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丹妮兒‧費絲緹寫的 1000個最強精油配方:執業40年的法國藥師幫你遠離抗生素,具醫療規格、無可取代的精油建議! 和三瀨勝利的 為什麼吃藥不一定有效?:解開抗生素與抗藥性細菌之謎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樹林 和原水所出版 。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護理系 張玠所指導 陳怡婷的 無乳糖飲食對兒童急性腸胃炎腹瀉之影響 (2020),提出細菌性腸胃炎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乳糖飲食、兒童、急性腸胃炎、腹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生物科學系研究所 陳錦翠 、柯良胤所指導 黃惠文的 利用超高效液相層析質譜儀快速偵測及分型諾羅病毒外殼蛋白 (2016),提出因為有 基質輔助雷射脫附游離、類病毒顆粒、諾羅病毒、超高效液相層析儀、質譜儀的重點而找出了 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細菌性腸胃炎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00個最強精油配方:執業40年的法國藥師幫你遠離抗生素,具醫療規格、無可取代的精油建議!

為了解決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作者丹妮兒‧費絲緹 這樣論述:

  ★法國Amazon芳香療法NO.1暢銷作家丹妮兒‧費絲緹之作   ★系列書在全球銷售近200萬冊   ★本書被譽為「法國芳療的配方寶典」,收錄1000個芳香精油配方!   ★每一個配方都是具醫療規格、無可取代的精油建議   你想遠離抗生素嗎?   你想擺脫反覆發作的症狀嗎?   這本書給想用純天然精油改善日常疾病的你   無論是一年之中反覆受感染的呼吸道問題,   還是壓力大,經常頭痛、腸胃消化不良、失眠,   長期受鼻子、皮膚過敏,脂肪肝纏身,   勞心勞力造成的肌肉痛、腰痛、婦科問題。   為了家裡小孩反覆生病而苦惱,   甚至想改善懷孕各種不適,卻又不敢吃藥……   1000

個精油配方都能改善你們的各種生理不適!   ●你是否有精油不夠多的煩惱?   這本書提供了「我的精簡配方」,讓你用1種精油就能快速解決問題!   除了「我的精簡配方」,同一種病症也附上效果更好的「我的完整配方」。   ●懷孕也可以用嗎?小朋友適用嗎?   同一種病症中,會另闢「孕婦專用」、「小孩專用」、「嬰兒專用」的處方箋!   【重要提醒】   ※請勿使用其它書籍的成人配方減低濃度給孕婦或兒童使用,這絶非正確方式!   ※本書將告訴你孕婦適用和禁忌的精油,以及提供最安全的兒童專用處方箋。   ●為什麼法系芳療更適合成為你的醫藥箱?   在法國,芳香療法是醫療體系的一環,醫學針對精油治療

的研究十分蓬勃,醫生也可開立精油處方箋來治療患者。一般民眾在藥局購買精油是一種日常,藥師會調配複方和膠囊藥劑。因此,在本書秉持了法系芳療運用精油的特有方式──「高濃度、低劑量」。您只要遵守處方箋的精油種類和使用方式,就能安全又快速緩解症狀。   丹妮兒‧費絲緹是一位執業40年的專業藥師,也是精油專家。她讓偏向專業醫療的法系芳療,能夠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使這本書成為值得信賴的居家醫藥箱。   【用法國家喻戶曉的配方寶典,解決日常的各種不適】   本書收錄了1000個最強精油配方,治療所有日常疾病格外有效。不但照顧所有年齡層,還包含300多種日常症狀,例如:感冒/鼻炎(病毒型)、鼻塞、喉嚨痛

