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氣喘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映庄寫的 百萬爸媽都在問!陳映庄醫師的健康育兒全書 和顧祐瑞的 圖解藥理學(3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氣喘治療藥物有哪些? - 康健雜誌也說明:是過去50年來使用最廣泛的氣喘用藥,兼具支氣管擴張、抗發炎反應及免疫調節等三種作用,並且作用時間長,搭配其他支氣管擴張劑使用時有加成效果,因此常來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PCuSER電腦人文化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衛生福利研究所 李玉春所指導 阮子凌的 以行為風險模式評估健保部分負擔政策對持續性氣喘病患使用有效醫療服務之影響 (2021),提出氣喘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為風險模式、部分負擔、有效醫療服務、氣喘、健保申報資料。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醫藥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光華所指導 張志敬的 台灣氣喘兒童使用Montelukast與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相關性 (2021),提出因為有 兒童、氣喘、神經精神症狀、藥物不良反應的重點而找出了 氣喘藥的解答。

最後網站淺談氣喘病人的用藥教育 - 一週全球藥聞則補充:治療氣喘的藥物常見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口腔炎、心悸、心律不整、虛弱、肥胖等,如發生這些副作用現象請記錄起來,並且告訴醫師,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自行停藥,否則氣喘病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氣喘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百萬爸媽都在問!陳映庄醫師的健康育兒全書

為了解決氣喘藥的問題,作者陳映庄 這樣論述:

爸媽輕鬆養,小孩超健康!你一定要知道的實用照護手冊! 不生病、更好帶、頭好身體壯! 禾馨醫療執行長 蘇怡寧、 中興醫院急診科主任 洪子堯、兒童職能治療師 黃彥鈞  誠摯推薦 ●最安心!正確的疾病照護、常見病症解析、過敏預防與保養、居家意外狀況、似是而非的錯誤迷思…,各種嬰幼兒疑難雜症,給你最專業的回答! ●最完備!爸媽最想知道的大小事,小孩感發燒、感染、腹瀉、嘔吐、皮膚炎…;異物梗塞、心跳停止、頭部外傷、蚊蟲叮咬、燒燙傷…從頭到腳面面俱到! 從孩童哺育到解惑、從惱人疾病到急救,超強攻略爸媽輕鬆上手! ●寶寶嘴裡白白的那是什麼?頭頂軟軟的可以摸嗎?腳腳怎麼彎彎的?身上紅紅的是什麼?… ●小

孩怎麼一直燒不停?耳朵痛痛不舒服?常挖鼻孔長出黃痂皮?黃鼻涕流不停?上吐下瀉怎麼辦?… ●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氣喘藥物要用一輩子嗎?發高燒一定要用肛門塞劑?點滴可以退燒?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 「怎麼又生病了?」家裡有嬰幼兒的廣大爸媽,常碰上半夜突然發燒、咳嗽加嘔吐、過敏又癢又痛…是讓人心疼又擔心不已!本書羅列育兒常見而且重要的疾病發展進程、預防保健、用藥安全等居家照護知識,用淺顯易懂的圖解方式,讓你在焦急時刻做出正確處置,輕鬆解決問題!

氣喘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陳芳語 #兔肉 #創造101

以行為風險模式評估健保部分負擔政策對持續性氣喘病患使用有效醫療服務之影響

為了解決氣喘藥的問題,作者阮子凌 這樣論述:

針對我國部分負擔政策之評估,過去的研究多著重於探討部分負擔對保險對象就醫利用與費用之影響,研究結果也與國外一致,都發現部分負擔可以降低醫療利用及費用,但不論國內外研究,多是在「道德風險模式」的理論基礎下進行,無法解釋民眾面對就醫實際價格的增加,可能選擇不利用或減少有效(高價值)的服務,而這些服務通常可以帶來較佳的健康結果,這議題也常是政府提出部分負擔調漲方案時,會被外界質疑將影響弱勢群體如慢性病人的就醫權益,近年來,有學者提出「行為風險模式」來解釋此種行為,以及後續可能的健康風險,目前國內尚無研究運用此種模式探討我國部分負擔政策調整是否會影響病人使用高價值(有效)的服務,因此引起本研究的關注

