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系圖製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家系圖製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onicaMcGoldrick寫的 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正版購買] GenoPro 2020 (3.1.0.1) 中文版- 族譜製作軟體也說明:族譜製作軟體- GenoPro,直覺且完整的家族族譜繪製工具,族譜中可以加入 ... 等資訊,族譜又被稱為基因圖,也被醫生、家庭治療師、系譜學家、社會學 ...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郭明煌所指導 許瓊文的 數位平臺結合Google Classroom的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2),提出家系圖製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數位平臺、英語學習、英語學習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劉瑞芬所指導 林貞瑜的 設計趨勢預測應用於設計思考流程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設計趨勢、預測方法、設計思考、設計流程的重點而找出了 家系圖製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社工專協家系圖下載 - 愛私教APP則補充:期待有好用的家系圖製作freeware - 科技濃湯討論區 ... 啊!這個其實就是我在最前面講的word檔家系圖工具呀… 相信是對一些人有幫助但畢竟是套用word中陽春的繪圖功能,修改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家系圖製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家庭評估與會談技巧

為了解決家系圖製作的問題,作者MonicaMcGoldrick 這樣論述:

最完整、最有效的「家系圖」學習參考書, 社工人員、家庭治療師和諮商輔導的必備書籍!   廣受家族治療師和健康照護專家使用的「家系圖」,是以一種圖像式的方式,整理在家庭評估時所收集的大量訊息,並在家庭系統裡尋找模式,以利更對症處遇與輔導。在家庭治療及家庭醫學的領域中,家系圖的運用非常廣泛,然而,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家系圖、如何進行系統化問話、評估及闡釋等方面的資訊,卻相當少見。   本書在國外長銷多年,是許多社工人員與心理治療師的必備參考書籍。它突破了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訪談的技巧,並加入醒目的彩色插頁、家系圖實務運用的新素材,以及遊戲家系圖等具有趣味性及普及性的內容,有效地說明

了如何建構家系圖、如何進行家系圖訪談及闡釋結果的方法。   書中以許多名人的家庭為例子,包括: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英國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柯林頓、甘迺迪家族、羅斯福家族、知名導演伍迪艾倫、金球獎女演員米亞法羅、老牌演員珍芳達……等等,藉由這些著名的家庭栩栩如生地呈現,幫助我們了解家庭系統理論和系統訪談的原則,而這些原則正是家系圖工作形成的基礎。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窺探家庭動力豐富性的觀點,也給予實務工作者一個繪製家庭結構的寶貴指南,讓實務工作者在偵測潛在問題及運用資源時,能夠更積極、更容易。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生動有趣的名人實例,讓初學者與一般讀者也能快速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

,進而開啟自己家庭的探索之旅。 作者簡介 莫妮卡.麥戈德里克(Monica McGoldrick)   文學碩士、社會工作碩士、博士,是多元文化家庭研究所(Multicultural Family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及主任,著作甚豐,她的作品在家庭治療的領域極為重要。 藍迪.格爾森(Randy Gerson)   直到一九九五年過世前,都擔任亞特蘭大大學系統性思維(Atlanta College for Systemic Thinking)主任。 蘇莉.派崔(Sueli Petry)   博士、多元文化家庭研究所的副教授,同時亦私人執業。 審訂者簡介 楊東

蓉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育諮商碩士。曾任國中輔導老師、義務張老師、加拿大俾斯省安置社工(Resource social worker),服務於基督徒救世會七年半,現擔任該機構副執行長一職。期間曾推動結合高中職生命教育進入校園,實施「未成年少女未婚懷孕防治」宣教課程與「家系圖之應用實務工作坊」等創新方案。作品包括《未成年未婚懷孕個案彙編》主編、社區發展季刊第111 期,《基督徒救世會社服資訊電腦化歷程》等。 譯者簡介 基督徒救世會(CSS)   最初是於一九八三年在花蓮成立「未婚媽媽之家」, 由兩位同工照顧四個失依嬰兒及

