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載杰寫的 吃一口薑黃,打開身體自癒力(破萬更新版): 天然的最佳抗生素,1天吃3次,韓國名醫已連吃8年,效果有如不必動的有氧 和鋤見的 漫畫科普冷知識王(1~4)套書(共四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肝臟損傷指標GOT與GPT的判讀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說明:GOT與GPT高於正常值且GPT的數值大於GOT,或只有GPT異常(GPT<200 U/L):常見於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其他罕見肝病(如:自體免疫性肝炎、威爾森氏症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碁峰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系 孫寶年、廖若川所指導 陳建菘的 墨囊汁粉中重金屬之脫附 (2020),提出肝指數多少算高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墨囊汁、黑色素、鎘、乙烯二胺四醋酸、鹽酸、蛋白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劉俊人所指導 李偉誠的 地區醫院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 (2019),提出因為有 D型肝炎、盛行率、共同感染、B型肝炎、臨床影響的重點而找出了 肝指數多少算高的解答。

最後網站衛生福利部【台灣e院】-肝膽腸胃科 常見問題則補充:2.您的肝指數GPT:48,介於正常的1至2倍,不是很嚴重,須追蹤嚴重的肝壞死,GOT,GPT可達好幾千,伴隨黃疸,厭食症狀,慢性B型肝炎患者,GPT若長期大於2倍以上,可考慮抗病毒療法,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肝指數多少算高,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吃一口薑黃,打開身體自癒力(破萬更新版): 天然的最佳抗生素,1天吃3次,韓國名醫已連吃8年,效果有如不必動的有氧

為了解決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作者徐載杰 這樣論述:

  「降三高、降血糖、加速新陳代謝,消脹氣、使皮膚恢復光澤彈性……   我吃薑黃已經八年了,藥辦不到的事,薑黃卻辦到了。」——本書作者韓國醫學博士徐載杰   什麼是薑黃?其實就是咖哩的調味原料,   過去20年來,已有七千多篇論文記載,   薑黃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的效果,是最佳的天然抗生素。          本書作者徐載杰在美國念書時,經常感到脹氣、消化不良,   沒想到連續吃一週薑黃素(薑黃的成分),這些不適症狀通通消失。   他開始深入研究發現,薑黃素就是植物裡的天然抗生素,   人體吸收後能防止細胞受損,清除自由基,降三高、降血糖、加速新陳代謝,   使皮膚恢復光澤彈性……好處

不勝枚舉,   只要連續吃4週,體內廢物都可清光光。   ◎攝取薑黃素,增代謝、除發炎,有如懶人做有氧:   .好細胞30天替換一次壞細胞:所以代謝很重要,代謝失調,是所有疾病的根源。   .健康食物很多,但為何優先選薑黃:因為只要攝取薑黃素,就算沒時間運動,也能達到有如做完有氧運動之效。   ◎連續4週吃薑黃,體內廢物清光光:   .嫌麻煩的人,可直接吃:1天吃3次,1次3公克,直接吃或泡成茶都有效。   .跟油脂一起食用,吸收力更好,煮飯、煎魚或是煮肉時都可以添加。   .靠皮膚吸收,效果也百分百:用薑黃水按摩臉部、製作薑黃面膜或用薑黃油按摩身體,除紋、除斑、除痘。   ◎當你有這些

問題,先別吃藥,試試薑黃吧!   .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多喝薑黃醋   .糖尿病患者,一週兩次薑黃飯   .加入香蕉的薑黃果昔,促進脂肪分解   .薑黃牛奶,預防心血管疾病   .沙拉用薑黃淋醬,腸道更健康   .肝不好、脂肪肝,喝薑黃切片茶   .用薑黃洗半身浴,緩解生理痛   .早餐喝薑黃濃湯,補充成長所需能量   ◎不過,這些人要注意:   .孕婦嚴禁:薑黃會造成宮縮,胎盤形成前的懷孕初期,禁止食用薑黃。   .患有膽石者:如果膽石嚴重,須注意用量。薑黃會促進膽汁分泌,刺激膽道,會引起疼痛。   .腎臟不好:腎臟病人如果吃太多薑黃,身體會水腫。   徐醫生獨家提供從基本款到挑戰款的

