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懶人包總整理

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雅婷寫的 乳癌深淵:癌症醫院護理師變成乳癌患者的治療經驗 和葉士平(Dr.EasonYeh)的 動物醫生診療室:犬貓的健康管理X常見疾病一本滿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金名 和四塊玉文創所出版 。

國立陽明大學 護理學系 許樹珍所指導 王慶燕的 決策輔助網站對早期乳癌婦女手術決策困難之影響 (2017),提出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早期乳癌、決策輔助網站、手術決策參與偏好、自我決策能力、決策困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公共衛生研究所 周碧瑟所指導 陳呈峰的 在乳癌病人中, 以植入物做乳房重建手術之感染因素和重建手術對腫瘤預後影響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引流時間、引流管移除、引流量、感染、植入物乳房重建、乳房切除術後放射線治療、局部區域復發、存活率的重點而找出了 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乳癌深淵:癌症醫院護理師變成乳癌患者的治療經驗

為了解決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作者許雅婷 這樣論述:

當護師成為病人:以病為師,以身為鏡   這是一本療癒之書,也是乳癌患者最佳的教科書。這是一位護師用生命自助助人的護理實踐,而這次她照護的對象工作正是自己!在癌症專科醫院工作的她,不幸成為自己所照顧的病人,把罹癌的自我護理過程記綠下來,所展現專業自主、病人自主、健康自主的生命態度令人動容。如果你想了解乳癌,如果你身邊有親友正在接受治療,這是給罹癌朋友的大補帖,裡面應有盡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所有乳癌療程裡的病理機轉、對應的護理措拖,以及面對死亡的恐懼與調適,她作為體驗病苦的肉身菩薩,用第一人稱走完完整的療程,沒有教科書的理性冷漠、不像衛教單張一樣簡化,裡面有她用勇氣開出來的生命之花,帶你

一步一腳印的走出沙漠絕境。本書沿著作者發病的時間軸娓娓道來,從一開始細細盤點自己能運用的資源與支持系統、術後注意事項、到教你如何面對療程裡的化療、放療可怕的副作用大魔王,到診斷到治療做過的檢查項目與時序等等…,並附上詳細表格。這些只有內行人知道的門道與抗癌內功心法,都在這本如同臨床師徒制手把手親授的武功密笈裡。

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ㄋㄟㄋㄟ自然記】
當然不是因為失心瘋,大還要更大,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也不是因為第一次手術失敗,或者有後遺症,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全然因為我就是鐵了心要把植入物換成Motiva(魔滴),所以盤算這件事情一陣子了。

\

第一次隆乳四年前吧~原因始於產後哺乳也沒多久,竟然還可以退奶後坍塌變形再也回不去小巧立體感;加上從小親姐竟然擁有天然E奶而我沒有過,就很憧憬豐滿身形,於是去動了手術。

我從大B小C做到D,是絨毛果凍矽膠;當時為了恢復速度快,就選擇放在胸大肌上筋膜內,即使醫生有說:「你又選圓盤的這樣會碗公奶很假喔~」,但我以為植入物不走到肌肉內就可以恢復快一點,所以毅然選擇圓盤絨毛果凍放在肌肉上的手術。

後續就是恢復期傷口痛爆。
因為我怕腋下疤痕明顯所以傷口走乳房下緣,結果跟剖腹差不多痛,轉身起床都好痛~~當然痛個一週也是可以忍的,但後來因為常常比賽,體脂很低的結果就是,植入物摺痕明顯的要命!很多比賽留下的照片,都可以看到我ㄋㄟ ㄋㄟ 上半球的摺痕真的有夠尷尬!

