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承庚寫的 NLP保險銷售寶典: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和楊美娟的 成功率95%的雪球魔法:楊美娟教你冠軍人生與事業該知道的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銷售就是為了成交!3話術,讓客戶無從拒絕你 - 經理人也說明:這時候,業務員務必要提醒自己,「否定他人觀點只是人類本能」,只要不放棄,還是有可能將客戶的拒絕轉變為成交的契機。 美國頂尖保險業務員法蘭克‧貝特格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布克文化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詹文男、尚孝純所指導 龍雲祥的 建築業數位媒體廣告投放成效之研究 -以A案為例 (2021),提出保險銷售技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建築業、數位媒體、媒體廣告、廣告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國際貿易學系碩士班 簡宏儒所指導 許洺薇的 消費者對社群平台購物選擇之偏好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社群電商、消費者選擇、願付價格、多項式邏輯斯迴歸、離散選擇模型的重點而找出了 保險銷售技巧的解答。

最後網站直入人心的八大銷售技巧和話術 - 道客文檔則補充:人總是趨利避害的,內心的安全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用安全感來說服客戶是最常用的銷售話術。這種說服隨處可見,比如保險銷售話術中基本都是從安全保障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保險銷售技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NLP保險銷售寶典:國際NLP訓練師徐承庚教你如何改變傳統保險銷售技巧,快速成為TOP SALES

為了解決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作者徐承庚 這樣論述:

NLP是一門心理學,這本書可以協助你透過NLP, 懂得客戶的心理、講對客戶想聽的話、引導客戶想要做的規劃, 你也可以成為Top Sales! 專文推薦 何青馨/人壽處經理 袁希、金易樟/全心策略訓練中心共同創辦人、美國NLPI認證NLP國際發展師   市場上的客戶不是越來越難成交, 而是越來越熟悉業務的話術, 是話術將客戶訓練可以舉一反三的拒絕能力。 如今,承庚老師用NLP心理學的角度, 來打開客戶成交的寬廣之路, 教你學會聽見客戶真正想要的需求, 將商品說進客戶的心坎裡。 給讀者的話:透過NLP知識進行業績的蛻變 很多人說,保險是最難銷售的商品,因為它屬於無形的商品。也正因為如此

,許多人願意放下原有的工作,來挑戰這無形商品背後帶來的百萬、甚至千萬年薪的神聖工作。 為何說這是一份神聖的工作?因為保險是帶給全家人可以延續走下去、最重要的安全感。可是正因為保險無法立即性看見效果(要理賠才會看見保險商品的效果),所以這和各行各業的銷售相較來說,保險的好處與價值是最沒有立即性的,這也讓許多人在保險銷售上,踢了許多的鐵板。 我是徐承庚,曾經撰寫研究所碩士論文即登上國際期刊SCI的殊榮,當時的我和我的父母,都盼望著藉由登上國際期刊的碩士論文,可以讓我在求職上加分,找到一份對等的高薪水工作,可是我卻選擇踏上了保險業務的工作! 我還記得,當時父母對我非常不諒解,也曾經從阿姨口中聽到

,我父親抱持著看好戲的心態,等我賺不到錢就會去找「正當」的工作了。 當時我只想急於證明自己,想要走捷徑,趕快達到年薪百萬,想要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結果前兩年,卻換來了月薪連22K都不到的吃土生活,於是我更著急了,難道我這輩子注定要被看不起了嗎?值得慶幸的是,我還擁有當初管理研究所的知識,我卻兩年都沒有學以致用! 我試著冷靜下來,把過去在學校所學的行銷管理,重新區隔、選擇、定位我的市場,接著鑽研當時所學的行銷4P,成功的幫助我在第三年取得了第一筆的年薪百萬元。 在許多同事眼中的解讀是「撐久了就是你的」,然而他們卻無法體會,年薪百萬背後的關鍵是「知識」! 我發現,想要讓業績更容易達成,心理學占