四週飲用方案,   14道薑黃食譜,好吃到讓全家大小都說還要還要的。 名人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楊惠婷   抗癌部落客/星希亞  

肝指數多少算高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I saw a lot of friends in the same industry share this song recently... Thx for loving it! 很多外行人或許會覺得影視業很好玩,可以看到很多明星,工作輕鬆,可以賺很多錢... 但事實跟你們看到的並不一樣。你看到那一瞬間的娛樂效果,一個半小時的戲,5分鐘的MV,20秒的廣告,背後耗盡了多少人力物力,時間,心血,甚至犧牲了多少個家庭。。。謝謝大家喜歡這首歌,也謝謝金馬獎讓我有機會創作這一首歌。哥唱的不是歌,是人生。。。

-

聽人家說拍電影 可以賺幾個億
又聽人家說當導演 想醮你就醮你
到處去環遊世界 偶爾淺規大明星
到Hollywood去晃晃找卡麥隆喝威士忌

栽進了這個圈子 赫然發現 才華只是消耗品
幾個億蟲蟲都圓寂 還要補血養精
大明星都已經睡了 林北卻還在忙著改劇情
Set場景 哪個臨演又TM缺席

日頭曬到落皮 突然又暴雨大風吹
在森林餵飽蚊子 街上被警察野狗追
拜佛拜仙 又拜鬼 進度不要 再Delay
三更半夜我不敢累 胃抽筋了也不敢睡
肝指數越高 代表越有地位

小鮮肉變成男子漢 自己的夢自己去開創
說幹我就幹 硬起來就衝撞
誰管他前方是路還是墻
小鮮肉變成男子漢 跨河渡江乘風又破浪
流血或流汗 只要不留遺憾
因為你在身旁 哪怕有多艱難

徘徊在黑白兩道 到處拜託人幫忙
原來偉大的理想 需要太多的交換
欠下了巨款 大洞都填不滿
還有人破產賣房 妻離兼子散

劇中的英雄太難當 戲外的人更悲壯
為何道具組給的槍 無法砰掉一切不堪
造型師幫我換個裝 燈光師把綠Key照亮
動畫組麻煩 幫我穿越 回到最初那個地方

為何每個老闆 每次都說沒預算
要扣錢時間又超趕 唬爛下次有好康
想過換個戰場 那裡有滿滿兒的票房兒
但Sorry這個不能拍兒 那個不能談兒
腳本兒都被他改爛兒 還不能過關兒

小鮮肉變成男子漢 自己的夢自己去開創
說幹我就幹 硬起來就衝撞
誰管他前方是路還是墻
小鮮肉變成男子漢 跨河渡江乘風又破浪
流血或流汗 只要不留遺憾
因為你在身旁 哪怕有多艱難

年華如水流 時光太匆忙 手抓著輕狂 堆疊著浪漫
只為了呈現一瞬間的燦爛 喔

這是座造夢的工廠 卻又噩夢不斷
這是我們的理想 就要一起勇敢去闖
造翅膀 造飛船 創造最華麗的殿堂
小鮮肉 男子漢 一起走上星光大道的紅毯

流血或流汗 只要不留遺憾
因為你在身旁 永遠的好夥伴

-

【小鮮肉變男子漢 Film Like A Man】Youtube高清版 : https://bit.ly/3hbJxpT

The making of【小鮮肉變男子漢 Film Like A Man】幕後花絮 Youtube高清版 :https://bit.ly/38iT1vb

數位音樂下載 Online Music Download【小鮮肉變男子漢 Film Like A Man】:https://lnk.to/FilmLikeMan

-

Unboxing【亞洲通才專輯開箱】Youtube高清版:https://bit.ly/39Hq6n2

欲網購黃明志最新實體專輯《亞洲通才》及歷年專輯和周邊商品請到。Purchase Namewee Latest 《Asian Polymath》 , Others Music Albums & Merchandises Please log in to https://namewee4896.com/

-

Namewee 黃明志 Official Facebook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amewee/