兩位無助少女出發,之後逐漸發展,為救援身處困境的婦女及嬰幼兒提供急難庇護、心理諮商、醫護照料及收容等實質協助。   秉持「愛」、「真誠」、「尊重」、「關懷」的信念,提供弱勢族群身、心、靈全方位的人性照顧服務,協助、守護每位受助者度過人生難關,並從生命低潮中再站起來,展現出嶄新的面貌,讓「愛」經由他們的服務永無止境地傳遞下去。 序言 第一章 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 家庭醫學 家庭系統觀 警語 第二章 繪製家系圖 描繪家庭架構 繪製有多重伴侶的夫妻關係 遺漏的資訊 從家系圖上追蹤家庭模式 人口統計資訊:取得「事實」 功能模式 家庭關係及角色 家系圖中加入背景因子

文化家系圖:合併種族、民族、宗教、屬靈和遷移 家系圖的社會經濟地位 宗教∕屬靈家系圖 社區家系圖 家系圖中難以記錄的議題 第三章 家系圖訪談 家族資訊網絡 呈現問題及核心家庭 現況 更廣泛的家庭脈絡 家庭拒絕參與家系圖繪製的處理 宗教及文化歷史 對求助者而言的潛在問題 收集文化信念和經驗訊息 關於文化和社會地位等困難議題的問句 非正式的親屬關係 追蹤家庭歷程 關於個人功能的困難問題 訂定家系圖訊息管理的優先順序 家系圖訪談的重點 第四章 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 生命裡的重大事件 家族年代表 生命事件的巧合 重大生命改變、轉變及創傷 週年紀念日反

應 在歷史洪流中探索家庭:社會、經濟、政治事件 複雜的家系圖 多重婚姻和近親婚姻:豐富的交錯家庭 孩童的多重安置史 遺漏的資訊 不一致的資訊 道德家系圖 生涯∕工作家系圖 性家系圖 第五章 闡釋家庭結構 家庭成員的組成 手足角色 獨特的家庭結構 生長在多重家庭的孩子:寄養、領養與孤兒院的經驗 第六章 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 家庭結構 角色 功能階級與形式 照顧家系圖 追蹤復原力 家庭資源 第七章 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 三角關係 親子三角關係 常見的夫妻三角關係 離婚與繼親家庭的三角關係 寄養兒與被收養兒的家庭裡的三角關係 多世代的三角關係 家

外關係 隨時間發展的三角關係 第八章 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 艾瑞克.艾瑞克森的生命週期 佛洛伊德家庭的生命週期 第九章 家系圖的實務運用 與家庭互動的家系圖訪談 因應家系圖訪談中的抗拒 澄清家庭模式 家庭議題的再造和去毒 利用家系圖設計訪談 運用家系圖改善現有的關係 家庭醫學處遇 家庭模式、重要事件、同時發生的生活壓力和文化議題 第十章 家族遊戲家系圖 利用遊戲家系圖邀請、參與、活化治療關係 一次與珍妮的遊戲治療 家族遊戲家系圖所用的材料 額外的家族遊戲家系圖練習 亞力克西斯的例子:再婚家庭中的兒童性虐待 野口:家外人 第十一章 家系圖在家族研究

的運用 家庭醫學方面較可信的研究 家族治療的可信度研究 臨床運用的研究 家系圖和生態圖在實務上的應用 家系圖的質性研究 軟體程式 倫理與法律意義 謝辭 附錄 參考書目 按主題排列的參考書目 專文推薦1 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得知有這麼一本書時,心中想的第一個問題是:家系圖,可以寫成一本書嗎?這不是在進行每個會談和蒐集資料時,必須畫的一個圖嗎?多數人更可能會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圖吧。然而,書名是《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顯然是可以做得比評估工作更多、更深的內涵。   家系圖在許多實務工作的領域中使用很多,例如:有兒虐發生的家庭、需要多方資源挹注的身心障礙家庭、

經濟弱勢或高風險的家庭、因疾病就醫或住院的家庭等等。而在現代家庭更為多元化的趨勢和現象下,追蹤再婚家庭中的複雜關係、多元文化家庭衝突的檢視等,也都會運用到家系圖。不管何種領域,只要需要家庭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初評,就會需要繪製家系圖。   家系圖,其實是以圖像的方式將家庭訊息、家庭關係、家庭資源、家庭歷史和家庭脈絡,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式,快速地提供對家庭模式全貌的瞭解和描述。在圖像的引導下,從橫切面和縱貫面將家庭的結構和歷程加以闡述。   家系圖至少有下列幾項功能:   .家系圖讓我們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   .家系圖試圖提出對問題解釋的假設;   .家系圖提供系統化問話的