加上後來我傷口一癒合就拼命伸展,結果下緣疤痕組織增生看起來醜爆~

醫生其實完全沒有問題~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完全是我個人不聽醫生建議導致;總之超不自然,加上做了沒多久魔滴就給我上市了~~魔滴強調做出來的胸型自然,且植入物安全,完全不會導致乳癌這點真的好重要~

這幾年一邊買保險一邊越來越怕死(因為要養兩個寶),曾想說乾脆拿掉假體好了反正維多莉雅貝克漢也是這樣~~但認真喜歡自己胸型豐滿的樣子,搭配上辛苦練出來的翹臀,這樣的模樣看了就很開心(這很重要! #女為己悅而容);這麼疼愛自己的我,決心要替換成魔滴。

\

今年 @賦真妍 開幕了,原本在裡面做非侵入式的醫美,之前分享過院長陳建名醫師的巧手,讓我和我娘親大回春,技術和品質都很棒;當時看到他們手術室規格很高,是無塵室(進去手術間要在一個閘門全身被大風吹的機關),於是我決定要在這邊重新做胸部植入手術。

我替換成Motiva魔滴,內容物360cc;魔滴的特色就是躺下胸部會自然坍下、俯身時胸部會自然下垂、跑步跳躍時會晃動得爆自然(我有對比~我姐是渾然天成的E)、站著時是美麗的水滴狀、抓握起來非常柔軟就跟天然的一樣~~是毫無破綻的假體!!

以前完全不知道做了胸部後跳躍的晃動感~現在終於有了!而且體脂低時也不會出現胸部摺痕,好想帶著新ㄋㄟ ㄋㄟ 帥氣比一場健美賽哈!

我過年假期做的手術,如果不講應該沒人發現因為我貌似沒有中斷過運動與教學;這次的手術體驗真的太愉快了~~

手術當天醒來後,的確很痛只能彎著腰走路移動,但是不是手術傷口的痛(醫生就順著原本胸下緣重置假體),只是覺得胸很悶(因為魔滴的特質,替換後有比我原本的假體大一點點,或者是有部分放在肌肉下),是胸口的悶痛。

驚訝的是後續幾天,從第二天開始悶痛感減少,竟然翻身起身活動都不太痛啊~才差四年醫學手術進步這麼多?我以為剖開的傷口又會讓我痛到東倒西歪,結果!!沒有!!醫生還把我的傷口修整很漂亮,手術過程中也把過去四年稍微增生的莢膜給移除了!

隔一週就可以出門走走,十天後甚至恢復教學(但是我只有示範下半身運動,上半身就讓學生自己做),上半身運動一個月後才開始。

這次醫生給我的術後照顧叮囑為:『不要太早開始做伸展,還是等個四、五週以後;也不需要按摩,記得不要側睡趴睡就好。』就這麼簡單捏!!!我術後沒有按摩過,胸型超軟超自然超美的;術後一個多月每晚睡覺都穿著專用束胸去固定位置,這是診所包套在手術內的服務,會在手術前就量好身形去事先定制,手術當天就是穿著束胸回家了。

#謝謝Motiva讓我體會了毫無破綻的美好#selfconfidence #motivataiwan #波力媚隆乳
#AskForMotiva #兼顧美麗與安全

決策輔助網站對早期乳癌婦女手術決策困難之影響

為了解決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作者王慶燕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目的是在檢視早期乳癌婦女手術決策困難之影響因素,研究設計為追蹤探索性之量性研究,收案採立意取樣方式,在北部一家醫學中心及一家區域醫院,先針對門診初診斷早期乳癌婦女將接受手術治療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共收57位個案,其中19位研究個案願意使用新開發的網站,故能針對其手術自我決策能力進行前後測,並客觀地於決策輔助網站後台收集其使用行為情況;未使用網站的38位個案則於手術前一日填寫後測問卷。研究工具尚包含基本人口資料、手術決策參與偏好、過去網路使用行為、及決策困難量表等。研究資料分析結果顯示:一、早期乳癌婦女人口學資料方面:年紀越大,對於訊息不了解程度越高,不清楚價值觀程度越高,而整體決

