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郝萬山寫的 解身體的鬱 和納輝的 從心清除癌細胞:放下糾結,與自己和解,從心理學體悟癌症的七種療癒解方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情緒與疾病的關係肯定有你不了解的,看看中醫怎麼說也說明:情緒與疾病的關係 肯定有你不了解的,看看中醫怎麼說. 2017-10-03 由 愛中國傳統文化 發表于心理. 在現代的社會,抑鬱、焦慮、愛發脾氣。各種不良情緒在現代人中出現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沐光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李梅琛所指導 余秋菊的 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 (2021),提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自我效能、憂鬱、滿意度。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護理學系碩士班 黃玉珠所指導 陳奕璇的 青少年網路成癮、網路霸凌、憂鬱程度、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青少年、自殺、網路成癮、網路霸凌的重點而找出了 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解答。

最後網站心念太多太雜影響大腦身體!一張圖看出疾病「卡」在哪裡則補充:一旦病患能夠改變心念,或是適度的釋放情緒能量,許多頑固的疼痛或疾病,經常能快速緩解。 你的身體卡住了嗎?許瑞云與鄭先安醫師診間中常見的心念與疾病關係有這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情緒與疾病的關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解身體的鬱

為了解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作者郝萬山 這樣論述: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理法方藥記載。   作者是研究傷寒論的當代泰斗,   以其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證,提供具體因應之道,如:   意守丹田法、意守物外法、腹式呼吸法、體呼吸法、   入靜法、吞津法、穴區拍打、搓八膠法與各種食療方,   用全面的角度助你學會與情緒相處。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作者是研究傷寒論的當代泰斗,   以其五十多年的臨

床實證,提供具體因應之道,如:   意守丹田法、意守物外法、腹式呼吸法、體呼吸法、   入靜法、吞津法、穴區拍打、搓八膠法與各種食療方,   用全面的角度助你學會與情緒相處。   要驅逐頑強的疾病與痛苦,   必須先處理盤旋不去的情志糾結。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情緒是頭腦、神經和每一個細胞之間的連結,影響著全身的運作。心理壓力會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內臟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任何一種情緒,都會導致細胞、內臟、血管、內分泌、免疫機能等人體活動發生變化。   【怒則氣上,恐則氣下,勞則氣亂,驚則氣耗,思則氣結】   擁有情緒是人的

本性,也是值得慶幸的事,但負面情緒的累積則是另一回事。過去我們經歷過痛苦和創傷,會轉化成不明所以的病痛,折磨著身體。真正需要調整的並非生理狀態,而是自己面對情緒的處理能力。   【該治療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情緒】   想從各種痛苦束縛中解放自己,只有面對情緒,看到它、接納它,把過去的結,一層一層打開,才有機會改善莫名疼痛與難癒痼疾。病隨心轉,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本書原書名 《病由心生》

情緒與疾病的關係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https://www.hypnohealinghk.com
https://www.facebook.com/hypnohealinghk

2015年11月27日@自在社
《情緒與疾病的關係》
已得片中人Pinky同意分享此片段,
她渴望她的分享能讓更多人受惠。

Pinky持續咳嗽七至八年,一般是跟別人聊天時會咳,經過三次會面後,她就沒有再咳­了!

身體上的病痛,我們都可看成是來自生命的訊息,讓我們反思我們的生活習慣及信念有何矛­盾之處,而造成這樣的結果,所以這時候真正要做的是改變你的慣性思考模式,任何的疾病­都是對現狀的不滿,只有找到另一個平衡點,突破現狀,重新感覺喜悅,就能療癒疾病。療­癒絕不只是醫生或治療師的責任,病人也要採取主動,解讀自己生命的密碼,這樣才能達到­終極療癒。

