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安永經營顧問公司寫的 2020,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班、買房、借貸、教育到醫療……學什麼、做什麼有前景?廠商企業的機密,我們告訴你 和的 糖譜:別怕糖尿病 血糖控制自己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D-810-血壓血氧生理監視器 - 輔具資源入口網也說明:MD-810-血壓血氧生理監視器. 本單元為提供全國民眾便利查詢「輔具廠商」與「輔具產品」之公開透明資訊平台,依據中華民國國家輔具分類標準CNS15390進行產品分類,未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劉立倫所指導 黃淑麗的 醫療器材公司五年發展策略規劃–以博而美醫護事業群為例 (2015),提出生理監視器廠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醫療器材、發展策略、醫護事業、博而美公司。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 張力所指導 呂美秀的 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對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經營策略的影響-以心血管產業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全民健康保險、經營策略、醫療器材、健保給付的重點而找出了 生理監視器廠商的解答。

最後網站三合一生理監視器 - 台灣標案網則補充:三合一生理監視器,標案案號:GA1002240,機關名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決標公告日期:110/11/19,決標金額:640000,得標廠商:博宣寧股份有限公司,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生理監視器廠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20,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上班、買房、借貸、教育到醫療……學什麼、做什麼有前景?廠商企業的機密,我們告訴你

為了解決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作者安永經營顧問公司 這樣論述:

  2020年,就是三年後,我們一定會這樣生活,得那樣工作:   ‧以後開車不用專心,你可以同時準備上班資料,或是訂餐廳或上課。   ‧社區小店即將重生!因為機器人免一例一休,還有無人機外送。   ‧排隊兩小時,看病三分鐘,排隊比生病更辛苦?那就把醫生「戴」著走。   ‧剛出社會,沒有信用紀錄,銀行不借你錢?沒關係,有臉書就行。      憑什麼敢說「我們將來的生活與工作,一定這樣過」?   本書由全球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成立的   經營顧問團隊安永顧問(EY Advisory & Consulting Co., Ltd.)撰寫。   這些團隊成員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業務關

係可以得知AI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   2020年會在各產業應用到什麼程度、帶來怎樣的巨大改變與突破。   未來,你該學什麼、做什麼有前景?廠商企業的發展中機密,本書一次告訴你。   ◎訂做一輛全世界只有我才有的車,但不貴:      ‧不用開燈的機器人生產線,隨時插單實現大量客製化。   零件、顏色、線條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做。   ‧就算有一例一休,生產線也不會中斷,怎麼辦到?   因為人工智慧可以預測故障可能性,無人工廠自動幫你賺錢。   ◎偏鄉交通與老人出門的解決方案:   ‧交通不便讓許多老人無法隨心所欲外出。無人計程車讓偏鄉不偏,老人趴趴走。   ‧計程車最貴的成本不是油錢,

人事費就占車資7成,   所以扣掉司機成本,計程車車資就可調降。   ◎排隊看病比生病更辛苦,那就把醫生「戴」著走:   ‧隱形眼鏡可以測量血糖?穿戴式裝置和植入式裝置即時分析健康數據,   等於把醫生戴著走。   ‧基因檢測的普及,讓人們能用較便宜的價格享受這項服務,   面對遺傳性疾病,早早診斷以預防患病風險。   ◎畢業生沒有人不迷惘,你真的知道自己適合做哪行?     ‧不想求職處處碰壁,職涯規劃系統分析大學四年成果,   你想像的未必適合你,你沒想到的人工智慧告訴你!   ◎沒有信用紀錄也能申請貸款:   ‧年輕族群剛畢業,貧窮弱勢如何翻身?社群網站是關鍵,沒有信用紀錄也

能借錢,人工智慧會從申請者的人脈、對話紀錄判斷還款能力。銀行再也不能歧視你。   還有,解憂機器人照顧獨居者;犯罪警告器馬上辨識異常行為;   智慧型住宅讓豪宅跌價,生活走向智能化……   本書使你看見人工智慧改變我們生活的具體狀況,而非想像,   並知道如何搶在第一時間抓準商機。 名人推薦   成大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謝孫源   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陳昇瑋 作者簡介 安永經營顧問公司   安永企業在審計、稅務、交易、諮詢等領域都是世界的領導者,於150個國家提供業務服務。安永經營顧問公司(EY Advisory & Consulting Co., Ltd.)作為日本

的經營顧問團隊,針對經營策略的擬訂、業務及組織改革、日本企業的海外發展等方面,都能為企業解決經營課題並提供建議與服務。 譯者簡介 李佳蓉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譯有《30歲之後,你想要多有錢?》、《真希望老師這樣教統計》、《算股》、《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合譯)、《學校這樣教數學就好了!(下)》(以上均為大是文化出版)。 推薦序 對未來的想像不再是想像/謝孫源 前言 學什麼、做什麼有前景?廠商企業的機密,我們告訴你 第1章 開車不該專心,最好同時做其他事 住再遠,也能一週賴在爸媽家/不必專心開車,工作與家庭便可兼顧/自動與半自動駕駛車現

況分析/開車時間挪作他用,駕駛減輕負擔/防範分心、三寶而導致的交通事故/維持適當的行車距離,塞車不再走走停停/自動駕駛是這樣運作的 第2章 無人機的用途,非偷拍 高空作業、偏遠地區,年輕人不想做/人機結合,智能環境網絡降低作業危險/橋梁道路自動檢查——無人機與感測器現況分析/人手短缺,誰來監測土石流、橋梁裂縫?/多角度觀測,比人更精準 第3章 找不到傳人的工匠技藝,後繼有「人」 老師傅的技藝,找不到人接班/人發揮技藝,機器人發揮體力/協作型機器人現況分析/人類和機器人在工廠裡協同作業 第4章 訂做一輛全世界只有我才有的車,但不貴 有一天,我一定要訂製一輛專屬我的車/有四條生產線,但沒有工

