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麥可.湯納森寫的 下一個物種:一場橫跨46億年的生態探險,從微生物、恐龍到現代智人,看生物如何輪番上陣,未來又會是誰統治地球? 和兵藤有生的 害蟲偵探事件簿:50年防蟲專家如何偵破食品中的蟲蟲危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心得] 沒啥變化的皮克敏3 - nswitch | PTT遊戲區也說明:連皮克敏種類都沒有變多, 其中還有三種重複,創意不大。一代之後,感覺只是出了兩片資料片。而且因為是單機闖關遊戲,也沒有重玩的價值。玩破一次就可以收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臉譜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吳嘉苓所指導 謝新誼的 塵蟎治理:小兒過敏風險、健康消費與密集親職 (2014),提出皮 克敏 3 種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治理、密集親職、健康消費、個人化的健康責任、爭議、小兒過敏、塵蟎。

而第二篇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研究所 何婉清所指導 林威佐的 番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及番茄晚疫病(P.infestans)之生物防治 (2012),提出因為有 番茄晚疫病、番椒疫病、抑菌中藥、五倍子、拮抗微生物、生物防治的重點而找出了 皮 克敏 3 種類的解答。

最後網站Switch 遊戲介紹《皮克敏™3 豪華版》指揮外星人闖關吧!!則補充:《皮克敏3》的主角是為了尋找糧食資源而展開宇宙之旅的調查隊,阿爾福、布 ... 皮克敏分為五種,不同種類的皮克敏有其特性:紅色耐火;藍色耐水;黃色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皮 克敏 3 種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一個物種:一場橫跨46億年的生態探險,從微生物、恐龍到現代智人,看生物如何輪番上陣,未來又會是誰統治地球?

為了解決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作者麥可.湯納森 這樣論述:

第六次大滅絕後,會是誰稱霸地球? 46億年的演化史中,是否隱藏了科學家欲知的答案?   如果魚類盡皆消失,剩下水母和美洲大赤魷占領海洋; 如果抗生素失效、超級細菌肆虐全球、肺結核捲土重來; 如果日漸加劇的沙漠化讓繁榮城市變成覆滿砂土的鋼筋與破牆…… 第六次大滅絕真的會到來嗎?人類會面臨怎樣的命運?  ▍專業推薦 王道還   生物人類學者 李文雄   演化生物學家 李偉文   作家 邵廣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執行長 高文媛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克敏   亞馬遜森林探勘先鋒   黃仕傑  世界生態攝影師 黃一峯   自然教育工作者 

  黃奕瀠(阿潑)  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雷雅淇   PanSci泛科學 總編輯 趙軒翎   《科學月刊》執行總監 嚴宏洋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聘講座教授   即使當代科學突飛猛進,頂尖科學家仍然無法準確預測地球的未來。但以歷史為鏡,從億萬年來各種生命的演化,反觀人類目前面臨的處境,或許就能隱約推測出未來的地球模樣。   擅長書寫「冒險科學」的科普作家麥可.湯納森,透過如攝影鏡頭般的文字,帶領讀者走過世界各地,從所見的景物及遺跡,訴說一段段的生態傳奇,讓46億年的演化躍然紙上。   從演化歷史看來,人類不是地球唯一曾面臨生存困境的物種,生物的興衰都有先例可循──   你將跟著湯納森一同攀上非

洲峽谷、熱帶雨林,及潛入深海底部,理解滿嘴毒牙、體型纖瘦,有「恐龍切片機」之稱的「鱷形超目動物」,雖能躍出水面追逐獵物,但最終仍難逃滅絕的宿命; 探究為什麼只有小學生身高的巧人,光靠花豹吃剩的腐肉維生,就能在人類發展歷史中占據重要的篇幅; 智人又是怎麼透過文字與文化抓住優勢,成為目前最成功的物種; 湯納森甚至會帶你看美洲大赤魷如何在海洋生物衰退的時代成為後起之秀,甚至被視為下一個海洋霸主……   雖然有些信仰科學的人,不認為消失的厄運有一天會臨到人類頭上,甚至相信近年來的太空科技、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發展,讓人類愈來愈有永生的希望,但人類仍舊可能來不及逃離地球,或末日前就先自我毀滅。   儘管對

於未來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湯納森認為生態系和物種正不斷消失,人類將在滅絕或是演化成新物種之間抉擇。度過大滅絕之後的生命,會以不同形態在地球上生活,且保有與過去相同的生命彈性。   人類將會演化成新的物種,繼續稱霸地球嗎? 或者,若有下一個物種取代智人,牠會是什麼樣貌? 透過本書,我們能從演化中找尋蛛絲馬跡,探究人類與地球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好評推薦 世界上有多少物種?是許多人的疑問,但很遺憾地,在我們還沒能透徹了解前,環境已經產生極大的變化,甚至有許多生物還來不及被發現便已消逝。如果有一天習以為常的空氣、景色、動植物變得不一樣或是消失了,我們還能對這世界的改變無動於衷嗎?    

這是一本以截然不同的風格來敘述生態的書,文字真實而感性,搭配科學數據與易懂的名詞,引領我們了解這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不管是從腳下的土壤到巨大的生物,或是從雲霧林到海洋,都可以好好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黃仕傑  世界生態攝影師   我大學讀的是動物系。自高中讀死書的煉獄被釋放後,我開始從教科書上瞭解生物多樣性的存在,以及從「生物地理學」學習地理隔絕如何導致生物的種化等等細節。那是在台灣還很窮的一九七○年代初葉,除了閱讀教科書,很少有只要讀一本就能知道生物學、演化學、生物地理學、古生物學、地質學以及生態學的科普書籍。    《下一個物種》以短短三百多頁的篇幅,

帶領讀者回顧地球形成及生物如何演化的歷史,述說了導致幾次生物大滅絕的外來因子,以及生物如何再次繁衍成今日模樣的原因。但最值得讀者們深思的是:我們肆無忌憚地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逐漸暖化,似乎是在預告下一次大滅絕就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後果,這是一本讀起來要動腦筋的好書。 ──嚴宏洋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聘講座教授   人類總愛說自己是萬物之靈、是天上天下唯一有意識和思想的動物。但其實人類在地球出現的時間之短,若有一本描述所有物種的百科全書,智人能不能有一個完整的章節都很難說;這樣的我們,當然也無法逃離物種興衰的過程。 我們從何而來、要往哪去,和其他的物種息息相關,若第六次大滅絕真的到來,或者它正

在發生,人類是會滅絕亦或是成為新的物種呢?《下一個物種》帶領讀者重回過去、正視眼前的警訊,然後想望未來。這不會是一本輕鬆的書,因為放下它之後你身為智人的功課還沒結束:請在末日還沒到來之前,好好利用現在創造我們理想中的未來。所以拿起它、讀它,然後接受挑戰吧! ──雷雅淇    PanSci泛科學 總編輯 作者簡介麥可.湯納森Michael Tennesen科學作家,已經在《發現》(Discover)、《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國家野生動物》(National Wildlife)、《奧杜邦》(Audubon)、《科學》(

