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相煇寫的 《天妃顯聖錄》與媽祖信仰 和簡豐祺的 古梵文佛教咒語大全續篇(附教學CD)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四樓:【觀音殿】 - 東京媽祖廟也說明:【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白衣大士。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獨立作家 和大千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王鈺婷所指導 吳宇芯的 本土與世界的關懷—方耀乾台語詩集研究(2009-2020) (2020),提出白衣觀音大士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方耀乾、台語詩、圖像詩、西拉雅族、台灣精神主體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書畫藝術學系 林進忠、林保堯所指導 陳俊吉的 唐五代善財童子造像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入法界品圖、華嚴經變、善知識、證入法界、五十三參的重點而找出了 白衣觀音大士廟的解答。

最後網站白衣大士神咒感应事迹 - 知乎专栏則補充:民国58年(1969年)夏请衡钰居士至家,念《心经》一遍,《大悲咒》及《白衣神咒》各7遍,求观音菩萨加被,当夜即不再哭。 选自1975年毛凌云《观音灵感录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白衣觀音大士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天妃顯聖錄》與媽祖信仰

為了解決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作者蔡相煇 這樣論述:

  從故事至神話,媽祖究竟是如何從宋代福建的地方故事,演變成今日台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呢?答案或許就藏在媽祖信仰的經典──《天妃顯聖錄》裡。   今天為人所知的媽祖林默,在北宋時僅是個從事宗教活動的凡人,死後因鄉人感念而得以立祠。元朝時始得到「天妃」之封號、明朝時正式被納入國家祀典系統,至清朝時更將施琅攻台之事假託於天妃顯聖……   《天妃顯聖錄》是第一本有系統、全方位記載媽祖的書,而本書則是第一本系統性探討《天妃顯聖錄》與媽祖信仰的書。作者詳考了《天妃顯聖錄》這本媽祖信仰經典的起源與流變,從媽祖信仰起源的宋代開始追溯,一路至明末清初士人所編纂的《天妃顯聖錄》,分別針對該書之編輯過程、編撰者

、刊行者、撰序者、版本等詳加研究,讓讀者深度了解媽祖信仰的演進過程,是如何從民間的小故事演變成在台灣擁有超過千萬信眾之傳統信仰,是對媽祖信仰關心者必備書籍。 本書特色       ※作者研究祠祀宗教與媽祖信仰多年,現透過本書詳實的考證與研究,帶領讀者從媽祖信仰的起源《天妃顯聖錄》開始,深入探討媽祖信仰如何從福建民間故事演變成今日台灣最普遍之民間信仰的過程。 作者簡介     蔡相煇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副教授兼歷史學類召集人。   著有:《台灣的王爺與媽祖》(1989)、《台灣的祠祀與宗教》(1989)、《北港朝天宮志》(1989)、《臺灣社會

文化史》(1998)、《王得祿傳》(與王文裕合著)(1998)、《臺灣民間信仰》(2001)、《現代化與近代中國的變遷》(與林滿紅等合著)(1997)、《臺灣歷史人物與事件》(與曹永和等合著)(2002),以及論文數十篇。   第一章:緒論 一、《天妃顯聖錄》的綱目 二、《天妃顯聖錄》的形成 三、媽祖信仰根植民間 四、媽祖信仰的社會功能 上篇: 《天妃顯聖錄》版本及編訂 第二章: 《天妃顯聖錄》版本考訂 一、《天妃顯聖錄》版本 二、《天妃顯聖錄》序文 三、〈歷朝褒封致祭詔誥〉 四、〈天妃誕降本傳〉 第三章: 《天妃顯聖錄》的刊行者僧照乘 一、僧照乘的出身背景 二、僧照

