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拿掉會怎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子宮拿掉會怎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安妮寫的 癢癢的怎麼辦?:12歲-55歲女人最尷尬 最害羞 最困擾的身體心事 名婦產科醫師郭安妮全解答 和羅傑.郝斯登的 放下掙扎的生活:實踐七方法,你會過的悠然自得,隨心所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子宮切除手術會很恐怖嗎? - BabyHome親子討論區也說明:下禮拜要做子宮切除手術了(因為月經來都會血崩體質關係醫生說一定要拿掉)第一次做手術有點緊張請問有做過手術的人會很恐怖嗎?...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大創意 和一中心有限公司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傅大為所指導 吳燕秋的 「拿掉」與「毋生」(m-sinn)-戰後台灣婦女墮胎史(1945-1984) (2009),提出子宮拿掉會怎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墮胎、月經規則術、墮胎技術者、婦女史、人工流產、優生保健法、墮胎藥。

最後網站子宮肌瘤手術可以只拿肌瘤嗎?會不會復發?則補充:對病人而言,腹腔鏡子宮全切除手術比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疼痛較少,也可避免以後子宮內膜癌及子宮頸癌發生,其他最明顯的影響是以後不能懷孕,也沒有月經。 通常5cm以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子宮拿掉會怎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癢癢的怎麼辦?:12歲-55歲女人最尷尬 最害羞 最困擾的身體心事 名婦產科醫師郭安妮全解答

為了解決子宮拿掉會怎樣的問題,作者郭安妮 這樣論述:

上天賦予女生特有的身體構造, 使得我們從青春期開始就不斷地遇上惱人的生理問題。 身體的私密症狀不再難以啟齒 名婦產科醫師郭安妮  幫女人們一次解惑   郭安妮醫師整理了從醫多年來,女人們最難開口卻又常面臨的私密問題,用淺顯易懂及案例的方式與女性朋友們分享。本書共分成9大章節,從青春期到懷孕到更年期及各種身體最私密且容易感到疑惑及迷思的問題,帶女性們瞭解自己身體的每一吋,重新認識並好好愛自己。   所有在12歲到55歲各階段會發生的困擾事,通通可以在本書得到解惑…   Q.小陰唇比大陰唇長,這樣正常嗎?   Q.外陰部常會反覆感染怎麼辦?   Q.私密處有魚腥味,好困擾 !   Q.想美

白私密處,打美白針或吃維他命c有效嗎?   Q.生理期時可以減肥嗎?   Q.懷孕時可以有性行為嗎?   Q.年紀越大,陰道越乾還會癢癢的,該怎麼辦?   Q.家中媽媽和姊妹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自己也有可能患病嗎?   Q.陰唇和外陰部長了一顆顆小水泡,癢癢痛痛的,這是什麼呢?   Q.哪些人容易罹患卵巢癌?   女生身體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問題總是沒來由地揪著我們,但是這些焦慮和痛苦大都來自於無知或誤解。而書中的140個「症頭」也是臨床上一般女生最常遇到且難以啟齒的問題,安妮醫師將這些問題整理解答,讓害羞的妳可以先透過書中的種種狀況得以了解,用更積極的態度為這些惱人又尷尬的私密事尋求解

決之道 !   別忘了將這本書推薦給妳身邊所有的女性喔!  

「拿掉」與「毋生」(m-sinn)-戰後台灣婦女墮胎史(1945-1984)

為了解決子宮拿掉會怎樣的問題,作者吳燕秋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標題「拿掉」或「毋生」(m̄-sinn),為一般人提及墮胎的口語用詞。就語意而言,「拿掉」指改變某物的物理位置,「毋生」則表現出生育主體拒絕生產的強烈意願。這兩個詞隱然保留了二十世紀以前傳統漢文化對墮胎的理解:視未成形胚胎為「血塊」,婦女可不受法律約束,拒絕生產。墮胎從婦女「拿掉」與「毋生」(m̄-sinn)到今日反墮胎者口中的殺生或殺人,二者實存在著相當大的認知斷裂。本論文的研究主旨在於透過婦女史、醫療史、技術史、法律史等面向切入,再現1945-1984年台灣婦女墮胎史,說明上述認知斷裂的歷史發展過程。台灣婦女墮胎入罪是很晚近的事,1895年台灣割讓給日本,繼受日本刑法,才正式禁止

