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瓶 接 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電整合研究所 張合所指導 陳佳伸的 胸腔外科手術肋膜內壓即時顯示與監控裝置研發 (2014),提出胸腔引流瓶 接 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肋膜壓力 壓力感測 即時顯示 胸腔外科手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胸腔引流瓶 接 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胸腔外科手術肋膜內壓即時顯示與監控裝置研發

為了解決胸腔引流瓶 接 法的問題,作者陳佳伸 這樣論述:

肋膜壓監測對胸腔外科治療和診斷肋膜腔疾病是相當有助益的。過去有好幾種肋膜壓監測方法。這些方法可以量測和紀錄肋膜腔壓力變化,並在術前和術中進行壓力的監測,但卻無法進行術後復原情況追蹤,且成本相當昂貴。所以本研究計畫能以便宜且容易取得的元件開發新的裝置,除了具備以往肋膜腔監測的各種功能,在胸腔穿刺引流的過程中能搭配胸腔引流瓶進行肋膜壓感測,並在術後讓病人隨身攜帶進行復原狀況追蹤。本研究計畫分硬體和軟體,硬體部分共有感測器放大電路、控制板、數據儲存裝置、顯示螢幕、電源裝置,軟體部分為C語言寫成的類比數位轉換程式和點陣控制程式。當感測器電路感測到壓力的變化時,產生放大訊號,經過控制板進行數位類比轉換

和點陣控制後,將數值顯示於螢幕對應位置上形成連續波形,讓醫師便於觀察肋膜壓的變化。而儲存的數據能在事後提供1天至1個月的追蹤。完成的測壓裝置進行單獨裝置和胸腔引流瓶結合的測試,當壓力產生變化時,螢幕上能及時的顯示10秒內在±20cmH2O範圍的變化,而數據儲存裝置也能準確無誤的紀錄數據,整體開發成本約為9000元左右,表示開發的裝置符合當初設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