乘與《天妃顯聖錄》編印 三、摩崖立碑為天妃史蹟存證 四、照乘晚年 第四章: 編撰《天妃顯聖錄》的林堯俞 一、天妃史傳編輯的背景 二、林堯俞事蹟 三、林堯俞編撰《天妃顯聖錄》 四、林堯俞形塑的天妃 第五章: 《天妃顯聖錄》其他參與刊行者 一、林蘭友 二、林嵋 三、丘人龍 四、黃啟有 五、林麟 六、結語 中篇: 《天妃顯聖錄》天妃事蹟的田野考察 第六章: 《天妃顯聖錄》天妃事蹟 一、天妃身世 二、天妃靈異事蹟 三、〈天妃誕降本傳〉林默事蹟的檢討 第七章: 天妃信仰起源的田野考察 一、最早記載天妃事蹟的文獻 二、來臺展出的石雕媽祖元始金身 三、莆田的泗洲文佛信仰 四、普照王與摩尼光佛 五、

宏揚天妃信仰的朱默兄弟 六、穀城古廟 七、創建木蘭陂的錢夫人 八、媽祖事蹟的神聖化與模糊化 第八章: 天妃信仰的上位神:白衣大士的開山僧伽 一、引言 二、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 三、僧伽其人 四、臨淮建寺 五、晚年榮耀 六、門徒宗風 七、僧伽信仰之發展 八、僧伽信仰宗教淵源的再檢討 第九章: 白塘李氏與媽祖信仰的奠立 一、前言 二、制幹李公建聖墩祖廟 三、白塘李家的宗教背景 四、聖墩廟正序位之謎 五、從媽祖元始金身到普照王 六、摩尼教在莆田 七、聖墩廟正序位後的「王」與「郎」 八、結語 下篇: 《天妃顯聖錄》媽祖靈應與流傳 第十章: 《天妃顯聖錄》歷朝褒封 一、從《禮記》祀典原則看媽祖祀

典 二、宋朝誥封與祀典 三、元朝誥封與祀典 四、明朝誥封與祀典 五、清朝誥封與祀典 第十一章: 《天妃顯聖錄》媽祖信仰流傳 一、《天妃顯聖錄》媽祖事蹟的史源 二、宋代媽祖靈應與信仰開展 三、元代封媽祖為海神 四、明代靈應 五、清代靈應 第十二章: 天妃信仰的宗教本質 一、前言 二、媽祖與觀音大士 三、媽祖上游神觀音大士 四、媽祖信仰與道教 五、從政府祀典到民間信仰 六、結語 附錄篇 一、《天妃顯聖錄》史事年表 二、《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天妃(天后)誥封致祭史料 參考書目 【第六章:《天妃顯聖錄》天妃事蹟】(部分節錄) 林默,宋朝以降朝廷累封為夫人、妃、天妃、天后,民間尊稱為天上聖母,

是臺灣及世界上有華人的地區民間最主要信仰神祇之一,《天妃顯聖錄》是第一本有系統、全方位記載媽祖的書,其〈天妃誕降本傳〉則以記載林默生前、死後事蹟、神話為主要內容。本文就其中所述媽祖家世及生前事蹟加以考證,分析其史源、內容、意義,並訂正其與史實不符處,以補《天妃顯聖錄》之不足。 一、天妃身世 天妃生前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影響後世如此之大?在元朝以後即引起許多人好奇;甚至有人認為是虛構的人物。是否有其人?有二種不同之說法。第一種以宋代興化軍莆田縣湄洲嶼林氏女,死後為人崇拜而成神。此一說法,在宋代莆田籍士大夫文集、碑記中就已存在,至元代,始有「神父林願,母王氏。」的種說法產生。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未必

真有其人,所謂天妃、天后皆為水神之本號。持其說者有:元末台州路總管劉基,於其〈台州路重建天妃廟碑〉,即說: 太極散為萬彙,惟天為最大,故其神謂之帝。地次於天,其祗后也。其次最大者莫如海,而水又為陰類,故海之神降于后,曰妃。而加以天,尊之也。 柳貫,於〈敕賜天妃廟新祭器記〉有:「海神之貴祀曰天妃,天妃有事於海者之司命也。」之說法。 趙翼《陔餘叢考》亦云: 竊意神(媽祖)之功效如此,豈林氏一女子所能。蓋水為陰類,其象維女,地媼配天則曰后,水陰次之則曰妃,天妃之名即謂水神之本號可,林氏女之說不必泥也。 劉基等人有此看法,肇因於無史可據,且筆記小說記載之媽祖傳說,多為海上救難等靈異事蹟,儒家不語怪力亂

