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蔡淇華寫的 【蔡淇華青春原力套書】青春微素養+青春動力學(限量藏書票版) 和吳媛媛的 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新公民素養暢銷口碑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奇光出版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財務金融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吳聲昌所指導 薛丞邑的 傳統民營銀行數位金融創新之研究 (2022),提出專題研究 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融科技、傳統銀行、數位銀行。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因為有 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專題研究 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專題研究 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蔡淇華青春原力套書】青春微素養+青春動力學(限量藏書票版)

為了解決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作者蔡淇華 這樣論述:

推薦收藏★絕對限量 青春引路人 蔡淇華X藝術創作者 今晚我是手 <熱銷雙書+絕美燙金藏書票>套組,陪你勇敢追夢!     《青春微素養》   108課綱時代來臨,   面對未來挑戰的素養力,你準備好了嗎?     從讀書計劃、自傳到面試,從社團活動到社會參與,   從學習動力到處世態度,   第一本全方位幫助你學習、生活與成長的解答之書。     找到夢想的邏輯,讓努力更加精準,   從現在起,擁有自主學習力,提前布局你的人生。     曾獲師鐸獎肯定與多項文學獎的淇華老師,   執教三十多年,帶領學生寫作、專題研究及社會參與,   整理多年陪伴孩子的經驗,   淬鍊出36個微心法,以工具

、方法、動力及態度四大面向出發,   為年輕學子指引思考與前進的方向。     這些場景,也許你感到熟悉:     ‧「108課綱上路後,考試及評分標準改變,不再是我熟悉的方法了,我該怎麼辦?」   →面對新挑戰,要有新方法,淇華老師整理與升學考試相關的要訣,迅速抓住評審眼球。     ‧「擔心他人對我的看法」、「害怕自己沒有足夠的才能」、「憂鬱被人拒絕」?   →也許,我們不只要有「成功學」,更要有溫柔接納不如意的「失敗學」。     ‧「好不容易取得學校或實習的面試機會,該如何在面試後脫穎而出?」   →往內心與經驗探尋,例如說出讓你兩眼發光的內在動機,說出感動你的故事!提早做「職業試探」

,透過參與社團、打工、專題等機會,找到心中嚮往的一生志業。     ‧「為社團企劃活動,卻不曉得該怎樣寫企劃案?」「活動流程表該如何安排?」   →企劃書分成兩大塊,活動目的與活動說明,要讓人一目了然這個活動要達到什麼目的及程度。     《青春動力學》   新課綱學子必看,《青春微素養》第二彈!   41道原力覺醒元氣帖,獻給青少年邁向未來的人生備忘錄,   全面升級你的學涯、職涯、生涯,為你的夢想開外掛!     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時代,你知道「網紅力」也可以是「學習歷程檔案」的一環嗎?   在疫情影響全世界,線上上課成為學校日常,你擁有「遠距力」的六個自學好習慣嗎?   如何培養「溝

通力」可以面面俱到?   如何從小細節擦亮自己「品牌力」?   如何借鏡艾森豪法則,推升並實現「夢想力」?⋯⋯     台中市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人,青少年的生命導師蔡淇華主任,   沒有光鮮亮麗的學歷加持,大學畢業後曾在工廠、商業界歷練,   從社會走進校園的淇華老師,早已在他的課堂與社團中,落實了跨域素養學習,     累積三十餘年教學現場的體悟與經驗,具體回應大環境不斷拋出的各種挑戰,   繼《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引發廣大迴響後,   再次歸納出鼓舞人心的41道內在原力,   邀請青年學子再次盤點自身基本功,   為理想裝上引擎,讓夢想不再遙遠!      喚醒內在原力

,找到夢想支點      面對愈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21世紀最需要的就是有「具備系統觀」與「掌握關鍵節點」的人。   身處以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新浪潮,   其實淇華老師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帶著學生進行社會參與,   十餘年就透過校刊,模擬聯合國等社團,陪伴學生踏入探究實作的世界,   引導青年學子跳出成績的單一視角,   以生活情境為圓周,終身學習為圓心,   一步步落實「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為核心素養的課綱藍圖。     透過淇華老師一篇又一篇寓意深遠的故事,   我們看到在他不怕說真話的循循善誘下,年輕世代如何長出原力,發揮潛力,   回扣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原點核心。   讓

