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翁淑娟,黃嫦芳,程紋貞,林麗味,趙淑美,張怡娟,羅靜婷,楊文琪,胡綾真,蔡家梅寫的 內外科護理技術(第九版)【含技術操作示範影片線上觀看QR Code】 和李淑杏,陳迺葒,王淑芳,張淑文,黎小娟,周利娜,陳家盈,謝玉惠,金坤明的 產兒科護理技術(4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胸腔放液穿刺術之護理指導也說明:2. 插胸管處之傷口,會以紗布及布膠加壓固定,插管後,如有滲血情況. 或呼吸困難、胸悶,請通知護理人員。 3. 胸管引流瓶,應確保通暢,下床活動翻身時,應注意管夾的開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文京 和華杏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周成蕙所指導 戴美芬的 肺癌患者肺切除術後使用兩種不同類型胸瓶與引流效果之相關性探討 (2019),提出胸腔引流瓶護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肺癌、肺部切除手術、電子胸瓶、引流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許弘毅所指導 陳春香的 胸腔引流管提早拔除對胸腔鏡手術病人之成本及效果探討-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 (2018),提出因為有 胸管、胸腔鏡、拔除、系統性文獻回顧、統合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胸腔引流瓶護理的解答。

最後網站胸腔引流管留置須知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則補充:護理 部.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委託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電話:07-2911101 ... 一、胸腔引流管留置目的: ... 當深吸氣時,引流瓶內的長玻管水柱液面會上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胸腔引流瓶護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內外科護理技術(第九版)【含技術操作示範影片線上觀看QR Code】

為了解決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作者翁淑娟,黃嫦芳,程紋貞,林麗味,趙淑美,張怡娟,羅靜婷,楊文琪,胡綾真,蔡家梅 這樣論述:

  本書由翁淑娟、黃嫦芳、程紋貞、林麗味、趙淑美、張怡娟、羅靜婷、楊文琪、胡綾真、蔡家梅等10位教師共同設計、編寫,內容涵蓋臨床各專科常用之護理技術,共分為十二章,所有圖片均為實地拍攝或聘請專業美術人才精心繪製,有助於提升讀者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效果,對於初學者或臨床護理人員執行較生疏之技術時,具有明確指引的作用。     本書不僅是一本教科書,也是一本回覆示教教材,可提供學習者自學或複習之參考。護生如能將課堂中所學得的內外科護理知識及技術,正確地應用於臨床護理病人時,必能在操作護理技術時更加得心應手,同時提高臨床工作效率。     培育護理學生具備執行護理技術的能力是護理養成教育中非常重要

的一環,因此,本書編寫教師群親自示範操作內外科護理技術,拍攝剪輯成一部生動的技術操作示範影片,從第八版起提供「線上影片觀看」功能,只要掃描手機QR Code就能隨時隨地觀看,不必再找電腦播放光碟。讀者除了書上的照片與文字之外,能從影片中看到實際操作示範,更容易學習,提高對護理技術操作的信心以及未來從事護理工作的熱忱,也可以做為臨床護理人員在職教育的參考。     第九版更新第一章2020年版CPR、第四章「心臟功能障礙之護理」全章圖文,並新增第十章臨床常見敷料,提供讀者最新穎正確的資訊。

肺癌患者肺切除術後使用兩種不同類型胸瓶與引流效果之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作者戴美芬 這樣論述:

背景與重要性:肺癌手術後常需要藉由胸腔引流系統排出肋膜腔內的積液和氣體,以助肺部再度擴張。目前國內電子胸瓶使用尚未普及,且國內尚無相關研究,缺乏電子胸瓶應用在國人的成效評值,故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肺癌患者肺切除術後使用不同類型胸瓶與引流效果之相關性,研究結果可以供未來醫療人員在肺部手術後照護上參考。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式病歷回顧,採方便取樣,資料來自北部某醫學中心,對象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接受肺切除術肺癌患者,共收案137人,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 2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使用電子胸瓶者胸管留置天數較短(β=-.38, t=-4.47

, p

產兒科護理技術(4版)

為了解決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作者李淑杏,陳迺葒,王淑芳,張淑文,黎小娟,周利娜,陳家盈,謝玉惠,金坤明 這樣論述:

  本書由多位產、兒科臨床經驗豐富之護理教師及資深護理人員編寫而成,將臨床實務常見的產兒科技術彙集成冊,全書的技術步驟標準化,以條列式列點敘述,使初學者易於記憶及操作,並於每一項步驟後加註要點說明,使讀者了解執行此一步驟之原理與注意要項。   全書分產科技術及兒科技術兩篇,共13章67個技術,內文步驟配合精美的圖片及照片輔助學習。為使內容更貼近臨床現況,照片多於國內醫療院所實地拍攝,十分本土化,可讓學生將學理與技術操作融合成一體,進而可熟練地執行技術步驟。   本版修訂重點:新增技術包括:協助絨毛膜取樣術、身體約束之護理運用、幼兒抽搐發作照護、氧氣療法、協助胸腔穿刺放液

術及護理、使用吊帶(三角巾)的方法;其他技術修訂及增加內容和圖照片,如:肱三頭肌反射、肱橈肌反射、正常和異常HSG顯示的子宮及輸卵管、母乳哺餵、軀體內彎反射、顳溫槍的測量、電子血壓計測量、哈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甦術與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等。

胸腔引流管提早拔除對胸腔鏡手術病人之成本及效果探討-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

為了解決胸腔引流瓶護理的問題,作者陳春香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胸腔引流傳統上是在胸腔鏡楔形切除術後,預防胸膜腔術後可能的出血、空氣或淋巴滲漏。放置胸腔引流管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如疼痛和固定,增加傷口感染風險和癒合不良,並增加住院時間。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探討胸腔引流管提早拔除對胸腔鏡手術病人成本及效果之差異。研究方法:本研究乃搜集自西元 2009年01月迄 2019年03月使用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利用關鍵字搜尋四個資料庫共搜尋27,187篇,再依據PRISMA四階段文獻篩選合乎納入標準的有10篇文獻,利用統合分析軟體(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CMA III)進行統合

分析:森林圖(總效果量)、漏斗圖(成敗估計值Fail-safe N)、異質性檢定(固定或隨機效果模式)、Q-value、I-squared,進行提早拔除胸管和常規性拔除胸管兩者成本及效果分析之比較。研究結果:經統合分析結果發現:胸腔引流管提早拔除相對於常規拔除對胸腔鏡手術病人平均醫療費用顯著較低(Z Valve -3.83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