神,故會懷疑天妃是否真有其人。為了解答世人疑惑,林堯俞在撰寫《天妃顯聖錄》,特別有〈天妃誕降本傳〉一篇,記錄媽祖誕降及生前事蹟,內含:天妃誕降、窺井得符、機上救親、化草渡商、菜甲天成、掛蓆泛槎、鐵馬渡江、禱雨濟民、降伏二神、龍王來朝、收伏晏公、靈符回生、收高里鬼、奉旨鎖龍、斷橋觀風、收伏嘉應嘉祐、湄山飛昇等,共十七目建構林默完整的一生。

本土與世界的關懷—方耀乾台語詩集研究(2009-2020)

為了解決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作者吳宇芯 這樣論述:

自1997年方耀乾出版第一本台語詩集迄今超過20年,以2008年為分水嶺,2008年以前方耀乾的台語詩集特色被評價為內容多變、形式多樣,而2009到2020年的方耀乾的作品風格演變,尚無研究者進行研究,故本文針對方耀乾於此期間出版的四本詩集《方耀乾的文學旅途》、《烏/白》、《台窩灣擺擺》、《我腳踏的所在就是台灣》為研究範圍,以文本分析、文獻歸納及訪談方式進行研究,探討方耀乾在此一階段如何突破自我,展現對於本土與世界的關懷。 本文先爬梳方耀乾的生命經驗、創作歷程來了解方耀乾的創作風格,接著進行個別詩集的研究,針對各詩集「主題」及「形式特色」的分析與討論,其中,《方耀乾的文學旅途》詩集內容涵蓋了

方耀乾從1997到2008年的創作精華,可從此詩集中歸納出方耀乾第一階段創作的詩觀與風格,對於本文研究有承先啟後的意義,並在爾後出版的詩集研究中發現,方耀乾的詩集有「主題本土化」、「形式多樣化」等特色,後來則有「範圍擴大化」、「內容深度化」、「主題統整化」等轉變,針對形式則有更具創新性的書寫。  在《烏/白》詩集中,方耀乾以圖像詩來探討哲學議題,試圖帶領讀者解構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建立一個更奔放的思想空間。《台窩灣擺擺》則是描繪台灣平埔族西拉雅族文化風貌的詩集,方耀乾用後殖民主義式的精神回顧西拉雅族的歷史,並對殖民壓迫的事實提出抗議,藉此建立族群認同。最後則是針對第一部以台語書寫的世界旅行詩集

《我腳踏的所在就是台灣》進行探討,此詩集以台華對譯的方式呈現方耀乾旅行世界各國的見聞,並在異國與台灣的對照中建構台灣主體性的精神。  方耀乾以認識自己、守護台灣、關心世界為創作中心思想,用不同的思考面向、表現手法不斷突破與創新,這是方耀乾詩集的特色,並且是詩人方耀乾在台語文學界持續享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古梵文佛教咒語大全續篇(附教學CD)

為了解決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作者簡豐祺 這樣論述:

  祈請諸大菩薩、龍天護法加持的必備寶典   繼《古梵文佛教咒語大全》,簡老師又將未收錄的145首咒語集結成《古梵文佛教咒語大全續篇》。收錄:文殊、普賢、彌勒、觀音、地藏、除一切蓋障、大慧、虛空藏、大勢至、金剛薩埵、金剛手等諸大菩薩;以及大吉祥天女、毗沙門、多聞天王、金翅鳥等天龍護法的相關咒語。(詳情請參考目次)   本書以現有佛部、蓮花部、寶部隨誦隨驗之大咒為主,不包含大日經,金剛頂經之純密教陀羅尼。佛教咒力不可思議,誠心持誦自能感知(持咒之前,請先詳細研讀相關咒語全部經文)。本書附贈古梵文持誦CD,幫助初學者學習持誦。   許多研究咒語專家都一致肯定「持誦咒語原音是感通的基礎」,因此,

