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百年人文是怎樣煉成的 和陳鴻瑜的 馬來西亞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法規名稱: 花蓮縣政府公報刊登作業程序也說明:法規名稱:, 花蓮縣政府公報刊登作業程序. 時間:, 中華民國098年12月10日. 立法沿革:, 中華民國98年12月10日花蓮縣政府府行法字第0980187182B號令修正發布第4點、第7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清華大學 和蘭臺網路所出版 。

大漢技術學院 流通與行銷管理研究所 廖于慧所指導 張金蓮的 地方行政機關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工作績效-以花蓮縣為例 (2018),提出花蓮縣政府公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地方行政機關、原住民文化、民族事務、工作績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紀惠英所指導 黃玠婷的 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工作需求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專輔教師、輔導工作、工作需求的重點而找出了 花蓮縣政府公報的解答。

最後網站九十三年監察院糾正案彙編(四) - 第 10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 院勞工委員會未督飭各縣市政府嚴格執行勞工退休準備金之依法提列、催繳及處罰' ... 一一 859 52、花蓮縣政府辦理卯年度縣府公報勞務採購案'不當限制廠商資格'且未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花蓮縣政府公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百年人文是怎樣煉成的

為了解決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中華民國百年人文的煉成,是一首時代的讚歌,它在新舊時代的洪流中放歌,百年之間無數大師與名著在歲月的風雨中成長、傳頌。中華民國百年的人文化成呈現出雙源頭的特色,1949年雙源在福爾摩沙這塊青春島嶼匯流,從祖國到殖民,從殖民到渡海,那些年、那些事,在重重的障礙前,沒有退縮,《百年人文是怎樣煉成的》正如同主編楊儒賓教授所說「……就像煉丹師的九轉丹成一樣,都是需要通體燃燃,不斷打造,才能煉成的。」   本書除導言的四篇論文外,依百年人文科學建立分為四大分期:前現代期(清朝~1911)、源頭期(1911~1949)、雙源匯流期(1949~1987)轉化發揚期(1987~)。每個分期都有篇小導論,

每篇皆恰如其分地闡釋當期特色。另外在各大分期間,還有特寫專欄,如「傳士子及第成名之路」、「清末民初的報紙」、「學術獎:學術權威如何產生的」、「復校!復校!」、「臺灣的畫會」、「自由中國─雷震─殷海光─臺大哲學系事件」、「生根的蘭花:儒佛的渾融」、「禁書!禁書!」、「解嚴前著名的政論雜誌之創刊號」、「臺灣的原住民族群」、「資料庫──現代的四庫全書」等共16篇專欄,每篇特寫專欄貫通分期,就像每個分期的小註腳,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楊儒賓(YANG, RUR-BIN)   1956年生於臺灣臺中。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曾任國家科學委員

會人文社會處中文學門召集人;韓國外國語大學講師;日本東京大學、九州大學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神話與宗教學等。曾三次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主要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編著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的靜坐傳統》;譯有《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永恒回歸的神話》等書。   02 國科會主委序   03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序   04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序   0

6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序   07 主編序言 22 劉青峰、金觀濤 從詞語演變看中國現代人文學科的建立   35 陳芳明 臺灣與東亞價值論:臺灣百年人文學術傳承的意義   44 楊儒賓 1949大分裂與新漢華人文知識的再編成   56 廖炳惠 本土與國際之學術對話   64 百年人文科學建立發展圖 67 導論:書院與科舉 一、【書院與科舉】 68 書院 書院作業暨批改書院作業 鄭用鑑批改明志書院科舉作業 紫陽書院肄業執照 蒙化直隸廳儒學遵照   76 應試 監臨部院刊給士子入闈簡明規約十二條 作弊小抄《四書全註》 作弊小抄蠶絲絹   82 捷報

明代舉人喜報 清代乙巳科試捷報 雲南提督學院壬科試取准 葉新滋中進士分發知縣捷報 羅崇仰考取貢元即選儒學正堂捷報   87 硃卷 《江南鄉試硃卷》 《安徽池州府舉人硃卷》   89 旌表節孝 旌表節孝捷報   90 狀元墨蹟 清代狀元姚文田墨跡 清代狀元洪鈞墨跡 清代狀元黃思永墨跡   96 鄉飲 鄉飲執照 府學執照(含儀注)   98 捐官 江廷柏(栢)捐官正實收及相關資料 吳錫藩捐官實收憑證 安徽方子綱捐貢監九品應鄉試諭條 102【特寫】傳統士子及第成名之路 學堂側影 科舉流程圖 二、【新式學堂】 104 證書 安徽黟縣官立碧陽高等小學

