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寫的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和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的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胡敏遠所指導 王世維的 東部作戰區在防衛作戰中的功能與角色之研究 (2021),提出福爾摩沙的由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反介入區域拒止。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班 許雪姬所指導 齋藤齊的 《楊英風早年日記(1940-1946)》的 分析與考察及其與《葉盛吉日記 (1938-1950)》的比較 (2021),提出因為有 楊英風、心性、北京、宜蘭、葉盛吉、日本大正教養主義的重點而找出了 福爾摩沙的由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福爾摩沙的由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為了解決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

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

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

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

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

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

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

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福爾摩沙的由來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由藝站當代藝廊結合眾多藝術家攜手合作的RAM PIECE領頭羊藝術公仔,
每隻皆由藝術家親自手繪,無版數,打造獨一無二的作品
(領頭羊由來請點這裡 https://reurl.cc/NXRXkp )

WuLA藝術家創作的領頭羊公仔『黑暗中的微光』
寓意是在黑暗之中 尋找微弱的光
____________
乳牛的花紋帶來歡樂
我將水母和代表快樂的基因結合
成為一種救贖、解藥
透過這些乳牛水母
把快樂傳遞出去
讓我們在每個面對困難的時刻
能夠獲得力量與勇氣
繼續前行

(詳細作品介紹 https://reurl.cc/nnOneD )
_
_
_
WuLA 藝術經歷

2020
-《ART KAOHSIUNG 高雄藝術博覽會》, 城市商旅真愛館, 高雄
​-《ART FORMASA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誠品行旅, 台北
​-《夢的碎片》WuLA創作個展, 依美琦時尚診所(尼頌詩藝術策展), 台中
​-《ART TAICHUNG 台中藝術博覽會》, 台中日月千囍酒店, 台中
-《紅色與藍色的血管,敲響心臟》O.A & WuLA 雙人聯展, 茗昕藝術(S7美術館5F), 台北
-《在生活斷片以前 III》WuLA創作個展-The bridge art《藝食無缺城市藝廊巡迴展》, 自由溫室 Liberbox Coffee, 台北
​-《在生活斷片以前 II》WuLA創作個展-The bridge art《藝食無缺城市藝廊巡迴展》, Cafe’ Banana芭娜娜咖啡, 台北
-《在生活斷片以前 I》WuLA創作個展-The bridge art《藝食無缺城市藝廊巡迴展》, A-way方向咖啡, 台北
​2019
– 作品《凝》被法國 Francis Barlier 畫廊收藏, 巴黎
-《ART SHOPPING》-羅浮宮卡魯賽爾藝術博覽會, 羅浮宮卡魯賽爾廳, 巴黎
-《穿越 Hakuna Matata》-WuLA、許濟凡水墨、壓克力雙個展, 小馬廄藝文空間, 台北
​​2018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烏拉WuLA創作個展, 清華大學, 新竹
​-《四事如藝》-清華藝集沙龍展, 清華大學, 新竹​
2017
-《潭子書畫協會會員聯展》, 大墩文化中心文英館, 台中​
2016
-《周歲》-清華藝集沙龍展, 清華大學, 新竹
​​2015
-《憶及初生》-清華藝集沙龍展, 清華大學, 新竹

東部作戰區在防衛作戰中的功能與角色之研究

為了解決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作者王世維 這樣論述:

美國自川普就任之後,對中國及台灣的多項政策均造成許多波瀾,無論是美中貿易戰或是對台軍售政策,皆影響東亞地區的穩定,其中以台灣問題最為關鍵。中共面對美國可能介入其領土、領海干預台灣問題,不斷強化「反介入」及「區域拒止」戰略,美國為防堵中共崛起與區域內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其戰略重心已從歐洲轉移至亞太及中東地區。若共軍武力犯台,美國將嚴重關切,以適當力量介入兩岸爭端,台灣西部面對共軍為首當其衝,相較之下,東部地區受共軍威脅的程度相對較低,但共軍遠航訓練卻數度穿越宮古水道至台灣東岸,表示東部地區仍具有一定戰略價值。本文採取戰略研究途徑,針對美軍於西太平洋之間的軍事行動,中共會採取何種區域拒止作為、東部

