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周姓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焯雄寫的 同名同姓的人 和吳錦勳的 你可以不一樣:嚴長壽和亞都的故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翻译'周姓' – 字典英文-中文 - Glosbe也說明:检查“ 周姓”到英文的翻译。浏览句子中周姓的翻译示例,听发音并学习语法。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有鹿文化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李梅琛所指導 陳孟淇的 高血壓患者心理困擾、自我效能與疾病自我管理之相關性 (2021),提出周姓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血壓、心理困擾、自我效能、疾病自我管理。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歷史系研究所 李若文所指導 翁烔慶的 清代臺灣宗族的形成與建構: 以義竹翁家、鹿草林家及後壁林家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集體記憶、宗族建構、血緣關係、地緣聚落、社會變遷的重點而找出了 周姓英文的解答。

最後網站周的英文拼音則補充: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在将姓氏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并不是直接音译的。 有些姓氏译成英文,并不是直接用汉语拼音,而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 拼音,是拼读音节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周姓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同名同姓的人

為了解決周姓英文的問題,作者李焯雄 這樣論述:

一本重度文青的指南範本 獨角獸系作家,世間少有,會不會你剛好也是   莫文蔚〈不散,不見〉〈愛〉〈忽然之間〉、陳奕迅〈紅玫瑰〉〈白玫瑰〉、梁靜茹〈可惜不是你〉、王力宏〈第一個清晨〉、張惠妹〈如果你也聽說〉、林宥嘉〈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   你可能沒聽過李焯雄,但這些歌你一定都聽過;   你或許不曾留意,但李焯雄的文字絕對留在心裡──   每個巨星身後都有一個李焯雄,每一字句歌詞背後都是豐厚底蘊的思量與推敲   ★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李焯雄,第一本文字+影像創作   ★史上未見‧九星連珠‧巨星登場‧眾神現身‧專文推薦   第一流作詞家:李宗盛、林夕、周耀輝──寫詞同路人的舉

杯慶賀   第一流作家:黃碧雲、李桐豪、張小虹、許悔之──文字如玉的美好   第一流經紀人:邱瓈寬──書寫輕簡卻深厚,如美酒香醇   第一流攝影家:夏永康Wing Shya──全書設計美術總監   「文字隱士」李焯雄的文字癮是   慢火細燉的文字煉丹術   獻給對文字有信仰的人   李焯雄的歌詞以深刻觀察、描寫精準絕倒,文字別有新意歧異、風格多變為人熟知,而他的散文、攝影、詩詞,更充滿洞見、自我凝視及哲思,讓人不禁好奇,在同一個名字底下,可有多少靈魂穿插藏閃?──   《同名同姓的人》拆解了我們對「文類」的預設,小說便是詩,詩也是影像,影像就是歌詞,在憂傷裡有知覺、有詩意地探望世界;《同

名同姓的人》更像是另類的自傳與剖析:我是誰?什麼?為什麼?──名為李焯雄的人,帶我們一窺李焯雄,如何在文字影像中悠遊、跨接,創造迷人的可能。   「同名同姓的人」是「字我訂造」,也是「複數的我」(內在/潛在)與「萬物眾生」(生命之間的關聯/底下的規律)──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有沒有「同名同姓的」我,但血液的密流裡是共通?   當代華文感性機器的超級界面,文字自我反身性的絕美姿態   我們都是同名同姓的人,其中之一 ■史上未見,九星連珠夢幻推薦   李焯雄在成為一個作詞家之前,首先是一個作家。──林夕   《同名同姓的人》拆解了我們對「文類」的預設,小說便是詩,詩也是影像,影像

就是歌詞。──張小虹   慧心的讀者,會發現焯雄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有高度的考究和音樂性,他像李賀,騎著驢,外出去尋詩覓句。──許悔之   千迴萬轉,沒始沒終,無限可能,更多疑問。──周耀輝   謙稱自己不在,其實是又把麥克風交給了讀者。因為只是同名同姓的人,在靡靡之音裡,人人都可以是李焯雄 。──李桐豪   他風格洗鍊,看似簡單,但層次豐富,也簡無可簡,有高粱的後勁,紅酒的餘韻……就像是他最近得金曲獎最佳作詞的〈不散,不見〉那樣。──邱瓈寬   我們僅還有,最珍貴的易碎物。她的是石頭,如經蒼生;他的,她希望,成玉。──黃碧雲 敬你法蘭我的同路人,請繼續。──李宗盛   《同名同姓的人

》美術總監、首位於日本森美術館舉行個人展覽的攝影師──夏永康 Wing Shya ■一本書,眾多特色   1.第一次!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李焯雄,首次出版集結二十年文字與影像創作,內心與世界一次曝光。   2.最豐厚!超過四百頁、收錄百餘篇作品,小說是詩,詩是影像,影像就是歌詞,文類超跨界。   3.最有想法!美術總監夏永康Wing Shya,貼身指導書設計,設計與文字相互貼合、不可或缺。 ■全書設計,坦白說   【彩書腰:在眾生之間】   一張張拼起夏永康歷年拍下的人物大頭照,唯有容許異質的拼貼並列,共同存在又互相依存,在同中見異的、異中有同的「之間」才看見眾生。   【黃書衣

:說最少的話】   豔黃紙衣上只印有紅色的書名、作者名與推薦語,簡單不誇耀的文字、乾淨俐落的版面,一條隱形的水平的線,紅字豎排往上,恰是與內文往下發展的相反鏡像。   【黑內封:文字的波譜】   樸素而粗糙的牛皮紙上,只剩下書名作者名,其他原來有字的位置只有長短一樣的直線,像聲音的波譜,簡無可簡。   【內版型:危險的境界】   破格的版型設計,挑戰閱讀的習慣,讓齊頭的文字永遠有一條想像的軸線,文字如瀑布順勢往下──界線的虛妄,安靜的不一定就是靜止的。   書中的照片多作「出血」的處理,視覺漫出,有時候又緊貼文字的中軸線,讓文字與影像如板塊相互擠壓──在現下空間之外,還有另一個疊加上去的