人/無人工廠現況分析/實現大量客製化的目標/隨時感測可能故障,使工廠完全自動化 第5章 農民窩家裡巡田除草,穿西裝出門兼貿易商 在家巡視農田果園/自動農機幫忙耕田,大數據催生農業保險/使用人工智慧的精準農業現況分析/客製化農業保險服務得以普及 第6章 自駕、自律、動力裝甲,大家想當卡車司機 駕駛座像是行動辦公室與休息室/長途?搬貨?高齡者、女人、年輕人都勝任/物流與自動化倉儲現況分析/卡車司機的就業人數增加了/維持定速和行車間距,減緩塞車/自律型機器人讓倉庫業務真正自動化 第7章 軍警保全隱身值勤,可疑分子立刻現形 反恐與防恐,二十四小時保衛國土安全/支援人臉辨識、異常行為分析/恐攻與隨

機攻擊預測系統現況分析/代替人類在戰場上執行任務/從異常行為的特徵,預測恐攻發生的可能 第8章 社區書店重生,機器人店員免一例一休 傳統書店絕地大翻身/與其逮捕小偷,不如讓他無法偷/智慧型監視器現況分析/從小偷的行動模式來預測偷竊行為/監視器互聯網,大家認得賊頭賊腦 第9章 用犯罪警告器,辨識人臉與異常行為 這麼神!直接站在小偷的逃亡路線上/事件發生之前就出動的男人/犯罪警告器現況分析/由犯罪預測系統來支援警官巡邏/歸納可疑人物的行為模式來預測犯罪 第10章 操作機器人,搶救火災水災核災震災 四百間房屋燒毀,但零死亡率/人與機器人的團隊合作/救援機器人現況分析/機器人收集災害現場情報,協

助救災/從過去的資料來預測災害 第11章 沒人想當助理,助理最需要助理 排行事曆、會議記錄、生活備忘……人人有助理/專注於思考,資料整理檢索留給「助理」去跑/助理其實最需要個人助理/沒人想忙瑣事,「個人助理」使你專注大事/和真人一樣的語音客服 第12章 機器閱讀千頁資料,找案例寫書狀變簡單 讀判例、案卷,甚至起訴書,都有人工智慧代勞/制式文件翻找查閱,都由機器讀/資料的收集及分析,作業自動化/企業的法務、財務及稅務自動化 第13章 買豪宅?我寧可住智慧型住宅 智慧型住宅,回家享受笨懶慢/智慧管家:作息管理、健康管理、家電智能化現況分析/配合家中成員的行動模式來操控家電/孩童用的個人機器人

第14章 偏鄉交通與老人出門的解決方案 老人不出門,是一種社會成本/無人計程車讓偏鄉不偏,老人趴趴走/無人駕駛計程車更便宜 第15章 排隊看病比生病更辛苦,那就醫生戴著走 主動式穿戴裝置,隨身的健康管理師/穿戴式健康管理裝置現況分析/依據生理數據進行日常的健康管理/透過基因檢測主動規避疾病 第16章 照顧獨居者,解憂機器人 解憂機器人管家照顧老人/生活支援型機器人/宅配、提醒、看護,甚至不必開口命令/個人機器人協助高齡者生活 第17章 時時刻刻收到量身訂作的勸敗廣告 永遠能猜中你心的廣告/個人化廣告與影像辦識系統現況分析/專為個人播放的廣告 第18章 宅配無人機 天上「吊」下來的禮

物/亞馬遜和谷歌的宅配野心/無人機宅配服務的日常化/在顧客點擊之前就備貨(預測出貨)/宅配無人機 第19章 適性學習系統,娛樂中發現我的天分 適性學習系統,上課不再是苦差事/孔子「因材施教」說了二五○○年,如今……/提供適合孩子的學習程度及興趣的教學內容 第20章 你真的知道自己適合做哪行? 大學不再讓人玩四年/應屆畢業生沒有不迷茫的/你想像的未必適合你,你沒想到的……/人人都是大學生,你憑什麼畢業就領先?/視學生個人的興趣及強項提供課程規畫的建議/專為個人提供職涯規畫的建議 第21章 沒有信用紀錄也能申請貸款 貧窮弱勢如何翻身?/系統判斷你是誰,銀行無法歧視你/除了信用紀錄,還有什麼個

人足跡很值錢?/提供融資給缺乏信用紀錄的人 後記 憑什麼敢說「我們將來的生活一定這樣過」? 謝辭 感謝他們把正在發生的事告訴我們 作者簡介 推薦序 對未來的想像不再是想像 成大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謝孫源   在未來的世界裡,人們會怎樣生活?生活的環境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這些是生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生活在1997年以前的人們或許無法想像,在1997年5月11日,由IBM公司開發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會打敗當時世界西洋棋棋王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當時的《時代》雜誌曾提出,讓電腦和人類下圍棋的挑戰,並預測電腦要在圍棋

上戰勝人類,至少還要等上一百年!   1997年時,人們看了這則報導也絕對很難想像,在2016年3月由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式AlphaGo,會打敗頂尖職業棋士李世乭,並連續在網路上擊敗臺、日、韓、中多位圍棋的頂尖職業棋士。究竟過去這二十年,人工智慧的發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革?又會在不久的將來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慧對於一般大眾可能是個陌生的科技名詞,然而,人工智慧的發展絕對不僅僅用於提升電腦的棋力,來擊敗頂尖職業棋士而已。人工智慧的應用早已悄悄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掃地機器人、停車場的自動車牌辨識系統、機場的自動通關系統、電腦輔助學習系統等等。   除此之外,人工

