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怡芳寫的 存在的離開:癌症病房裡的一千零一夜 和克里斯多福.索頓的 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宏恩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徵到為止) - 徵才訊息也說明:3. 具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照。 4. 具早療或復健相關工作經驗尤佳。 5.重視團隊合作(定期與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與語言治療師等專業進行團隊會議).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思智庫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翻譯研究所 賴慈芸所指導 溫佳盈的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兩種中譯本之比較 (2020),提出心理治療師證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志文出版社、五南出版社、個體心理學、譯本比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連廷嘉所指導 薛惠潔的 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效果之整合分析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整合分析、後設分析、效果量的重點而找出了 心理治療師證照的解答。

最後網站心理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則補充:根據第18/2020號法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心理治療師必須擁有相關學科的學歷,並通過知識考試及實習,方可取得完全執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心理治療師證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存在的離開:癌症病房裡的一千零一夜

為了解決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作者林怡芳 這樣論述:

「你已經加油很久了,這次就不幫你加油了!」 學會再見,才懂怎麼活下來…… 「一路好走。」 原來是對臨終病人最好的祝詞。   在死亡面前,我們如此卑微,   病人教會我們的,遠比我們幫他們的還要多!   出血、急救、抽痰、缺氧、停止呼吸、自動出院……   你可能不知道的病房實況   心驚膽顫仍保持專業鎮定的護理師   如何演繹諧趣、幽默、忙碌又動感的日常   一同經歷平實又深刻的笑淚人生   ──在心房互相敞開的那一刻,我不是護理師,他們也不是病人──   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織就成病房中的一千零一夜……   「你已經加油很久了,這次就不幫你加油了!」   「感謝這樣的職業

,讓我有特權參與那麼多本來不屬於我的溫暖與感動。」   「留下故事,我會記得你們每一個……」   最溫暖又最令人揪心的對白。   ──「謝謝你來看我。」臨別時刻最暖的送行!──   我想我的心不夠強壯,肩膀不夠寬大,還是很愛哭……   因為彼此陪伴,   眼淚是活過的證明,   當我再次說出你的故事,   感動的淚水早已在眼眶中打轉……   ──病房裡的一千零一夜,他和她的故事──   原來,愛比海寬的生死病房,每天都是放手的練習。   〈不成人形的德哥〉   「妳不是第一個這樣問的人,我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德哥自嘲打趣地說著,感覺得出來早有準備。   「人家懷胎也要十個月,我只花

了半年時間,很快吧!而且還生不出來喔!」和他不成比例的大肚子比起來,凹陷的臉龐實在顯得諷刺……   〈小郭,好走!〉   住在醫院的日子不算短,時間來到了可能是最後一次的父親節,小郭卻等不到掛心的女兒前來幫他慶祝,節日過了,我的心裡隱隱約約感覺有些事情沒有過去……   對於孤單的死去,好陌生,那是種什麼樣的心情,我不想過多揣測,能做的是幫他闔上雙眼,為他換上乾淨的衣服,希望他放下心中懸念。一路好走。   〈愛的文字獄〉   阿玉姨從氣切口噴出大量的鮮血,她顯得非常激動,一旁的手緊抓著小白紙與原字筆,像試著要寫些什麼,但上面除了混亂的線條之外,也染上了許多紅色點點……   這次的大出血,大家

都心裡有數,所以不怕到底會遇上什麼,就算是放手也不是因為不愛,反而是因為太愛了,所以捨不得這些受罪。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因為愛。   〈搶救沒有終點線的耐力賽〉   目光很快地又掃回病人身上,就是標準的急救畫面。小倩醫師顧不得腳上的跟鞋與套裝,第一時間就跳上病床跪於病人身側,雙臂打直、雙手交疊、垂直按壓。   按壓時,口中跟著大口呼氣,就像衝刺完百米後,令人喘到不行,但這場競賽沒有終點線,當腎上腺素消耗殆盡時,隊友就必須無縫接軌的遞補上來……   〈年關,難過〉   看著自責不已的家屬們,其實我們都知道,就算照顧的再好,死亡還是無從避免,只能安慰家屬,至少他能死在親愛的家人身邊,死在熟悉

的環境裡。   就這樣,放下已經被腫瘤折磨到殘破不堪的軀體,進入另一個未知的境界,那裡不再有節氣,不再有苦痛,雖然沒有親愛的家人與朋友,卻已寫完他在人間的最終章。   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是如何,但我們相信,一定比醫院的一切都好。   〈完美落下〉   「收」病人是一種緣分,常常過度臆測:「為什麼病人選擇在你手上往生?」我們深信病人會選擇在一個喜歡的時辰,選擇在誰的班內離開。   總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誰才是神經病〉   美玉這次又住院了,在家就因為莫名的抽蓄,把嘴唇都咬破了。   時不時會聽到病友的砲聲隆隆,攻擊他們是神經病,瘋了才會這麼失控,但看在我的眼裡,其實大家都很

瘋,也都一樣失控。   〈非關信仰〉   也許有人會問:「腫瘤的味道是什麼?」有點像牙周病的口腔異味,或是食物腐敗的臭味;「那腫瘤看起來像什麼?」表面凹凸不平,但血管密布,侵蝕的組織露出肌肉及骨頭,有的甚至可以看到穿越頭頸的鼻胃管,或是跳動的動脈。   我怕幫腫瘤傷口換藥,因為病人會痛,最怕的當然是誤觸腫瘤出血地雷,一旦血流不止,又得進入急救的循環。   〈感謝函〉   「我勸妳還是戴手套會比較好,因為別人碰我都會戴手套!」貼上這樣標籤下的他,不知道已經有過多少不好的就醫經驗,不友善的眼光。   無論是HIV、同志、受刑人、老師、教授、立委、明星,在我們的面前,就只有一個身分「病人」,沒有

人該享有特權,或是該被歧視對待。   〈誰〉   看著冰冷的遺體,蓋上布單,被太平間先生送去另一個世界。   我知道,說了再見,即是永別。   誰、誰、誰,我其實都記得,雖然叫不出姓名,但都記得和你們的故事,也因為這樣,讓我更茁壯,更知道自己的責任,想要做得更多。   謝謝!每一個誰。 本書特色   ✿護理前線最貼近人性的真實記錄,帶您直擊照護現場   ✿最暖心的醫療書寫,為動盪世界帶來一絲溫柔與堅毅   ✿娓娓訴說的生命告別故事,一讀就讓熱淚在眼眶打轉   ✿對話錄、蒙太奇、意識流,共同演出病房的1001夜   ✿集合愛的聲量,找回生活的初心,見證工作的意義   ✿急救處理的因應參考,