本書成為青年學子盤點自身能力,朝夢想勇敢前行的最佳陪伴之書!   各界好評     胡中中(高雄中學教官/學思達核心教師)   許皓宜(心理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黃兆徽(華視新聞部經理/華視新聞雜誌主持人/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曾明騰(台中市立龍津高中教師/Super教師)   彭菊仙(親子教養專家)   葉丙成(無界塾創辦人/台大教授)   劉桂光(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林怡辰(彰化縣二林鎮原斗國民小學教師)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陳清圳(雲林縣立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

主任)

專題研究 英文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植床板用來當產房很棒
但要怎麼用
讓熱血阿傑放大絕教您
『植物日記簿』已上市
可以前往博客來選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983?sloc=main
這本書是每個植物人必要的裝備

📌阿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hijak0526/​​​
📌阿傑FB➤https://www.facebook.com/Huang0526/​​​
📌阿傑YT➤https://www.youtube.com/user/shijak05...

這裡有各種跟生態相關的影片
歡迎大家一起來上超狂生態課
@熱血阿傑黃仕傑Gallant Man
熱血阿傑的演講與邀約
現在是三立都會台
外景實境節目『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之一
演講對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教師研習,親職教育,社區再造,林務單位、國家公園教育解說訓練(在職與志工)。

➡️演講主題⬅️

特定生物專題:
昆蟲世界大驚奇
國內外鍬形蟲
國內外螳螂
神奇的角蟬
吃蟲行不行(昆蟲上菜)
昆蟲超能力
盔甲武士-甲蟲
不可思議偽裝生物
台灣原生蘭

世界各地生態旅遊:
跟著熱血阿傑找動物
秘魯
馬達加斯加
澳洲
東南亞各國

專論心得:
親職教育課程
生命態度教育
人生翻轉勵志
雨林探險

地區:台灣本島、外島皆可(交通費另計)
海外地區由「自然野趣」統籌辦理。
自然創作專題:私訊細節

親子共學班可組團報名:每堂課兩小時(看課程內容排定,室內課程與戶外觀察皆可),親子上限8對(小朋友上限10人),學員年齡限制三歲以上,最好的配置就是三到五歲 or 四到六歲、六至九歲、九至十二歲這樣,雖然混齡也可以,但平均年齡較能均衡學習。室內需自行準備場地(需有投影機或播放設備,黑板或白板)。
(目前開放新竹以北,或搭配我的其它行程)

時間細節請私訊聯絡也可Email:[email protected]

2019個人介紹
姓名:黃仕傑 人稱:熱血阿傑
入圍第53屆金鐘獎最佳兒少節目主持人
  1973年生於台北,從小不愛念書成績總是吊車尾,只喜歡觀察自然、飼養動物,僅完成國民義務教育,即投入就業市場。金門退伍當年因工作傷害,右手4隻手指遭截肢,反成為人生轉戾點!再度回到心中嚮往的生態世界,努力自學台灣原生動、植物知識。十多年來造訪東南亞、非洲、南美洲、澳洲各國,深入杳無人煙的熱帶雨林,紀錄森林現況,並拍攝植物、動物原棲地照片、影片於網路各社群平台推廣生物之美。曾任科學委員會生態影片昆蟲行為顧問、台灣大學國科會計畫助理、嘉義大學昆蟲館計畫助理、生態節目台灣全記錄生態講師,生態節目「好好玩自然」生態講師兼任主持;帶領親子走入自然觀察並專心於自然生態攝影、寫作,並隨時於各社群發表自然觀察經驗。

專欄:
國語日報科學版
經典雜誌
遠流科學人
中研院數位島嶼網站

各林區管理處、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訓練講師
國家地理雜誌生態營隊 講師
孤獨星球自然觀察營隊 講師
自然野趣教育機構昆蟲 講師
野性中國 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 導師

著作:
2008『長戟大兜蟲』(親親文化出版)、
2012『昆蟲臉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2『霸王甲蟲小百科』(人類智庫出版)、
2013『帶著孩子玩自然』(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3『蕙蓀林場100種常見的昆蟲』攝影作品(國立中興大學林管處出版)、
2014『超震撼甲蟲王』(人類智庫出版)、
2015『螳螂的私密生活』(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6『鍬形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7『好家在森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8『甲蟲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18『昆蟲上菜』(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2019『鍬形蟲日記簿新版』(紅樹林出版)、
2019『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幼福文化出版)、
2020『甲蟲日記簿二』(紅樹林出版)
2021/08『植物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1『大自然之隱身高手日記簿』(紅樹林出版)
2022/08『鹿角蕨的栽培與觀賞』(中英文版)(紅樹林出版)
康軒文教-國小六年級下學期第五課課文「馬達加斯加 出發!」作者

