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寫的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大自然與動物的神祕傳說&魔神與巨怪的奇異故事‧上下兩冊限量「超有趣」貼紙贈品版) 和方惠閔朱恩成余奕德陳以箴潘宗儒的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消失在菲律賓政府眼中的Lumad人:他們已被迫逃離家園也說明:這群示威者是原住民Lumad,他們要求軍隊在期限內撤離村莊,遠離他們的族人及孩童。然而軍方卻裝聾作啞,不回應他們的訴求,使他們忍無可忍,選擇在這天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麥田 和游擊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林開世所指導 賴奕諭的 織成一個捕夢網:菲律賓原住民族運動中的反抗主體 (2016),提出菲律賓原住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抗爭、治理、原住民性、日常反抗形式、菲律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 蔡晏霖所指導 陳貞宇的 「電力與邊緣的叢結」─菲律賓呂宋島北部Kalinga村落的權力與制衡 (2012),提出因為有 呂宋島、Kalinga、電力、地方生態、邊緣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菲律賓原住民的解答。

最後網站[介紹] 文章:菲律賓原住民的臺灣經驗-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 ...則補充:他們有些人不堪勞役,逃離堡壘,消失在臺灣原住民的村落...... 菲律賓人來臺灣工作,時間要追溯到17世紀初。1626年西班牙船隊載著數百名士兵, 占領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菲律賓原住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大自然與動物的神祕傳說&魔神與巨怪的奇異故事‧上下兩冊限量「超有趣」貼紙贈品版)

為了解決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這樣論述:

原來臺灣也有「小美人魚」的故事? 「進擊的巨人」早就出現在臺灣歷史中? ★30 篇臺灣在地原生妖怪故事★ ★30 堂好玩又有趣的「妖怪事件簿」歷史課★ 帶你探究故事背後的文化與意義 ※上下兩冊「超有趣」貼紙贈品版 限量贈送全彩「超有趣妖怪貼紙」 &本書特色& 1.專於臺灣神怪考據的「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首次為孩子打造的妖怪故事集。 2.「社會科」最佳輔助課外讀物,每篇故事後的「妖怪事件簿」,帶領孩子從妖怪故事了解臺灣歷史、民俗、文化,以及風土人情。 3.閱讀素養養成:內容豐富有趣,引發孩子自主閱讀興趣,並深入說明故事背後的含義,帶領孩子加強閱讀理解力。 4.想像力十足的插畫:由3x

3國際插畫大賞優選、iJungle插畫大賽優選,英國劍橋藝術大學童書插畫碩士 ── 莊予瀞,精心設計有趣插圖,給予孩子無限的想像空間,增添閱讀趣味。 5.限量附贈「超有趣妖怪貼紙」:精選書中妖怪插圖,製作出獨一無二可愛又有趣的妖怪貼紙。 *適讀年齡:9歲以上 *關鍵字:傳說、神話、奇幻 *領域:社會、語文 &各界好評推薦& ◎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 陳香吟/新北市社會學習領域輔導員 ◎ 盧本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 謝金魚/歷史作家 &內容簡介&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上):驚天動地妖怪大集合!大

自然與動物的神祕傳說》 戲臺下滿滿的觀眾,卻沒有一個是人…… 看到紅色獨腳鳥,很快就會死掉……這是真的嗎? 遇到橫倒的竹子,絕對不要跨過去,為什麼呢? 開舞會的鬼火、專門守風的風婆、大到成精的山藥怪人……這些流傳已久的故事奇特又怪異,從以前到現在仍與我們相伴。 為什麼有這些妖怪故事,背後又有什麼含義呢?在每篇精采故事之後,還附有「妖怪事件簿」,精心蒐集包括清代、日治時代文獻,追溯遠至菲律賓原住民,探究妖怪背後的歷史典故:包括虎姑婆故事有「訪家版」與「路上巧遇版」兩種版本、鄭成功砍伐精怪故事全臺都有,但他根本沒有離開過臺灣南部……加上專為每隻妖怪繪製的獨特形象,生動有趣的插圖,一同進入充滿想

