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線上課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另外網站首頁活動訊息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說明:社團法人台灣遺傳諮詢學會舉辦遺傳諮詢推廣教育課程線上學習課程 ... 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預計申請西醫師、護理師(護理師、專科護理師)、醫檢師、遺傳 ...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陳政智所指導 陳俊穎的 繼續教育的相對剝奪-社工師專業繼續教育可及性經驗之探討 (2016),提出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線上課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工作師、相對剝奪、專業繼續教育、社會交換論、網路學習、遠距教學。

最後網站【重要公告】110年度已取得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之數位課程則補充:2021年8月24日 — 9/1後若沒有在社工人力資源系統上呈現有效積分,請致電衛生福裡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專線02-8590-6634。。 若110/9/1前已完成課程尚未顯示換照有效積分,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線上課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繼續教育的相對剝奪-社工師專業繼續教育可及性經驗之探討

為了解決社工師繼續教育積分線上課程的問題,作者陳俊穎 這樣論述:

有鑑於社會工作師繼續教育經立法頒布後,已於2016年達到首次執業更新期限,卻仍有540人未能完成更新。本研究自社會學角度出發,探討我國社工師接觸繼續教育之經歷中,其過程是否曾遭遇困難。並同時整理國內、外專業繼續教育辦理方式,加上整理社工界內開課資訊後,發現近年的開課情況確實存在區位性問題,呈現地理分佈極為不均外,亦缺乏遠距教學之建置。除外,本研究透過引導式訪談,探究國內不同地區20名社工師接觸教育時所陳述之經驗感受,另輔以地方政府執業登記單位、課程審定者共4名進行核對,有助於對照資料之真實性。期待透過尋求一套客觀事實及經驗陳述後,解釋其箇中現象,裨益往後社工專業教育發展,以達其建議效果。

經研究分析,顯示部分社工師在繼續教育完成上確實存在困難,繼續教育課程時的資源可得性會因其居住地區、工作領域等條件而有所區別,呈「醫院、公部門及大機構,較私人小機構易獲得」、「重西部、都會、本島卅輕東部、偏鄉、離島」、「地方公會能量影響課程選擇」、「主管支持成直接影響」、「女性角色困難」、「倫理品質積分難取得」及「缺少遠距教學」等。加上未來可能面臨「罰則訂定」之現象背後,社工師反映為付出程度高、回饋少、遭受更多限制,而相較社工員及其他專業(更佳的自由度及資源豐富度)後,感受到付出報酬不成正比,浮現了「相對剝奪」之感受。背後行為可能是焦慮反應、規避執業、甚而選擇離開社工制度,或許是不易顯見卻又

是應當警醒之重要問題。建議中央政府應即早「建置社工遠距教學」,此將影響了「未來罰則制定」背後的「資源公平性」及「專業豐富度」等議題。亦期待社工師法在立法二十年之際,能有機會對政策做一通盤檢視,令社工專業教育制度更臻健全,以裨益我國社會福利未來之基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