了很重要的成分,於是我開始投資自己的腦袋,在NLP、Satir、Erickson等心理學大師的知識上,前前後後花了至少200萬元以上的學費。 既然學了就一定要去實踐,並且運用在市場上,於是我曾經成功簽到了一張產險保費,相當於整間通訊處一整年的保費,也成功簽過一張保單即達成MDRT(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百萬圓桌,全球壽險理財專業人士的最高組織)的門檻。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我在從事銷售的講師工作時,我仍堅持傳遞著「知識」,幫助更多的學生業績突破百萬、千萬年薪,甚至有幸撰寫這本不是銷售經驗的銷售書籍,而是透過NLP的知識,來幫助讀者進行業績的蛻變。 NLP是一門

心理學,本書可以協助你透過NLP,懂得客戶的心理、講對客戶想聽的話、引導客戶想要做的規劃,而你也可以因此而成為Top Sales。 現在,我是「沐洋心理學院」創辦人之一,也是一名國際認證的NLP訓練師,每年都會固定開辦「NLP專業執行師證照班」與「NLP高階執行師證照班」。此外,也固定開辦「NLP銷售技巧」的系列課程,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roger820510,與我聯繫。

保險銷售技巧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籠罩 #covid19 #居家辦公銷售
#沈澱 #思考 #付諸行動
#放慢銷售角度 #學習謙卑
#思考產品轉型 #重視每一個客戶
#銷售線上化 #線上互動研討
#線上銷售工具 #綽敗難免 #臨時卡關
#從疫情受益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12_居家辦公跟我這樣做銷售 |【銷售維他命特輯】

在這一波疫情壟罩之下,居家辦公期間,請問一下你做了什麼事情?
第一件事情叫做:沈澱,第二件事情叫做思考,第三件事情叫做付諸行動。
*沈澱:
疫情來得又急又兇又猛,讓大家都在摸索了好一段時間。
有個長官跟老師分享,自己其實很感謝這波疫情,
主要原因是因為還好有這波疫情,讓我們學著能放慢腳步,讓我們不得不停下來,這是我們過去做不到的事情,因為平常我們都太忙了,忙得昏天暗地,
忙著每天完成眼前目標,又找下一個目標。
我們人就像陀螺一樣,一直在原地打轉,但是我們都沒有沈澱的時間,
因為這一波疫情的沈澱,讓我們學著更加謙卑。
因為疫情,讓我學著敬畏大自然、敬畏這個環境,
過去的我們太意氣風發,覺得都按以前的套路就可以達成了。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以前的套路、以前的招數,都完全不適用了對不對,
因為疫情讓我們學著沈澱、謙卑。
*思考:思考我們是不是該做一些方向的轉型或調整,像是調整客戶族群,像是過去企業都是我的主要客戶,也因為這波疫情,我們開始重視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寶貴資產,這就是種轉型。
比如說各餐廳的新聞,以前客群都是來店客,那現在餐廳有沒有轉型了?
有,改做外賣對不對,因應時勢變化轉型。
還是思考有沒有銷售的方向或產品要做一些調整?
這邊以保險業銷售夥伴為例,之前賣的都是儲蓄類型的保單,該是思考是不是該做一些轉型了,所以他轉向做一些健康類的保單,雖然這類保單金額沒有那麼高,但是夥伴覺得成交率有提高,這也是產品的轉型。
以老師的講師行業來說,之前也是面對面的培訓居多,老師的授課也是轉型到線上,透過線上跟學員們互動、研討、有思考有轉型之後不就是新天地了嗎?
*付諸行動:付諸行動的過程當中,總是會有一些些挫敗感,像是從前很少碰線上的工具,現在卻要學Webex,怕自己不會操作,解老師建議大家不要有這樣子的心態,這種綽敗感難免,不要因此否定了這些新的方法,這時,建議您可以告訴自己,我只是臨時卡關這樣而已。
當有了沈澱,有了思考,當有了行動再出發,我相信這波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加油!

00:00 - 開場+提問
00:11 - 提問:居家辦公期間,你做了什麼事情?
00:31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沈澱
02:10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思考
03:48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付諸行動
04:25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建築業數位媒體廣告投放成效之研究 -以A案為例

為了解決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作者龍雲祥 這樣論述:

建築業數位媒體廣告,運用電腦科技技術以數位內容形式於媒體廣告投放,以提高銷售成效的影響性。本研究以質性訪談及個案分析法,探討建築業數位媒體投放銷售成效的影響。本研究發現Google/Multiforce聯播網和Google關鍵字,媒體支出金額為1,289,723元,創造出來電220通,促成簽約為8戶,相當於每戶的Google/Multiforce聯播網和Google關鍵字的費用161,215元/戶可促成銷售一戶。FACEBOOK來電通數為168通,創造出224組來客,總支付費用778,018元,促成5組簽約,簽約支出效益比為155,604元。591房屋交易網,單向媒體支出金額為288,750