、牙痛(成人、小孩)、過敏、支氣管炎、胃病、偏頭痛、痔瘡、帶狀皰疹、婦科感染、老人斑、不孕、產後憂鬱、膽固醇……,而且使用讀者容易在網路或店鋪取得的常見精油。這本具醫療臨床基礎的配方書,幫助你快速恢復健康。   薰衣草、樟腦迷迭香、桉油醇樟、檸檬、天竺葵、依蘭精油……每一種都有止痛、抗病毒、抗憂鬱、防腐、舒緩、癒合的作用,本書根據你的情況,量身訂製了精油配方。 本書特色   1.市面上最多配方的芳療書:以精油解決300多種病症,包含1000個精油配方(處方箋)。   2.作者值得信賴:她是一名資深藥師,也是國際知名法系芳療權威,而她本身也是位媽媽!   3.使用根據不同年齡層提供配方:你

可以學習到同一種症狀,在成人、孕婦、兒童身上,精油配方會做什麼調整?哪些精油是更適合所有人?   4.清楚的按摩圖示:從手腕到太陽神經叢,幫助您正確按摩,協助精油吸收,改善身體不適。   5.發揮精油對免疫系統的益處:降低你和全家人使用抗生素治療日常疾病的次數。   6.中文版限定:本書提供「中文/法文/英文/拉丁文」的精油對照表,讓您正確購買對的精油。   7.讓孕媽咪更安心,芳療師更謹慎:附錄包含「懷孕時禁用的精油」列表(「含單萜酮的精油」、「含類雌激素精油」、「不含單萜酮但會導致流產的精油」) 好評推薦   Amazon讀者齊聲5星推薦   ☉這是不使用藥物即可治癒的好方法!   ☉

這是一本非常高質量的書。我總是在本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買了一些我需要的精油,我看到真正的效果。我推薦!   ☉藥師準備的配方值得信賴,無論孕婦,還是哺乳期的孩子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   ☉這是我第二次購買這本書。我第一本借給了一位老先生,但是那個人拒絕把這本書還給我。我認為這對中老年人非常有用!  

無乳糖飲食對兒童急性腸胃炎腹瀉之影響

為了解決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作者陳怡婷 這樣論述:

背景:急性腸胃炎是一種因感染細菌、病毒或是寄生蟲的腸胃道疾病,症狀有發燒、腹瀉、腹痛或嘔吐等,當上吐下瀉症狀發生在年幼孩童,易出現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可能導致死亡,治療方式有三種補液、藥物與營養。動機:研究指出無乳糖飲食對腹瀉症狀具正向影響,但我國這方面研究篇幅屈指可數。目的:為比較無乳糖與乳糖飲食對兒童急性腸胃炎腹瀉之影響,盼提供臨床醫護人員能在有實證研究之支持下,給予相關飲食衛教指導。方法:第二層次研究(中級研究設計),於嘉義某區域教學醫院進行收案採立意取樣,使用自擬問卷進行相關資料收集,研究工具有研究對象及主要照顧者之基本人口學問卷、急性腸胃炎症狀紀錄單、兒童腹瀉型態圖表、嬰幼兒腹

瀉型態圖表、無乳糖飲食原則、飲食日誌、臨床兒童脫水評估表以及電子體重計,共計八項。結果:無乳糖組(實驗組)為30 人、乳糖組(對照組)為34 人,發現主要結果無乳糖飲食/配方奶(粉)可縮減腹瀉持續時間 (分鐘),p = 0.043。結論:腹瀉兒童住院時,飲食可採無乳糖飲食來達到改善腹瀉症狀和縮短住院天數,但對改善脫水程度、增加體重(公斤)無明顯差異變化,建議以分年齡分層來進一步探討與確認研究成效,也可嘗試跨醫院或地區等大型規格,來增加樣本數與其代表性,採質性研究探討主要照顧者或父母心理層面、健康行為或信念等方向進行之相關研究。

為什麼吃藥不一定有效?:解開抗生素與抗藥性細菌之謎

為了解決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作者三瀨勝利 這樣論述:

  本書為你揭開人類濫用抗生素藥物,反而被細菌反噬的過程,   並要教你在抗藥性細菌蔓延的時代,該如何自保的絕招。   抗生素能發揮偉大藥效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細菌一次又一次地,從抗生素中獲得抗藥性。   生活中大量濫用抗生素和抗菌劑,會降低人體免疫力,   再加上抗藥性細菌的威脅,   結果使得因感冒併發肺炎而死亡的人數急遽增加。   人類對細菌的防衛戰,已經逐漸退化到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本書作者為日本知名藥品專家,提出抗藥性細菌目前令人害怕的現狀!   除解說細菌如何獲得抗藥性之外,   並提出「限制使用抗生素與抗菌商品」、「預防感染性疾病」等有效對策。   作者所提出「停止過度殺

菌和細菌共存」,   以及「把抗生素或抗菌劑當成貴重物品」的觀念,   更是我們在抗藥性細菌蔓延的當下,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簡介 三瀨勝利(MISE KATSUTOSI)   1938年生於日本福岡市。東京大學藥學部畢業。藥學博士。   曾歷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細菌部研究員,國立公眾衛生院細菌室長、國立醫藥食品衛生研究所副所長等。   現為(獨立)醫藥品醫療機器總合機構顧問、兼日本女子大學大學院講師等。專攻病原微生物學。   著有《食中毒□□□頻□□□□□》(食物中毒為何頻頻發生)、《逆襲□□□□□□□》(反撲的□□們)、《遺□子組□換□食品□「□□□」》(基因改造食品的『風險』)、《□□寄

□□□□□□》(悄悄來臨的生物恐怖主義)(共著)等。 【審定序】立即見效的可怕後遺症◎李德初序章  現在周遭都是抗藥性細菌  第1章  抗生素已不再有神效了嗎? ◎抗生素開發小史◎細菌的真面目◎細菌感染性疾病會改變型態第2章  抗生素如何抑制細菌? ◎微生物的基礎知識◎抗生素如何發揮功效?  第3章  抗生素為什麼會失效? ◎細菌產生抗藥性的三種方式◎讓抗生素無效化的機制◎抗菌商品會亡國第4章  那麼,今後該如何因應? ◎轉變想法◎應採取的對策◎個人所能採取的有效對策後記主要參考資料  立即見效的可怕後遺症   相信每個人都曾經生過病。生病時通常很痛苦,就算是一次小病、小感冒,誰不希

望能趕快好起來呢?   然而大多數人急著要馬上恢復健康的心態,左右了醫師開藥的觀念與態度!因為,醫生開的藥吃了不能馬上見效,就不是會看診的好醫生!在英文字裡「藥」常以「Drugs」表示,而「Drugs」又可通「毒」的意思,歐、美大部份人都不太喜歡吃藥,就是生病了也是!我的經驗有好多次,那些歐美病患拿到藥單處方箋一定會一樣一樣的問,看看我開給他什麼藥。「有沒有不一定要吃的?」或「有哪些症狀是可以自癒的?」可以自癒的,就不吃那相關的藥!如果一定要吃,就會問「要吃多少?」「要吃幾天?」並且一定會遵照醫生的處方指示,非常尊重專業。因為他們有這種好觀念,知道任何病都有一個「病程」,如傳道書中告訴我們的:

「生病有時,醫治亦有時。」是急不來的!如一個疾病的病程被藥物中斷,那有些疾病的病程就無法完整結束,我們體?可能對那個疾病無法產生有效的足夠抗體或抵抗力而有所免疫!所以痊癒不久就又再生同樣的病了!   以往,台灣的確過於濫用抗生素、抗菌素!我們在醫院做病患的血液、尿液或痰的細菌培養,常看到細菌的突變對各種抗生素有了抗藥性,而無法控制感染,以致對於病患不幸很快出現敗血症,之後因敗血症休克而死亡,可說束手無策!如今第四、第五代抗生素的用量,兩岸地區是高居全球前幾名,看來衛生當局不能再坐視不管了,所以我們的衛生署、健保局近幾年已大力?減用藥給付,而中國大陸方面也因抗生素的濫用,出現高致死率而開始重視這

