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月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排卵期月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琪寫的 孕前準備方案 和科學松鼠會的 冷浪漫:你的感性其實很理性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月經和排卵期有什麼不一樣? - 健康樹也說明: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自卵巢排出後在輸卵管的內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的生殖道內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和積木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腦科學研究所 陳麗芬、謝仁俊所指導 劉鈺翔的 利用腦磁圖以探討BDNF Val66Met基因多態性對於原發性痛經女性其腦部處理情緒音調之影響 (2014),提出排卵期月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Val66Met基因多態性、腦磁圖、情緒處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腦科學研究所 謝仁俊、陳麗芬所指導 朱晏葶的 原發性痛經對情緒性音調知覺之調控:腦磁圖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原發性經痛、腦磁圖、情緒性音律、情緒性神經網路、知覺處理、光束構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排卵期月經的解答。

最後網站排卵期是什麼?計算月經後第幾天?婦科醫生 ... - Sunday Kiss則補充:月經 的前期是週期中的低溫期。經期後,體內黃體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簡稱LH)會逐漸增多,刺激卵巢釋放卵子,並在排卵前約1至2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排卵期月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孕前準備方案

為了解決排卵期月經的問題,作者王琪 這樣論述:

充分的孕前準備是孕育健康寶寶的第一步。遺傳、環境、營養、生活方式以及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都與將來寶寶的健康和智力息息相關,科學備孕,才能安心懷孕。孕前感冒了,會不會影響胎寶寶?避孕藥還沒停卻懷孕了,能不能要?物價飛漲,能養得起寶寶嗎?為了懷孕,一定要增加性生活頻率嗎?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懷孕,難道就是不孕不育……第一次有孕育計畫的你們,常常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和疑惑。 這本書從心理講起,告訴你們要個寶寶意味著更多的快樂,更大的責任;如何做好經濟預算,開支增加也不慌;如何有效鍛煉身體,為寶寶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深入淺出的遺傳知識,讓你們對生育的本質有更清晰的瞭解;什麼要多吃,什麼不能吃,一看

就知道。 王琪,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北京市孕產期保健技術專家指導組成員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從事圍產醫學近30年,為不同年齡段、不同時期的孕媽媽進行孕前檢查指導、孕期系統保健、孕產期健康教育、胎教科普等工作。 王老師從圍產醫學臨床、科研一直到教學工作都深入涉獵,對孕期常見疾病和產科危重急症的搶救都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潛心為孕媽媽提供最優的胎教指導。還參與了多部孕產期保健書籍的編寫,並擔任多家大型孕產育兒網站的首席顧問,把孕產和胎教知識普及給更多的女性。 第一章 心理準備 好心情,好寶寶 孕前心理準備與身體準備同樣重要 孩子可以增

進夫妻感情 精心備孕也要放鬆心情 你完全可以做一個好父親 讓丈夫參與到生育過程中 精神緊張影響受孕 釋放壓力的技巧 快樂就在身邊 孕前憂鬱早調整 如何增進夫妻感情 消除對事業的擔心 生寶寶與升職並不衝突 上班族孕媽媽很平常 好媽媽也可以是好員工 需要調整工作節奏的職業 法律對孕產媽媽的保護 特殊崗位早做調整 上班路途早安排 提前規劃,安度孕產期 是否當全職媽媽看個人選擇 男性陪產假各地不一樣 男人的事業發展要全盤考慮 第二章 身體準備 備育男性應該做的準備 提前3個月做備育計畫 適度鍛煉 提高男性性功能的運動 鍛煉陰莖的簡易辦法 停止高強度的工作 調離影響生育的崗位 理想體重有利於生育 孕前3

個月調整性生活頻率 改變趴著睡的習慣 戒煙戒酒很重要 禁欲影響精子品質 精子品質檢測 飲食 運動可提高精子活力 遠離高溫環境 暫時避免騎車運動 不要常穿緊身牛仔褲 不要經常蒸桑拿 手機不要放褲兜裡 不要長時間開車 不要久坐不動 備孕女性應該做的準備 提前3個月做備孕計畫 調整生活習慣 孕前乳房保健不可忽視 改變避孕方法 卵巢健康自測 學會測算排卵期 提高女性性功能的運動 私處衛生不可忽略 改善陰道鬆弛的簡單訓練法 腰腹部和骨盆運動 靜坐是很好的鍛煉 胖瘦適宜,輕鬆孕育 改善兩性關係 全方位防輻射 戒煙戒酒 不要穿丁字褲 不要塗指甲油 不要燙髮染髮 少化濃妝 備孕期不要使用美白化妝品 備孕夫妻都

要關注的問題 慎防室內花草傷健康 送走心愛的寵物 新裝修的房子至少要晾半年 注意辦公室的隱形污染 判斷室內裝修環境污染的方法 小心家周圍的輻射污染 日常生活中的有害因素 雜訊污染不可小視 洗衣機也要清洗 換季時別忘清潔空調 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 床上用品好好選擇 合理的室內佈局也能助孕 正確擺放廚具有利於健康 少逛大商場 備孕期間不要經常出差 霧霾天氣減少外出 暫時收起香水 生育的秘密 男性生殖系統 精子的生成 精子的行走路線 女性生殖系統 卵細胞的生成 女性排卵規律 正常月經與受孕 神奇的受孕過 認識受精卵 性功能與生育能力是兩回事 美滿的性愛增加受孕率 求子別太心切 女性受孕的必備條件 男

