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鼻炎症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臺北醫學大學 醫務管理學研究所 郭乃文所指導 廖宜立的 中醫三伏貼用藥療效之探討 (2008),提出季節性鼻炎症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不良反應、氣喘、過敏、三伏貼。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季節性鼻炎症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季節性鼻炎症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流感 專題 - 陳焯雄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一) 有發燒、喉嚨痛和咳嗽,是患上傷風,還是流行性感冒呢?兩者在症狀和成因上有何分別? 0:15

(二) 流感會透過什麽途徑傳染呢?潛伏期一般有多久? 1:19

(三) 如患上流感,需怎樣治療呢?需用抗生素嗎?治療成效如何?會有副作用嗎? 1:54

(四) 若沒有及早治理流感可能引致什麽併發症呢? 3:01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中醫三伏貼用藥療效之探討

為了解決季節性鼻炎症状的問題,作者廖宜立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論文名稱:中醫三伏貼用藥療效之評估研究所名稱: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姓名:廖宜立畢業時間:九十七 學年度 第二學期指導教授:郭乃文 臺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暨研究所 教授中醫認為天人是合一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陽氣最旺的日子,加上人體陽氣最為旺盛,運用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能達到扶正祛邪的最佳效果。雖中醫臨床自古沿用至今,但目前仍缺乏客觀的科學研究資料驗證其效用,為此本研究期以科學的研究方式來評估三伏貼臨床使用之效用。本研究採前瞻式,對照的研究設計。收案來源為臺北市立聯合醫

院中醫院區,選定年齡介於3-60歲以下的孩童及成年人,對象為氣喘、患過敏及皮膚過敏症者。實驗組77人:有使用三伏貼穴位敷貼及併用西藥吸入劑,三伏貼穴位敷貼係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對照組69人:無使用三伏貼穴位敷貼,僅服用中藥及併用西藥吸入劑。本研究運用自行設計之三伏貼藥物紀錄表,於患者完成敷貼療程之30天後回診,在完成三伏貼穴位敷貼療程之患者中,其臨床療效:1.氣喘發作次數之比率。2.鼻子過敏之狀況改善比率。3.過敏體質或其他過敏反應之狀況獲得改善比率。4.感冒次數減少之比率。5.睡眠狀況改善程度之比率等,明顯改善皆已達92.21%。由混合模式可知尖峰呼氣流速計最佳值(%)與心跳數(下/分)與

時間及是否有使用三伏貼有很大的關聯,以未使用三伏貼及未開立處方前的尖峰呼氣流速計最佳值(%)為基準,貼初伏後之尖峰呼氣流速計最佳值較未使用的病人多14.28 %,貼中伏後之尖峰呼氣流速計最佳值較未使用的病人多20.66 %,貼末伏後之尖峰呼氣流速計最佳值較未使用的病人多34.84 %;若以未使用三伏貼及未開立處方前的心跳數為基準,貼初伏後之心跳數較未使用的病人少5.69次,貼中伏後之心跳數較未使用的病人少6.68次,貼末伏後之心跳數較未使用的病人少12.51次,整體而論,三伏貼穴位敷貼在中醫臨床上的療效,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驗證現代研究認為三伏貼穴位敷貼的功用一方面可以刺激穴位、誘發經氣,達

到發揮經絡穴位本身的:理血氣、調陰陽、補虛損之作用;另一方面,經藥物透過皮膚吸收,到達臟腑經氣失調之處,發揮其藥理作用。關鍵字: 不良反應、氣喘、過敏、三伏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