個問題。   抗生素,當然不全然一無是處,事實上是,如果?有抗生素,各種細菌性傳染病(與病毒Virus性傳染病不同,SARS是病毒,所以叫非典型肺炎)將危害人命甚劇,形成大規模傳染時所致的死亡率就會是所有死因的第一名了。   反觀,假如多年前不是有抗生素的話,現在可能到處,包括你、我,都會是肺結核病或其他細菌性傳染病下的受害者了。(最近新聞出現一對開放性並有抗藥性的肺結核病夫妻到處跑,還到大陸去遊山玩水呢!)   抗生素可殺死我們體?的壞菌,也可殺死我們體內的好菌(健康菌prebiotics及益生菌probiotics),致使我們體內的生態不平衡而導致其他的感染或疾病。所以,抗生素是絕對不可以

濫用、亂用的,一定要嚴控慎用,不要讓醫學科學又製造出許多的突變強種菌而危害人間。這本書所提供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你打破依賴抗生素與抗菌商品的迷思,為你揭開人類濫用抗生素藥物,反而被細菌反噬的過程,並教你在抗藥性細菌蔓延的時代,該如何自保的絕招,讓你活得更健康。 (本文作者李德初為自然醫學暨預防醫學醫師) 感冒惡化致死的時代   前年年關,突然接到A先生的家屬捎來A先生死亡的消息。A先生是那種體格強健,拿木劍敲他,木劍會斷的人,所以乍聞他的死訊,令人感到非常意外。而且他的年紀才47、48歲左右。   A先生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感冒惡化引發的肺炎。他對自己平時運動鍛鍊的體魄相當有自信,但就是這份自信

害死了他。他認為「只不過是個小感冒」,所以繼續工作,等送到醫院時,早就併發肺炎了。雖然醫院馬上替他施打抗生素,不過因為引發肺炎的細菌剛好是抗生素無法應付的菌種,最後仍不幸死亡。A先生的死正是個典型的悲劇,告訴我們「抗生素也無效的感染性疾病」有多可怕。   事實上,一般人大概不是很清楚這種造成A先生死亡,連抗生素也束手無策的細菌(稱做抗藥性細菌),所引起的肺炎死亡人數正在增加中。這一兩年光是我認識的人之中,死於肺炎者就比因癌症而死亡者還多。實際上,日本厚生勞?省(衛生署機關)的統計也顯示出,死於肺炎者的數目正在急遽增加中。   圖1是日本人主要死亡原因演變的年度圖表。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出,一年中死

於肺炎者的總數將近十萬人,僅次於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高居第四。然而,心臟病患者或腦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人數,已經攀升到一個程度,不會再升了,所以在不久的將來,肺炎有躍居成為第二位的趨勢。圖1的表雖然只統計到2003年為止,不過一般認為在這之後,死於肺炎者的數目只會有增無減。最近報紙的名人訃聞欄上,「因肺炎而死」的報導也有增加的趨勢(這幾年台灣也有這種情形)。   依日本死亡原因別來看死亡率(每十萬人的死亡人數)的年度推算示意圖。死於肺炎者自1985年之後明顯增加。最近則每十萬之人中有70人以上是肺炎底下的犧牲者。日本的總人口數為1億2800萬人,以此比例推算,則約有近10萬人死

於肺炎。此外,本圖當中值得注意的是,自從1996年(?)以來,抗菌用品流行之後,肺炎的死亡率也明顯增加了。這說明抗菌用品,對肺炎的預防似乎沒有絲毫幫助。資料來源為《厚生的指標──國民衛生的動向》2004年51卷9號,厚生統計協會,並加上部分筆者的意見。   肺炎的死亡人數之所以會增加,也和日本高齡社會來臨,體力不好的高齡者增加有關(因為醫療行政體系順利運作,使得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的長壽國家)。另外,因交通事故等而受傷的人也很多。由於人口往大都市集中和環境惡化,似乎也造成感冒和流感患者增加。因為這些人的身體抵抗力惡化,無法對付細菌的攻擊,所以容易罹患肺炎。容易罹患肺炎的人數愈多,死於肺炎的人數當然