臨終照顧的護理指南   ✿感動護理界、醫師界、學術界,口碑不斷   ✿《中華日報.副刊》、《聯合報.繽紛版》感動加載,搶先刊佈   每個獨一無二的生命,織就成病房中的一千零一夜……   邀您一同見證熄燈之前的輝煌,轉身之後的溫暖! ~感動力挺.專序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林育麟醫師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暨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胡文郁教授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 張秀如教授 護理界、醫師界、學術界、社工界、主婦界…… 同場淚推,感動見證(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坪大小的片刻裡,我與病人相互分享了自己,平靜轟烈都一同與度。」   這是護理師的日常,而怡

芳將它實踐在這裡,一字一語演出每個重要的時空和每場深刻的戰役,也道出屬於護理師的革命情感,道出我們的歷史。   ✿──王莉婷 腫瘤病房護理師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即將踏入臨床服務的醫護新鮮人或學生到職前參考之課外教材,也適合單位臨床preceptor做為訓練NPGY之團隊合作及了解何謂感動的服務之情境模擬題材。   ✿──王惠娟 台大醫院護理長   讀怡芳的文章是一種享受,就像一個運鏡功力深厚的大導演,流暢的文筆引領讀者穿梭於身、心、靈不同層次的情境,其間點綴以恰到好處的幽默,使癌症病房這沈重的主題有了完美的平衡。   藉由她的文采彷彿身歷其境,一起感受作者的角度。每個故事都像一個記錄著

有點熟悉的陌生人生命終點的溫馨小劇場,感人的同時也富有引人反思的能量。   ✿──江慧珍 駐美家庭主婦代表   罹癌、共存、渡過與接納。我們陪伴在病房的笑與淚,即便汪洋浪花也沖不散的,那是本書扉頁堆砌的文字。護理師用心呵護與疼愛的是病人、是家人,是彼此。   ✿──邱毓瑩 專科護理師   護理是份美麗的工作,在量血壓、打針、換藥之外,我們參與了許多喜怒與哀愁,更有幸可以在這些時刻幫上忙:協助病人和家人搭橋、說出難以表達的情感、一同渡過病中的不確定感、討論理想的照護模式,也為一直以來的努力與精彩乾杯,把握當下珍惜所愛。   謝謝病人們教會我們的事,也謝謝學姊可以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讓我們可以

更知道自己的重要,讓所有翻到書的有緣人能提早思考什麼是自己最希望守護的。推薦給每位醫療從業人員、醫護相關科系的學生、關心疾病病程的病人及親友們,還有每一位認真生活的你。:)   ✿──汪慧玲 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   怡芳用細膩的心寫下陪伴病人生命幽谷中那一幕幕觸動人心的感動回憶。   「離開」是因爲曾經來過,在我心房角落有個地方專屬於你,你的故事是寫實的生命的教材,教會我們懂得如何珍惜把握生命的當下,以及誠實的面對自己和生命。當生命即將離去,在最後的四道人生裡,能圓滿沒有遺憾是種福分。   ✿──林秀靜 加護病房護理師   生活,對於末期病人而言是偉大的慈悲,但也是醫護人員最容易迷失的目標

。   當無意間被淹沒於病歷記載、實驗數據、診斷治療的泥淖時,這些文字帶我們找回清澈並溫暖的觀點,思考、批判、領略關於醫療、關於生命、關於人性的那些最重要的小事。   ✿──林家宏 台大醫院內分泌科總醫師   那一年,當我們同在一起「用愛與勇氣包圍恐懼」,送給困在白色巨塔中迷路以及曾經失去至愛的你,分享人生的一本好書。   ✿──柯虹如 腫瘤個案管理師   在腫瘤病房裡,病人是我們的導師。他告訴我們疾病的進程,也分享給我們人生的故事。有豁達,有遺憾。有淚水,有笑容。當我們的心漸漸的疲累於生命的必然時,總還有人會提醒我們,當初的誓言,與逝去的美好。   ✿──高祥豐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

師   看著書中的故事,腦海裡浮現的是在腫瘤科病房的過往,怡芳(小花)以最真切的文字描述著一個個感人的真實故事,將癌症病人與家屬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如實呈現,當死亡來臨時,生命的意義為何?是一本饒富啟發的生命教育實錄,值得推薦!✿──高綺吟 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所助理教授   本書中專業又帶著幽默的描述,讓讀者得以一窺癌症病房中的真實場景,和許多真情流露的珍貴畫面。   怡芳以護理師的角度看生與死的一線之隔,醫學治療的意義與界限,並以溫柔而堅定的方式陪伴走在生命中最後一程的人。本書中每則短篇卻具有著深度的故事,引發讀者去思考人生的本質及如何面對死亡。   ✿──許韞恩 藝術治療師   生命的盡

頭,我們想留下什麼,或是想以什麼狀態被留下?常有人問我,當腫瘤科醫師,病人最後都離開了,工作起來不是很悲傷嗎?然而,可以在病人的生命緩緩走向旅途終站的過程裡,陪他們走過這辛苦的一段,有機會扮演別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這本書中,怡芳一如她在病房仔細照顧病人的態度,以其細膩冷靜的筆觸,勾勒出我們與病人一起奮鬥的日常。謝謝她記錄下這些故事,希望能給還在奮鬥的病人和家屬打氣,給我們總是一起努力著的醫護團隊一些默默的掌聲,也給已經離開的你們,和你們的家屬,一些擦乾眼淚,繼續前行的力量。   ✿──陳怡君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這是一本與死亡近距離接觸的書。作者用最具

生命溫度的視角,帶領讀者直視了疾病的痛苦、死亡的恐懼、助人工作的有限與無限,以及生命本身的偉大與渺小;就如同水中倒映的日月星辰,樸實而真切,娓娓道來。我誠摯的邀請你,翻開此書,一同來感受生命那些最動人的精彩時刻。✿──陳易男 社工師   怡芳(小花)用十多年的護理人生,刻劃了腫瘤護理的真實日常,字裡行間透露的感動與後勁,無論是腫瘤病患、家屬、醫護團隊、抑或是護理新血,都值得您們細細品味。✿──張皓媛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助理教授   和怡芳是在球場上認識的,場上的她風趣充滿幹勁,後來有幸閱讀她的網誌,才發現看似大剌剌的她,在面對最赤裸真實的生命故事時,是這麼的溫柔。謝謝她細膩的筆觸,這絕對是