堂修業文憑 福建省汀州府上杭縣峰市官立高等小學堂修業文憑 獎勵江蘇師範學堂畢業生諭令 宏文學院卒業證明書 日本成城學校卒業證明書 八芝蘭公學校修業證書 醫師免許證 112 《大德國學校論略》 《大德國學校論略》書影 三、【保皇、革命與新舊思潮】 114 孫詒讓 《周禮政要》 116 梁啟超 萬木草堂上課筆記 信札 118 嚴復 書信 〈扇底酒邊七言聯〉 120 林紓 《茶花女遺事》書影及內頁 致友人信札 山水立軸 122 剪辮 剪辮公告 Le Petit Journal「上海剪辮運動」 124 解放纏足 日治時期纏足婦女 霧峰林家「解開裹足

會」後藤新平〈解放纏足畫贊〉 126 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舊影 北京孔廟今照 128 吳嘉猷 《點石齊畫報》 〈以永今夕〉 〈香聞菡萏〉 130 外銷畫(貿易畫) 水運 養蠶 製茶 四、【政權轉移前後的台灣】 132 章炳麟 錄杜甫〈飲中八仙歌〉 134 劉銘傳 錄曹植〈神女賦〉 136 丘逢甲 書〈醉歌示徐生〉 138 日軍征臺 日軍南征臺南錦繪 140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義理忠恕十二字格言〉 142 劍潭圖 香堂〈劍潭圖〉 144 李春生 《泰東哲學家李公小傳》 書影錄杜牧〈泊秦淮〉 146 呂世宜 〈辯雄篆古隸書對聯〉 148【

特寫】臺灣孔廟與臺灣書院 日治時期的臺南孔廟 孔廟支持的讀經活動 日治時期的澎湖文石書院 臺中磺溪書院 臺北府城的登瀛書院 五、【新興事物】 150 京報 各期京報 152 出版社 《萬國公報》書影 《中東戰記本末》書影 《時事新論》書影及內頁 154 股票 杉木會股摺 各式各樣的股票 開平礦物局的增股票據(1895) 156 票券 債券 軍券 彩券 158 鐵路 手繪吳淞鐵路通車圖 孫中山《建國方略》對鐵路的計畫 臺灣縱貫鐵道全通紀念繪葉書 160博覽會 日本舉辦博覽會所發行的「臺灣館」明信片 162【特寫】清末民初的報紙 〈大公報〉

清末民初各式報紙 165 導論:大學與大師的湧現 一、【革命風潮】 166 辛亥革命 漢口起義 革命軍運軍火 167書報 《風俗畫報》 《大共和畫報》合訂冊 169《外交報》 《外交報》(1902) 170 開國三傑 開國明信片 171 孫中山 〈輔車相依〉 172 和碩肅親王 和碩肅親王善耆 張作霖致善耆的照片 173 黃興 〈東魯門泛舟之一〉 二、【新學制的建立】 174 北大吳汝綸 京師大學堂 錄黃庭堅〈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 175 清大羅家倫 致陳紀瀅信札 清大校門清華園 176 南開嚴修 南開大學校門錄王維〈濟州過趙叟家宴

〉 177 復旦馬相伯 錄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 復旦大學校門 178 臺北帝大幣原坦 臺北帝國大學 〈壽而康〉 180 中央研究院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許壽裳藏件題跋語 182 國立故宮博物院馬衡 國立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 錄《水經注.濟水》 三、【三大思潮】 (一)自由主義 184 胡適 〈書廿五年舊作贈張隆延〉 胡適致陳誠信函手抄件 186 傅斯年 傅斯年與友人合影 致鈺哲先生信札 188 錢玄同 錄〈四時詞:春詞〉 190 徐志摩 致景深信札 (二)社會主義 192 段祺瑞 〈照抄巴黎田中少將報告書要旨〉 督辦邊防事務

處訓令第19號 194 李大釗 〈雲飛泉流對聯〉 196 陳獨秀 錄錢起〈題溫處士山居〉 198 茅盾 書〈觀戲偶作〉 200 瞿秋白 《多餘的話》書影及內頁 國際歌 (三)文化傳統主義 202 梁漱溟 〈中國那一天能太平?〉剪報 書稿 204 熊十力 《新唯識論》書影及內頁 致學審會諸位先生信札 206 王國維 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導師合影 贈沈曾植〈海日樓歌〉 北京清華大學校園的「王國維紀念碑銘」 208 王國維 〈南窗寄傲圖〉王國維跋 〈南窗寄傲圖〉孫德謙跋 顧麟士畫,眾遺老跋〈南窗寄傲圖〉 210 章士釗 書〈南菜園詩〉 四、【大師與