工具,開啟個案系統化的觀點;   .透過家系圖,實務工作者能審視家庭脈絡背景的廣度,將家庭放於更大系統(大家庭、朋友、社區和文化)之間的連結;   .家系圖可以透過家庭會談者的參與,和家庭一起工作,即進行處遇。   本書涵蓋十一章,包括有: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繪製家系圖、家系圖訪談、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闡釋家庭結構、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家系圖的實務運用、家族遊戲家系圖、   以及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每一章均附有詳盡的例子說明。本書以近乎步驟化的方式,逐步帶領實務工作人員蒐集相關資訊、組織資訊和將資訊結構化、提出問題假設並針對不

同家庭模式提出處遇策略。然而除了對美格焦點和步驟能仔細說明和給予例示外,又能在不同步驟中,嵌入更大結構議題的討論。   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諮商輔導專業、心理師、醫護專業、家族治療等領域的參考用書,除了協助進行專業評量與處遇之外,更能協助作為研究的工具。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要服務弱勢婦女及兒童,並成立牧恩中途之家以安置零至二歲高醫療需求等兒童。這一次在大夥兒忙於公務的有限時間下,仍能致力於翻譯此書之工作,不但讓自己員工對家系圖的作用和實施有更明確的瞭解,對於整個社工界的社工知能,更是大有貢獻。 謝美娥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

所教授) 專文推薦 不只是一個圖:家系圖繪製與運用之寶典   家系圖的繪製在許多助人的專業體系中,並非是一個陌生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沒有太複雜的文字、圖像或線條,卻可以讓助人者快速了解個案複雜的家庭結構、脈絡或文化。它是不同領域助人工作者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也是幫助大家穿越時空、了解家庭模式全貌的利器。然而家系圖的存在並不必然代表它被運用地恰如其分,它可能被擺放在一個看似重要的位置,但它所提供的訊息卻未必會被善用在助人歷程中。   本書為《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Genogram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之第三版,就一工具書色彩

濃厚的書籍而言,作者能夠不斷採納實務工作者的修改建議而加以更新修正的用心,值得肯定。這個版本並不只是在教導初學者如何繪製家系圖,而是要提醒大家,透過家系圖的繪製和分析,與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圖與所服務的家庭溝通,更認識你所服務的家庭成員、系統及脈絡,讓讀者可以學到很技術面的家系圖問句指南,可以了解家庭關係模式的闡釋,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概念來了解家庭。   作者還在本書最後介紹了一種透過使用人、動物或各種物件的小模型,來讓家庭成員建構他們家系圖的方法,讓家系圖不再只是以平面繪製的方式出現在紙張上,而是透過類似「遊戲」的過程,來展現出家庭系統動力與不容易表達的訊息。   

本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即介紹了一些可作為研究用途的家系圖繪製電腦程式軟體網站,讓原本只能運用在實務工作上的訊息,可以藉由科技,讓家庭重要且複雜的資訊得以被評估、比較及彙整,讓藉由家系圖進行量化研究變得可能,開啟了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對話合作的契機,也讓原先看似零散獨特的家庭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從中歸納出更多具整合性的家庭關係與脈絡,並進一步運用在積極性服務或治療模式的建構上,呈現對家庭、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三贏的局面!   雖然本書較適合從事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考,以更精進自己在家系圖的運用技巧,但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也讓初學者能夠很快地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國內近年學術環境的發展

與改變,讓教育界的師生無暇也較無意願參與翻譯工作,具專業參考價值的譯著逐漸短缺,而語言的障礙又讓實務工作者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此乃一大缺憾!   感謝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願意在百忙之中將此書翻譯成中文,還有啟示出版社大力協助出版,讓大家有機會學習新知。期許這本譯著的問世,能夠讓國內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教育工作者與研究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家系圖的闡釋與運用,讓家系圖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也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圖! 陳毓文 (本文作者為臺大社工系教授) 專文推薦 一紙乾坤,三D「家系圖」   社會工作個案記錄的第一步即是描繪家系圖,在家系圖的學習上,除部