可能空間。

高血壓患者心理困擾、自我效能與疾病自我管理之相關性

為了解決周姓英文的問題,作者陳孟淇 這樣論述:

背景:目前世界各地的醫療、物質條件的提升及生活型態趨於靜態,全球各地民眾罹患慢性病的比率日漸增加,已大大威脅人們的健康。高血壓為慢性病的一種,且佔臺灣國民十大死因別第七位。慢性病患者若因疾病控制不當,久病產生心理困擾等共病症,易造成患者對自身疾病照護自信心下降,進而影響其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故探討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困擾及自我效能是重要的議題,其後果將會影響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血壓患者心理困擾、自我效能與疾病自我管理之相關性。方法:採橫斷式相關性研究設計,以方便取樣臺灣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心臟內科門診收案,依據G-power軟體計算樣本數並加入流失後,共收168位診斷為高血壓

的患者。研究工具包含使用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高血壓處理自我效能量表、自我管理量表(The partner in health scale, PIH)2010中文版。以SPSS 20.0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與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及逐步複迴歸分析(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之統計分析。結果:本研究對象:

(1)7.1%確認有焦慮,6.5%確認有憂鬱,自我效能及疾病自我管理的程度皆屬於中上程度;(2)人口學資料與焦慮無統計學顯著差異;教育程度、就業情形、經濟狀況、患病後是否接受過高血壓衛生教育、家中備有血壓計測量與憂鬱呈統計學顯著差異;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吸菸、運動習慣與自我效能達統計學顯著差異;居住狀況、運動習慣與疾病自我管理呈統計學顯著差異;(3)焦慮與憂鬱(r = 0.202, p < .01)呈正相關;焦慮與疾病自我管理(r = -0.305, p < .01)呈負相關,自我效能與疾病自我管理(r = 0.333, p < .01)呈正相關,心跳速率與疾病自我管理呈負相關(r = -0.

16, p < .01);(4)將疾病自我管理設為依變項,把自我效能、焦慮、心跳速率等具有顯著相關性之變項納入逐步複迴歸分析。研究發現以上自變項對疾病自我管理之總解釋變異量為23.5%(R2 = 0.235, p < .001)。其中自我效能為最重要的解釋因子,可單獨解釋變異量為11.1%(R2 change = 0.111, p < .001)。結論:本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焦慮越高,憂鬱也越高;焦慮越高,疾病自我管理就越差;自我效能程度越高,疾病自我管理就越好。若能及早覺察患者心理的狀況,必要時及早協助轉介心理醫師、心理師及諮商師等相關人員處理患者的心理困擾,以提升自我效能並增加疾病自我管理的

能力。臨床實務運用: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想進行高血壓患者相關研究之文獻佐證,提供相關教育機構或醫療人員發展提升自我效能之介入方案,進而增加高血壓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你可以不一樣:嚴長壽和亞都的故事

為了解決周姓英文的問題,作者吳錦勳 這樣論述:

  亞都麗緻飯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無疑是眾所周知的總裁嚴長壽。   在這本書中,嚴長壽以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做為一個人,不必然要有很高的學歷、富有的財富、傲人的家世背景,依然可以為台灣這個社會,做出許多條件更好的人也未必做得到的付出。他也同時證明了,一家公司不必最會賺錢,依然可以與社會緊密結合。   那麼所有同為大社會一份子的我們,或是做為大小企業的董事長,做為政府的各級首長,也能在亞都麗緻的印證中,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這個社會共同的未來,尋找一個新方向,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你也可以不一樣!   本書是為企業家,甚至是為那些事業成就未必顯赫,卻在社會每一個角落努力不懈的朋友而寫的。   事實

上,無論做為個人、企業或一個國家,都可以在許多過去的經驗與歷史中得到驗證——「大」未必美,「大」也未必強,更未必就會受到更多崇敬與尊重,只要你重新關照自心,自會找尋到自身或是企業最後的使命與價值。 作者簡介 吳錦勳   台灣桃園人,台大哲學碩士,從事新聞工作十一年。2007年以《今周刊》之「翻山越嶺,一堂一百二十公里的英文課」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之【卓越專題特寫獎】;2008年以《商業周刊》專題報導「一家公司,幹掉一個王國」獲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現職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筆,著有《台灣,請聽我說》一書。其寫作信念得自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啟發:「用細如粉末的文字,重構這個世界的物

理本質。」 序 找到最後的使命與價值 嚴長壽 楔子 一切從一個緣字開始 前言 找到存在的價值,你也可以不一樣 第一部 把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找到感動人心的國粹 台灣第一次國際中餐競賽 台灣美食國際化 打亮海內外驚艷的名店 打開旅館業的世界之窗 Stanley,哪一天是偷跑日? 強勢文宣,軟性外交 我們胸前繡著國旗,不能漏氣 牽起堅實的異國情誼 空氣如此清新,人情如此濃烈 用民間力量示範國家方向 世界青年總裁匯聚台北 連結國際不遺餘力 推動免簽證,吸納全球觀光客 第二部 國際交流第一線 化

解外交危機 蛋糕.解嚴.竊聽器 促成第一次美國元首訪台 福特總統的宅急便草莓和冰淇淋 國際巨星也難忘的服務 大鼻子情聖的慢跑鞋 患難與共的主客之緣 總裁客人也舀水 移植國際飲食文化 高檔餐飲第一推手 重新定義中餐品味 用人文和美學創新好滋味 第三部 打造人文地標 現代思潮發生地 龍應台的療癒避風港 文化推廣的源頭 王心心的南管為台灣發聲 連結海內外音樂 讓胡乃元從世界走回家鄉 台灣歌謠新起點 胡德夫在亞都鋼琴前重新出發 藝文沙龍的

創舉 您是台灣的名片 陪藝術家玩創意 張正傑的另一個家 亞都文化名人錄 是誰曾在這裡停下腳步 第四部 提升飯店為公益平台 專業新價值 找到對的人,打造公益平台 從技術到藝術 為台灣觀光餐旅預謀人才 既教富又濟貧 慈善晚禮服盛宴 服務,以愛之名 要讓更多人快樂 布施經營智慧 大主廚拯救涼麵店 一張公關票的價值 巴洛克音樂.總統夫人.盲友 後記 當病房的門輕輕掩上 導讀回到一個「緣」字吳錦勳 1.