Namewee YouTube Channel Link:
http://www.youtube.com/user/namewee

#Namewee #黃明志 #小鮮肉變男子漢 #FilmLikeAMan #金馬57

墨囊汁粉中重金屬之脫附

為了解決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作者陳建菘 這樣論述:

壹、前言 1貳、文獻回顧 3一、頭足類 31. 生物分類與生理 32. 食用價值 3二、重金屬之污染及衛生規範 41. 海洋重金屬污染 42. 重金屬之毒性 43. 衛生規範 6三、墨囊汁 71. 墨囊分泌物 72. 取墨囊汁方法 73. 化學組成 83.1. 一般成分 83.2. 墨囊黑色素之生合成 84. 墨囊汁粉之應用 9四、墨囊黑色素與重金屬之作用 101. 吸附金屬離子之形式 102. 脫附作用 122.1. 鹽酸 122.2. 低分子量有機酸 132.3

. 螯合劑 132.4. 乙醇 13五、重金屬之檢測方法 151. 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譜法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152.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法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 16參、實驗架構 18肆、材料與方法 18一、材料 191. 墨囊汁粉 192. 化學藥品 19二、方法 201. 一般成分分析 202. 水溶解度指數 (water solubility index) 2

23. 黑色素定量 224. 重金屬之脫附處理 234.1. 鹽酸 234.2. 檸檬酸、蘋果酸 234.3. EDTA CaNa2、EDTA Na2 234.4. 乙醇 245. 重金屬測定 255.1. 內部標準溶液 255.2. 標準溶液 255.3. 微波輔助酸消化法 (Microwave assisted acid digestion) 255.4. 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譜法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265.5.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法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265.6. 重金屬含量之計算 275.7. 品質管制 286. 重金屬之脫附效率 287. 產率 298. 墨囊汁粉脫附處理後產品之風味 299. 統計分析 29伍、結果與討論 30一、墨囊汁粉之一般成分 30二、水溶解度指數 33三、黑色素 34四、重金屬測定 361. 標準曲線 362. 定量極限 383. 墨囊汁粉重金屬含量 394. 脫附劑重金屬含量 40五、脫附效果 411. 鹽酸

402. 檸檬酸、蘋果酸 453. EDTA CaNa2、EDTA Na2 484. 乙醇 545. 脫附效果與產率之比較 57六、脫附處理後墨囊汁粉之風味 62陸、結論 63柒、參考文獻 64

漫畫科普冷知識王(1~4)套書(共四冊)

為了解決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作者鋤見 這樣論述:

  網路書店年度百大暢銷書系列大集合,   長知識、在家解悶超值選擇!   網紅大推、精彩滿點,一次珍藏、四倍趣味!   【怪奇事物所所長】、【10秒鐘教室】、   【最近紅什麼】、【三個麻瓜】依序推薦   比知識有趣的冷知識原來這麼好玩,   用漫畫插圖一次解謎!   從古至今,從人類、萬物到外太空,   世界之大,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現在就給你滿滿的趣味冷知識!   ◆儲備知識補充包 ◆活化大腦助燃劑 ◆擺脫冷場句點王   第1冊:《漫畫科普冷知識王:世界其實很有事,生活才會那麼有意思!》   【FB粉絲頁超過35萬人追蹤「怪奇事物所所長」歡樂推薦】

  知識是為了使用而存在,   但知識就一定是無聊的嗎?   人類、文化、生物、科技、地理和宇宙中…   總是有許多有意思的事。   你知道嗎?   ◎人是會發光的生物,所以請記住你會發光、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達96%,但也有50%與香蕉相同、我們不能把屁憋回去,相信我,那可能會憋出問題、我們永遠想不起夢境的開頭,每個夢好像都是從故事中間開始的、人的眼淚是一種特殊的藥,又能殺菌又能…   ◎母貓往往喜歡用右爪,公貓通常是左撇子、長頸鹿寶寶會上“幼兒園”,負責管理幼兒園的園長還每天都輪班、海獺會和同伴手牽著手一起睡覺,說穿了是為了避免失散、無尾熊為什麼總是愛抱樹,每次到動物園看到都這樣