墮胎。近代墮胎罪的出現,改變舊有保護懷胎母體及胚胎生命的法律觀點,也限縮了婦女的生育自主性,加上戰後墮胎技術與空間的轉變,進而發展出更細微的女體/性監控技術。至此,禁止墮胎已經脫離殖民母國日本欲擴張人口國力的原意,轉為性權力的佈署節點。19世紀之交,不論是台灣或是中國本土,先後引進西法,禁止墮胎且刑及婦女。墮胎未因法律禁止而消失,戰後更是盛行。戰後初期,隱密性較高的居家服藥墮胎仍然普遍,到醫療院所接受墮胎手術只是墮胎選擇之一。但在醫療環境改善、婦女裝置樂普、助產士為婦女行墮胎手術或是引介醫師墮胎、墮胎診所的廣告宣傳等助力交會下,增加婦女選擇手術墮胎的意願與機會。從住家到醫院診所的墮胎空間轉換,

讓婦女成為易於辨識的墮胎嫌疑犯。非法為婦女墮胎的技術提供者,包括醫師、助產士、護士等醫療專業者,彼此存在著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助產士的執業空間助產所,成為婦產科醫師的墮胎練習室。為了自保,墮胎技術提供者拒絕為未婚、不符合性規範的婦女墮胎,無意中成為性道德的守門人。1970年內政部提出「優生保健法草案」後,醫師表態支持墮胎合法,強調密醫對婦女的傷害,順勢排除中醫,讓婦產科醫師成為唯一合法的墮胎提供者。1984年以前,為了擺脫墮胎非法的困境,也讓醫師適時結合國際人口組織的支援,引進能與驗孕技術「競速」的月經規則術。月經規則術在台灣的風靡程度,可從其在短短數年內成為墮胎的代名詞窺知一二。父權體制對現代

社會的性失序現象,感到焦慮不安,更欲加強對婦女的性控制。在1984年《優生保健法》通過,看似放寬婦女墮胎限制,實則加強配偶對婦女的生育/性控制權。唯有回到墮胎入罪起點,廢除刑法中的墮胎罪,婦女才有可能擺脫生育桎梏與父權的性監控。

放下掙扎的生活:實踐七方法,你會過的悠然自得,隨心所欲

為了解決子宮拿掉會怎樣的問題,作者羅傑.郝斯登 這樣論述:

★美國亞馬遜85%以上的讀者評價五顆星   每個人都會掙扎,但解決不了事情。   當你放下掙扎,反而可以獲得更多。   但該怎麼做?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不管在生活、工作、感情上,當你愈想得到,就愈得不到,   但當你看淡後,反而得到了最想要的東西。為什麼?   這就是所謂的「放下掙扎」。   我們打從一出生掙脫子宮來到這個世界,生活就存在許多挑戰與衝突,   有時候我們總會覺得各種難題老是和我們作對,因此每個人都在掙扎。   但掙扎解決不了事情,因為這樣從來不會得到我們最想要的東西。   為什麼掙扎得不到這些東西?   美國靈性暢銷作家羅傑.郝斯登(Roger Hous

den)提出,   讓我們不斷掙扎與受困的人生七大課題——   .與眾不同:你在意自己的頭銜與身分嗎?但拿掉這些,你還剩下什麼?   .完美生活:我們總是喜歡事情在掌控之中,可是這樣的生活就真的完美嗎?   .意義與目的:就算完成目標,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對自己擁有的感到空虛、失落?   .愛:想獨立,又渴望親密關係,該如何兼顧?   .時間: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嗎?該如何不再拚命與時間對抗?   .改變:變是唯一的不變,但面對愛、失去、生離死別的變化如何釋懷?   .知道:當你人生走到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往哪走時,該怎麼辦?   因此,羅傑.郝斯登借用詩的智慧語言,   教我們如何掌握與表達「放