份的工作人員還是慣用手繪外,多已進入電腦時代,以word或家系圖製作軟體操作,然而如何精確建構家系圖,仍是基礎社工教育及實務社會工作訓練,不斷強調的專業知能內涵。欣見本書的翻譯出版,不僅細緻地指導家系圖的繪製方法,更令人激賞的是家系圖訪談的引導,教導實務工作者如何與個案對話,增進社工與個案及其家庭之深度工作品質。   家系圖是社會工作者在處理個案及其家庭問題的最佳利器,家系圖以視覺圖象,呈現個案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成員間的親屬關係、成員間的親疏遠近互動情形、及其種種問題,而生態圖描繪更可以清楚個案目前資源運用的情況。家系圖幫助實務工作者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系統化地思考發生在個案生

命中的事件和關係,家系圖也有利實務工作者發揮「陪伴」、「work with」的工作精神,和個案一起如老鷹盤旋高空俯視觀看,從個案及家庭的微視與鉅視角度,檢視現況和歷史脈絡的問題與資源。   實務工作者能藉由橫跨家庭脈絡背景和縱跨世代的家系圖,檢視家庭結構、關係和功能的訊息,評估家庭核心成員彼此之間和鉅視系統之間的連結、家庭整體的優勢和脆弱程度,以規劃適切的處遇計劃。從實務記錄角度,家系圖所提供的視覺圖像訊息,更發揮共通語言的效果,可以讓一個原本不熟悉案件的相關人員,快速地透過家系圖取得大量的家庭訊息,增進網絡間的討論,以尋找潛在的問題和發掘解決問題的資源。   本書的重點也在家系圖的訪

談,訪談涉及「會談技巧」,而如何問問題也相當考驗社工的專業,雖然大學的基礎教育都著重會談技巧的演練,但社會工作特別是兒少保、家暴工作,多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的情況下,案家高張的負向情緒及火藥味十足的現場,更考驗社工的會談問問題的技巧,因此,社工在與案家初訪結束後,常在繪製家系圖才驚覺:「呀,有些資訊沒收集到!」故喜見本書突破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家系圖訪談的技巧,以家系圖問句進入到家庭經驗的核心:從出生到死亡,愛、衝突與關係的切斷,以不具威脅的問句方式,陪個案一起談談自身及其家庭的經驗,和聚焦特定議題的討論。   書中每一章節的最後,更詳細羅列家系圖問句指南,相當實務及可操作性,透過

「圖像、問題;問題、圖像」,鮮活的問題思考結構與詳盡的家系圖問句架構,加強實務工作者的家系圖訪談技巧,讓圖像更清淅述說個案的故事。   認識東蓉是在七年前,師大開設兒少福利主管人員的訓練課程,東蓉的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提問,在一班的學生中,很難不去注意到她。東蓉在基督徒救世會已工作七年,對於收養業務付出全部心力,在中央或地方收養相關的會議,也總能見她竭盡心力為兒童發聲。當東蓉提及在加拿大的碩士進修,本書專業的學習對其實務深耕的影響,再加上這幾年她在實務所見,她非常期待將本書的專業與國內的實務界分享,東蓉是「起而行」的實踐者,想了就一定勇往直前去做。從二○一○年開始即帶領基督徒救世會的工作團隊

與台北市政府合辦「家系圖之應用實務工作坊」,將本書的精華不僅只停留在翻譯的階段,更具體以課程為推展策略,現場教學Geno Pro繪製,從基礎家系圖理論與問話技巧、家系圖資料蒐集及問話技巧演練、生態圖理論介紹、家系圖中之家庭模式、關係、期待、失落等主題理論介紹及探討,與實務社會工作者的直接互動,經由家系圖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歷程及其影響,也掌握處遇計畫的擬定方向。   在教學及實務中觀察,雖然「家系圖」是社會工作基礎入門,不論個案工作、家庭工作,家系圖更係跨網絡討論個案時最佳的溝通語言,但即使在實務場合的討論,仍偶見家系圖畫得不準確、錯誤的現象。因此,深信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助家系圖的繪製更精確

