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許國堂、蔡女滿所指導 黃曉凡的 探討廣藿香植物萃取液對於肝癌之生物活性影響 (2020),提出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肝細胞癌、廣藿香、細胞凋亡、細胞週期、蕾莎瓦膜衣錠、協同作用、轉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陳威戎所指導 吳羿德的 以蛋白質體學方法探究抗菌胜肽GW-Q4a對大腸癌細胞株HCT116的抗癌機制並評估其與現行化療藥物組合使用之協同效應 (2016),提出因為有 抗菌胜肽、蛋白質體學、協同作用、大腸癌的重點而找出了 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廣藿香植物萃取液對於肝癌之生物活性影響

為了解決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的問題,作者黃曉凡 這樣論述:

肝癌為台灣及全球癌症致死率的前 3 名,其中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佔肝癌發生率的60~70%。臨床檢測出肝癌多為中晚期並伴隨著肝功能異常、患者對化療藥物反應率低和對標靶藥物容易產生抗藥性。目前科學家仍不斷的開發新藥或治療模式來治療HCC,因而積極開發低毒性且能治療或預防HCC的復發或轉移之藥物為迫切性的需求。於本實驗室先前的研究結果中,透過一系列植物萃取液及以生物活性導向之篩藥平台,篩選出對HCC細胞有明顯抑制效果之植物粗萃物為廣藿香粗萃物 (Pogostemon cablin exrtact, PPa extract)。近期科學性文獻中,已

證實廣藿香具有抗菌、抗發炎及抑制大腸癌及肺癌之生長等作用,但其詳細抑癌機制尚未被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PPa extract對抗HCC的抑癌的作用,研究設計分為五個階段:(1) 篩選有效抑制HCC細胞生長之植物粗萃物並研究其機制;(2) 探討PPa extract對HCC之抗癌作用及鑑定PPa extract之有效成分;(3) 探討有效純化物對HCC之抗癌作用;(4) 探討有效純化物合併Sorafenib對HCC之抗癌作用;(5) 研究有效純化物對HCC細胞轉移之影響及其機制。總結上述,透過此實驗設計驗證PPa extract能夠透過誘發大量活性氧化物 (Reactive oxyg

en species, ROS)促使DNA損傷,進而使細胞週期停滯於G0/G1 phase和啟動外在 (FAS/FASL)及內在 (Bax/Bcl-2)細胞凋亡路徑來抑制HCC細胞生長。此外,PPa extract與Sorafenib具有協同作用,可通過AKT/mTOR途徑有效抑制HCC細胞增殖並減少HCC細胞的再生。在動物模型中,PPa extract也可抑制VEGF/VEGFR之蛋白表達並誘導細胞凋亡來抑制HCC腫瘤生長並延長動物壽命,而且PPa extract在體內幾乎沒有觀察到明顯的生理及病理毒性。最終,期望能將PPa extract或其純化物繼續朝向化學預防之防癌保健商品或是臨床用於

治療HCC的新一代抗癌藥物,或者作為化療佐劑與臨床藥物搭配使用。

以蛋白質體學方法探究抗菌胜肽GW-Q4a對大腸癌細胞株HCT116的抗癌機制並評估其與現行化療藥物組合使用之協同效應

為了解決肝癌新一代標靶藥物的問題,作者吳羿德 這樣論述:

惡性腫瘤蟬連台灣首要死因達34年,其中大腸癌是十大癌症中的前三名,且發生率年年增加。目前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為手術切除、放射線療法、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然而這些療法仍難以根絕惡性腫瘤的生長,且易產生副作用及抗藥性,或藥物價格不斐導致有使用上的限制。抗菌胜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又稱宿主防禦胜肽 (host-defense peptides, HDPs) 的多項優勢與特質被認為具有潛力成為新一代的抗癌藥物。AMPs為先天性免疫的一環,根據研究顯示,除了對細菌、病毒、真菌等具有廣泛的毒殺能力之外,其對癌細胞的選擇性毒殺能力亦不容小覷。本實驗室近年以天然及人

工設計合成之AMPs探討其抗癌效力與機制,目前針對肝癌、肺腺癌、前列腺癌、胃癌及大腸癌皆已累積了不少成果。本研究承接前人使用GW-Q4a對大腸癌細胞株HCT116的初步成果,以蛋白質體學方法進一步探討GW-Q4a的抗癌機制,再將化療藥物 (如5-FU、Leucovorin及Oxaliplatin等) 和GW-Q4a組合使用測試癌細胞存活率並以軟體分析藥物的組合效果。GW-Q4a的抗癌機制可能與微管去穩蛋白 (stathmin, 又稱oncoprotein 18)、熱休克蛋白60 (60 kDa heat shock protein, Hsp60) 、鈣運蛋白 (Calpain small su

bunit 1, Capn4) 、轉譯控制腫瘤蛋白 (translationally-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冠蛋白 (protein canopy homolog 2, CNPY2) 等及瓦氏效應 (Warburg Efffect) 相關酵素 (如L-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transaldolase及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等) 有關,綜合以上發現可知GW-Q4a可能藉由調控多項路徑來抑制HCT116的生長。而在組合試劑結果中,GW-Q4a和5-FU、

Oxaliplatin的組合指數 (combination index) 皆小於1,且藥物劑量降低指數 (dose-reduction index) 皆大於1,顯示GW-Q4a與化療藥物組合使用具有協同作用並降低藥物劑量的成效,本研究證實GW-Q4a在未來抗癌應用上具有相當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