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 和新谷弘實的 新谷弘實的酵素力革命:吃對酵素、提升細胞排毒力,決定自己的身體年齡!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大腸鏡合併瘜肉切除術與病人用藥安全 - 藥學雜誌電子報140期也說明:為了避免病人因大腸鏡合併瘜肉切除術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醫療人員應關注病人過去用藥史,尤其是併用降血糖藥物和抗血栓藥物等慢性病用藥。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學林 和三采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臨床醫學研究所 吳明賢、俞松良所指導 張立群的 糞便潛血檢驗偽陰性之大腸直腸腫瘤-大腸直腸癌篩檢之夢魘 (2018),提出大腸鏡息肉切除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大腸直腸癌篩檢、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間隔癌、扁平鋸齒狀腺瘤、凹陷型大腸直腸腫瘤。

而第二篇論文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魏正宗、林俊哲所指導 王賀立的 大腸黏膜內癌之惡性息肉切除後的長期追蹤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大腸黏膜內癌、大腸惡性息肉、大腸癌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腸鏡息肉切除的解答。

最後網站小心已是大腸癌第二期則補充:因此,檢查發現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議切除,每年追蹤一次大腸鏡;若連續2次追蹤都沒有再看到息肉,可延長為2~3年追蹤。息肉切除後一定要追蹤,統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腸鏡息肉切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

為了解決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醫療團隊必須合作才能有效率地解決患者病痛,就像手術房內的場景能充分展現有默契的醫療行為!此刻,落實分級醫療及向民眾推動社區厝邊好醫師的觀念,更是台灣醫療改革的里程碑。   全民健保是台灣的亮點,它是所有醫界夥伴們付出心力提供民眾優質醫療服務所營造出的成就,我們在這土地的人民要共同珍惜這資源!   健保署以病人最大利益為價值理念,為了減少病人的重複檢驗檢查、避免重複用藥,規劃「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以加速醫療改革。期待能為所有的醫療人員重塑快樂友善的醫療工作環境,遠離一再惡化的醫療糾紛夢魘!   健保改革日記勾勒了健保署近三年來的各項業務精進改革內容,就像駕駛破冰船

來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相互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  

大腸鏡息肉切除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大腸癌篩檢只能靠大腸鏡嗎?如果之前長過息肉並切除,還會再長嗎?關於大腸癌篩檢的各種疑問,就讓台大醫院內科部邱瀚模醫師為您解答!

遠離大腸直腸癌世紀論壇 篩檢全解析:https://goo.gl/UBAQTl
遠離大腸直腸癌世紀論壇 全場影片:https://goo.gl/qj6h5u
雜誌線上購:https://goo.gl/ZMgGTe
健康2.0雜誌官方網站:https://goo.gl/Wy3050
健康2.0 Facebook:https://goo.gl/d5oM2s

糞便潛血檢驗偽陰性之大腸直腸腫瘤-大腸直腸癌篩檢之夢魘

為了解決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作者張立群 這樣論述:

背景大腸直腸癌是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同樣的,台灣也面臨著大腸直腸癌的嚴峻考驗,目前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也是癌症死亡人數的第三位,每年約有4,000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發生的案例也約有16,000例。因此,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以及如何改善其治療效果,是我們需要面對與解決的公共衛生挑戰。大腸直腸篩檢已經被證實可以有效地同時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美國從1970年代開始實行篩檢的工作,因為起頭得早,目前美國成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皆下降的國家。台灣從2007年開始實行全國性的篩檢,篩檢方式使用免疫法糞便潛血檢驗,篩檢對象是50-75歲的族

群,篩檢頻率為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呈現陽性的民眾,需要緊接著接受大腸鏡當作為確診工具,然後依據大腸鏡的檢查結果,決定其治療的方式與追蹤的頻率。例如大腸鏡發現一顆一公分的息肉,可以接受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移除息肉,然後三年後再接受一次大腸鏡的複察。至於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陰性的患者,則兩年後再接受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即可。目前已經有研究報告顯示,採用此方式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的民眾,和沒有接受篩檢的民眾比較起來,可以有效地降低十個百分點的死亡率。由此可見,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很有效地篩檢大腸直腸癌,然而,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仍然不是一個完美的篩檢工具,其對於大腸直腸癌的敏感度為79%,對於癌前病變-進階型腺