Science)、《史密森雜誌》(Smithsonian)等期刊發表超過300篇文章。曾任杜克大學尼古拉斯環境與地球科學院(Nicholas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arth Sciences)媒體研究員,與卡瑞生態系統研究所(Cary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的駐院作家。譯者簡介陸維濃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目前為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以傳遞科普新知為志業。近期譯作包括:《人類這個不良品》(天下文化出版)、《預見未來的人》(貓頭鷹出版)、《毒生物圖鑑》(臉譜出版)等。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序言 不知身在何處 作者從跟隨科學家進入亞馬遜盆地的一次經歷開始談起。今天的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目前的環境困境,並積極尋求解方,但同時也指出人類不是地球唯一曾面臨生存困境的物種,生物的興衰都有先例可循。作者希望透過回顧過去生態歷史,尋找演化教我們的事,並且探究未來生命的可能性。   第一部 重回過去   第一章 大滅絕:災難現場 本章以與科學家實地走訪多地的所見所聞,談到板塊如何飄移,以及最著名大滅絕的始末,也提到滅絕後生命復興的過程。作者用他的見聞告訴讀者:生態系其實非常脆弱,但必定會經歷漫長的恢復,興衰是所有物種必經的過程。   第二章 生命之初的協同效應 本章帶領讀者重回太陽系、地球形成

之初,探討歷來科學界對生命形成的想法、解析各種假說,並評定其可能性。後半部談到氧氣出現、寒武紀大爆發及大型動物現身的過程。作者也從造訪非洲的經歷,訴說人類的文明對生態造成的影響。   第三章 理論基石 作者走訪安地斯山脈,講述了幾個重要的學說的發展故事,也依照所見的生態系景觀,反思全球各地因外來種的入侵而受到的衝擊,舉出莎士比亞狂粉曾用什麼瘋癲的想法引入外來物種,導致美國鳥類生態產生巨變、索羅門群島的蛇如何「飛」去關島等例子。   第四章 演化出另一種物種 雖然人與自然衝突不斷,但並非一直如此。作者前往東非,向當地人討教過去人類如何和自然共處的方法,講述巧人、尼安德塔人與智人如何在自然中生存,

智人又擁有什麼特質,使他能在眾多原始人種之中脫穎而出,最後提出到了現代,這些人為因素為我們的環境帶來怎麼樣的威脅。   第二部 警兆在前   第五章 警兆之一:土壤 作者從英國南部到北部,開啟一趟追尋土壤由古至今的變遷之旅。農業與經濟作物的發展,雖然養活了更多人、提升了居住品質和促進文明的發展,但土壤也因此受到更嚴重的破壞。恢復土壤的解方我們或許可以從遙遠的亞馬遜部落取經,但或許土地的最後希望也同時就在你我住家的屋頂上。   第六章 警兆之二:我們的身體 農業讓人口增多,使居住空間愈來愈緊密,間接地加速了疾病的傳播速率。各地開始出現過去不曾出現過的疾病。從以往的醫療來看,我們似乎短暫地戰勝了疾

病,但近年超級細菌崛起,似乎又為人類的生存蒙上了一層陰影……   第七章 警兆之三:魷魚與抹香鯨 過去曾有豐富的海洋生物,然而長期的汙染及氣候變遷,導致海水特性及生物相的改變。透過從生物學家口中得知的海洋歷史對比作者所看見的加利福尼亞灣現狀,你將在本章看見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態景色。   第三部 無人之境   第八章 末路 作者藉由世界各地過去的自然災害案例,總結人類面臨的環境變遷隱憂,也似乎隱隱想要預測什麼一般。人類在地球上的「有效期限」究竟還有多久?或許還必須從下面的章節找到一些過去的線索才行。   第九章 漫長的復原 科學家指出,若人類繼續破壞下去,將只有滅絕一途。然而滅絕之後也總是會再生,

即便會有歷程會根據受破壞的程度有長有短。本章舉出過去幾次大滅絕事件之後,新物種重新出現於陸地的例子,試圖預測人類未來的地球命運。   第十章 深陷麻煩的海洋:海洋的未來 海水的改變導致生物的生存也大受影響,小從浮游植物到大型的鯨魚,有的正面臨滅絕的境地,有的卻是逆勢生長,作者藉由一些駭人的真實案例警告世人必須立刻停止一切人為破壞,否則我們將會失去整個海洋!   第十一章 捕食者難關 大型動物消失,是生物演化如今面臨的另一項困境,前面五次大滅絕是由食物鏈底層開始,而本次的滅絕,則是捕食者與生產者一起消失。為人熟知的捕食者:大白鯊、鯨魚、大型貓科等大型動物,正面臨滅絕的處境,而取代海洋大型動物的新

敵人極可能是美洲大赤魷!   第四部 接下來呢?   第十二章 大型動物群的衰退與回歸 面對物種消失,人類的積極作為或許還能扭轉一點現狀,幫助大型動物回歸的「野化計畫」,已經被非洲、美洲、荷蘭等地使用,並留下成功的紀錄。嘗試用其他生物代替當地已消失的物種或許可以讓地球恢復到過去的面貌。   第十三章 入侵火星? 火星是人類一直以來寄託希望的星球之一。本章一探火星的當地環境、也要帶你看看究竟火星運河到底存在?也會回顧太空人登陸火星的過程,以及科學家們遭逢的難題。然而,火星並不是完美的替代方案,人類能趕在末日之前達成星際旅行的任務嗎?   第十四章 人類走到演化盡頭了嗎? 和過去的科學假設相反,近

期科學家發現人類的演化速率其實加快了。本章舉出過去人種的演化實例,以及這些變化對人類族群又造成何種影響。   第十五章 超越智人 人權、制度在近代都有大幅的革新,現代科技也有許多發展,或許能夠讓人類未來演化成新物種增添可能性。我們的身體會如何改變?我們能靠科技脫離血肉之軀,活在虛擬世界嗎?人工智慧究竟是福是禍?   致謝 參考資料 第六次大滅絕後,地球誰來當家?(節錄)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執行長 二○一九年三月           過去坊間已有許多介紹地球大滅絕的相關書籍,以及討論為何是由人類所造成的等等問題。但目前還沒有一本書,敢探討當地球復原之後,有哪些物種能夠存活,

人類是否能逃過劫難?哪些新物種會演化出來?我們可否把思想上傳到雲端,生活在虛擬實境中?   科學作家湯納森(Michael Tennesen)訪問了全球七十多位頂尖科學家,蒐集他們的看法,並引用了兩百七十餘篇的學術文獻及許多的數據來編寫此書。因此這本書不但內容扎實、言之有物,正確性和可信度亦高,兼具了科普和學術參考的雙重價值。   作者用流暢生動的文筆,深入淺出地在書中傳達幾個重要的觀點:   (1)滅絕雖然是正常的生命的過程。 (2)這次大滅絕的原因仍然脫離不了所謂的「河馬(HIPPO)」,也就是:棲地破壞(Habitat loss)丶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人口過多(P

opulation growth)、汙染(Pollution)及過度開發或獵捕(Overharvesting)。 (3)過去大滅絕的過程通常是由植物先開始,再來是草食動物,最後是食物網頂層的肉食動物。但第六次的大滅絕卻正好相反。 (4)無論我們對地球會帶來多大的傷害,但地球終究會復原。 (5)大滅絕之後,地球上會騰出許多空間,生命很可能會像寒武紀大爆發那樣迅速興盛,演化出形形色色的生物。 (6)演化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的。 (7)若改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製造出超人之類的物種,反而可能會加速我們自己的滅亡。     作者透過豐富的舉例告訴讀者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的功能和價值,以及人類如何無知地破壞