咒語之「原音」也可說是持誦感通的根本,希望修持者皆能以標準梵音或近似梵音來念誦咒語。   乾隆在《同文韻統》的序文中也說:持咒若不依梵音,就不符合「咒語不翻」的本意。這也是呼應持咒以古梵音為標準的原則。   根據科學對持咒的實驗,只要修持者專心一意念誦,必能達成統一身心的狀態,甚至有禪定效果。咒語同樣可作為一種物質材料同自然界的其他聲音一樣具有物理性,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震動而產生的一種能量轉換。   從生命學角度去看,不同的聲音可構成不同的物質不同的場。從物理聲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發聲器官可發出的音素可以說是無窮無境的。一句好聽的歌曲和一句祥和的祝辭,可以讓我們喚來一天的祥和及寧靜。而不同的是咒

語帶有更加複雜的顯性及隱性資訊,它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與宇宙中深藏的精神內核同步和吻合,是一種特殊的天人合一聯繫工具。 本書特色   念對了,更有效(附教學CD)   本書採用古梵文、羅馬拼音及漢文對照,有助於讀者能夠迅速了解咒語原義。咒語原音本是自印度梵文,由於千年來中國咒語五不翻原則,造成今日咒語發音的多重版本。雖然虔誠持誦也是一種修持,但是如果可以正確的持誦咒語原音,除了能加速持誦之感通;亦可深入了解咒語的原音與原義之關係,對實修的助益更大。   為了令古梵文原音重現,本書特聘請斯里蘭卡Davuldena Nanissana法師,對於古梵文的修正與讀誦給予指導。   本書是簡豐祺老師

十五年來研究古梵文經咒的精華之作,此間老師從個人持誦經咒數十萬遍的感應,以及教學經驗,除了解決自己的鬼神障外,亦幫助無數人解決鬼神病痛,可以肯定佛教咒力之確實存在與不可思議。老師希望此陀羅尼咒本,能利益現在及未來所有持誦聽聞者。 作者簡介 簡豐祺   簡豐祺居士,今出家為僧,法號「法豐」法師。法師大學時代受教於懺雲師父,28歲專心靜坐,至39歲略有境界。不久即為鬼神魔障所縛,遍訪各地寺廟和高僧大德,仍不得解脫。最後才想到要借助楞嚴咒力,但是讀誦國語版的楞嚴咒,覺得「效力不彰」。後始追尋梵文本的楞嚴咒。經過多年的修改和持誦,最後終於找到比較合意的版本。之後越誦越起勁,越有信心,除了在最初幾年以退

卻鬼神障而唸誦外,漸漸地持咒轉變成為清除本身業障,亦即密教所言黑業氣。除此之外,亦以咒力救助他人。

唐五代善財童子造像研究

為了解決白衣觀音大士廟的問題,作者陳俊吉 這樣論述:

  善財童子是許多東亞佛教文化圈(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印尼、尼泊爾…等)共有的造像藝術,日本與韓國的此類造像皆源自中國造像體系,而中國系譜的善財童子造像,則源於唐五代時期,但學界至今並未有出現探討唐五代時期的造像專書與文章。目前此類造像的研究都為宋至清代的探討,且其研究大多並不深入,多為單例探討。而日本學者的研究多為十二世紀以後,其內容為日本製作或由中國傳入的善財童子造像。因此唐五代善財童子造像研究,是一則重要議題,但甚為可惜長期遭受漠視。  本文筆者將透過傳世、出土的相關造像資料為核心,並利用類型學、圖像學、風格學…等手法來研究唐五代善財童子的造像藝術,其主要探究議題為下列數點:第一,

探討此時期善財童子造像所依據的主要經典體系為何?第二,此時期的善財童子造像發展出那些類型體系?第三,各類型的善財童子造像風格來源與遞變之成因?第四,各類型的造像之間是否具關聯性或相互影響?第五,探究各類型的善財童子造像之文化背景與思想意涵?  本論文所探討的造像體系,屬於漢傳顯教體系為主,至於漢傳密教體系的善財童子原則上不涉及,文中若有需要談論,則略談之。在漢傳顯教體系中的善財童子造像系統,其依據主要都出自於《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中,其造像體系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菩薩眷屬中的善財童子,此善財童子屬於脅侍童子種類,配置於文殊與普賢菩薩眷屬中。第二,入法界品圖中的善財童子,此類童子依據〈