智慧也即將在各行各業上掀起一波新變革,例如:Google開發的自動駕駛車、亞馬遜(Amazon)發展的無人機宅配、金融業的決策系統等等。日前日本保險巨頭富國生命保險(Fukoku Mutual Life Insurance)宣布,將於2017年導入IBM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以協助保險理賠。購置和維護人工智慧系統雖然會為該公司帶來不少營運成本壓力,但是,藉由縮減保險理賠部門將近30%的員工人數,估計將為該公司每年節省1.4億日圓的營運成本。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各行各業陸續導入人工智慧系統,在不久的將來,許多工作將會被電腦或機器人取代,而即將面臨到這個全新變革的我們,更應該

深切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改變。   本書利用21個設定在世界各地的虛擬故事,描述在2020年的世界裡,人工智慧如何大量被運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如透過人工智慧系統提高農業收成;利用機器人協助救災、勘災、擔任貼身管家;使用穿戴裝置來幫助自我健康管理等等。而人類在獲得這些人工智慧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在各行各業的工作定位又應該會產生哪些變化?   這本書描述了在不久的將來,許多工作會被電腦或機器人取代,如自動駕駛車的發明,將會減少企業聘用卡車司機;汽車的完全自動化生產,將會波及到汽車廠需求勞工的人數;律師事務所導入人工智慧系統後,律師助理的工作將會完全被取代等等。藉由這本書所描述人工智慧徹底改變未來

生活的場景,我們對於充滿人工智慧的新世界有深入的了解,讓生活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可以開始思考未來的因應之道。   除此之外,本書提供讀者一個未來世界的願景,將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人工智慧應用的未來新世界;尤其是對於在不久的將來要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將提供你了解未來職場環境變化的絕佳視角。 前言 學什麼、做什麼有前景?廠商企業的機密,我們告訴你 執筆者代表 安永經營顧問公司 管理顧問 杉本陽子   「人工智慧將支配人類」、「人工智慧將奪走人類的工作」,世人大多把人工智慧想像成「恐怖的東西」。然而,不論好與壞,應用人工智慧確實可以使許多不可行的事變得可行,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要如何善用這項技術,

也就是要對未來發揮想像力。   因此,我們著眼的是人工智慧所具備的正向潛在能力,探討到了西元2020年,在人工智慧所帶來的科技進步下,人們將如何從事工作、如何生活,和現在相比,工作型態和生活型態又有哪些變化,並以故事的形式寫成本書。   本書探討的對象有「汽車」、「社會基礎建設」、「製造業」、「農業」、「物流及倉儲」、「安全保障」、「零售業」、「保全」、「辦公室業務」、「住宅」、「醫療」、「教育」和「金融」等13個領域。這些領域都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演化出故事中所提到的「新事業」。本書所描述的,就是這些新事業出現之後的日常生活樣貌。   自動駕駛(第一章、第十四章)   半自動駕駛車、全

自動駕駛車、無人計程車相繼登場。   智慧型設施(第二章)   未來的人們利用無人機自動檢測橋梁的安全狀況。   新世代製造業(第三章、第四章)   關燈加班!大量客製化及人類協調型機器人問世。   智慧型農業(第五章)   利用人工智慧發展精準農業。   自動物流及倉儲(第六章、第十八章)   自動駕駛卡車、應用人工智慧的宅配無人機及搬運機器人相繼登場。   自律型安全保障機器人(第七章、第十章)   恐怖攻擊預測系統及災害救援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   智慧型商務(第八章、第十七章)   不同的商品推薦方式,以及店家防止扒竊所採取的科技措施。   智慧型保全(第九章)   犯罪

預測系統。   新世代商業智慧(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企業的前臺部門及後臺部門的業務,甚至律師等專業人士的業務都進入自動化。   智慧型住宅(第十三章、第十六章)   職業婦女及獨居老人住進導入人工智慧的住宅,日常生活產生了變化。   智慧型醫療照護(第十五章)   搭載人工智慧的生物資訊來進行日常的健康管理。   智慧型教學(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應用人工智慧的適性化學習系統,以及職涯規畫系統。   智慧型金融(第二十一章)   應用了人工智慧的消費者金融審查系統。   本書可以從任何一章開始閱讀,讀者不妨挑選有興趣的章節,或是從所屬業界的故事開始讀起。每一章都分成「故事

」和「解析」兩個部分。故事部分會刻意採用讀者意識不到人工智慧的方式來描述。專文解析部分則會一面回顧故事內容,一面探討「因為應用了人工智慧,2020年的生活和現在比較,發生了哪些改變?」並且視需要補充技術性說明,解釋「為生活帶來改變的人工智慧,是依靠什麼架構在運作」。   編排故事時,我們仔細的為每一位虛構的出場人物取了名字,並站在他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及心境上,設身處地的思考當事人遇到的煩惱及問題。然後描述2020年的未來,應用人工智慧後,煩惱及問題都獲得解決的故事。   請容我向各位介紹本書是由哪些成員執筆,並以什麼樣的方式書寫各篇故事。本書的執筆成員平時負責制定經營策略、改革業務和組織,以

及日本企業打入海外市場等經營相關的諮詢,或是協助中央和地方機關的各項調查,提供政策建議等等。我們的成員形形色色,有成員學生時期留學美國和中國,擅長規畫新興國家市場的專案;有成員是從美國回來的歸國子女,能從獨特的角度書寫臨場感十足的故事;有團隊裡最具文采的人,也有身負高超技能,比任何人都更加認真研究每一種人工智慧技術的人。      本書就是由這些成員充滿個性的文章整理而成的。某位成員把自己家人目前面臨的日常生活問題寫成故事,還有一位成員則把身邊的人當成主角,描繪他的未來,發展成生動逼真的故事。   我個人很喜歡無人計程車(第十四章)和智慧型住宅(第十六章)這兩篇。我只要想像未來我那位獨居的祖