和糟蹋它們。本書除了點出為什麼生物多樣性一直不能主流化的主要原因,也提供許多很好的生態保育和科普教育的案例及素材。閱讀《下一個物種》,讀者將更了解愛護地球及生態保育的重要。然而人為的破壞卻是慢性的,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不知大禍臨頭,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過去的背景資料,可以拿來做今昔的對照,因此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需要制定目標和指標,再做長期的監測來檢視目前的保育和管理政策是否有效,共同為減緩甚至停止第六次大滅絕的來臨努力。   作者自序   六月的某一天,熱帶地區正值乾季,未及晌午,秘魯軍方的Mi-17直升機載著我們從位於安地斯山脈(Andes Mountains)西側,阿雅庫喬鎮(Ayacucho

)附近一處軍事基地起飛,緩緩地朝雄偉的山峰飛升。下方遼闊且乾燥的土地間雜著仙人掌、灌叢和寬廣連綿的空地,僅有幾座屋舍覆滿塵土的小村莊點綴其中。   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可謂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我們飛越的山坡正是這片沙漠的東界。雖然綠意盎然的雨林正在安地斯山脈峰頂等著我們,但從眼前的景象完全看不出任何端倪。當直升機終於攀到峰頂,在水氣氤氳的地帶上,亞馬遜河源頭和濃密深綠色植被驟然出現在機上乘客──軍方人員和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眼前。   機艙內這群這聲譽卓著的生物學家,是快速評估計畫(Rapid Assessment Program)的參與者,受到華盛頓保護國際

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派遣,針對維卡班巴(Vilcabamba)熱帶雨林地區的野生動物進行短期研究,安地斯東部有多座山脈受到石油業及礦業威脅,這裡是其中之一。保護國際基金會想要知道這裡的動植物種類數量夠不夠豐富,以評估是否該動用有限的經費加以保護。這裡生物種類的數量愈多,物種能夠度過目前環境危機的機率就愈高。   我和這些科學家一齊坐在以螺栓固定於艙壁,坐起來著實不舒服的金屬長凳上,周圍是堆得老高的裝備。大多數人身著卡其色的服裝,搭配各式各樣的高筒靴,有幾個人蓄著鬍子,有幾個人身披大衣。當此行要研究的熱帶雨林首次出現在他們眼前時,興奮之情難以壓抑,無不

望眼欲穿地看著霧濛濛的玻璃窗和開敞的機艙門。一名秘魯士兵坐在艙門邊,身上沒繫安全帶,他一隻手臂掛在艙門把手上,雙腿和身上的槍隻在機艙外晃蕩,看起來危險極了。前一天他的同袍遭暴徒襲擊受傷,現在他正掃視下方森林,尋找亂象的蹤跡。   視線繼續向東延伸,越過了亞馬遜盆地,此時太陽已經高掛空中,朝熱帶森林散發熱力,蒸騰的濕氣形成高聳的雷雨雲頂,到了中午,一波又一波的雷雨和水霧將襲擊安地斯山脈東側。豐沛的水分造就這片蓊綠的熱帶生物園區,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森林就在這裡。動、植物種類繁多的安地斯山脈和毗連的亞馬遜盆地,對熱帶地區,乃至於全球的生態皆有極大影響,也和全球物種多樣性──即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息息相關,畢竟這裡孕育了許多陸生的動植物。科學家告訴我們,自然界目前正面臨一場重大災難,這致命的危機源自於各種和土地利用有關的人類活動,導致全球物種數量遽減。我們只能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熱帶地區,把熱帶視為物種儲存庫,希望未來自然界在藉此更替、復甦,這架直升機上這麼多的科學家正是為此而來。   這樣的希望並非毫無來由,也有先例可循,因此科學家積極研究這片特殊的地景:舉例來說,經歷過去的冰河時期,安地斯山脈多數的動植物選擇遠離斷崖,來到位處低海拔雨林中與世獨立的地區棲居。   當時地表各處幾乎都遭到冰河刮蝕,靠近兩極的地區也不例外,凡是擋路的生物無一生還,在如此動盪

的冰天雪地之中,安地斯山脈和亞馬遜地區有如生物安穩的避風港。   如今,地球上只剩少數幾處仍有許多尚未被科學界發現的新物種,安地斯山脈東側是其中之一。這裡被歸類為一處全球性的熱點(hot spot),生物多樣性豐富,有許多他處無可尋覓的特有物種。科學家希望,在這些地球上深幽黑暗又難以抵達的角落,大自然或許可以躲過人類帶來的浩劫,孕育出新的物種。   直升機下方山區是一片著名的「雲霧森林」(cloud forest) ,樹幹上覆滿苔蘚和蕨類,樹冠層滿是蘭花和鳳梨科植物,它們將根系伸入植物樹葉、樹幹彎折處的腐植質裡,或深入枝幹樹皮中,尋找土壤的替代品。   維克佛瑞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生物學教授麥爾斯.希爾曼(Miles Silman)形容這裡許多物種分布的方式為「鞋帶式分布」。這些物種生長繁殖的區域可以水平延伸幾百公里,但垂直分布的範圍卻只有幾公尺。「有些植物的海拔分布範圍比我扔一塊石頭的距離還短」希爾曼如此說道。他擔心對這些生長在山坡上的物種而言,氣候變遷的速度遠大於物種適應環境的速度。   「雲霧森林」果然不枉其名,空中總有雲霧繚繞,想在這裡降落可能得花好幾天碰運氣。第一天,天候因素不佳,我們搭乘的軍用直升機只能折返,駕駛員決定帶我們造訪亞夏尼加部落 (Asháninka Indians)。所有族人都來迎接我們,他們用漿果汁液在臉和手臂上塗上線

條,可謂叢林版的化妝術。另一位女性送上「chicha」讓我們品嚐,這是一種以絲蘭(yucca)為材料,經過部落女性咀嚼後靜置發酵所製成的飲料,駕駛員提醒我們拒絕這份心意對部落可是大不敬的舉動。亞夏尼加族人至今仍然過著在森林中打獵、在河流中捕魚的生活。   第三天,雲霧散去,我們終於順利降落。我跟著其他人率先跳出直升機機艙,靴子立刻陷入軟爛的土壤中。我轉向身後的另一位科學家,告訴她這裡似乎不是個立足的好地方,但她毫不遲疑地說:「就是這樣。」並揮揮手示意我繼續往前走。接下來幾個小時,我們卸下所有裝備,拿著砍刀在森林中披荊斬棘,整理出一塊空地,搭起潮濕至極但起碼還能睡覺過夜的帳篷。   安地斯山脈熱

帶地區的面積不到地球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一,但地球上有近六分之一植物種類出現在這裡。白面僧面猴(white-faced monkey)、蜘蛛猴(spider monkey)和鬃毛吼猴(mantled howler monkey)在樹林間擺盪,潮濕的空氣中充斥著牠們的尖叫聲和吼聲;山獅、熊、白唇西貒(white-lipped peccary)和山貘(mountain tapir)在林中來回巡梭找尋晚餐的下落時,鳥類、蝙蝠和蝴蝶也各自暗中行動。這裡的面積和美國新罕布夏州相當,卻至少有一千七百二十四種鳥類,是美國、加拿大兩國鳥類種類合計數字的兩倍。   阿普里馬克河(Apurímac River)和烏魯

