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假日眼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公共與文化事務碩士專班(假日) 李玉芬所指導 李高宗憲的 乩身的養成與角色認同—臺東市東龍宮之個案研究 (2017),提出新莊假日眼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乩童、坐禁、靈媒、自我認同。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莊假日眼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乩身的養成與角色認同—臺東市東龍宮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新莊假日眼科的問題,作者李高宗憲 這樣論述:

本文探討台灣民間宗教虔信者,乩身的養成與角色認同。乩童如何成乩?為什麼是他當乩身?是基於什麼樣的緣由會選他做為神明代言人?為什麼不另尋他人?要成為一名正職的乩童需要經過哪些養成教育? 本研究採取田野調查法,配合實地參與觀察法,收集資料加以整理分析。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東龍宮之神明憑附乩身「緣由及考量」。(二)、探討東龍宮乩身成為乩童的「養成歷程」及「身心經驗」。(三)、探討東龍宮乩童角色認同的歷程。研究結果如下: 台東東龍宮神明憑附乩身的緣由包括1.因病、劫數而召神啟、2.上帝公夢中提點,而形成與神之約。東龍宮神明憑附乩身的考量包括1.視為神明對乩身的恩寵、2.

是乩身無法逃避的使命。乩身養成歷程包括1.宮廟名的求取、2.乩童身分證的取得、3.南下拜師、4.坐禁(閉關)、5.出禁(出關)、6.爬刀梯(登天門)。乩童的身心經驗包括1.開壇辦事時自身靈體被拉出體外擱置一旁、2.面對世人評論,乩童身心不斷磨練,怕世人異樣眼光及家人的排斥與不諒解,選擇隱瞞而無他法。乩童的自我認同,是不停變換「平凡與神聖」角色的歷程,包括1.開始時被動徵召學習、2.接受正統道教養成訓練、3.持續性修練、實力茁壯而自大、傲慢、4.逃避開壇辦事,被神明處罰而諸多不順、5.無奈回頭接受乩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