母,也能像這樣活力十足的開心生活,就高興的流下眼淚。   現在應用人工智慧的各種新事業才剛剛起步。除了本書介紹的人工智慧之外,未來還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應用方式。如果本書能成為一種契機,讓人們開始想像未來的工作方式及生活型態,並創造出足以讓人們發生變革的新事業的話,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 開車時間挪作他用,駕駛減輕負擔 現在要搭車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除非是搭乘計程車或是聘請司機開車,不然就只能親自開車。配備了高度行駛支援功能的汽車已經問世,能在高速公路上維持行車距離並警告前方有障礙物等,但這種車除了雙手能在行駛期間放開方向盤外,其他的事情都還做不到。因為駕駛人必須隨時注意交通狀況,所以行駛中

雖然可以聽聽音樂或是使用免持聽筒講電話,但是看電視等所有會用到視覺的事情都不能做。 從2020年的故事回頭看現在,會發覺現在的駕駛人浪費太多的時間在駕駛汽車上。比起電車通勤者居多的日本,這個情況在開車通勤者占大多數的美國更加明顯。在谷歌(Google)公司裡,以開發自動駕駛車聞名的塞巴斯蒂安.斯倫(Sebastian Thrun)曾說:「美國的勞工平均一天有52分鐘是在塞車中度過的。」只要採用自動駕駛車,駕駛人就能有效利用這些「浪費掉的時間」。 最近蔚為話題的自動駕駛車,其概念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駕駛人完全不必參與駕駛的「全自動駕駛車」;另一種則是可在高速公路或停車場等特定場所,實現自動駕

駛的「半自動駕駛車」。目前仍無法斷定在2020年之前,前者能否問世,但至少我們已經能預測到,後者的半自動駕駛車可以實現。出現在本章故事裡的是半自動駕駛車,當克勞斯的車在高速公路上切換到自動駕駛模式後,他就在車上吃早餐、打視訊電話、看新聞或電影、用電腦工作等等,可以有效率的利用時間,而且也不會因為在高速公路上的長距離移動而感覺疲憊。 防範分心、三寶而導致的交通事故 多數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汽車駕駛人在認知、判斷及操作上出了差錯。而引起這些差錯的原因,是駕駛人未確認行車安全或是開車時心不在焉。「雖然我有踩煞車或是減速,但我沒有充分確認好行車安全」、「行駛中操作汽車導航或是手機」等等,都是經

常聽到的事故原因。 人們期待自動駕駛車普及後,就能防範人為疏失所引發的交通事故,同時減少死傷人數。谷歌公司的塞巴斯蒂安.斯倫之所以致力於自動駕駛車的研發工作,聽說是因為在他18歲時,最要好的朋友死於交通事故,所以他才立志要消滅世上所有的交通事故,拯救更多人的性命。

醫療器材公司五年發展策略規劃–以博而美醫護事業群為例

為了解決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作者黃淑麗 這樣論述:

2013年國民醫療保險支出為9,628億,2014年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為864億新台幣。我國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保後,健保制度支撐著整體醫療資源的需求量,而民眾對於醫療品質與服務的要求也逐漸提升,使得國人對醫療器材的需求穩定成長。我國人口快速老化,老年人口占比2018年將超過14%,正式進入高齡(aged)社會,2025年更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super-aged)社會。我國醫療保健支出將逐年增加。 各家廠商除了既有產品外,仍持續投入大量研發資源,進行高階技術與產品研發,透過持續墊高競爭門檻,鞏固技術領導地位;另一方面,持續透過併購策略,擴大產品組合,並且持續增加全球市場佔

有率,強化市場領導地位。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國內醫療器材代理商如何持續兼顧成長與獲利,制定具體可行的企業發展策略是成敗關鍵。本研究利用探討競爭力、多角化經營、組織發展及內部創業,研析醫療器材產業發展趨勢,以個案分析法探討個案公司三十年代理歷史之成敗經驗與核心競爭力,提出未來五年之發展策略,供業界參考借鏡。

糖譜:別怕糖尿病 血糖控制自己來

為了解決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超過百萬糖尿病友的醫療福音,華文世界第一本血糖控制秘笈!糖尿病相隨30年,控糖達人依然健康樂觀的祕密!別怕糖尿病,血糖控制你可以自己來!   糖尿病是文明病,發生糖尿病的重要機轉,在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在體內作用失常。沒有糖尿病的人,可以靠體內自動分泌 多一點胰島素將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可是糖尿病人的血糖,尤其是飯後血糖不容易控制,因為胰島素自主性的分泌愈差,血糖就愈高、起伏也愈大,長期血糖上升容易引起糖尿病特異性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及神經病變。   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調查,全球糖尿病人口已達兩億四千六百萬,台灣的糖尿病人口數也早已超過百萬,但如果能夠提早發現與有效治療,就能維持長期良好

的生活品質。想要有效做好糖尿病生活管理,最重要的兩個數據就是血糖自我監測數值和糖化血色素,透過《糖譜》,可以有效紀錄日常生活中的血糖音符(血糖數據)、節奏(時間點與頻率)、歌詞(生活飲食紀錄),教會你血糖監測的基本功,有效提昇「控糖力」。   糖尿病會跟隨病友一輩子,但大多數時候人們無法自動感受身體血糖的變化,即使定時服藥和就醫,診療過程依然相當複雜。因此學習如何使用紀錄血糖的輔助工具:血糖機、血糖試紙,做好日常血糖自我監測,是最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狀的方法。   由於血糖的數值更可能因為養分的攝取、體內胰島素分泌的效能,舉凡飲食、作息、活動、情緒、壓力、藥物,都會影響血糖起伏。即使每天吃同樣的食