班巴河(Urubamba River)深邃的河谷使維卡班巴山脈隔絕於周遭山脈之外,有如一座矗立在叢林汪洋中的孤島。   熱帶地區的生物非常獨特。動物常發生食性特化,變得只吃單一種或單一群植物。有些植物的花朵具備長而彎曲的萼筒(tube),只有鳥喙構造可以與之相符的蜂鳥才能為這種花朵授粉。不過刺花鳥(flowerpiercer)可以利用有如開罐器的彎曲鳥喙來作弊,在花朵基部啄出小洞,既免除了穿越蜿蜒長筒的困擾,又能和蜂鳥、蜜蜂一樣享受香甜的花蜜。   在這趟研究之旅即將屆滿一週之際,晚上下起了雨。雨天會出現和平常不同種類的蛙和兩棲動物,於是常駐當地的爬蟲學家莉莉.羅德里奎(Lily O. Rod

ríguez)和我便戴上頭燈,在大雨中尋找新物種。羅德里奎開始和我說起故事,內容有關這些動物在面臨激烈的生存競爭時,如何習得特化這項技能。她提到這裡有些蛙類的後代生長過程中沒有蝌蚪這個階段,親代會像雞一樣孵卵;有些蛙類會把蛙卵儲放在懸於河面上的樹葉之中,蝌蚪孵化就能直接落入水裡;某些蛙類的蝌蚪有著一張大嘴,水流太急的時候,牠們可以找塊自己喜歡的石頭,牢牢地吸在上面。   雨愈下愈大,除了身上的Gore-Tex外套,我們各又穿上一件軍用雨衣。然而大雨並沒有阻擋我們的腳步,當羅德里奎自認聽見一種前所未聞的蛙鳴聲,於是繼續攀爬又濕又滑的樹幹。那晚的爬樹活動沒有帶來任何新發現,不過在我們長達四週的實地

考察期間,她一共發現十二種新物種。   演化奇蹟在地球上這些稀有的青翠角落得到了體現,生物在自然界裡尋得微小棲位各自適應,為了成為其他生物利用的對象,自然界勢必要端出精心籌畫的策略,問題是:未來的自然界仍然能提供這些必要的棲位和策略嗎?如果地球真的還有救,熱帶會是希望所在嗎?現代人,也就是智人,有機會繼續生存在地球上嗎?     現代生物學家之所以焦急難耐地提出這些問題,一部分是因為擔心我們可能正處於大滅絕事件的開端,到時候地球上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動、植物物種會消失。過去六億年間,自化石紀錄中首次出現動物身影算起,地球上只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回顧過去幾百年至幾千年間地球物種損失的程度,讓科學家

認為第六次大滅絕恐怕即將到來。最近,《自然》(Nature)期刊刊載一份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學家的報告,內容提到倘若地球上各物種目前遭受的威脅未能緩解,極端的大滅絕事件可能在短短三個世紀之內就會發生。   智人(Homo sapiens)只用了不到二十萬年的時間,就在一八○○年突破十億人口大關;到了二○○○年,人口數已經來到六十億,及至二○四五年,地球上的人口會激增至九十億。這是前所未見的人口成長速率,隨之而來的風險和數不清的副作用叫人不敢想像,一場肆虐地球的危機將因此而起。   顯而易見地,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各種傷害,導致地球上面臨瀕臨滅絕邊緣的動植物名單愈來愈長,然而,我們似乎總是忽略

這樣的困境。對自然界而言,人類已成為最致命的病毒。   龐大人口消耗著地球的自然資源,這樣的態勢若不減緩,人類恐怕招來自我毀滅。舉凡人類所到之處,自然環境無可倖免,就地質學的時間尺度看來,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對地球造成這般傷害。如果把整個地球的歷史壓縮成二十四小時,智人形同在最後幾秒才出現,只能說我們破壞地球的效率還真高。   無論我們短暫的存在帶來多大的毀滅性傷害,地球終究會復原。畢竟,人類走向終點不代表所有生物都得陪葬。生命自有彈性,仍會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可以生存、適應、生殖和發展出多樣性。地球上會有新的植物出現,取代單一栽培的玉米、小麥和稻米。滅絕事件後倖存下來的動物,只要度過生存瓶頸

,就可以擁有少了其他動物存在的偌大生存空間,競爭變少了,牠們可以興盛繁殖,快速演化。   這些事情都有先例可循。   不管大滅絕事件的肇因為何, 每一次大滅絕過後,地球都會復原。四億四千三百萬年前,奧陶紀大滅絕事件以密集交替的冰河時期造成地球上百分之八十六的物種滅絕;三億五千九百萬年前,全球寒化與全球暖化兩記重拳接連擊倒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五的物種;兩億五千兩百萬年前,西伯利亞超級火山噴發引發二疊紀大滅絕事件,全球百分之九十六的物種無法倖免;兩億年前,全球暖化和海洋酸化構成的三疊紀大滅絕事件,造成百分之八十的物種消失;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小行星撞擊地球,百分之七十六的物種隨之滅絕。雖然,我們已

經找出每次大滅絕事件的主要可能肇因,但別忘了,每一次大滅絕都是許多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   眾所周知,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事件,主要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起。不過,超 級火山噴發也助了一臂之力,如今位於印度的大型火成岩區──德干玄武岩(Deccan traps,也稱德干暗色岩),由火成岩構成的階梯狀高原和山脈,是洪流玄武岩噴發的典型特徵。發生於兩億五千兩百萬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雖是因火山噴發而起,但洋流系統崩潰和其他因素也難辭其咎。儘管毀滅程度之高,二疊紀大滅絕之後,地球對恐龍開啟了大門;白堊紀大滅絕之後,哺乳動物和人類在地球上找到了立足之地。   史密森尼研究院(Smithson

ian Institution)的古生物學家道格拉斯.爾文(Douglas H. Erwin) 認為,大滅絕事件其實是股強大的創造力,他在著作《滅絕:兩億五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幾乎消 失殆盡》(Extinction: How Life on Earth Nearly Ended 250 Million Years Ago)中提到: 「在大滅絕過後百廢待舉的環境中,倖存生物可以自由地發揮演化創意,改變生態系的主要架構,帶領生命往全新且意想不到的方向前進。」   安東尼.巴諾斯基(Anthony Barnosky)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整合生物學教授,他的研究論文經常登上《自然》期刊,他認為極危(c

ritically endangered)、瀕危(endangered)和易危(vulnerable)物種的生存狀態,是判斷我們是否正走向下一次大滅絕的關鍵依據。他表示: 「就長期的生物多樣性基線而言,只要這些生物還存在,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就還算保持得不錯;倘若這些生物大部分滅絕,就算過程延續超過一千年,第六次大滅絕終將到來。」   巴諾斯基教授認為,拯救這些陷入困境的物種,或許還能為我們帶來一點機會。不過,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拯救瀕危物種的行動,大多淪落至「死支漫步」(dead clade walking)的下場。所謂「支」,指的是分類學上納為同一系群的生物。以受到鉛中毒、致命農藥和都會區擴張所