,更有助實務工作者與個案的實質互動、會談、評估、處遇及問題解決,使國內社工專業,更上層樓。 賴月蜜 (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審訂者序 沏的是茶,嚐的是人生轉折   看的是雪泥鴻爪,讀的卻是生命歷程;   沏的是茶,嚐的是人生轉折;   斟的是酒,品的是生命的濃烈與甘醇。   人生如同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把握好人生舞台每次的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只要用心愛過、等過、付出過.....   生命將因你的淡定付出,而更加成熟與美麗。                    ─林衛國   第一次接觸家系圖已是近十五年前的事,當時我

正就讀研究所,教授開宗明義第一章便說:家系圖幫助助人工作者建構系統化思維,作為助人工作者和案主溝通的橋樑;當然,在幫助案主前,必須先瞭解自己,熟悉所使用的工具。於是,我隨著每堂課,教授講解家系圖理論、問話技巧,學習系統化思維,開始建構自己家庭的家系圖,並進行評估與分析,完成了數十頁的自我分析報告。   「活在當下、不作後悔的事」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銘,即使我認知到人受家庭的影響極深,但我從未系統性地檢視我如何受到自己原生家庭、大家庭、歷史的影響。撰寫自我分析報告、繪製我自己三代的家系圖的過程中,我體認到,我的原生家庭,對我來說,是這麼的熟悉又陌生,許多通的越洋電話,填補了許多被自己及父母遺漏

的家庭資訊。依稀還記得當時,數夜輾轉難眠,為了構思如何詢問父母,他們不曾談過的問題及過往。雖然許多的問題不見得有答案,但是我更瞭解「我是誰」,「我的原生家庭如何造就我」,同時,我更多了份包容及體諒,更多彈性。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而我是個非常視覺及體驗型的學習者,如何融會所學過的不同理論,進行系統化地評估及檢視家庭位置、角色、關係、模式、動力,一直是我面對的問題及挑戰。我也是個不喜麻煩的人,因為服務家庭的歷程長,家庭關係及互動,甚至成員,是會隨著時間、事件等變動,於是我希望我的家系圖軟體是,一旦我將基本符號及資訊畫好輸好,電腦會自己算出年齡,我能隨時增減圖,不用重畫,就這樣,我重讀這

本書,並找到genopro這個軟體,讓我對家系圖有了新的認識及體驗。   家系圖就如同童話故事裡的「漢澤爾和格雷特爾」,在穿過森林時,沿途撒下麵包屑,讓這些麵包屑來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家系圖提供助人工作者「一組問句」,以層層漸進的對話方式,讓求助者有機會「看到」自己在家中所處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家庭關係、模式等;家系圖也協助助人工作者,把所要填的表格圖像化,在最短的時間內,不著痕跡、快速、有系統地蒐集複雜的家庭資訊,凡走過必留痕跡,透過家系圖的符號及線條,紀錄著求助者和助人工作者走過的歷史路徑;透過檢視所繪製出的家系圖圖像,助人工作者於是能夠在脈絡中瞭解家庭經驗,提出關於求助者現存困境

成因的假設,從求助者個人家庭的千絲萬縷的人物關係和歷史中找出關連性,並幫助求助者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   在台灣從事助人工作十多年,我發現家系圖的繪製十分普及,但往往僅限於□□..,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家系圖,進行系統化問話、評估及闡釋家庭動力及關係,甚至有效運用軟體、減少重新調整符號位置的方法,卻是相當陌生的。不同以往的「工具書」,本書透過許多名人故事,讓本是硬梆梆的題材,變得生動有趣,更透過栩栩如生地呈現這些如黛安娜王妃、佛洛伊德等名人的家庭,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腳步,學習解讀及分析家庭的技巧。甚者,這是本淺顯易懂的「教科書」,讓非助人領域的讀者,也能跟著本書的脈絡及名人的故事,開啟探索自己