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

為了解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作者余秋菊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腦血管疾病是造成臺灣地區民眾十大死因的第4名,腦中風發生的6個月內有超過25%的病患導致嚴重失能,慢性疾病皆是腦中風的致病危險因子,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及控制是可降低腦中風的發生率,故需長時間監控及配合慢性疾病藥物治療,改變飲食習慣及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型態,提供病患出院返家後疾病相關知識。護理人員扮演著教育者的角色,傳統護理指導大部份給予紙本單張及口頭教育,然而現今資訊科技的進步及行動網路3C產品的普及化,可提供即時、個別化,是目前臨床照護上最即時及有效率的方式。因此,本研究探討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病患提升自我照顧知識、自我效能及避免憂鬱之成效。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臺灣北部某醫學中心之神經內科病房及老年醫學病房進行收案,採兩組前、後測,隨機、單盲之實驗性研究設計,收案82位,包括實驗組40位(行動裝置教育方案)及控制組42位(常規護理),分別於住院48小時內進行前測及介入,出院前24小時進行後測之施測。研究問卷包含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量表(Stroke Self-Care Knowledge)、腦中風自我效能量表(Strok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SSEQ)、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健康指導內容滿意度之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

e, VAS ),以套裝統計軟體SPSS 20.0版進行統計分析,進行描述性統計及推論性統計。描述性統計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及最小值呈現研究對象之人口學資料及疾病特徵;推論性統計以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比較兩組在人口學基本屬性、疾病特徵、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憂鬱及介入措施滿意度之差異,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檢定兩組之前、後測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及憂鬱改善成效,再以獨立樣本t檢定統計比較兩組介入措施滿意度之差異。研究結果: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老年、男性、已婚、退休、高中職、佛道

教為主,共病指數(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平均值為2.28,過去病史以高血壓為主、其次為糖尿病。行動裝置教育方案介入後兩組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於組別主效果( β = 6.88, SE = .78,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6.15, SE = .71,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 -6.93, SE = .89,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腦中風自我效能(SSEQ)於組別主效果( β = 16.80, SE = 2.46,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33.66, SE = 2.78,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 -6.46, SE = 4.02,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憂鬱(BDI)改善成效於組別主效果( β = -7.29, SE = 1.50, p < .001)、時間主效果( β = 8.37, SE = 1.77, p < .001)、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 β= 5.28, SE = 2.09, p < .001)皆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以獨立樣本t檢定統計方式比較實驗組(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與控制組(常規護理)的介入措施滿意度,呈統計學上顯著差異( p < .05),即表示此行動裝置教育方案介入措施的滿意度比常規護理有明顯成

效。結論:本研究結果證實透過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腦中風自我照顧知識、腦中風自我效能程度成改善憂鬱程度,行動裝置教育方案較傳統口頭健康指導有較高的介入滿意度。臨床與實務應用:在實證依據基礎下,使用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於腦中風患者之成效更較傳統口頭健康指導成效佳,且具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因應3C化數位時代來臨,手機及網路使用普及化,希望能藉由腦中風行動裝置教育方案方便性、健康指導內容生動性,且有具個別性的優點,能促進提升臨床護理人員在病患住院期間提供返家後健康指導內容,更能減少的時間人力成本。對於需要長期復健治療之腦中風患者更能提供持續性的照護內容,藉由操作行動裝置教育方案過程,

更可以促進患者與家人之間的親情互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從心清除癌細胞:放下糾結,與自己和解,從心理學體悟癌症的七種療癒解方

為了解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作者納輝 這樣論述:

每種疾病都有一段故事,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我們傳達信息。 罹癌讓作者看清疾病背後的真相,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 進而從「心」找到讓「身」康復的七大習慣。 最終,不是她治癒了癌症,而是癌症改變了她的人生。   「本書從治療歷程來談心理功課,自確診、治療至恢復階段,作者都帶我們學習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善用接納這把鑰匙,與自己和他人和解,打開身體的結,過得更輕鬆快樂。」──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吳曉萍   作者納輝遠赴加拿大打拚多年,正當事業、生活平步青雲的同時,身體卻開始陸續出現小毛病,沒想到在乳房的一個小硬塊,居然被診斷為「乳癌」!   罹癌的事實雖讓她震驚不已,卻也讓她想抽絲剝

繭自己生病的原因,發現這正是自己長年以來的心理問題所導致的結果。由於多年來的精神壓力並沒有適時排解,當內心再也承受不起,便轉成讓身體來承擔。   擁有心理學背景的納輝,決定在接受七次化療、每次為期二十一天的療程中,也同步治癒內心的傷。她利用行為心理學中的「二十一天效應」,也就是人們要養成新習慣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二十一天的理論,養成了七個新習慣,包括:學習如何好好愛自己、冥想、用快樂填滿生活、融入大自然、品味美食、正念、活在當下等。   在這段過程中,她深深體會到,癌症縮短了她「成為自己」的時間,因而能有機會能用一生,活出不一樣的兩輩子。如果不是這場疾病,她還不知在這條偏離自己內心的道路上