下掙扎」的本質,學會臣服,放下抗拒,   讓我們對過去和未來不再感到焦慮,   你會過的悠然自得,隨心所欲,熱愛當下的生活! 各界好評   「『臣服』在一切靈修當中都是基本目標。我們慣常愛控制事物,但實際上並無法真正控制。放下控制心,不但是我們的重大任務,而且也是歡喜平安過日子的關鍵。羅傑.郝斯登這本書不但寫得很好,而且是一本簡單清楚的指南,能夠指引我們完成『放下控制心』這個任務。這本書有靈動的詩句,引人入勝的故事,深刻的洞見,衷心邀請我們停止和生活對抗,向自己內在本有的智慧及愛開放。我高度推薦本書!」──《覺醒的喜悅》(Awakening Joy)作者、靈岩冥想中心(Spirit Roc

k Meditation Center)共同創辦人 詹姆斯.巴拉茲(James Baraz)   「這本奇妙的書是治療過度成就感(overachievement)的藥方,是『什麼都要』令人窒息氛圍下的一股氧氣。在這個已經對『自我精進』成癮的世界,這本書發出了健康的聲音。深刻,先進,不媚俗;我喜歡。」──《倫理的智慧》(Ethical Wisdom)作者 馬克.馬陶謝克(Mark Matousek)   「本書文筆優美,是衷心針對目前大家所需直接告知的訊息。這本書向我們挑戰,希望我們展開雙臂,擁抱自己現有的生活,不要另做他想。本書不但啟發人心,還會改變我們的人生。」──《快樂不用理由》(Ha

ppy for No Reason)作者 瑪西.許莫芙(Marci Shimoff)   「羅傑.郝斯登溫和睿智的指出我們內在那種無時間性的『知』。這種『知』使我們不再需要為人生、他人、自己掙扎。」──《必要的靈性》(Essential Spirituality)作者 羅傑.渥許博士(Roger Walsh, MD, PhD)   「於我而言,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我做事總是希望事情必須這樣,必須那樣;這本書幫助我『放下拳頭』,邁向『接受』這一步。本書充滿了源自各方的靈感。譬如偉大的德語詩人里爾克(Rilke)。里爾克要我們『要改變;接受事物消失時所閃耀之火焰的激發。』羅傑.郝斯登,感謝你嶄

新的說法告訴我們這個悠久的真理。」──《像個乞丐》(Like a Beggar)作者、《錯不在你》(The Courage to Heal)共同作者 埃倫.巴斯(Ellen Bass)   「這本書讓我的靈魂深深啜飲了一杯清涼之水,否則我的靈魂還一直在狂熱進行他的自我精進障礙小課程。我會看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羅傑.郝斯登。我會相信他,則是因為他說的是『詩』這種『心』的語言,清晰,明智、完全真實,溫柔寬厚的理解人的處境──這本書不只是在教導,也不只是『書』,而是邀請大家一起轉變。」──《靈魂深夜》(Dark-Night of the Soul)譯者、《沒有絕望的商隊》(Caravan of N

o Despair)作者 蜜拉巴.斯達爾(Mirabai Starr)   「羅傑.郝斯登這本書是告解及忠告之書,充滿容易理解的智慧,讓我們知道如何在西方人設定『要不斷做事』的文化中做到『臣服』及『存在』。如果你有在找路想去『寧靜海』,那麼就讓這本書成為你的指南吧!」──《靈魂伴侶》(Turn Your Mate into Your Soulmate)作者 艾莉兒.福特(Arielle Ford)   「本書是一份智慧、慈悲、勇猛的禮物,是『輕鬆活得完整』的指南。這本書融合詩、故事、科學,指引的路使我邁向開放的心,開放的觀念。」──《少》(Less)與《了解自己,忘掉自己》(Know Yo

urself, Forgive Yourself)二書作者 馬可.雷瑟(Marc Lesser)   作者簡介 羅傑.郝斯登(Roger Housden)   有二十三本著作,其中包括暢銷書Ten Poems Series。他的著作完全用詩、藝術、朝聖來探討人類永恆的問題,作品迭經《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O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的報導。他以寫作做為教學工具,教導個人探索及省思,並在全美各地定期開設課程。詳見www.rogerhousden.com 譯者簡介 廖世德   一九