一本很有溫度的好書!✿──黃維貞 物理治療師   在無助迷途的病人身上,我們看見強而有力的白色光芒,這股力量雖然不能力挽狂瀾,但卻可以陪伴他們渡過艱難的一千零一夜,病房的溫暖和淚水,護理的堅持與執著,複習著怎樣都無法熟練的離開。✿──馮馨醇 營養師   死亡或許是有形軀殼的終點,但無形中,其實帶給了在世者不一樣的能量。《存在的離開》讓人又哭、又笑、又感慨,也讓我們學習到一些人生課題──癌症,並非句點。✿──歐怡秋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長   「願心繫之人,永生幸福」癌末病患嘉嘉的心願。我們透過怡芳真摯的書寫,彷彿能隨著嘉嘉的目光,看見天燈冉冉升起,乘載著生命中無數的歡喜與悲傷。   怡芳

自謙,在書中總說病人們教會醫療人員太多的事,但她字裡行間的溫暖力量,何嘗不是讓在醫院外的讀者們,也真切地感受到生與死之間的深刻哲理。當代醫療制度的困境,使得許多難關更加不易;而我們何其有幸,能有這樣的一本醫療書寫,帶來一些溫柔與堅毅。   ✿──鄭芳婷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翻開這本書就被深深的吸引著,內心沉浸在愛的旅程……人從出生便決定了死亡,因此生老病死彷彿像四季那樣的自然,然而我們恐懼死亡的來臨,真正讓我們恐懼死亡的原因──是我們還沒完成愛的功課嗎?在面臨死亡的過程中,病人牽掛的是自己所愛的人,在天燈,寫下「願心繫之人,永生幸福」。   護理師幫助病人和家屬在面臨有限的時

間中傳達她(他)們彼此的關愛和疼惜。對沒有家人或朋友陪伴的病人,護理師從盡心的照顧中希望「讓病人覺得自己是個重要的人」,讓病人感受到存在的價值以及被愛的感受。從這本書的故事學習死亡是我們生命的老師,幫助我們學習取捨。   生命的最後時刻,護理師扮演者愛的天使,幫助病人和家屬完成愛的功課,療癒他們面對死亡恐懼的慌亂,以及牽著他們的手完成還來不及說的愛。在腫瘤科這麼忙碌的工作中,護理師還盡心扮演療癒者的角色,完成愛的善終,最想說的是「謝謝妳們」。   ✿──蕭妃秀 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所教授暨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罹患腫瘤,尤其是轉移或侵襲性的腫瘤,都是令病人與家屬極度痛苦的,在這本書中,由一位

朝夕與腫瘤病人相處的護理師,娓娓陳述她在平日照護及參與每個病人的生命過程中,觀察及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勇敢、快樂及分離,在其平實的文字中,關懷病人的心,支持病人的一言一行,溢於文字間,讓每個生命故事歷歷在目,也讓我們深深佩服每位病人,及這群腫瘤醫護人員的努力,燃起病人對生命的希望及力量,即便是痛苦的治療過程,甚或是生命末期的掙扎。   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相信病人及家屬可以感受到作者與一群醫護人員對於腫瘤病人照護的熱誠與細心,更是照顧腫瘤病人的醫護人員值得一讀的好書。   ✿──賴裕和 台大護理學系所教授

心理治療師證照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開啟小鈴鐺及時同步精華~
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此頻道為粉絲創立經營
請密切追蹤官方直播
精華剪輯館長頻道授權
#館長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飆捍 #飆悍館長 #醫學天地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兩種中譯本之比較

為了解決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作者溫佳盈 這樣論述:

奧地利出身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為個體心理學派(Individual Psychology)創始人,乃一重要心理學家。阿德勒在1931年出版代表作之一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此書集合眾多議題,共分為十二章節分別討論不同主題,是阿德勒著作中頗具盛名的一冊。此書書名中文常見直譯為《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或另有《自卑與超越》一名;1971年,臺灣首冊中譯版本由志文出版社出版,書名即為後者。現今,市面上可取得多種此書譯本,多為不同譯者重譯之版本,其翻譯風格與用字皆有差異,甚或有內容之刪減搬移。除了讓讀者在選書時感

到困惑,亦可能因此對原文產生不同的認識與理解,尤其在專有詞彙上的詮釋,譯本各行其是。本文擇臺灣二家出版社:志文出版社與五南出版社,分別於1971年及2019年出版之《自卑與超越》,進行個體心理學概念詞彙比較,旨在淺談此二譯本對翻譯個體心理學相關理論或專有詞彙時的方式,並比較二譯本對於關鍵議題的譯文或有不足與可再商議之處,另討論此二譯本較嚴重的誤譯與漏譯情形。

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

為了解決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作者克里斯多福.索頓 這樣論述:

  ◎忙碌的上班族夢到自己忘記照顧小狗。這個夢在提醒她什麼?   ◎女孩夢到男友開槍射自己。這個夢要她做什麼?   ◎夢到看見自己死亡,為什麼是吉兆?夢見溺水呢?墜落呢?被人追逐呢?   ◎夢到「流氓分身」你的困難就難解了。但另一種看似威脅的分身卻是好事。   好夢、壞夢如何區分?   本書作者克里斯多福.索頓醫師是加拿大的心理醫生,並領有自然醫學的執照,他常年鑽研,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與神經科學,指出:   當人生遇到困境,心中有大惑不解,或是遇到困局,第一個通風報信、提供解答暗示的就是夢境。   各國語言差異懸殊,但夢的語言卻很類似,心理醫師索頓幫你「翻譯」,   做夢的人必

須自己解讀:   夢裡的別人或動物,飛翔、墜落、死亡、追逐、考試、殺人……意義因人而異。   想趨吉避凶,本書幫你自己豁然領悟。   本書累積了作者二十多年來數萬個解夢案例,   引導做夢者理解,夢,到底要跟你說什麼,它又要你做什麼。   像是作者因為夢到「水中的三匹狼」,就找到自己一輩子要努力的方向。   因此只要你正確理解夢的指引,就能從中獲得新的觀點:   ◎解夢的理論:   ‧夢到什麼東西皆有其固定意義?錯:   夢到烏鴉就逢噩運?夢到猴子就代表欺騙,夢到長形物體就代表男性性器官?   不要畫地自限,必須根據做夢者當前處境跟生活產生關連,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選擇適當