作戰區在防衛作戰時可發揮何種功能以及應如何強化東部作戰的功能性實施研究。經評估後發現中共將以軍事及非軍事手段並用的多元化的手段來拒止外軍勢力介入台海爭端。當我國西部面臨中共犯台兵力時,東部作戰區可善用地理條件的優勢,成為與外軍接軌平台,接受外軍物資馳援,增強作戰持續力。然而,東部地區現有軍民基礎設施及作戰概念對防衛作戰助益有限,需逐步強化東部作戰區軍民基礎建設,並以原有作戰指導為基礎,修訂新的作戰概念,最後透過政府各部會以「友盟合作」為核心,平時建立起與友我國家各項交流管道,完善聯盟機制,戰時即可發揮正面的影響力,有利防衛作戰遂行,確保戰力持續。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為了解決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

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

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

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

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

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

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名人推薦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楊英風早年日記(1940-1946)》的 分析與考察及其與《葉盛吉日記 (1938-1950)》的比較

為了解決福爾摩沙的由來的問題,作者齋藤齊 這樣論述:

本論文分析了戰後臺灣藝術界著名雕塑家楊英風(1926-1997)在舊制中學時期所寫下的《楊英風日記》(手稿)。記錄了楊英風在面對日本、中國大陸、臺灣等複雜的歷史背景和處境不同時期的身份轉換過程中不間斷地努力,在戰火中仍未間斷寫日記,他是如何展現及塑造自己的「心性」歷程。楊英風的一生的核心是「在苦惱中奮鬥進取」,從他的早年日記裡能找得到這些當時受困卻不低頭的氣概是如何培養的。日記裡楊英風遇到的變動期的困擾裡“天之未喪斯文也” 的氣概從不躲避正面的反應,是如何煉成的?更進一步,研究者必須講究的課題就是通過楊英風的日記跟葉盛吉和其他人士同一年代的日記的詳細地分析來研究當時的教養主義擁有任何意義或者

負面影響。本論文一方面採用細密探究手稿裡面的心性的方法,另一方面盡量田野訪談,研究分析楊英風的生涯進行兩方法間的分析、比較與探討。  在本論文中,主要以收集《楊英風日記》的「心性」內容為著眼點。論文沒有採用日記研究中常見的手法,即把記錄歷史事件與其他日記和同時代資料的記載內容進行比較。而是採用了另外一種手法,通過盡可能地將 "心性"與社會事件分開來探索其「心性」原點的方法。首先作為 "心性"的前史,通過實地考察驗證宜蘭楊氏祖先開拓者後代子孫的口頭論述。第二,追尋楊英風父母在中國大陸創業的足跡。第三,通過對比同代人在同一環境中的歷史材料,如《北京日本中學史》,考察了楊英風離開宜蘭到北京後的四年

"心性 "環境。第四,本論文分析了國家身份、民族身份、性別意識和「夢想」潛意識下所代表的含義。第五,本論文通過與同時代臺南出身的醫生葉盛吉遺留的《葉盛吉日記》內容進行比較和對比,分析了兩人所接受過的教育,尤其是經過日本教養主義洗禮下,思考作為 「教養」接受者的「心性」應該回歸何處。閱讀過本文之後會對「心性」有更深一層的瞭解和感悟。楊英風和葉盛吉,兩位都受到的“日式教育”,楊是舊制五年制中等學校四年級修完未畢業及格東京美術學校,但在戰亂下未畢業的;葉是台南一中畢業,二年補習學校後,舊制第二高等學校畢業進入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二戰後轉校台大醫學部。他們倆都通過日本大正民主的自由開放的菁英教育的環境下

受過高等教育受老師們輔導下的影響很大。這些所謂“大正教養主義”的主流派的源流歸於大正民主。談到楊英風和葉盛吉和其他受過這些脆弱潮流上的小船的知識分子的時候,不能忽視這些潮流的來源和以後的影響。特別他們受過的高級知識分子的貴族性的優惠下達到何種學歷上的成就也是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