一切都回歸到一個緣字   亞都飯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無疑是眾所周知的總裁嚴長壽,因此很多不明究裡的人,總以為嚴長壽是亞都的「老闆」,其實他只是「專業經理人」,真正的老闆其實另有其人。亞都原始出資的股東是周姓及林姓兩家大股東,只是他們行事為人十分低調、謙和,隱身幕後,樂意讓嚴長壽在台前發光發熱。   去年冬天,年近八十歲的亞都董事長周賴秀端與夫婿周志榮坐在亞都地下一樓的總裁辦公室裡,兩人一起回憶過往。周太太以一口親切的台語說:「阮跟嚴先生就像家人,他嘛今像阮的孩子同款。」   平時頗有威望的嚴長壽,此時像個好學生恭敬坐在一旁,面帶微笑,眼神始終在二位董事長夫婦間流轉。   周先生戲稱自己年紀大了

,記憶力不好,老忘事,但一開口卻滔滔不絕說:「我們好像在古井裡,還好是靠嚴先生。當時新旅館一直起來,伊雖然年歲淺,但從美國運通一路來,他的經驗知識一直增強,伊有知識,看足透, 你看我們飯店地點不好、環境不好、又不大,是嚴先生勉強扛著,才能做到今天。」   聽著這些讚美,嚴長壽很不好意思地笑說:「嘸啦,嘸啦,您唔敢嫌啦!攏係董事長牽成啦!」嚴長壽的台語意外地好聽,而且有種紳士的溫文儒雅、平順道地,幾乎讓人忘了他可是浙江人。   曾有一位人士這樣形容:「亞都飯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理由會失敗的,只有百分之一的理由會成功,這個百分之一的理由就是嚴長壽。」這個說法不算誇張,但嚴格來說,若沒有董事會大力支持

,嚴長壽很難締造今日亞都的面貌。   嚴長壽多次心懷感激地強調:「這麼多年來,都是亞都同仁和董事會在支撐我做這些事,如果董事長是很刁鑽的人,一切都不可能。」   「尊重專業」、「全然授權」與「絕對信任」,是嚴長壽和亞都董事長夫婦彼此關係的最好描述。   這層信任,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兩方近四十年來培養起來的深厚關係。亞都三十年了,嚴長壽卻常總歸一句說:「這一切都得回歸到一個『緣』」字。」 2.「你那會這番啦!」   周家其實發跡得早,是台北的老地主之一,財力雄厚,在台北車站附近和忠孝東路商圈都蓋有大樓。四十年前,台北市的中山北路上僅有兩棟高樓,其中一棟是台泥大樓;另一棟是當年樓高八層、也是當時最

高的「中央大樓」,此即為周家所有。   話說從頭,一九七一年六月,美國運通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嚴長壽也開始了他傳達小弟的生涯。六個月後,美國運通準備搬到這棟大樓,嚴長壽當時兼管總務工作,代表公司跟房東周太太接洽談租約。   事隔近四十年,回想當年初見面的情景,周太太不免失笑說:「阮先講好租約了,嚴先生正在向美國總公司報告,時間拖了一陣子,但是當時房價一直漲,所以過了一陣我們也想跟他漲價。後來嚴先生來對阮講:『啊,你哪會這番啦(不講理)?』之前講好的價錢是多少,伊攏按照外商公司慣習,通通memo起來。」   回憶的氣氛總是溫馨愉快的,但當時這小伙子可是字字句句都當真的。周太太形容說,房東要漲價了

,這個後生居然拿著memo,用台語回嘴:「 啊,你哪會這番啦!」事隔多年,再聽到這句話,嚴長壽也羞赧地笑出來。   這原是一場不太對等的攤牌,房東這方是營建業起家的大老闆,房客那方不過是洋公司的年輕總務。然而,嚴長壽不亢不卑、態度堅定,留給她深刻的印象。   嚴長壽在公司表現優異, 三年後升任公司旅行團的領隊,周太太便以「大姊頭」身分,揪團參加美國運通的旅遊團。嚴長壽帶隊的旅行團,格調完全不一樣。不會到處購物、趕場拍照回家炫耀,沿途中,嚴長壽總是介紹歷史、講文化、談藝術……,讓團員擁有一場愉悅的精神之旅。   慢慢的,團員們發現,這位身材頎長、彬彬有禮的導遊不太一樣,很自然不再稱他「嚴領隊」,

而改稱「嚴老師」。   當年,出國一趟很容易,往往一次旅行長達二、三十天,一個領隊如果有什麼心機、缺點、壞習慣,很難不被察覺。周家夫婦愈是近距離深度觀察,愈是信賴這位臉相端正、心思純潔細膩的年輕人。周太太說:「嚴先生足體貼,做事很細心,很有責任感。」 嚴長壽正直的特質,贏得了周家夫妻長久的信任與友誼。   周太太以一種見多識廣的口氣說:「嚴先生做人很實在,很認真。人有很多款,我今年快八十歲了,世面見得多了,老實的人真的很少。我常覺得人在做、天在看。俗語說:『樹頭跂(ㄎㄧㄚ)袂在(牢靠扎實),樹尾做風颱。』錢賺得到,信用買不到。嚴先生很忠,跟人講話,話就是話。」   當二十八歲的「嚴老師」升任美

國運通的總經理時,周志榮夫婦更倚重他了。 特別是小孩出國留學、申請簽證、寫介紹信函等「國際事務」,統統參考嚴長壽的意見。 儘管一方是受日本教育、講台語的老台北人;一方是來自軍人家庭的所謂「外省囝仔」,兩人年紀又相差二十歲,卻成為忘年之交。   人生有很多事深不可測,無法一眼見底。如果他們的緣分到此為止,那就亞都的故事,就不足以稱為奧妙了。 3.士為知己者死   當年,周志榮在民權東路和吉林路交叉口擁有一塊土地,雖然不大,但格局方正,荒廢可惜。那時,台灣觀光飛快成長,政府為刺激旅館興建,頒佈免稅、低利貸款等獎勵辦法 。很多營建業大老闆抱持著「只有要房間,不怕沒客人」心態,紛紛搶建旅館,甚至有些辦