瘤(advanced adenoma)的敏感度則只有29%,一旦腸內有腫瘤,但是糞便潛血檢查卻呈現陰性,便容易在篩檢後出現大腸直腸癌,也就是產生間隔癌(interval cancer)。如何降低糞便篩檢後產生間隔癌的機會,其重要性不言可諭,欲減少間隔癌的發生,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瞭解哪些大腸直腸腫瘤不容易被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出,這種腫瘤稱之為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偽陰性的腫瘤。過去的研究顯示,非隆起型的大腸直腸腫瘤容易成為糞便潛血偽陰性的腫瘤,其中,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 SSA/P)與凹陷型大腸直腸腫瘤(depressed colore

ctal neoplasm)這兩種重要的大腸直腸癌前病變都屬於非隆起型的腫瘤,因此糞便潛血就不容易偵測到它們,所以這兩種癌前病變都是容易成為糞便潛血偽陰性的腫瘤,相對地,也容易造成間隔癌。目的此研究主要是以扁平鋸齒狀腺瘤與凹陷型大腸直腸腫瘤為主題,藉由探討其流行病學、分子變化、內視鏡特徵、與糞便潛血檢查的敏感度等。希望能夠瞭解其容易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偽陰性的原因,並藉此找出解決方式,提高其篩檢的診斷率,減少間隔癌發生的機會。方法針對扁平鋸齒狀腺瘤部分,我們利用至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篩檢性大腸鏡的民眾,挑出50至75歲並符合大腸直腸癌一般風險(average risk)的族群,分析以10、15

、20 µg Hb/g feces為陽性值標準時,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對於傳統腺瘤以及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接著比較糞便潛血檢查對近端與遠端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除了探討糞便潛血檢查對於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外,我們也觀察這類腫瘤的內視鏡特徵,首先,依據文獻報告整理出六個扁平鋸齒狀腺瘤的代表性內視鏡特徵,這六個特徵包含了白光、窄頻影像系統、與染色內視鏡的特有表現,然後將所有個案按照收案順序分成測試族群(derivation cohort)與驗證族群(validation cohort) ,在測試族群中找出最佳的內視鏡特徵組合,最後在驗證族群驗證此特徵組合診斷鋸齒狀腺瘤的準確性。為了瞭解凹陷型腫瘤

的基因變化,先收集凹陷、扁平、與隆起型腫瘤,然後利用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測試KRAS、BRAF、PIK3CA在不同型態腫瘤的表現。接著,利用次世代定序來找凹陷型腫瘤的腫瘤標記,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凹陷型與隆起型腫瘤,首先利用OncoScan FFPE array在測試族群中找出凹陷型腫瘤的生物標記,接著在驗證族群驗證生物標記的準確度,最後,利用大腸直腸癌的組織,探討凹陷型腫瘤發展而成的大腸直腸癌,其存活表現與傳統腸癌有無不同。結果以10、15、20 µg Hb/g feces為陽性值標準時,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對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為12.3%、6.2

%、6.2%,對大型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為18.4%、10.5%、10.5%,對進階型腺瘤的敏感度為32.4%、24.5%、20.9%。回歸分析顯示有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民眾和無息肉的民眾比較起來,其糞便檢查陽性的風險,並不會增加。而大型扁平鋸齒狀腺瘤與進階型腺瘤比較,在標準值為15 µg Hb/g時,大型扁平鋸齒狀腺瘤的糞便潛血陽性風險顯著降低 (OR=0.3, 95%信賴區間=0.10-0.90)。因此,若欲提高扁平鋸齒狀腺瘤的診斷度,就必須先增加其內視鏡診斷率,使用染色內視鏡與窄頻影像系統可以有效改善其診斷率,其中,大型鋸齒狀腺瘤用染色內視鏡加上窄頻影像系統效果最好,如果是小型鋸齒狀腺瘤,

利用染色內視鏡效果就很好。凹陷型腫瘤的基因變化和傳統大腸直腸癌不相同,傳統大腸直腸癌常出現的KRAS、BRAF、PIK3CA突變,在凹陷型腫瘤出現的機會很低。利用次世代定序發現凹陷型腫瘤特異性的生物標記組合為MYC, CCNA1, BIRC7,此生物標記組合在測試族群與驗證族群的敏感度/特異性/準確度分別為75.7/83.3/79.7%。利用此凹陷型腫瘤標記在530個大腸直腸癌個案做驗證,發現22.1%的腸癌由凹陷型腫瘤形成,凹陷型大腸直腸癌的整體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較非凹陷型腸癌差,如果進一步分析,凹陷型腸癌在stageI、T1+2, 近端大腸的PFS