像力的妖怪世界!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下):稀奇古怪妖怪鬧翻天!魔神與巨怪的奇異故事》 沒想到「進擊的巨人」阿里嘎該早就出現在臺灣歷史中? 番婆鬼其實是「魔女宅急便」中的小女巫琪琪? 住在日月潭裡的長髮達克拉哈就是「小美人魚」? 帶人在山中亂走的魔神仔、追著人跑的無頭怪……這些流傳已久的故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直到今天還影響著我們的習俗與文化。 當時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神靈,故事背後又有什麼意涵呢?本書精選 16 篇故事,附有「妖怪事件簿」,精心蒐集包括清代、日治時代的文獻,追溯至馬來西亞,包括帶來暴雨的娶尿婆,名字就是臺語「撒尿」的意思、矮靈祭並不是祈求豐收的祭典?……加上專為每隻妖

怪繪製的獨特形象,插圖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充滿趣味,能夠提升閱讀能力,建立跨領域的素養,一起在妖怪世界中遨遊吧!    &精采內容搶先看& ◎虎姑婆故事的結尾也有不同分歧,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活下來的小孩在樹上淋下了熱油,燙死了虎姑婆。但某些版本中,逃上樹的小孩選擇對外求援,之後被路過的人救走。還有幾個特別的版本,樹上的小孩最後竟然是被接去天上當月亮了。 ◎無數青白色的火光在沼澤上跳著舞,那真的除了「跳舞」之外,沒有別的形容方式了;它們忽上,忽下,像彈簧般跳起來,形狀變化萬千。這些火焰有數十團,甚至上百團,當它們碰在一起,就融合成更大的火焰,但馬上又分開。就這樣,火焰有如夜晚的青色花朵朝不同方

向搖擺,有些快,有些慢,有些高,有些低,不斷相遇又分離,就像短短幾秒鐘,光之花綻放又凋零,無數的生命在死去後重新開始。    ◎山藥怪人的故事,收錄於夏本.奇伯愛雅的《寫給青少年的—再見,飛魚》一書。達悟人挖掘山藥之前,會先砍幾根蘆葦莖作為驅除魔鬼的武器;他們會把蘆葦莖當作長矛,往田裡射去,如此便能驅走邪靈,使山藥豐收。這則故事,應該便是此項習俗的延伸。 ◎部落附近的美崙山上忽然來了一群自稱「阿里嘎該」的巨人。這些巨人有著像貓一樣的眼睛,像山丘一樣高大的身材,全身長滿像是雜草的長毛。他們擅長神奇的法術,只要拔下手上的毛一吹,就可以變成其他人的模樣;他們住在山洞裡,成天嬉戲,不時還下山騷擾阿美

人,犯下各種惡行。   ◎達悟族的地底人教導達悟人如何建築、耕作、織布、製作拼板舟,也教導達悟人生活中的各種規範、禁忌與儀式;魯凱族的地底人和伊庫倫一樣長有尾巴,並且也是經由偷竊取得穀種;阿美族的地底人傳說和農業無關,卻是與地震如何產生有關的神話。    ◎據說,那雙眼睛比世界上所有的琉璃珠都還晶瑩剔透,沒有雜質的紅色是最純粹的火焰,滾動著生命的光彩——部落裡的人都這麼說,但是,真正看過那雙眼睛的人卻少之又少。因為,那雙眼睛雖然美麗,卻比最鋒利的獵刀、最神準的弓箭都還要致命——所有被那雙紅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會燒成灰燼。    ◎十八世紀王大海所記述《海島逸志》中,寫著他前往南洋的所見所聞,其中即