名著】 212 歐陽漸 《內學年刊》書影及內頁 錄李白〈扶風豪士歌〉 214 高劍父 〈塔〉 216 姚茫父、陳師曾 〈花卉〉 218 釋圓瑛 〈鳥語鳶飛七言聯〉 220 釋太虛 書〈贈孔肥西和丙辰仲秋東遊雜詠六絕之一〉 222 于右任 〈天機心地七言聯〉 224 于右任 〈功德濟世〉 226 馬一浮 評暢當〈登鸛鵲樓〉詩 228 張君勱 由張君勱起草的中華民國憲法 審查意見書 230 喬大壯 書〈閨秀詩〉 232 馮友蘭 《貞元六書》書影 《中國哲學史》書影 錄劉攽〈新晴〉詩 234 李濟 殷墟坑位圖 河南安陽殷墟第9次發掘通訊 《

安陽》(Anyang)書影及內頁 236 朱自清 清大荷塘 審查意見書 致寄庵先生信札 238 洪耀勳 《實存哲學論評》書影及內頁 致漢光信札 240 陳寅恪 陳寅恪與香港大學師生合影 致董作賓信札 242【特寫】學術獎:學術權威如何產生的 教育部學術獎第一屆人文科學類得獎人 五、【臺灣:從祖國到殖民】 244 地圖 實地踏測臺灣族分佈地圖 臺灣蕃族分佈地圖 臺灣全島鐵道圖 249 移川子之藏 泰雅族皮亞南社人訪問臺北帝大留影 250 淡江中學改制 淡江中學改制印鑑申請書 251 國語講習所 國語講習所講習證書 252 抗日 《臺灣匪誌》 《

霧社事件の一考察》 日治時期的「匪主」照片 日治時期駐紮恆春的軍醫與同事合影 254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文化協會相關人員合影 255 梁啟超 致林獻堂函 256 賴和 〈別後寄錫烈藝兄〉詩手稿 258 林獻堂 贈葉榮鐘匾額 260 連橫 《臺灣通史》內頁 《臺灣詩薈》書影及內頁 262 李霞 〈黃石公〉 263 李逸樵 《大東書畫集》書影及內頁 264 臺北帝國大學 《臺北帝國大學概況》書影 臺北帝國大學師生餐敘 266 鄭貽林 錄齋藤竹堂〈百鬼夜行圖〉 267 後藤新平 書〈嘉義巡視之一〉 268 下村宏 日治時期阿里山照片 〈阿里山和歌

〉 270 內藤湖南 〈好治閒事〉 272 久保天隨 〈煙波深處成扇〉 273 尾崎秀真 〈墨竹圖〉 274 石川欽一郎 〈新高山炭筆畫〉 〈淡水港炭筆畫〉 〈水彩風景畫〉 276 詩集 《聚鷗徵詩錄》 《東閣倡和集》 278 【特寫】詩社 梁啟超與櫟社成員合照 參、雙源匯流期(1949 ∼ 1987) 281 導論:火焰蓮花 一、【1949大遷徙前後】 282 終戰 徐永昌簽署日本受降書 〈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劉峙的敵情詔告書〉 284 日本天皇詔書 〈朝鮮及臺灣住民政治參與ニ關スル詔書〉 〈終戰詔書〉 286 任命公文 任命嘉義中學校長 任

命台南市市長 288 陳儀 陳儀的親筆簽名照 〈水枕風船七言聯〉 公文批示 290 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全體主席團合影 國民大會代表報到人數統計表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大會主席胡適致開會詞 第一屆國民大會婦女團體國大代表團留影 國民大會會場(1946) 292 國共內戰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遼瀋戰役 294 物價飛漲與難民潮 新疆省銀行發行的60億紙鈔(1949.5) 上海擠兌黃金 金融擠兌 難民潮 296 宣佈遷臺 政府遷臺的剪報 高士嘉致紀剛信(遷臺書信) 298 張學良 張學良故居「禪園」 錄趙孟頫〈天冠山題詠詩帖〉