元,來電數為180通,來電支出效益比為1,604元/通,促成簽約為3戶,簽約支出效益比為96,250元。全房產成交合計為24戶,總媒體支出金額為1,750,000元,來人數為409組,簽約為24戶,為所有簽約中比率最大,簽約支出效益比為72,917元/戶。比起其他個案使用傳統媒體及數位媒體交互投放,其簽約支出效益比為136,120元/戶,或是只使用傳統媒體投放,其簽約支出效益比為110,6320元/戶,其成效分析結果,可見善用純數位媒體進行廣告的投放,將可有效提升銷售成效、及大量節省成本支出。

成功率95%的雪球魔法:楊美娟教你冠軍人生與事業該知道的事

為了解決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作者楊美娟 這樣論述:

楊美娟教你冠軍人生與事業該知道的事 保險界第一名、銷售女王的必勝之道   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雪球理論」說:「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雪』及一個坡度剛好的『斜坡』。就能不費吹灰之力,藉由長坡的加速理論,滾成又大又漂亮的雪球。」   對楊美娟來說,「濕雪」及「長坡」,就是「業務」工作。   楊美娟投入業務工作17年,除了擁有更好的收入,還滾出了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大雪球,從第一層開始依次為:學習、人脈、領導、視野、服務、公益,本書即探索楊美娟的成功滾雪球之道。   對楊美娟來說,業務是個讓人練就十八般武藝,進可攻退可守的工作,特別適合成為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她的業務員生涯就從陌生拜訪

開始,   她是第一位去敲開台灣科技首富辦公室大門的保險業務員,雖然首富本人沒有跟她買保險,但最後卻為她介紹其他客戶,「即使是拒絕你的人,也能幫你一把」,本書處處充滿楊美娟式的獨到業務方式和見解,只要順著楊美娟的滾雪球軌跡,你也能滾出自己的成功人生和事業。   雪球第一層:學習──因為三度徹底失去財富,讓我學到,人生的得與失,不是帳面上維持平衡的數字。從7-11店員做起,在挫折羞辱中,懂得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上。學歷是專業的象徵,半工半讀,終於完成EMBA。   雪球第二層:人脈──把人脈圈經營得好的原則是:不牽扯任何利益。我曾為了維繫一個人脈,認賠1,600萬元。「我寧可損失金錢,但信用永

遠不可毀傷。」經過17年經營,我的社會賢達人脈有1500位。   雪球第三層:領導──帶領新人的技巧:緊迫盯人,約法三章。陪他一起創造業績。感受性管理:讓夥伴喜歡你,才能帶人帶心。曾連續拿下16次最佳主管獎,團隊每年的定著率高達85%,更是業界之最。   雪球第四層:視野──影響力就是視野;視野愈大,資源愈多。看一位保險經理人專不專業,不是看收入多少,而是視其能發揮多少影響力,帶給社會多大助益而定。   雪球第五層:服務──讓自己成為客戶的資源平台,擁有各專業領域的人脈客戶,就能做最專業的服務。真正的好服務,是先想到客戶需要什麼,而且在客戶還沒想到時,就先做   雪球第六層:公益──從

父親身上學習,看到該做的事就去做。公益不可結合事業,但確實會互相幫襯。做公益若只為求名聲、求業務的連結,一旦被大家識破,就會遭摒棄。   每篇均側訪楊美娟子弟,談他們多年的觀察與學習,幫助讀者更了解楊美娟的理念和領導技巧。 作者簡介 楊美娟   在奧運史上,有項紀錄被稱為「貝蒙障礙」,美國跳遠選手羅伯‧貝蒙(Robert Beamon)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跳出8.9公尺的世界紀錄。這個紀綠,直到1991年才被打破。在保險業也有項『美娟障礙』。   1997年進入ING安泰人壽工作13年,楊美娟一共拿過10次年度冠軍。除第一次是業務員冠軍,其他都是最佳主管第一名,而且連續9年不