五三年生。長期從事翻譯工作,現有譯作近五十冊。樂意與各方朋友交流翻譯心得。   [email protected]。   好評推薦 譯序 序言 實踐七方法,讓你放下掙扎,熱愛生活 第1章 與眾不同 第2章 完美生活 第3章 意義與目的 第4章 愛 第5章 時間 第6章 改變 第7章 知道 謝誌 引用文謝誌 作者簡介   譯序 本書講的東西很簡單,就是臣服和存在。   絕大多數人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活在「自我」層次上,「存在」於「自我」世界。   自我(ego)是什麼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平常看得到,想得到,摸得到的那個「我」,你整天在那裡「我,我,我……

我這樣,我那樣」的那個我。我們平日讀心理學、靈修書籍,常常看到「自我」、「小我」(atman)等說法,別給他騙了,那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個就是你的「我」。   那說到你的「我」,說到我們大家每一個人的「我」,各位有沒有發現這個我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身口意(行為、語言、思考)三方面「我」如何如何,我怎樣怎樣?你一天到晚心裡都在自言自語,喋喋不休,評估這個,評價那個,喜歡甲,討厭乙,丙不好,丁更糟。我們回憶過去,為之慶幸,或為之懊悔。我們預想未來,有所期待,或有所恐懼,希望那一天不要來。我們的自我充滿了一個個概念。而概念一向是片面、部分、切半的,是真實世界的切片。凡是片

面的東西,本質上就帶有「衝突」和「矛盾」的潛勢,一有「外緣」,就立刻開始互相牽扯,對立(本書第一章所說的次晴就是實例)。   本書作者是英國人,是大英帝國子民。人生半途移民美國,又是美國人。所以他去別的國家,拿的是英國護照和美國護照。這是他的一部分的「我」──他的「身分」,也就是英國人與美國人,他的「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他去了伊朗,被伊朗情報人員逮捕;審訊的過程中,伊朗情報人員把他的護照丟到垃圾桶,告訴他,他們隨時可以讓他從這個世界消失,完全沒有人知道。就算他拿著英國護照和美國護照,在世界各地一向「身分特殊」,享有某種特權,但現在,這個護照卻丟到垃圾桶,他的特權不見了,他的「身分」已經保護不

了他,而且生命隨時都有可能消失。他被迫面對自己最根本的「存在」問題。   平日活在自我的世界,「穿戴」種種身分,活在相對的經、社、政、文架構中,根本不會有「存在」問題。現在,種種身分已經剝除殆盡,他不能不面對逼到眼前的「存在」問題。     我們或許會斷言他這裡這個「存在」問題是「生命」存在與否的問題,是身體或生命存在與否的「生存」問題。是的,相當大一部分是這個問題沒錯。不過當他知道自己生命暫時沒有危險的時候,他從自己被迫面對的「生存」問題往前瞥見了另一種另一層「存在」問題──這個「存在」,是無關乎生死的「存在」,是「生存」這一種「存在」以外的「另一種」存在。他現在會看見這另一種「存在」,

是因為他前此被迫面對「生存」問題,因而逼近了這個另一種「存在」境地;如今,在「悟性」上,他距離這種「存在」就只剩咫尺之遙,一線之隔。   印度古代聖人很早就拈出Sat-Chit-Ananda這至高無上的三一體(trinity),即為存在、意識、至福,詳盡的意思是「無限的存在,無邊的意識,至高的福佑」。我們的存在有一種是「自我」以外,「生存」以外的「存在」。唯有這種「存在」才能使你立於永恆不敗之地。無限的存在和無邊的意識是三一體三角形底線兩端,三一體頂點則是永遠高照著那至高的福佑。   想要接近這種存在,想要逼近這種存在,你必須「臣服」。臣服,始於「接受」,終於「接受一切」。很多人乍聞「臣服