家庭的門。   我感謝夫婿林衛國的支持及鼓勵;感謝救世會董琬愉社工協調此書的行政工作,另感謝她和周琬雯、羅珮嘉等二位社工的協助下,完成了本書的翻譯;感謝啟示出版社的鼎力相助,成就此書的付梓。期待本書的出版不僅能提升助人工作者的專業知能及技巧,更能成為大家在自我探索上,能夠用心愛過、等過、付出過。生命將因你的淡定付出,更加成熟與美麗。 楊東蓉 (本文為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

家系圖製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指の想い出 翻唱為:回憶的小指
打勾勾就是約定好了唷~


❤️喜歡Ruby的朋友可以購買專輯首收藏囉❤️
『云中月圓 - Sax Ruby 王云希薩克斯風演奏專輯』
專輯介紹:
華人音樂圈第一位流行薩克斯風女演奏家
CD收錄十首動人心弦的歌曲
專輯包含十首歌曲的薩克斯風譜(流行技巧簡譜)
和RUBY的手繪插圖

購買方式:
阿道夫樂器官網
https://www.adolphe.com.tw/product-detail-2243328.html
各大實體書店和網路書城


❤️❤️❤️❤️❤️❤️❤️❤️❤️❤️❤️❤️❤️❤️❤️❤️

「Sax Ruby流行薩克斯風線上教學系統」上線啦❤️快來加入Ruby的會員吧!

🌟加入即為終身會員
(內含至少三年課程,和saxruby獨家製作的歌曲伴奏)
🌟會員費用:40000元(台幣)
❤️❤️加入會員即贈送「流行薩克斯風攻略24小時」教材(全簡譜)

🌟教授內容:
以各國流行歌曲為主,一週一堂課(約1小時)
1.以「流行薩克斯風24小時攻略」教材為主。
教授吐音、裝飾音、上下滑音、抖音、喉音等⋯技巧。
2.流行歌曲的情感展現。
3.流行歌曲的即興和改編。
4.如何錄製個人影音。


例如目前第一課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一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節奏訓練
第二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裝飾音
第三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上下滑音
第四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抖音
第五堂 月亮代表我的心+變奏


讓Ruby老師用最簡單的方式教會您演奏您喜歡的流行歌曲!
每一個技巧應用和歌曲詮釋都將不藏私的教授!


🌟線上課程的好處,讓您不用出門即可完成學習😊隨時隨地想上課就上課,也可依照自己的程度來選擇課程唷!

電話報名(02)2252-7878


🎷🎷🎷🎷🎷🎷🎷🎷🎷🎷🎷🎷🎷🎷🎷🎷


歡迎加入「阿道夫薩克斯風公益樂團」
全省都有喔!
歡迎致電詢問
(02)2252-7878


🎷🎷🎷🎷🎷🎷🎷🎷🎷🎷🎷🎷🎷🎷🎷🎷


🎷阿道夫音樂學苑薩克斯風教學
教材推廣班:
週二晚上(請電洽板橋教室詢問適合日期)
晚上7:00-8:30
Ruby高級技巧演奏團體班
以教授國、日、英文的流行歌曲技巧
週三19:00-2030(中音)
也有一對一課程,歡迎詢問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國光路189-5號3樓
02-22527878




❤️Ruby簡歷❤️


2004 高雄市附屬青年管樂團saxophone


2007 考取高雄市文化局街頭藝人執照


2007 於六合夜市街頭展演


2008 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接受日本電視台“瀨上剛in臺灣”採訪


2009 於婚禮樂團、外場活動做表演


2010 加入臺灣民謠爵士樂團


2010 固定於高雄黃金愛河咖啡廳演奏


2011 受邀至中視縱藝大哥大節目演出


2011 豬哥亮萬秀之王2巡迴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1 鄭進一請您的家後來聽家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固定於高雄藍色狂想表演


2012 固定於高雄barcode和DJ做演出


2012 民視三星報喜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曾心梅台北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2 余天聽歌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3 蔡小虎眾星拱月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4 海軍第27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4 民視明日之星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李翊君新加坡演唱會孔鏘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5 海軍第28屆國家音樂廳海韻音樂會特別來賓


2016 許富凱少年夢高雄巨蛋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黃品源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薩克斯風