威脅的加州兀鷲(California condor)為例,為了保護牠們的重要棲地、進行圈養繁殖以達到野放的終極目標, 我們已經投注無數金錢和心力,然而接下來的一千年,牠們真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   假使加州兀鷲真的做到了,其他鳥類也能度過大滅絕帶來的生存瓶頸嗎?爬蟲類、魚類、昆蟲、哺乳類,甚或人類,又能繼續生存嗎?存活下來的物種和現在的物種又會有怎樣的差別?這些都是本書要探討的方向。   透過這本書,我們回顧過往的大滅絕事件、人類和自然界的演化歷程、正在發生以及演化上可能發生的變異。原文書名《The Next Species》中,物種一詞既然使用複數形態,表示對於下一種出現在海洋、陸地的生物,

我們的好奇心並不亞於下一種人種。   為了這本書,我訪問過的科學家超過七十位,他們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史密森尼研究院、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史丹佛大學、印第安那大學、倫敦大學、牛津大學、馬克斯普郎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s)等地,此外,還有許多學者接受我的電話訪談。   許多人和史密森尼研究院古脊椎動物館館長漢斯──戴爾特•蘇斯(Hans-Dieter Sues)一樣,認為滅絕是正常的生命過程。蘇斯說道:「事實上,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生物最後都會滅絕,智人也

不例外。或許,未來的一千年內,我們會找出星際旅行的方法,那麼就算地球亂成一團,我們還可以飛到別的星球去。不過,很有可能的劇碼是:我們繼續胡搞自己的基因組,製造出超人之類的物種,迎來我們自己的滅亡。」   本書的內容放眼世界各地,尋找演化教我們的事。我們能從過去的大滅絕事件中學到什麼?古老原始的生態系擋得住戰爭和核子事故的摧殘嗎?端詳洛杉磯地層下方歷史有三萬年之久的化石,我們能得到哪些和生物多樣性有關的啟發?科學家能讓大象、獵豹和獅子重新出現在美洲及歐洲大陸上嗎?水母和大烏賊(giant squid)會成為海洋的主宰嗎?本土種(native species)消亡殆盡的世界裡,疾病還能蔓延嗎?我們

能逃到火星去的機會又有多大?   此外,我們還要探究生命演化成其他形式的可能性。大滅絕之後帶來的隔離,能否提供機會讓全新的人種應運而生?遺傳學的相關研究能讓我們的後代更聰明、長壽,機能更優秀的身體嗎?或者,科學家能不能想出上傳人腦資料的方法,如此一來即便人體機能衰敗,我們還能以機器人或虛擬人物的形態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一切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警兆之二:我們的身體 造成酸性土壤的農業活動減低了動植物的多樣性,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後果,疾病數量增加就是其中之一。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我們生活的世界出現了好幾種全新的疾病,這些疾病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處於剛開始

的摸索階段。倘若新疾病的帶原物種很多,雖然有些物種傳播效率比較好,但有些物種的傳播效率比較差,因此可以降低新疾病的整體威脅性。但是,若物種數減少則會降低了這種稀釋效應。另一方面,畜牧業的種種措施所致的抗藥性病菌,也降低了人類治療疾病的能力。 我們可以用G先生的故事來說明這樣的威脅性。一九七○年代末期,在蘇丹南部的恩札拉鎮(Nzara)上,生性安靜、不愛跟人打交道的G先生開設了一間棉花工廠。他的辦公桌就在工廠後方,周圍堆滿了衣料,蝙蝠就停棲在他書桌附近的天花板上,雖然未曾經過證明,但許多人認為蝙蝠就是害G先生染病的凶手。 令人感慨的是,一九七六年六月六日,G先生陷入昏迷,七孔流血而死,他成了蘇丹

第一個感染伊波拉病毒(Ebola)的指標病例,因此還吸引眾多媒體爭相報導。當時,他沒能來得及就醫便一命嗚呼,G先生死後沒幾天,工廠兩名員工也發病,同樣陷入昏迷、出血而死。 其中一位死亡的員工叫做PG。很不幸地,他的社交生活比G先生活躍,因此他的幾位朋友,甚至幾位情婦也都染病。這場病從PG身上快速傳播出去,導致恩札拉鎮和東邊醫院所在的馬里迪鎮有多人因此喪命。醫院也開始遭殃,一床又一床的病人接連感染,最後連醫護人員也淪陷,當他們看見同仁發病,醫護人員嚇得紛紛趕緊逃離醫院。世界衛生組織(WHO)派遣調查小組前往調查,發現醫護人員逃離醫院反倒是件好事,因為他們重複使用針頭為不同病人注射,無意間助長這場

災難蔓延。重複使用針頭的行為一旦停止,這場災難也跟著平息。

皮 克敏 3 種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遊戲名稱:皮克敏星球探險3/皮克敏3豪華版

音樂素材:
Youtube 音樂庫

後製軟體:威力導演18

成為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dC3qxcjqC8sZ42jOWmqYw/join

喵哈LINE表情貼:
https://store.line.me/emojishop/product/5c186f15031a670084d929bb/zh-Hant

塵蟎治理:小兒過敏風險、健康消費與密集親職

為了解決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作者謝新誼 這樣論述:

小兒過敏的風險治理,是當代台灣重要的健康議題。醫學典範下的過敏疾病具有遺傳、免疫系統狀態、空氣汙染、過敏原…等多重歸因。本研究視治理為動態的過程,面對多重風險因子的過敏學理,欲透過多方行動者的實作來理解治理的圖像。本論文旨在瞭解台灣的醫學專家、國家和商業組織在過敏治理上的特質及影響;並探討治理中的主角─家長如何編排親職工作以防治小兒過敏風險因子,社會位置差異如何影響父母親具備的相關知識與行動。本研究採取多重研究方法,資料來自田野觀察、歷史檔案資料以及29個家庭的深度訪談。以下為主要五項研究發現:(1)多方行動者透過知識建構、健康傳播及健康親職共同參與小兒過敏的風險治理,非人的行動者─塵蟎─在

治理歷程中成為重要節點之一。(2)眾多過敏風險因子並沒有相應的處理手段,兩者間存在落差。治理逐漸限縮於特定的小環境風險─家庭環境、母體環境─形成家庭化、媽媽化的風險治理特色。即便某些做法在學理上仍有爭議,各種實際的防治策略與衍生的知識和商品共同強化了家庭化、媽媽化的過敏風險治理特徵。(3)限縮的環境風險治理特徵加強了父母親對於孩子健康的道德責任。在過敏風險因子的處理上,親職工作呈現出消費密集、知識密集並且勞心勞力的特色,我稱為「財識心力密集」的健康親職。過敏風險治理的知識不僅作為當代家長的育兒指南,也成為年長父母重新詮釋過去親職實作的工具,經常伴隨著自我譴責的追悔態度。(4)商業組織在2000

年前後加入過敏風險治理的行列,過去販售日用品和家電商品的廠商成為過敏治理中的重要新引擎,超越既有的醫療產業範圍。防蟎抗過敏商品的行銷是台灣家長過敏知識的重要來源,廠商健康傳播的內容更聚焦塵蟎與消費的解決手段。(5)台灣在2013年發生的防蟎洗衣精含農藥成分之爭議為例,此爭議鬆動了塵蟎風險因子的治理現況,家長、廠商、各政府部門、化學專家、塵蟎專家和醫師對於防蟎風險認知的差異始浮上檯面,一方面彰顯出台灣政府在化學物質管制上的高度分工特性,並凸顯出許多為了處理兒童過敏風險的健康商品,可能非意圖地在過敏治理的家庭環境、生態環境及政策環境上產生新的風險問題。綜結本文,在當代的小兒過敏治理中,國家的角色較