」一說,常覺不服氣。要我臣服,那我算什麼?神何至於要我如此?但其實,這事和神無關。就算和神有關,神也不會要你抬不起頭。相反地,就是因為你本來就很算什麼,才會要你臣服。唯有臣服你才會真是什麼。唯有臣服,才會存在。有多少人早已從各種層面、角度明明白白告訴你這件事。有人說,宇宙間沒有一件事情是錯誤的。也有人說,每一刻的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有西方哲人說: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佛教徒則說「恆順眾生」。試想:恆順眾生?是誰在那裡恆順眾生?   「順」(或逆)是二元相對運動。若是活在自我的世界,你的自我和別人的自我,甚至自己自我內部,常是「違逆相爭」(「違逆相爭,是為心病」──三祖僧璨)。你這個人,時順時

逆,如何與他人「恆順」?坐立不安,豈能「恆順」?若非穩坐泰山,豈能「恆順」?真的!「恆順眾生」,是「誰」在恆順眾生?「臣服」豈非高舉你的存在?又怎麼會是你「不算什麼」?   擺脫自我的世界。臣服一切,「恆順眾生」,當然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縱浪大化。   在此向各位讀者致敬。 序言 實踐七方法,讓你放下掙扎,熱愛生活   「我們都知道生命充滿衝突,而人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本身就是衝突的展現。要是人承認並接受這個事實,就算衝突依舊,卻也會獲得平安,享有平安。但人若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先學習接受,也就是學習『臣服』。臣服即是愛。」──美國小說作家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亨利.米勒說得確實沒錯。對大多數人的經驗來說,生活常常有很多挑戰與衝突。我們打從掙脫子宮,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只是開始,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老是在和一些和我們作對的難題對抗。也許你會覺得,如果真像本書書名《放下掙扎的生活》說的那樣,不管面對什麼挑戰,不要再掙扎,認輸了事,那不就是完全放棄生活嗎?然而米勒的想法卻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要引導到愛的無條件臣服。讀完本書後,你會發現,最後不是要你遠離人生,而是要深入其中。   亨利.米勒所說的臣服,指的是尼采的概念「命運之愛」(amor fati),也就是愛自己的命運,承認並且接受自己生活中的種種真實狀況。不論是什麼狀況,因

為那是你所擁有的,所以就必須欣然接受。尼采的意思並不是說命運不可改變,他的意思則是當下此刻才是你的命運。人生的每一刻都在提供機會,讓你做出比前一刻更有創造力,也更有智慧的回應。   可是要怎樣才能自然而然的熱愛人生,完全接受真實人生?這就是本書要邀你來一起體驗的問題。我相信,無論你現在擁有什麼樣的經驗,唯有當你不再掙扎著和這個經驗對抗、不再想要改變它的那一刻,你當下的經驗才能真正進入你的意識。若你能感受到自己由恐懼而起的每一個想法之間的空隙,並讓自己安住於這個空隙當中,你就會對它擁有完整的體驗;那個空隙或空間從未有任何東西進入。如此一來,你會產生一種深刻的理解,而且恰如所需要的將它表現為行動

。   美國心理學家兼作家瑞克.韓森(Rick Hanson),他十六歲時就曾經有過這種體驗,那時他在太平洋海岸擔任露營營地顧問。以他當時的情形而論,是否放棄掙扎事關生死:   在巨藻森林浮潛的人很多,這裡不需要戴氧氣筒就可以潛水。有一次,我很愚蠢,竟然潛進去一個巨藻長得很密的地方,因為我認為游到另外一邊水會比較乾淨。但是沒想到海草越來越密,不但草葉互相纏在一起,而且還有從海底長出來的藤蔓。我被那些海草纏住了,已經快憋不住氣,開始驚慌了起來。   我猛拉扯那些海草,結果被纏得更緊。不知道過了多久,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冷靜了下來,我和海草的戰爭才告結束。這時我的潛水鏡已經掉落在脖子上,呼

吸管早就不在嘴裡,而且一隻蛙鞋也不見了。但是我慢慢地解開海草,也慢慢地往上浮升;海草全部解開之後,我終於看到頭上一片亮亮的海面,我游上去,終於呼吸到了寶貴的空氣。   韓森所說:「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冷靜了下來。」要是他的心一直掙扎,就不會有這種冷靜。這種冷靜一定是從內在較深一層的智慧浮升而來。恐懼會使我們開始掙扎,但那一個層次卻是恐懼影響不到的。對韓森而言,他沒有刻意要產生那種「清明」(clarity)的感覺,他其實是「掉進去的」,那種感覺似乎本來就在那裡,是掙扎之心底下的智慧才會有的「冷靜」。每一刻都是一個機會,能產生韓森所說的這種「清明」智慧。這其實已經是個公開的祕密。其實每一刻也都

