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能嘉矩寫的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和何郡的 永遠不敢伸出圍牆:何郡詩集(2000-2011)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家出版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南華大學 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 趙家民、賴文儀所指導 高健豪的 節慶活動對地方社區影響之研究-以民雄大士爺廟為例 (2021),提出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節慶活動、社區、民雄大士爺廟、大士爺文化祭。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陳百齡、臧國仁所指導 王彥的 媒介框架理論的前世、今生與未來:華人傳播學術社群的追古溯今 (2021),提出因為有 媒介框架理論、華人傳播學術社群、生命故事研究、典範變遷/遷移的重點而找出了 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為了解決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作者伊能嘉矩 這樣論述:

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 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以「空間」為向度

的臺灣開發史。     伊能嘉矩在寫作本書時,不僅大量引用清代臺灣地方志與清帝國治臺官員的文集、筆記,以及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與專家的調查書,更高度重視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訊。相較於漢字書寫的建制性之地名,經常因字義之牽引而發生意義上的「質變」;以音聲存在的生活者之地名,雖也有可能變化,但仍可能保留著原有的痕跡。因而,伊能在本書採集保存的地名「音聲」,正是我們重新考察臺灣地名的重要線索。     這部「辭典式」的臺灣史書分為「汎論」與「各論」兩大部分。汎論綜述「臺灣地理總說」、「臺灣地名考」、「臺灣政治沿革總說」、「臺灣住民總說」、「土地慣行一斑」。各論則分述「臺北」、「宜蘭」、「桃園」……,以

及「恆春」、「澎湖群島」各地之地理與風土。書末並附有「地名索引」,便利查考。     本書並收錄譯者與審訂者撰寫之兩篇導讀,幫助讀者理解本書之學術價值以及在今日的意義。 名人推薦     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黃清琦╱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歷史地圖研究者

節慶活動對地方社區影響之研究-以民雄大士爺廟為例

為了解決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作者高健豪 這樣論述:

  宗教文化節慶活動可為信徒帶來安頓身心靈的力量,發揮穩定社會功能,也可將傳統民俗技藝重新展現。民雄鄉大士爺廟於農曆7月21日-23日舉辦大士爺文化祭,此活動已成為嘉義縣頗具規模的宗教節慶活動,也是台灣農曆七月重要祭典其中之一。本研究透過與廟方、社區人員深度訪談,藉由質性研究方法與文獻分析,探討民雄大士爺廟節慶活動現況及民雄大士爺廟節慶活動對社區之影響。研究顯示節慶活動保有獨特傳統祭典但文化傳承及創新需有所突破、節慶活動能維繫社區感情增加居民收入和促進地方產業活絡但有環境汙染影響交通及潛在社區公共安全隱憂,本文將依據前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建議。

永遠不敢伸出圍牆:何郡詩集(2000-2011)

為了解決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作者何郡 這樣論述:

何郡,是個天生反骨的詩人。   「你們千萬不可將茂盛枝葉/伸出圍牆//我只允許你們向內發展/偶爾,許可你們掉落一些枯葉到牆外//你們永遠要記住,每年的十月/我會更嚴厲再次修剪你們//不管你們如何反抗/我一定要你們──永遠不敢伸出圍牆」--〈永遠不敢伸出圍牆〉   一首首震耳的政治抒情詩,記錄島嶼的社會脈動,銘刻時代前進的軌跡!   本書為掌握詩刊創辦人何郡自2000年至2011年的政治詩結集,一篇篇詩作見證了台灣民主政治的來時路,如作家邱振瑞所言:「當我們翻閱《永遠不敢伸出圍牆》這本詩集,即能藉此時刻的安排,重新看見發生在臺灣政治史上的光明與黑暗,適時地把我們從庸常的生活中喚醒過來,

再次凝視臺灣母國經歷過的烈日風雨。」 本書特色   罕見的政治抒情詩,記錄島嶼近十餘年的社會脈動! 名人推薦   作家邱振瑞專序推薦!

媒介框架理論的前世、今生與未來:華人傳播學術社群的追古溯今

為了解決嘉義大學圖書館民雄的問題,作者王彥 這樣論述:

框架理論於1970年代跨界傳播學門,開枝散葉後所涉之媒介真實建構堪稱新聞學領域唯一哲學問題,也是少數橫跨理論和方法的特殊研究途徑,應用熱穩居國際、華人傳播研究鰲頭多年。反差巨大的是其在傳播學門的實際狀況如「房間裡的大象」,儘管初具氣象卻也因難度過高而令人滯足,一路走來同時穿越了研究繁榮之「最好的年代」和典範破碎之「最壞的年代」。具體表現在後設理論研究乏力,諸多節點迄無共識:一是框架概念的分散化;二是框架理論的混沌化;三是研究典範的破碎化;四是應用研究多且低質重複;五是重方法而輕理論。種種亂象亟待撥開迷霧。本研究是關於當代華人媒介框架研究重要學者的故事合輯,講述他們在共同的「本土化『遠山』」脈

絡之中,如何作為不同的「種樹的人」澆灌出不同形貌的「理論之樹」研究華章。針對華人媒介框架研究的九位「關鍵研究者」啟動「生命故事」研究訪談,所得經驗數據揭示,自1990年代落地至今三十年的華人媒介框架研究雖分佈不均但蔚有成就,在臺灣有黃金時代曾經輝煌,在大陸質素參差,在香港澳門未成氣候,證實了華人傳播研究的區位想像,即臺灣是中文世界傳播研究的登陸點和把關者、香港是重要中轉站但也僅限於中轉、大陸則深受社會變革與政治氣候影響。在媒介框架思想自英語學界發軔(1922-)到在華旅行(1991-)的整體敘事裡,關鍵研究者可分先驅、接力、應用三種類型,理論的接力與中轉得益於「文化中間人」。藉由「時空框架分析

」解碼出華人媒介框架研究的框架,一是「空間接力」框架在不同地區發揮不同維度作用,二是「地緣政治」框架的開放程度決定了研究分佈密度,三是「時間」框架因人而異,也隨「空間接力」框架、「地緣政治」框架而變。框架理論在華人傳播學術社群的旅行故事,正是傳播學門在世界範圍內跌宕命運的寫照。一是很多人經過,很少人停留;二是在不同國家、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與政經、地緣緊密關聯;三是不完美但很有生命力,際遇已從原先學門地位邊緣反轉至時代舞台中央。作為對話「理論的旅行」的行動研究,此媒介框架理論在華之旅個案樹立了使理論有機化、讓理論與現實連接、服務於教學的與時俱進範例,還測驗了生命故事研究工具的適用性,踐行了舒服的

學術訪問以及學術寫作是否可以兼顧「美」與「人味兒」的敘事傳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