為薄弱,廠商做為健康傳播新引擎,與既有專家知識結合,將過敏風險的處理朝向個人化或家庭化的環境控制縮限,並反映在台灣家庭財識心力密集的親職實作上。然而超越個人及家庭層次的生態環境風險─環境汙染、空氣汙染等過敏風險因子,需要更多制度性的政策、政府更有力地介入,才能更清楚看見過敏風險治理的整體樣貌。

害蟲偵探事件簿:50年防蟲專家如何偵破食品中的蟲蟲危機

為了解決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作者兵藤有生 這樣論述:

住家、麵包店、烏龍麵店、葡萄酒廠、製粉工廠……各種食物、包裝材料、清理不到的機器縫隙和房屋角落是犯罪蟲害的溫床,但只要一通電話,害蟲偵探立馬帶著偵察工具到府緝凶!|害蟲案件何其多?滅鼠劑驅鼠無數,但居然引來不怕毒的擬裸蛛甲?標榜天然無污染的環保芭蕾舞鞋,是用了什麼材料才引蟲入室?發出惡臭的麵粉,是被添加物害的,還是有昆蟲遛達過?為什麼波斯地毯放地板上不長蟲,掛在牆上卻引發蟲子覬覦?標本蟲是製作標本好幫手,但無食可吃時居然對魚翅下手?專挑紅酒軟木塞下手的蟲,是怎麼入侵的?是裝瓶還是運送過程有差錯?喜吃書本的衣魚出現在製粉工廠裡,問題出在烤箱、灰塵還是密閉空間?有蟲產卵在真空進口義大利麵和菸盒裡,

牠如何躲過查緝、飄洋過海來日本成家立業?……蟲蟲無孔不入,我們是否無從阻止?|十幾年未曾開啓也無人進出的低溫酒窖;經乾燥除溼的製粉倉庫;定時消毒清潔的餐廳;甫落成的新居——這些潔淨的地點為什麼會有蟲害?檢查蟲卵、糞便之後,要如何找出入侵動線?無死角、沒有食源卻還是長蟲的地方,又該怎麼防堵?食品害蟲防治專家兵藤有生是傑出的「害蟲偵探」,破解的蟲害案件不計其數,他精選生平最有趣、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二個奇案,包括「農舍木頭地板案」、「自動販賣機香菸案」、「法國的義大利麵工廠案」等,抽絲剝繭破案過程,指出各種食品相關產業的害蟲習性、分布和發生原因,並和防蟲科學研究所所長搭檔,由他專文解說昆蟲如何從益蟲變

成害蟲的前因後果。跟著害蟲偵探的腳步,讀者彷彿來到平時無法涉足的蟲蟲危機現場,解開蟲害謎團的同時,也進一步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本書除了精彩蟲事,亦收錄——1. 精選二十二起經典驅蟲案例,不僅還原害蟲入侵原因,說明昆蟲習性,還能看害蟲偵探逐招破解各蟲害區域的人為疏失,傳授解決之道。2.  第一線防治鑑定不可不知,書末收錄「害蟲追緝令」八大害蟲彩頁圖鑑,沿裁切頁剪下圖鑑,即可隨身攜帶,隨時按圖索驥,查找昆蟲外型特徵及對照出沒地點。|國內推薦李鍾旻 金鼎獎科普作家柯心平 臺灣昆蟲館館長柯俊成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張永仁 昆蟲生態攝影作家張東君 科普作家陳克敏 《糞金龜的世界》作者及甲蟲收藏家黃

仕傑 自然科普書籍作者楊平世 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楊曼妙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雷雅淇 PanSci泛科學主編 劉藍玉 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國內各博物館害蟲諮詢專家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國威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蕭昀  嘎嘎昆蟲網編輯、臺灣菊虎科分類專家 作者簡介兵藤有生東化研株式會社取締役會長。1940年生於愛知縣,1957年畢業於愛知縣立安成農林高等學校畜產科。曾任職於東京麻布的火腿公司,1965年與友人在世田谷創立東化研株式會社(PCO)。1984年脫離該公司,於橫濱自立門戶成立同名公司。長達半世紀以來主要從事乾燥食品害蟲防治的顧問工作,累積無數口

碑與卓越實績,並榮獲環境大臣獎等眾多獎項。國內自不用說,目前也承攬中國、泰國、法國等世界各國的鑑定調查工作。譯者簡介莊雅琇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贏得病患信任的問診術》、《如果癌症復發怎麼辦?病患本人與家屬應該知道的事!》、《全彩圖解 消除眼睛疲勞、拯救惡視力!》、《保健食品,你真的吃對了嗎?》、《神奇美顏操!》、《擺脫洗髮精,頭髮變多更健康!》、《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等。相關著作:《OUT老廢物!日本熱門健康節目大推!淋巴引流按摩法──消水腫、去痠痛、提升免疫力 對症按摩全圖解》《一週小一個size!纖體棍塑身術(內附專用纖體棍&穴道指

壓棒):日本藝人、Model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想瘦哪裡推哪裡,由外而內打造穠纖合度的勻稱美體,推出不復胖的誘人曲線》《令人懷念的小學圖鑑》《石油之後,主導人類未來100年命運的新能源霸主:頁岩氣》《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紳士鞋的奧義:從源流文化、製作工法到穿搭哲學,探究品味的終極關鍵》《讓業績往上衝的統計式思考術:學會這六招,各種商品都賣得掉》 國內推薦 前言 第一案   情人節巧克力上的蟲——菸草粉螟 第二案   製麵工廠的扁平小黑蟲——鋸胸粉扁蟲 第三案   潛藏在外國香菸裡的蟲——菸甲蟲 第四案   F先生的香菸

——印度穀蛾 第五案   環保產品裡的大害蟲——菸甲蟲 第六案   在室內猖獗的褐色小蟲——藥材甲 第七案   多見於香菇、罕見於麵粉——角胸扁蟲 第八案   手打烏龍麵店的地板下——擬榖盜 第九案   葡萄酒軟木塞裡的紅蟲——穀盜科第十案   專找佳釀葡萄酒下手的蟲——穀蛾第十一案  不只出現在昆蟲標本的蟲——標本蟲科 第十二案  棲息於波斯地毯、啃食魚翅的蟲——鰹節蟲科第十三案  不速之蟲——玉米象 第十四案  損益僅一線之隔——擬步行蟲科 第十五案  騙得過人眼、逃不過蟲眼——小露尾甲 第十六案  發霉的蟲與火藥味的人們——背圓粉扁蟲 第十七案  名稱有情趣,實際很麻煩——茶立蟲 第十八

案  麵包店的蟲——衣魚科第十九案  潛藏在辣椒裡的蟲——菸甲蟲 第二十案  進口義大利麵裡的蟲——擬榖盜與角胸扁蟲第二十一案 它又回來了——印度穀蛾 第二十二案 三件特殊案例——扁擬榖盜 .參考文獻 解說篇  案件中的蟲語/林晃史 防蟲科學研究所所長 害蟲案件年表 結語 【國內推薦】  世界上昆蟲的種類與生態極其多樣,當中不乏人類關係密切的種類。即使是在人類所生活的建築物裡,我們還是常能發現昆蟲的蹤影。  《害蟲偵探事件簿》這本書便是以人類社會中出現的昆蟲為主要探討對象,包括倉儲食材、生物標本,甚至環保產品,都有機會與昆蟲扯上關係。本書對於昆蟲愛好者來說,相當值得一讀!——