策困難越高;教育程度越低對於訊息不了解程度越高,決策受支持程度則越低,整體決策困難也越高;離婚/喪偶個案的不清楚價值觀程度較高,整體決策困難程度較高。二、過去網路使用行為方面:使用網路時間七年以上於初診斷乳癌時的不清楚價值觀程度最低。使用網路的頻率越高在訊息不了解程度與整體決策困難越低。無法獨立使用網路者在訊息不了解程度較高,決策受支持程度較低,整體決策困難亦較高。三、決策偏好方面:早期乳癌手術婦女手術決策角色偏好以主動角色、手術方式偏好以乳房保留手術為最多。使用決策輔助網站者,網站介入後手術方式偏好和最後手術方式一致性高。四、使用決策輔助網站之研究個案:婦女在網站使用後在手術自我決策能力、決

策困難程度等均達顯著差異。整體而言,早期乳癌手術婦女手術決策困難與個人基本資料、網站使用經驗、決策參與偏好、及決策輔助教育網站的使用相關。透過乳房手術決策輔助網站使用後,可更便捷地協助婦女確定自己對於手術方式的偏好、提升手術自我決策能力、並降低決策困難程度。建議未來研究可採不同區域、一對一方式或團體方式收案,延長收案時間、增加收案數,並由門診醫師或乳癌個案管理師提供病患相關諮詢,將可提升研究和照護品質。研究訪談須同時重視個體與環境隱蔽性,網站內容可以手機APP方式上網連結使用等,可能有助於提升個案使用意願及使用便利性,以達到更好的手術決策之輔助效果。

動物醫生診療室:犬貓的健康管理X常見疾病一本滿足

為了解決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作者葉士平(Dr.EasonYeh) 這樣論述:

健康管理X疾病治療、預防,一本搞定! 知識相關‧帶你輕鬆看懂犬貓照顧基礎知識, 治療相關‧毛孩生病時不害怕,治療方式全解析, 預防相關‧把關毛孩身體狀態,讓他活得自在健康, 帶你運用Q&A,快速理解毛孩生理狀況,給予最適當的照顧!   貓貓最近尿量變多?狗狗的食量暴增?毛主人常遇到的問題,這本書給你解答!由動物醫生撰寫的犬貓照顧全書,帶你看懂毛孩的生病信號、解密毛孩異常行為背後的原因,讓他們健康成長、遠離疾病威脅。   ・寫給新手毛主人,照顧犬貓生命最重要的一本書!   從基礎照顧知識,到常見疾病的治療及預防,全方位解析毛孩的日常需求,帶你持續把關毛孩健康。   ・認識診療常

用語,建立與動物醫生的溝通語言!   帶你解密診療時的專業術語,並進一步了解動物醫生診療的過程、方法,建立與動物醫生的溝通基礎。 本書特色   ♥專業視角X動物知識,給你最適合的照顧建議   毛孩的健康管理不能只靠Dr.google,動物醫生撰寫犬貓疾病知識全書,給你專業且扎實的照顧知識。   ♥Q&A問答X文圖表,讓你輕鬆閱讀無負擔   運用淺顯易懂的Q&A,結合文、圖、表三方素材,帶你輕鬆看懂毛孩的健康知識。   ♥疾病認識X預防X治療,給你全方位的知識解析   從認識、預防、治療等角度,完整介紹傳染病、骨骼、內分泌等犬貓的常見疾病。 誠摯推薦   我站在一個小

動物外科醫師的視角,看到的不只是專業知識的精確,更令我動容的是字裡行間中,仍能品味到十多年前他那實事求是的精神與熱情,不論在哪一個面向,都值得讀者細心品味。——新竹康乃爾動物醫院內視鏡腫瘤微創中心院長毛嘉慶   透過這些問答,可以讓您在照顧家中動物時,察覺動物的異狀,並在就診之前,有一些基礎知識,希望這本書可以給予各位飼主幫助。——原典動物醫院院長孫全   相信大家從一開始閱讀就會感到意猶未盡,而看完這本書之後,也必會以擁有這些豐富的毛孩相關知識而自豪。——貝爾動物醫院醫師蔡聲揚   (順序按首字筆劃排列)

在乳癌病人中, 以植入物做乳房重建手術之感染因素和重建手術對腫瘤預後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乳癌第二期能活多久的問題,作者陳呈峰 這樣論述:

乳癌為女性病人最容易得到的癌症. 乳癌病人在接受乳房切除後, 有一部份的人會接受乳房重建. 乳房重建以植入物乳房重建為最常用的方法. 約有75%的乳房重建是用植入物的重建方法.乳房重建手術也會有併發症. 以植入物重建乳房會有術後感染的問題. 造成感染的危險因子有很多, 其中有些是無法改變的因素,如病人本身的身體狀況, 疾病的嚴重程度. 有些因素則是醫師可以控制的, 如術中的無菌保護措施, 術中傷口的滅菌方式, 抗生素的使用,用肌肉來隔離傷口和植入物, 術後傷口的照護,引流管的照護和拔除時機, 術後抗生素要用多久, 這些都是乳房重建醫師所要關心的問題. 本研究第一部份重點在於推翻每日引流量要少

於30毫升才能拔除引流管的觀念, 並提出引流管放越久越容易感染的臨床證據. 建議不要放置超過三個星期. 且可以在第一星期就拔除. 由於乳癌術後放射線治療能減少乳癌的局部復發, 接受術後放射治療的病人越來越多. 其中有些接受乳房重建的病人會須要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會使得重建的乳房到不好的影響的事實己有大量文獻證明. 近十年來有幾篇文章用理論來提出乳房重建會影響術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雖然只是學理上的說明, 卻使得乳房外科的醫師對於術後需要放射線治療的病人, 不敢提出可以重建的建議. 許多病人只好放棄重建的想法, 忍受缺少乳房所造成身心上的不便和難過. 本論文第二部份, 以臨床實際的治療結果

來驗證這個假說. 多變項分析結果並無法證明乳房重建與否會對乳癌術後的局部復發產生影響第一部份: 在以植入物做乳房的重建手術後, 引流管放置的時間長短比引流量的多少更是影響術後感染的因素.背景: 術後感染是植入物乳房重建的併發症之一. 大部份的植入物乳房重建術後感染會導致必須把植入物取出, 而造成整個手術的失敗. 文獻中報導的感染率約為 2% 到53%.有很多研究在探討造成感染的因素, 其中有很多因素都是醫師無法改變的. 引流管的置放可以減少體液積在體內, 因而可以減少感染. 可是引流管放太久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一般在乳房切除後, 尤其是有同時做腋下淋巴清除時, 大多會放置引流管. 如果没有做

植入物乳房重建, 大約每日的引流量少於三十毫升時, 就會把引流管拔掉. 在放了植入物的乳房重建術後, 若要等到引流量少於每日三十毫升, 引流的時間會變長, 這樣也可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何時拔掉引流管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本研究希望能整理過去的臨床資料, 探討引流管使用期間的長短, 引流量的大小和植入物乳房重建術後感染發生率之間的關係.方法: 本研究為回溯性世代研究, 蒐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1998年7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乳癌病人中有接受植入物乳房重建的病人為研究對象. 排除用皮瓣做乳房重建的病人, 延遲乳房重建的病人,術前有放射線治療, 化學治療的病人. 追踪到2014年12 月31日

.本研究主要觀察之依變項為乳房重建術後有無感染. 術後感染定義為同側胸壁在手術後一年內發生發炎現象且植入物所在的空腔內體液經細菌培養為陽性或植入物接受手術移除的病人.自變項為引流管放置時間的長短,引流管拔除前一天的引流量. 其它控制因素為年齡, 身體質量指數, 糖尿病, 抽煙, 腫瘤大小,切除淋巴結的數量,淋巴結有轉移的顆數, 乳房的重量,腫瘤期別,乳房切除術的種類, 重建方式, 組織擴張器大小,是否放在前鋸肌下面,手術時間長短, 引流管的大小 術後抗生素使用期限, 手術傷口有無缺損, 術後有無放射線治療, 化學治療.用多變項羅吉斯回歸來校正干擾因素.結果: 總共有569位病人合乎收案標凖.