、松鼠因為記性不好,所以每年種下幾百棵樹、海豚不僅有自己的語言也有自己的名字…   ◎覺得糖水不夠甜,加一點鹽就會更甜、雞蛋要倒立著放更能保鮮、原來鈔票也有直式的、打火機比火柴更早被發明出來、一張普通的紙最多只能對折8次、麵包可以吃,竟然還可以當橡皮擦來用…   ◎鍵盤上打亂順序的英文字母可以讓你打字速度更快、點擊滑鼠1000萬次可以消耗1卡路里的熱量、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的盒子、賽車竟然沒有配備安全氣囊…   ◎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古印度人發明的、古埃及裡的聖甲蟲原來是這種蟲、曾在地球生活過的人類高達1155億人、古時候的壓歲錢不是錢、古代女子十四歲以後還不嫁人是要罰錢的…   ◎南北極地

區幾乎不會發生地震、復活節島石像大都穿著褲子、為什麼颱風眼區域反而風力最小、其實非洲並不是一年四季都熱,冬天也會很冷…   ◎恆星大都是成雙成對的、所有物質都能變成黑洞,包括人體、流星不一定是隕石,也有可能是糞便…   第2冊:《漫畫科普冷知識王2:世界其實很有趣,生活應該多一點療癒!》   【FB粉絲頁超過20萬人追蹤超人氣科普插畫家 | 【10秒鐘教室】 開心推薦】   日子太無聊,   但世界其實很有趣,   名人軼事、生活科學、神秘事件、自然奇觀…   真相背後鮮為人知的冷知識才是經典。   你知道嗎?   ◎牛頓有看到掉下來的蘋果,但沒被砸到頭、貝多芬也愛喝咖啡,但有一個原

則、愛迪生是自學團的,所以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達爾文其實是個吃貨、林肯不只是總統還是摔角冠軍、服部半藏是日本史上最強的忍者家族、武田信玄則是日本第一個精通《孫子兵法》的名將、孔子力氣超大又精通武藝、屈原原來愛化妝、曹操根本不姓曹、張飛可是個美男子、李白又吃霸王餐、白居易為什麼一年只洗一次頭、乾隆皇帝根本是個寫詩狂人……   ◎在恐龍出現之前,奇蝦早稱霸了地球、蛇頸龍長長的脖子不如你想像中的靈活、最早的烏龜根本沒有強大的硬派龜殼、六角恐龍不但可以再生四肢,還能再生大腦和心臟、有位叫海參的但卻不會游泳、變色龍變色的目的才不是只為了偽裝、蝴蝶的鼻子其實長在觸角上、食蟻獸很長舌、北極熊的皮膚是黑色的

、馬常站著睡覺的……   ◎人類最早發明的水上交通工具原來是獨木舟、為什麼大輪船的螺旋槳反而那麼小、世界上第一輛地鐵的車廂是露天的啦、剎車和油門為什麼要一高一低、熱氣球的第一批乘客竟然是幾隻小動物、史上第一架飛機原來只飛了12秒、為什麼噴射機飛過天空會留下一道白煙、你知道買一件太空衣要多少錢嗎……   ◎辣味不是味覺而是痛覺、火苗向上卻是因為受重力影響、石英鐘停下來時,秒針總是停在9、失眠的時候千萬不要再數綿羊、夢遊的人也算是在做夢嗎、起雞皮疙瘩不是只有一種原因、鑽石可不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質、樹葉為什麼會變顏色、地球平均每天變重60噸、宇宙也有味道……   ◎聖誕老人原本是穿綠衣服、古希臘

的雕塑為什麼都要裸體、拍馬屁是怎麼來的、說大話為什麼叫吹牛、為什麼有錢的女婿叫金龜婿、在古代粽子是夏至的標配啦……   ◎巨石陣很可能是音箱、尼斯湖水怪到底有沒有真相、金字塔的顏色原本是白的、巨人畫了納斯卡線、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文明有個神秘的能源系統、馬雅文明擁有超強的天文知識、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原本是彩色的、民間流傳的海妖的確有原型、地球上有一個不會說話的神秘民族、如何在夢裡控制夢的走向……   ◎地球可能曾有過一個名叫忒伊亞的姐妹行星、森林中的樹會互相幫助、雲是有重量的,而且還不輕、地球的自轉速度正逐漸變慢、月球的外形更像一顆雞蛋、水星是一個大金屬球、如果沒有木星,可能就沒有地球和人類、