公大樓也急就章地改建為觀光飯店。   周志榮也聘請了統一飯店的建築師,準備依樣畫葫蘆照抄。正當工人在挖地打樁,他赫然發現,一時間,台北竟然有十三間新飯店蓋好了, 一窩蜂都要開張。嚴長壽見狀,大力反對,直言建議:「統一飯店都已經十年了,怎麼可以照別人十年前的樣子抄?從邏輯看都不可能!」   沒想到,他這位雞婆房客的大膽建言,竟開啟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當年嚴長壽才剛三十出頭,年輕氣盛,在美國運通工作了將近八年,也當了四年總經理,按過去三年一調的慣例,總公司已準備輪調嚴長壽遠赴紐約擔任新職。   當時台灣退出聯合國,外交上接連受挫,國內籠罩著一股沒有信心的低氣壓,很多人擠破頭進美國公司的目的,

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拿綠卡。在這個移民潮高漲的時刻,嚴長壽自然最有機會成為美國的「選民」。   周先生這邊,旅館又已經動土開工了,困難擺在眼前,希望嚴長壽能夠協助他,而嚴長壽已在台灣美國運通做到頂了,人生彷彿走到留下或者離開的抉擇關卡,他內心非常爭扎。   這個期間,周老闆親自到嚴家登門拜訪遊說,一開始,嚴長壽的大哥跟母親很為他擔心,畢竟美國運通是很安定的工作,飯店業則是未知的險局。 當時周老闆還出很多奇招,「周老闆甚至想到要帶我大哥,到律師訂下契約,絕對保證我未來生活、工作的安全,絕對不會虧待我。」嚴長壽笑說。   他的哥哥嚴長庚被周老闆誠意打動,跟弟弟說:「士為知己者死,你是千里馬,我覺得你

找到一個伯樂。」   親情攻勢果然奏效,嚴長壽與妻子徹夜長談,「我的優勢在台灣,因為我了解此地的市場習性,若是換到美國,我不見得比哈佛畢業的還行,如果要受肯定,還不如在自己的土地上。」最後決定在這個事業的高峰上,毅然提出辭呈。同時以破斧沉舟的氣勢對周老闆說:「我只做五年,五年不成我就走人。」   他的決定,令很多人感到不解。美國總公司也派了一位資深副總裁,專程來台灣慰留他,同時強調,大老闆有交代,不論嚴長壽日後要到銀行部、信用卡部……隨他挑,「因為我們把你當作運通重要栽培的對象,只要你願意留下來,我們都接受。」   不過,嚴長壽並未改變心意,他不願在國家處境困難、朋友又需要協助創業的時刻,到美

國去找自己的前途。他形容當時的心情:「就像一艘大船在大海航行途中,決定轉舵。」亞都飯店也在嚴長壽加入之後,一百八十度大轉向。   他藉一次出國考察的機會,帶著周志榮夫婦和設計師譚國強先生,展開一場參訪國際旅館的「壯遊」之旅。那時候,剛好新加坡、香港、菲律賓都有新飯店開業,他們到了當地,也都大手筆入住最新、最頂級的大飯店,好比當時的馬尼拉飯店、曼谷東方飯店、新加坡文華酒店……。這些對向來低調樸實的周志榮夫婦,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花費。   周志榮在這次旅行中大開眼界,衝擊不斷,才到第三站新加坡,一住進剛剛新完成的Sheraton Hotel,他就急忙打長途電話回台灣,緊急喊停:「不要再造了,我們愈

做愈錯。」那時飯店都已經蓋到第六層了,立刻就此打住。因為,營建專業出身的周老闆一看到這些新型旅館,在結構上和管理上都已經和傳統飯店的思維完全不一樣,硬要蓋下去,更增失敗的可能。   「這就像一塊布,剪錯了,就沒辦法再做衣服了。」 嚴長壽回憶當年窘況,只好尋求補救方法。於是他強力推薦下,打算引介有經驗的國際飯店集團接手。但這些國際飯店集團的人,到現場一看,覺得地點太差,紛紛打退堂鼓。   事情退回原點,沒辦法,嚴長壽宛如公親變事主,只好自己跳下來當救火隊,沒想到這一救,竟然「愈陷愈深」,成了嚴長壽一輩子投入最深的志業。   周太太回憶起建當初,每天頻繁進出工地,語氣中有一種共同打拚的革命情感:「

當時我們在蓋的時陣,都是我在採購。攏是透早就出門,半暝才回家。」   飯店才蓋了一半,急急喊停之後,他們聽嚴長壽的建議,將飯店由三百多間改為二○三間,斥資這麼大手筆地改建,全在於他們相信嚴長壽說的:「不要看今天的市場,要看明天市場所需要的。」而且將飯店風格重新設計成當年前衛、於今歷史彌新的Art Deco風格。 4.大手筆改造飯店   因為對嚴長壽的信賴,董事會幾乎完全授權,也讓這位年僅三十二歲的少年總裁,做了很多極為大膽的嘗試。例如,在亞都開幕前三個月,董事會就支持嚴長壽在飯店對面買下一棟建築,開設了包括廚房、餐廳與酒吧三間教室的「訓練中心」,大手筆為新進員工訂做制服,在中山堂光復廳循古禮拜

師,又請來洛桑餐旅學院學成歸國的老師教學。   在飯店即將正式營運的最後一個月,每天中午密集試菜,並邀請台灣各界聞人如李登輝、蔣緯國、宋楚瑜等前來試吃、品嚐,同時實際考驗員工服務品質,一切步步為營,務求盡善盡美。如此大陣仗投資,為當年國內飯店僅見,但董事會完全同意。   開幕之後,嚴長壽放棄過去多年在美國運通旅行社打下的黃金人脈,當時日本團體觀光客獨樹一幟,很多飯店一開張,就有接不完的日本客。 但嚴長壽堅持不收團體客人,只服務國際商務客群為主,開幕後每月慘賠二、三百萬元。直到開幕之後第九個月才開始打平,儘管當初這般賠本經營,董事會也完全放手。   亞都創建時的顧問、資深媒體人蘇玉珍回想說:「當