性生育的基本條件 提高精子品質的生活方式 精子品質自我檢測 影響精子品質的因素 年齡影響精子品質 提高卵細胞品質的生活細節 女性年齡與卵細胞品質 孕前需檢查排卵功能的女性 把握排卵期,增加受孕率 生男生女的奧秘 雙胞胎和多胞胎 遺傳現象 父母的疾病可能遺傳給寶寶 寶寶的智力遺傳于父母 寶寶的性格受基因和環境影響 “傳男不傳女”的遺傳病 “母女相傳”的疾病 地中海貧血症 過度手淫可造成不孕 大齡男女孕育隱患多 不宜或慎重懷孕的情況 身體疲勞不宜懷孕 不宜在旅途中受孕 接受X 射線照射,不宜立即懷孕 長期抑鬱不適合懷孕 流產、宮外孕半年內不宜懷孕 葡萄胎手術後才能懷孕要看情況 子宮肌瘤術後2年再懷

孕較安全 剖宮產後間隔2年再懷孕 原有基礎疾病在醫生指導下懷孕 疾病防治 口腔疾病對胎寶寶的危害 給牙齒做個體檢 孕前預防感冒 預防妊娠糖尿病 控制好血壓 男性育前檢查 男性生殖器官檢查 精液檢查 檢查注意事項 女性孕前檢查 女性孕前檢查項目 白帶檢查 白帶異常怎麼辦 乳房檢查不可或缺 乳房自檢方法 乳房的日常呵護 遺傳學諮詢和檢查 雌性激素與孕激素檢查 孕前和產前基因檢測 備孕女性應提前接種的疫苗 頑固便秘不是小問題 孕前治癒痔瘡 月經不調要儘早調理 陰道炎早治療 宮頸炎影響受孕 子宮肌瘤酌情處理 TORCH 篩查知病毒感染 弓形蟲病的防治 風疹病毒感染防治 巨細胞病毒感染防治 單純皰疹病毒

感染防治 提示女性不易受孕的症狀 水痘病毒感染防治 乙肝患者孕前準備要充分 孕前服藥不可隨意 中草藥並不是全無影響 前列腺炎的防治 男性應預防精索靜脈曲張 第三章 營養準備 孕前準備飲食建議 加強營養補充 合理搭配營養全面、均衡 素食者孕前營養調整 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多喝白開水 飲水也有大學問 少喝或不喝飲料 飲茶不要過濃 喝咖啡要有節制 不要長期超量服用維生素製劑 水果適量即可 工作餐選擇別馬虎 安排好經期飲食 孕前飲食六忌 常吃有色食物 健康零食可以吃 提醒備育男性要多吃蔬菜水果 按時吃飯是基本要求 隔夜食物害處多 少吃過度加工食品 挑選食材注意事項 儘量減少在外面就餐次數 廚房衛生很重

要 安全餐具不能忽視 過度減肥影響受孕 藥補沒有必要 營養準備不可矯枉過正 山珍海味營養價值很普通 壯陽食物不宜過度追求 房事前不宜吃得太油膩 葉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提前補充葉酸的重要性 懷孕前3 個月開始補葉酸 食物中葉酸很豐富 過量服用葉酸有危害 備育男性也要補充葉酸 維生素A 預防夜盲 維生素C、維生素E 提高受孕力 蛋白質每天攝入要充分 補鐵預防缺鐵性貧血 孕前要適量補鈣 補碘要及時 補鋅適可而止 脂肪不可一概拒絕 食物補硒更健康 調理身體食譜推薦 清腸排毒食譜 紫菜湯 芝麻粥 魚頭木耳湯 海帶燜飯 豬血菠菜湯 防輻射食譜 番茄炒雞蛋 腰果西藍花 紫莧菜粥 瓜皮綠豆湯 金槍魚手卷 補

血食譜 紅棗枸杞粥 牛肉炒菠菜 糖醋藕片 桂圓羹 紅棗黑豆燉鯉魚 補葉酸食譜 芝麻圓白菜 雞絲蘆筍湯 扁豆燜面 橘子蘋果汁 栗子排骨湯 壯陽助性食譜 鵪鶉蛋燒肉 韭菜炒雞蛋 羊肉栗子湯 蒜香鱈魚 蔥燒海參 女性助孕食譜 陳皮薑粥 烏雞湯 花生紅豆 枸杞羊腎粥 蓮子豬肚 有些食物要小心 燒烤油炸食物 芹菜 蓮子心 芥菜 各種“污染”食品 含咖啡因的食品 山楂 螃蟹 甲魚 第四章 行為準備 浪漫製造 和諧的性生活是受孕的基礎 合適的性生活頻率 容易受孕的性愛姿勢 把握最佳受孕時刻 順應人體生物鐘易受孕 在性高潮時,受孕成功率高 排卵前1 周,受孕概率高 觀察宮頸黏液預測排卵期 基礎體溫法預測排卵期

月經週期推算法預測排卵期 最佳受孕季節 不宜“坐床喜” 性生活衛生不容忽視 備孕性愛要順其自然 避開惡劣的天氣裡受孕 懷孕的徵兆 懷孕後身體的變化 早孕試紙自己測 初次懷孕的複雜心情 驗孕的三種常用方法 孕早期可以做B 超 早孕反應輕鬆緩解 孕期生活輕鬆開始 孕媽媽別患恐藥症

排卵期月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嫁富二代下場超慘!
老公只有排卵期才出現...
蘇家宏律師的真實案例超勸世!
#婚姻戰爭#命運好好玩#富二代

【2019.05.21 當婚姻走到盡頭 】
完整版請點▶▶http://yt1.piee.pw/HCYK9
精華版請點▶▶http://pse.ee/5Q2PD

【精華版】黃越綏犀利教育媳婦淚崩
http://yt1.piee.pw/HS4ES
【精華版】天生吸引貴人來
http://yt1.piee.pw/GKTEL
【精華版】命盤老年必走大運
http://yt1.piee.pw/HTUU8
【精華版】神佛相助自帶福報
http://yt1.piee.pw/FGSMB
【精華版】2019先苦後旺三星座
https://youtu.be/BF-xwM1q1Kw
【精華版】完美天選之人是?
http://yt1.piee.pw/GYDFJ