提到娶尿婆傳說,傳說範圍直到越南、馬來西亞都有其蹤影。娶尿婆是一種形若婦人的妖怪,具有翅膀,當她出現時會降下大雨直到淹沒船隻。    &目錄&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上):驚天動地妖怪大集合!大自然與動物的神祕傳說》 向玉帝告狀的燈猴 鄭成功斬除的妖怪 因花締結的姻緣──蛇郎君的故事 別替陌生人開門──虎姑婆的故事 住在風之根源的風婆 來自巴丹群島的山藥怪人 靈界的頭目──大鬼湖之主 咒語的化身──魔鳥 翻身就引發地震的地牛 吃掉太陽的天狗 抓交替的水中亡魂──水鬼 殺死嬰兒的貓鬼 攔路勾魂的竹篙鬼 夜裡的青色火光──塔達塔大 《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下):稀奇古怪妖怪鬧翻天!魔神與巨怪

的奇異故事》 掀人被子的三消 住在地底的有尾人──伊庫倫 矮靈祭的由來——達隘的故事 被獵首者的化身──無頭妖怪 悲劇的英雄──毒眼巴里 懶惰的巨人哈魯斯 使用黑巫術的番婆鬼 擅長變身的長毛巨人──阿里嘎該 向負心漢報仇的林投姐 被嫂嫂虐待的椅仔姑 行船人的惡夢──娶尿婆 和天一樣高的長腿精靈──沙勞 牽人失蹤的魔神仔 日月潭的長髮人魚──達克拉哈 無緣的孩子──嬰靈 引人墜崖的黃衣小飛俠

菲律賓原住民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拍攝時間2021年4月)還好有趕在疫情爆發前,完成花蓮神社的拍攝!花蓮真的太大了,我們去了兩次才完成,花蓮神社最特別之處,在於完美地融合了台灣在地文化!大家筆記起來,疫情過後納入出遊走訪名單!😁😁😁

全世界下載突破六千萬的貓咪大戰爭繁體中文版6週年紀念!
2021年6月25日(11:00)~7月23日(10:59)期間內週年活動舉辦中!
只要登入遊戲就可獲得豪華獎勵與限定角色,只有現在快來下載遊戲確認吧!
►立即下載:https://app.adjust.com/1v45rci
►貓咪大戰爭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yankoTW
►貓咪大戰爭官方YouTube頻道:https://ppt.cc/fsEbcx


【蔡阿嘎尋找台灣神社系列2:花蓮】

[壽尋常高等小學奉安殿] 00:56
壽尋常小學校創立於大正3年(1914年),校園內的奉安殿奉遷式日期不詳,原是奉祀日人文人菅原道真,今則改奉我國的土地公,該祠的建築除屋頂被改成中式燕尾,其他則仍維持原有的日本樣式,十分具有特色。
最特別的是,奉安殿側面有「五七の桐」徽飾。五七の桐紋慣例上是屬於首相或內閣專用的徽章,僅次於天皇的「菊の御紋」,這也代表此處曾是日本政府的官方建築。目前台灣僅存的奉安殿很少,即使在日本國內也不多見。


[豐田神社] 03:34
豐田神社是臺灣日治時期官營移民村-豐田村(今花蓮縣壽豐鄉豐裡、豐山、豐坪等三個村)的神社,當時為了這些來自日本的移民,因宗教上的需要,在豐田村的森本聚落內於大正4年(1915)鎮座,社格為無格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二次大戰後被改為碧蓮寺,改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來原神社建築於1958年毀於溫妮颱風,之後當地居民就地取材蓋小屋繼續供奉釋迦牟尼佛及不動明王,後續又落成並增祀五穀爺、母娘宮、媽祖娘宮。


[新城天主堂] 06:54
新城社所在地一帶,過去曾立有日本當局跟太魯閣族衝突事件的紀念碑,後來在昭和12年(1923年),新城社落成鎮。二次大戰後,有傳說國民政府派士兵拆除神社,結果士兵發瘋而無人敢利用神社土地的故事。1964年聖奧斯定詠禮會出資,以天主教會花蓮教區名義買下神社土地興建天主堂。


[台肥溝內社] 12:30
是1939年設立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花蓮港工場」的構內社,即為「場內附屬的神社」,二戰時期為重要戰略物資「鋁」的生產工場,是將從菲律賓運來此處的原料加工後,憑藉鄰近港口的地利之便,再將鋁送至日本製成神風特攻隊所使用的戰機。