間斷。這項紀錄不論是在服務安泰人壽期間,或是現今的富邦人壽(原安泰由富邦購併),都無人能出其右。楊美娟在別人面前設下的障礙還包括,僅以九年一個月就取得 MDRT終身會員資格,很難被超越。   楊美娟投入保險業17年,獲得了MDRT的3次COT(超級會員)與7次TOT(頂尖會員)的資格。而她所屬的富邦人壽富鴻通訊處,連續7年拿下最佳通訊處第一名,每年的定著率高達85%,除了她連續拿下最佳主管第一,最佳業務、最佳增員也是第一,而且2013年團隊組織中,獲得MDRT資格的組織夥伴,高達29人,也是全國第一。   現任:富邦人壽業務經理   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 財務長、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

會聯合會 理事、台北市立中山女中家長會會長、國立成功大學EMBA台北校友會榮譽理事長、世界華人保險慈善推廣會公益大使   學歷: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經歷: 統一超商經理、投顧經理、國內各知名企業特聘講師、商業周刊2010-2013超業講堂特聘講師、香港首屆國際財經論壇特聘講師、中國保險菁英圓桌大會特聘講師、馬來西亞全國理財大會特聘講師、亞太華人營銷國際交流大會特聘講師、世界華人保險大會特聘講師 自序 前言楊美娟的滾雪球傳奇 ●雪球第一層──失小贏大,我的人生學習 1存款三度歸零教我的事 2第一份工作扭轉我的價值觀 3出社會後,持續自學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學習雪球>

用學習洞悉市場,預做準備 ●雪球第二層──養人脈,不談利益 4 拒絕你的人,也能幫你一把 5用一千六百萬教會我的事 6同在一行,惺惺相惜 7陌生開發沒想像中難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人脈雪球>鉅細靡遺、面面俱到的待人之道 ●雪球第三層──領導,就是「帶心」   8帶團隊,就像帶孩子 9緊迫盯人帶新人 10以身作則帶老手 11時時激勵,更能帶心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領導雪球>以身作則最有說服力 ●雪球第四層──影響力就是一種視野 12 危機處理:公司被併了! 13格局放大,贏面才大 14開發效益最高的職域市場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視野雪球>她帶我們走向國際,打開眼界 ●雪球第五層──服務優先,錢,再賺

就有 15 服務客戶包羅萬象 16爸爸教我的服務態度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服務雪球>提供服務要有價值和意義 ●雪球第六層──穿針引線做公益 17公益與事業能不能結合? 18享受吧!看到該做的就去做 子弟兵談楊美娟的公益雪球>你以為你在付出,其實是在收穫 推薦序 「心誠意正,表裡如一」可長可久   認識楊美娟,是在保險行銷集團所舉辦的演講會上。   第一次見面時,別人介紹她:楊美娟是非常傑出的業務主管,曾經創了許多MDRT的紀錄。這樣的介紹讓我不得不更加仔細的端詳她。可是不論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女強人的樣子,反而像個溫馨可人的鄰家女孩。   我的直覺告訴我,不顯山露水的人,可能才是真正有大

本事的人。因此在兩、三天的演講會中,我特別去聽楊美娟的演講。當我聽到楊美娟因接受客戶委託去代購一筆土地,在楊美娟代客戶轉付了一千六百萬元的訂金後,地主卻竟然毀約、捲款,讓楊美娟的客戶損失了一千六百萬元。而楊美娟為了表示負責,竟然傾家蕩產的抵押了所有財產,籌出一千六百萬元還給客戶,一肩承擔起所有的損失,這樣的氣魄讓我十分震驚,這絕非一般常人的作為,這個鄰家女孩,果真有過人的行為高度。   我常感慨,一個人要有過人成就,只要肯學,努力就可達到,但是要變成讓人願意親近、尊敬的人,則必定要「心誠意正,表裡如一」不可,楊美娟的保險銷售技巧易學,但是楊美娟待人處事的「心誠意正」,不愧對任何人,寧可自己吃