李鍾旻,金鼎獎科普作家   原來昆蟲系是為了消滅昆蟲而成立的啊!當年抱著對昆蟲無比的熱忱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臺大植物病蟲害學系昆蟲組(也就是臺大昆蟲系的前身),原本以為我就可以跟心愛的昆蟲終日為伍了,沒想到卻開始學習各種消滅昆蟲的密技!兵藤先生的精采故事,喚起了我以前念昆蟲系時的種種回憶,與害蟲奮鬥一生的他,更在書末探討了一些重要的觀念:「甚麼是害蟲?我們為了消滅害蟲而做的這些事情,一切真的都是正確的嗎?」。看完書以後,你又會有什麼想法呢?——柯心平,臺灣昆蟲館館長   作者以專業的昆蟲學知識,兼具人文素養的關懷,為昆蟲請命,重新思考人類與昆蟲的關係。所謂昆蟲的「害」或「益」,往往都是以人類

的利益來認定!本書為世界首部食品害蟲的科學推理筆記,作者長達四十多年親臨現場調查的記錄,故事情節具戲劇性效果,然不失真實性的張力。這些實用的知識,對千家萬戶必需,對國計民生有用,不妨先讀為快!——柯俊成,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不是所有的常見害蟲都是蟑螂、蚊蠅、蜘蛛、米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生物跟我們共存,只是照人類主觀任性的喜好,將它們分成益蟲、害蟲,或人人喊打又或想要收集飼養的種類而已。    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推理,什麼又叫抽絲剝繭地觀察,以及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還有很重要的,要有(幾)個熟悉昆蟲的朋友。假如不預期的在不該看的地方遇到蟲,不要崩潰大叫,先翻

開這本書查查,就能減少焦慮與恐慌。再不濟,還可以抄起這本書打下去。實在是本「內服外用」皆宜的書呢。——張東君,科普作家   在臺灣,每隔一陣子在媒體上總會發生市售食品中有昆蟲出現的案例,而在過去三、四十年來我也偶爾會接到某些食品公司或倉儲業者送檢的樣本;可見這些問題一直存在臺灣的食品界,困擾著不少食品及餐飲業者!  很高興看到臉譜出版公司所出版的《害蟲偵探事件簿》,這是一本描述一九七一年至二○一三年間,在日本食品界所出現的「害蟲事件」。一位大半輩子從事食安昆蟲調查的「害蟲偵探」——兵藤有生,他把這四十多年來曾在日本食品界所發生的昆蟲案例,追根究柢剖析,並成書分享給大家;相信這對臺灣的食品業者和

昆蟲界來說,都會有些許幫助。在食安問題已日受臺灣民眾重視的今天,大家就和日本「害蟲偵探」一起走進食安的昆蟲世界吧!——楊平世,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如果你喜歡看福爾摩斯的偵探故事,如果你喜歡昆蟲並對生活周遭充滿好奇……那麼!兵藤有生的《害蟲偵探事件簿》,絕對可以讓你大呼過癮!作者以他一生調查食品與相關生活用品的蟲害經驗,抽絲剝繭寫下一個個案例與相關知識,還教導讀者如何觀察,是一本饒富趣味與知識的科普書籍。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原本是大自然中一分子的蟲蟲,闖入人類社會也需生存,作者在字裡行間也闡述了益蟲與害蟲的角色與歷史。如果你對生活中的小蟲充滿恐懼,那麼看看這本書或許可以讓你改觀呢!——楊曼妙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及現任臺灣昆蟲學會理事長   優秀的偵探總能看到細節當中的魔鬼、在糾纏的線索中找出頭緒,儘管結局令人驚奇但抽絲剝繭的過程卻是出奇的嚴謹,這也正是推理故事令人著迷的地方。「害蟲偵探」更是如此,不放過細微之處的洞察力、對昆蟲的習性瞭若指掌,也要能不被常理束縛,並試著用蟲的角度去思考;這些能看出不平凡事件背後真相的能力,靠的其實都是觀察和透析那些平凡且細微的事物,並一點一滴的累積。透過害蟲偵探的放大鏡,我們和「害蟲」之間的故事不再只有彼此傷害,而是能更瞭解牠們也藉此更認識了世界。——雷雅淇,PanSci 泛科學主編  大自然生養萬物,萬物間的適應與消長也亙古不變地運行著,所

以目前在人類眼中所謂的「害蟲」,其實都是適應了人類的生活條件,被人類「豢養」出來的。每次只要聽到有人說:「蟲子!好噁心喔!」我就會義正詞嚴地反唇相譏:「在蟲子的眼中,你也好噁心。」生為百代之過客,人類其實沒有完滅其他生物的權力,更何況這些生物只是盡其「生態職能」而已。  每次碰到蟲害問題,都要靠偵探的觀察力、超級電腦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以及拼圖的耐心,才有可能「破案」。作者碰過的「凶手」,我多半也碰過,因此書中對於辦案過程的描述,總能喚起我做害蟲調查的回憶或是會心的一笑,就連「報案人」沒頭沒腦、雲山霧罩的描述也差不多,更別提那些只提供模糊遠景照就希望你能鑑定的報案人了。  兵藤有生先生累積多年實

戰經驗著成此書,其實書中很多食品害蟲,在臺灣也常見,足為良好參考依據,然橘逾淮為枳,各種害蟲到了台灣的活動範圍和危害狀況也會稍有出入,僅供參考。值得一提的是,昆蟲譯名系統甚繁,本書採用之中文名譯名亦來自不同系統,既是譯名便非學名,倒也不必太計較,若有興趣追查研究,以文中所附學名查找即可。——劉藍玉,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及國內各博物館害蟲諮詢專家   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裡,昆蟲在大自然環境中原本沒有好壞之分,如果影響到人類社會的福祉,才被人定義為「害蟲」。個體微小的蟲蟲,如果繁衍或集結成蟲「害蟲大軍」,可能對人類造成災害;從它們的犯罪現場一路抽絲剝繭,回溯到害蟲的發源地,依著近代流行的

「蝴蝶效應」理論,在明瞭這些脈絡之後,我們可以從源頭阻斷災害,更可能取得與蟲蟲和偕相處、甚至互利共生的機會。本書不但是有趣的推理小說,更是一本昆蟲學的實務案例。——鄭明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增加糧產而養活更多人口,成就人類的輝煌文明,也與害蟲結下了不解冤仇,這些蟲子或危害農產又或成為病媒,本書由從事第一線防治(特別是倉儲害蟲)的作者娓娓道來其經歷,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研究主題是昆蟲分類學,成果可供非專家對目標進行快速鑑定,本書也多次提及正確鑑定的重要性,更呼應了本學門跟應用防治的輔車相依。  本書分享了不少貯物害蟲防治上的實務經驗,對不論是本行業感興趣者

或者普羅大眾都是難能可貴的科普書籍!——蕭昀,嘎嘎昆蟲網編輯及臺灣菊虎科分類專家 |Case 1:情人節巧克力案◎案件成立!每當橫濱辦公室的電話響起,即表示我有了新案件要處理。接起電話、報上姓名,電話另一頭立刻語帶困擾地說明來意。畢竟一般人總是希望盡快解決昆蟲危機。我熟識的進口商承辦人老客戶說,他的公司接到了客訴:「我在三月初打開今年情人節拿到的巧克力,吃到一半時,竟然發現巧克力裡面有六到八公釐大的紅色小蟲在動。」出了問題的法國製巧克力,是在前一年六月初自法國進口,並且立即送進攝氏十五到十六度、濕度在五十到六十%的冷藏庫裡保存,而出貨期間是年底至新年一月底。到二月初時配合情人節檔期有再另外