[林田神社] 15:28
為無格社,日本官方於今花蓮縣鳳林鎮設立官營移民村-林田移民村,為了撫慰移民不安之情緒,在移民村內興建有佛教的布教所、神道的神社,林田神社於大正4年(1915年)鎮座,是移居來臺的日本人原鄉信仰之開端。
林田神社的布局,在一鳥居與本殿之間的參拜道上分布二鳥居與石燈籠,鳥居的型式為神明造、石燈籠的型式為春日型,神社的本殿坐落於三層臺基之上,臺基與玉垣為日本時代保留至今的遺構,在歲月的摧殘中顯得特別珍貴。


[哈拉灣神社] 16:50
現址為樂合基督長老教會,日治時期於今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下撈灣社(戰後改稱樂合)建有下撈灣祠。現位於部落南方的山坡上,相關資料十分匱乏,名稱也只是暫時以地名加以稱呼。鎮座時間、祭神均不詳,因此也有人推測下撈灣社是其他神社分靈出來的「大麻奉齋殿」,或者是某間神社的遠距離祭拜設施「遙拜所」。
今日神社大部分遺跡已消失,神社本殿的位置被改為集會所,不過有趣的是,除了保留下兩個頗具規模的石燈籠外,還有一個經過數次整修的鳥居,這個鳥居早已沒了日本味,更多的是濃濃的原住民風。


[玉里神社] 20:09
玉里神社為當時花蓮南區相當重要的神道教信仰中心,社格為無格社,昭和3年(1928)鎮座,祭神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開拓三神(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大國魂命)。目前神社遺跡留有2座鳥居、17座石燈籠與參拜道等,並有一座表忠碑。
二戰後,日人撤離臺灣,加上信仰的不同,神社空間一度成為居民承租改為農田使用,而部分設施則遭人為破壞,玉里社傾頹於雜草樹林之間,表忠碑亦被民宅包圍。民國98年,一群熱愛地方文史的玉里鎮民自發性組成玉里神社志工隊,展開玉里社的保存維護行動。經過數次清掃,清理出本殿與拜殿的遺構,扶正傾倒的石燈籠,並清除參道上的蔓生野草,逐一展露玉里社原貌。



#尋找台灣神社 #蔡阿嘎 #花蓮神社和在地文化完美融合
#貓咪大戰爭 #貓戰 #貓咪大戰爭六週年
#蔡桃貴 #蔡波能 #嘎嫂二伯 #二伯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聯絡蔡阿嘎:
[email protected]

織成一個捕夢網:菲律賓原住民族運動中的反抗主體

為了解決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賴奕諭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談論菲律賓跨國原住民族運動的抗爭研究民族誌。雖然說是抗爭研究,卻並不只是單向的從抗爭角度切入而已,我更試圖將國家治理的面向拉進來一起討論。而在這裡我主要對話的對象會是 James Scott,他在馬來西亞的農民抗爭研究講的是外來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入到地方以後,窮人如何因著其與富人相互依存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抵抗,藉此抵抗達到制衡甚至改變富人權力實踐的效果。菲律賓自 1980 年代後期推動一連串去中心化、私有化的治理政策改革,這些舉措同樣改變了宰制者與被宰制者間的關係;只不過菲律賓這個田野的現象又更為複雜,因為運動者同時也嘗試進來利用同樣的機制推行其組織動員工作,他們更試圖要與政府爭奪