阿傑的手怎麼了?
⬇️點入連結就知道⬇️
https://youtu.be/gV2GUQoVjug​​​

蘋果日報:
專家學者鑑定後,認為協助田野調查工作的黃仕傑從發現到採集研究貢獻極大,因此以其名命名。『仕傑擬迴木蟲』
新發現! 墾丁現3擬步行蟲 | 即時新聞 | 20150121 | 蘋果日報

  黃仕傑flickr:shijak0526
  黃仕傑頻道:熱血阿傑
黃仕傑微信:shijak0526
黃仕傑微博:黃仕傑TAIWAN


習慣使用攝影裝備:
佳能5D3
佳能100mm f2.8L 微距鏡
佳能17-40mm f4L 廣角鏡
佳能MP-E65 f2.8 五倍超微距鏡
圖立10-17mm 魚眼鏡
適馬150-600 f5.6 長焦鏡
佳能600EXII 閃燈
佳能430EXIII閃燈
佳能MT-24 微距雙閃燈
DCR-250 微距鏡片

習慣拍攝影片剪輯裝備:
iphone 8+
iphone X
iphone XS
MAC PRO

#甲蟲日記簿​​​
#鍬形蟲日記簿​​​
#好家在森林​​​
#昆蟲上菜​​​
#螳螂的私密生活​​​
#帶著孩子玩自然​​​
#不可思議讓你猜不透的生物偽裝術​​​
#甲蟲軍團​​​
#霸王甲蟲小百科​​​
#昆蟲臉書​​​
#iphoneXS拍攝​​​
#自然野趣​​​
#shotoniphone​​​
#insect​

傳統民營銀行數位金融創新之研究

為了解決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作者薛丞邑 這樣論述:

在網際網路蓬勃的發展下,金融科技的出現無疑是改變了整個金融業,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9年首度開放3張純網銀執照,造成傳統銀行相當大的衝擊,迫使傳統實體通路銀行的經營模式改變,以防止客源流向純網銀,各家傳統銀行逐漸成立數位金融部,打造自身的數位品牌,開創出數位銀行的通路,讓人們不必再跑到實體分行,也能從行動裝置、電腦完成各項業務,且不再受到傳統銀行有營業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蒐集相關文獻及各學者理論作為參考,以傳統銀行所推出的數位銀行是如何轉型使民眾的使用意願提升,及目前數位銀行推行的各項服務是否能獲得民眾的認可,並改變實際使用的習慣,以達成傳統銀行轉型的目的為探討。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

為主要研究方法,於2022年5月13日至2022年5月20日進行發放,共計7天,以網路問卷方式進行,採滾雪球方式發放。問卷總共回收333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32份,無效問卷為1份。本研究針對回收之有效問卷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差異性分析及迴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當民眾對數位銀行的功能需求性、行銷策略、服務體驗及服務品質感到滿意時,皆會提升民眾使用數位銀行之意願,且能有效改變民眾的使用習慣、減少前往實體分行辦理業務的次數。

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新公民素養暢銷口碑版】

為了解決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作者吳媛媛 這樣論述:

新世紀公民必修課!全球化時代必備「核心素養」! 民主台灣的當務之急──培養公民思辨能力!   所有科目都是公民訓練的一環, 每一位老師都是公民老師。 跟瑞典老師一起走進課堂,看瑞典的課綱和前線教育者, 如何將思辨和批判等民主素養與各科知識緊密結合。     ◆深入北歐瑞典教育現場,直擊瑞典式思辨如何造就普及全民的公民素養和民主意識。   ◆探討議題擴及性別、勞工、種族、階層、科學數據、媒體識讀、假新聞、政治宣傳等。   ◆深度解析瑞典各科課綱在塑造公民素養上的用心設計,並輔以台灣各領域賢達提供的以台灣背景為出發點的精采反思例題供延伸思考。   ◆本書可供思辨教育欠缺或起步較