虧,不讓別人受害的氣派與胸襟,這不能學,也不可學,只能景仰、只能回歸人的本質,有此本質的人,才可能培養出不凡的格局。   楊美娟天生就是一個可塑之才。這從她啟蒙的超商工作就可以看出。   年輕時在超商工作,因不耐工作的無趣、單調,楊美娟幾次向主管辭職,可是都在主管的強力勸說之下,繼續留任。楊美娟辭職,代表她和一般的年輕人沒有兩樣:沒耐性、好高騖遠,可是她能聽得懂主管的勸說,留下來工作,最後並成為最年輕的店長,這代表楊美娟有能力思考、分辨是非,能聽得懂別人說的話,這是可塑之才最基本的要件。   不過美娟也是個平凡人,也有平凡人可能會犯錯的弱點,也有一些痴心妄想。年輕時,她把僅有的六十萬元,

存在地下投資公司龍祥,領了半年的利息之後,就面臨龍祥倒閉,血本無歸。其後,再投入股市,得到十成,就自以為是操盤高手,拿了親友抵押房子的錢,大肆投資,卻遭遇股災,受傷慘重。可是這些投資上的失手,卻也成就了楊美娟在人生規畫上的徹悟與練達。   她人生最大的轉折是從年收入兩百餘萬元的投資顧問,轉行進入保險業,並且從最基層的業務員做起,這不但跌破所有人的眼鏡,對楊美娟自己也是人生最大的一次賭注。   原因很簡單,投資顧問的服務不論再好,客戶在主客觀環境不佳的狀況下,還是可能賠錢,賠了錢就不可能讓客戶滿意,而年收入二百萬元,也可能一夕無著。因此她選擇一個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夠可長可久的工作。而且既

然決定要賣保險,楊美娟就決定放棄一切虛名,從最底層的業務工作開始,這樣的決心與毅力,能不令人動容?   至於這個溫馨可人的鄰家女孩,自從投入保險之後,就決定從陌生電話、陌生拜訪、陌生開發開始,這也是從最困難的地方下手,一旦楊美娟能克服陌生開發,保險業務工作就水到渠成了,各種MDRT相關的國際紀錄就等著她來改寫了。   我只能說:一個本質良好的平凡人,在歷經人生的各種磨練之後,就可以成就一個不平凡的人,鄰家女孩外表上依舊是鄰家女孩,只是內心已經過千錘百鍊,能力也經過進化,成為不可思議的浴火鳳凰。 何飛鵬(城邦媒體集團 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 氣度與自信   富邦人壽今(二○一四)年

五月頒發年度最佳主管獎,榮譽再度落在楊美娟的身上。自ING安泰和富邦人壽合併以來,美娟年年坐上冠軍寶座。這四、五年來,我和她的互動很多,不管是在公司的績優同仁年度表揚大會,或是海外的極峰會議,在公司所有的榮譽榜上,都少不了她的影子。   美娟無疑是富邦之光,她的成績,不只帶給公司保險從業人員很大的激勵與目標,放眼全亞洲,美娟的諸多光榮紀錄,也是第一。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保險經理人的專業及堅持,從業十七年來,她不曾鬆懈過,對於自己年年拿第一的榮耀也不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步步為營,更難能可貴的是,美娟對於專業領域的研究與成功的心法,從來不藏私。   她像一位媽媽,對於每一位新進的保險業務

,照顧有加,盯緊學習,遇到困難一定出手相助,並且不時給予機會教育,務必讓每一位業務夥伴能安心在這個行業裡打拚,讓大家相信「保險」是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行業。因此,團隊在美娟的帶領下,創造出很高的定著率,讓初入社會的年輕人有了奮鬥前進的目標,也顛覆外界以往對「保險」充滿誤解的印象,讓客戶相信,「保險」是一個在緊急時一定會伸出援手的好幫手,美娟的盡心盡力,不只提升行業形象,她的投入更是令人感動。   美娟的成功,除了個人不斷努力,時時進修,讓自己永遠了解世界潮流的趨勢外,她的服務態度也是一般保險業務難以企及的境界,不管是不是客戶,只要需要幫忙,一定想盡辦法幫對方找到解決之道。她不惜花時間、花金錢、

動用自己有效的人脈,只要可以幫助對方,美娟總是盡量去做。難怪客戶信任她、家人朋友喜歡她、團隊夥伴更視她為「神」,似乎只要有美娟在,任何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大器,許多人對於自己的祕密武器往往採取保密的態度,但美娟完全不藏私,她專業的經營方法與成功心得,往往樂於與人分享。她不只是教育自己的團隊,也常常接受許多國家與亞洲知名保險公司邀請,前去授課演講,香港、大陸、馬來西亞,受教於美娟的保險業務不計其數。而演講所得,美娟「一毛不取」,全數捐出給需要的公益團體,據我所知,她一年捐出的演講所得,往往高達一百萬台幣,這更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事情。   聽到美娟出書,我很高興,也認為