的夢來解讀:   很多人會問:我有好多夢,該選哪個來解讀。作者有個擇夢速檢表:   你是否不斷重複夢到某個夢?是否有個夢跟你很久?或曾有極度逼真的夢?   你可以試著拿這個夢來解析。   ◎夢要求做夢者做什麼?解析數種常見的夢主題:   ‧一直夢到某一門課被當──大腦場域夢:   夢到一直在上課、遍尋不著大蜘蛛、在樓梯間不斷奔跑卻沒有方向……   這代表大腦卡在重複的迴路裡,使你無法自由的抉擇。   這時你該做什麼?   ‧夢中的角色死掉了──心靈重整夢:   夢到走失的孩童、遭遺棄的嬰兒……可能是夢告訴你,   你的心靈曾受創,幸好,療癒心靈的機會出現了。   ‧找到寶物或是撿到錢──

發現自我夢:   夢到海灘、出發去探險、或是入侵別人的房屋……夢在暗示我什麼?   ‧被巨大戰艦追殺──流氓分身夢:   夢中的角色很邪惡、甚至會威脅、恐嚇別人,   這代表你想要保護某個人或是自己,但因為過度偏執,   反而很像一個大流氓。怎麼辦?   還有其他像是陰影夢、身體感受夢、驚喜奇遇夢、自我審查夢……。   本書提供了向夢境提問的例句速檢表、各種夢的辨識特徵,   讓你更了解夢境要傳達的訊息,踏出改變自我的第一步。 名人推薦   諮商心理師暨認證督導/張貴傑 博士   諮商心理師、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陳盈君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索頓(Dr. Christoph

er Sowton, ND)   領有加拿大正統自然醫學醫師執照,且為安大略省註冊心理治療師。自1990年起在加拿大自然療法醫學院執教,並在為專業醫療人員舉辦的解夢研討會中擔任教師。索頓在自己成立的診所內,為病患提供自然療法、順勢療法,以及心理諮商服務。   譯者簡介 閻蕙群   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中央社與報社,從事國外新聞與商業新聞編譯工作,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雷神索爾也在練的隨時版核心基礎運動》、《小屁孩問的偉大問題》、《FBI教你辦公室讀心術》(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希臘山居歲月》,以及《貝爾式極效健身計畫》等書。 推薦序一 一個自我療癒的

路徑──心理醫生的解夢工作/張貴傑 博士 推薦序二 與自己在夢中相遇/陳盈君 導言 解讀夢境,突破人生困境   Part1 解夢的理論 第1章 解夢有什麼好處? 第2章 夢從哪裡來? 第3章 學會夢的語言 第4章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解夢? 第5章 解夢的目標 第6章 選擇適當的夢來解讀 第7章 夢到什麼東西皆有其固定意義?錯 第8章 夢要我做什麼?   Part2 解夢的方法 第9章 解夢方法概論──流程圖解 第10章 記住夢境的竅門 第11章 釐清夢境──補足必要的細節 第12章 找到解夢方向──這個夢是在…… 第13章 找到夢境與真實人生的連結 第14章 對夢做出回應,三種方式   Part

3 常見夢主題 第15章 夢的主題──概論 第16章 陰影夢 第17章 自我審查夢 第18章 大腦場域夢 第19章 心靈重整夢 第20章 家庭場域夢 第21章 親密關係場域夢 第22章 內向投射夢 第23章 發現自我夢 第24章 重生夢 第25章 驚喜奇遇夢 第26章 正面回饋夢 第27章 流氓分身夢 第28章 夢身夢 第29章 身體感受夢 第30章 春夢 第31章 噩夢   結語 領悟夢境,脫胎換骨 附錄1 提問例句速檢表 附錄2 各種夢的辨識特徵 詞彙表 延伸閱讀書單 免責聲明 謝辭   推薦序一 一個自我療癒的路徑──心理醫生的解夢工作 諮商心理師暨認證督導/張貴傑 博士   我在

助人領域學習及工作將近三十年,深信著人很難被協助,除非本人已經準備好。其實,我更相信人有自我療癒的能力。我除了投身教學外,也繼續精進實務的工作。   夢,這看似神祕的主題,在古老的時代已開始被討論與運用:從東方的周公解夢、坊間農民曆的解夢大全,到心理學家對於夢的科學性解釋,甚至是佛洛伊德討論的「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忠實道路」(dreams are the royal road to the unconscious),而完形治療裡談論的夢,則是次人格的呈現。心理劇更以演出夢境的方式,進行對夢的學習;本書作者也提及了希爾認知體驗釋夢模式。解夢的手法隨著文化與社會特性的差異,而有些不同。當然,我在實務

工作中,也常常運用解夢,協助當事人或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本書作者透過在自然療法等多年的經驗,將自己協助當事人解夢的程序,寫成本書。在書中即可看出,作者相信夢有內在智慧的引導,而解夢師的工作,就是藉由適當的程序,將內在智慧展現出來。   作者相信,解讀夢境能帶給我們好處,替我們播下突破人生困境的種子。而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來,在進行解夢工作時深信的理念。夢在潛意識中運作,透過睡眠的過程,對做夢者提問及給予隱喻。一般人如果沒有適當的訓練及協助,很難立即發現夢帶來的意義與可能性。   當出版社將本書的中譯本寄給我時,我也立即上網購入原文版,透過對照性的閱讀,試著去理解作者提及的內在智慧,以

及想要透過本書傳遞的訊息。我立刻被作者的想法吸引,因為他的信念跟我的堅持很接近,我幾乎可以感受到同時性(Synchronicity)的力量。   作者提出透過「抓住、釐清、定向、連結、回應」的程序進行解夢,認為解夢要堅持兩個目標:一是把夢與人生連結起來;另一是對夢做出回應。而且由做夢者自己領悟夢與生活的關聯,會比由別人詮釋或分析他的夢更有用。而這些,也是我所相信的。   我在解讀夢境時,也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去帶領我的夢工作坊學員及夥伴們,透過自我詮釋,為自己的夢境找出帶來生命能量的意義。我認為這是深信人有自我療癒能力的治療師,會堅持的一條道路。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討論