主導權。當居民不願意輕言放棄國家能夠給予他們的發展機會,也沒有要完全接受運動者所欲構築的未來生活圖像,他們便嘗試透過日常反抗形式的手段,既不與國家為敵,也還是能夠取得運動者所帶入的資源。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藉此改變國家與開發公司原先在開發計畫申請過程中的蠻橫作為,同時又可以在國家和運動者之間夾縫中求自主。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將透過探究國家與運動者兩種權力的運作模式,同時那些被打造出來的權力主體究竟是怎麼樣回應宰制者各項社會計畫的召喚與動員。這樣的切入角度有助於我們重新檢視 1980 年代由 James Scott 開創出來的學術理路,透過抗爭研究釐清霸權以及治理性概念在當代面臨的新課題。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為了解決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方惠閔朱恩成余奕德陳以箴潘宗儒 這樣論述: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   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賜予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了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了,僅在歷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家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一切宛如不證自明。   然而,過去並不會憑空消失,平埔族群曾在島嶼的山林、平原馳騁,有著屬於他們的愛恨惡慾;現在依舊真實存在,即便不曾大聲說出自己已被污名

的名字,但在島嶼的四方一隅,仍試圖唱著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傳頌著自己的名,即便是這麼的靜默無聲。   「沒有名字的人」書寫團隊透過自身的書寫與採訪,希望拼湊出台灣當代平埔族群的真實樣貌。被採訪的對象包括二十位平埔族群的青年,他們的身分跳脫非「原」即「漢」,非「生」即「熟」的二元框架,以混血的姿態——包括族群的、語言的、信仰的、認同的,混雜存在。在面對如此雜揉的身分處境,這群青年或是感到困擾、徬徨,或是特別有想法而不斷思考,進而積極追尋或選擇逃避這樣的身分。可是當他們想大聲說出自己的名,現行的族群政策卻又再次給他們迎頭一擊。   根據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原住民身分的取得是國民政府依據日

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註記做的認定,而不是以血統、認同、文化等標的來檢驗山地/平地原住民的身分。然而,現在卻以文化存續的程度,限縮了平埔族群回復身分的權利空間……。   族群的邊界與框架是權力者認定的,彷彿當我說是「某某族」時,就必須講甚麼語言、穿著什麼衣服、吃甚麼食物、唱甚麼歌、拜甚麼神,否則就無法承認我的存在。但現實的族群樣貌卻是複雜的、移動的、混血的,唯有正視平埔族群部落鑲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事實,肯認族人真實的生活處境與經驗,進而重新審視族群的定義,才能讓被奪去名字的人,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名字,而不再是沒有名字的人。 各界推薦   「沒有名字的人」的生命故事的內容,也許可以簡化為:如果

你是一個意識自己擁有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的青年,你會遭遇什麼?……這些故事是「從前從前」,卻也是「從今以後」的事。必須知道自己的祖先、找回因為他人而被忘卻的語言、家庭的遷移足跡、文化或隱或顯的歸路與線索……我是誰,我在哪裡?主體總是透過敘述而成立,敘述自身是回應「我是誰」、承諾「我可以是誰」,重新錨定自我在記憶與現世的位置,也給了不熟悉台灣當代平埔族群議題讀者的參照與補課。——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沒有名字的人》所欲帶給讀者的重要視野:意識到自己的平埔族群身分,不代表就必須否定掉人們原先的其他認同,也不是要大家就開始都「返鄉」做同樣的文化復振工作。對他們來說,追尋自我所欲抵達的

終點,並非是要再一次地劃出清楚的族群邊界,也不是要大家安安穩穩地,再把自己塞進到一個分類之中。當文化本來就是不斷處於流動混雜的形成過程,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不會再因為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而感到侷限與促狹。——賴奕諭(菲律賓原住民族研究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系博士生)   《沒有名字的人》分享了致力於尋根的平埔族群青年在尋找族群認同過程中的困難、挫折與不放棄。這些沉重又帶著勵志的故事,除了提醒著有名字的人要懂得珍惜,更呼籲著整體台灣社會應正視平埔族群的權益,其所面臨的文化流失與沒有名字的掙扎是受到歷史殖民創傷與社會變遷衝擊所導致。如今陸續有平埔族群之族人投入於正名與文化復振,並竭盡所能