【JET綜合台CH45頻道】
【命運好好玩】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命運好好玩】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命運好好玩】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命運好好玩】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何篤霖#郭靜純#星座#命理#運勢#高仁和#蘇家宏#黃宥嘉

利用腦磁圖以探討BDNF Val66Met基因多態性對於原發性痛經女性其腦部處理情緒音調之影響

為了解決排卵期月經的問題,作者劉鈺翔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原發性痛經(Primary dysmenorrhea)是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婦科疾病。在過去的動物研究已經證實了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ria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Val66Met基因多態性與焦慮相關的行為之間是有關聯的。在我們近期的研究也證實帶有BDNF Met成對基因的原發性痛經女性相較於帶有 Val因子的原發性痛經的女性與疼痛程度及焦慮有較高的相關性。然而帶有不同BDNF基因是否影響原發性痛經女性大腦情緒處理功能尚未釐清。本論文主要是利用腦磁圖探討BDNF Val66Met基因多態性對於原發性痛經女性大腦情緒處理的影響。方法:本研

究共招募55位月經週期規律的原發性痛經女性和54位健康對照組女性資料。腦磁圖實驗在排卵期(月經的第十二到第十六天;無經痛)進行,並抽血判定BDNF基因。實驗刺激材料為人聲之情緒性音調,共有三種情緒:快樂、傷心、生氣和中性,情緒聲音與中性聲音穿插隨機撥放。受試者在聽情緒音調同時觀看無聲無字幕影片,無需做任何反應。我們用腦磁圖紀錄整個實驗過程,以進行大腦自動化偵測情緒刺激的知覺歷程。所搜集到的腦磁圖搭配結構性磁振造影影像,利用光束構成技術 (Beamforming) 推算大腦皮質活化的時間序列。繼而採用SPM8進行雙因子變量分析(2-way ANOVA),探討在聽到不同情緒音調時,原發性痛經與BD

NF Val66Met基因多態性對於大腦情緒感知處理之影響。並且進一步探討該影響是否有BDNF基因劑量效應(dosage effect),以及腦皮質活化大小與心理量表(如疼痛成程度、焦慮程度)之關聯性。結果:從結果顯示,整體經痛組女性對所有情緒音調的腦神經活化反應皆大於對照組。「悲傷」音調腦活化反應差異出現在右側後顳上側迴(posterior superior temporal gyrus)、頂下小葉(inferior parietal lobule)和左側上顳葉迴(superior occipital gyrus),「快樂」音調腦活化反應差異出現在左側扣帶迴。但在基因分組後,發現在BDNF

Met成對基因組的比較中,痛經組對情緒性音調處理的整體腦部活化,皆比對照組來的小,而在BDNF Val成對基因組的比較中,痛經組對情緒性音調處理的整體腦部活化,皆比對照組來的大:「悲傷」音調腦活化反應差異出現在和右側顳中側迴(middle temporal gyrus)和右側後顳上側迴;在「快樂」音調腦活化反應差異出現在左側中心前迴(precentral gyrus)。而右側後顳上側迴的活化與疼痛評估程度呈現顯著負相關。我們發現這些大腦神經活化有BDNF Met基因的劑量效應。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BDNF Val66Met基因多態性與原發性痛經女性大腦對情緒反應有關。長期的痛經經驗可能會使帶

有BDNF Met成對基因的原發性痛經女性大腦對情緒反應較小。而長期的經痛也可能使帶有BDNF Val成對基因的原發性痛經女性更加敏感,導致他們對情緒音調有較高的大腦活化。我們的結果也顯示原發性痛經女性在情緒相關的腦區活化上有BDNF Met基因的劑量效應,表示Met基因會因壓力(長期的經痛)影響到BDNF的反應,進而影響到我們大腦的可塑性。

冷浪漫:你的感性其實很理性

為了解決排卵期月經的問題,作者科學松鼠會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以幽默的方式書寫科普的另類科普書。※打破科學是「公式+數字」的刻板印象。※以科學的視角出發,將嚴肅的科學知識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嚴謹明晰的道理化為生動有趣的常識。※內容豐富,簡單易讀,實用有趣,涵括物理、化學、生物、資訊技術、音樂等不同領域。※集科学,生活,幽默於一體。◆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特別推薦科學不再遙不可及、高不可攀讓科學流行起來冷浪漫 帶你剝開科學堅硬的外殼!一本開啟浪漫閱讀的科普書 科學是一種理性的、「冷」的浪漫! 用理性的冷靜與精準,找出溫暖、動人的感性,以及豐富多元的知性科學+幽默+感性=冷浪漫艾未未╱許知遠╱老狼/姬十三/桑格格/慕容引刀

跨海給力推薦王道還 生物人類學者 朱楠賢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館長 李家維 《科學人》總編輯徐挺耀 泛科學創辦人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鄭國威 泛科學總編輯 熱情強力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冷浪漫由科學松鼠會提出,意在讓科學以真實而優雅的姿態,將它的智識、曼妙、多變、幽默、寬容展現在讀者眼前。•排卵期?月經期?那一個是女人容易「一見鍾情」的高危險期?•擇偶時是「命中注定我愛你?」還是「基因決定我愛你?」•你知道女人為何「拜金」,男人為何喜愛「肥臀小蠻腰」?•女性間的純友誼力量不但可以抵抗暴力還能緩解壓力?•色、香、味具全,顏色真的會透過眼睛影響我們的味覺?•人們愛酒,原因