包裝。老客戶立刻索取實物樣品送至相關機構檢驗,結果鑑定是印度穀蛾的幼蟲(又稱印度穀螟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見左頁,其中圖1為成蟲示意圖)在作怪。當他拿到檢驗結果後的隔天,便來委託專門鑑定昆蟲的我,調查蟲子如何混進巧克力。◎偵探的推理我以顯微鏡觀察巧克力外包裝與蟲子,立刻確信引發問題的蟲並不是印度穀蛾。以下列舉如此斷定的理由。● 蟲體的環節背面第二節與第十一節,各有一對不可能出現在印度穀蛾身上的黑褐色弦月紋(弓形花紋)(照片2)。● 發現體表硬毛的基部有小黑點。● 尾端部分發現斑紋(照片3)。● 糞塊集中在一處,且大小幾乎一致(照片4)。這表示蟲子不

是在該處生育,而是在越冬。這一點可從該處沒有蛻殼加以推測。● 蟲子附在巧克力的包裝紙上,吐絲雜亂布滿周圍,不像印度穀蛾般細緻。● 印度穀蛾在氣溫攝氏十五度的狀態下,從產卵至羽化的發育過程長達一百四十五日,期間至少會經過數次蛻皮。然而,這次案件並沒有發現蛻殼(不然一定會殘留在包裝裡頭)。根據上述觀點,我強烈懷疑案件的元凶是菸草粉螟(又稱菸草粉斑螟蛾,Ephestia elutella(Hübner))的越冬幼蟲(照片5)。◎真凶是歷史悠久的害蟲菸草粉螟的成蟲(照片6)是整體呈灰色或灰褐色的小型蛾蟲,體長六到八公釐,展翅長(展開翅膀時的左右長度)為十三到十六公釐。翅膀的顏色有各種變化,前翅為灰褐色

,內橫脈及外橫脈之間的翅膀中央部分呈略深的褐色。

番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及番茄晚疫病(P.infestans)之生物防治

為了解決皮 克敏 3 種類的問題,作者林威佐 這樣論述:

茄科作物為台灣重要的經濟蔬果,番茄及甜椒又是其中栽培面積最大的作物種類。茄科作物的病害以化學防治為主,而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不但會汙染土壤及水質,甚至使病原菌產生抗藥性。因此,研發可替代化學藥劑的生物防治製劑,將有助於維護人畜的健康及降低化學農藥對環境所產生的風險。本研究將針對茄科作物真菌病害中,會引起甜椒疫病的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及會引起番茄晚疫病的茄科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為供試病原,來篩選對上述病原菌具抑制作用的抑菌中藥及拮抗微生物,同時評估其在溫室及田間對上述兩種病害的防治

效果。實驗結果顯示,在124種供試中藥中,以訶子及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佳,P.capsici的游走孢子在訶子400倍及500倍水萃取稀釋液中的發芽率分別為3及15%,P.infestans游走孢子的發芽率則分別為10及35%;當五倍子水萃取液稀釋至500倍時,上述兩種病原菌游走孢子的發芽率皆為5%,稀釋至1500倍時,兩種病原菌游走孢子之發芽率分別為10及23%,而兩種病原菌游走孢子在無菌水中的發芽率則皆高達90%以上,顯示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佳。測試木黴菌、土壤根圈細菌及放線菌對上述兩種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時發現,在供試的50株木黴菌中,T-1、T-2、T-11、T-14及T-26菌株在與P.cap

sici進行對峙培養時,其對P.capsici菌絲直線生長的抑制率可達50%以上;以玻璃紙抗生法測試木黴菌對P.capsici及P.infestans的抗生作用同時,發現T-7、T-9、T-42、T-43、T-44、T-45、T-46、T-47、T-49、T-50及T-51等11菌株的抗生物質對P.capsici菌絲的生長具有90%以上的抑制作用;而T-4、T-5、T-7、T-9、T-11、T-24、T-29、T-31、T-40、T-46、T-47及T-51等12菌株則對P.infestans菌絲的生長,有95%以上的抑制作用。比較木黴菌對P.capsici之覆蓋、纏繞及超寄生等拮抗作用時發現

,T-9、T-25、 T-26、T-33及T-37等5個菌株對病原菌同時具有覆蓋、纏繞及超寄生的能力;篩選對P.infestans同時具有抗生及覆蓋作用的木黴菌時,則選出T-4、T-5、T-7、T-9、T-24、T-29、T-31、T-40、T-46、T-47及T-51等11菌株。利用玻璃紙抗生法測試拮抗細菌對供試病原菌的抗生作用時,發現A6菌株的抗生物質對P.capsici及P.infestans的菌絲生長分別具有84%及83%的抑制作用,而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FPP5菌株對P.capsici及P.infestans均表現100%的抑制作用。利用對峙

培養法測試放線菌對供試病原菌之抗生作用時,發現放線菌ST-10及ST-21菌株對P.capsici及P.infestans皆可產生12mm之抑菌區,ST-22菌株則對兩株供試病原菌菌株分別產生13及14mm之抑菌區。進一步探討五倍子及拮抗微生物的網室及田間防治效果,結果顯示,在番茄晚疫病田間防治試驗中,利用五倍子搭配不同的界面活性劑稀釋至1,000倍時,發現五倍子能將明顯地降低番茄晚疫病的罹病率,施藥後30天,其病害抑制率可高達84%。而木黴菌T-9、T-24及T-29菌株的孢子懸浮液以及芽孢桿菌A-6、A-37及AB-1菌株的懸浮液處理組,與接種病原菌的對照組比較,發現對晚疫病的發生亦有明顯

的預防作用,其病害的抑制率介於72.9至82.6%之間,且五倍子與上述拮抗微生物等處理組與化學農藥達滅克敏的防治效果,在統計上沒有顯著的差異;施藥40日後,五倍子與界面活性劑的各個組合,仍與達滅克敏有相同的防治效果,但各拮抗微生物的處理組,病勢已明顯地較化學藥劑處理組達滅克敏嚴重,五倍子、拮抗微生物及達滅克敏各處理組,其番茄晚疫病的發病率分別為17.7至18.5%、52.3至57.7%以及18.8%。針對番椒疫病的生物防治試驗成果顯示,在網室中,當五倍子粉末與粉劑分別拌入種植甜椒苗的盆土的種植穴中時,在試驗期間,甜椒苗完全沒有感染番椒疫病的跡象,其次為亞磷酸鉀及化學藥劑普拔克的處理,其對番椒疫

病的抑制率可達92.8%。拮抗微生物則以拮抗細菌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為木黴菌,而放線菌的效果最差。當五倍子粉末與粉劑施用於田間時,可以發現五倍子對於病害的有明顯預防效果,其效果與化學藥劑普拔克相同,而亞磷酸鉀亦可明顯地抑制番椒疫病的發生,此外,木黴菌及拮抗細菌的預防效果,與只接種病原菌的對照組相比,至少有30.7%的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