皆較差。結論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第一線的腸癌篩檢工具,然而扁平鋸齒狀腺瘤和凹陷型腫瘤都是糞便潛血檢查容易偽陰性的病兆,提高這兩類病兆的診斷率,就有機會降低篩檢後的間隔癌。本研究顯示,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對扁平鋸齒狀腺瘤的敏感度不佳,即便是大型鋸齒狀腺瘤,其敏感度還是較大型傳統腺瘤明顯降低,欲提升其診斷率,應加強內視鏡的診斷率,使用染色內視鏡與窄頻影像系統可以有效提升鋸齒狀腺瘤的內視鏡診斷率。凹陷型腫瘤的基因變化目前尚未清楚,本研究證明傳統大腸直腸癌會出現的KRAS、BRAF、PIK3CA突變,在凹陷型腫瘤的癌症形成早期鮮少出現。MYC、CCNA1、BICR7是對凹陷型腫瘤具有專一性的生物標記

組合,藉由此生物標記組合,我們了解由凹陷型腫瘤發展而成之腸癌的臨床特性,此外,此生物標記也提供了一個發展診斷凹陷型腫瘤工具的機會,為早期診斷凹陷型腫瘤奠下基礎。糞便潛血偽陰性的腫瘤是癌症篩檢的重要挑戰,應該藉由提高內視鏡的診斷率以及發展分子診斷工具,來分別提高扁平鋸齒狀與凹陷型腫瘤的診斷率,減少糞便潛血偽陰性腫瘤的威脅。

新谷弘實的酵素力革命:吃對酵素、提升細胞排毒力,決定自己的身體年齡!

為了解決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作者新谷弘實 這樣論述:

為什麼總是瘦不下來又容易生病? 因為你體內的細胞排毒力已經出了大問題! 百萬暢銷書作者~新谷醫師最完整的免疫新常識! 拯救衰弱的細胞、多病的身體,就要靠酵素的力量!   檢查過美日35萬人的胃腸,世界胃腸內視鏡外科權威~新谷弘實發現,不良腸相的腸壁表面既硬又凹凸不平,還隨處可見宿便!擁有這種不良腸相的人,通常生活習慣都很紊亂,也大多有肥胖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等問題,或是有提不起勁、無法集中精神等症狀。   換句話說,腸道表情不好的人,臉部表情自然就會不好!   一旦腸道囤積過多「廚餘」,體內酵素就會不斷流失,造成細胞無法排毒,成為各種疾病與肥胖、老化的導火線!   要拯救缺酵

素的多病身體,只要吃對酵素、加強細胞排毒力,就能超乎想像地、快速提升自己的健康! .人體不能沒有酵素! *防止老化、恢復年輕 *消除疲倦、保持活力 *養成不生病的體質 *減少體重和體脂肪 *皮膚恢復光滑彈性 *預防癌症和過敏等免疫系統疾病 .新谷式酵素飲食法,拯救缺酵素的多病身體! *第一步就是讓糙米變好吃 *從生鮮食品補充神奇活酵素 *攝取喚醒細胞的「好水」 *養成讓細胞休息的好習慣 *花草咖啡,最有效的腸道排毒法 *保健食品,有效補充不足的酵素 作者簡介 新谷弘實   一九三五年生於福岡縣,一九六○年畢業於順天堂大學醫學系。一九六三年,以外科醫師身分到美國紐約的貝絲以色列醫院留學,之後成

為胃腸內視鏡學的先鋒,非常地活躍。一九六八年,開發了後來被稱為「新谷式」的大腸內視鏡插入法,領先全球在未進行開腹手術的情況下,成功切除病患大腸內的息肉,對醫學界有很大的貢獻。已在美日兩地為35萬人做過胃腸內視鏡檢查,以及十萬例以上的息肉切除手術,為該領域的世界權威。目前為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外科教授,以及北里大學客座教授(兼研究員)。著有百萬本熱門暢銷書《不生病的生活法:神奇酵素決定人的壽命》、《不生病的生活法(2):實踐篇》《不生病的生活法(3):恢復年輕篇》(以上由日本SUNMARK出版),以及《胃腸會說話》、《健康的結論—「胃腸會說話」黃金篇》(以上由日本弘文堂出版)等著作。 譯者簡介