是一種悖論,因為我們無法把「臣服」當作意志的行為來做。我們無法「自己決定」要接受生活體驗,因為放下掙扎,才有辦法打開讓深刻智慧進來的空間。韓森在海底被海藻纏住的那一刻,心裡發生的就是這個過程。   一直到幾年前,我內心大多時候都還在做某種掙扎。不論事情做得有多順利,我始終都不滿意。我要不是覺得事情的結果應該不只是那樣,要不就是常常在盼望一些自己其實做不到的事情。我心裡老是充塞著一種感覺,總覺得自己還少了什麼東西,少了一種摸不著的東西。   所以我很努力地去追求「意義」,我跑遍了印度和中東,就為了尋找「意義」。我很努力要讓自己成為「人物」,而非「無名小卒」。我找的工作必須是要能激發創造力的。

我和過去的我對抗,又很關切自己的未來。我在各種關係中掙扎,努力讓自己「進步」。有時候我甚至掙扎著起床,不讓自己賴床。而且我也不情願地承認自己不可能永遠屹立不倒;我都還沒時間看羅傑秀(Roger Show)在演些什麼,這個節目就已經收了,這件事我也難以接受。   然而我一輩子多半不曾意識到自己常在掙扎。因為這太稀鬆平常了,也太微妙了,像是每天腦袋裡都在暗地嘲笑我,但我就是沒有想到那是「掙扎」。可是我慢慢地了解自己之後,才開始承認自己每天都是懷著那種心境在過日子,漸漸地,我終於看清楚自己把生活搞到那麼艱難實在是毫無必要。如今,大多時候我已經不再掙扎,但當我掙扎時,我已經能夠很快看穿自己在掙扎,然

後快步走出那個圈子。你可以說那是人老了之後自然會有的智慧,所以如果我到現在都還學不到這種智慧,那就永遠不會了。   每個人都會掙扎,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這是一定會有的。像我,我就常常花很多時間在掙扎,結果總是發現掙扎解決不了事情。因為「掙扎」不是「做事」,有時候叫做「正精進」(right effort)。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都需要我們做事,這樣才能夠實現意向或是往真實事物推進。生活並非只是要追求「溫飽」這種基本的需求。瑞士網球名將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若不是每天精進球技,就不會成為世界冠軍;你我這樣的人,若不努力,大學就無法畢業。做事就是對準一個目標,自然地運用個人意志

去進行。   但掙扎卻是由恐懼催生的一種推擠。說澈底一點,掙扎是因為害怕無法生存,害怕自己消失不見,而這裡所說的自己不只是形體,還有心理上的「我」。掙扎使我們更加和「自我」合一,這是「自我」伸張自身存在的方式之一。   但掙扎從來不會使我們得到我們最想要的東西──愛、意義、存在。掙扎不會讓我們對過去和未來都不感到焦慮,不會使我們接受自己有缺憾的現狀,更無法接受自己有一天會死。為什麼掙扎得不到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都不在「自我」的範圍內。我們如果要這些東西,就要換一條路。這一條路,始於臣服,終於臣服;始於放下「抗拒」,終於放下「抗拒」。   我們有一種並非由「自我」身分界定的「存在」,當我

們和這種存在失聯時,就會開始掙扎。不過這個比自我巨大的,是什麼東西?其實就是你自己。這本書探討的就是這個巨大、難以界定的你;並且也要提醒你安於現有的生活。我說「提醒」,意思就是我們自己本來就知道了。做到這一點,比你想像中容易,但花的「力氣」比一堂瑜伽課多。   這個「力氣」是什麼?就是「容許」(allowing),也就是對自己現有的生活狀況持續、深層、勇敢地說「好」,說「可以」!而這個「好」不會解除人世的痛苦,也不是要你不接受生活的試煉,光是置身事外的覺知或目睹。這個「好」不是要你不在意這個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要你很在乎,在乎到整個心都滿溢出來,開展開來;要你願意完全活在此時此