夢的理論;第二部分作者根據自己解夢的五個程序分別說明;第三個部分是針對常見的十幾種夢境,進行討論與分析。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書末所附的相關文獻、提問也很精彩,大大增進了本書的實用性質。尤其譯者的文筆非常易懂,能帶領中文版的讀者,快速理解解夢歷程。   夢,是一個自己送來的禮物。這本書是一張解夢的地圖,你可以試著跟隨作者的腳步,輕輕揭開夢的神祕面紗,並在生命旅程中,怡然的帶著智慧前進。祝福你有一個好夢……。   (本文作者為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諮商心理師暨認證督導、催眠講師。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張貴傑博士(諮商心理師)的身心靈隨想隨筆」:zh-tw.facebook.com/drcgc

jeff/) 推薦序二 與自己在夢中相遇 諮商心理師、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陳盈君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在馬雅曆法的主圖騰是「藍夜」,就是「Dreamer」,是一個夢想家,掌管夢境、潛意識與人的夢想。   從小到大,夢一直是我的知己,夢境也是與內在相遇的祕密花園。透過夢境,我看見內心的劇場,也看見自己更廣大的多元面貌。   在夢中,我遇見自己的擔憂、掙扎與害怕,因為潛意識用極有創意的畫面呈現出來。透過夢,自己未覺察到的盲點更加清晰呈現,潛意識誇張的演出了我的內心戲。我看見自己在夢中的勇敢,大大跨越了生命的關卡。   本書作者認為,人類的意識會以夢的形式,提醒做夢者遇到人生的各種重要

問題,並要求做夢者發揮創意,妥善處理或解決該問題。於是他在書中介紹如何解讀夢的訊息,並解析十多種常見的夢主題,教做夢者自己領悟夢與人生的關聯,藉以踏出改變自我的第一步。   我在夢中的經歷,讓我越來越明白,「意識與潛意識真的沒有清楚分別」。偶爾在清醒的生活中,也會發生美到不可思議、荒唐的戲碼,就像夢一樣,虛幻得好不真實。   而在夢中,吃著美味的食物,嘴巴真的會大大的張開;或看見往生的親友,淚流滿面到被自己驚醒。夢境看似像個夢,但又跟真的一樣真實。醒來時也困惑著:「剛剛真的是夢嗎?」或者鬆了一口氣:「還好只是個夢。」   夢境會被記得,往往是因為比較深刻、有阻力、或者強烈釋放。比較順暢的

夢境,通常在清醒過後就忘了!有一次到吳哥窟旅行,我呈現出這輩子從來沒有過、「不覺得有做夢」的狀態,這是發生了什麼事?從小到大都「夢不停」的我,很難理解自己為何呈現如此狀態。   後來我發現,這是因為更換了時間、空間,身在不同的能量場,人的星芒體(情緒體)就會受到不同的作用影響,進入睡眠時也會有不同的意識運作,也就是在吳哥窟這個地方,我的夢境與內在訊息流動且暢通無阻,沒有留下任何深刻或卡關的痕跡,因此我連續五天「一覺到天亮」!   夢,不僅讓我讚嘆潛意識的美麗與威力,更驚嘆於夢境中的場景,竟如此巧妙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之中」,尤其在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似曾相似的預知夢畫面,就這樣直接顯示在我眼

前。我常分享,我的諮商研究所入學考的「考題」,就是在夢中「先看見」的。到考試現場才知道,這是天使給我的預知夢,真是驚呆了!   於是,我開始相信,這一路以來肯定有更高層次的引領。就像我的潛意識、我的天使,總是引領著我的意識,指引我們朝向生命最高目的前進。   很開心本書中文版要在臺灣上市,本書作者為心理醫生,書中詳細介紹了夢的好處、夢的語言、解夢的方法,尤其是親密關係場域夢的心理動力學等,有許多非常實用的篇章。作者在導言直接開門見山提醒讀者:   夢很會溝通,只要我們願意傾聽,夢會告訴我們好多消息,也有好多問題要問我們,夢會描述我們生活中的侷限與膠著點,也會告訴我們為何會生病,提醒我們別

再繼續做蠢事,督促我們該做哪些改變。   就像完形心理學談的,夢境中所有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唯有你自己才會知道夢境的意義,因此,開始練習「幫自己解夢」就變得特別重要。   我很喜歡作者提供的解夢法,不是以詮釋或分析夢為目標,而是要幫助做夢者,「從夢境領悟自己的人生現況,並支持他們利用這番領悟做出一些改變」:解夢的第一個目標,是做夢者找出夢與人生之間的關聯;第二個目標則是做夢者根據前述關聯,做出適當的改變。   祝福大家,讀懂夢的訊息,讓潛意識替我們解答疑惑、加油打氣,幫助我們採取行動、改善人生,帶領你美夢成真!   (本文作者為左西人文空間主持人、學爾國際教育機構創辦人、

身心靈分享者、專業諮商心理師。志在協助人們找尋自己生命的道路、認同自己的力量!並幫助人們認出如何從心出發來生活。出版《珍愛卡》、《OH!圖卡完全使用手冊》、《熊讚卡》、《京都。愛的功課卡》、《很角色。天賦特質卡》、《左西塔羅》、《iMaya馬雅卡》、《夢翔卡》、《超級馬曆:馬雅曆法生活實踐手帳本》、《情緒療癒卡》。) 導言 解讀夢境,突破人生困境   29歲的艾莉絲,為了焦慮和缺乏自信的問題來看診,她在初診登記表上的自述裡寫著:「我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很難處之泰然,一遇到陌生或有挑戰性的狀況,就會變得自閉,以保護我自己。」她曾做過這樣的夢:   我在草原上,身邊有個很可愛的金髮小女孩,大約

三、四歲,還有一隻小鹿,我們三個開心的在一起玩耍。後來他們帶我走到草原邊上,前方有條小路可以走進森林裡。小女孩跟小鹿毫不猶豫的走上小路,他們發現我沒跟上,便轉過身來催我:「快來啊,跟我們一起走。」但我整個人僵在原地,怎麼也動不了,我真的很想跟他們一起走……卻連腳也抬不起來……。   在討論這個夢時,我跟艾莉絲都很詫異,她在夢中為什麼動不了?是什麼阻止她?想必是她內心的恐懼感在作祟吧!那股看不見的強大力量,跟她在遇到陌生或有挑戰性的狀況時,就會變得自閉的應是同一股力量。她對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了,卻無力排除或改變它。   幸好這個簡短的夢,是以一種不具威脅的方式,清楚呈現她那自我設限的心態,這