天王星和海王星上或許有數百萬克拉鑽石,你心動了嗎……   第3冊:《漫畫科普冷知識王3:世界其實很精采,生活就要這麼嗨!》   【YouTube頻道近45萬人訂閱網紅團隊「最近紅什麼」 有梗推薦】   生活太平淡,   但世界其實很精采,   萬物奧妙、世界秘辛、科普趣談、奇聞妙事…   意想不到的冷知識才是話題。   你知道嗎?   ◎有些植物受傷時會尖叫、柑橘家族的關係真的有夠亂、   小貓的叫聲其實是為了吸引人注意,貓族之間的溝通卻是用別招、   沒想到免子會吃自己的便便、浣熊還會在吃東西前先用水清洗食物、   不是所有的螃蟹都橫著走路、土撥鼠看似呆萌,其實很危險、   最接近狼

的狗根本不是哈士奇、貓頭鷹為什麼不能轉動眼睛、   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企鵝的雙腳為什麼不會被凍傷……   ◎人類愛吃垃圾食品是本能、站著其實比走路更累、   裝三秒膠的容器為什麼不會被黏住、泡麵為什麼要泡三分鐘、   為什麼蚊香都是漩渦狀、可樂不僅僅能喝,還有其他妙用、   啤酒瓶蓋上一共有多少個鋸齒、黑猩猩的短暫記憶力可能比你好、   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動物居然是一隻狗、看恐怖電影可以減肥、   北極那麼冷卻還是要用冰箱……   ◎沒電的乾電池竟然可以手動充電、物質其實不只有固態、液態與氣態、   顏色其實會讓人覺得有重量的、心情不好時應該要吃甜的、   地球的核心溫度簡直可媲美太陽表面

溫度、地球的大氣層到底有多厚、   有一艘名叫斥候星的“外星飛船……   第4冊:《漫畫科普冷知識王4:世界其實很有哏,生活可以多點彈性!》   【頻道近4千萬點閱YouTuber「三個麻瓜」 肯定推薦】   日子過得太平凡,   但這世界每天都有奇妙的事在上演,   古今奇談、動物趣聞、生活妙事、宇宙奧秘…   新奇有趣的冷知識才是重點。   你知道嗎?   ◎毒蛇咬到自己的舌頭到底會不會中毒、對牛彈琴真的有用、   螢火蟲可是從小到大都會發光的、羊駝吐口水是表達不滿、   山羊都是攀岩高手、海裡也有醫生、有一種長得像豬的章魚、   貓為人類發明了一套專用的貓語、水獺寶寶游泳全靠媽媽

教、   有的鳥愛裝鬼臉、原來的企鵝竟然不是現在看到的南極企鵝、   蛛絲馬跡的馬非一般馬、在牛的屁股上畫眼睛可以保護牠、   動物共同的祖先可能是一種蠕蟲、天竺鼠高興的時候會暴走、   狗才是最早被訓練去抓老鼠的動物、烏賊的墨汁可以用來寫字、   魚也會口渴、蜜蜂消失對人類的影響是很大的……   ◎常吃橘子會改變膚色、在石器時代人就開始養寵物、   自言自語對身體也有好處、打哈欠根本不會傳染、   可愛會讓人喜愛,其實也會引起破壞慾、哭不宜超過15分鐘、   痘痘不是突然長出來的、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習慣使用右手、   雙胞胎之間有存在心靈感應的案例但卻沒有科學結論、   學新東西會讓大腦越聰

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尾巴……   ◎招財貓會舉右手,也會舉左手、羽毛球上的羽毛是16根、   有的咖啡是來自動物的糞便、元宵和湯圓其實大不同、   不倒翁為什麼推不倒、在什麼樣的溫度下睡眠最舒服、   天氣愈冷,手機耗電越快、水其實是藍色的、   吃蛋糕吹蠟燭是因為月亮女神……   ◎地球上所有人一起大喊會怎樣、太陽可能曾有孿生兄弟、   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擁有液態鑽石海洋、地球上的水究竟從何而來、   地球曾送給外星人一張唱片、地球正在讓月球漸漸地生鏽、   假設能從地球走路到月球,那需要多久…