蕭雲菁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士,同校臨床心理學碩士。喜歡閱讀與旅遊,居留日本東京九年時間。曾任職金融機構、日商公司課長等職,現專職中日文雙向翻譯、口譯,並任教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日語教師、社區大學日語教師等職。 【推薦序】新酵素,新希望 姜淑惠 【推薦序】腸道健康是抗衰老重要的一環 王桂良 【推薦序】青春無痕,神奇的細胞排毒 王康裕 【前言】連結腸道與地球的「三個關聯」 第一章 「腸道、土壤、微生物」的三角關係 腸道內部是外在環境的縮圖 腸相與疾病間,存在緊密關聯 掌握人類生殺大權的微生物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造成全球一半人口感染的流感病毒 微

生物支配了人類的歷史? 哪些傳染病造成最大危害? 抗生素能撲滅病原菌嗎? 真正能克服傳染病的方法 檢視平均壽命的迷思 微生物也能促進健康 腸內環境等於人類健康狀況 消滅病菌,不如積極攝取發酵食品 土壤健康與腸道健康的關係 趕盡殺絕,讓腸道與土地失去平衡 有效微生物,幫助土壤恢復健康 微生物資材能改善土壤、淨化污泥 農業,為飲食的根本 有機自然農法,找回健康的農產 粗茶淡飯,卻擁有強大生命力 第二章 搞壞人類腸道的食品 酵素量是生命力的測量指標 不要以營養數據來衡量食品價值 動物性食品造成癌症的增加 「喝牛奶能攝取豐富鈣質」是大謊言 牛奶與體質的關係 飼養乳牛的惡劣環境 有重大問題的乳牛飼養生

態 不孕與癌症,導因於喝牛奶? 吃優格,真的能讓人更健康嗎? 植物油並非「真健康」 反式脂肪酸是健康大殺手 至今仍延續的錯誤營養觀念 破壞日本飲食文化的美國戰略 應重新檢視營養學定義 單憑營養數據,無法看出食物生命力 第三章 新谷式飲食健康法,讓腸相變漂亮 不良腸相,來自不健康的飲食 增加大腸癌罹患率的食品 七比一,均衡的植物與肉食比例 連美國政府都讚揚的日式飲食 連美國政府都讚揚的日式飲食 均衡飲食第一步,改吃糙米 穀物精製後產生的問題 攝取全食物的好處 以白米為主食,讓糖尿病患者增多 吃進糙米飯的美味與健康 攝取蔬果植化素,強化生命力 多從植物性食材攝取優質蛋白質 選擇天然未精製的調味品

生命力強弱決定於體內酵素量 吃下充滿生命力的食材,身體就會感到舒暢 奇妙酵素,生命力與健康的來源 多攝取生鮮食品,補充奇妙酵素 第四章 從腸道開始改變的「新谷式美容瘦身法」 腸相,才是你的真正內在 三大訣竅,輕鬆變美又變瘦 攝取喚醒細胞的「好水」 身體並不想要茶和運動飲料 如何健康喝好水? 徹底排除腸道內的「廚餘」 歐美化飲食,是導致便祕的主因 咖啡灌腸,快速排解便祕情形 花草咖啡,最有效的腸道排毒法 多吃生鮮食品,即能有效補充酵素? 保健食品,有效補充不足的酵素 如何選擇有效的酵素保健食品? 養生食品健康法的「陷阱」 低醣減肥法非常危險 很糟的「低胰島素減肥法」 斷食,讓身體休息與排毒

我主張的「理想飲食生活」 養成讓細胞休息的習慣 改變人生的飲食方法 第五章 關注新酵素,發現健康新世界 進行細胞內排毒的酵素 細胞內排毒,掌握恢復年輕的關鍵 讓「恢復年輕酵素」運作的器官 面臨生命危機時,體內的運作方式 細胞內排毒產生問題,引發各種疾病 植物也有「細胞內排毒」的作用 新酵素就是「恢復年輕的酵素」 細胞內的先天性免疫系統 新免疫學常識正被熱烈討論中 與「細胞自殺」有關的新酵素 能適應環境的新酵素特性 吃水果,輕鬆補充新酵素 斷食能提高生命力的原理 懷孕生產時也不可或缺的新酵素 如何充分活化新酵素? 【後記】從腸道小宇宙,看見全世界 作者序 連結腸道與地球的「三個關聯」   