刻;不論當下的事情是光明或黑暗,都接受,都不另做他想。   做到了這個「好」,我們就會展開雙臂,接受生活中隨時有狀況出現或消失。自我不再能夠指使我們,回歸到自己原本就有的巨大生命中,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我們今天會在這裡就是為了這個,這本書就是幫助你實踐七種「放下掙扎」,熱愛生活的方法。   以詩做為智慧語言的用途   本書雖然不是在講詩,但通篇借用詩來掌握與表達「放下掙扎」的本質,並且讓生命來指點我們出路。我在本書經常引用詩篇,看過我《十首詩》(Ten Poems)叢書的人必定不會感到驚訝。偉大的詩篇和靈修傳承不同。   靈修傳承確實具有很深奧的智慧,但其語言和習俗卻受到文化與教條的限制

。偉大的詩篇,其語言卻是普世的,可以跨越文化藩籬,直指人心的精準度及力量,絕非散文所能比擬。   散文做為解說與論辯的語言,價值非凡;但換成是詩,詩卻不做解釋。詩直接趨近生活體驗的核心,以精準而根本的形式,傳遞四海之內人人皆可認知的真理。詩是靈感的發聲,不是在教導什麼,所以我們也不是用前額葉皮層去了解詩傳達的真理。美國詩人華勒斯.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說:「詩幾乎能完全抗拒理性。」   心了然,就看得出偉大詩篇傳達的真理。同樣地,心了然,我們對生活就會有較為深刻的反應,不光是掙扎而已。所以本書通篇我才會常常用到詩的語言。   意義與目的覺知生命從自己身上流過,那麼生

命就會充滿意義,充滿到不會發生意義和目的問題。我問自己裡面那個匱乏的生靈說:你要渡過的這條河流叫什麼名字?……你真的認為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你的靈魂不那麼飢渴嗎?你在那種大空缺裡面根本找不到什麼東西。──印度神祕主義詩人 卡比爾(Kabir),美國詩人 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英譯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Walter Whiteman)曾說:「你應該做自己的僧侶。」然而要照料自己的靈魂,不依循社會及宗教正統說法,還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源頭,這種自由卻非輕易可得。要在客觀、外在的世界尋求意義,不論內外,壓力都很大。我們的文化總是勸告我們要「成為」某種人物,而非單純的「作人」。我們的社會為

我們羅列具體成就表,替我們打上永遠不會抹滅的記號。我們的文化鼓勵我們從外在角色和行為尋找意義,而非固守自己內在的固有價值,將瞻望的眼光轉回來看那個「看者」(自己),而不要再看外在的東西。當然,「轉變」的過程不但是人的一場歷險,也是整個宇宙的歷險。世間萬物,每一樣東西都隨時在變化。「存在」本身隨時都在變化。我們一路前行,人生也一直在變化。但如果我們的活動與角色不是來自於工於心計、焦慮的自我,而是來自於自我之下更深的源頭,帶有人生經驗開始累積之前自己真實的色彩,不扮演什麼角色,不擔當什麼功能,那生命就會比較有意義,比較單純。這是真的!真的能夠那樣,生命就復活了。所有的事件都會自然開展。由於我們自己

變成了「存在且變化」(being-into-becoming)之流,不再是緊抓著某些名貴身分不放的固定主體,所以生命很自然就在我們身上流過。你要是曾經看過報紙上的訃聞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訃聞都是用外在成就來描述往生者。這其中的涵意是,這些成就是往生者昔日在世時的價值觀及意義源頭。但如果是由你來寫自己的訃聞,你比較可能會從內在來描述自己。我最近曾經在寫作課上要求學生撰寫自己的訃聞,我也寫了自己的。我的訃聞一部分是:他的第一本書叫做《心中熱火》(Fire in the Heart)。不論他自己知道不知道,這一把熱火就是引導他一生的動機。這一把火在他胸臆間徐徐燃燒。這是熱愛生命之火;他一加入這把火中

,就加入了這個世界與其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