地區醫院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

為了解決肝指數多少算高的問題,作者李偉誠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D型肝炎是一種缺陷病毒,無法獨立存在於人體,必須藉由B型肝炎病毒的幫助才能進行複製、傳播、感染其他肝細胞。之前全世界的盛行率約佔B型肝炎感染人口之2-5%,雖然不多,但D型肝炎卻是目前所知肝炎中,預後最差者之一。根據統計,合併B型及D型肝炎患者10年內有70-80%會變成肝硬化,若進展到肝硬化,每年有2.6-3.6%會進展到肝失代償,2.6-2.8%會進展到肝惡性腫瘤。由於過去缺乏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試劑,這個議題在台灣已經接近20年乏人研究,特別是在地區醫院層級,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狀況未曾被研究過。現在D型肝炎的臨床檢測試劑發展出來後,我們想藉由分析本院醫院B型肝炎帶原者中D型肝

炎共同感染的盛行率及其臨床影響,提供其他醫療人員一個地區醫院D型肝炎的狀況,並提醒未來可能需要特別檢測追蹤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患族群。研究方法B型肝炎患者會定期回診,追蹤時我們進行抽血檢查AST、ALT、AFP等肝功能指數,在抽血時加驗Anti-HDV IgG,若患者Anti-HDV IgG 陽性,則收案進行研究,預計檢驗400個B型肝炎個案,收5個Anti-HDV陽性個案並檢驗其血中的HDV RNA。收集完後統計B型肝炎患者中,有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比例有多少,並記錄比較D型肝炎病毒感染陽性與陰性兩個族群的年紀、性別、生化學檢查、腹部超音波發現以及是否有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等。文獻上提到有B

型肝炎患者若合併D型肝炎共同感染的患者有較高風險性進展到肝硬化,肝炎情形也更嚴重。我們將記錄本院的B肝與D型共同感染的患者是否也有類似情形。還有一些B型肝炎患者已經在服用抗病毒藥物,AST、ALT卻仍然居高不下,是否也有可能是D型肝炎共同感染所造成的?同時,台大醫院也正在進行類似D型肝炎的研究,我們將比較永和耕莘醫院的資料與台大醫院的資料做對比,理論上臺大醫院是醫學中心而永和耕莘醫院是地區醫院,其病患組成應有所不同,我們將有機會分析兩院區D型肝炎共同感染病患臨床特徵之異同。分析方式1. 以ANCOVA分析並以邏輯回歸的方式校正年紀、性別的差異來比較B型肝炎D型肝炎共同感染和單純B肝感染兩個族

群間臨床表現的差別。2. 以ANCOVA分析並以邏輯回歸的方式校正年紀、性別的差異來比較B型肝炎D型肝炎共同感染者在台大醫院和永和耕莘臨床表現的差別。結果在永和耕莘醫院我們共檢驗346人,驗出D型肝炎抗體陽性患者共4人,共同感染率為1.15%。此4人血清中都沒有檢驗到HDV RNA,肝硬化、肝癌、脾腫大、腹水發生率以及e抗原陽性的比率均為0%。C肝的共同感染率為25%。沒有人在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本院B型肝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藥族群中ALT仍然異常者都沒有D型肝炎病毒感染。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和D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兩個族群間相比臨床表現及生化資料均無顯著統計差別。而台大醫院部份總共檢驗了436

1人,檢驗出D型肝炎病毒抗體共89人,共同感染率2.04%。其中18位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病患有填寫知情同意書而接受進一步檢驗,血清驗出HDV RNA陽性者2人。肝硬化比率為22%、肝癌及腹水比率為5.6%、脾腫大比率為27.8%、e抗原陽性比率為11.1%。C型肝肝的共同感染率為0%。使用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比率為55.6%。而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的族群在永和耕莘醫院與台大醫院相比,臨床表現及生化資料亦無顯著統計差別。討論1. 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盛行率D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全球各地區的盛行率差異很大,台灣地區根據台北榮總吳肇卿教授所做的研究,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在1985-1997年間快速的減少