可能就藏在為了生存的遠古基因中?•味覺與嗅覺較靈敏的人不喜歡喝酒?•在生物界,除了人之外,其他動物如何坐月子?科學其實可以很流行、很時尚,只是它常常顯得很生硬,很讓人昏昏欲睡。科學松鼠會就是一群立志剝開科學堅硬外殼,用詼諧幽默的口吻、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人們領略科學美妙的科普創作團體。 本書精選科學松鼠會多位作者的作品,包括色、愛、和、美、宅、酒說、新生、藝術八個環繞生活四周的主題。每個主題裡,各位松鼠們從物理、化學、生物、資訊技術、音樂等不同的學科視角出發,用專業化的知識、通俗化的語言對主題展開了別開生面的詮釋。在面無表情的符號公式、晦澀拗口的專有名詞背後,松鼠們讓我們在認識各種科學知

識的同時,還能會心一笑。=各界讚譽=◎他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而他們的熱烈會讓你有衝動去了解這群人在想什麼。一旦領會到其中的理性之光,將驚訝於這些想法的豐富和成熟。   ——許知遠•作家、出版人◎有一些瞬間迸發的想像和靈感被這群年輕人抓住了,整理出來,用文字形式拿去和同齡人分享,這其中涉及怎樣思考世界,怎樣不斷完善這些思考,是另一場「青春無悔」。  

——老狼•歌手◎將那些嚴謹明晰的道理以輕鬆有趣的語言講給他人聽,這些與我們日常體驗平行的認識像輕風吹拂田野般地梳理著可視的繁雜現實。只知道眼前大概是怎麼回事顯然不夠,還需要維護好已知的和未知的部分,我們會發現,關於認知的主體我們知道的很少,通過看清其中的一、兩塊拼圖,試圖想像整個圖面的格局怎樣、景致如何,這是我放不下這本書每一篇文章的理由,每個人都窺視,每次都有所發現。  

——艾未未•藝術家 作者簡介科學松鼠會是一個科學傳播公益組織。他們的理想是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讓更多人能領略科學的美妙。成員包括來自國內外各院校的一線科研工作者,以及來自《南方週末》、《環球科學》、《新發現》、《新京報》、《冰點週刊》等媒體的科學記者、編輯。目前已經推出《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吃的真相》和《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等科普暢銷書。 目錄∣CONTENTS【推薦序】讓科學與流行文化做更多結合 姬十三請準備好,科宅的理性浪漫來襲 鄭國威想想就很爽  桑格格色視網膜上的視杆細胞與視錐

細胞,每日帶來明亮與絢麗,讓日子生動美好。一旦那些細胞喪失功用,不幸的孩子就將失去色覺,乃至視覺。【卷首語】不忘注視那平凡深邃植物的彩色智慧照亮細胞的螢光蛋白神祕中國色哪種顏色味道好沒有顏色的奇妙世界彩色花紋背後的祕密你看,你看,色彩的表情音有相,色無形愛愛被歸結為腦神經活動、化學物質,抑或是進化使然,但這一切解釋並不能使愛本身變得簡單、變得釋然。說到這個字時,仍要想起蛇與蘋果的糾纏。【卷首語】愛以及愛的對面茱麗葉的生理週期花花事基因決定我愛你愛情三問我要我們在一起完美愛人進化論和那怕是從世界撕下小小一隅,其中也存在著一種自平衡控制體系,大至天空宇宙,小至沙礫微塵,孜孜尋求的無非是不同之中的那

一個和。【卷首語】冷的浪漫和求的姿態來自金星的和諧老闆,來份淘氣味的跟我和一曲Accapella雛菊世界:用盡想像去遠遊美一目瞭然卻也眾說不一,無法定義卻也證據確鑿,美是有框架的,框架的大小形狀隨著技術發展、隨認知變更、隨時間流逝而動。【卷首語】科學美麗時尚週護膚品的大小把戲膠原蛋白美容與院牆上的畫皮膚,可否漂得白卸妝之後的螺旋藻電腦電腦,誰是最美的女人文身,危險時尚美演化美女宅禁錮內外,各有洞天。你宅在你的數學公式、物質結構、電子網絡、暗碼密鑰,我從透明的透視中透射,對新的生態做一番演繹。【卷首語】「宅」流行宅人的食譜不等式宅男娶媳婦和時空曲率的關係大宅門裡探究竟實驗室裡的宅生物宅族性幻想分

析酒說在遠古,酒神採摘來野果或粟米,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力量令其分解發酵,醇香飄出來那當兒,他吹響了狂歡的號角。【卷首語】酒瓶子裡做道場來杯秸稈雞尾酒動物癮君子酒釀家庭裝誰能千杯不醉穿過我的神經的我的酒新生二○一○年,生命科學領域最令人震驚的消息是美國一個科學團隊製造出了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在我們的想像裡,那個新生的玩意兒有點小怪物的意思,它組裝得花花綠綠,還可能會有翅膀和能量。【卷首語】被遺忘的榮耀光和熱,你好哪一口動物如何「坐月子」生命大爆炸我們都是星星的孩子藝術牛頓大爺以三稜鏡改變了十七世紀之後的美術,比如色光原理就直接促生了新印象派點畫法,而在梵谷先生這裡,則是他的癲狂促生

了後印象派對色彩的極致應用。【卷首語】讓科學松鼠和當代藝術互動起來把根留住發達數字時代的抒情詩人攝人魂魄的雕刻雪花史【跋】慕容引刀Contributor 【推薦一】讓科學與流行文化做更多結合 姬十三 「湍流是高雷諾數(Reynolds number)的結果,往往由障礙物帶來。因此許多時候,曠野的狂風本是無聲無息的,只有當你站在田野裡的時候,才會在你的耳邊唱起風聲。」 「二維隨機行走的路線會多次相交,而三維隨機行走的相交機率為零。我收起翅膀在大地上默默跋涉許久,就是期待某一天在隨機的引領下和你相見。」 這些句子出自我一位朋友,網名叫En

t,他是生物學博士生,山東省理科狀元,科學上的見識很廣博。他對每一句反覆推敲,確保科學上的成立,但它們同時是極好的詩。且很特別。 從某一年開始,我時不時發現這樣特別的傢伙。他們大抵受過不錯的科學訓練,對文字敏感,樂意把科學世界裡的事通過文字傳達出來。他們有些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普作家,有些則純粹憑個人興趣演練一些文字實驗。二○○八年,我組織了一個網路論壇,把蒐集到的這些人聚集起來,就是科學松鼠會的由來。「松鼠」,意為「剝開科學的堅果」。靠著非常鬆散的網路聯繫,這個有志於科學寫作的青年群體慢慢滾動壯大。 我自己從二○○四年開始科學寫作,起先只是為一些非常傳統的科普刊物寫文章,如《牛頓科學