時亞都為了做到頂級服務,花大錢聘請很多外國廚師、廚師助理,即使是巴賽麗廳的領班都是外國人,這樣的手筆,周太太都不吭一聲。」   亞都開幕半年多,還剛開始轉虧為盈的時刻,董事會就支持嚴長壽分出力氣,去籌辦全台灣第一次國際性的中華美食比賽「金鑊獎」,除了提升廚藝及廚師地位之外,更為中華美食的國際化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之後,嚴長壽出國推廣台灣觀光,亞都帶頭出錢出力,每年一出門就是一個月,甚至四十天不在飯店,這樣奔波世界各大旅展前後長達二十多年,如果沒有董事會首肯及支持,根本不可能發生。   其實,周賴秀端女士,平日生活簡單樸實,總是一身便服,清晨到公園運動。不會有人看出來,她就是當年讓嚴長壽年年

花費鉅資,出國推廣台灣觀光的金主。周太太還甚為理解地說:「嚴先生攏係為了國家。他是替國家推廣,替咱公司推廣,賺錢不是為了花錢,但是應該花就花,應該用就用,對國家、對公司都好。古早人說:『偷拿雞,也要蝕白米!』」她呵呵笑出來。   一九九八年,在前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力邀之下,嚴長壽暫時放下亞都的營運,「出借」到圓山飯店擔任總經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他幾乎將全部心力放在整頓圓山,每個星期只有週一、兩次回到亞都辦公,處理公文及簽名。   原本,辜振甫擔心亞都董事會不借人,打算親自拜訪周太太。周太太卻客氣地說:「不用啦!圓山是國家的門面,嚴先生等於是替國家做事,他有愛台灣的心,能把圓山飯店做起來係尚好的

代誌,是用錢都買不到的,我們立刻就同意了。我們幫不上忙,嚴先生有辦法幫得上忙,他去做,圓山好,也是我們全體的光榮。」   亞都和圓山都在高速公路鄰近區域,客層重疊,難道不擔心嚴長壽將圓山愈管愈好,搶掉亞都的生意?周先生立刻回答:「嚴先生不是這樣的人啦,他是負責任的人,他比較辛苦啦,兩邊跑。我們是憨人睹到憨福啦!」   把嚴長壽「出借」到圓山,在周先生眼中竟然是一種「福氣」?!他連忙點頭稱是:「就是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到,才會讓嚴先生去做。而且嚴先生去圓山做,對我們甚至有幫助啦,他可以看更多社會世事,增長眼界,回頭也改進亞都很多。好像原本我們只會用台幣,不會用美金,他教我們怎麼用美金一樣。他去管圓山

,我們覺得賺到了!到那裡找這種事?」   一路細數,亞都這三十年所成就的事功,沒有一件不是超前於當時,若非董事會心胸寬大,放手聽從嚴長壽創意奇想,今天的亞都必定人們從旁經過,可能都不會有任何印象的老舊飯店,等待被時間淘汰。如今亞都屹立不搖三十年,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信任與多強的決心。 5.以和為貴,天作之合   對於飯店的經營,周太太自有一套簡單、溫暖的哲學:「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賺一點錢,照顧到員工,這個最重要。錢再多,即使皇帝、總統也沒有辦法帶著走。尚要緊是日後能對股東有個交待。」   其實亞都在過去三十年間,並不全然順利。嚴長壽曾一度積極拓展海外,投資溫哥華飯店及地產開發案,但因

錯估形勢而失利,董事會也沒有責難。嚴長壽說:「即使我做錯事,他們一句話都沒講,反而我自己心裡很難過。有時周先生反而會說,睹攏睹到了,嘸要緊。」   亞都董事會對外一致認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價值,對內彼此相待更是堅守以「和」為貴。其實,過去有些決策,董事會大小股東之間即使有異議,也秉持著互相尊重的精神,有幾次嚴長壽想在國內東區及新竹科學園區大舉投資,但董事會另有考慮,他完全尊重。如遇到會令股東之間產生歧見的事,嚴長壽也會盡力避免。   嚴長壽和亞都董事長周志榮、周賴秀端夫婦以及副董事長林有成先生之間的關係,三十年如一日。 嚴長壽和亞都董事會和諧尊重,並以「利他共生」,創造出服務的新價值

,都是能帶給社會新價值典範的「企業創值家」(Social Entrepreneurs)。   談到董事會,嚴長壽總是滿滿的感謝:「我只是做一個小小的專業經理人,他們繼續『容忍』我做這些事,你哪裡找到這樣的股東?如果董事會對我的理念不認同,或許我們這份因緣也早就終止,我能做下去,全是他們對我的寬容。」   曾在亞都服務近十八年的天香樓老師傅邱平興也說:「嚴總裁遇到這樣的好股東是『天作之合』。他要再找這樣的老闆也少啦,其他股東可能只要賺錢,但是亞都的大股東卻不一樣。」   日本人相信「兩袖相擦而過,也是累世的緣分。」細數嚴長壽與董事會這三十年的天作之合,緣分的深奧、奇妙,盡現於此。   周家股東

對嚴長壽的「疼惜」,也延續到周家第二代,周家兩兄弟向來稱嚴長壽為「嚴大哥」。他們對打算退休的嚴長壽說:「嚴大哥,我們已經決定了,你永遠是亞都的精神領袖,有亞都一天,就有你一天,您的辦公室不會改,一切都照原來!你做公益需要贊助,我們都會支持。」周家大兒子周永銘還說:「嚴大哥,就算你將來老了,走不動了,要我用輪椅把你推來,我都會做。」嚴長壽笑說:「我和周家的因緣已是難分難解了。」 6.我們把嚴先生捐給台灣了   對於亞都今天的成就,周董事長夫婦人前人後總是說:「阮攏係靠嚴先生啦」、「攏係嚴先生安怎…」嚴長壽去年動了大手術,周董夫婦每次出國回來,他們都會關心嚴長壽的身體:「嚴先生你有卡好嘸?」周太太