,從23%下降到4%。吳教授把這樣的結果歸因於政府這些年來不斷推動B肝防治計畫與性病防治政令宣導、禁娼、禁毒,以致D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傳染路徑被阻斷有關。但在2000年後D型肝炎相關文獻較少,只有2015年台北榮總吳肇卿教授與2018年林口長庚葉昭廷教授有發表盛行率。兩篇研究的盛行率均為4.4%。相較於兩篇文章,本研究是目前最新統計的資料,收案時間為2019年,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在永和耕莘醫院為1.15%,在台大醫院為2.04%。此盛行率的下降再次反應出我國公衛防治的成功,有效阻絕D型肝炎病毒的傳播。而永和耕莘醫院的盛行率僅台大一半,可能因為永和耕莘醫院僅是地區醫院,嚴重個案可能已經轉診,導

致病患的嚴重性與複雜性都較醫學中心為低,D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率也較低。2. 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與陰性患者在臨床表現上比較之前多數研究都指出,D型肝炎是已知病毒性肝炎中最嚴重的一種,但並非每個研究都如此,過去20年來就有兩篇台灣的研究認為D型肝炎病患相比於單純B肝病患之臨床特徵並無差異 (2004年廖運範教授、2000年吳肇卿教授)。本研究中,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組相比於陰性組,在臨床特徵、血清及生化學數據上兩組均無顯著差異。部分的原因跟之前兩篇台灣研究相對照,會令人聯想是否台灣的D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與國外不同,所以臨床症狀比較輕微,可惜在本研究中,無法檢驗D型肝炎病毒基因型而加以證實。還有一個

可能就是跟血清病毒陽性率有關,2019 Dr. Adriana的研究指出病情的進展與病毒血清陽性率呈正相關。本研究因4名D型肝炎患者血中均無驗出D型肝炎病毒,可能對病患肝臟發炎的影響亦有限,所以兩組之間無統計差異。3. 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在之前的研究中,D型肝炎患者80%以上會變成慢性帶原者,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理論上應該在70-80%之間,但在不同研究中差異很大。在本研究中血清D型肝炎病毒陽性率僅9.1% (2/22),這部分我們做出一個大膽的假設:D型肝炎病毒在經過早年性病防治、宣導、篩檢的政策執行下,已經很難有新的感染者了。當年 (1980年)之前得到的D型肝炎可以分成兩群:80%

帶原者 (血清有D型肝炎病毒)快速進展到肝硬化、肝癌而死亡;其他20%復原者 (血清無D型肝炎病毒)因沒有症狀而可以存活很久。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之前研究中D型肝炎盛行率從1985-1997年23%下降到4%後(80%帶原者快速死亡),在接下來20年間盛行率都維持不變,因為剩下者大多是無D型肝炎病毒者,臨床症狀本就不明顯,存活時間也不受影響。4. D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組在永和耕莘醫院與台大醫院的比較兩者在臨床特徵、血清及生化學數據亦無統計學上的差異。此原因可能是樣本數過低 (永耕4人;台大18人),以及這些病患的血清病毒陽性率過低導致臨床症狀本就不明顯,導致統計上難有差異。5. D型肝炎患者接觸史

過去的研究指出D型肝炎病毒傳播可藉由血液、性行為接觸,故在毒癮患者、嫖妓行為、HIV族群特別高。但本研究中D型肝炎患者幾乎沒有接觸史 (22人只有1人之前為毒癮患者),跟之前研究相比有落差。可能因為接觸史的了解是由門診時醫師或研究助理口頭詢問,這部分牽涉到隱私,回答的真實度可能有疑問。結論在近年政府全面B型肝炎疫苗施打計畫及政令宣導下,D型肝炎人數已逐漸下降,但並未滅絕。在永和耕莘醫院這個地區醫院的研究上看來,D型肝炎病毒感染盛行率比醫學中心低,其臨床影響也不大,但畢竟因樣本數比較少,難以代表全國其他社區的狀況,未來應擴大D型肝炎的篩檢範圍及對象,以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