。持續性氣喘病人必須定期就醫與服藥,才能緩解氣喘症狀,美國國家品質確保委員會發展一套有效醫療指標,作為監控管理或照護組織之依據,其中針對氣喘提出持續用藥服務(MMA )以及氣喘藥物比例(AMR)兩項指標,可以做為本研究有效醫療服務之測量,藉以探討部分負擔政策改革對於持續性氣喘病人使用有效醫療服務之影響。本研究以2005年的政策調整進行短中長期政策效應之探討,運用行為風險模式理論,以及Andersen之健康服務利用行為模式為理論架構,藉類實驗設計的事前事後控制組比較研究設計,對照組選擇未受部分負擔影響的基層院所就醫之病患,進行DID分析,並藉傾向分數配對(PSM)控制選擇偏差,介入前之觀測時間採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介入後之短、中、長期觀察時間則為政策實施後一年、三年及五年,並以GEE分析差異中差異法的政策效應。本研究發現有以下兩點:一、增加門診部分負擔對於持續性氣喘病人有效醫療服務會有減少利用的短期、中期及長期影響。二、可印證Baicker行為風險模式,增加部分負擔對持續性氣喘病人可能造成行為風險,因而影響其健康。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一、對政策的建議1.部分負擔改革政策之設計應審慎,避免影響慢性病人有效醫療服務之使用,提升健康風險。2.政府應制定保護慢性病群體的策略,由於慢性病患多數需長期依賴藥物治療,老年患者多有一項以上之慢性疾病,除了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之免收藥

品部分負擔外,並無其他減免,可考量比照住院部分負擔年度上限採用門診部分負擔定率收取加上年度上限制或訂定所得相關的門診部分負擔上限。3.建議政府在調整部分負擔政策時,若對慢性病人有影響,應定期監測慢性病之醫療服務之下降服務情形,避免政策影響特定疾病患者有效醫療服務之利用。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1.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選擇其他慢性病及其有效醫療服務,驗證行為風險模式是否可推論到所有慢性病。2.建議後續研究者針對2017年的政策調整對於有效醫療服務利用之影響情形。3.可進一步探討門診有效醫療服務利用的降低,是否影響健康,如是否導致後續急診或住院利用增加。

圖解藥理學(3版)

為了解決氣喘藥的問題,作者顧祐瑞 這樣論述: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身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和原理的學科,其任務是要闡明藥物的作用及作用機制、研究開發新藥,發現藥物新用途以及為其他生命科學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方法。   本書內容依高等考試藥師考試命題大綱及一般教科書編寫,更加入食品、中藥與藥理學研究法等章節,目的是要讀者能夠辨別食品與藥品以及中藥與西藥的不同;藥理學研究法可對藥理學的內容有進一步的認識。  

台灣氣喘兒童使用Montelukast與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相關性

為了解決氣喘藥的問題,作者張志敬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與目的:氣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需長期使用藥物治療以控制症狀,避免惡化。Montelukast可用於兒童的氣喘控制,但曾發生氣喘病人使用Montelukast後,出現神經精神症狀之藥物不良反應,這些不良症狀包括焦慮、激動、注意力不足、認知障礙、注意力障礙、學習障礙、易怒、衝動、憤怒、攻擊性、睡眠障礙、自殺行為或想法、自殺意圖、行為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幻覺等表現。國外陸續有研究發現Montelukast與神經精神症狀間的相關性,但在台灣鮮有類似的研究,故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台灣氣喘兒童使用Montelukast與神經精神症狀之相關性。方法:本研究為病例對照研究,以衛生福利部衛生福

利資料科學中心之衛生福利資料作為分析資料庫,以2003-2017年未滿18歲之氣喘兒童作為研究母群體。本研究以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氣喘兒童作為病例組,透過1:4比例與當年度無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氣喘兒童進行配對,以擷取本研究所需之對照組。在取得研究對象,分析發生神經精神症狀前一年之Montelukast使用情況,並進一步控制相關變項後,以條件式羅吉斯迴歸分析氣喘兒童使用Montelukast與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相關性。控制變項包含病人特性(性別、年齡、依附人投保金額及依附人投保地區都市化程度)及氣喘嚴重程度(氣喘住院、氣喘急診及併用氣喘藥物情況)。結果:本研究共納入219,225位氣喘兒童,其中病

例組為43,845位,對照組為175,380位。使用Montelukast之氣喘兒童發生神經精神症狀之比例為29.25%,顯著高於無使用者之19.11%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