也會變多。   不過,肺炎的死亡人數增加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抗生素對引發肺炎的細菌,無效。所以才會連A先生那種強壯的青壯年層,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也不斷增加。不止肺炎,以抗生素治療敗血症或腸胃炎等其他疾病的效果也越來越差。在以前,化膿的傷口只要塗一塗含有抗生素的軟膏就能很快治好,但是現在的抗生素抗不了細菌,傷口很難痊癒。不是我在嚇你,正在看這本書的你們,性命一點都不安全。如果你是很容易罹患感冒的體質,或是年齡在65歲以上,就很危險。此外,有糖尿病或是氣喘等其他病症的人,風險也很高。比起癌症,感冒所引發的肺炎更應該小心。「反正有抗生素,所以不用擔心受到感染」的時代已經遠去。   肺炎是比癌症更可怕的

病。被告知是癌症末期的時候,還有可能看情形再活幾個月,或是幾年。然而,如果是嚴重肺炎的話,一旦惡化就有可能在當天死亡。所以肺炎可說是一種「走得快」的病。 為什麼SARS這麼可怕?   一說到肺炎,應該會有很多人馬上聯想到2003年春天,在中國、東南亞、加拿大等地死了很多人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吧。另外,禽流感的流行也令人擔心。SARS或是流行性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所以或許也有人會認為肺炎是由病毒引起;其實大部分的肺炎,反而跟細菌比較有關。流感肺炎很少單單因為病毒感染就使病情惡化,多數情況都是混合感染的細菌在作祟。肺炎的主角其實是細菌。也許你會說「病毒也好,細菌也罷,對我們來說都

是相同的,就算知道這兩種不一樣,飯也不會因此變得比較好吃啊!」可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病毒和細菌是非常不同的東西。本書後面的章節會提到它們的不同之處,在這裡我們先說說關於抗生素對付病毒完全無效,但對細菌雖不是百分之百,卻有效的情形。   SARS之所以會引起醫療機構的大騷動,除了因為它的病原性致死率高達百分之十外,也因為它的病原體是病毒,所以沒有藥劑可以治療。另一方面,在肺炎中比例占大部分的細菌性肺炎,以前只要使用抗生素就很有效,可是在抗生素不斷反覆濫用之後,造成抗藥性細菌蔓延,而使其失去原有的神效。 我們的周遭充斥著引發肺炎的細菌   引起肺炎的細菌各式各樣。較具代表性的有肺炎鏈球菌、克雷白

氏肺炎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沙雷氏菌(Serratia)類等,種類不一而足。而這當中的多數細菌是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普通細菌」。它們共存在皮膚上或是鼻腔中,一旦體力較弱的時候,它們就會逞凶襲擊,引發肺炎等疾病。   到1940年代初期為止,肺炎和肺結核並列,互爭榮登日本人死亡原因之冠。當時就連健壯的年輕人,也接二連三地死於肺炎。特別是感染高病原性的肺炎鏈球菌,很多人因此而死亡,有九成左右的肺炎都是這種病菌引起的。後來,隨著大量地使用抗生素,特別是盤尼西林(Penicillin)對肺炎鏈球菌特別有效,使得死亡人數大幅減少。1970年到1990年左右,多數死於肺炎的人,都是因為其他疾病

入院的一些高齡患者,入院後在醫院裡遭院內感染而發病,也就是死於所謂院內肺炎。不過,在1980年代末期,這種情形開始有了改變,連過著普通生活的健康者,在感冒後併發社區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症狀增加。在社區性肺炎的病原菌中,有很多是盤尼西林無法對付的肺炎鏈球菌。之前所說的A先生也是感染了抗盤尼西林的肺炎鏈球菌。由於抗藥性細菌的增加,肺炎感染似乎又漸漸退回到1940年代以前那種「無抗生素的時代」了。 誰該為製造出抗藥性細菌負責?   抗藥性細菌會增加、傳染性疾病的死者會增加,醫生和製藥相關產業應該負起一些責任。醫生為了增加藥價收入,開給病患服用

