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臺北市立大學 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侯建文所指導 戴岑樺的 活動量對腎臟病患之身體組成、代謝相關指標與腸道微生物菌相之影響 (2020),提出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腎臟病、腸道菌相、發炎、老年人身體活動。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碩博士班 吳慧君所指導 林映汝的 不同運動環境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自覺健康狀況 及功能性體適能之探討 (2010),提出因為有 腰臀比、身體質量指數、老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活動量對腎臟病患之身體組成、代謝相關指標與腸道微生物菌相之影響

為了解決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的問題,作者戴岑樺 這樣論述:

背景:腎臟病(CKD)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其死亡率是健康人的15-30倍,其對於醫療保健成本、生產力和增長產生重大影響。是台灣常見且嚴重之慢性疾病,也是第2型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106年約花費566億於慢性腎臟病健保給付費用。慢性腎臟病患者因尿毒症毒素導致腸道菌相異常及全身慢性發炎,進而降低患者活動量,導致虛弱,造成病情惡性循環。目的:本研究欲探討活動量對腎臟病患之身體組成、代謝相關指標與腸道微生物菌相之影響。方法:募集74名血液透析患者依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分為低身體活動與高身體活動兩組,比較兩組之間身體組成、代謝相關指標與腸道微生物菌相。結果及結論:。在血液透析年資上,

發現高活動量組的患者血液透析的時間比較長(P=0.007)。在藥物使用上,發現高活動量組的患者服用更多β-blocker這類藥物(P=0.02)。而在飲食攝取模式上,在兩組之間蔬菜、水果或肉類的攝取份量上沒有顯著差異,另外在體位數據上,體重、BMI、瘦肉組織指數(LTI)、脂肪組織指數(FTI)、體脂百分比(BF%)或是過度水合方面都沒有觀察到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在臨床生化數值上,發現高活動量組的發炎指數TNF-α (P = 0.018) 水平顯著更低。在腸道菌相分析上,α-多樣性分析顯示高低活動量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Observed、Chao1、Shannon,均P

不同運動環境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自覺健康狀況 及功能性體適能之探討

為了解決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pase的問題,作者林映汝 這樣論述:

  經建會推估於2025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將占總人口的20%,成為超高齡社會。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越顯重要。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在不同運動環境下,老年人分別表現在身體活動量、自覺健康狀況及功能性體適能之差異情形。方法: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為居住於台北市士林區94名65歲以上老年人(女性52人,男性42人),平均年齡73.61±5.43歲,研究分為問卷訪談和功能性體適能檢測。結果:不同運動環境之老年人,其身體活動量室內運動者平均為95.28分,戶外運動者平均為100.57分,並無顯著差異;90%以上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自覺健康狀況良好,且不同運動環境間無顯著差異存在;在身體組成、腰臀比、上下肢

柔軟度及下肢肌力方面,不同運動環境間無顯著差異存在;但在30秒手臂屈舉測驗(室內vs. 戶外:25.9±8.33 vs. 21.5±5.83次)、2.44公尺椅子坐起繞物測驗(6.1±2.03 vs. 7.7±2.96 sec)及2分鐘踏步測驗(130.2±32.09 vs. 108.4±29.53次)三項,室內運動者均顯著優於戶外運動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