世界》和《新發現》等。彼時我有一個新聞系的女友,每天讀的是《三聯生活周刊》和《上海一周》等大眾文化讀物,後來我開始琢磨,得把文章寫成什麼樣,才能出現在那些刊物上?我花了不少力氣推敲專欄上的影評、樂評等,甚至是情感專欄的寫法,設想怎樣的科學寫作才合適和這些東西放在一起。 二○○九年開始,我全職出來做科學松鼠會,希望把這攤事長期持續下去,身分也從一個寫作者轉為組織者、推動者。我得以繼續自己的實驗,讓科學傳播與大眾流行文化做更多結合。我們組織物理學家與音樂家做沙龍對談,請時事專欄作家為科普圖書寫序,在科技節開幕式請來歌手、行銷專家聊科學傳播,請時尚雜誌給科學家們拍照……這些嘗試在當時看來很大膽

,不可避免地引來一些行業非議,被認為是「譁眾取寵」、「膚淺」。 今天我們看到,比起前輩科普人,科學松鼠會的作者群更積極關注時事焦點,關注城市生活和青年時尚背後的科學,關注科學和流行文化的結合,甚至更進一步地,認為科學本身就應該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後來松鼠會提了一句話,「讓科學流行起來」,我們覺得,人們應該可以像享受音樂、電影、藝術及其他流行文化一樣,享受科學知識與探索的樂趣。 前不久,我們有位作者採訪英國著名的科普人、物理學家布萊恩˙考克斯(Brian Cox)。他提到類似的觀點,「科學實在太重要了,它不可以不存在於流行文化中。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更多的科學家、工程師、學術教授

,還有藝術界人士來參與流行文化。這是一個很微妙的平衡」。 如何做到這一點?科學松鼠會是小小一步,這個組織致力於把年輕的科學作家們聚集到一起,讓還不夠成熟的他們彼此取暖、互相支撐,時到如今,匯聚了一百二十多位作者。大陸一線媒體上的科學寫作和報導,約有三十%出自松鼠會成員之手。這些作者的作品,被我們選編出版了兩本合集,第一本叫《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第二本就是《冷浪漫》。 這些喜歡科學的青年人,在這本書裡聊基因與愛、酒、色彩、藝術與審美,他們試著用生動有趣的文字解讀都市生活,甚至是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路時代,科學傳播裡「知識普及」的功效,已經大量被各類其他文體填補、代替,如維基

百科、社會化問答等,傳統的科學寫作更多應提供科學的趣味,提供理性生活的指導,提供淺層感官之下的深度思考。這本書和這批青年人做的,是其中一個部分的嘗試。 我一直覺得就人口密度而言,科普在台灣要比在大陸更受歡迎,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台灣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較高,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一些科普人以及《科學人》、 《科學月刊》等雜誌的持續努力。過去幾年,我們曾邀請台灣的王道還、「鵝爸」陳秋民等來北京、上海做演講,他們在中文科普領域的探索,讓人受益匪淺,而今天《冷浪漫》入台,希望能繼續帶來一些迴響。【推薦者簡介】姬十三,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創始人。本名嵇曉華,浙江舟山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復旦大學,獲

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二○○四年起開始科學寫作。二○○八年組織科學松鼠會,致力於集聚和培養青年一代科學作家。二○一○年創立泛科技知識網站果殼網(Guokr.com),聚集各行各業有趣、有味、有志的青年人,學習、分享、討論各類知識;策辦的萬有青年燴系列活動已是華語地區規模最大的線下知識分享活動。曾獲上海大眾科學獎、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時尚先生年度科學傳播人物等榮譽。姬十三新浪微博:http://weibo.com/jshisan【推薦二】請準備好,科宅的理性浪漫來襲!     鄭國威從小喜歡看《漢聲小百科》、《十萬個為什麼》與各種科學家、發明家的故事,甚至還自己動手製作小叮噹(現在叫做哆啦

A夢)時光機(好吧,就是個紙箱做的抽屜)的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就成為自然科學家或工程科學家,反而因為看了太多書(很大一部分是漫畫書),開始對「訊息傳播」這件事的本質著迷。於是大學跟研究所念了語言、傳播、社會學,研究最能夠實地演練的新媒體場域:網路。唸書過程中更了解媒體的本質,也對台灣媒體生態更加失望;於是決心不到傳統媒體謀職,卻同時開始搞起了多個獨立網路媒體。退伍後進入網路圈工作,就注意到剛成立不久的「科學松鼠會」,成為我每日必逛的網站,但逛的同時卻也不禁惆悵:台灣能有這樣的網站、這樣的社群、這樣的人氣嗎?打開每天的台灣報紙或新聞台,科學報導篇幅極少,找不到一則科學新聞有清楚的資料來源,也揭露出