個夢是在問她:「妳要如何應付這個困境?」艾莉絲做的這個夢,以及其他很多人做的夢,其實都是在強調與凸顯,做夢者遇到的某個重要問題,並要求做夢者發揮創意,妥善處理或解決該問題。   夢的內容五花八門:有趣、可怕、神聖、色情、混亂、瘋狂,夢到什麼都不奇怪!而且夢很會溝通,只要我們願意傾聽,夢會告訴我們好多訊息,也有好多問題要問我們。夢會描述我們生活中的局限與膠著點,也會告訴我們為什麼生病,提醒我們別再繼續做蠢事,督促我們該做哪些改變,以及是什麼事情令我們不敢改變。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上述這些問題很重要,卻都沒有認真看待我們做的夢,就連我們這些專業的解夢師,也沒有定期處理病患的夢生活,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你是艾莉絲,你會怎麼做?你做了什麼樣的夢?你會花時間思考你做的夢嗎?你想知道你的夢,跟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有什麼關聯嗎?假設艾莉絲是你的朋友或客戶,她來找你幫忙,想要弄清楚夢的意義,你能很有信心的答應她嗎?即便你幫不上忙,你會想擁有探索夢境的能力嗎?你樂於解讀夢境嗎?說不定,你也能成為一名專業的解夢師(dreamworker)喔!   解夢的必備條件   首先,你必須對夢的世界有所認識,而且要熟悉夢世界使用的語言「夢語」,這種語言是由感受、隱喻以及角色扮演構成。其次,你必須學習與練習正確的解夢方式,也就是不要反客為主或故弄玄虛,但要懂得隨機應變,才能在探索夢境時,處理各種狀況。第三

點,你必須有能力辨識出某些普遍的夢主題,特別是那種具有傳達訊息性質的夢,因為這種夢,似乎有話要說或有所圖謀。   不理會夢要傳達的訊息而逕自解夢,雖然很有趣也會有所斬獲,但有可能因為沒有焦點而花費很長的時間。況且有些夢跟緊急電報一樣,必須立刻閱讀、理解並採取行動,若我們學會辨識這些夢,就不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艾莉絲很幸運的,找出了夢與人生處境之間的關聯——她在夢中以及真實人生中,都有想要改變,卻因為害怕未知事物而不敢行動的困擾。當我們弄清楚此關聯後,便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回應階段:她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決定先從一個簡單的想像練習開始著手,我要艾莉絲在腦中想像她回到草原

上,並顯現小鹿與小女孩開始走上小徑的畫面,感受她想要加入他們的欲望,也感受她害怕加入他們的恐懼。此刻我們正處於我所謂的改變點,我要艾莉絲明白,現在她可以把新的選擇帶進夢裡,我問她:「妳想要怎麼做?」她毫不猶豫的回答:「我想跟他們一起走上這條小路。」於是我便要她想像跟著小鹿和小女孩,一起走了幾步路的畫面,我問她感覺如何,她高興的說:「好極了,感覺真好。」   透過這個簡單的想像練習,花幾分鐘在腦中想像你要的畫面,就產生了重大的改變,而且人人都辦得到。艾莉絲心中長期存在的恐懼與麻痺模式,被辨識、挑戰與改變了,雖然這個新的變化還很脆弱,卻是真實存在的。雖然還需要反覆練習加以強化,不過改變的藍圖,已

在她的想像中確立,這就是解讀夢境能帶給我們的好處——替我們播下突破人生困境的種子。而能注意到這些種子、看出它們的重要性,並且幫助它們順利成長的人,就是解夢師。   我成為解夢師的心路歷程   我是從1980年代中期、還在自然醫學院就讀期間,便立志成為一名解夢師。當年我努力鑽研榮格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又稱分析心理學或原型心理學),對於夢的力量和有效性深信不疑。不過1985年6月,我做了一個改變我一生的重要大夢,我把它命名為「水中的三匹狼」:   我走在一條環湖小徑上,身旁有隻很像鴨子的母狗陪著我,牠在我的前方大約30碼(約27公尺)處。突然左邊的洞穴裡跑出三

匹體型巨大的狼,擋在我跟母狗中間,我有點擔心牠們會朝我跑來。我小心翼翼的走向湖水,三匹狼也跟著走向湖水……我領悟到牠們,可能是我自身帶著獸性的那一面,所以我應該靠近牠們而非躲避。   於是,我直接朝第一匹狼游過去,當我與牠面對面相視時,牠開始變成如萬花筒般的瑰麗畫面,接著我朝第二匹狼游過去,結果又發生一樣的狀況。最後我朝第三匹狼游過去,這次牠不但消失,而且還出現一道明亮的黃光。這時候我發現我的小同伴,正在前方不遠處,等著我一起繼續我們的旅程,然後我就醒了。   醒來後我覺得自己變得不一樣了,我意識到夢中發生的某件事改變了我,我竟然什麼事都沒做,就收到夢送給我的大禮。我在那天早上,確定自己將

來要成為一名解夢師,不只要解讀自己的夢,還要學會如何幫助他人解讀他們的夢。這個三匹狼的夢,即所謂的「薩滿夢」(shamanic dream)或「啟蒙夢」(initiation dream),它讓我領悟自己該從事的職業。我在夢中受到考驗,並且順利通過,現在該是跟著我的同伴,繼續完成旅程的時候了。   所謂繼續完成旅程,意味著進一步訓練與累積解夢經驗,在我做了三狼夢的10年後(在這段期間我完成學業、順利畢業、成為一名合格的自然療法醫師,然後開始執業),我仍持續努力在解夢技巧上精進。當我回首這段期間的人生,卻意外發現到,我學習到的各種寶貴知識,已被我逐漸融會貫通於一爐。   我從榮格心理學的浩瀚

世界裡,學會了用夢幫助自我成長,與促進個人健康的理論與方法。榮格派非常重視夢,所以我覺得跟他們極為契合,我大量閱讀及研究榮格及追隨者的著作,甚至曾想過有朝一日,要成為一名榮格派的心理分析師。不過我最後因為種種因緣際會,而從事自然醫學療法。   其次,我從多年來從事團體治療與完形治療(Gestalt therapy,以「人的存在」為基礎的助人理論)的經驗中發現,每個人都有好多個「次人格」(sub-personality),或是所謂的「部分/面向/角色」(parts),而且每一個次人格都有各自的欲望和盤算。我一再的觀察到,一個人的次人格不但會出現在他的夢中,而且通常還會偽裝成,像是一個外來的人物

。這使我體認到角色扮演對於解夢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極有助於我們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覺察。   原始療法(primal therapy)則讓我學到,我們的早期經驗——從受孕到學步期——會成為深植在我們心裡的感情狀態,並跟著我們一輩子。這些「原始」的經驗,往往是以身體的記憶出現在夢中,而非訴諸於文字或故事(因為這些經驗,來自於我們還不會說話的階段)。例如,某人明明處在充滿敵意的危險環境下,為什麼他的意識,會認為這世界其實還蠻安全的?像這樣天差地別的感受,通常是來自於牢記在心中的原始經驗,這些經驗會在夜裡重現,並成為那個人夢中的情感背景。   至於現代的神經科學讓我學到,在夢中或清醒時感受到的膠著狀