物,血糖高低依然會有不同變化,每天不同時段的空腹血糖值、不同的情緒變化、年齡的高低、各種併發症狀也都可能影響血糖數據解讀的準確性,學會認識在不同的狀況下血糖值和血糖曲線反應的血糖監控狀況。   本書由多位糖尿病權威學者專家,整理超過50則在診間最常被詢問,糖尿病友最切身的問題,並分享病友長期進行自我監控所面臨的各種狀況與治療效果。透過簡單的問答對話,每個單元都附上醫生的叮嚀與要訣。讓你認識身體的血糖面貌,有效達到在日常生活中改善糖尿病症狀和維持長久健康的目標。 本書特色   糖尿病相隨30年,控糖達人依然健康樂觀的祕密!  診間最常被詢問的糖尿病疑問,本書一次為你解答!   ★林瑞祥、戴東原、

蔡世澤、游能俊等國內衛教權威親自解答,免排隊,輕鬆問,解答超過50則最常見的糖尿病問題!你也能輕鬆成為健康的糖尿病達人!   ★教你吃得美味又能兼顧血糖平衡的飲食方法!   ★本書告訴你最省錢、無痛、有效率的紀錄方法,如何正確使用血糖機的訣竅!   ★好寫易懂的紀錄方法,教你選對血糖紀錄表格,看懂血糖升降的原因!是幫助自己掌握與控制糖尿病發展的有力工具。   ★不偷懶,勤記錄,積極自我管理與醫護人員溝通,就能抓到血糖控制的訣竅。   ★資深病友有效見證:掌握健康生活四重奏──飲食、作息、運動、藥物等因素多管齊下,健康生活真easy!   ★本書榮獲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99年衛教教材創作獎第一

名!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提醒國人主動關懷血糖,讓高危險族群及早預防,一旦發現疾病,早期治療,定期追蹤,維持良好的控制,提高糖尿病友生活品質,以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社會成本。 編者簡介 蔡世澤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1999 ~ 2005).專長內分泌學、糖尿病、內科學 游能俊   游能俊診所院長.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蘭陽糖尿病照護網協同主持人 監修者簡介 林瑞祥   台東聖母醫院糖尿病門診主治醫師.輔大醫學院名譽副院長.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顧問.糖尿病學會理事長(1989 ~ 1995).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

長(1996 ~ 1999) 戴東原   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台大醫院顧問醫師.台北仁濟院總院院長.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糖尿病學會理事長(1995 ~ 2001) 序 戴東源 蔡世澤 導讀 游能俊 【糖尿病與血糖】 1.糖尿病與血糖檢查 血糖高=糖尿病? 我有糖尿病嗎? 血糖控制的裁判 控制指標 糖化血色素與血糖 糖化血色素與血糖變化的時差 影響血糖的因素 你吃對了嗎? 關鍵角色-含醣食物 相同飲食=相同血糖? 血糖曲線-升糖指數 一起動一動 血糖每天都不一樣 【認識血糖機】 自我監測的工具 糖尿病的血糖監視器-血糖機 9種選擇血糖機的考量 不痛的監測-尿糖 還有其他測量血糖的方法嗎? 血

糖機準不準? 每個指頭都不一樣 不一樣的數值 會不會差太多? 血糖機健診 如何正確測量血糖 正確採血 正確集血 試紙的有效期限 新鮮試-試紙要新鮮 頻道對了嗎? 試紙防潮大作戰 8種減少測血糖疼痛的方法 血糖機符號與代碼 血糖點線面 徒勞無功還是方法錯誤? 越多越清楚 血糖也要配對成雙 測血糖計劃因人而異 有計劃的測血糖 血糖監測輪換表 懷孕時的監測 【怎樣記錄血糖】 血糖記錄 好寫易懂 一目了然 記錄格式 判讀 血糖記錄判讀 監測記錄正確嗎? 【自在調伏糖尿病】 活用寶典 計算差距、調整飲食份量與內容 分配一整天的醣類食物 調整飲食與藥物來控制體重 點心如何影響血糖與體重 兩餐時間間隔對血

糖的影響 過猶不及 一覺醒來血糖就變高了 少了自測血糖.胰島素不靈光 根據血糖值微調胰島素劑量 不變不能應萬變 運用飲食記錄 叮嚀 血糖太低要立即處理 一時性的血糖過高不要焦急 平常心面對血糖起伏 控制困難的狀況 喘口氣 省錢好點子 做個調伏血糖的自在人 推薦序糖尿病友是「克糖」戰役的主角戴東原   發生糖尿病的重要機轉,在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在體內作用的不靈光,而臨床上最重要的指標是血糖值(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異常上升,其他還包括容易出現血壓升高和血脂異常。長期血糖上升容易引起糖尿病特異性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及神經病變,這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常識。此外,雖然不是特異性,但是糖尿病人比

一般人容易得腦血管、心臟血管、足部血管以及其他大血管的粥狀病變,這就是大家「談虎色變」的動脈硬化。不單單是血糖的上升,血糖起伏幅度過大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以兩次血糖值來說,一次60另一次200mg/dL(毫克 / 百毫升),或是一次110另一次150mg/dL,雖然平均血糖都是130mg/dL,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前者的危害比後者大很多。何況如果血糖降到60mg/dL,已進入低血糖危險圈,不處理會威脅到病人的安全。所以保持血糖的穩定,避免忽上忽下也是重要的課題。   沒有糖尿病的人,醣類食物,譬如從米、麥做出的食物吃多了,可以靠體內自動分泌多一點胰島素將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糖尿病人血糖,尤其是飯