自從前一系列的拙著《不生病的生活》意外受到好評,還成為百萬本暢銷書以來,有愈來愈多的人對我提倡的「新谷式飲食健康法(新谷酵素健康法)」產生興趣,甚至開始實際採行。   我的醫院可算是胃腸內視鏡領域的先鋒者,也是世界首創在不進行開腹手術的情況下,切除大腸息肉的「大腸鏡息肉切除術」開發者,但到我醫院裡來求診的病患,不止為了接受內視鏡檢查,還有許多人是專程來詢問有關健康管理與飲食法。   但不論什麼樣的病患來訪,我總是會如此告訴大家,「形成你身體與心靈的,就是你每天所吃的東西」,事實就是這麼簡單。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裡,蘊含了生存的所有真理,但或許就是因為太過簡單,也太過理所當然,所以反而很少有人能實際

感受這句話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所吃的東西,會被送到腸道裡去,最後養分被送到血液中,並輸送到全身的細胞裡,而這個細胞的集合體,就是我們人類(生物)。以投藥、手術以及化療為主要治療法的現代醫學,基本上並不重視從飲食到腸道及細胞裡的過程,所以很少將視野擴展到腸道與酵素、微生物之間的關係,也不太注重「改善腸相等於腸道健康狀況」的飲食健康法。   人為什麼能保持健康狀態?相反地,缺少什麼時就會生病?一般來說醫師和病患自己也沒有非常明確的答案,只是致力於去除眼前所出現的症狀,這也是目前的實際醫療狀況。   本書將針對這個問題深入探討,並以我的專門領域,也就是以腸這個器官為切入點,更進一步地深入研究。若

只單純分析腸這個器官,會發現它不過是一條非常細長的管子,卻是連結我們和我們所生存的世界以及宇宙的連接點,所以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來理解並實際體會與它們之間的關聯。   這種關聯可歸類為下列主要三項,內容包含許多前一系列的拙著《不生病的生活》中,無法充分傳達到的領域,所以在實際傳達增進健康的具體資訊之前,在此稍微詳細解說一下。   第一個關聯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坊間總是喜歡探討好菌和壞菌等腸內細菌的存在,以掌握健康的重要關鍵,但我注目的焦點不僅僅如此。微生物的世界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寬廣」,例如培育我們所吃農作物的土壤裡,就有許多微生物在裡面活動。土壤環境的好壞,會影響農作物的品質,而這些

農作物進到我們的胃腸裡後,又會影響我們的腸道狀況。若能明白這些事物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就能大大改變我們的生存方式。   另一個關聯是「食物」。如前述般,我們每天都會吃下某些東西,並將這些東西轉換成熱量來維持我們的生存。負責消化與吸收食物的地方是腸道,而腸道會透過血管連結到全身的細胞。以內視鏡觀察時會發現,依據我們所吃的食物內容而定,我們的腸道也會變乾淨或變髒。所以我提倡的「新谷式飲食健康法(新谷酵素健康法)」裡,充滿了讓腸道健康、血液淨化,進而促進細胞乾淨的精髓。   我為什麼不斷主張牛奶有害健康?攝取白米或白糖、以及大量使用油脂的料理,絕對會出問題?傳統的日式飲食有益健康?本書針對這些主張的

背後理由,淺顯易懂地做說明,但說穿了,就是我在替大家的腸道發聲。好好傾聽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聲音,只要能感受自身腸道的心情,就能戲劇般快速提升自己的健康。   最後一個關聯就是「細胞」,因為在腸這個器官的背後,存在全身多達四十到六十兆個細胞。我關注的焦點是細胞內的酵素活動,我將這種酵素稱為「新酵素」,試著將它具體化。新酵素的存在會如此重要,主要就是因為它和我們生命活動的根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直接從探討新酵素的第五章開始讀起。   「生命力很強」,代表全身細胞非常活化,處在很有活力的狀態下。若以新酵素為主軸來觀察細胞的運作,就能明白大多數現代人,為什麼會如此沒有元氣,甚至缺乏了

生存的意志與活力。   現代醫學都只將焦點放在自己的專門領域上,只關心如何解除自己領域裡的疾病與症狀,而這種只針對個別器官進行研究的醫療方式,正是導致大家看不見整體性緊密關聯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我們必須站在能夠俯瞰所有相關性的立場來看待這個世界,設法從中掌握各個細部所發生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本書為讓大家培養這種彈性思考的能力,將從各個角度來提問題。   要彈性思考事物的本質,一點也不難。只要像每天的飲食方式一樣,好好地仔細咀嚼,隨時設法消化與吸收就行了。如果我的建議能傳達到大家的細胞裡,成為大家心靈與身體的養分,那就是我的榮幸了。 新谷弘實 二○○八年九月 推薦序一 新酵素,新希望