地走訪調查,試圖勾勒其族群之樣貌,如若平埔族群的歷史能被更多人認識,相信台灣社會能以更正面、更有溫度的態度與觀點看待平埔族群正名……。——Ciwang Teyra(太魯閣族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沒有名字的人》,不僅因為它記錄了每個想找到名字的起心動念,更書寫了找到族群脈絡後,平埔青年們如何面對不同族群互動下的歷史結果、如何回家的心路歷程——找尋台灣的過去與未來,相較於依循手肘上的橫線,這群青年的故事將更為真實。——方克舟(Mata.Taiwan創辦人) 作者簡介 方惠閔   1989年生。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畢業,現任職於台中教育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文化研究

中心。 朱恩成(Awui)   1992年生。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畢業。 余奕德   1990年生。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畢業,返鄉的freelancer,一直在作地形模型。 陳以箴   1991年生。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現就讀於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班。 潘宗儒   1992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現任職於屏東縣牡丹鄉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 攝影者簡介 張家瑋   1991年生。作品多與階級、教育等社會議題相關,現職自由接案攝影師、《報導者》特約攝影記者、One-Forty特約攝影師。   【推薦序】補修、修補,然後住在自

己裡     馬翊航(《幼獅文藝》主編) 【推薦序】成為不再被認同困住的人     賴奕諭(菲律賓原住民族研究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人類系博士生) 【推薦序】正名,延續族群生存與認同的積極性作為     Ciwang Teyra(太魯閣族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序】找回自己的名字,尋得回家的路     方克舟(Mata.Taiwan創辦人) 楔子 第一部  恆春半島的魔幻舞台 01  沒有名字的人:潘宗儒 02  「ima ka aku?」關於我是誰?:Awui Kaisan 03  你是原住民嗎?:余奕德 04  偏要固執地記著:陳以箴 05  吐出那口沉重的氣:方惠

閔 第二部  群像故事:二十段旅程 01老祖娘娘的壽宴:丁肇義 02  生熟聯姻:潘婕瑀 03  歸來,如何?:潘宗緯 04  被屠殺的記憶:潘啟新 05  認同不是單選題:潘佳佐 06  最在地的異國臉孔:張俊偉 07  不想再被消失:Tuwaq Masud  杜佤克.瑪蘇筮 08  觀看的實踐:Uki Bauki  潘昱帆 09  以凱達格蘭為名的路:潘彥廷 10  背著祖靈的重量:Bauke Dai’i  潘正浩 11  一輩子的賽跑:Kaisanan Ahuan  王商益 12  拉起一個圓:潘軒豪 13  以身為度:潘寶鳳 14  聽見道卡斯的聲音:劉秋雲 15  甦醒的語言:萬盈

綠 16  追隨西拉雅獵人的腳步:Takalomay Kacaw  買啟文 17  回到這片河谷:潘麒宇 18  通靈少年:尤威仁 19  出走,是為了回家:Karai Akatuang  段柏瑜 20  混血調酒:李建霖 第三部  最最遙遠的路 後記 後記之前 潘宗儒 方惠閔 余奕德 張家瑋 陳以箴 參考文獻   楔子      我們是一群來自不同族群,也有著不同的生命經驗的平埔原住民族青年,在追索認同的路上、探求族群命脈的過程之中相遇,進而共同組成了書寫團隊,這當中包括了五位寫作者與一位攝影師。本書的成形,是我們從二○一四到二○一七年間刊登在《沒有名字的人》粉絲專頁上的單篇故事

集結而來。首先,我們五位的自述,是促使我們集結並行動的骨幹,故成為書中的第一部;接著,由我們採訪、編輯而成的二十位青年敘事,最為面貌豐富的血肉,經過重新排序、分組和整理後,成為本書的第二部;而在至今成書歷時的五年中,隨著平埔族群正名運動的推進,外在的政治面貌沿革多變,加以我們幾位寫作者面臨的生涯變動,再再使我們重新思考爭取族群身分的內在矛盾,我們將這些自省剖開,成為有些沉重的第三部,希望邀請讀者與我們一同窺探台灣各原住民族的膠著和希望所在。      我們試著以「沒有名字的人」這個概念,提出平埔族群在歷來殖民國家治理下被埋沒、被奪去名字與身分的處境,也試著以此作為標的,幫助我們指出那眾多仍未現