入法界品〉的參訪故事而來,屬於佛教故事中的童子造像種類。第三,獨立異化的善財童子,此類善財童子屬於獨立尊像種類。關於獨立異化系統的善財童子造像,目前僅發現五代吳越國雷峰塔地宮出土的一個案例,且缺乏相關文獻與例證,尚不足成為單章論文,故本論文對此案例主要於第四章中略談之,不設專章探討,待後續相關資料充足時,再撰寫專文。上述各類的發展時間以第一項「菩薩眷屬身旁的善財童子」最早,於盛唐時已經發展出來,並且持續至五代;第二項「入法界品圖的善財童子」,為中唐時期發展出來,也持續至五代;第三項「獨立異化的善財童子」為最晚,為五代時期所發展。  就上述的三類造像而言,首先在唐五代菩薩眷屬中的善財童子,造型主

要以「童子菩薩形」為主,此類展現其童子身分,且又恭敬求法的菩薩特質。其次為較少見的「世俗人物形」,反映善財童子為眷屬隨從的意涵。第二,入法界品圖中的善財童子,目前唐五代的「入法界品圖」僅存敦煌的案例,敦煌的「入法界品圖」卻又都依附於「華嚴經變」中,在「入法界品圖」中「世俗人物形」所佔的數量較多,亦會出現少數尊的「菩薩形」。「世俗人物形」的造像主要傳達出善財童子「初發心始終無二」,並且有「勵行求法遍法界」的精神,至於「菩薩形」的造像思維,傳達出善財童子為「菩薩的本質性」,以及「示現度眾的悲願」。第三,獨立異化的善財童子,為童子像著俗服的樣貌,其是屬於「世俗人物形」的範疇,顯現出證入法界,優遊法界

的自在神情。  整體而言,唐五代善財童子造像之經典主要依據為《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並以此為核心基礎上展開各類型的造像藝術,菩薩眷屬中的善財童子,在此時還受到五臺山文殊菩薩化現的故事影響,使得善財童子與文殊菩薩的聯繫更為緊密,成為重要核心眷屬,此種眷屬配置方式也推及普賢菩薩身上,五臺山地區的此種配置模式在盛唐末至中唐初,便開始廣泛的向四周傳佈。尤其在晚唐、五代傳佈的過程中,產生地域化的造像特殊性,並出現諸經會通的情況,乃至護國思維的產生。  就敦煌遺存的入法界品圖繪畫內容而言,在主題表現上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善知識展現出神通、三昧,乃至宣說過去獲得三昧法門因緣;第二,善

財童子參訪善知識,於善知識面前聽法的內容;第三,善財童子尋訪善知識的路途展現,這三類中在入法界品圖本身以第一與第二類為主力。上述各類的造型思想有別:第一類型主要強調善知識神通三昧妙用境界,第二類型主要強調善財童子恭敬虛心求法的態度,第三類主要強調善財童子參訪路途之艱辛。而入法界品圖經變呈現的思維模式不同,將會產生概念式、經典式、簡略式三種不同表現。所謂「概念式表現」便是未完全按照〈入法界品〉所繪出,畫面中的參訪善知識多為概念性表現,許多並不具確切的身分,乃至有些善知識的身分多出〈入法界品〉所記載,榜題也多為概念性的書寫,書寫善知識放光三昧、善財童子求法…等,未依據經文節錄抄寫,此種案例以敦煌莫

高窟第9窟為代表。至於「經典式表現」主要依據〈入法界品〉所繪出,且畫面的參訪數量接近於入法界品中一共54回的參訪,榜題表現也是節錄〈入法界品〉而抄錄,此例以敦煌莫高窟第85窟為代表。「簡略式表現」為「經典式表現」的簡略,畫面的參訪數量少於入法界品中一共54回的參訪,榜題多將〈入法界品〉節錄書寫大意,或者節錄〈入法界品〉抄錄,此類代表以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為例。唐五代「入法界品圖」的表現,雖然不及宋代「五十三參圖」的成熟表現,但卻是「五十三參圖」的原型,故唐五代時期多元性變化的發展歷程,有其特殊歷史意義與可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