姜淑惠   一個人行醫四十餘年,累積三十五萬人次腸鏡檢查經驗,以管窺腸相,淬鍊畢生的精華,形塑一套「不生病的生活法」,在日本及台灣多處形成風行草偃的影響力。因為藉由肉眼逼近腸相的變化,進而思索人體腸道健康與微生物及環境(土壤、食物……)等相互關係。這是宏觀視野所展現,醫者醫身、醫心、醫天下的氣度,也是我對作者新谷弘實醫師的素描。   雖年屆從心所欲之齡,仍舊孜孜不倦、老而彌新地充滿求知慾、原創力,如今更發表新作──新酵素。   本書一反昔日只強調消化酵素的重要性,進而著力於「新酵素」的研究及推廣:   何謂新酵素?掌握年輕、活力、生命力,不生病關鍵的酵素。   存在何處?細胞內粒線體、溶小體及

凋亡系統。   有何功效?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能量供應站。溶小體與吞噬凋亡系統,是細胞內的排毒、清除及淨化系統。   有何重要性?現代人的無活力、疲倦,各種蛋白質變性或異常代謝物堆積所形成的疑難雜症、癌症,都與微觀中細胞內的這兩個系統有密切的關聯性。   如何獲取新酵素?多素食少肉食,酌量生食,擇日斷食。這與我二十年來所倡導的飲食革命三部曲:素食、生食、斷食,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我在歲末幫忙審訂此書時,台灣醫界發生一件大醜聞──假癌症、真手術、假檢體、詐保金,但法網恢恢,破案的大功臣,居然是「粒線體」!原來犯案者以為把檢體浸泡福馬林後,組織會破壞,則無法查出真相。殊不知一個細胞有一萬個

粒線體,「粒線體」這個發電廠,充滿生命力強勁的酵素,福馬林對它竟然毫髮未傷,保存完好的DNA而能提供鑑識破案。由此可見,細胞內生命力的關鍵──新酵素,豈容忽視? 【box】姜淑惠醫師   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醫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從事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細胞免疫學以及預防醫學研究所中藥免疫功能研究,擁有中、西醫執照。著有多本暢銷健康書籍,現為台中無著健康之道創辦人,以及二利診所腎臟專科醫師。 推薦序二 腸道健康是抗衰老重要的一環 王桂良   有一句廣告詞相信大家都已耳熟能詳:「胃腸好,人不老」,腸道健康的確是抗衰老很重要的一環。我們仰賴腸胃道消化食物,吸收養分,而腸道更如同體內的另一層皮膚

,是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抵抗病菌、毒素的入侵。我們體內最大的免疫淋巴系統就位於我們的腸道,免疫細胞都集中在這裡,足以證明腸道健康對我們的免疫力有多大的影響,也凸顯了腸道對保健養生的重要性。   新谷醫師所提倡的飲食健康法,特別注重未精製過的穀類和新鮮蔬果的攝取,主要目的在於這些食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全食物」,含有大量的酵素和益生菌,可以調節生理機能,提升生命力。「Living Drug」一詞即用來形容這些具有生命力且可以達到醫藥效果的健康食品。「Living Drug」原本多指具有多種療效的乳酸菌,然而如果以更廣泛的角度來定義,傳統草藥當中常見的冬蟲夏草、牛樟芝等真菌類也是屬於有生命力的物

質,而這些物質的確也具備調節生理機能的功效,未嘗不是一種「Living Drug」!   早期傳統營養學一向注重飲食中營養成分的均衡,對於維生素的看法也比較保守,以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健康狀況為衡量點,特別著重在維生素缺乏症的預防上,而非保健養生上。近年來,全民健康意識漸起,維生素、微量元素、植物性營養素等微量營養素總算被廣泛應用在促進健康上,而新谷醫師所提倡的飲食健康法,以提升腸道健康為前提,利用「具生命力的食物」提高生命力,這樣的新觀點勢必成為重要的醫療保健概念,的確值得推廣。 【box】王桂良醫師   現為安法診所院長、台灣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名譽理事長、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暨世界抗

