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針刺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手腳針刺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必萌寫的 經絡穴位拍打大全 和高資承的 山元式新頭針:刺激點按壓保健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手腳麻木、燒灼感?糖尿病患者的噩夢—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也說明: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手腳麻、刺痛、蟲爬感,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患應提高警覺注意此症狀,並定期接受神經病變及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和晨星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洪菁霞所指導 陳奕安的 神經鬆動術對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病患之神經傳導速度及神經病變症狀之影響 (2017),提出手腳針刺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糖尿病、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神經鬆動術、神經傳導速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護理學系 顏妙芬所指導 吳靜儀的 癌症病人接受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與住院跌倒相關性探討 (2014),提出因為有 癌症病人、化學治療、周邊神經病變、跌倒的重點而找出了 手腳針刺感的解答。

最後網站手腳麻刺痛- 手脚刺痛、麻木的原因有哪些?不外乎12种則補充:周邊神經病變也可能是急性或快速發病,造成嚴重的手腳很多人都有手麻的情形,最常見的就是腕隧道症候群。 初期會有手指或手掌發麻﹑刺痛﹑脹痛或燒灼感,手指變得笨拙或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手腳針刺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經絡穴位拍打大全

為了解決手腳針刺感的問題,作者張必萌 這樣論述:

★「不通則痛」 ★氣血通暢了,身體就好了 ★認識12條經絡與常見穴位 ★正確拍打,精準按壓,簡單、清楚、好操作 ★迅速舒緩不適,長期調理體質,平時保健養身   基礎知識要紮實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時間頻率、12經絡的位置、常用穴位的分布,建立清楚認知,輕鬆找到經絡穴位,準確操作。   日常保健養生不能少   健脾養胃、疏肝解鬱、宣肺理氣、美容養顏、排毒通便、清熱瀉火……,13種強身健體保健法,讓你做好平時防護。   持續調理體質顧健康   氣虛、陽虛、陰虛、血虛、氣鬱、血瘀、痰濕、特稟體質,認識8大體質,用拍打經絡與穴位按摩輕鬆調理。   立即拍打舒緩不適   手腳冰涼、感冒頭

痛、胃痛肚疼、腰間疼痛、頸椎不適、精神疲勞……,囊括11種常見病痛,當下拍打舒緩症狀。   保健養生,防患未然   輕壓臉部、捏捏耳朵,提振精神,面容光彩。   調理體質,延年益壽   扣擊腳底、拍打腹部,消去寒氣,屏除濕氣。 本書特色   ★循序漸進好安心   認識經絡、常見拍打法、穴位所在,帶你一步步打好基礎。   ★完整圖片超清楚   全身圖、局部圖,真人示範搭配插畫,一看就懂,一按就通。   ★從小病小痛、日常保健、到體質調養,顧到方方面面   無論想舒緩不適、強身健體,或者希望更認識自己,本書都適合各個狀態的你。 專業推薦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 教授/顧問醫師|

孫茂峰   養生教授、宜陞中醫診所 院長|吳宏乾  

手腳針刺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談古論今話中醫(84):中醫保健--灸法【健康養生中醫保健】http://www.youtube.com/user/NTDHealth 【一針,二灸,三湯藥】針灸是傳統中醫的一種治療方式,像是有耳針,體針,頭皮針,灸法在中醫中的運用,針灸通常是連在一起說的,究竟針跟灸,在中醫的運用跟保健上大何差別,古時候常常講說,一針,二灸,三湯藥。那針是一種金屬的針,刺入我們的皮膚穴道,來達到我們調整我們經絡氣血的效果。那灸,平常就是用這些艾絨之類的器材,在我們的穴位上,燒灼熏熨,來達到調整經絡氣血的效果。在一般狀況,針灸有補。針就是這個針,它有補有瀉。然後灸,它以補為多,尤其是說補,溫陽,溫腎陽這一類的,以灸法比針來得更好。

【虛寒的人建議他用灸法】
比較虛寒的人,我們會比較常建議他用灸法。比較虛比較寒,就是手腳四肢會冷,手心會冷,或是說天氣還並不是很冷的時候,就要穿很多衣服的,那個大部分都是虛寒的人,

【灸的材料大部分都會用艾葉】
灸大部分都會用艾葉這些來進行,端午節的時候,常常紮了一把 有一些綠綠的葉子放在門口,說是有辟邪的作用,那個才是新鮮的艾葉,然後灸的時候,我們用的是艾絨,把艾葉曬乾,然後經過揉捻,古時候我們都是用手工,用這個把它揉揉揉,揉成這樣子的艾絨。
艾絨是要自己手工製造的,從最初的那個艾草,把它揉捻,揉捻之後變成這個樣子,然後再細加工再揉揉揉,揉到這麼白,然後摸起來就是綿綿的,那個叫做艾綿。