身的無名之人。我們意識到,與其孤獨地獨自迷惘,不如將那些未知的、消失的、痛苦的、無奈的、無力的、徬徨的一切,以我們所能(或僅能)掌握的現代技術與工具,將其凝鍊成為一股新的力量去衝破這道生命的難關。於是我們決定起身以集體之姿,踏上田埂、穿越林徑、渡過海岸、走上街頭,朝著沒有名字的人們而去,與他們一同邁步前行。   沒有名字的人/潘宗儒 認同的追尋 一家四口在盆地邊緣搬遷過好幾次,我在台北生活成長。中學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漢人(而且是身為一個完全不會意識到原/漢差別的漢人),父親是屏東內埔客家人,起初以為母親是閩南人,閩南語、炷香、祖先牌位、觀音、紙錢……,屏東縣滿州鄉滿州村。 十二歲的時

候改從母姓,我有了官方的原住民身分1。那時候,「原住民」三個字對我來說好虛無,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沒有概念的三個字。那個時候,同學友人會問我:你會不會說族語?不會。會不會打獵?不會。會不會喝小米酒?不會。甚至會問說會不會騎山豬?這些無謂的山林想像,顯得有點荒謬。我的腦海是一片空白,原初的社會已經離我多遙遠了,遠到我已經想像不出來,甚至已經沒有記憶,不僅僅失去身體的能力,也已失去言語的能力。我也不可能再回到經歷過幾個世代、政權更替的那個過去了。 高中的時候,偶然讀到了莫那能的詩〈恢復我們的姓名〉2,他不斷地問: 我們還剩下什麼?是在平地顛沛流離的足跡嗎?我們還剩下什麼?在懸崖猶豫不定的壯志嗎? 在

我身上一點「原味」都沒有,經過時代與強權的沖刷,與漢人沒有差異,被同化的命運,我的祖先他們是如何選擇生活的方式,到現在的我們連一點文化的影子都沒有,就像一個漢人一樣,從語言、文化到行為都一模一樣。當我在批評國家福利殖民的思維的同時,我也還得感謝國家的福利政策,使我的父母有一個契機,想讓我擁有官方原住民族的身分,如此我也才有機會喚醒我的族群意識。若我從來未曾經歷過升學優待制度帶來的標籤與質疑、族群認同的矛盾,我大概如同大多數人一樣,過著毫無感知的生活。 十九歲的時候,我來到台灣大學這個地方,自由學習的殿堂。學長姐照著新生名單,打了電話給我,告知有原聲帶社這個社團,邀請我參與活動。會參與的原因,講

慷慨激昂一點就是,血液裡隱隱約約的召喚;或者可以很現實地說,有那麼一絲絲覺得來了原住民的社團,那些社會福利跟加分好像會正當一點。

「電力與邊緣的叢結」─菲律賓呂宋島北部Kalinga村落的權力與制衡

為了解決菲律賓原住民的問題,作者陳貞宇 這樣論述:

本文以菲律賓呂宋島Kalinga省村落的電力發展為主軸,探究2010年電力輸入前後的村落內/外關係演變,以及此地與各式政經力量的交會。 在不同的政治時期,Kalinga所在的Cordillera山區都被建構為叛亂與封閉的邊緣地區。事實上,Cordillera山區從未停止與國家和資本家共織的金權佈局產生互動。本文以電力研究為主,正是因為電力並非單獨存在的物質且背後埋藏著交錯的叢結,含括動力需求、政治角力、生態平衡、地方安全與利益嫁接等。 本文意圖指出,電力輸入不僅是政治事件,也是地方新治理階段的開展。電力對村落內部關係產生影響,也一併重組它與外部的距離與互動,甚至將內/外重

新劃界。當國家與資方透過無/有電作為治理手段同時,村落居民透過自身的邊緣位置生產出制衡策略,以農作和買賣所構築出的生態網絡維持地方安全。因此,這座Kalinga村莊的邊緣性得以展現其多重的內涵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