態(stuckness),其實根源在於大腦。人腦很容易陷入,不斷重複與故障失能的模式,這點從許多人努力想要戒掉菸癮、毒癮或壞習慣,卻屢屢失敗的案例即可驗證。   我發現有幾種常見的夢主題(我把它們稱為大腦場域夢),就是肇因於這種大腦卡住的狀況;例如:很多人在離開學校好一陣子後,仍會夢到考試沒準備,這有可能是夢透過誇張的手法,呈現出做夢者人生中被卡住的地方。如果做夢者領悟了其中的道理,說不定就能從中找到改變的契機。   到了1990年代後期,我終於覺得自己有了足夠的訓練與經驗,使我有信心,能進入另一個人的夢中世界,並幫助他們更完整的體驗他們的夢。我明白自己不需要提供任何的高明見解或詮釋,而是

提供適當的協助,讓做夢者自己產生感受與領悟。我充分發揮所學,並發展出自己的獨門解夢方法。過去15年來,我持續實踐這個方法,陪著求助者探索了大約一萬五千個夢。由於這些年來,我實際從事的心理治療工作越來越多,所以我在2015年,正式取得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心理治療師證照,並在我的私人診所,同時提供心理治療與自然療法。   在我們這一行裡,「醫而優則教」的現象頗為常見,所以我也開設了自然療法與同種療法(homeopaths)的課程,也常在課餘時間跟學生討論解夢法。但現在我已經不想再用「附帶」的方式來教學,雖然很多人把解夢視為醫療工作的附屬品,但在我眼裡,它卻是一帖藥效強大的靈藥。所以我從2003年開始

,便改以更正規的方式教授解夢方法,並開設了一系列研討會與工作坊,一直持續到今天。   我從教學生涯中得知,很多人對夢極感興趣,也很想從事這種既能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追求個人成長的解夢工作,他們亟需取得必備的工具與信心。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專書,它就像幫你進入夢世界的百寶箱,那真的是一個非常迷人的世界。   不論你是替自己還是協助別人了解夢境,本書都希望能幫各位,從夢中獲得更多高明的見解。我會把多年來的執業經驗,毫不保留的傳授給各位,讓讀者站在解夢師的角度,觀看解夢的關鍵面向。   我提出的解夢方法分成五個步驟,並且提供解夢的技巧、相關的提問例句,以及你必須遵從與

實際操作的理論準則。書中還分享了很多有用的祕訣,可用來處理解夢過程中,常見的狀況和問題,並提出可行的實用解方。即便各位在療程中,找不到方向或陷入膠著,都能很迅速的從書中找到可參考的資料,應用更適當的方法順利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想探索自己的夢,我建議你可以在心中「一人分飾兩角」——同時扮演做夢者與解夢者,這能幫助你在解夢過程中,維持應有的客觀性。   本書並非解夢的辭典,所以我不會告訴你,夢到蛇代表什麼意思(必須根據做夢者當前的處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我採用的解夢法,也不是以詮釋或分析夢為目標,而是要幫助做夢者,從夢境領悟自己的人生現況,並利用這番領悟做出一些改變。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理論、

方法以及辨識夢的主題,我們就先來探討解夢的理論吧!   夢的理論——我對「做夢」的看法   當你在學習解夢時,必須以真實的夢作為研究素材,絕不可以拿普遍化的論述,或捏造的素材當替代品。因此,書中討論的每個主題,都是取材自我的病患分享的夢境,以及我自己做的一些夢,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跟大家分享這些夢。   我試著把理論盡量精簡,並把焦點放在解夢的實務與做法上。此外我還納入了各位開始解讀某個夢時,會派上用場的術語和概念。對於那些想要更深入探索的讀者,我也提供了許多支持及延伸我的理論模型,其原始資料供各位參考。   在使用任何方法時,記住目標是很重要的,而我的解夢方法,則有兩個主要目標——其一

是打造適當條件,讓做夢者能體悟夢與真實人生的關聯。當艾莉絲再次經歷夢中令她動彈不得的恐懼感,認出那也是阻撓她在清醒時,面對新挑戰的相同恐懼感,她便明白了兩者之間的關聯;而這個見解會自然而然,帶領她走向第二個目標——思考夢究竟要她做什麼,並試著發揮創意回應夢的要求。   我個人最推薦的做法是,先從想像層面進行回應:艾莉絲想像自己擺脫麻痺狀態,並在小徑上走了幾步,之後艾莉絲要持續想像自己走在小徑上(這是她的「回家作業」),以便強化新的發展。   我採用的解夢方法,目標並非詮釋或分析夢境。這兩個術語皆帶有後佛洛依德的聯想,強調只有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分析師,才能看到那麼深層的境界,辨識出夢的隱藏意

義,並提出精闢的分析。但根據我的經驗,由做夢者自己領悟夢與生活的關聯,會比由別人詮釋或分析他的夢更有用。如果你自己未實際參與解夢的過程,並自己領悟出有感的連結,那麼就算別人做出令你非常讚嘆的連結,其實對你的幫助並不大。所以我的解夢方法,強調的是協助做夢者理解自己做的夢,而非直接替做夢者詮釋夢境。   解夢方法,五步驟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詳細介紹了解夢方法的五個步驟,本法具有以下的重要特色:   •著重於協助而非詮釋,這個特性是為了防止解夢師越俎代庖,把自己的理論、聯想與心理內容(psychological contents),投射到做夢者的夢(此乃解夢大忌)。而是讓做夢者自己提出聯想、

感受與連結。   •本法的設計是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一個夢平均約20至30分鐘)發揮效用。   •本法分成五個階段,如果找不到解夢的方向或感到困惑(遲早會遇上這種狀況)時,只須再度回到定向階段即可。   •本法以目標為導向,第一個目標是支持做夢者,找出夢與人生之間的關聯;第二個目標則是支持做夢者根據前述關聯,做出適當的改變。   我鼓勵大家在剛開始操作時,原封不動的按照這個方法進行,盡量不要擅自更動。經過幾個月的模擬練習後,你會越來越熟悉這些步驟,它們甚至會變成你的第二天性(習慣成自然),讓你像本能般,不假思索的執行這些步驟。到了這時,就可以依直覺自由發揮。   你在解夢時選用的措辭