,在讓自己不快樂、不想健康的道路上,還要走多久。藉由跟自己和解,並接受雙親與朋友們的支持,在一年後抗癌成功。   如果說癌症是對生命的一種放棄,那麼「愛」就是溫暖和化解癌症的良藥。這樣的磁場,將引來更多的平安喜樂。當有一天,我們看到疾病背後的真相,也真正理解了愛的真諦,疾病就會失去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愛被表達,當愛開始流動,就是最好的療癒。 暖心推薦   吳曉萍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張金堅  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黃淑芳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   葉北辰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本書從治

療歷程來談心理功課,自確診、治療至恢復階段,作者都帶我們學習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善用接納這把鑰匙,與自己和他人和解,打開身體的結,過得更輕鬆快樂。」──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吳曉萍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癌症』也一樣。因此,當你沉浸於『癌症』的『負面』影響時,不妨試著開啟另外一扇窗,看看它的另一面,而納輝的這本書也許能幫助你打開那一扇窗。」──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氏針灸第四代傳承人 程凱     「當我們看到疾病背後的真相,也真正理解愛的真諦,疾病就會失去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當愛被表達,當愛開始流動,就是最好的療癒。」──身心能量療法創始人 肖然     「作者用與癌症

對抗及和解的經歷向我們述說,愛的光芒始終指引著我們,並引導我們走出生命中的陰霾,走向愛。」──中國著名兒童心理專家 牟娟     「作為一名中西醫整合腫瘤專科醫生,我欣喜地看到納輝由冰融化成水,我更想說『愛』是治癒癌症的不二法寶。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因此要好好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 吳潔     「每個人都難免遭遇病魔的侵襲。但我們始終要有這樣的信心:人類的意志比病魔更強大,家人的關愛,朋友的關心,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能戰勝病魔,贏得曙光。這就是本書給予我們的啟迪。」──《光明日報》國際版主編、資深編輯 劉莘     「擁有樂觀,就擁有了力量;擁

有樂觀,就擁有了希望,只要活著就有力量創造自己輝煌的明天!希望納輝的書可以帶給大家希望和愛的能量!」── FESCO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何燕川   「這裡有痛,更有愛;愛被銘記,也從這裡傳遞出去。」──加拿大荷頓多元文化中心理事會Jessie Chen  

青少年網路成癮、網路霸凌、憂鬱程度、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為了解決情緒與疾病的關係的問題,作者陳奕璇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青少年自殺成因複雜,不僅和個人生理、心理的負面反應有顯著相關外,衍生的社會關注更影響身心健康成長,近來網路成癮與網路霸凌問題盛行,導致青少年出現憂鬱與自殺率上升引起重視,故本研究旨在探討網路成癮及網路霸凌青少年個人屬性、憂鬱症狀、社會支持與自殺的相關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採質量性併作混合型研究設計,主要以橫斷式相關性問卷和深度訪談收集資料,以立意取樣於北部某醫學中心及其分院精神科門診進行招募,以具有自殺及網路不當使用問題特徵,受試年齡介於12-24歲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使用Google表單線上填答問卷與半結構式深入訪談指引進行資料蒐集,問卷內容包含:「簡式健康量表」、「個人基本屬性」、

「貝克憂鬱量表」、「網路成癮量表」、「網路霸凌量表」、「社會支持量表」,使用 SPSS 25.0統計軟體進行建檔及資料分析,依研究目的進行描述性統計、t-test、χ2 test 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預測門診網路成癮及霸凌之青少年的個人屬性、憂鬱症狀、社會支持與自殺風險具影響與相關性;並以深入訪談讓青少年對自殺過程的經驗、動機、情感與態度等資料有充分描述,以補強問卷調查之不足,釐清青少年自殺脈絡發展及多重導因。研究結果:共有118位完成問卷調查與5

位深入訪談文本,研究結果發現78%曾經自殺或自傷,68.6%有重度憂鬱傾向,在自殺青少年患者中網路成癮佔 47.7%,38.1%曾遭受網路霸凌的感受,多元迴歸分析下,網路霸凌(r=0.236)及憂鬱程度(r=0.472)與自殺意念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