮的個子、不長不短的頭髮、病厭厭的泛黃皮膚、單眼皮、稍稍突出的顴骨、彷彿害怕張揚個性似的黯淡平凡穿著—她走到我的桌前時,腳蹬款式最簡單的黑色皮鞋,步伐不緊不慢

,看起來既不強壯高大,也算不上弱不禁風。 我跟她結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她身上沒有什麼特別的魅力,也找不出什麼特別的缺點。跟可愛、才華、優雅絲毫沾不上邊的性格,對我來說是很舒適自在的。這樣,我就沒有必要為了得到她的芳心而裝作有學問的樣子,也沒有必要為了跟她約會而慌慌張張,更沒有必要跟那些時裝雜誌上的男明星做比較,然後唉聲嘆氣的。我那從二十幾歲就開始微微凸起的下腹部,怎麼努力都長不出肌肉的纖細四肢,還有一直讓我陷入自卑中難以自拔的短小陰莖,這些對她來說似乎都無關緊要。 我一直都不喜歡那些過「度」的事情。小時候,我帶領著一幫比自己小兩三歲的淘氣鬼,在我們那群當上了小頭頭;長大後,考取到能夠拿到不錯獎

學金的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很器重自己能力的小公司上班,並能按時領取為數不多的薪水,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滿足。所以,能和看似這世界上最平凡的她結婚,對我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些被冠以美麗可愛、聰明伶俐、性感妖豔、豪門公主等字眼的女孩子,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不合適的。 正如我所希望的那樣,她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每天早上六點按時起床,為我準備米飯、湯和一條煎魚。而且,她還做著出閣之前就開始的兼職工作,或多或少地補貼家計。以前她上過一年的電腦繪圖培訓班,婚後繼續在那裡當助教,也會接一些出版社的漫畫稿,在家裡做給對話框嵌入臺詞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