300 閰錫山 《物產證券與按勞分配》書影 《孔子是個什麼家》書影 《治晉政務全書初編》書影 《閻錫山早年回憶錄》 《閻伯川先生言論集》 302 白崇禧 白崇禧專用公文卷夾 贈閻錫山書之扉頁簽名 304 黃金及圖書運臺 軍隊準備搭船南撤(1949.2) 南京守護金錠準備撤往上海(1949.2) 檢查運臺圖書保存狀況 二、【革命的新中國】 30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北京天安門 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南京上海解放紀念郵票 廣州解放紀念郵票 308 張東蓀 致錢芥塵信札 310 老舍 贈友人〈避亂當年入蜀時〉詩 312 豐子愷 〈延安文藝

講話廿週年紀念〉 313 批林批孔 《林彪與孔孟之道》書影及內頁 314 文化大革命 批鬥彭德懷軍事路線宣傳照片 東風戰鬥隊造反指揮部批鬥富農份子 紅山文革鬥批改領導小組批鬥朱澤標 316 文革結束 〈造反到底〉漫畫 〈大批判〉漫畫 〈砸爛四人幫〉漫畫專刊 三、【跨國的一代】 318 林茂生 〈臺灣地方自治制施行有感〉 320 張深切 致郭雨新與漢光信札 322 江文也 《上代支那正樂考──孔子の音樂論》書影及內頁 324 莊垂勝與葉榮鐘 莊垂勝、葉榮鐘等人合影 莊垂勝、葉榮鐘與友人合影 326 魏清德 致賴子清信函 《臺灣日日新報》創刊號 32

8 楊雲萍 金關丈夫致楊雲萍信函 開會側影 寄給楊雲萍的各式信封 330 黃得時 錄〈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五 〈中文系同仁攜眷烏來郊遊詩以記之〉手稿 332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同仁與來訪的日本友人合影 〈關於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334 楊肇嘉 《臺灣新民報》重要幹部於報社門前合影 葉榮鐘與楊肇嘉夫婦合影於清水六然居 楊肇嘉葬禮(1976) 楊肇嘉玉照 336 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書影及內頁 《無花果》書影及內頁 四、【復校】 338 清華大學梅貽琦 信札 國立清華大學校門 清大原子科學研究所及原子爐破土典禮 340 中央研究院朱

家驊 紀念傅斯年冥誕序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中央研究院舊址 中央研究院南港現址 342 東海大學曾約農 東海大學校門 致王雲五信札 路思義教堂 344 臺灣大學傅斯年 致董作賓信札 臺灣大學傅園 346 臺灣大學錢思亮 臺灣大學校門 〈贈衛華先生八秩壽詩〉 錢思亮與吳大猷合影 348 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 中國文化大學校門 致玠夫信札 中國文化大學校景 350 輔仁大學于斌 輔仁大學校門 錄《中庸》首章 輔仁大學「真善美聖」校訓碑 352 香港中文大學錢穆 香港中文大學校門 錄朱子〈觀書有感〉 錢穆故居素書樓 354 南洋大學林語堂

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門 贈陳紀瀅聯語 356 國立故宮博物院莊嚴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全景 錄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嘉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 358 農復會蔣夢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臨〈曹全碑〉 農復會紀念十週年郵票 花蓮縣議會向農復會求助公文 360 【特寫】復校!復校! 上海交通大學老校門 臺灣交通大學校景 北京清華大學校景 臺灣清華大學校景 五、【從渡海三家到五月畫會】 362 溥儒 北京恭王府 〈瑞榴圖〉 364 溥儒 錄陸機〈平復帖〉 書〈訪曇寬上人〉 366 張大千 摩耶精舍一景 〈櫻筍管絃十一言聯〉 368 張大千 《張大千生平和藝

術》書影及內頁 張大千菜單 370 黃君璧 《飛瀑 煙雲 黃君璧》畫冊書影 〈北堂春風七言聯〉 372 【特寫】臺灣的畫會 劉延濤 馬壽華 傅狷夫 劉國松 郭東榮 陳景容 五月畫展邀請函 374 秦松 《無花之樹》書影及內頁 〈方圓變奏〉系列 376 劉國松 〈地球何許?〉 378 林玉山 第67期《中國巨匠美術週刊.林玉山》書影及內頁 〈青松多壽色〉 380 郭雪湖 《臺灣美術全集.9.郭雪湖》書影與內頁 雪湖美術補習班第一屆兒童作品展覽會邀請函 382 馬白水 〈太魯閣之美〉 384 馬壽華 贈葉公超〈高風勁節〉 六、【薪盡火傳】