想在這個行業發展的人,不只該擁有本書學習她的經營理念,更該跟團隊分享。有這樣的專業經理人在我們公司,難怪可以培養出專業的菁英團隊,讓我深深為其感到光榮。因為能夠年年拿第一已經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但像她在增員、績效或團隊管理各方面也獨占鰲頭,且為人行事仍然保持謙遜低調,更是少之又少。在備感光榮之際,我對她仍然充滿期許,眼看中國大陸保險業務積極進取,來勢洶洶的態勢,我希望台灣的保險從業人員可以從美娟身上,看到一位保險業專業經理人的氣度與自信,不要妄自菲薄,更希望將來公司在兩岸三地創建新公司的時候,她也能夠帶領一個團隊,為公司到對岸開創另一個富邦新世界。   在此送上深深的祝福。 蔡明興

(富邦金控副董事長) 一千六百萬教會我的事工作愈久,有一些真理會隨著時間顯現出它的價值。一個人的形象、信任及口碑,絕對是無價之寶。十年前,我在工作上發生一件超級危機,之前辛苦工作存下的金錢,一夕之間,不但歸零而且負債。雖說事件其實是一場無妄之災,但也讓我看清一些永恆不變的普世真理與價值,只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昂貴。當時,我有一位客戶想買一塊土地,理所當然,他第一個來找我。「美娟,有沒有認識好一點的仲介?妳幫我介紹。」客戶說:「我不要房屋仲介,我要買賣土地的仲介,我要買建地,要蓋房子。」這位客戶常常國內國外來來回回跑,很信任我。加上我好學、熱心,認為在幫客戶做事的同時,以學習很多東西。價值一千六

百萬的信任危機很快的,我去問公司同事,有沒有人認識在做土地的仲介?就這樣,同事介紹了他的朋友,開始幫客戶處理買土地的事宜。雙方洽談後,談好了條件。我的客戶決定買下一塊土地。訂金加上頭期款,需要先支付一千六百多萬台幣。隨即,客戶又要出國,出國前,客戶交代:「我把訂金加頭期款的一千六百多萬元給妳,等時間到了,妳就幫我把錢匯出去。」「你為什麼不直接匯給對方就好?」我問。「約都還沒簽,手續也還沒辦好,我希望手續弄好後再說。」客戶解釋:「該簽名的地方我都簽好了,就剩下用印了,我把印章放在妳這裡,等程序走完,妳再幫我把錢匯出去。」可以把一大筆錢及自己的印章交給我,足見這位客戶對我的信任。等程序走完了,我也

把錢也匯出去。結果,就在客戶回國的前夕,我接到晴天霹靂的消息。「那塊土地不賣了。」土地仲介跟我說。「不賣了!」我聽了很生氣,我想了想,這樣的結果,一定會讓我的客戶覺得我在呼嚨他,但我忍住氣說:「地主堅持不賣要反悔也就算了,可是我們簽了約,也匯了一千六百多萬元訂金與頭期款,如果按照程序走,你們除了得退回我們的訂金,還要再賠我們一千多萬元。」「不可能,」仲介說:「地主現在就是出了狀況才不賣地,而且他本來就缺錢,怎麼可能再賠你們一千萬元。」

消費者對社群平台購物選擇之偏好分析

為了解決保險銷售技巧的問題,作者許洺薇 這樣論述:

  科技進步造就了網路時代來臨,大幅提升了大眾的上網比例,網路的便利性讓網購的熱潮只增不減,現今除了主流的電商平台,以「人群」為主的社群媒體平台也來帶新的購物商機,讓大眾擁有更多網購選擇,而在社群平台經營的商家就必須瞭解哪些誘因會吸引消費者在社群平台上進行購物,所以本研究的主旨在於探討使用者為何會選擇在社群平台購物的決定因素,例如:運費、商家行銷手法、退換貨服務以及商品價格等,是否會成為消費者在社群平台上購物的考量因素,以及社群平台的不同特性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