後血糖不容易控制,其原因在於體內胰島素失去自主性分泌的機能。胰島素自主性的分泌愈差,血糖就愈高、起伏也愈大,因此就必須藉助飲食的調控及適度的運動,儘量不要讓血糖成為脫疆之馬,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但這不意味要強迫你削足適履,現今食材及運動均具有可供選擇的多樣性,病友們照樣可以過愉快的日子。   世界聞名的「英國前瞻性糖尿病試驗(UKPDS)」的長期觀察結果顯示,長期的嚴格控制,有助於大幅減少糖尿病人的合併症。在治療試驗完畢,即使原先控制嚴格組的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變得與原先對照組一樣,不盡理想,但在十年後追蹤發現,當年嚴格控制的餘蔭猶存,仍然出現較少的合併症。   俗話說「船過水無痕」,但是從糖尿

病漫長的歷程來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你對糖尿病控制涓滴的努力,必定會減少你因合併症帶來的煩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護好重要器官的功能,人生的旅途才會走得坦順。   從此書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到良好穩定的血糖控制絕對不是一蹴可即,而是需要辛勤的耕耘。根據我四十年的臨床經驗與觀察,只要付出努力、認真學習,糖尿病友可以精通糖尿病醫理、照護及調控,集優良醫師、護士及技術員三種角色於一身。我的許多糖尿病病人,他們對如何避免低血糖、如何來調降飯後高血糖、如何來調整藥物或飲食都瞭若指掌,所以渡過身體違和時的難關就舉重若輕了。換句話說,他們對自己糖尿病的掌控,具有爐火純青的功力,這樣的病友不但每

天活得輕鬆自在,同時亦甚少受到合併症的困擾。   如今,我們活在到處可以享受到美食,事事可用省時省力工具的物質文明社會,要避免健康陷入四高--體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窘境,確實是不太容易。但是透過多留意、多檢查及多運動,可以讓我們大大減少得到慢性病的機會。好藥的陸續上市,好書的大量出版,固然有助於糖尿病的控制,但是血糖控制的進步,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善用血糖機,在家勤於測定、勤於記錄、勤於分析,加上勤於體會,相信在半年之內就能夠掌握血糖控制的要領。熟悉本人看病的病友,都曉得我對血糖記錄的重視。   每隔8 ~ 12週,回到醫院做必要的檢查、病況諮詢以及糖化血色素(HbA1c)的測定,可以

幫助瞭解病友過去兩、三個月血糖控制的輪廓;定期腎臟、肝臟功能檢查可以做為飲食及藥物調整的參考;每隔一年接受眼底攝影,來觀察視網膜是否出血,可以做為血糖控制是否需要更嚴格的指引;而心臟功能的追蹤,則可以大幅減少心臟病突發的風險。   「千里之行始於跬步,九仞之山始於一簣」,回歸到平時的努力,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在家血糖監測。俗話說「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工夫」,用心閱讀有關糖尿病書籍,多參加糖尿病研討會,加強對糖尿病的認識,就會逐漸培養出能以血糖記錄和醫師討論治療方針的能力。   比起許多年前,當今治療糖尿病的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糖尿病友理應居於糖尿病照護或「克糖」戰役的主角或中心的地位;而血糖控制

的成績,更是取決於病友的認知與實踐。做為糖尿病的專科醫師,我樂於從旁協助我們的病友獲得理想的控制。希望這一本書能夠達成本人協助病友的心意,謹此祝福病友們平安快樂。 作者序許自己一個「糖譜看線不求人」的未來蔡世澤 序曲   「糖譜」是血糖記錄的暱稱,也是我給sugar profiles起的譯名。   話說1960年時,台北市五省中聯考,出了一道有名的作文題「台北街頭」。報載諸如「街有街頭,人有人頭,街頭是石頭做的,人頭是肉做的」以及「我站在街頭,看到許多人頭」等有點無厘頭、卻又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辭」。多年後,許多與我同齡或年齒更尊的長輩們,想必記憶猶新。   既然「街有街頭」、「人有人頭」,那麼

稱呼由狀似音符、升降起落有緻的血糖值構成的血糖記錄為「糖譜」,並拿來與樂譜、食譜類比,也就不難理解了。更何況欲聞仙音妙曲,必須勤練樂譜,欲嚐精饌美食,必得研習食譜。糖尿病友想調伏血糖,活得輕安自在,當然就得靈活應用「糖譜」不可。 四重奏   其實不停浮動的血糖,原本就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指標,即使是沒有糖尿病的人,血糖依然會隨餐飲小有起伏律動。相較之下,糖尿病友血糖上下出入,往往出人意表,甚至不易掌控。也就是說糖尿病友的「糖譜」較為變化多端,更有看頭。惟有參透血糖的起承轉合,並妥為應對處置,才能奏出平和的樂章。   打從1970年代,快速或簡易血糖測試儀器開發問世起,自我血糖監測(SMBG)就與飲

食、運動及藥物等傳統處置對策,共同組成了「克糖」四重奏,而血糖的跌宕起伏,更成了貫串病友生命樂章的主題與變奏。   儘管目前國內市場,充斥著各種廠牌的血糖機與試紙,但是根據2004年糖尿病衛教學會的調查,只有30%的病友曾經執行SMBG。即使是使用胰島素者,也不過半數左右自測血糖,而所有病患中,能夠每天或隔天作一次血糖檢查的,更只有5%而已。   過去兩年,在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所主辦的血糖管理成長營裡,我們請教與會者,何以致此?絕大多數人認為,試紙價格偏高(而非怕痛),令人裹足不前。不過也有部份人表示,醫事人員不予理會或重視SMBG記錄,讓他們不想再唱獨角戲。相形之下,國外曾有調查顯示,約四分之