386 梁實秋 梁實秋故居 《遠東英漢大辭典》書影 錄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容忍的精神》手稿 388 徐復觀 《學術與政治之間》書影與內頁 徐復觀與殷海光合影 390 唐君毅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書影 香港中文大學唐君毅銅像 392 殷海光 《中國文化的展望》書影 殷海光故居 〈論愛國〉手稿 394 【特寫】自由中國──雷震──殷海光──臺大哲學系事件 雷震 殷海光於溫州街故居書房中留影 殷海光於溫州街故居庭院中留影 殷海光致當時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洪耀勳之書信(1966.3.16) 殷海光致當時臺灣大學校長錢思亮先生書信(1966.8.15) 〈

江上水中七言聯〉 397 雷震 雷震涉及李、胡案判決書 398 董作賓 〈傅故所長紀念特刊〉手稿 集契文〈落梅風〉〈江南好〉 400 凌純聲 〈臺灣的航海帆筏及其起源〉內頁 402 李方桂 《李方桂先生口述史》書影及內頁 〈論韻尾輔音—古音研究之三〉手稿 《比較台語手冊》書影及內頁 404 羅光 贈志成先生〈馬畫〉 406 牟宗三 牟宗三與學生合影 牟宗三信札 〈學書畫感言〉 408 釋印順 《佛法概論》修正說明 致李子寬信札 410 【特寫】生根的蘭花:儒佛的渾融 《心體與性體》、《佛性與般若》書影及內頁 《牟宗三先生全集》之書影及內頁 〈慧輪

居士受持〉 《妙雲集》之書影及內頁 412 金岳霖 審查意見書 413 楊英風 〈印順法師法像〉 肆、轉化發揚期(1987 ∼) 415 導論:創造中的傳統 一、【時代背景:從戒嚴到解嚴】 (一)戒嚴──解嚴 416 〈戒嚴令〉 〈戒嚴令〉佈告 防範「匪諜」標語 〈解嚴令〉佈告 418 【特寫】禁歌!禁歌! 白光的宣傳照片 洪一峰的〈舊情綿綿〉電影海報 420 【特寫】禁書!禁書! 《李敖千秋評論叢書》書影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書影 〈查扣違禁書刊收據〉 (二)風起雲湧的黨外及政論雜誌 422 《美麗島》 《美麗島》創刊號 423 《疾風》 《

疾風》創刊號 424 【特寫】解嚴前著名的政論雜誌之創刊號 解嚴前各種政論雜誌創刊號 (三)以臺灣為名的學會紛紛成立 426 臺灣哲學學會 中國哲學會 臺灣哲學學會 427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開會剪影 (四)宗教重新洗牌 428 佛教四大叢林 星雲法師 證嚴法師 聖嚴法師 惟覺法師 430 一貫道與天帝教 天帝教李玉階師尊與靜字 一貫道歷史講座海報 一貫道首屆溫哥華經典會 432 臺灣宗教學會 臺灣宗教學會舉辦百年回顧研討會 南瀛佛教會講習證書 中國回教協會青年部臺灣省南部分部成立大會 1960 年代臺北清真寺阿拉伯語教

學 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第六回傳教師總會 基督教在臺佈道大會 434 釋竺摩 〈贈道安法師墨梅〉 二、【四化:本土化、兩岸化、東亞化、國際化】 436 本土化:臺灣文學研究所的設立 第一所臺文系的淡水工商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臺文所第一屆博士班招生海報 國立清華大學臺文所博生班招生海報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專班」的招牌 437 兩岸化:會議、展覽 上海昆劇團來臺演出的海報 兩岸學術交流展覽的海報 428 東亞化:東亞研究中心、亞太研究室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大門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臺大出版的東亞研究叢刊書影 440 國際化 各學門的國際學術

活動海報 三、【急遽輪轉的新議題】 (一)文學從抒情傳統到文化研究新議題 442 臺灣文學雜誌 《笠》 《印刻文學》 《聯合文學》 《臺灣文藝》 《漢學研究》 《中外文學》 444 抒情四書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書影與內頁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書影與內頁 柯慶明與蕭馳《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書影與內頁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書影與內頁 446 文化研究新議題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集》書影及內頁 李元貞《女人詩眼》書影及內頁 單德興《薩依德在台灣》書影及內頁 單德興《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書影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