衰老醫學會(WAAAM)亞洲區會長。 推薦序三 青春無痕,神奇的細胞排毒 王康裕   近年來醫學界在討論蛋白質是福是禍方面產生了很大的爭議,特別是癌症患者的飲食要補充哪一類的蛋白質,最常被拿出來討論。二○○八年在日本以新谷弘實、濟陽高穗及石原結實等兼備豐富的臨床及自然療法經驗的醫界權威,倡導以「代謝營養療法」取代傳統以熱量為主的營養學,獲得廣大的迴響。   新谷醫師以七十五歲高齡,仍然奔波於美、日兩國,為病患造福,並且不斷地出版新書,教導社會大眾最新及最實用的養生法,目前他已有三十五萬人次的腸胃道臨床經驗。以他發明的大腸內視鏡觀察及追蹤胃相和腸相,從咖啡灌腸搭配酵素及好水,到以高麗菜酵素汁、新

谷式半斷食,延伸到血液及細胞排毒的完整養生觀念,最為細膩及合乎邏輯。   研讀《新谷弘實的酵素力革命》時,隨手拾來無毒的家於二○○一年出版的《布魯士蔬菜汁癌症(斷食)療法》,其中一段「讓細胞不窒息」,布魯士讓他的病人接受有機根莖蔬菜汁斷食,清除代謝廢物、及細胞膜上過量累積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垃圾讓細胞窒息缺氧(無法呼吸)而無法產生正常的氧合作用。從這裡我興奮地發現,本書所闡述的細胞排毒,等於用科學的邏輯觀點印證了當年自然醫學家布魯士的配方及見解,感動之餘,不禁欽佩布魯士的高瞻遠矚,難怪自然醫學界稱他為天才!並且恍然大悟,細胞排毒才是最完整細膩的養生術。   「細胞排毒」這個名詞乍聽起來好像很

新鮮,但是如果以「代謝營養學」的角度去分析及註解,則非常合乎邏輯。只要遵守新谷醫師在本書中所闡述的咖啡灌腸、酵素、好水、腸道按摩及蔬果汁半斷食等養生法,不但簡單而且效果顯著。   本人實踐及推廣新谷式養生法多年,身心健康,獲益匪淺!欣逢新谷醫師將於二月來台演講及本書的出版,感動於新谷醫師一直致力於正統醫療及自然療法的融合,並且以七十五歲高齡仍永不退休的鬥志與毅力,繼續造福病患,因此非常樂於推廣及推薦這種養生方式,願大家都能分享他「青春無痕,幸福無際」的新谷式養生法! 【box】王康裕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第一屆畢業、美商畢治妥大藥廠資深行銷經理、胃藥第一品牌「吉胃福適」創辦人、「無毒的家」國

際連鎖創辦人 改變人生的飲食方法 每天都有很多病患到我醫院裡來求診,我都會詢問病患飲食經歷,然後聆聽並治療困擾病患的各種症狀,必要時甚至進行內視鏡檢查,確認病患的胃腸狀況。在這樣的過程中,我開始認真思考「活得更好」的意義。 你的身體構成你這個人,而你的身體就是由你的生活方式所刻劃出來的,聽起來或許很嚴肅,但如果你會生病,或是身體狀況不佳,基本上都是因為你粗暴地對待自己的身體,沒有好好傾聽「身體的聲音」所造成的結果。 如果持續忽視攝取「好的飲食」和「好水」,因為過度忙碌而浪費掉體內的酵素,當然就必須付出健康代價,害自己生病。因為這種不良的生活方式,會促進細胞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無法從

事需要活力的活動。 生病或身心的衰老,並非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非經歷不可的無可奈何的事」,完全看個人的努力程度如何,即使從現在開始著手也不晚,一定能改變你的人生。 在身體發出悲鳴,帶來哀號的人生之前,一定要先設法呵護自己的身體,努力維持年輕與健康。這並不是因為我是醫師,才有如此的期待,而是你自己的身體,深深渴望達到的目標。 自己的身體目前最想要什麼?是否處在愉悅的狀態裡?還是覺得很哀傷?又或者覺得很憤怒?正因為身體無法開口說話,才更應該花點時間聆聽身體想傳達的訊息,只要能養成這種聆聽身體聲音的習慣,就能改變你的生活方式,屆時就更能體會本書中所提到的各種健康建議,也能坦率地接受這些建議。 要能聆

聽清楚自己的身體聲音,並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最關鍵的就是每天的飲食內容。吃下去的東西都會成為你細胞的根基,進而構成你的身體與心靈,所以當然更應該正視這一個事實。 只要實踐我提倡的「新谷式飲食健康法」,就能慢慢改變你的腸相,不但能讓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也會改變你的意識,進而改變你的人生。我說會改變你的人生,絕對不是誇大其辭,因為「吃東西」這件事,隱藏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 只要利用「好的飲食」來安定腸相,就能讓身體愈變愈好,心靈自然會跟著溫和下來,不但能解除焦慮煩躁與不安憤怒等情緒,對事物的看法也會變得更正向。 就如本章一開頭所說的一樣,你所尋找的「答案」,就隱藏在腸道這個「內部」裡,若說這是一趟「

