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鄰藥局dm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2016[新竹區藥局/婦幼用品店]媽媽手冊換贈品|Kelly - 媽咪拜也說明:2016 [新竹區藥局/ 婦幼用品店] 媽媽手冊換贈品 ... 換取資格:憑媽媽手冊限換取一次【這家藥局是偶然看他們家DM發現的,新竹有2家, ... 新芳鄰藥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國際企業經營管理 陳世良 博士、黃憲彰 博士所指導 王淑芬的 社區藥局評鑑指標之建構研究 (2009),提出芳鄰藥局dm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藥局評鑑、層級分析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藥學研究所 何藴芳所指導 陳鈴潔的 臺北縣基層藥事執業調劑品質調查研究 (2008),提出因為有 調劑作業、調劑品質、社區藥局、診所的重點而找出了 芳鄰藥局dm的解答。

最後網站新竹芳鄰藥師藥局則補充:新竹芳鄰藥局水田店:新竹市水田街157號tel:03-5314948新竹芳鄰藥局延平店:新竹市延平路一段214巷2號tel:03-5222989新竹芳鄰藥局南大店:新竹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芳鄰藥局dm,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區藥局評鑑指標之建構研究

為了解決芳鄰藥局dm的問題,作者王淑芬 這樣論述:

台灣自民國86年起推動「醫藥分業」的重大衛生政策,醫藥分工的核心價值就已經存在了。然而,國內的藥學環境及整體醫療、社會環境與歐美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大不相同。社區照護是現今全球藥事服務中最重要的一環,藥師所扮演的角色也相對的重要,社區藥局藥師是醫療服務人員當中,民眾最容易接觸到的,社區藥局及藥師的角色不再只是販賣藥品及配藥的地方,而是可以獲得專業健康資訊的重要來源。社區藥局評鑑目的在於確保藥事照護等相關服務品質,而目前台灣並無評鑑社區藥局主要參考指標,因此本文藉由層級分析方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並主要以四項構面作為評鑑項目,共發放14份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在「服務管理」、「貨品管理」、「現場規劃」、「社區服務」四項主要項目當中,影響社區評鑑指標以「服務管理」影響最深,第二級指標中,影響「服務管理」主要指標最深的主要項目為「藥事人員專業與教育訓練」、影響「貨品管理」的項目為「貨品流通與儲存環境管理」、「環境空間配置」為影響「現場規劃」構面最深的;最後影響「社區服務」最深的子構面為「社區資源結合與運用」。整體層級之權重中,影響主要四構面的前三大次要構面,排序分別為「藥事人員專業與教育訓練」、「貨品流通與儲存環境管理」、「藥品調劑作業」。

臺北縣基層藥事執業調劑品質調查研究

為了解決芳鄰藥局dm的問題,作者陳鈴潔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臺灣自民國86年起,於臺北、高雄兩市率先開始推動醫藥分業,期落實由醫師開立處方、藥事人員評估處方並進行調劑,目的是為使醫師及藥事人員各自發揮專業,共同為病患用藥之有效性及安全性負責。目前臺灣施行醫藥分業為“雙軌狀態”,醫師看診結束可將處方箋釋出給病人至社區藥局調劑,或是聘請藥事人員在醫療院所內為病患的處方進行調劑,基層藥事人員不管在何處執業,同樣都身負民眾用藥安全的重責大任。在醫藥分業議題被廣泛討論的此時,藥事人員之調劑品質因此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研究動機:國內對於社區藥局及診所調劑品質方面的研究有限,藥事人員之調劑作業是介於醫師開立處方與病患用藥之間必備的橋樑,調劑品質的好

壞,影響民眾藥品治療效果及用藥安全性甚鉅,也是影響藥事人員形象的重要因素,值得重視。研究目的:本研究欲瞭解目前基層藥事人員之調劑作業現況,深入分析及探討藥事人員之調劑品質,包括調劑作業及調劑服務品質,並瞭解不同執業處所之差異。期待經此研究,能提供具體意見與想法,做為增進調劑效率、提昇服務品質、保障用藥安全,及改善執業環境之參考。研究方法:為了深入瞭解社區藥局及診所基層執業藥事人員之調劑作業現況及品質,本研究針對臺北縣119家社區藥局用藥照護諮詢站及904家社區藥局,與783家聘有藥事人員執業之診所進行隨機抽樣,採用郵寄問卷調查的方式,並輔以質性研究方法之深度訪談及觀察法,瞭解藥事人員調劑作業現

況,分析及比較其調劑作業品質,探訪藥事人員對調劑作業相關政策及法規之意見與看法,並由基層執業藥事人員的角度來看影響調劑作業品質的因素,及其對調劑作業的看法。本研究之分析方法包括:(一)問卷資料採用敘述性統計及多元迴歸分析,描述調劑作業現況及分析調劑作業及調劑服務品質;(二)深度訪談資料先由錄音檔來撰寫逐字稿,後再加以編碼、彙整;(三)實地觀察後寫出觀察摘要及觀察心得,再對此摘要及心得加以分析整理。研究結果:研究執行期間為96年4月至10月,共發出960份問卷,回收505份,總回收率52.6%(社區藥局48.1%,診所57.1%);訪問9位社區藥局及8位診所藥事人員,觀察5家社區藥局與2家診所之

調劑作業。問卷所收集到的資料,使用多元邏輯式迴歸分析來評估健保特約藥局與診所影響調劑作業品質及調劑服務品質的因素。結果發現對於整體基層藥事人員來說,藥局的調劑作業品質較診所好,處方藥品項數愈多、由藥事人員檢查藥品效期、知道藥品儲存條件的比例愈高、調劑作業區坪數及滿意度愈高、固定時間檢查效期,則調劑作業品質愈好;而藥事人員年齡越大、醫師為雇主,對調劑作業品質有負面影響。如針對健保特約藥局分析,調劑區面積大小滿意度愈高,及為社區藥局用藥照護諮詢站,調劑作業之品質較佳,相對地,“門前藥局”的調劑作業品質較差。而在診所,則眼科診所、處方藥品項數愈多、由藥事人員檢查藥品效期,其調劑作業品質較好。在調劑服

務品質方面,調劑作業區坪數愈大、由藥事人員進行盤點作業、有把握知道藥品儲存方式之比例愈高,其調劑服務品質愈好,而泰林次區域、藥事人員為男性、醫師為雇主的話,調劑服務品質較差。在健保特約藥局,調劑區大小滿意度愈高,調劑服務品質愈好,而泰林次區域及門前藥局,其調劑服務品質較差。針對診所而言,內兒科、藥事人員為男性的調劑服務品質較差,而由藥事人員盤點、每週營業時數愈長、泰林次區域、有把握知道藥品儲存方式之比例愈高,其調劑服務品質愈好。另由質性訪談的結果發現,藥事人員之忙碌程度、執業處所環境、藥事人員本身的態度、知識,處方藥品項數及品質、與醫師的合作關係、處方箋與電腦系統資訊完整性,對於藥事人員之調劑

品質會有影響。結論:社區藥局與診所藥事人員之調劑品質與以下因素有關:調劑區域大小及環境、是否為社區用藥照護諮詢站、是否為“門前藥局”、診所科別、藥事人員性別及年齡、調劑及工作負荷、電腦資訊系統的使用、處方藥品項數及藥品管理的態度及做法、醫師與藥師互動及合作情形,及藥事人員本身態度與具有的知識及專業能力。未來欲增進調劑品質,藥事人員、政府相關單位,及醫療院所可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改善,以提升整體藥事服務品質、保障病患用藥安全,並提升整體藥事人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