民︰解嚴以來的小說專論》 448 臺靜農 〈酒浮歌落七言聯〉 450 齊邦媛 《巨流河》書影與內頁 《巨流河》手稿 452 余光中與周夢蝶 余光中上課剪影 詩集《敲打樂》書影 〈鄉愁〉詩碑 〈西子樓〉詩牆 周夢蝶著作之書影 (二)歷史、哲學:領域多元化 454 《大陸雜志》終止號與《新史學》創刊號 《新史學》創刊號〈目次〉及〈發刊詞〉 456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書影與內頁 《方以智晚節考》書影與內頁 457 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書影與內頁 (三)哲學:臺哲會、漢語哲學、心靈哲學 458 漢語哲學與跨文化哲學 何乏筆、林永強的論文 林鎮國

《空性與方法》書影 研討會海報 459 當代的哲學議題 國內哲學系所舉辦國際研討會的海報 (四)從傳統到實驗 460 余承堯 〈漁父山水圖〉 461 陳庭詩 〈瓶花靜物〉 462 朱銘 中研院朱銘的〈太極〉 〈三條魚〉 464 朱德群 〈喜相逢〉 〈抽象油畫〉 465 趙無極 《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四十年的藝術對話》書影 466 江兆申 書陸游〈齋中雜題〉 467 于彭 〈蕉蔭閒坐〉 〈遠望〉 (五)藝術:實驗劇場、實驗書法、雙年展 468 實驗劇場 《我們一同走走看》書影及內頁 果陀劇場劇照 屏風表演班劇照 470 實驗書法 施春茂〈型男

正妹〉 黃智陽〈潮〉 黃嘗銘〈觀自在菩薩顯像〉| 黃一鳴〈日〉 472 臺北雙年展 2010 臺北雙年展網頁 歷屆臺北雙年展網頁 474 白先勇 《遊園驚夢》書影與內頁 青春版《牡丹亭》書影和劇照 476 京劇| 《金鎖記》劇照 國光劇團劇照 《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書影 478 【特寫】戲劇 戲劇傳單 歌仔戲反串的小生扮像 臺北共樂軒舞獅團(1931) 雅音小集 當代傳奇劇場 表演工作坊 紙風車劇團 480 歌仔冊 歌仔冊 482 1990 年代民間文學集 桃園縣出版的民間文學集書影 各縣市出版的民間文學集書影 484 布袋戲(掌中戲

) 不同時期的史豔文 黃俊雄是布袋戲的代名詞 「雲州大儒俠」唱片封面 (六)人類、語言:本土與海洋的匯合──土地與海洋的對話 486 李亦園 〈臺灣人類學發展的回顧:若干個人的觀點〉手稿 488 陳奇祿 《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書影及內頁 489 張光直 《古代中國社會──美術•神話•祭祀》 《中國青銅時代》 《商文明》 490 濁大計劃民族學成果專書 濁大計畫考古挖掘 濁大計畫內文 濁大計劃民族學成果專書 491 中研院語言所成立 《語言學研究所專刊》首號 《語言學科普選刊》 《語言暨語言學》創刊號 《語言時空變異微觀》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

所網頁 492 原住民語言研究著作 A Grammar of Mantauran(Rukai)(萬山魯凱語語法)書影及內頁 《巴宰族傳說歌謠集》書影及內頁 A Discripitive Study of the Tsou Language Formosa(鄒語研究)書影及內頁 494 語言 Mapping Taiwanese 書影及內頁 Linguistic Patterns in Spontaneous Speech 書影及內頁 《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書影及內頁 《一套中文定──量詞處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書影及內頁 《中文斷詞的研究》書影及內頁 《中文電腦基本用字研究》

書影及內頁 498 語言學院士 各屆語言學院士 500 【特寫】臺灣的原住民族群 日人繪製的〈 臺灣土人風俗圖 〉 〈原住民族分佈圖〉 502 通俗文化 戴三奇《日台會話新歌》 《國語白話新歌》 《四民經紀通俗歌》 504 排灣刀與排彎族傳統服飾 排灣族傳統服飾 排灣刀 四、【中華民國的人文科學:曖昧而充滿希望的未來】 506 國際漢學會議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海報 《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實況 508 文化創意產業 電音三太子 國立故宮博物院最熱銷的文創產品──翠玉白