非常重要,提出措辭正確的問題,是成功解讀夢境的重要關鍵。歡迎各位自由借用與模仿本書中的素材,持續嘗試更好的提問,並且靈活的視情況改編,進而發展出自己的最佳版本。措辭以簡短明確為宜,這是為了幫助做夢者理解夢境。強烈建議在解夢的過程中,必須將此素材放在手邊以隨時取用,各位可在本書的附錄一,找到我在每個步驟,使用的關鍵提問例句。   下一次開始解夢時,就可參考這份清單,請逐字逐句的唸出這些語句,觀察它們從你口中說出來的效果。用了幾次後,它們就會變成你的解夢辭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認出常見的夢是哪個主題   本書的第三部分要介紹各種夢主題,以及辨識和處理它們的方法。這些主題與我們的個人成長

、自我認識、健康與福祉息息相關。我們將從以下幾點來思考每個主題:   •它的核心訊息。   •它想要做夢者做什麼。   •如何分辨某個主題的各種版本。   •形成該主題的心理動力學(Psychodynamics,強調系統研究塑造人類行為的心理力量的心理學方法)。   •適用於該主題的解夢技巧。   •相關案例。   各位將會發現,本書中討論的每個夢都有專屬的名字,我總是鼓勵客戶替他們的夢命名。我會這麼做的原因有好幾個,包括:有助於把夢牢記在長期記憶中,而且提升夢的價值感和「真實性」。替夢命名的重點是,要能反映夢境中最重要的面向——夢中有多少個主要角色、夢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做夢者感受到什麼樣

的強烈情緒。本書第十章,會更深入討論替夢命名這個主題。   還有,我會請做夢者以現在式(而非過去式)敘述夢境,這是為了讓做夢者在重返夢境時,能以當下的狀況來面對夢境,並探索可能的新方向。它會令做夢者,覺得自己在處理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一件正在進行的工作,而非某個發生在過去的靜態紀錄。   各位可在附錄2中,找到常見夢主題的速查表。如果你真的很想快速精進解夢技巧,建議仔細檢視這份清單,並吸收其中的內容,就可以立刻從自己的夢中,辨識出幾個特點。   把這些特點與主題連結起來是件好事,因為這會讓你意識到,哪種類型的夢會要求做夢者做什麼,從而給你某種程度的解夢方向。俗話說熟能生巧,對夢的特性越熟悉

,在浩瀚無垠的夢世界中,就越容易找到方向。熟記夢主題與其特徵的人,回想夢境的功力也會大增。因為如果能認出夢中的某樣東西,就越容易看出它的重要性,進而牢牢記住它。   艾莉絲的夢相當簡單,並沒有什麼出人意外或石破天驚的戲劇張力,卻對她的人生極有幫助。她重返夢境,並領悟到阻礙她人生的絆腳石,是自己心中的恐懼感,進而鼓起勇氣挑戰那份恐懼。雖然初期只是透過想像,但之後想必能逐漸落實在真實生活中。   我們或許也曾做過跟艾莉絲一樣的夢,但未能好好利用它們,白白浪費了這些夢的潛能。這有可能是因為,人們不願意花工夫去記住這些夢,也有可能是不得其法,所以我鼓勵各位,設法與你的夢人生發展出更密切的關係。夢每

晚都會來敲你的房門,去應門,打開它……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大腦場域夢 基本訊息:某些時候大腦會卡在一個重複的迴路裡,使你無法自由的抉擇與正確看待事物。要求:你必須找到出狀況的神經場域,並設法離開它。 為什麼人類明明已經知道自己想要有所改變,卻很難真正做到?這一直是最難解答的心理學疑問之一,幸好夢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答案。有一種膠著狀況會一再出現在夢中,這種描述膠著狀態的夢會不斷重複,而且常呈現令人氣餒的負面感情基調,像是在說:「你受到某個隱形磁場的重大影響,這就是你為什麼無法做出想要的改變。」我把這些現象稱之為「限制性場域」(limiting fields),我對它下的定義是:

一種會限制與扭曲一個人的觀點、情緒反應,以及選擇自由的場域效應(field effect)。我發現清楚區分三種限制性場域,對於解夢工作很有幫助,這三種限制性場域非常類似,而且有很多地方是重疊的,但它們要求的回應略有不同:「大腦場域」要求做的大腦訓練,是要解決來自於自己的限制;「家庭場域」要求做的大腦訓練,是要解決來自於原生家庭的限制;至於「親密關係場域」,則是要求你跟伴侶一起努力,改變一成不變的相處模式。本章就先探討大腦場域夢。下面介紹一個典型的大腦場域夢。55歲的葛蘭特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商人,但有個夢從他還是學生時,就一直糾纏到現在,他把它取名為「有一門課被當」: 夢裡我總是在上課,而且通常是

跟數學有關的課。大家都知道,必須通過入學考試才能進大學念書,而這門課就攸關著我能否進大學。我拚命讀卻怎麼也學不好,無法通過考試。在夢中的感覺就是陷入困境,因為這門課沒過,所以我無法向前邁進。 對於這種夢,我們首先要確認它的一再重複是功能性的──造夢器傳送葛蘭特還不明白的重要訊息,希望他趕快採取行動;抑或是它的一再重複,其實是大腦失能了──某個老舊過時的大腦化石產生的結果。所以我通常會問做夢者:「你能否想出任何一個正面的理由,呼應你必須一再收到這個夢中的訊息?還是說,你完全不需要再做這個夢?」大多數做夢者都會立刻說出答案,葛蘭特卻認真的思考了好一會兒,才決定他要離開這整件事,因為他的人生早就繼續

往前邁進,但這個夢的劇情顯然沒跟上。

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效果之整合分析研究

為了解決心理治療師證照的問題,作者薛惠潔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內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概況與整體成效。透過整合分析之研究方法,統整歸納國內相關研究概況,同時進一步計算其效果量以瞭解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是否有效?其整體成效為何?以便提供相關領域工作者參考。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收集並篩選符合條件之1986年至2018年間,共11篇樣本文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一、透過文獻回顧與整理發現,國內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效果研究,多以國小學齡兒童為研究對象。團體成員來源則以普測篩選為最常見之方式。團體進行的次數以12次居多;團體進行總時數普遍介於11至15小時之間。團體帶領者有超過九成由研究者自身擔任。研究工具多以現有之自評量表為主;團體方案之

介入普遍運用鼓勵技巧。二、經由效果量之分析,總計11篇樣本文獻,從包含分量表之110筆數據,統整出11筆數據,得到立即效果之平均效益量為0.754;長期效果之平均效益量為0.787,顯示兩者皆屬於中度以上效果。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