的抗生素多到可以淹死人,也因此製造出大量的抗藥性細菌。讓感冒病患服用抗生素就是個醫生亂用抗生素的例子。大部分的感冒都是因病毒而引起,所以就算給病患對病毒無效的抗生素,也治不好感冒。   製藥相關產業方面也一樣,不斷對一般消費者宣稱併發感染有多可怕(這個作為本身是對的),但是不斷重複著容易造成誤解的宣傳,反而造成大家明明沒有必要,卻習慣性地使用抗生素或消毒劑。不僅製藥業,銷售抗菌用品給社會大眾的企業,也應負起「讓抗生素無效化」的責任。   將含有消毒劑的衣物賣給一般市民使用的行為,簡直是不正常。企業用「防止可怕的感染性疾病」等廣告文宣大肆販售著抗菌用品;但是實際上,抗菌用品裡所含的抗菌劑,根本防

止不了大多數的感染性疾病。而且抗菌用品還會造成周遭環境中的抗藥性細菌增加,除了病患之外,健康的人如果使用抗菌用品的話,反而更危險,這點在第三章會再詳細說明。所以如果珍惜生命,為了身體好的話,最好不要再使用那類產品。總之,大量濫用抗生素和抗菌劑的代價,就是讓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死亡人數更多。   儘管抗藥性細菌所引起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問題愈來愈嚴重,但是濫用抗生素的問題,報紙或電視並沒有將之視為大的議題來熱烈討論。日本發生一名無法確定是不是吃了國產牛肉而發病的新型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患者,即俗稱的「狂牛症」,媒體便大肆報導了好一陣子。然而,現實生活

中因為抗生素無效而死於肺炎的人數不斷增加,到現在為止應該有幾十萬人了,相關媒體卻保持沉默。抗藥性細菌增加等問題顯然未受到正視。關於這樣的報導落差,竟然沒人站出來好好批評媒體,不禁令人懷疑這背後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呢?順便再提一下,我們對付感染性疾病的對策也少得可憐。不過這點是細菌學研究者該負起的責任。 感染性疾病擴大的危機   在1960年代中期以後的二十年間,抗生素對肺炎相當有效,某個知名大學的大教授一直告訴醫學院的學生們:「細菌學的時代已經完全結束了。只要使用抗生素,無論什麼樣的細菌感染性疾病都可以治好。你們千萬不要再去當那種過時領域的研究者呀!」   照理來說,學生對教授所說的應該不予理會才

是。不過,當時醫學院的學生卻都聽從這位大教授的見解,所以幾乎都沒選擇細菌學的領域。因此在日本,細菌學出身的醫師極少。我在1960年代的前半期才加入細菌學領域,我覺得「大教授的言論實在是嚴重的妨害營業。」不過,因為對方是一位可能會得到文化勳章的大師,所以在當時只好保持沉默。現在,我不禁對自己當時沒有勇氣和膽識提出反對意見而感到羞恥。   日本在細菌感染性疾病領域方面有很多偉大的前輩,血清療法的開山祖師,發現破傷風桿菌的北里柴三郎,發現痢疾桿菌和志賀毒素的志賀潔,以及在梅毒方面有優異研究成績的野口英世等,響噹噹的學者輩出。如果和過去輝煌的成就相比,現狀真可說是慘不忍睹。如果不算那些因為和癌症有關,