【熏臍用隔鹽灸法】
將艾絨把它包在紙裡頭成艾條,因為它是用在熏蒸的方式,就是離我們的身體有一點距離,這樣子熏蒸。譬如說可以熏的,用艾條直接熏,還是要借助什麼一個器具來熏,如果是要熏臍,其實古時候肚臍是隔鹽灸的,古時候是用一個薄薄的紙,把粗鹽放在裡面,然後把艾絨放在上面來熏蒸來灸,現在就可以用盒子給他做熏蒸,就可以不用隔鹽。

【屬於脾虛會拉肚子的類型灸關元穴用隔薑灸法】
吃的太油了就會有問題,因為屬於脾虛那種會拉肚子的類型,吃得太油了受不了,灸關元穴,關元位置在小腹之下,然後我用隔薑灸的,然後用白白的艾綿搓成一個小丸子,然後放在那個薑片上面,點火然後就開始熏,熏的時候那個香煙裊裊,差不多都是灸三壯,三壯就是三柱艾粒。

【一柱艾粒可能就是5到10分鐘】
一柱艾粒可能就是5到10分鐘,一直到沒有煙出來就拿掉,拿掉以後局部會有一點紅紅的,有時候灸得比較厲害了,它會有水泡出來,也是會留下疤痕, 經過這種隔薑灸,在關元穴的隔薑灸之後,他是長期灸,隔幾天就灸一次。
足三里在腳上,足三里是胃經的原穴,對於那個肚,我們四總穴裡頭說,肚腹三里留,對於腹腔的那個疾病,而且它是足陽明胃經,它的很重要的穴位,我們講它是土中之土,對於所有的胃腸疾病,它都有作用,他是以關元為主,足三里是為輔,長期灸關元,會有一塊小小的凸起,一再結痂,或者是有水泡。

【灸可增強免疫力】
不用吃藥,只用灸就可以增強免疫力,平常病人如果灸之後,我們第一個建議他先喝一杯溫開水,第一個是要喝溫開水,第二個他剛剛灸完,不要讓他吹到風,不要受到風寒,如果說有紅紅的,絕對不可以抓,一破就引起感染。

【那些部位不能用灸法】
第一個臉部,而且面部就是神經血管都比較表淺,萬一傷到也是不太好,第一個面部,面部是很少做灸,古時候是說,頭面為諸陽之會,陽氣最足的地方,也比較不需要灸。
第二個是重要的內臟或是器官旁邊,當然不可能去灸,因為灸的時候它的熱度進去,而且我們有時候怕說不小心弄傷到引起感染,所以一般也不灸。
還有重要的血管附近,大血管附近我們也不灸,比方說在這邊鼠蹊部位這裡,這裡是很重要的大血管的位置,那個位置當然也不能灸,為什麼不能灸,要是不小心灸破了怎麼辦啊,起大出血就更麻煩。
還有孕婦不要灸,孕婦要保胎重要,萬一你不小心一動流產了,這個官司吃不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Ur0RAwDWIw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神經鬆動術對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病患之神經傳導速度及神經病變症狀之影響

為了解決手腳針刺感的問題,作者陳奕安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好發於糖尿病病患,據文獻指出,高達5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此併發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罹患糖尿病的時間以及血糖控制有關,症狀多為麻木感、針刺感、灼熱感等等,好發區域多為手腳末梢。時至今日,醫學上並沒有一個良好的方式處理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所造成的問題,將血糖控制在良好的範圍是病患最核心的目標,近年來亦有許多研究著墨在藥物控制以及運動介入等方式。神經鬆動術是物理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技術之一,多被用來處理腰椎神經疾患、腕隧道症候群以及其他有關周邊神經病變的問題。先前的研究指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之病患接受神經鬆動術一次以及維持十五天,振動閾值皆有顯著的改善。因此,

本篇研究希望探討神經鬆動術對於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病患的神經病變症狀以及神經生理學等改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中共收錄16名第二型糖尿病及周邊神經病變之病患。受試者被分為兩組,神經鬆動術組接受物理治療師的神經鬆動術治療,兩側皆治療一組十五次,一次治療中共會做三組,每週三次維持六週;藥物治療組的受試者則服用由神經科醫師所開立的藥物美可敏(Mecomin),每天服用三次維持六週。受試者在治療前後都會接受評估,其中項目包括密西根神經病變量表(MNSI)、直膝抬腿測試(SLR test)、神經傳導測試檢查(NCV tests)以及發炎物質檢測(Cytokine Analysis)。結果:經過六週的介入治療

後,我們可以發現到在神經鬆動術組的受試者,在密西根神經病變量表的得分有顯著性的下降(p〈0.05);在兩腳的直膝抬腿測試中,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也有顯著性的增加(p〈0.05),然而,在藥物治療組的右腿卻在治療後有顯著性的下降(p〈0.05)。神經傳導測試的部分,脛神經的傳導速度僅在神經鬆動術組的左腳有顯著性的改善(p〈0.05),右腳僅有些微上升而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0.05);然而,我們在神經鬆動術組的腓神經則發現了雙側的顯著性改善(p〈0.05)。在發炎物質的檢測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及介白素-1β(IL-1β)並未在治療前後抑或是兩組間發現顯