台灣主流媒體已經沒有科學記者此一編制的事實。即便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科學議題:核能、食品安全、災難、氣候變遷、基因改造、再生能源、疾病、減肥、智慧型手機……我們幾乎沒有辦法避開,卻總是在渾渾噩噩中被迫以極短的時間接受無條理的科學資訊灌頂。在網路上做科學傳播的難度極高,要寫出條理分明、沒有錯誤的文章,不讓科學知識變成科學謠言是絕對要求,但光是這樣已經打死大半人。文章要寫得夠深,深得足以讓讀者益發探索之好奇心;也要寫得夠淺,淺得足以使絕大多數是門外漢的讀者願意挪移滑鼠把文章看完。在這深淺拿捏之間,苦煞多少厭惡省略科學細節、卻又擔心文章寫長了讓讀者注意力渙散的科學人。網路科學傳播者需要懂網路文化,要能應

用最新的鄉民梗、搭配最火熱的時事於科學故事中、快速踢爆網路謠言,才能稍稍從線上遊戲、貓狗圖影、笑鬧八卦、溫情物語……的夾擊中突圍而被網友注意到。網路科學傳播者更要懂社群行銷,才知道怎樣在社群網站(如Facebook、Twitter、G+、Plurk、Weibo等)上以適當的節奏發表更新,找到最佳的節點,讓幾十字的「微科普」發揮最大的擴散力。網路科學傳播者也必須要懂網路對科學整體帶來的改變。但撇開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科學松鼠會(以及後續的「果殼網」)的成功是因為他們真的去做了,這才是最重要的。科學松鼠會上百位作者與數千篇精彩文章,不只重新詮釋了科學傳播,更為華文部落格圈設下了標竿。聚集在科學松鼠會

周圍那紮實、具有批判思維的網路社群,則給了松鼠們最大的支持及指引。二○一○年十月,台灣數位文化協會開始了「PanSci 泛科學」。這是一個類似科學松鼠會的網站。我很感謝科學松鼠會從我們草創就提供協助,從科學松鼠會得到的經驗對 PanSci 能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台灣科學傳播第一網站極為重要。從線上再到線下,科學松鼠會以及其作者的出版品所獲得的評價也極高,從《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開始,科學松鼠會的十多本相關書籍在中國的當當網上平均評價超過九十五分(滿分一○○),而《冷浪漫》這本集結了松鼠們最新成果的暢銷書更獲得一萬三千條推薦。習慣在網上看松鼠們剝開科學堅果的我,《冷浪漫》是我第一次實體的閱讀經

驗,而我也只能用驚豔來形容我的經驗,相信這也會是各位接下來的感受。請準備好,因為科宅的理性浪漫來襲!【推薦者簡介】鄭國威,地球人,雄性哺乳類。工作之餘喜歡繼續工作,工作之時積極擺脫工作。過去常寫巨型推特,現在常寫微型部落格。讀書萬卷,但九成九都是漫畫書。行路萬里,但統統都是網際網路。現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內容中心主任,並同時擔任 PanSci 泛科學網站、PunApp 專業App評測網、及全球之聲中文版……等數個網站的總編輯。積極朝偽媒體大亨之路邁進。【推薦三】想想就很爽桑格格(作家)這本書來到我的生活中實在是太晚了。真的,如果早一點知道一些科學知識,可能很多讓我後悔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做為一名文

科生,我對科學的態度是很複雜的:第一時間是抗拒,覺得那些理性的東西是我不可能理解的,就像是小時候的噩夢—數學一樣,在我生活中的作用就是彰顯自己的智商低下;然後如果我懂得了一點點科學(這是很了不得的,因為我得克服多大的心理障礙啊),又很炫耀和依戀,進而就會再一次犯錯,比如我在二十九歲高齡的時候還認為消防栓是帶電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一次印證了自己的智商低下。等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閱讀了松鼠們的這套科學雜文拼盤,我終於想通,其實我的智商還是可以的,只是小時候讀到的那些科學有點太板著面孔了,如果像是這本書裡這篇由張勁碩同學寫的「動物如何坐月子」中這樣講述:「產卵之後這類魚便拍屁股走了,牠們不管不顧自

己的卵,產後便去覓食。」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啊,多麼可親的「拍屁股走了! 」來,喜歡幻想的文科生們,你們光是想像一下一條魚是如何拍拍屁股的,是不是就不覺得生物科學是遙遠的事了? 這難道不是我們喜歡的類似於動畫片一樣的語言嗎?!然後,我在這個「拍屁股走人」的帶動下,系統地了解了一下各種動物產後的狀態。所以,我不是之前的桑格格了,我是一個知道了「動物如何坐月子」這個尖端話題的桑格格,從此比之前多了一份同為這個地球上的生物的自豪。其實,我也知道,很多理性的知識能帶給人力量。我身上有不少案例,那是矇對的。比如,有次和剛剛交往的男朋友一起逛街,等下,我先介紹這個男朋友,他是位前途很看好的城市學專家(當然這

帶有不理性的文科生的主觀臆)。可就這樣一個對我來說像尊神般的人物,我發現他在科學上的常識其實幾乎和我相等。好,話說回來,事情是這樣的:一對科學白痴在街上閒逛著,然後一起發現了一輛三輪車拉了一車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瓷器在販賣,於是一對可能要組建家庭的年輕人(我倆)立刻就圍上去了。啊,漂亮的杯子,別致的碗,那顏色別提多豔麗了,而且很便宜! 非常的便宜! 這時,「前途很看好的城市學專家」立刻就說:「啊,親愛的,我們買一些杯子吧!」桑格格這時居然格外冷靜,一點也沒有平時被打折狂熱激發出來的熱情,而是把男友拉到一邊,小聲地說:「別買,這些瓷器便宜就因為它們是摻了很差的鉛燒成的,用了對人體有害!」那城市學專