心靈之旅」,或許會覺得太過抽象,但腸道這個小宇宙,正是這趟旅程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天都有無數的微生物與酵素、礦物質共生與調和,而其中就隱藏著讓我們活得更好的重要提示。新谷酵素健康法,輕鬆變美變瘦的3大祕訣 只要確實實踐我所提倡的「新谷式飲食健康法」(新谷酵素健康法),就不需要施行其他減肥法,也不必為了美容去做什麼特別的運動,因為每天的飲食若確實,就會讓你的腸相變漂亮,也能讓你的細胞返老還童。相反地,一旦忘記這個簡單的事實,我們就會失去身心的平衡,引發各種疾病與肥胖、老化等問題。 其實,只要掌握三個訣竅,就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美容與減肥。如果不想用很表面的方法來讓自己美容瘦身,也想要在短期間內改

善腸相,至少得隨時留意並遵守下列三個重點。1. 每天喝一點五到二公升的「好水」,以補充足夠的水。2. 改善便祕情形,實現令人身心舒暢又自然的排便生活。3. 積極攝取「生鮮食品」,不忘補充酵素。 用更淺白的話來說,「好水」、「自然排便」、「食物酵素」都是「新谷式飲食健康法」不可或缺的關鍵字,尤其是美容和減肥,更是以這三項為基礎。 在這三項基礎穩固後,不妨再實踐另一個應用篇,就是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的斷食活動。雖然已經有不少醫師與專家都在大力讚揚斷食的效果,不過我是站在斷食與細胞內所運作的「恢復年輕酵素」以及生命力之間的關係,來看待斷食的意義。 簡單地說,「不吃」比「吃」更能提高生命力,這也是我所主張

的斷食原理,但絕不是有糖尿體質或受肥胖困擾的人所進行的卡路里限制法(限制飲食),兩者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這一點必須先有所理解。 因為卡路里限制法的目的在減少食物攝取量,藉以減少體脂肪和體重,但斷食目的卻是「利用不吃東西的方式,來提高生命力」,不但能減少體重和體脂肪,還能讓皮膚恢復彈性與水潤,完全是生命力高漲的結果。 也許在實際實踐斷食法的人當中,有很多人根本不理解這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將「不吃東西」當成日常「限制飲食」的延長線。但這種做法即使能減少體重,恐怕也無法提高真正重要的生命力,結果只流於形式上的減肥法。

大腸黏膜內癌之惡性息肉切除後的長期追蹤研究

為了解決大腸鏡息肉切除的問題,作者王賀立 這樣論述:

研究目的:大腸癌發生率現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為重要。隨著近年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篩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早期癌病灶被發現。利用內視鏡技術(Polypectomy,EMR,ESD)將大腸黏膜內癌(Tis)息肉切除,可視為cured therapy,也甚為普遍。然而後續的追蹤及癌症復發率,特別是本地的資料,仍舊不多。研究方法及資料:利用癌症資料登記庫,分析自民國96年10月至民國104年3月,於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惡性息肉,利用polypectomy, EMR,或ESD等內視鏡方式切除後,病理診斷為大腸Tis的adenocarcinoma之患者。每個息肉的組織型

態,位置,追蹤時間,復發率,死亡率,以及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原因,都有詳細的記載。研究結果:一共98個患者在接受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後診斷為大腸Tis的adenocarcinoma。平均年齡為62.6歲,平均追蹤時間2.62年(0.2 ~ 7年) ,共有4個人死亡。沒有患者在後續的追蹤發現有大腸癌復發,而有3位患者在後續的追蹤發現有癌前病變( high grade dysplasia )的息肉。平均追蹤的大腸鏡次數為1.4次(0 ~ 5次) 。 在4個死亡的患者當中,沒有一個有接受過後續的大腸鏡檢查,而其死亡原因也都與大腸癌無關。結論與建議:在我們的研究裡,於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後診斷為Tis大腸惡性息肉

並接受內視鏡方式切除息肉的患者,在平均2.62年的追蹤後,癌症復發率為0%.對於Tis大腸惡性息肉的患者,利用內視鏡技術的息肉切除可視為一cured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