著差異(p〉0.05),另一方面,在介白素-6(IL-6)的檢測中則發現到神經鬆動術組在治療前後有顯著的增加(p〈0.05)。結論:透過密西根神經病變量表、直膝抬腿測試、神經傳導測試檢查以及發炎物質檢測等等結果,研究中發現六週的神經鬆動術後可以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患者的神經病變症狀以及神經傳導速度,神經鬆動術將是未來具有潛力的治療選項之一,在未來的研究中期望能夠更進一步探究神經鬆動術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之機制。

山元式新頭針:刺激點按壓保健法

為了解決手腳針刺感的問題,作者高資承 這樣論述:

50年的臨床應用,150萬個患者的感動見證 15個常見病痛,自己按按就有效 全世界數十萬名醫師都在使用的YNSA療法 日式針灸達人,台灣山元式學會理事長——高承資醫師—— 師承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NSA)創立者——山元敏勝醫師 多次跨海學習YNSA,見證一針病除的神奇即效力 突發性耳聾、足底筋膜炎的臨床治療,深獲眾多患者肯定   ▏什麼是YNSA?▏   有別傳統中醫針灸在穴道或經絡上施針,日本麻醉科—山元敏勝醫師所研發的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amamoto New Scalp Acupuncture, YNSA),在頭部與身體各部位相對應的體感刺激點上施針,療效迅速且無副作用。   

▏可以用在哪些疾病上?▏   YNSA適用於治療多種病徵,以下幾類經常困擾現代人的不適,更有多年的臨床實證。如:   ★身體不適疼痛:急性扭剉傷、下背痛、肩頸痠痛、足底筋膜炎   ★自律神經失調:耳鳴、頭暈、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症   ★各種疑難雜症:中風後遺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   ▏居家保養,自己治病,可能嗎?▏   當然可以!位於頭皮的YNSA七個基本點,分別對應人體的頸椎、肩胛骨、上肢、腰部、下肢、胸椎骨、髖骨、膝關節;四個感覺點對應五官;以及解決自律神經問題的大腦點與小腦點。只要找到正確刺激點,免服藥、不針灸,居家按摩就可改善長年宿疾。   ◎ 七大基本點、四個感覺點、

大腦與小腦點,圖解+文字,對點就對症   ◎ 落枕、鼻子過敏、媽媽手、眼睛乾澀不再是困擾,動手按摩十分鐘,不吃藥、不用針,立即就緩解   ◎ 臨床病例見證,解決患者多年頑疾,提高生活品質   ◎ 早晚按壓10分鐘,小病小痛自己治 本書特色   ◎圖解YNSA體感刺激點的位置,以橫縱軸幫助讀者,輕鬆找到正確定位。   ◎自我居家按壓手法詳解,按壓反應與輔助治療建議。   ◎十五種現代人常見病症的對應刺激點解說。   ◎YNSA的神奇即癒力,十五個臨床實例見證。   ◎高醫師分享跨海研修YNSA與病例發表紀錄,介紹YNSA於全球推廣的沿革與現況。 各方推薦   以淺顯易懂、圖解細部操作手法

,加上詳細解說,提供讀者參圖索驥學習,可以解決身體許多部位的疼痛,實屬難能可貴。—— 葉明功 博士/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前署長   如果您想進一步認識山元式新頭針療法,這本書絕對是您必備的一本書。—— 楊哲銘 教授/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   教導民眾如何自己按壓刺激點來改善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相信各位讀者一定能獲益良多!—— 譚舜仁 醫師/TFC台北婦產科診所主任級醫師

癌症病人接受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與住院跌倒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手腳針刺感的問題,作者吳靜儀 這樣論述:

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指使用某特定類化學治療藥物(Vinca alkaloids類、Taxane類、Platinum類等)導致感覺或運動神經傳導損傷,其症狀主要是手腳麻木、針刺感、步態不穩及平衡失調等問題,是造成化學治療病人發生跌倒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接受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之癌症病人住院跌倒的重要預測因子,作為預防腫瘤科病房病人跌倒措施之參考。研究設計採回溯性病例對照研究法(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採用癌症治療副作用護理評估表及個案基本特質調查表,

針對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期間內癌症病人具有CIPN且發生有紀錄跌倒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則為癌症病人具有CIPN未跌倒者,共計2組收案163位病人。研究結果發現罹病時間(Odds ratio [OR], 3.07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256~7.549, p = 0.014)、CIPN嚴重度(OR, 0.008; 95%CI, 0.001~0.209, p=0.004)等變項達統計上顯著差異,為具CIPN之癌症病人跌倒危險因素;另外化學藥物Oxaliplatin及Cisplatin的累積劑量與跌倒有顯著正相關(p

〈 0.05)。本研究分析結果指出罹病時間、CIPN嚴重度及化學藥物累積劑量為癌症病人接受化學治療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跌倒之相關危險因素,在臨床上將有助於護理人員準確評估及預防周邊神經病變症狀,建立跌倒防範措施,進而確保病人安全,達到提升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