家當時就熱淚盈眶:「啊,妳嫁給我吧,和妳生活在一起好有安全感哦! 妳真有知識!」以上只是例子之一。唉,你說,怎麼會連可能是最有前途的城市學專家的科學知識都這麼可憐。例子之二,我和眾女性友人走進香港莎莎化妝品店,那些熱情萬丈的銷售小姐立即呼啦一聲把我們包圍了,每一位女性友人平均分得兩位親人般的銷售小姐。她們滿嘴的術語,什麼「小姐妳買這個護膚品吧,含高分子補水成分,絕對讓妳皮膚不缺水」;什麼「這個是純天然萃取的植物精華,特別營養......」女性友人們怎麼說都撇不下這些小姐,而桑格格,一句話就讓兩位小姐立即彈開來--對不起,小姐,我是學化工的。朋友們,你們說,要是這樣一本書早一點來到我的生活中,加

上我天生冰雪聰明,怎麼能不練就成一個走遍天下無敵的金剛之身呢? 看,這本書中,小莊同學在「護膚品的大小把戲」中這樣說:「讓我告訴你吧,那些價錢比一般保溼乳液昂貴了至少五倍以上的精華液,充其量就是多放了一點矽酮而已;而它看起來稀拉通透的形態,只不過因為少了點增稠劑。眼霜也是一樣道理,它與面霜的成分差異遠遠搆不上你所支付的不合理差價。」我當時要是能對那銷售小姐說出這番話來,我想她應該會要求我簽個名吧! 太崇拜我了。這些事情想想就很爽的。這本書不僅在語言上讓我這個文科生很能接受,談及的事物更是暗合了很多日常生活。我喝酒,用小S的話來說就是:「不瞞您說,小女子確實喜愛這杯中之物......」但是說實話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愛喝酒,以及為什麼酒能讓我高興。直到看見楊楊小松鼠在「酒瓶子裡做道場」裡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生物學家羅伯特‧達德利(Robot Rudley)曾提出一種假說,人類對酒的迷戀其實是偏愛成熟果實這一適應行為的副產品。他認為熟透的水果富含兩種化學物:糖和乙醇,其中,易揮發的乙醇氣味便成了靈長目動物覓食的重要線索,聞到乙醇的氣味,便意謂著甜美的熟果、意謂著食物、意謂著生存。」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裡我有些感動。馬上想起了一個畫面,是前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某部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一個小男孩在曠野中,被樹根絆倒了,他就順著樹根一直拉啊拉,最後被樹根引到了遙遠的曠野邊緣—一棵大樹的面前

。塔可夫斯基是一個善於探討人類精神和文化根源的導演,這個畫面隱喻了對於人類家園之根的詩意表達。關於人為什麼愛喝酒的文章從一個日常生活事件出發,最終解釋了對酒精的欲望在人類基因中刻下了印痕。這兩者之間真是一種對稱,一種遙遠的相似。最後,生物工程學家還要補上一句:「只要是葡萄糖構成的東西,我們都可以把它變成美酒。」帥。我一直在不理性地表達著對理性的熱愛,所以,科學家們,請你們也不要輕易放棄我們這些靠形象思維的人群,起碼我們有熱情,如果你們讓我們真的了解「這是什麼」--我們,比誰都熱情! 我感謝這本書的作者們用這樣有趣的語言告訴了我很多科學知識,如果科學可以這樣閱讀,也許我不會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要

知道我在初中可是生物小老師哦,那時候罵人都是很科學的,「你這個單細胞動物」或者「你這個草履蟲」!現在,我要做的事情是,再一次把這本書好好讀一遍! ◆ 植物不吃「沒有營養」的綠色光如果,讓大家選擇一種代表生命的顏色,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選擇綠色。綠色的森林為我們提供清新的空氣,綠色的農田為我們送上了豐盛的晚餐,而門前那塊綠色的草坪給了我們每天的好心情。古今詩人、作家都將熱情洋溢的讚美詞送給了這抹綠。這時候,綠色的主人們肯定會在一旁暗自發笑,因為這抹浸透了生命禮讚的色彩,不過是植物吃剩下的「殘羹冷炙」。色掛在天邊的彩虹告訴我們,太陽送來的白光,實際上是一道七色光組成的大拼盤。而挑食的綠色植物

只對其中特定的光感興趣。這是因為,植物葉片中負責吸收光能的葉綠素A和葉綠素B只會捕捉紅光和藍紫光、胡蘿蔔素只會捕捉藍光,而那些乏人問津的綠光就被葉片反射回來或透射過去。植物不吃「沒有營養」的綠色光,所以我們的世界變成了綠色的世界,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當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不喜歡綠光,生活在海裡的紅藻就對黃綠光情有獨鍾,那是因為它們體內吸收光能的物質是藻膽蛋白,吃掉黃綠光,反射紅光,讓紅藻穿上了紅色外套。不同動物對顏色的喜好不同(蜂類喜歡黃色和藍色,鳥類喜歡紅色,蛾類喜歡白色),所以花朵會針對傳粉者釋放特定的顏色信號。不僅如此,它們還會利用傳粉者的一些小嗜好,加強牠們在傳粉工作中的專一性。黃色的臘

梅為喜歡聞香的蜂類準備了香甜氣味做為導航標誌;沒有絲毫氣味的紅色蘆薈則準備了大量花蜜,因為它們的鳥類傳粉者需要更多食物,但鳥兒的鼻子卻很不好用。雖然這樣的分類導航略顯粗糙,但已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傳粉的品質。雖然,大多數花朵在竭力與動物套交情,不過有些花朵卻不屑和動物打交道,黑色(實際上是深紫色)的老虎鬚就是其中之一。這種生活在雨林之中、「沒蟲憐愛」的花朵有一套完善的自花授粉機制,它們可以把自家新郎(花粉)送入自己的洞房(子房),開花結果完全自力更生,倒也自得其樂。◆哪種顏色味道好把奶油、糖、水、香精之類的東西混在一起,經過一番攪拌、冷凍等操作,做出來的東西叫做冰淇淋。如果在冰淇淋裡加點顏色、堆