2016 余天華麗轉身台北高雄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6 民視王牌雙響炮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夏日狂歡高雄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7蔡小虎福虎生風幸福送乎你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翁立友 有你真好台北小巨蛋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李翊君翊往情深新加坡演唱會孔鏘超級樂團薩克斯風手


2017 黃品源東莞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天生王牌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陳雷 「歡聲雷動」台北小巨蛋 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華視黃金年代孔鏘超級大樂隊薩克斯風手


2018 黃品源台大體育館星火燎源演唱會薩克斯風手


2019 發行個人薩克斯風專輯「云中月圓」


2019 代言「朋音閲譜」電子平板


2019 代言泰國「vibrato sax」薩克斯風


2020 代言原聲品牌薩克斯風


2020 發行「吹落企!薩友同樂會」三重奏流行薩克斯簡譜

2021 代言「伴奏王」樂器專用播放器

數位平臺結合Google Classroom的英語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家系圖製作的問題,作者許瓊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研究者欲解決國小英語學習課堂中所遇到之困境,規劃實體課程與課後非同步課程,以Google Classroom為媒介,並使用數位平臺進行「虛實整合」之課程規劃,以期達到英語學習成效。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法,將兩班級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皆以英語實體課程為主,但僅有實驗組輔以數位平臺練習。經過為期八週的實驗,並透過期中考之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檢視運用數位平臺作為延伸學習是否有助於提升英語學習成效。同時,透過學生學習心得回饋與教師成長及省思,進一步紀錄研究過程中的成長與收穫。從統計結果分析來看,兩組在成績上並無顯著差異;然而,在兩組成績前後測卻有顯著差異。由於疫情下所造成混成教學之必然性,

在學習成效上,兩班先維持基本成果,平均數相差不大,但實驗組標準差較對照組收斂。在從各大題分析兩組的答對率,進行探討造成此分數結果的差異。得到的結果與發現如下:一、某廠商雲端速測數位平臺運用在英語學習雖無顯著差異,有助於省思如何更有效率運用混成教學。二、77%學生對於使用某廠商雲端速測線上測驗數位平臺大多抱持正面的態度與看法。三、教師能透過規劃虛實整合之課堂,提升教師自我效能及專業成長。本研究提供給教學者以下建議:一、教學者可以補充更多題目,使學生達到精熟學習。二、教學者可以引導學生製作英語讀書計畫,紀錄學生自我學習成長。三、教學者善用混合教學之優勢,設計虛實整合之課程,將達到更好的學習效益。關

鍵字:數位平臺、英語學習、英語學習成效。

設計趨勢預測應用於設計思考流程之研究

為了解決家系圖製作的問題,作者林貞瑜 這樣論述:

台灣近年愈來愈重視設計產業,政府提倡將設計作爲企業的目標策略與核心,不過目前許多政策仍在規劃階段,只有少數成功的大型企業,早已開始進行設計趨勢相關的研究工作,因此本研究動機為瞭解企業執行設計趨勢的目的與過程,以及對設計師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以台灣本土大型科技企業之設計中心作為本研究之個案,透過研究目的:一、瞭解企業內部如何進行設計趨勢預測與彙整。二、企業內之設計師如何應用設計趨勢進行設計思考與發想。三、設計趨勢對於企業內的設計師的影響為何。以及文獻探討的歸納,聚焦於企業中執行設計趨勢預測與設計思考之流程及應用,以及企業內之設計師認為趨勢預測之於個人或公司之影響,訪綱分

為四大類,共26道題目,分別訪談八位參與過設計趨勢研究之設計師,從中瞭解設計趨勢的重要性。本研究依照企業內部設計師們所提供的經驗與建議,研究者根據訪談結果提出下列點結論:1、企業內之設計中心執行趨勢,會綜合多種不同形式的團體預測方法使用,每年無固定使用之方法,會依據人員、目標的不同去做調整,訂定趨勢結論。;2、企業全體人員可從宏觀趨勢抓取機會點,在成立新專案時導入,而設計人員可從設計趨勢抓取應用面,在設計發想時導入使用,或是設計提案時導入設計理念中。;3、設計趨勢對於設計師而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工具書,使設計作品在產業界的壽命更加長遠。4.趨勢研究結果不需要強制在設計中心內部去做驗證,可以從市

場回饋中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