晚的台灣借鏡參考,作為填鴨教育之外的補充讀物!     「教育=>平等=>民主=>給最多人帶來幸福,這是北歐學校教育相信的循環等式。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很多北歐老師是信了。無論這個等式是不是過於天真,我在瑞典看到老師們朝著明確的方向努力,在日復一日的教育工作中獲得自尊和成就感,看到學生從懵懵懂懂到能自由思考並對自己負責,學校教育如果能做到這樣,不也是很足夠了嗎?」──本書作者 吳媛媛     為什麼瑞典的升學考試補習也沒用?   為什麼瑞典高中三年的國文課,只有一年上文學?   為什麼要在數學課上談歷史,在歷史課上算數學?   為什麼英文老師和學生看18禁影集;社會老師和數學

老師為性別議題槓上?   台灣歷史課本中關於史料批判、勞工史的章節在哪裡?   什麼是唯物和唯心史觀?      作者吳媛媛和先生都在瑞典擔任教師,十多年來在工作上、生活中體驗了很多瑞典教育理念帶來的衝擊。而這本書想要著墨的,是瑞典學校將「民主」和「知識」兩種素養並列為國民教育首要任務的堅持。     本書以語文、歷史、數學這三個瑞典高中高職生都必修的科目為出發點,介紹瑞典老師在學生16~18歲這個轉大人的階段,如何透過不同科目引導他們接觸更深入的批判思考。此外也邀請台灣各界賢達提供最適合台灣現況的思辨練習題目供讀者延伸思考。     本書以瑞典高中為主,並從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生動描寫瑞

典課堂,解析瑞典各科課綱在塑造公民素養上的用心設計,為台灣呈現更多可能性。希望這本教學實例的集錦,能為現在的學校師生,也為和作者一樣走過填鴨教育的大人們,提供一套鮮活的補充讀物。   專文推薦     ◆李濠仲│作家,現為《上報》主筆   此時此刻,我們若關切台灣的民主、人權或平等,關乎這塊島嶼的內外質感,及至僅僅注目子女的教育和人格養成,甚或憂心著媒體識讀、民主素養,我們應當都能藉由此書尋找到參考座標。複製或移植他國經驗,或許不全然是旅外書寫者的最主要用意,正如同閱讀並非只刺激了眼球,它同時也有助活躍一個人的腦神經。以瑞典為師,以北歐為鏡,我一直相信,即便它經常無視衝擊你既有的思考,投入的時

間,總是值得的。   名家推薦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   我和媛媛認識於網路,但每次讀她的來稿,總會恍然大悟,啊,原來瑞典的教育經驗是這麼好的借鏡!原來瑞典的高中已能將「民主」和「知識」做為首要的素養,教給16到18歲的學生。複雜的世界裡要成為一位好公民,需要足夠的素養做出公共的判斷。媛媛以她在瑞典當老師的親身經歷,為我們實踐透過教案和實例帶著學生討論社會議題的方法,真是非常美好的起點。     ◆范雲│立法委員   公民的教育,只能在公民課程中嗎?瑞典的經驗告訴我們不是如此!到底如何作呢?讓來自台灣,正在瑞典教書的吳媛媛告訴你。公民思辨能力的培養,是民主

台灣的當務之急。關心民主與關心教育的你,都應該閱讀本書。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思辨,是一生的課題;閱讀,才會有力量。     ◆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本書是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者吳媛媛送給台灣社會的補課。   媛媛在獨評的專欄名稱是《新時代的好左派》,她偏左意識的洗禮和衝擊來自瑞典,然而每一個省思和開悟,都是以台灣為出發點。   對故鄉的深情,讓她義無反顧地成為台灣派駐瑞典教育圈的人類學家。媛媛敏銳地爬梳瑞典社會肌理,思索形塑教育制度的邏輯,透過書寫,她引領讀者認識「進步」的瑞典教育的人文底蘊。   她帶領我們走進瑞典課堂,旁聽語文、歷史、數學課,她

告訴我們瑞典如何打造課綱,教師又如何將思辨與批判力結合知識,與學生討論勞動、辯論種族歧視、分析媒體識讀,一步一步,培育當代需要的公民素養。 她持續思索著,幫助台灣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賴以威│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清楚新課綱強調的「素養」教育的底是什麼,以及它真正的價值所在。     ◆楊士範│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本書初版為木馬文化《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專題研究 英文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