一強的病人,會攜帶SMBG記錄回診,而且九成病人認為,醫事人員都能予以適當的回應或建議。   如此看來,國內醫界同道和病友都有加強對SMBG認知之必要性與迫切性。這也正是我們基金會投入財力與人力,認真編印這本「糖譜」的初衷。 三部曲   2500年前,孔老夫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而後孟夫子又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離婁上)。所以病友準備一台可靠的多功能血糖機,是從事SMBG的頭一個步驟。但是徒然擁有血糖機而不知如何運用情資,還是無法改善血糖控制。   因此,如何選擇、使用儀器,規劃系統性而非即興式的監測流程,條理分明地展示檢驗成果,辨識血糖動態模式,尋

找問題癥結,乃至如何就飲食、運動、藥物各方面積極因應,便成了本書的具體內涵。   常言道: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drink.(人如其食、人如其飲),唯有透過SMBG,病友才能收集即時的個人化資訊,真正領悟攝食對血糖的影響,從而引領並落實生活習慣的改變。也唯有與病友一起分享、解讀SMBG記錄,醫事人員才能探索血糖起落的奧秘,評估處置對策的得失,驗收控制的績效。所以採血檢驗、分析研判及因應作為便成了執行SMBG的「三部曲」,更是完成或圓滿「糖譜」的必要工程。 達人之夢   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都認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病人積極參與管理。不

僅大家推崇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而且期許糖尿病友,可以借助SMBG等居家監測工具,逐日修正或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   臨床上,醫師常以糖化血色素(A1C)來判定血糖控制良窳,或據以推估近期平均血糖水準。但是,畢竟只有SMBG,才能方便、迅速又準確的標示瞬間高低血糖。因此,A1C與SMBG不可偏廢,更應相輔相成。   誠如國內執行SMBG最久的石晉華先生,在本書中所作的見證與分享,落實SMBG是改變病友心態、承擔自我照護責任的起點和關鍵。   一機在手,練就糖譜看線不求人功夫,瞭解並掌握血糖變化的來龍去脈,作為調整飲食、運動份量和藥物劑量的參考,不僅可以規避高低血糖的危險,而且足以改善控制,提

升生活品質。果能如此,血糖達人名副其實,「調伏血糖、輕安自在」圓夢有望。有為者,亦若是。是為序。 導讀記錄血糖,掌控自己的糖譜旋律游能俊   從事糖尿病診療已將近二十年,越來越覺得自己以及一起工作的衛教師們像是群教師,能成功教導病友自己處理日常生活和糖尿病相關的事務,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其中教學的重點便是血糖機的運用。有了血糖紀錄,醫療人員與病友之間的討論便有共同的交集,所有飲食、運動、藥物、情緒、作息的影響都會忠實地反映在血糖檢查結果上。撰寫《糖譜》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使用血糖機的人,能透過這個工具的適當運用,認識自己的血糖面貌,透過與醫療人員的溝通與合作,一起努力達到改善或維持健康的目標

。   《糖譜》的架構是建立在醫病雙方的對話上,從簡短的對話中提出問題與解說,每一章節會附上叮嚀與要訣,告訴讀者注意事項與運用重點。全書從認識血糖與糖尿病談起,進而說明影響血糖的因素,強調血糖數值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血糖監測目的不在評判每個數值的多少或高低,而是讓數字化為路標,來引導日常生活與調和血糖平衡。   書中最常出現的兩個醫學名詞是「血糖」與「糖化血色素」,血糖單位採用mg/dL(毫克 / 百毫升),糖化血色素和糖化血紅素兩個名詞是相同的,指的是糖化血色素值,以%(百分比)為單位。   血糖機是能檢測血糖的儀器,有些儀器需要插電,通常是醫療單位在使用。至於書中所講的血糖機,是攜帶

型的血糖機,是一種電子儀器。由於血糖試紙上有化學試劑,會受到操作與環境溫濕度的影響,雖然能快速讀取血糖值,但使用者也常有數值正確與否的疑問,在「測血糖工具、血糖機準不準、如何正確測量血糖」等章節中有詳細的剖析。血糖機的品牌很多,操作原則大同小異,在書中只會提示一般原則、步驟、如何採血與認識常見的錯誤,本書不刻意展示某種廠牌的血糖機,更不會介紹特定品牌血糖機。不同品牌的機型與試紙的特點不盡相同,各個機種的操作細節請參閱廠商提供的說明書或手冊,讀者若閱讀本書後,仍有血糖機實作的問題,應詢問醫療人員或廠商代表。   傳統上,血糖數值判斷與運用的部份,一向屬於醫療人員的專業領域,但現實的情況是,使用者

與醫療人員未必能善用血糖記錄溝通討論。透過本書的解說,希望能幫助使用者精進自己分析與調控血糖變化的能力,暢通與醫療團隊互動的管道。各地方(各醫療團隊)提供或使用的血糖記錄單張、小冊,規格不一,研判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本書的案例評註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運用自如。   「糖譜」就像是血糖的樂譜,有音符(血糖數值)、節奏(時間點與頻率)與歌詞(生活飲食記錄),有正確的血糖數值記錄才不會走音,有足夠的監測才有許多音符可供譜曲,若再搭配上生活飲食記錄,就能詠唱心聲。在「記錄、判讀與活用寶典」中,我們用了許多例子來說明這番用意。不過,我們並不建議讀者針對個案對號入座,努力去尋找自己適用的情節,