其中有29人發生感染,整體的感染率為5.1%. 引流管拔除前一天的引流總量是否大於等於30 毫升並不會影響感染率(p = .32). 用不同的切割點來類別化最後一天引流量, 也無法看出任何一個切割點的分類會對感染率有影響. 把最後一天引流量當成連續變項也看不出對感染率的影響. 相反的引流管置留時間若超過21天, 則很明顯的會增加感染的機會(p = .001), 而且多變項羅吉斯回歸分析也發現引流管每多放置一週會增加76.2%的感染機會( p = .001), 每多放置一天會增加8.1%的感染機會(p = .001). 乳房的重量, 和術後有無接受化學治療也會影響感染率( p 值分別為.006,

和.04), 但是最後一天引流量的大小並不會影響感染率.結論:本研究發現, 在用植入物做乳房重建的手術, 術後引流管留置的時間長短, 而非最後一天的引流量, 才會明顯的影響感染率. 我們建議引流管最好不要放置超過三星期, 而且最好一星期就拔除, 不必受到一天引流量超過30毫升不能拔引流管的限制.第二部份: 以植入物重建乳房對乳癌術後放射線治療效果的影響背景:近半世紀以來乳房重建的進步, 讓乳癌的病人能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身體型像, 和病人的滿意度, 而且不會增加局部復發的機會. 就在這同一個時期,乳房切除後的放射線治療也證明能降低乳癌病人的局部復發率, 甚致可以增加存活率.兩方面的醫學進步都對

病人有處, 但是兩種治療卻會彼此影響. 不論是用病人自身的皮瓣, 或用植入物來做乳房重建, 放射線治療都會影響乳房重建的美觀, 也會增加乳房重建的併發症. 這個不良的影響, 雖然減少病人的滿意度, 但卻是可以讓病人接受的. 因為大部份的病人, 還是把生命看得比外觀來得重要. 但是最近有些文章推論, 乳房重建也會影響乳癌術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會增加局部復發率或增加放射線對心肺的傷害. 這個推論改變了乳癌的治療. 假如一個乳癌病人有可能要接受術後放射線治療時, 醫師就不敢很有信心易推薦病人用植入物來做立即重建.到目前為止, 這只是一個推論,没有人用臨床上的結果來證明這個推論.本研究希望用臨床的實

際結果來看用植入物重建乳房對乳癌切除術後的放射線治療會有多大的影響.方法:本研究為回朔性世代研究, 蒐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1998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的乳癌病人中有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其中有接受用植入物做立即乳房重建的病人定義為研究組, 而没有乳房重建的病人定義為對照組. 植入物立即乳房重建包函一階段重建或用兩階段重建, 但排除用皮瓣做乳房重建的病人, 延遲乳房重建的病人和乳房切除之前就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病人,本研究主要觀察之依變項為乳癌之局部復發和整體存活率, 復發時間和存活時間由乳房切除手術後開始計算.追踪到2014年12月31日. 局部復發定義為同側胸壁, 腋下, 鎖骨上或

內乳動脈淋巴結的復發.自變項為, 立即植入物乳房重建. 共變項為年紀, 腫瘤大小, 淋巴結轉移數量, 腫瘤期別, 雌激素接受體的狀態, 黃體激素接受體的狀態, 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的狀態, 癌細胞核分化狀況,, 有無化學治療, 荷爾蒙治療. 以存活分析局部復發時間, 和整體存活時間.結果: 收案期間總共有1015 位病人接受乳癌術後放射線治療, 其中有111位病人有接受植入物乳房重建術. 904人没有接受重建.總共有38人有局部復發. 整體的局部復發率為3.7%. 其中没重建組有34人, 復發率為3.8%, 有重建組有4人, 復發率為3.6%. 多變項存活分析並無法看出兩組在無局部復發

存活率上有明顯的差別(Hazard ratio = 0.852, P-value = 0.771), 在整體存活率上兩組也看不出明顯的差別(Hazard ratio = 1.317, P-value = 0.246).結論: 在接受乳房切除後放射線治療的病人中, 不論有無接受植入物乳房重建,在局部復發率和整體存活率上, 並無法看出有明顯的差別.