出一些形狀,再弄點風花雪月、鴛鴦蝴蝶的圖案,就超越了冰淇淋,而叫做「情調」。或者更高級一點,叫「文化」。冰淇淋幾十塊錢一桶,「情調」則要幾百塊錢才有一勺。在從「冰淇淋」到「情調」的昇華中,顏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情調」與「冰淇淋」吃進肚裡都一樣,但花前月下的青年男女還是心甘情願地為「情調」買單。所以才有了那句流行語:如果你愛她,就帶她去被忽悠—顏色的誘惑,可見一斑。在品評中餐的時候,人們總是說「色、香、味」,或者更「文化」一些,加上「形、意」—「色」總是排在第一位;而在西方飲食品評中,「color」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看起來,對於飲食中色彩的追求,東西方文化並沒有大差異。所以,

在現代食品中,對「色」的研究就相當重要—從科研、生產到銷售,許多人都靠它謀生。我們經常聽到語重心長的忠告:食品、飲料中的顏色,除了增加視覺刺激,沒有任何別的意義,外加的色素倒是可能有害健康,千萬要小心。不過,至少對於很多人來說,食品中的顏色還真不是別無一用。許多靠折騰顏色謀生的科學家說:食品中的顏色會改變我們嘗到的味道。一個早期的經典實驗是在一九三九年發表的。那個時候白巧克力並不常見,測試者弄了些常規的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讓人品嘗。先把被試者的眼睛蒙上,結果所有人都說兩種巧克力的味道一樣。然後又讓他們看著品嘗,結果以前沒吃過白巧克力的六名被試者都認為兩種巧克力的味道不同,其中有四個人認為白巧克

力「奶味更濃」,兩人則認為白巧克力「巧克力味更淡」。只有一個以前吃過白巧克力的被試者認為,在兩種情況下味道沒有區別。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這個實驗多少有點「山寨」。不過後來有許多人做了規模更大、設計更精細的實驗,來考察顏色對味覺的影響,結果,至少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於味道的感知會受到顏色的影響。這個結果會產生一個猜想:如果某種顏色讓我們覺得同樣糖濃度的東西「更甜」,或者同樣鹽濃度的東西「更鹹」…是不是就可以利用色彩來減少這些東西的使用量,而依然享有同等的口福呢?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又願意動手,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個相當專業的「山寨實驗」方案:配製濃度分別為百分之二、百分之五、百分之七‧五和百分之十的

蔗糖水,分別做為甜度為二、五、七‧五和十的標準,然後在同一濃度的蔗糖水中加入不同的食品色素,這樣你就有了四種不同濃度的糖水,每種濃度的糖水又有不同的顏色。讓人蒙上眼睛品嘗,然後跟標準甜度做比較,評定出甜度,看看不同顏色、相同糖濃度的水嘗起來甜度是否相同。然後,睜開眼睛,再來一遍,就可以知道每個人的味覺如何受色彩的影響。你還可以用同樣的實驗來測試顏色對鹽、醋、黃連及其他具體食物的影響,不過要注意濃度,比如說你要是嘗百分之五的鹽水,鹹著了可別找我—對鹽水而言,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一的鹹度就可以分別訂為二和十了。

原發性痛經對情緒性音調知覺之調控:腦磁圖研究

為了解決排卵期月經的問題,作者朱晏葶 這樣論述:

背景:原發性痛經是在育齡婦女最常見的婦科失調。先前的研究顯示,原發性痛經患者在情緒相關區域之腦部灰質體積產生改變。然而,痛經是否會影響腦部偵測情緒功能,目前仍未釐清。原發性痛經患者的情緒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本論文利用腦磁波儀,探討原發性痛經患者在月經期以及排卵期時,對於情緒知覺的腦部動態變化。方法:本實驗共分析25位月經週期規律的原發性痛經患者和25位對照組女性資料。腦磁波實驗分別在月經期(月經的第一到三天之間;有經痛感)和排卵期(月經的第十二到第十六天;無經痛)進行,並抽血量測荷爾蒙濃度。我們利用情緒性音律(共有四種情緒:高興、傷心、生氣和中性,長度為六百毫秒)作為刺激材料,紀錄大腦

自動化偵測情緒的知覺歷程。本實驗主要探討經痛患者其特質性(trait-)變化,故分析其非經痛時期與正常人之間腦部活化差異。腦磁波訊號採用事件相關分析 (event-related analysis) 找出事件相關時間序列,搭配結構性磁振造影影像,利用光束構成技術 (Beamforming) 推算時間序列的大腦活化。影像統計使用SPM8,去比較不同情緒下全腦活化訊號源的差異。並計算行為資料與關注區域活性之關聯性。結果:痛經組對情緒性音調處理的整體腦部活化,皆比對照組來的小。且群組比較結果顯示,對「高興」的情緒知覺。尤其在負責多種訊息整合處理的腦區(左側顳上側迴 (STG)、右側運動輔助區(SMA

)、右側前額葉(medial-OFC)、右基底核(caudate)和右島葉(insula)),差異性最為明顯。相反的,對負向情緒的知覺處理上,「生氣」的情緒知覺差異出現在左側額下迴 (IFG)、左腦島和兩側中額葉迴(MFG);「傷心」的差異則只出現在右腦島。其中最重要的,以情緒知覺處理最為相關的─腦島活化的差異,在「高興」和「傷心」知覺處理上皆出現在右側;「生氣」情緒知覺卻出現在左側;而基底核只在「高興」的情緒知覺上出現活化差異,負向情緒知覺則無。且基底核的活化與疼痛程度成顯著負相關。結論:本實驗是誘發對情緒性音調的偵測反應,在聆聽情緒性音調的過程中,腦部動態改變為不需注意力的自動化歷程。實驗

結果顯示,原發性痛經患者在非經痛時期的行為量表及腦部活化亦有所改變,代表是受到長期週期性疼痛所造成的影響。此實驗證實,痛經會影響對於情緒性音調的感知歷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