菜 510 學者在電腦前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外貌 以前學子利用圖書館資料的照片 傳統圖書檢索V.S.數位資料庫檢索 利用新科技使圖書館更便民 512 【特寫】資料庫──現代四庫全書 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中國基本古籍庫 臺灣期刊論文索引資訊網 聯合知識庫 數位典藏海報 514 【特寫】臺灣的解讀 荷蘭時期繪製的地圖(1631) 橫躺的臺灣地圖(1726) 早期歐洲繪製的臺灣地區(1696) 日治時期繪製的臺灣地圖(1895) 清康熙臺灣輿圖 當代臺灣地圖 516 【特寫】願 山:五奇峰日出 海:南方澳日出 〈匯流〉 〈鳳凰來儀〉  

地方行政機關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工作績效-以花蓮縣為例

為了解決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作者張金蓮 這樣論述:

原住民族委員會於民國85年設置後,專責統籌規劃原住民事務,成就了我國民族政策史上新的里程碑,對於原住民政策的釐訂及推展,亦更具一致性與前瞻性,並能發揮整體規劃的功能,帶動原住民跨越新世紀全方位的發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縣政府及13鄉鎮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行政人員對工作執行之績效為何,來探討政策之缺失及改進之道,進而提出建議,找出可行的應對之策。 本研究先探討花蓮縣政府及13鄉鎮在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上之工作內容,完成預試問卷,經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審核後,進行前測,並透過信度效度項目分析後完成預試題項建構正式問卷,構面包含「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工作滿意」及「工

作績效」等,研究對象為花蓮縣政府及13鄉鎮辦理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行政人員,透過SPSS套裝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等,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地方行政機關推動民族事務顯示受訪者之行政人員女性佔58.6%,年齡在30至40歲佔34.7%,教育程度大學佔68.8%,薪資收入22,000至39,999元佔56.5%,族別分布阿美族比例佔37.2%,工作年資10年以下佔57.2%,官職等約聘雇佔47%,任職區域平地原住民鄉鎮行政人員46.7%,所任職務非主管站87.4%,婚姻狀況已婚佔58.2%。二、就性別而言,女性工作動機優

於男性,而工作績效則是男性優於女性,在工作能力及工作滿意看法是一致的。三、就不同年齡而言,50歲至60歲在工作能力優於30歲以下,顯見年長者累積豐富經驗,30歲以下業務不熟稔,應加強其對業務的認同外,應對其專業事務應予以培訓,在工作動機、工作滿意、工作績效上看法是一致及肯定的。四、就教育程度而言,對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工作績效等四個構面看法是一致的。五、就薪資收入而言,薪資收入高之行政人員在工作績效之表現優於收入較低之行政人員,顯見薪資收入高者在工作職位上負責較重之責任,對薪資較低者賦予不同工作量,發揮其潛能,在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及工作滿意上看法是一致的。六、就不同族別而言,太魯閣族對工作

環境滿意的程度上高於撒奇萊雅族,顯見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會影響行政人員的工作績效,在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及工作績效上,各族別滿意度是一致且肯定。七、不同服務年資而言,在推動原民文化及民族事務之工作績效等四個構面看法是一致的。八、不同的官職等而言,薦任八職等在爭取預算之工作績效上高於委任4至5職等,顯見官職等高低會影響工作績效,對於七職等以下之行政人員,應加強其職務上及專業能力上之培訓,在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及工作滿意上看法是一致的。九、不同任職區域而言,在推動工作之工作績效四個構面看法是一致的,顯見任職區域之不同,並非影響工作績效之因子。十、所任職務不同而言,主管在工作能力及工作績效上表現優於非主管

職務之行政人員,顯見主管具備專業知識及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等能力,而對非主管職務之行政人員,仍應加強專業知識及專業能力,逐步賦予工作重任,在工作動機及工作滿意上看法是一致且認同的。十一、就婚姻狀況而言,已婚之行政人員在工作能力上高於未婚者,顯見已婚者情緒穩定、工作認真,專注在工作表現上,在工作動機、工作滿意及工作績效上看法是一致及肯定。十二、Pearson相關係數值顯示,工作動機、工作能力、工作滿意、工作績效彼此間則均為正相關。亦即,「工作動機」及「工作能力」會影響「工作滿意」,當「工作滿意」後,「工作績效」就會提高。

馬來西亞史

為了解決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作者陳鴻瑜 這樣論述:

  本書從馬來半島早期文明之起源寫起,接著描述馬來半島上的古國,第十五世紀初出現的馬六甲王朝,葡萄牙勢力入侵,滅了馬六甲王朝;荷蘭勢力擴張控制馬六甲;英國利用馬來土邦遭逢暹羅之威脅以及土邦王位繼承問題而與土邦建立保護關係。英國透過派遣駐紮官和顧問,控制土邦的內政。   英國殖民統治馬來半島,引入西方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對於馬來半島的現代化殊有貢獻。在戰後,英國本想繼續統治馬來半島,但馬來民族主義高漲,迫使英國改變對馬來半島的統治方式,給予馬來人特權地位,另一方面抑制華人的公民權,此導致馬來亞共產黨發動叛亂,半島陷入長期戰亂,最後迫使英國在1957年讓馬來半島獨立。以後在英國的安排下,將英屬婆