相反地,大家應該設法去學習如何分析血糖變化的因果關係與考量因素,如此才能靈活運用屬於自己的「糖譜」。   很難形容「糖譜」是哪種曲風的樂章,但對每個使用者而言,這是屬於自己的創作,在過程中會有各式各樣的變化,有艱辛也會有喜樂,有時抓得住旋律,有時荒腔走版,也有連醫療人員也無法順利掌控的狀況。所幸,多數的讀者或病友,在付出努力、用對方法後,就能掌控自己的血糖變化動向。因此,讀者在運用血糖監測時,對血糖起伏應保持平常心,但要維持行動力,多與醫療人員切磋討論,並善用周遭醫療資源,這就是最後章節中對讀者的殷殷叮嚀。 認識血糖機血糖機:自我監測的工具自我監測,就是要透過自行操作,收集客觀的數據,瞭解自

己的處境,決定方向路徑,把自己安全地送達目的地。不同的監測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就像沒有先進的衛星導航時,可以查閱地圖、詢問路人甚至觀看星象,想辦法找出一條出路。以往面對疾病時,許多人得經歷面臨「未知」的恐懼;幸運的是,對糖尿病友而言,「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善用血糖監測工具,除了可以明瞭身體的葡萄糖代謝狀況,更是學習自我管理與改變自己命運的重要步驟。 糖尿病的血糖監視器—血糖機病人:我女兒說要買一台血糖機給我,她說這儀器可以幫我控制血糖,真的嗎?醫師:血糖機的確可以幫助妳管理糖尿病,並且還要靠妳自己將藥物、飲食與運動的調節整合好。什麼是血糖機? 1‧攜帶式血糖機是可以快速偵

測並顯示血糖數值的儀器。1960年代發明的第一部攜帶式血糖機,得在醫療院所使用,當時需外接電源,體積也大(約25公分長),幾年後,家用的攜帶式血糖機問世。演進至今,攜帶式血糖機不但體積小(不到 0公分)、速度快(5.45秒)、所需血液量少(0.3. 0μl微升),還有記憶、上傳資料及分析數據的功能。 2‧血糖機檢查的是微血管全血。在空腹時微血管的葡萄糖含量一般比靜脈血漿血低 0. 5%左右,目前市售的攜帶式血糖機,絕大多數會將結果自動校正為血漿葡萄糖的結果,也就是和檢驗室抽血結果相當的數值。3‧透過血糖機的運用,可以方便測得不同時間點的血糖。通常除非住院,否則不可能一天測好幾次靜脈血漿葡萄糖;

況且一般檢驗室從收到血液標本到通報檢驗結果,約需30~40分鐘,醫師收到報告,往往是在抽血一個小時後,而這個時候血糖又已經和前一個小時不一樣了。因此,不論是住院或門診,血糖機已經成為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研判病情調整治療對策時,不可或缺的「最佳幫手」。貼心提醒:擁有攜帶式血糖機而不加以妥善利用,對改善血糖控制沒有加分作用。9種選擇血糖機的考量病人:我打算要買一台攜帶式血糖機,能幫我介紹嗎?醫師:很好啊,我先瞭解一下妳的狀況與需要。攜帶式血糖機不是大同小異嗎?各種攜帶式血糖機的主要按鍵與操作流程的確相差不多,但就像手機一樣,使用不同手機,仍要花一些時間熟悉機器功能與操作要領。所以可以考量下列不同需求

,來選擇攜帶式血糖機。 1‧很怕痛嗎?如果是,可選擇提供有「替代手指部位採血檢測」功能的機種。 2‧視力好嗎?如果不好,要選擇視窗大、字體大、吸血量多一點、沾血式或有語音功能的機種。3‧手指靈活嗎?如果不是,要選擇按鍵大、容易吸血、吸血量多一點、沾血式的機種。 4‧記性好嗎?如果不是,可選擇不用調編碼、有記憶、有提醒功能的機種。 5‧想看紀錄嗎?如果是,可選擇記憶容量大、提供電腦軟體分析功能的機種。 6‧希望常與醫療人員溝通嗎?如果是,可選擇有遠距或網路傳輸數據功能的機種。 7‧經常使用手指工作嗎?如果是,可選擇提供有「替代手指部位採血檢測」功能的機種。 8‧常外出嗎?如果是,可選擇一次裝多片

式或單片包裝試紙的機種。9‧想更簡化步驟嗎?如果是,可選擇不用調換編碼、一次安裝多片試紙的機種。貼心提醒:在一般狀況下,攜帶式血糖機種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沒有功能或規格上的特殊要求,並不需要為了選購一台攜帶式血糖機而大傷腦筋。

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對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經營策略的影響-以心血管產業為例

為了解決生理監視器廠商的問題,作者呂美秀 這樣論述:

我國健保於1995年開辦至今已21年有餘,為了避免醫療資源遭到濫用和健保永續經營,歷經多次財政支付政策改革,然而隨健保實施日程愈長,全台灣醫療大環境愈趨嚴峻,部份藥業與醫療器材產業因台灣健保低價、不合理給付,而選擇退出市場,亦時有所聞,因此瞭解目前醫療供給鏈為本研究之重心。本研究以質性訪談方式,藉由實務見解來分析健保政策對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的經營策略之影響,並整理相關文獻及健保法制適法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因應健保政策,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經營策略傾向不上市高階或低利潤產品;認為健保政策過度重視成本管控,而忽視醫療科技進步應有的新產品引進,且對建議與反饋並未積極處理;而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因應健保政策,

會將被健保署減少的利潤轉嫁至醫療器材產業,並影響醫事服務人員在醫療處置上的最佳判斷;對於醫療體制的改變認為是因為健保政策,且受影響範圍不只醫療器材商,對於醫事服務人員亦如此。因此本研究建議:1.修法「價量調查」2.審查「自付差額上限」之適法性3.定期討論健保相關政策與法規4.健保署增設專科專才,協助行政人員審核支付5.舉辦教育訓練6.增加高階、新功能或給付差額項目之醫療器材7.建立新功能醫療器材健保給付案申請時程並透明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