若和好友來亞都,一定會拉著嚴長壽和朋友合照,可以說是嚴長壽的頭號粉絲。   嚴長壽說:「他們對我是多世的恩情。外面的人還以為我是頭家,其實真正的頭家在後面。他們對我這麼好,給我很多空間,這種關係全台灣找不到了。」   亞都董事會全然的信任,成為嚴長壽參與社會最堅強的支柱,長年以來,嚴長壽關心台灣前途,對社會、觀光及年輕人教育等多所建言,某個意義,他早已超越一家飯店總裁的格局,成為青年領袖、心靈導師、社會良知…,最多時候一年有近百場演講邀約。事情多到外界會誤以為嚴長壽到處「不務正業」, 但周太太卻說:「嚴先生到處演講是在做功德,這是用錢買不到的。有的人吃素吃一輩子,但是沒有那個心是沒用的。心好,

比吃素卡好。」   周先生更語帶疼惜地說:「啊,嚴先生辛苦!太辛苦了!阮攏驚伊做得太累了,身體凍唔條。」   如果亞都的故事是由一場錯誤的開始,令人驚喜的是,這場錯誤最後演變成一連串巧妙的「因緣聚合」。想到這個奇妙的因緣,嚴長壽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一開始來亞都我心裡的想法是,我來幫忙的,我絕對沒有想到要做三十年,我一開始想做個五年就要走的,幫他們做起來我就要走了,等到我真正做起來,發現這是一個比美國運通更大的舞台,讓我可以開創一個跟世界溝通的一個平台,就是這樣的工作吸引了我,我才會這麼熱心地留下。」   周太太最後微笑著,很豪氣地說:「我們等於把嚴先生捐給全台灣了。」   從嚴長壽和周家夫婦

這種糾糾纏纏的「情分」起家,亞都飯店有個截然不同的開始。 前言找到最後的使命與價值嚴長壽   嚴格來說,我的人生只做過兩份真正持續而不曾間斷的工作,一個是美國運通,從傳達小弟做起,最後做到總經理;另一個就是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三十年前, 亞都在艱辛中成立,正好遇上台灣兩個矛盾的情境。在政治上,我們遭逢中美斷交最低潮的階段,而另一方面,在經濟上卻是台灣出口貿易開始起飛的時期,來台灣的歐美客人日益增加。亞都趁勢而起,時勢造英雄,開幕九個月之後,亞都已經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飯店之一。   當時,亞都的服務及管理都夠先進,概念和想法其實已經可以媲美國際品牌。那時候我的事業心重、企圖心強 ,更不服氣台

灣變成國際政治上被遺棄的孤兒,覺得可以向世界進軍 。   因此,曾有兩度,我們也想跳開這樣的區域限制,遠赴舊金山、加拿大開設新飯店。但台灣畢竟不像紐約、倫敦、巴黎……,甚至在亞洲也不如香港、東京、新加坡這樣的國際舞台。我們的經驗與資金當時也都不夠厚實,即使有了領先的產品與概念,卻不像其他世界連鎖飯店品牌,經過長久的累積,且位於全球最耀眼的城市之中,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能見度與知名度。亞都並沒有這樣的條件,自然沒有成功向外拓展。   在美、加發展碰壁之後,我們退回到台灣,二十多年前,就先後有過在當時興起的新竹科學園區附近及台北東區等區域,開設第二家飯店的計劃。雖然我是一直往前衝的人,但非常能體諒任何

的投資都有風險,做為事業經理人,我也必須謹守分際,尊重董事會對投資風險的不同看法。   但是在另一方面,對於飯店接連拓展未能順暢,董事會卻相反地在台灣觀光發展與連結世界這個全新領域,給了我另一種發展空間,於是我那無可救藥的熱忱有了另外的出口。   亞都麗緻營運上軌道之後,就受邀加入了當時聲望極高的「世界傑出旅館聯盟系統」(LHW),讓我個人及亞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國際連結。同樣的熱忱,也驅使我參加了亞太旅遊協會(PATA)、青年總裁協會(YPO)等國際性組織。這些國際性的參與經驗,幫助我無意間學習到從一個比較高的格局看到怎麼整合自己熟悉的觀光產業,也更認識文化內涵對社會的重要性,於是我愈陷愈深,將

亞都從民權東路偏僻的一家平凡飯店,透過旅遊、觀光與文化的拓展,為台灣做好國民外交,扮演好向國際發光的角色。   回想董事會對我的支持與寬容之心,真可說是普天之下難以複製,事實上我相信無論在亞都之前、之後,都難再遇到第二個這樣的董事會。對於這獨特的因緣,我深深感謝。對於亞都全體夥伴對我理念的認同與完全信賴,全力以赴地與我走過每一個國家、每一段路程,我也永懷感激。   也因此,並不自在於再三重複敘述個人故事的我,也終於在天下遠見的說服下,把與亞都這段獨特的因緣,透過三十年週年紀念,階段性的在我將步入幕後之前,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我期盼《你也可以不一樣》不是對自我的吹捧,而是讓更多有能力的企業與個人,

也能得到一些啟發,甚至最終產生一些正面的影響。 意外成為暢銷書作家   十二年前,《總裁獅子心》的出版受到各界的注意,讓我在飯店本業之外,竟也因緣際會意外成為一個作家。   如果寫每一本書,都有一個目的,都是與讀者溝通的一種方式或橋樑,那麼,《總裁獅子心》 談到我從傳達小弟成為總裁的歷程,用意在鼓舞許多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的年輕人,如何找到自己的自信與天賦、開創屬於自己一片天的可能性。事實證明,很多領導人的條件與經驗,在大學中是學不到的;許多的天賦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當我進一步看到社會在改變,我們所處的世界愈來愈不一樣時,我的第二本書《御風而上》,便鼓勵大家看清當現實世界。在全球化之下