所以才有興趣研究病毒領域的年輕人的話,那麼在細菌感染性疾病領域方面的研究者,可說是寥寥無幾。特別是研究鼠疫、炭疽、類鼻疽這些強毒性細菌的專家人數,簡直比一隻手的手指數還少。   近百年前的1918至1919年,約有四千萬人因得了西班牙流感(三日熱)而死亡,當時這個流感要花十個月才能蔓延到全世界。在整個地球航空網路遍佈的今天,如果有感染力強的病原體出現的話,預估只需要四天就能散播到全世界了。全球化和感染性疾病其實是息息相關的。此外,一些過去未開發的處女地也因為不斷開拓,使得封閉在該地,未曾被發現的病原體漸漸入侵到人類社會,引起新的感染性疾病。愛滋、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O157大腸桿菌、SARS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一想到抗菌劑泛濫以及對於感染性疾病的防備如此脆弱而不禁感到顫抖的,相信應該不是只有我吧。現在已經到了需要趕緊採取具體對策的時候了。   為什麼這個世界現在會充滿著抗生素無法對付的抗藥性細菌呢?這都是因為過度使用藥劑來做無意義的殺菌所導致的結果。其實抗生素應該當成貴重品,好好珍惜、好好使用才對。喚起社會中止濫用抗生素或抗菌劑的輿論,就是寫這本書的最大目的。   本書的第1章,將探討抗生素的發現和開發的歷史,並且依感染性疾病的不同,來分別介紹在人類和病原菌之間的戰爭中,人類是如何慢慢被擊敗的經過和現況。   

第2章將介紹各種抗生素,說明它們如何抑制細菌,並配合解說抗生素攻擊的目標──細菌的構造。   第3章將站在第2章的反面,從細菌的角度來解說它如何對付抗生素。從近年熱門的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明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就出現抗生素無法對付的抗藥性細菌。其實,無論是什麼抗生素,只要大量使用後,細菌就會產生變化,最後抗生素就無法對付而變得無效,無一例外。   第4章將敘述為了不讓持續復活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奪走性命,我們能夠做到的有效防禦對策。細菌遠比我們所知的更加頑強,更加多變、自在地存在著。不過,有證據顯示,只要採取高明的行動,就能夠好好地制伏病原菌。我將從全體民眾必須思考的對策,和個人如何有效停止感染性疾

病的對策兩方面,做最重點式的描述。

利用超高效液相層析質譜儀快速偵測及分型諾羅病毒外殼蛋白

為了解決細菌性腸胃炎英文的問題,作者黃惠文 這樣論述:

諾羅病毒(Norovirus)是非細菌性腸胃炎的主要致病源,統計顯示全球每年與諾羅病毒感染相關的有212,000件死亡案例。諾羅病毒是不具外套膜的單股RNA病毒,屬於杯狀病毒科 ( Caliciviridae )的一員。由三個開放讀碼框 (open reading frames;ORF)組成其RNA基因組結構,其中的ORF2負責決定諾羅病毒主要抗原性的外殼蛋白VP1之編碼。另外,依據VP1基因組序列,諾羅病毒分為GI到 GVII等七個基因群。諾羅病毒的VP1基因片段包含的殼結構域 (shell domain;S)突出結構域(protruding domain;P),突出結構域依序可進一步細分

為P1第一次結構域 (the P1 sub-domain 1 )、P2次結構域 ( the P2 sub-domain )和P1第二次結構域 ( the P1 sub-domain 2 )。目前臨床實驗室針對諾羅病毒感染的檢測分析皆仰賴分子診斷。舉例來說,直腸拭子,嘔吐物或全糞便樣品皆透過反轉錄聚合酶鏈鎖反應(RT-PCR),即時定量PCR(RT-qPCR)及利用免疫層析法的快篩等技術分析。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及抗原差異性。RT-qPCR的缺點是在無症狀的情況下容易得到偽陽性的結果,並缺乏定量數據成為了進一步臨床應用於腸胃道疾病的限制因素。透過基質輔助雷射脫附游離(matrix-assis

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質譜技術直接偵測糞便提取物中的諾羅病毒外殼蛋白之偵測的方法也被提出。然而為了瞭解諾羅病毒之毒力、轉譯後修飾的可能性以及感染後的宿主細胞,本研究透過使用M級超高效液相層析儀(M-class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class UPLC)和時間飛行Xevo®G2四極質譜儀(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Q-TOF / MS)將開發諾羅病毒感染快速定量鑑定,並進行基因分型及預測毒性反應的方法。關鍵字:諾羅病毒

;類病毒顆粒;基質輔助雷射脫附游離;超高效液相層析儀;質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