羅洲領地納入馬來西亞聯邦。馬來西亞遂有今日的國家規模。本書最後加了一章有關馬來西亞的文化,介紹各族群的風俗習慣、文字與文學、表演藝術和宗教。 作者簡介: 陳鴻瑜   台灣花蓮縣人  1948年10月17日生   現職: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  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   經歷: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2000年8月1日至2006年8月1日退休)  國立暨南國際

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1997年8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1993年3月至1995年7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副召集人(1987年1月至1993年2月)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東亞研究所、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1987年4月至1994年5月)  「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1996年1月1日至1998年7月31日)  「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1998年8月至2000年4月)

  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  「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   本書作者著作:   1.陳鴻瑜,菲律賓的政治發展,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2.陳鴻瑜,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6月初 版,1987年7月二版。  3.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桂冠圖書公司,1982年10月初版,1992年1月再版。(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  4.陳鴻瑜,南海諸島與國際衝突,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5.陳鴻瑜,如何拓展我國與東協國家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89

年11月。  6.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治與外交政策,渤海堂書局,1992年。  7.陳鴻瑜,台灣:邁向亞太整合時代的新角色,台灣書局,1996年11月。  8.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 中心出版,1997年3月。  9.陳鴻瑜編譯,東南亞各國海域法律及條約彙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出版,南投埔里,1997年6月。  10.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國立編譯館出版,台北市,1997年11月。  11陳鴻瑜主編,亞太地區安全條約、協議及聲明彙編,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出版,台北市,1999年1月。  12.陳鴻瑜主編,邁向21世紀海外

華人市民社會之變遷與發展,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1999年8月。  13.陳鴻瑜,台灣的政治民主化,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0年1月。  14.陳鴻瑜主編,中華民國之僑務政策,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2000年4月。  15.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一)、(二),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1年6月。  16.陳鴻瑜,菲律賓史-東西文明交會的島國,三民書局,台北市,2003年。  17.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鼎文書局,台北市,2004年。(獲2007年中山學術著作獎)  18.陳鴻瑜,關於華僑史的幾個問題,中華民國海外華

人研究學會,台北市,2005年1月。  19.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翰蘆出版公司,台北市,2006年1月。  20.陳鴻瑜,印度尼西亞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8年5月。  21. 陳鴻瑜,越南近現代史,鼎文書局,台北市,2009年6月。  22. 陳鴻瑜,新加坡史,臺灣商務印書館,台北市,2011年。

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工作需求之研究

為了解決花蓮縣政府公報的問題,作者黃玠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工作需求之權重及現況。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是「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工作需求項目問卷」、「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工作需求權重及現況問卷」。研究對象為106學年度花蓮縣國民中學專輔教師,共29位。學校背景包含區域、規模、輔導行政組織、輔導行政人力、專輔教師人力。調查結果採用層級分析法探討專輔教師各項工作需求之相對權重、計算百分比以了解專輔教師工作需求之現況、使用Spearman等級相關說明工作需求權重及現況的一致性。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執行個案輔導工作時,專輔教師認為適當的輔導計畫及足夠的輔導經費十分重要;若教師具備輔導知能並與輔導團隊合作,有助於專輔教

師個案系統合作;從事輔導相關工作時,輔導行政人員具備輔導知能最為重要;政府提供個別督導的經費及資源則是專輔教師在輔導專業成長中最重要的需求。二、學校實務現況中,專輔教師認為未能獲得滿足的工作需求項目,包含:足夠的輔導經費、家長與輔導團隊合作、家長具備親職功能、政府提供充分的個別督導經費及資源。三、對專輔教師來說,重要卻不足的工作需求項目有:足夠的輔導經費、政府提供充分的個別督導經費及資源。四、專輔教師對「個案輔導工作」和「個案系統合作」需求項目之權重,十分有共識;對「輔導相關工作」及「輔導專業成長」需求項目之權重,則較為分歧。而任職不同學校區域、規模、輔導行政組織、輔導行政人力、專輔教師人力的

專輔教師,在工作需求現況皆有差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給予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