,國與國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的現在,挑戰也愈來愈大,年輕人必須用新的觀念與態度面對挑戰,找到可以開拓自己格局的視野和能力。   這兩年多以來,我又觀察到,當社會經濟開始走向平緩,已經無法像過去那般爆炸性快速的成長,於是我出版了第三本書《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我想鼓勵所有讀者從另外的角度看到自己,重新定義成功,尋找自己的自信跟價值,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而第四本書《我所看見的未來》,則是針對政府部門,以施政規劃的高度而寫,提出對台灣發展美好的期望值,希望能夠對台灣的未來有正面的影響。   那麼這本由錦勳所執筆的《你可以不一樣》,就算是為企業家,甚至是為那些事業成就未必顯赫,卻在社會每一個角

落努力不懈的朋友而寫的。事實上,無論做為個人、企業或一個國家,都可以在許多過去的經驗與歷史中得到驗證——「大」未必美,「大」也未必強,更未必就會受到更多崇敬與尊重,只要你重新關照自心,自會找尋到自身或是企業最後的使命與價值。 賺錢以外的價值觀   日本「經營指導之神」船井幸雄曾經說過這段話:「資本主義如果只是讓資本家運用各種手段巧取豪奪,讓貧者益貧、富者益富,無止境地耗費社會、自然的資源,那麼這個資本社會終將會讓人類走向滅亡。」   船井幸雄指出,資本主義極端發展下巧取豪奪的弊病,在自由社會尚且如此,那麼標榜共產主義的中國今日所面對嚴重貧富不均的現象,則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最近,中國總理溫家寶

針對大陸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的問題,努力想要扭轉成另一種中等收入占多數的「橄欖型」所得分配格局。他們都針對資本社會發展失衡提出可能的救治之道,在這些警訊之中,我們也必須思考資本主義發達之後,台灣要走向怎樣的社會。   我常在想「到底賺錢賺多少才叫足夠?」這或許是個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當然,固然有很多人或公司仍以追求營利為生存唯一意義,但是,我們的確看到在台灣這個可愛的社會有不少人、不少公司, 當他們錢賺錢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開始關注到賺錢以外的使命與價值,反而能夠換一種心情,做一點對社會有用或回饋社會的事。   我認為,台灣經過了幾個階段的經濟成長,胼手胝足創造出很多傲人的奇蹟,長久積累之下,整

體社會也已經成熟到開始有餘裕走向另一個高度的新階段。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天下文化全體工作團隊,他們必須忍受我在忙碌工作的縫隙中找出來的短短時間,配合完成這本書的編寫。尤其是錦勳,更費心的與亞都過去歷年的代表人物一一訪談,在他的描述下,免不了對亞都與我個人有著過多溢美的形容,謹在此致上我最深的謝意與敬意! 序找到最後的使命與價值(摘錄版) 嚴長壽   回想亞都董事會對我的支持與寬容之心,真可說是普天之下難以複製,事實上我相信無論在亞都之前、之後,都難再遇到第二個這樣的董事會,對於這獨特的因緣,我深深感謝;對於亞都全體伙伴對我理念的認同與完全信賴,全力以赴地與我走過每一個國家、每一段路程,我也

永懷感激。   也因此雖然並不自在於再三的把個人故事重複敘述的我,也終於在天下遠見的說服下把與亞都這段獨特的因緣透過三十年週年紀念,階段性的在我將步入幕後之前,與讀者朋友們分享,我期盼他不是對自我的吹捧,而是希望讓更多有能力的企業與個人也能得到一些啟發,甚至最終產生一些正面的影響。   這本書是為企業家,以及那些事業成就未必顯赫,卻在社會每一個角落不懈努力的朋友而寫的。無論做為一個個人,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國家,都可以在許多過去的經驗和歷史中證明,「大」未必美;「大」也未必就是強,更未必就會受到更多的崇敬和尊重,只要你重新關照自心,自會找尋到自身或是企業最後的使命與價值。 後記當病房的門輕輕掩上

……(摘錄版)   如果寫作能比喻為一個奇妙的旅程,這次亞都三十年的故事起始點,是從一班往淡水的捷運列車開始的。   去年七月初一個尋常中午,接到嚴總裁的來電,那天一大早,他剛看了作家韓良露專欄文章「台北生活者的旅行」,深深被打動,想寫一篇文章呼應,讓讀者印象更深刻,他想到剛接下寫書任務的我。   原本他只想藉由電話口述,但我希望當面談比較清楚,我一手提起背包,對著電話說:「總裁,我待會趕到您辦公室。」沒料到,電話那頭竟空懸半晌,接著他才吞吞吐吐說:「我不在辦公室…我現在人在和信。」他又遲疑一下,小聲央求「請﹣﹣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   通常我們見面訪談,都經秘書安排,但是這天事出突然,而且

地點在醫院。急急衝入捷運,當列車往北搖晃疾駛之際,我才忽然想到,和信?癌症專業醫院?為什麼那麼神秘? 永遠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好   嚴長壽的行為舉止永遠那麼得體、衣裝高雅(早年他還曾被選為台灣十大最佳服裝男士)、風度翩翩、與人握手溫暖誠摯。他那種對別人的體貼是很特出的,他是總裁,卻有一種小弟精神,當他跟很多大人物朋友在一起,二句話不說,就立刻變成那個倒茶倒水的人。   他自己也是「明星」,但卻時時退居其後,凸顯同樣也是明星的友人。他有很好的文藝涵養,但不管他懂得多少,總是自稱外行,如同他朋友所說的:「永遠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好」。   這個開刀的決定,其實來得突然。不過三天前,嚴長壽在早上上班途

中,接到醫院電話,要他再度確認病情。他在例行體檢上,發現了這顆腫瘤。   手術前的這一天,嚴長壽還必須進行一項血液透析檢查。我們的談話又再度中斷,他原本以為今天有個好長一段空檔的想法,顯然不切實際。他安靜而無奈地換上病服,這時他看來更瘦了,兩腳青筋血管浮凸可見、瘦長的手指、臉骨深而清晰、這時候他精神還好,一襲薄衫,赤著光腳,看來仙風道骨。如果他換上沉默嚴肅的臉,便又神似賈柯梅蒂銅雕的「行走的人」。   他順服地躺在 第二部引文:做世界的朋友去年九月,亞都按往例舉行員工夏令營,今年的主題是「有你真好」。前亞都飯店總經理朱少菡擔任主持人,她在開場中這樣引介講者:「過去三十年,我們公司有一個人,

三十年沒有升遷,他一直待在同一個職務,做同一項工作。他,就是嚴總裁。」一個工作做了三十年,「嚴長壽」這三個字,早已和「亞都」飯店密不可分。他無疑是亞都企業文化的頭號建築師。一位領導者的願景和使命,也注定了一個團隊存在的價值感和意義感。嚴長壽曾提出工作的三種價值層次:「同樣是建築,第一個工匠覺得自己在做苦力、疊磚頭;另一個工匠意識到自己正在蓋房子;而第三個工匠卻認為自己在砌教堂,並且希望有一天這個教堂蓋好之後,被萬民所景仰。這樣想的時候,他的每一個動作、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便顯得如此不凡。」嚴長壽無疑地選擇以第三種工作的「願景」鼓勵員工,同樣這些排碗盤、鋪床單、洗馬桶等看似尋常的事,都因為賦予自己

神聖的使命,而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擁有更多的幸福、光榮之感。 對很多首次來台灣的外國人士來說,國際五星級飯店如同一個國家的門面,也是國民外交的平台。而亞都接待的是國際商務客人,因此很自然得扮演一個國家或都市主人的角色,而服務人員的水準與態度,也成為這個國家或城市水準的縮影。嚴長壽說:「外國重要貴賓訪台,就算見到總統,頂多三十分鐘,真正面對面談話,更可能只有三分鐘;但他在飯店極可能住上三天、五天,甚至更長,無形中,真正影響他對台灣觀感好壞的,可能是飯店上上下下的同仁。」 這樣的認知讓嚴長壽努力用一家飯店的力量,來感動外國來的朋友,把飯店這個場域,提升為細緻的國民外交平台。打開亞都客人的長長名單,

可說就是一張國際名人譜,亞都也與這些名人擦出了令人回味的火花。例如,《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Mrs. Katherine Graham)訪台期問,嚴長壽憑著機智與勇氣及時化解一次外交危機;而美國前總統福特夫婦、電影《大鼻子情聖》男主角、法國知名男演員傑哈德.狄巴厄(Gerard Depardieu)以及三大男高音等藝術家,亞都都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樣真誠待客,也讓亞都很多老客人回報以熱情支持,颱風淹水也要入住亞都。而五星級飯店肩負推廣精緻美食的使命,以傳承正宗法國飲食文化為標竿的亞都,也在十多年前就開始介紹米其林三星級大廚擔任亞都客座主廚,推廣法國美食,也促進中法飲食文化的交流,

名律師徐小波在亞都吃到只在好萊塢謀殺電影中見識到的法式榨鴨大餐,體會到嚴長壽在飯店經營上,不斷為台灣引入名廚、名菜的熱切用心。而滙集中國大江南北、官宴到家廚精華的台灣,早年獨缺風格細緻淡雅的杭州菜,嚴長壽苦心由香港天香樓引入杭州菜,補齊了台灣的中華美食完整版圖,亦是亞都對台灣餐飲獨特的貢獻。 不論是接待客人,做全世界的朋友,或是提升國人對美食的視野,亞都成為最好的交流平台。如果有一句話這麼形容「以一間旅館來帶動城市文明,以一間餐廳來提高生活品質。」這些亞都全做到了。嚴長壽說:「一家旅館要如何不一樣?你要想,我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國外朋友,就是做第一線的國民外交工作,抱持這樣的格局、視野,跟只是賺

小費,有多大的不同!我用這個高度和格局來激勵員工,我自己也是用這樣的心情來經營飯店。」

清代臺灣宗族的形成與建構: 以義竹翁家、鹿草林家及後壁林家為例

為了解決周姓英文的問題,作者翁烔慶 這樣論述:

摘要 宗族是臺灣拓墾時期先民渡臺後聚族而居的民間組織,也是臺灣早期社會底層家庭所依附的團體。河、海自古是常民聚落逐居的發源地,更是人類建立聚落和歷史發展的場域證據。早在十六世紀臺灣已經有福建人渡臺足跡。十七世紀也有福建人渡臺從事漁業的記載。1661年,鄭成功帶領一批福建人為主的軍眷東渡臺灣,以臺南安平為中心,北隅屯墾到嘉義縣義竹鄉後鎮(今後鎮村)、鹿仔草庄、下茄苳庄區域,直到清廷領臺才開啟閩、粵宗族文化遷徙到臺灣。 清代臺灣民間社會大多由地方宗族所組成,從臺灣都會到鄉村,從福佬聚落到客家伙房,至今都可以看到姓氏宗祠的蹤影。臺灣經歷數百年來的社會變遷,儘管地方宗族勢力逐漸式微凋零,但

仍有不少宗族至今還維持傳統祭祖儀式,宗族祭祖是具有臺灣文化的一種傳統性、教育性、典範性的無形文化資產價值,有必要來進行歷史研究與文化保存的討論空間。 本文將透過歐美地區、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等地區的學者研究以及地方文獻和姓氏族譜等加以梳理清代臺灣地方宗族的歷史發展,本文研究範圍將設定清代福建安溪縣先民渡臺入墾嘉義縣義竹鄉、鹿草鄉與臺南市後壁區等姓氏宗族聚落作為渡臺後重構來作為論文主角,並以歷史文獻整理、田野調查的對應,並以清代南臺灣最多安溪先民所建構宗族聚落的歷史發展為中心,最後將宗族建構及社會變遷來作為本論文的成果。關鍵字:集體記憶、宗族建構、血緣關係、地緣聚落、社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